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998年07月

一、香港移交周年情勢之評析

香港移交一年來,大體情況比許多人之預期為平順。但一些問題已經浮現。政治上,特區政府機制運作平穩。駐港解放軍形象大有改善。然而行政效率下滑,在危機處理上尤其明顯。1998年5月港人對特首評價落至最低點(如圖一)。大陸當局未明顯干預特區自治,但大陸當局在事先已透過立法會架構的設計與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的安排掌控香港事務。首屆立法會投票率創歷屆紀錄,顯示港人對民主的殷切期待。

大陸工作簡報87年7月

經濟上,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股市、房地產下挫(如圖二),貿易投資、旅遊業受嚴重衝擊(如圖三)。1998年第一季首度出現13年來的經濟負成長。

大陸工作簡報87年7月

大陸工作簡報87年7月

社會上,失業率上升(如圖四),在1998年第一季達15年來之新高。與大陸關係密切之商人逐漸掌握媒體經營權(如亞視)。新聞自由大致維持。但新聞媒體在批評大陸上自我審查,人權受限,皆陸續引發爭議。災變層出不窮,如禽流感、紅潮、豬瘟、霍亂等,並非皆為首次,但因行政效率下滑,不良效應未能如以往及時遏止。

大陸工作簡報87年7月 

國際上,各國對香港移交後評價多為「大致平順」,但認為香港在自由、民主、法治上的發展存有隱憂。「一國兩制」能否落實?「五十年不變」的承諾能否實現?香港情況一年來已有變化。未來49年會如何?仍待觀察。

臺港關係上,雙方經貿、民間交流繼續成長。但港府對官方交流設限,未能反映處理實際交流事務之需要。

「一國兩制」是大陸當局用以處理香港問題的模式。此一政治公式原本是大陸當局為處理兩岸關係而設計的。大陸當局欲藉「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施而移殖於臺灣,以謀求以大陸為主的兩岸統一。「一國兩制」有三項特質:

(一)矛盾性 ---邏輯上,如果「一國」很好,為何要「兩制」?「一國」和「兩制」在本質上存有衝突及不調和。「一國」總是優先於「兩制」。

(二)過渡性 ---時間上,不是永恆的。終將趨向於「一國一制」,即一黨專政下的社會主義制度。

(三)壓制性 ---實行上,「兩制」並不對等。主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目的是把臺灣、香港、澳門統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下。在「一個中國」的大原則下,才能享有「高度自治」。

「一國兩制」不適用臺灣,因為臺灣不是香港,不同之處有四:

(一)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香港原是英國殖民地。

(二)我們國際上有自主的外交,國防上有自衛的能力,香港都沒有。

(三)我們是民主國家,國家前途由人民決定,香港人民無法決定自身的前途。歷年民調顯示,約70%以上的臺灣人民,及50%以上的港人認為「一國兩制」不適用臺灣(如圖一、二)。

(四)我們和大陸統一沒有時間表,而香港主權移轉在歷史裏已決定。

中華民國政府認為:

(一)「一國良制」優於「一國兩制」。臺灣、香港、澳門,和大陸統一的「良制」是民主、自由和均富。我們尤其希望「良制」早日在大陸實現。

(二)「一國兩制」可能適用於「九七」後的香港,但不適用於兩岸之統一。臺灣與大陸是對等的政治實體,分別統治互不隸屬的兩個地區。

(三)「一國兩制」是一矛盾性、過渡性、壓制性之設計,其目的是把臺灣併吞在一黨專政之大陸當局之下。「一國兩制」不能確保臺灣能永遠享有目前自由、民主、均富的生活。實行「一國兩制」我們的民主自由將倒退30年。

(四)中華民國堅持未來中國應統一在民主的制度下。只有統一在民主的制度下才能確保兩岸雙方達成的協議被嚴格遵守。也只有統一在民主的制度下,大陸、臺灣、香港與澳門的聯合力量才不會對亞洲的安全與和平造成威脅。

(五)我們所關心的不只是統一的形式。我們更重視統一的內涵:民主、自由、均富。這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大陸工作簡報87年7月

大陸工作簡報87年7月

二、大陸民運人士呼籲大陸當局平反「六四」事件

1998年6月4日前後,大陸民運人士紛紛呼籲大陸當局平反「六四」事件;海外民運人士,則分別在香港、紐約、華盛頓、巴黎等地,熱烈紀念「六四」九週年。而民運人士共同的呼聲,不僅要求大陸當局平反「六四」事件中民主鬥士及千萬亡魂的冤屈;更重要的,則為期盼中共早日結束一黨專政,實施民主政治。

所謂「六四」事件,係1989年6月4日發生於北平天安門廣場,以北平學生為先導,繼而有各界民眾廣泛參加,發展成為大規模的市民爭取民主的和平運動。此一運動開始於1989年4月中旬的紀念胡耀邦,繼即形成集聚百餘萬學生市民的大示威、大遊行。4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把一場群眾自發的民主運動定性為「是一場有計畫的陰謀,是一次動亂」,6月3日,再定性為「反革命暴亂」。因鄧小平、李鵬等的策劃,6月4日,終於爆發武裝鎮壓,出現一場大屠殺的慘劇。當時同情學生,反對武裝鎮壓的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則被撤職。

