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壹、大陸情勢

一、近期大陸的「政改」討論

近來「政改」討論傳聞不斷,「交鋒」現象熾熱。

國際媒體報導,江澤民授權幕僚研究政治改革方案。

根據中國時報日前轉述1998年7月27日亞洲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在繼經濟改革取得重大成就後,大陸「國家主席」江澤民有意探討將改革擴及到一個更大膽的新領域:政治改革。與此同時,1998年7月23日遠東經濟評論(Susan V. Lawrence ,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1998,7.23,pp.10-12)亦對江澤民政治改革的意向,進行評論。雖然此事業經「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否認(美國之音,1998.7.21),並聲稱有關「研究」只是一般的項目,並非出自上層的授意。但從諸多的相關訊息顯示,1998年3月「兩會」以來,大陸思想界確實極為活躍。除配合經濟改革的深化,全力推行所謂「第三次思想解放」運動,引發「真理標準」的「交鋒」外,大陸知識份子和中共黨內開明之士掌握此寬鬆的思想氣氛與契機,亦紛紛要求並提出推行政治體制改革的呼籲。對此,輿論咸認,相較於過去聲浪不斷的「政改」呼聲,均遭中共視為叛逆,力加壓制的情形;大陸知識份子此時藉由編撰、討論及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和「改革開放」二十週年的機會,抒發議論時政的主張,而未遭大陸當局的壓制。其或為放縱、或為容許,背後所深藏的意義,頗值吾等進行研析。

(一)「政改」呼聲再現的原因:交鋒一書觸及「政改」敏感議題,並獲得大陸知識界的熱烈回應。

關心、熟悉大陸政情的專家學者均瞭解,隨著經濟體制改革逐漸觸及社會主義所有制核心,傳統政治體制深層矛盾日益凸顯,已促使江澤民必須進一步尋求思想的突破,以煥發改革的生機。但另一方面,由於大陸內部傳統意識形態的重重干擾,已使改革工作陷入舉步維艱的窘境。對此,善於體察政治動向的大陸知識界及理論界自「十五大」前夕確立以「鄧小平理論」為改革工程的「行動指南」後,已吹起一股強烈的「政改」風。1997年8月,北大教授商德文首先提出政改「白皮書」。在寄給江澤民的這份倡議書中,商建議大陸實行西方式的民主政治;11月,清華大學教授李黎在關鍵時刻-當代中國亟待解決的二十七個問題一書中,明白呼籲大陸當局「直選」「國家主席」。

今年4月交鋒出版,以犀利的筆觸,尖銳地批判極左勢力及其思潮阻礙「改革開放」,強調「思想解放的勢頭是始終不渝的」,並預期下一次思想解放將出現在「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化中」。該書是由江澤民理論智囊、「中國社科院副院長」劉吉擔任總策劃的「中國問題報告」系列叢書之一,並由劉吉為其作序,而兩位作者人民日報評論員馬立誠、記者凌志軍又屬大陸官方重要傳媒資深工作者,因此,該書問世的背景頗耐人尋味。

交鋒一書推出後,立即打破近年大陸圖書暢銷的記錄,並獲得大陸知識界熱烈回應。大陸知識界率先在1998年4月初舉辦座研討會。中共中央黨校教授王貴秀即指出,政治體制改革嚴重滯後於經濟改革,且已阻礙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他並強調機構改革不能替代政治改革,孤立地行機構改革,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中國社科院」政治所副所長白鋼亦認為,機構改革的提出,意味著政治體制改革再也無法迴避。「社科院」外文研究所副主任鍾滿也指陳,思想解放問題的關鍵在於政治民主。

而大陸的重要報刊也紛紛出現專家學者撰文縱論法治、民主和政治改革。「社科院」近代所研究員雷頤認為,民族、民生、民權的三民主義是孫中山先生提出的治國理念,而大陸第一代和第二代領導人基本解決了民族與民生問題,第三代領導當前的任務則是解決民權問題。法學家徐友漁也強調法治不能有凌駕於法律之上的權威和力量,政府機構的權力要有限制;學者胡偉希亦指出,政治體制改革就是促進和完善民主政治,為思想自由創造更有利的環境和條件;「社科院」新聞所副研究員張西明則認為新聞體制必須隨社會發展進行改革,是以新聞媒介可充分發揮社會「安全閥」的作用,應增強其輿論監督作用。

