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日期:106-03-06

记录:吴嘉娟

大家好!欢迎各位参加「98年『务实与开展』大陆工作研习会」。去年520以来,两岸关系在历史机遇下得到改善;今天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我要和各位行政体系里的中坚份子一起探讨两岸关系发展中几个有意义的、重要的改变。

1.两岸内部的变化

1987年11月2日,政府宣布开放赴大陆探亲,两岸从封闭迈向交流,到现在已经超过21年半。在这21年半的时间当中,台湾与大陆内部各自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有非常大幅度的改变,这改变是当时难以想像的。

中国大陆内部的改变,自1978年采改革开放政策开始。之後其经济快速发展,至2008年中国大陆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将近10%,目前已成为全球第3大经济体、第2大贸易国,因此欧巴马、欧盟都把中国大陆视为重要的贸易、经济夥伴(partner)。目前中国大陆也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外汇存底,经济增长带动提升其综合国力。即使如此,我们仍须注意,过去二、三十年来,中国大陆不均衡的发展模式,使得其城乡、区域、贫富差距严重且不断扩大,自然资源耗损,对其未来持续发展带来危机与阻力。

在政治层面上,胡锦涛在2003年接替江泽民成为中共第4代领导人以来,在内政上强调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并推动行政体制改革,但改革步调却与经济发展仍存在不少扞格。当前虽然中国大陆在国际上展现自信、外交上主张和平发展,然因其一党专政的体制,在自由、民主、人权等普世价值上,与西方民主国家仍有相当落差。所以欧美国家一方面把中国大陆当做经济上重要夥伴,但是在政治上也隐约将中国的崛起当作可能的威胁。

台湾在1987年解严,开放党禁、报禁;1991年终止动员戡乱、国会全面改选;1996年总统直选,2000年第1次政党轮替,并在2008年政党再次轮替,民主化的过程不断地、全方位地在进展。台湾经历了90年代民主化的拓展以及2次政党轮替,因此被美国及世界许多国家重要领袖称为「亚洲与世界民主的灯塔」。

在经济方面,台湾的经济成长率在1990年代期间,平均约为6.51%;但是在2000年以来到2008年上半年民进党执政时期,平均经济成长率仅约4.34%。从90年代到21世纪,我们的经济实力是在往下滑的,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新政府体会到这是一个向下滑的状况,我们也相当担心会不会有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危机。

2.两岸交流的演进

刚刚跟大家说明的是,两岸各自在过去二、三十年间政治及经济的演变状况。两岸之间互相交流的演变状况又是如何,我用几个简单的数据,让大家有一个比较清楚的图象。

两岸关系中最受到瞩目的就是经贸关系,中国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夥伴,这不是在今年或去年才形成,这是在民进党执政时期,2002年或2003年的时候,中国大陆就已经是我们最大的贸易夥伴。去年两岸(含香港)贸易额达到1,325亿美元,前(2007)年民进党执政的时候就已经达到1,300亿美元,去(2008)年只增加25亿美元,占台湾对外贸易总额 38.9%,比民进党最後1年执政时约下降2%,当时为40%左右。

中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去年对中国大陆及香港出口996亿美元,占台湾出口总额将近39%。中国大陆也是台湾第2大进口来源地区,去年台湾自中国大陆进口32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13.6%。中国大陆更是台湾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去年就有667亿美元。这几个数字虽然都非常大,但相较於民进党最後一年执政时还少。中国大陆也是台湾第一大对外投资地区,根据经济部统计数据,到去年底止,台湾对中国大陆投资累计金额达755.6亿美元,比起民进党最後一年执政也是向下修的。

在去年一整年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发展当中,事实上我们对中国大陆的贸易及投资并未大幅度成长,这与最近全球金融风暴有关;但上面所提的这些数据,所要强调的是,民进党执政8年期间,就已经形成台湾大幅度地依赖中国大陆市场,并与其紧密相连。