「六四」事件後,每年此日,海外民運人士均有紀念活動;從1997年中共「十五大」到1998年「六四」,大陸民運人士更紛紛要求大陸當局平反「六四」,並重新評估「趙紫陽問題」。茲就「十五大」以來大陸民運人士爭取民主自由的活動表列如次:

活動主體活動形式活動內容資料來源
戲劇家吳祖光在「政協」會議上發言要求調查鄧小平在「六四」天安門事件中是否決策不當自由亞洲電臺,1997.3.15
「安徽人民檢察院助理檢察官」沈良慶發表「致人大公開信」要求公佈「六四」真相,追究肇事者法律責任。聯合報,1997.6.4
民運人士秦永敏發表致「人大」及「國務院」公開信要求允許出版「公民論壇」的獨立性刊物加拿大廣播電臺,1997.3.21
毛國良、徐文立等21位民運人士聯名上書中共1.要求公布「六四」受害者名單。

2.要求對死者家屬賠償、道歉並豎紀念碑。

美國之音廣播電臺,1998.5.31
林木(胡耀邦秘書)等12人發表「六四」事件九週年告全體公民書1.說明九年來死者家屬要求平反情形。

2.說明大陸當局迄無善意回應,且加以鎮壓。

美國之音廣播電臺,1998.6.1
北大、清華、人大和北師學校學生6月2日在北京圓明園聯名靜坐1.要求平反「六四」。

2.紀念改革開放二十週年。

美國之音廣播電臺,1998.6.1
楊海、傅聲、張健康等12人發表公開信呼籲全國人民向政府施加壓力,爭取早日為天安門事件平反。自由亞洲廣播電臺.1998.6.1
民運人士徐文立對九屆「人大」選出的新政府發表「請願書」1.呼籲允許建立一個人權監督機構。

2.讚揚大陸當局簽署聯合國公民和政治權利公約。

加拿大廣播電臺,1998.3.20

從以上活動及言論觀察,可見大陸民運人士的中心意旨,即在向大陸當局爭自由、爭民主。而判斷大陸當局是否具有實現民主的意向,則亦可以大陸當局是否釋放趙紫陽與平反「六四」事件為觀察的起點。

過去八年,每屆「六四」,大陸當局均對民運人士嚴加監控;1998年「六四」前,大陸當局雖在國際壓力下釋放魏京生及王丹,但對現仍在大陸積極活動民運人士之監控,則從未鬆弛。(法國廣播電臺,1998.5.30、1998.6.4)現大陸因參與1989年「六四」活動而被拘禁監獄者,仍有3,000多人。(法國廣播電臺,1998.5.30)。趙紫陽長期軟禁,雖由住宅到戶外散步,亦須先獲批准。(法國廣播臺,1998.6.4)。在大陸當局嚴密監控下,1998年北平的「六四」,乃顯得十分平靜。

1989年「六四」事件 曾引起國際制裁。美國總統柯林頓今年在訪問大陸前,猶坦率指出:「大陸當局領導人要擺脫1989年『六四』事件的陰影,那只有承認其政府作為錯誤的事實。」(中國時報,1998.6.7)。而大陸當局則態度頑強,竟一再表示:大陸當局「不會為1989年的北平學生民主運動平反,不會改變對『六四』天安門事件的定論」(加拿大廣播電臺,1998.6.2)。

時代雜誌訪問鮑彤(摘譯自Jaime A. FlorCruz,Time,1998.6.15,p35)

「六四」事件是「中國」的一個悲劇,鄧小平要為此負責。

「中國」有能力、也有條件實行民主政治,只要對中國共產黨的權力作出限制。

本會按:鮑彤,祖籍浙江,生於1933年,1949年加入中共。1980年,中共中央組織部推薦鮑彤擔任趙紫陽的秘書,對外職務是「總理辦公室主任」,後任「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1987年趙紫陽任中共總書記,鮑彤是其政治秘書(正部級),負責起草中共「十三大」的報告。1989年5月28日,隨趙失勢,被補。1992年初被中共開除黨籍。同年7月遭禁錮,成為因「六四」事件亦是中共過去20多年來,唯一因為政治原因而被判刑監禁的最高級官員。入獄7年刑滿後再剝奪公民政治權判2年。

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的資深政治顧問和中央委員鮑彤,在1989年「六四」之後,被判反革命罪狀,禁於囹圄7年。今年6月初,中共恢復其政治權利。鮑彤今年65歲,在同意 接受西方媒體採訪,並經6月5日時代雜誌刊登以下之採訪內容後,隨即遭大陸當局禁止類似的活動。

採訪摘要:

時代雜誌:請問你在「六四」天安門事件週年有何感想?

鮑彤:我仍然為「六四」悲痛,這不僅是「中國」,也是全人類的悲劇。真不可想像,這種悲劇竟然發生在二十世紀。

時代雜誌:你對學生抗議者同情,對不對?

鮑彤:是的,我同情學生。我相信他們的要求是合法的。他們為紀念共產黨前總書記胡耀邦而遊行。不容許學生對胡表示尊敬,是不對的。後來學生批評官員腐化,而且要求廉潔以及民主,那有什麼錯呢?那些要求就是我們共產黨一向所要求的。你如何能夠拒絕他們?

時代雜誌:那麼「六四」事件是誰的錯呢?

鮑彤:全世界都曉得那是鄧小平的責任。那是他的罪行。李鵬只是傳信的。是鄧小平拍板定位這些抗議活動為反革命的叛亂。鄧小平做了許多好事,但是他犯了一個可怕的罪行。

時代雜誌:你如何評估鄧小平?