(二)江澤民意向未明

交鋒一書與相關支持政改言論出爐後,立即招致「左派」強力反擊。不過此時江澤民態度相當曖昧,除重申「要警愓右,但主要是防左」的兩面性,另一方面又同意發出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二十週年活動的通知,肯定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是求是」的思想路線和「改革開放」的實踐經驗。這就是江澤民主政後,面對意識形態爭論不同於鄧小平時期的作風。其中重要的涵義是,明顯隱含政府在幕後的推波助瀾。此可由大陸「國務院體改委」下屬的中國改革報,每天以整版摘登該書為證明。交鋒現象的熾熱,不僅表明未來思想解放放運動可能往縱深方向發展,也意味著大陸在面臨經濟體制和結構扞格後,政治體制改革將可能成為下一波改革的主體工程。

1. 江澤民授意推動研究的政改方案包括:總統直接民選、黨軍分離、多黨政治、強化法治。

根據前述亞洲華爾街日報之報導,大陸政治改革的人士指出,目前大陸計畫推動的政治改革方案有:

民選總統。強化大陸領導人的合法性與執政權力。

黨軍分離。將軍隊與共產黨嚴格區分,以減少共產黨對軍隊的控制。

實施多黨政治。鼓勵規模較小政黨參與政治活動。

強化法治。大陸立法機關及傳媒應扮好守門人角色,以健全法律體系,確保法律之有效執行。

2. 江澤民授意研究政改的可能動因:

經改遭遇瓶頸。也許江澤民已深知,如果「中國」要建立真正的市場經濟,躋身世界大國之林,就必須澈底整頓大陸貪污、毫無效率的政治體系;最近印尼發生政治動盪,更使江感受到大陸經濟發展欲有所突破,政治和法制勢需配合進行。

江對其政權的穩定充滿自信。江在「十五大」及「兩會」之後,對內、外政治情勢的掌控已更應付裕如,認為大陸可承受討論民主人權的可能衝擊。此舉對內不僅可以再度招攬「六四」後與大陸當局漸行漸遠的民主派人士,對外亦可予國際人士對江有開明形象之評。

塑造個人歷史地位。農村普選的民主曙光,已使國際人士認為,「中國」不再是一個絕對的獨裁政權,它是個比從前更開放、更多元化的政權。對此,江或許認為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推動政治改革,當有助於確保大陸政情的穩定與經濟成長。

美國傳播自由民主理念。據媒體報導(中國時報,1998.7.29),一位「社科院」的學者透露在1997年10月的美「中」高峰會時,江對美國的制度極為深刻。江回大陸後即責由該院撰寫一本討論有關民主的書籍,供大陸高層參考。

陰謀論。依據「中國」法律,江澤民在擔任兩屆國家領導人後,必須於2002年下臺,如果修改憲法,決定舉行總統民選,江的任期可能再延長4年。江希望進一步鞏固其在後鄧時代的領導地位。

(三)民主化無可迴避

有關江澤民下達如何進行政治體制改一事,於日前已遭「中國社科院」發言人正式否認。「社科院」之所以作出這一表態,也許是因為大陸高層擔心,如果媒介公開宣傳政治體制改革,最終將在海內外造成要求推行政治改革的氣候,從而導致大陸社會的不穩定。

由於大陸現行政治和經濟體制結構的深層矛盾,將隨著改革的深化日益顯現,加之,經濟和社會發展所衍生出思想和利益的多元化,已使大陸當局不能不正視和觸及產權與政治改革的核心議題。如何及時適切的回應民主化的要求,無疑已是江澤民必須面對且無可迴避的重大課題。

二、大陸一九九八年上半年經濟情勢簡析

受東亞金融危機衝擊,國內需求不足及自然災害等不利影響,1998年上半年大陸經濟成長7%,為1991年以來大陸最低的經濟成長率,預計1998年經濟成長約為7%。大陸當局已增加基礎建設投資與採行寬鬆信貸政策,以擴大內需和刺激經濟成長,進而解決通貨緊縮問題。「穩中求進」是1998年經濟發展的主導方針,增加有效需求,則是今年大陸總體調控政策的重要取向。