除两岸经贸交流外,其它社会各项交流也非常频繁。近来台湾赴中国大陆人次平均每年都超过400万,累计到去年底已超过5,142万人次;大陆人民来台湾累计有215万人次。此外,两岸通婚是台湾社会现象一个非常大的改变,从90年代两岸开始通婚到现在,婚姻验证数将近30万对,真正登记有案有大陆配偶的家庭将近26万个;所以大陆配偶是台湾的新移民,一步一步逐渐融入台湾社会之中。中国大陆文教人士来台专业交流累计超过25万人次,包括学术、体育、艺文、宗教、新闻、广电、出版等。可以看得出来,不管喜欢或不喜欢,这是一个事实(a fact),两岸的交流是无远弗届的。

3.两岸协商的波折

两岸交流频繁,如衍生问题如何解决?在1990年代前半期,政府授权海基会、大陆方面授权海协会开始进行相关的事务性必要会谈,这样的事务性会谈就促成了1993年的「辜汪会谈」。1993年,第一次「辜汪会谈」在新加坡举行,这是非常划时代的,所签署的4项协议都是属於事务性。

「辜汪会谈」开启了两岸制度化联系、协商的机制,但这样的机制也碰到了相当多的波折与挫折。1995年李登辉前总统访问美国康乃尔大学後,中共当局片面推迟两岸两会协商;1995、1996年间中共连续、多次对台进行针对性的军事演习,制造台海危机,让两岸协商因而中断。两岸沟通管道到1998年才得以恢复,第二次「辜汪会晤」在上海举行,其後两岸间因政治情况转变又再度中断协商。

民进党执政8年期间,因为许多政治与选举的因素,中共回避与民进党政府接触,所以没有机会恢复两岸制度化的协商。但是我们必须要清楚一个事实,即使在民进党执政8年两岸没有制度化协商,基本上民进党政府仍推动不少开放政策,例如:2001年金马「小三通」;2003年台商春节包机;2006年6月两岸之间的4项包机,包括节日、紧急医疗、货运和人道专案包机。当时的民进党政府已在跟对岸协商有关通航、海运、空运、大陆人士来台观光,但因受到两岸政治情势的影响,一直没有办法达成协议。

去年520之後台湾及两岸的政经情况,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弦更张、不得不抓住历史契机的地步,以解决两岸因密切的经贸、社会交流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在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个事实,中国大陆经济政治势力的崛起,对台湾是一个很重要的机会,当然也可能是威胁,我们如何健康地、正确地对待这个事实,是很重要的。因此,整个新政府在520後的两岸政策上就有大幅度的改变。

4.当前政府大陆政策的目标与原则

政府大陆政策的目标非常清楚,就是维持台海长期的和平与东亚区域的安定,以及确保台湾的生存、安全与繁荣。讲到东亚区域的安定,可能有人觉得太自我膨胀,事实上台海和平是区域和平最关键的一环;区域的安定也是维系台湾与许多重要盟邦如美国、日本关系的要素。为了达成这些目标,就必须要改善两岸关系、有一个稳定进展的两岸关系。

马总统在就职演说中清楚提到,台湾的主流民意就是维持现状,当时维持现状的民意约占75-80%,现在要求维持现状的民意已经达到91.8%。陆委会长期以来,平均每3-4个月会进行1次例行性民调,民调结果非常具有可信度(credible),因此中共领导当局非常重视。

而维持现状就是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也就是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我们有自己的宪法架构。在维持现状的战略下,在具体作为上我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在此原则下循序渐进、稳健地推动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与改善,藉由交流与协商,达成两岸之间「互利双赢、共存共荣」,这是我们基本的政策思维。在此思维下,推动大陆政策有几项基本原则,是在座各位推动两岸相关业务所必须把持、了解的。

(1)「由相互否认走向互不否认」,务实定位两岸关系

台湾於1991年第1次修宪及1992年制订「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作为处理两岸事务的法源依据;90年代进行了两次「辜汪会谈」。中断了10几年的制度化协商在去年恢复後,两岸总共进行了3次高层会谈。每一回的谈判,在场同仁如有参与幕僚作业或有谈判经验的,基本上就知道是官员和官员在进行谈判,每一个回合都是这样。从去年6月开始的第1次江陈会谈、到11月第2次江陈会谈,到今年4月第3次江陈会谈的所有业务沟通、工作会议,都是官员和官员在进行谈判,这就意味著两岸已进入「互不否认」。