鮑彤:他有偉大的貢獻,同時犯了巨大的錯誤。但是兩者並不應該相互抵消。犯謀殺罪的人,仍然是一個謀殺者,雖然他有許多貢獻。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你不能將兩者混為灰色。

時代雜誌:人們從天安門事件學到了什麼教訓?

鮑彤:政治改革的必要性。政治權力無論是政黨或是政府,都應在人民的制衡下受到監督,否則政治權力會膨脹,而產生無法預料的後果。

時代雜誌:朱鎔基「總理」也說過,「六四」的判決不能被推翻。

鮑彤:我想他只是傳遞「中央」政府的立場,我不認為這是他個人的看法。

時代雜誌:有人說「中國」如果現在實行民主會失控並產生動亂。

鮑彤:不可能。「中國」人民相當理性,官員們怎麼能低估他們自己的人民?

時代雜誌:很多人認為大部分的中國人口是農民,這些農民不曉得行使民主的權利。

鮑彤:我們現在不是在鄉村舉行直接的選舉嗎?為什麼農村可以直選領導,而在城市裏的知識份子和工人卻沒有?誰比較無知?農夫還是大學教授?

三、共軍「總參謀長」傅全有訪印與印、巴核武競賽

正當大陸在布建其面向廿一世紀「一強多極」的戰略布局得心應手之際,伴隨其軍事外交大力開展的同時,共軍「總參謀長」傅全有的出訪印度、奧地利、捷克、西班牙四國(1998.4.26-5.18)在事前並未獲得世人的普遍關注。在其訪印五天的行程中,傅會見了印度國防部長和總理。傅全有在會見印國防部長費爾南德斯時稱:江澤民1996年訪印時指出,兩國要建立面向未來的建設性合作伙伴關係,他此次來訪就是貫徹落實這一方針。(解放軍報,1998年4月28日),雙方禮尚往來,未見異樣。

未料傅甫離印繼續其行程的隔天5月3日,印國防部長卻對大陸開砲稱:印度面臨的巨大威脅來自「中國」而不是巴基斯坦。大陸已經在西藏靠近印度邊境一帶部署了帶核彈頭的導彈。此外,「中國」從過去的六個月裡還擴建了西藏空軍機場。「中國」的高級官員說過,印度洋不是印度的海洋。(自由亞洲廣播電臺,1998.5.3)又說:「中國」在孟加拉灣中之緬甸的島嶼上裝置電子監控設備,向印度從事間諜活動。「中國」還向緬甸軍隊提供武器裝備。(英國廣播電臺,1998.5.4)。根據他的看法,如果印度國防戰略審查委員會提出建議,印度就應該製造核武器。(美國之音,1998.5.4)費爾南德斯在此已暗示了印度即將要核爆,惟卻未引起大陸方面及世人的關切。5月12日,大陸駐印大使館臨時代辦林尚麟舉行記者會,批駁了最近印度國內有人一再散佈的所謂「中國威脅論」。(「新華社」,1998.5.12)

1998年5月11日至13日,平地一聲雷,印度舉行了前後共五次的核試爆,震驚世界。巴基斯坦旋即於5月28日及30日亦先後完成六次核試爆。這一來,全世界頓時又陷入了「核」恐慌,時代雜誌(TIME)更以斗大的標題,稱潘朵拉的盒子(Pandora’s box)掀開了,造成世人談「核」色變。

「中」、印、巴三國之間,原本就有歷史糾葛,其中,1962年「中」、印間曾因邊界問題打了一次小仗,問題迄今未獲妥善解決。而印、巴兩國也因喀什米爾領土紛爭問題,大打出手,前後共有三次之多。因此,此區原本就是潛藏的火藥庫,此次再度引爆,並不令人意外。惟為何印度會選在此時試爆值得探討。其矛頭原本指向大陸,而為何巴基斯坦卻跳出來,此中內涵,頗值玩味。

附表 大陸與印、巴核武競試相關消息內容摘要表 1998.6.30製表

日   期相關消息內容摘要
1998.4.26-30共軍「總參謀長」傅全有訪印度會見印度國防部長喬治.費爾南德斯和總理瓦杰帕伊。(解放軍報,1998.4.28)
1998.5.3印度國防部長面對私人電視網採訪時指出,印度面臨的巨大威脅來自「中國」而不是巴基斯坦。「中國」是最大的潛在威脅。並說:如果印度國防戰略審查委員會提出建議,印度就應該製造核武器。(已有暗示作用)(美國之音廣播電臺,1998.5.4)
1998.5.12中共駐印度大使館臨時代辦林尚麟在使館舉行新聞發佈會,批駁了最近印度國內有人一再散佈的所謂「中國威脅論」。
1998.5.13印度進行三次地下核試,引起國際社會強烈譴責,包括:聯合國、美國、日本、俄羅斯、加拿大、義大利和大陸等。(印度在5月11.12.13日一連舉行五次核試爆)
1998.5.15大陸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稱霸南亞的圖謀」。
1998.5.181.傅全有結束對西班牙等四國訪問返北平。