此外,第1次江陈会谈在北京协商,第2次在台北协商,第3次在大陆南京,下一次又在台湾举行,两岸会谈地点有来有往,也是进入实质上的互不否认。虽然两岸现在还没有办法进入到相互承认的阶段,但是有互不否认,许多事情就可以坐下来谈,两岸的交流就可以有制度化的保障。

(2)「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开展两岸正常关系

这就是要扞卫台湾的主体性,所有大陆政策、两岸关系的推动措施都要对人民有利。台湾人民并不是指特定的财团或团体,两岸交流的利益、成果要由全民共享。

去年520以来行政院财经部会在制定发展策略时,强调要「深耕台湾、连结全球」;这一年来我们透过协商努力营造的,就是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以及符合「深耕台湾、连结全球」经济发展策略。我们是在「深耕台湾、连结全球」的策略下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并希望与国际真正接轨、提升国家竞争力。

如果有社会大众说政府的经济政策都是向中倾斜、卖台,事实上我们可以非常理直气壮地、非常有自信地告诉社会大众,我们的大陆政策都是为了维护台湾;在「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原则及整个大经济战略下,突破以往的封锁及相对闭锁、僵化的经贸政策,匡正过去所造成台湾竞争力向下坠落的情形,是守护台湾的战略。

(3)「搁置争议,追求双赢」,推动两岸对等协商

两岸的主权争议在可以看到的未来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必须搁置争议;搁置政治和主权的争议,务实地面对两岸的经贸、社会各种问题,并解决它,目的就是要追求双赢。我们就是在「搁置争议、追求双赢」的原则下,推动两岸的对等协商。过去3次高层协商及官员对官员工作阶层的协商中,都是基於对等、尊严、互惠的原则。

这样务实的态度不只是台湾有,大陆也有。过去一年不是没有碰到困难,也会碰到一些问题,但到最後双方还是用务实的态度来加以解决,可以解决的我们就尽量解决,有争议的则摆在後头。因此我们才会把经济问题先拿出来谈,有急迫性的先拿出来谈。

过去3次协商,台湾在议题设定(agenda-setting)上是跟社会大众、媒体的印象是相反的,媒体好像认为是中共方面主导的,其实台湾方面的主导性非常强。包括三通议题与陆客来台观光,这是我方长期希望,连过去民进党时代也很想做到的,但是过去做不到的,我们做到了。

第2次会谈的食品安全协议,很清楚地也是我方主导。因为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我们要求对方坐下来谈,他们也意识到这议题对台湾人民很重要,就从善如流坐下来谈。食品安全协议使得我们卫生部门的官员和对岸卫生部门的官员建立直接联系管道,由「主管部门」直接接触,这是两岸一个非常大的突破。

另一个值得跟大家说明的,就是第3次「江陈会谈」中,由内政部、法务部、陆委会等相关单位努力达成的「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这完全是由我方主导的,也是我方坚持的。这是从第1次江陈会时我方就提出来要谈的,对方非常排拒,到了第2次会谈时我们仍不死心,因为我们非常清楚在两岸经贸交流快速发展当中,不可能不建立交流的秩序,而且这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在两岸交流中,很多问题如电信诈欺、台湾经济犯逃到大陆、贩毒、人口贩卖等都很严重,所以共同打击犯罪具有很高的民意支持度。在我方不断跟大陆沟通後,後来对方列入第3次「江陈会谈」协商议题内。这个协议非常有意义,假以时日大家就可以慢慢体会;在司法管辖权的部份,也是「互不否认」的彰显。

(4)「威胁最小化,机会最大化」,因应两岸交流互动

未来各位在从事两岸相关业务设计、规划或协商、推动时,要抱持「威胁最小化,机会最大化」的信念。

(5)以「活路外交」思维,推动两岸在国际场域和解休兵

在过去一年「活路外交」其实是非常成功,虽然被在野党等批评为「外交休克」,但从实际结果检验,「活路外交」的思维事实上,一步一步地推动了两岸在国际场域的和解休兵。

我们可以看到,去年11月连前副总统去参加APEC会议;今年1月初世界卫生组织直接通知台湾、将台湾纳入IHR(国际卫生条例),完全没透过北京;我们也加入GPA(政府采购协定);我们也看到叶署长率团参加WHA(世界卫生大会),我们是观察员,与其他6个观察员平起平坐。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损失、减少掉任何一个邦交国,本来有好几个邦交国岌岌可危的,但是我们护住了。

在野党批评我们主权矮化、卖台、向中倾斜,但透过两岸关系的改善、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透过协商制度的建立与保障以及「活路外交」思维,事实上我们更进一步地巩固了国家的主权。举例来说,民进党时代丧失了6个邦交国,这是巩固主权还是伤害主权呢?

5.过去1年重要工作与成果

过去1年重要成果不只是两岸透过制度性协商所签订的协议,还包括小三通正常化、放宽县市长赴中国大陆交流、扩大开放大陆媒体来台驻点采访、开放高阶公务员及政务官赴中国大陆、放宽大陆人民来台定居相关规定等。

在此我要特别提到的就是陆配,台湾有26万的陆配家庭,过去陆配没有工作权,这其实是非常不正确的。他们来到台湾,融入台湾家庭、社会,她们就是台湾人的牵手、台湾人的媳妇、台湾囡仔的妈妈,我们的社会应该了解、接纳他们。台湾是一个移民社会,不管先来後到,大家都是新时代的台湾人。26万个大陆配偶的工作权就代表26万个台湾家庭的生存权,我们要把这样的想法与政策措施,让台湾社会能一步一步接受,这是在大陆政策上一个很大的变革。

最後我要透过陆委会这张「门打开、阮顾厝」的门神海报来跟大家讲,如何建立我们的信心。我们不断地被骂卖台,即使是我们的民调,如三次「江陈会」9项协议支持度平均都有60到80%,66.7%认为有助於台湾经济,54.3%认为没有矮化台湾,73.8%支持两岸制度化协商。但另一方面,比如两岸交流速度是否太快,根据过去1年陆委会或研考会的民调都显示,认为两岸速度交流太快的慢慢逐渐增长,对主权有忧虑的也达到39.5%,将近4成。

为什麽会这样?这就要回到刚刚院长讲的,两岸关系与大陆政策是最具争议性的。因为台湾社会有其历史渊源,以及政党政治的操弄,导致它最容易成为被操弄的标签。但是我们每一项协议满意度都很高,就连民进党的民调也有88.7%满意两岸共同打击犯罪与司法互助。

为什麽民意对协议的满意度高,但总体印象还会有疑虑呢?这就是我们政府官员必须要面对的事实,我们必须要告诉老百姓,到基层去沟通。我也常常到基层去跟民众沟通,理解他们的疑虑,当你去跟他们解释清楚的时候,疑虑就消失了。所以这张海报要表示的「门打开、阮顾厝」,这完全可以总结这一年来大陆政策与两岸关系,也就是我们要开放,要推动两岸关系。「开大门、走大路」,「有气魄的台湾人才是未来的新主人」,我们要让老百姓感觉到我们的信心与用心;「唔免惊」因为「阮顾厝」,政府部门会帮大家「顾厝」,因为负责任的政府在规划政策、推动两岸关系上,会将配套措施规划好,在执行时随时检视。

我们要让老百姓知道的是,两岸经贸交流正常化的过程中,中华民国的主权不但没有损伤,只有更加巩固。扞卫国家的主权不能「空嘴嚼舌」,只有扞卫人民的生存权才是真正扞卫主权,过去一年两岸关系的推动与大陆政策的精髓就在这一张海报上。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