2.大陸、巴基斯坦就印度核試進行商討,雙方立場一致,反對印核試。

1998.5.19大陸自印度核試爆後即開始對印「文攻武嚇」。解放軍報,5月19日更以全版的篇幅-「窮兵黷武,意欲為何」為標題展開對印一系列批評。砲火之猛烈,亦屬少見。
1998.5.19人民日報就印度近日5次核試爆發表題為「歷史不容否認,事實勝於雄辯」的評論員文章。
1998.5.201.印度召回駐大陸大使進行緊急磋商。

2.印度總理為核試決定作辯解。

1998.5.201.印度駐美外交機構透露,印度已準備好儘快加入禁止核試條約。

2.大陸「副總理」錢其琛反駁印度進行核試的理由,並呼籲印度放棄核計畫。

1998.5.21-22遲浩田、傅全有會見德國軍隊總監巴格爾上將,藉機批評印度鼓吹的「中國威脅論」及核試的目的在企圖稱霸南亞。
1998.5.21莫斯科電臺評論:「由於印度的核武,南亞地區的局勢日益緊張」。俄羅斯亦感不安,表示遺憾。
1998.5.22美國之音廣播電臺報導:「巴基斯坦可能會在近期進行核試驗」。
1998.5.23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為印度核試提出辯護。
1998.5.24印度國防部長說:印度最近核試驗不應該影響同大陸建立信任的步驟。
1998.5.25美國之音廣播電臺報導:巴基斯坦保留以進行核試作為反應的權利。
1998.5.26印度總理希望同大陸、巴基斯坦建立良好關係。(美國之音廣播電臺,1998.5.26)
1998.5.281.外電報導:巴基斯坦將進行核試爆(共5次)。

2.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對巴基斯坦進行核試驗深表遺憾。但沒有譴責行動。(加拿大廣播電臺1998.5.28)

1998.5.291.世界各國領導人敦促巴基斯坦和印度簽署禁止核試驗條約。

2.莫斯科電臺評論:「巴基斯坦成了核大國」。

1998.5.30「新華社」報導:江澤民同柯林頓首次通過熱線電話討論印度和巴基斯坦核試爆問題以及訪華事宜。
1998.5.30安理會核五大國要求印、巴兩國不再進行核試驗。
1998.5.30巴基斯坦證實又進行一次核試驗。是第6次,乃針對印度5次核試所進行的一次。別苗頭意味甚濃。
1998.5.30世界各國呼籲巴基斯坦和印度停止核試,以穩定南亞局勢。
1998.5.31大陸對印、巴核試反應軟硬不一。
1998.5.31美國總統柯林頓要求印、巴立即停止核競賽。
1998.6.21.印度指責大陸助巴基斯坦研製核武,導致印度進行核試。

2.法新社報導:大陸不排除恢復核試之可能性。大陸極度關切印、巴核試驗的事態發展。

1998.6.31.美、俄、中、英、法、日、德要求印、巴不要進行核試。

2.江澤民接受法新社訪問,保證大陸不會恢復核試計畫。並指責印度以大陸為藉口進行核試。

3.日本報導:朝鮮半島、中東、印、大陸未來發生核戰的可能性增加。

4.聯合國通過聲明要求,印、巴應立即停止核試。

1998.6.4五個核大國(美、英、法、俄、大陸)在日內瓦舉行五強會議。
1998.6.51.解放軍報猛烈抨擊印度國防部長的反大陸言論會有嚴重後果。

2.印度正研究禁止核擴散和緩和南亞地區緊張局勢的建議。

3.印度政府表示無意與大陸進行對抗。

4.聯合國安理會呼籲通過對話,解決雙方緊張關係。

5.印度表示有爭取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企圖。

6.大陸半月談雜誌發表評論員文章「不該跨過『核門檻』」及「印度『核』路50年」。

1998.6.61.巴基斯坦對國際社會在喀什米爾爭端給予協助,表示歡迎。

2.印度外長指控,大陸不遵守核不擴散,義務協助巴國發展核計畫。

3.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日本等國提出譴責印、巴核試。

4.巴基斯坦保證不使南亞危機升級。

5.印度批評5核大國公布有關南亞核試公報。

1998.6.9印度指大陸在西藏部署核武器。
1998.6.11大陸宣稱有關印度邊界衝突問題談判未取得進展。
1998.6.12巴基斯坦宣佈暫停核試驗。
1998.6.121.美總統柯林頓表示,將敦促大陸在核不擴散方面合作。

2.印度表示願意簽署一項停止核試驗的協定。

1998.6.14美國要求大陸書面保證不向巴基斯坦轉讓核技術。
1998.6.151.美國敦促印、巴兩國通過談判緩和緊張局勢。

2.美駐大陸大使透露,防止核擴散將成「柯江會談」重點內容。

1998.6.17歐洲15國高峰會呼籲印、巴、大陸展開政治對話。

四、大陸對臺智庫對臺灣民心的認知漸趨實際

大陸重要對臺智庫「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於1998年5月20日出版的「臺灣周刊」第280期,不尋常地以「深入了解臺灣民眾心態,推動兩岸關係全面發展」為題,發表「編輯部文章」,提出了與前此不大相同的對臺灣民心的認識與判斷。其中承認:

(一)「中華民國情結」。「長期以來,島內民眾生活在中華民國的國號和國旗下,仍然認知中華民國。加之,臺灣當局多年來極力宣傳『中華民國在臺灣』、臺灣和大陸是『對等的政治實體』等,他們中不少人認為臺灣不同於香港,對『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政策缺乏正確的了解」。

(二)「維持現狀的意願」。「大多數民眾都希望維持現狀」,並引用我陸委會1998年1月27日的民調資料:「希望維持現狀的民眾多達8成」。

(三)「不少民眾將國際生存空間與臺灣的經濟發展和國家尊嚴相連,因而支持臺灣當局拓展務實外交。臺灣當局也利用這種情緒,進行所謂跨洲之旅、破冰之旅。」

這一從自欺欺人的虛幻回歸到現實的轉變,使該大陸對臺主要智庫,向大陸當局所作的若干政策性建議,較前務實。諸如該所主張:

「在臺灣大多數民眾目前仍主張維持現狀的情形下,要努力擴大兩岸各行各業的人員往來和交流」。

「照顧臺胞現實利益,防止由於對具體問題處理不當而產生的負面效應」。

但該所的另一部分設計,顯示其認識的調整畢竟有其限度。該文中建議:

「在日常對臺工作中,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活潑的方式,使『一國兩制』方針在島內逐步深入人心」。

「積極利用臺灣民眾希望維持現狀的心態,大力推動兩岸政治談判,促使臺灣民眾深刻認識到,只有通過政治談判,才能使兩岸關係獲得穩定發展,才真正符合臺灣同胞的切身利益」。

這種思考模式,便未脫離自說自話、一廂情願的老套。

五、大陸制訂「核兩用品及相關技術出口管制條例」

大陸趕在美國柯林頓總統往訪前夕,將1998年6月1日方由其朱鎔基內閣第4次常務會議通過的「核兩用品及相關技術出口管制條例」,於6月17日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的形式,發布施行。這一舉措,旨在應付來自美國的壓力,將柯林頓─江澤民會談的癥結之一提前化解。

美方對於大陸長期未能在軍、民用核能物資及技術擴散方面自我約束,曾一再表達強烈不滿。大陸雖對此有口頭的正面回應(大陸已於1992年3月正式加入核武不擴散條約),但並未如美國所要求的「法制化」。這次大陸制定「管制條例」,在位階上只是法令而非法律,跟美方的期望仍有重大距離,其預留伸縮空間的用意甚為明顯。

該條例的禁制標的名稱「核兩用品」,即不無故意含混不明的用意,全文中對此無明確定義。而「條例」中所稱的附件「核兩用品及相關技術出口管制清單」,並未隨本文發布,其第廿一條卻規定「國務院」隨時可「根據實際情況」批准「管制清單」的「調整」,這一行政裁量權的先期預設,使這一條例的規範無嚴格性可言。

「條例」較具實質性的內容,是規定對「核兩用品及相關技術出口」,實行許可證管理制度(第五條)。並要求「接受方」保證:不將「中國」供應的標的物,「用於核爆炸目的」、「用於未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保障監督的核設施」;未經大陸允許不能向第三方轉讓(第六條)。

「條例」規定「核兩用品及相關技術出口」的經營者須向「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登記,每一出口案須向該部提出申請,並由該部會同其它有關部門審查,在45工作天內做出許可與否決定。「對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或外交政策有重大影響」的,要報「國務院」批准(第七─十二條)。

對於違反本條例的處罰,並無明確的、具針對性的規定,僅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照對外貿易法、海關法的有關規定處罰。」(第十八條)故無鎮懾性可言。

六、大陸「中國科學院」舉行「落實科教興國實施知識創新工程會議」

大陸最高自然科學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於1997年完成宏觀性的「迎接知識經濟時代,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研究報告,直接提報江澤民。1998年2月得江澤民批示肯定支持,遂於1998年6月中旬,以「落實科教興國,實施知識創新工程」為主題,舉行具動員性的全院大會,布署在該院範圍內採取具體措施,落實「知識創新工程」。(「新華社」記者秦杰6月13日報導。)其中若干涉及體制改革及學術內容更新部分,甚具新意。

該會確定,「中科院」近期的「知識創新」重點是:

(一)戰略性基礎研究:包括主要糧食作物超高產優質育種理論與方法、中國人基因及基因資源的應用和治療主要疾病的新藥研究。

(二)可持續發展創新研究:包括長江、黃河流域可持續發展研究,生態農業研究和生物資源與生物多樣性研究。

(三)高技術創新研究:側重訊息與通信技術、基因工程與蛋白質工程、新一代工程材料和能源、海洋高技術研究。

該院的自我期許與定位是:到2010年前後,成為具有強大創新能力的國家自然科學和高技術的知識創新中心,有國際先進水準的科研基地,高級科學人才培訓基地和高技術產業發展基地。(「新華社」記者吳小軍6月13日報導。)

該院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是:

(一)從現在到2010年,全院的固定研究人員由68,000人壓縮到30,000人左右;流動人員(包括客座研究員、訪問學者、博士後研究員、研究生)從15,000人增至30,000人。

(二)在全世界範圍內公開招聘研究人員,實行「科研人員聘任年限制度」,從世界範圍錄用的研究人員每4年評議和選擇一次。新進人員經過三次選擇、評議,12年後約剩20%的汰餘者成為固定研究人員。固定研究人員仍要4年評議一次。意在鞭策不斷進步,防止知識老化。

(三)建立「科研院所研究理事會制度」,由「中科院」聘請科技界、企業界、政府及管理部門及本單位代表,組成研究理事會,由理事會在國內外公開招聘研究所長,所內實行所長負責制。

(四)實行社會化、網路化、國際化的新管理模式,按照「目標導向,績效優先,突出重點,鼓勵創新」的原則,調整現有資源配置。(「新華社」記者劉紅6月13日報導)

綜觀「中科院」體制改革設計,目的實在於推翻被長期詬病的以外行領導內行為特徵的「黨委負責制」,揚棄「政治掛帥」的舊日傳統。這個規劃若真能落實,大陸的科學研究應有與國際水準逐步接軌的可能。

七、「中國科學院」暨工程院召開院士大會

1998年6月1日,大陸「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舉行院士大會,至5日閉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在開幕前會見了部分兩院院士和外籍院士,並就科技發展趨勢和培養科技人才即席演講。「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開幕式上,就當前經濟形勢作了長達兩小時的報告。「副總理」李嵐清在閉幕式上,強調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會討論科技發展大計,從信息技術、生命科學、能源、資源環境等方面展開學術交流。「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於1949、1994年先後成立,是大陸最高科學技術研究諮詢機構。科學院現有院士610人,工程院現有院士439人。

「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在院士大會上表示:要真正把「中國科學院學部」建設成為國家最高學術評議團體並努力建成「國家科學思想庫」,共同推進國家決策民主化、科學化和法制化進程。指出:「歷史的慘痛教訓,如批判馬寅初的人口論等等,都是因為沒有傾聽科學界理性的聲音」。而外籍院士美籍華人生物工程學家馮元楨在院士大會上說:處於世紀之交的人類社會正被功利主義所統治。在這樣的時刻,知識界更應該繼承和發楊「以天下為已任」、「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傳統和西方的求知傳統,為全社會注入新鮮空氣。路、馮兩人的言論,應表達了知識界的心聲。這些自然科學家也注意人文、民族傳統,並致力國家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法制化。

從1998年開始,兩院實行資深院士制度。年滿八十歲的院士將授予「資深院士」稱號,可以自由參加院士會議,每年可領10,000元(人民幣)津貼。首批資深院士有145人,為兩院雙重資深院士者有11人,包括「導彈之父」錢學森。今後,兩院院士按年滿80歲的時間自動轉為資深院士。這是另類的終身制,在學術界有可行性。

「中國科學院」又選出第三批外籍院士,原子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獎人朱棣文教授在其中。另外,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三位諾貝爾獎得獎人早已當選外籍院士。

路甬祥院長談到「中國科學院」的未來發展,將是按照現代科研院所模式高效運行的社會化、網路化、國際化的國家自然科學和高技術的知識創新中心。為此,將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國家科研機構新體制,建設和保持一支具有國際水準的科技隊伍,將在世界範圍內公開招聘研究人員。路甬祥還頗有豪氣的預測:「中國科學技術到2050年在總體上應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進入為數不多的世界科技強國行列。」朱鎔基在1998年3月出任「總理」的記者會上說:「科教興國是本屆政府最大的任務。」可見科技之受重視。

這次兩院大會只有「中國工程院」進行人事改組,宋健當選第二任院長。宋氏1931年出生,早年留學蘇聯,曾主持反彈道導彈武器系統的研制工作。1998年3月由「國家科委主任」轉任「政協副主席」。

貳、兩岸關係

一、美國總統柯林頓訪問中國大陸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美國總統於今年(1998)6月25日至7月3日訪問大陸,這是8個月來柯江第3次會晤,也是1989年天安門事件以來第一位美國總統訪問大陸。大陸宣傳部門為此次訪問定調為「江澤民1997年把『中』美關係推向歷史新階段後的成果」(中國時報,1998.6.24,14版),並強化雙方的「建設性戰略伙伴關係」。對大陸而言,此次會談係正式結束美國在天安門事件後對其之外交孤立(本會資料,1998.5)。時值亞洲金融風暴、南亞核試危機,愈發凸顯出美「中」在國際事務合作的重要性。值此兩岸復談之初,柯江會談結果對兩岸情勢的影響,深受國人關注與重視。 

(一)行程安排:柯氏此次專程訪問,不順訪其他國家,凸顯出對美「中」關係的重視。訪問行程涵蓋西安、北平、上海、桂林以及香港等地,顯示雙方有意加強在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的合作關係。從柯氏訪問大陸期間的言論(包括在聯合記者會批評大陸人權及天安門事件在內)觀察,亦具有向大陸人民宣揚自由、民主、人權及宗教思想的意圖。

(二)會談議題:包括「臺灣問題」、經貿、人權、武器擴散、軍事、亞洲金融風暴、印巴核試、法律合作及環境保護等。(大陸所關切者,尚包括在大陸可以接受的條件下進入WTO,美國給予大陸「永久性的最惠國待遇」、放寬天安門事件後所設的制裁、及美國會推動反大陸之立法等項;中國時報,1998.5.18,9版)。

(三)會談成果:雙方在會談中簽署了包括核武互不瞄準等47項協議並包括「關於生物武器公約議定書」、「殺傷人員地雷問題」及「南亞問題」等三項聯合聲明在內。(有關雙方達成協議的內容詳如附表)。依會談結果,雙方在貿易、核子擴散、西藏及人權議題上仍無法獲致共識(華盛頓郵報1998.6.30社論指出,高峰會無法產生實質的協議,關鍵在於美「中」對世局的看法迥異。並認為美國官方誇大僅具象徵意義的核武互不瞄準協議,是作秀式的宣傳手法)。具體言之,雙方在大陸加入WTO及放寬天安門事件後所設的制裁方面,未獲共識;美國仍將逐年審核大陸最惠國待遇;而美方亦未能說服大陸加入飛彈科技管制機制(MTCR)。(中時晚報,1998.6.28,2版)

附表 柯江會談達成協議內容(資料來源:中時晚報,1998.6.28,2版)

議  題達成協議內容
加強各項管控雙方均不以戰略核武瞄準對方。

共同努力防範印巴間武器競賽,並致力推動以和平方式解決印巴間歧見。

大陸積極研究加入飛彈科技管制機制(MTCR)。美方繼續MTCR諮商。

大陸將擴大化武控制。雙方進一步加強雙用途化學品出口管制。

雙方就美對大陸輸出高科技最終用途標準達成協議。

政治及安全柯江將透過熱線電話討論重要的全球性、區域性及雙邊議題。

雙方發表聯合聲明,將就增進區域安定議題(特別是朝鮮半島問題)加強對話。

軍事關係雙方將在1998年7月首次召開年度會議討論如何提升海上軍事行動安全性。

雙方將互派軍方人員觀摩對方訓練演習。

人權雙方高層官員將在1998年下半年繼續就人權問題進行對話。
經濟及商業雙方1998年7月20日將再就中共進入WTO問題協商。

雙方將合作促進亞洲經濟穩定及成長。美對大陸捍衛人民幣承諾表歡迎。

美政府及商界將與大陸就房地產民營化,年金制及保險方面進行合作。

能源及環保美方將協助大陸降低煤用量。
法律雙方將加強法律方面合作,並預計在1998年11月舉行座談會討論法律對宗教自由之保護。
民間交流

美國將擴大對大陸傅爾布萊特學術交流計畫,交換學生人數亦將增加。

(四)在「臺灣議題」上,大陸認為「臺灣問題」為美「中」最敏感的核心議題,並持續向美方施壓(大陸要求美國停止對臺軍售、不提供戰區飛彈防禦系統給臺灣、美國承諾「三不」、保證臺灣不在美日安保條約的範圍內;聯合報,1998.6.24,1版)。從目前所公開的會談結果及美國白宮及國務院方面事後的說明來觀察,「臺灣問題」不是會談的主要議題,雙方亦未就「臺灣問題」達成新共識。

有關「臺灣議題」政策的闡述:雙方以各自表述的方式陳述。江澤民希望美方遵守美「中」三公報及1997年柯江會後聯合聲明的各項原則及相關承諾;柯氏則重申了美方長期以來的「一個中國」政策,同時敦促江澤民繼續兩岸間最近重新開展的對話,以和平解決臺海問題。基本上,有關「臺灣議題」政策的闡述,仍延續1997年柯江會談的基調。

在軍售方面,大陸企圖將對臺軍售與防止武器擴散掛勾,並希望美方對臺軍售應嚴格遵守「八一七公報」。惟美方不同意將兩者混為一談,「美國的政策並無改變」。柯林頓於北京大學演說後答覆問題時,重申依據臺灣關係法繼續提供臺灣防禦性武器,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無礙兩岸和平統一(中國時報,1998.6.30,1版)。同時,柯氏在高峰會中亦促請大陸宣告放棄對臺動武,更是反應美國眾議院以決議案表達的一致立場。

有關臺灣前途方面,柯氏把「臺灣關係法」的政策位階與美「中」三公報等量齊觀,異於往昔美方與大陸接觸過程,只片面陳述三公報的作法,凸顯出均衡的政策意義。而最受矚目的「三不」政策方面,未出現在雙方的書面文件中,柯氏於聯合記者會上雖未提及,但在上海參加座談回答問題時,則首度公開陳述。而其首次提出「和平統一」的新說法(以往美國行政部門在涉及臺灣的前途問題時,均強調應由中國人以和平方式解決,立場未曾鬆動),是否意味華府對華政策的調整,值得密切注意,並予因應。

柯林頓在香港的言論:柯氏並沒有在公開場合中稱許香港「一國兩制」的談話。

(五)對兩岸情勢的影響

美方在柯氏訪問大陸之前,曾多次向我方明確表達,此次訪問將不會與大陸簽署任何涉及我方之公報,其對我軍售政策亦無任何改變。但隨著美國與大陸「建設性戰略伙伴關係」的推進,美「中」臺關係及美國的「中國政策」是否能維持平衡,值得密切觀察。

美國媒體與輿論對柯氏此行大致給予正面評價。惟對其陳述「三不」政策的立場,則感受到在「臺灣議題」上有屈服於大陸壓力的後果(華爾街日報1998.7.3批評此舉是向大陸「叩頭」;華盛頓郵報1998.7.3說是「向獨裁者靠攏」;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998.7.3則以「失色」說,指責柯氏的不必要之舉。),其不良反應的影響顯已超過美方行政部門的預期。柯氏有意將此行定位在「民主人權之旅」,但其「三不」之說卻無異於壓抑了臺灣政治民主化與經濟自由化的成就(日本讀賣新聞1998.6.27報導:「三不」政策將成為限制臺灣擴大外交活動之枷鎖,也可能導致由大陸主導兩岸對談的情形),並嚴重影響我務實外及拓展國際空間的努力(學者林正義指出,柯氏是為了預防「臺獨」引起臺海危機,卻因此附帶嚴重限制了我國際空間;中國時報,1998.7.4,15版)。事後,美國國會則適時採取平衡性行動。

近來有關美國與大陸「建設性戰略伙伴關係」的宣傳,已使臺灣、日本、印度及鄰近其他和美國秉持相同信念的民主國家高度緊張。雖然與大陸  維持良好關係符合美國的利益,但美國應瞭解其在亞洲的利益係植基於民主與人權的持續改善而導致安全、穩定的亞洲,故不宜過分誇大大陸的重要性而應平行加強和上述這些亞洲國家的伙伴關係。

參、大陸工作

一、本會舉辦「民國八十七年度大陸臺商協會負責人端午節聯誼座談會」

為增進政府及民間團體與大陸地區臺商組織之溝通、聯繫,以加強對臺商輔導及服務,並聽取臺商心聲及建議,進而凝聚臺商對政府之向心力,於1998年6月1日至2日兩天,假桃園楊梅揚昇鄉村俱樂部舉辦「民國87年度大陸臺商協會負責人端午節聯誼座談會」。該活動係屬本會「臺商窗口」計畫項下於一年三節(春節、端午節、中秋節)舉辦重要活動之一,藉端午佳節臺商返鄉省親之際,由海基會負責邀集大陸地區41個臺商協會會長暨主要幹部共渡佳節並聽取臺商心聲及建言。本次活動主辦單位包括經濟部、工業總會及海基會(亦為執行單位),受邀專程返國的大陸臺商協會負責人暨幹部計有70餘名參加。

張主任委員京育於座談會開幕致辭時指出,兩岸關係的發展與臺商投資權益及人身安全的保障有關,對於臺商在大陸地區被大陸「國安」單位以「間諜罪」逮捕的案例,凸顯大陸法治環境未臻完備,以及對臺商人身安全未能確保。在此等情形尚未改善以前,企業界必須考慮到在大陸投資的風險,秉持「戒急用忍」精神,才能行穩致遠。另為追求今後兩岸關係的穩健發展,並重申「交流」與「協商」是現階段推動兩岸關係的兩大主軸,政府除賡續推動雙方良性的交流與互動外,同時也努力重啟兩岸協商機制,履行雙方已達成之協議,建立互信基礎,並循序開展更廣泛、更高層次的協商。此外,為加強對臺商的輔導與服務,將進一步提昇「臺商窗口」的功能,逐步擴大整合政府與民間資源,及時提供臺商兩岸經貿資訊及諮詢服務,並將借重大陸臺商協會的力量,擴大對大陸臺商的在地服務。最後,張主委再次呼籲臺商深切體認,惟有以臺灣經濟實力為後盾,以及提昇自身企業競爭力,方能在兩岸關係上,發揮主動與「操之在我」之優勢,並希望臺商在大陸地區投資除要認清中共政權的本質外,一方面要加強風險危機的管理,另一方面也要以永續經營與法治精神建立良好商譽,並充分發揮團隊精神,確保臺商的權益。

因適逢臺商遭大陸「國安」單位以間諜罪收押,引起臺商恐懼及關注,為能讓與會臺商代表充分了解大陸的法律規範,特別安排海基會許副董事長以「大陸司法環境」為題發表專題演講,就大陸的司法體系及特色、危害國家安全罪、走私文物罪、嫖妓宿娼、逃漏稅捐等項分別說明,並提出四項臺商因應之道「入鄉問俗,正派經營」、「內外兼修,切忌招搖」、「觀望風色,知所進退」、「保持聯絡,相互協助」等提供參考。

本次活動並規劃三項議題,依序為「如何加強維護臺商權益」、「如何落實對臺商服務」以及「臺商生活及形象相關問題」等,與會臺商協會負責人針對議題踴躍提供建言,並由相關機關出席代表進行答覆外,亦就現行大陸政策與法規等詳予說明。

二、本會辦理「第二屆從事兩岸文教交流績優民間團體表揚活動」

為鼓勵民間配合政府政策,辦理兩岸文教交流活動,促進兩岸人民相互了解,本會自民國85年起,針對上兩年辦理兩岸民間文教交流成效績優之民間團體予以表揚。今(1998)年辦理第二屆。

凡在臺灣地區依法設立之民間團體,所辦理之活動對於促進兩岸人民相互了解,有具體事蹟,合於政府政策,均可經政府機關、大專院校或公益性文教團體或研究機構推薦參選。本次總計有59個民間團體獲推薦,較民國85年辦理第一屆(包括團體及個人)時多11個。其中學術類(含科技及教育)有30個;體育類有2個;藝文類(含藝術文化及民俗宗教)有19個;大眾傳播類(含新聞廣電及出版)有8個。

本次選拔係經過相關機關代表及學者、專家,針對下列五項標準:

(一)活動是否符合政策目標;(二)活動是否達到交流預期效果;(三)活動影響力、持續性、辦理品質及次數;(四)活動經費籌措及運用;以及(五)其他具體績優事實等評分,以書面審查及會議討論方式,經初評、複評及決評三階段,選出辦理符合政府現階段兩岸文教交流政策重點項目活動之團體。

共選出學術類五名,包括中華青年交流協會、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長庚紀念醫院、中華民國氣象學會、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藝文類三名,中華文物學會、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傳大藝術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大傳類乙名,中華民國圖書出版事業協會。這些團體多年來有計畫、有目標、持續的辦理兩岸文教交流活動,且均著重實質的交流,對於促進兩岸關係的良性互動確有具體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