1998年上半年大陸經濟特點歸納如下:

零售物價比上年同期(下同)下降2.1%,呈通貨緊縮現象。

工業生產增長7.9%,工業發展已由數量擴張向提高素質轉變。

「國有」單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8%。

外貿進出口增長5.2%,出口增長7.6%,進口增長2.2%;貿易順差達225.6億美元。

財政收支不理想,惟收入仍大於支出249億元。

狹義貨幣M1增長8.7%,廣義貨幣M2增長14%,信貸增長15.6%。

加強外匯管理措施,6月底1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8.2797元人民幣。

(一)大陸經濟概況

1.經濟成長趨緩

受東亞金融危機、國內需求不足與自然災害等影響,1998年上半年大陸國內生產總值(GDP)達34,73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為1991年來最低的經濟成長率,並低於今年預定經濟成長目標8%(人民日報,1998.7.18)。

2.工業生產增長明顯滑落

大陸「國家統計局」分析顯示,大陸工業生產緩增,主要受到市場需求制約、出口增長放慢、「國有」企業經濟效益下滑等因素影響,而且入夏以來,大部分地區雨水較往年增多,部分地區還出現了嚴重洪澇災害亦是重要因素。1998年上半年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僅增長7.9%(經濟日報,1998.7.6)。

如圖1所示,大陸「國有」工業總產值呈下滑趨勢,而非國有經濟之工業生產增長穩定。上半年「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僅增長3.6%,集體工業增長7%,「三資」、股份制及其他經濟類型工業增長11.3%(人民日報,1998.7.18)。

工業總產值經濟類型結構

大陸工業發展已由數量擴張向提高素質轉變。就一般而言,大陸工業的整體素質不高,其特點如下:產業結構不合理;產品的品種不多,質量不高,更缺少高科技產品和名牌產品,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強;產業組織結構不合理;企業素質不高;工業經濟效益低(參11)。

3.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加快

隨著擴大內需政策的逐步落實,固定資產投資自第二季開始穩步回升,上半年「國有」單位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82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8%。投資結構進一步有所改善,農業和郵電通信業投資增長較快,西部地區投資比東部和中部地區分別快6.5和13.2個百分點(經濟日報,1998.7.18)。

受房改政策效應的刺激,房地產投資自年初以來呈現回升勢態,上半年增長14.1%(經濟日報,1998.7.18)。今年上半年四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住房貸款餘額達2,742億元,比年初增加123億元。其中住房開發貸款餘額達2,340億元,個人住房貸款餘額402億元(「新華社」,1998.7.24)。

4.消費需求持續走低

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98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8%。「國有」經濟部門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呈下降趨勢,而個體和其他經濟部門的消費品零售總額則逐年增長。1997年「國有」經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6,533.2億元;個體和其他經濟的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為8,955.8和6,322.8億元(參10)。

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指出,「受下崗和『國』企經濟效益下滑的影響,人們對未來收入增加的預期不高,加上社會保障制度尚未建全和信用消費觀念尚未形成,消費市場在近期內很難有大的作為」(工商時報,1998.8.6)。

5.通貨緊縮現象

由於物資普遍生產過剩,復以總需求疲弱不振,致使物價水準持續下滑。自1997年10月以來,商品零售價格持續下降(參2)。1至6月份累計,商品零售價格和居民消費價格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2.1%和0.3%(人民日報,1998.7.19)。

6月份商品零售價格下降3%,預計今年全年零售物價指數可能仍為負成長。通貨緊縮顯示經濟情況不樂觀,亦表示一般需求非常不足。朱鎔基指出,「鑑於現在經濟有通貨緊縮問題,大陸政府決定採取更積極的財政政策,籌措更多資本厚實基礎建設投資」(經濟日報,1998.8.4)。

(二)大陸對外貿易與相關政策

隨著東亞金融危機對大陸外貿出口影響的加深,1998年5月份的出口出現了連續22個月增長之後的首次下跌,6月份大陸進出口形勢好轉。今年上半年加工貿易佔主導地位,但增長後勁不足;一般貿易增長乏力。此外,初級產品進、出口大幅下降,工業製品比重迅速提高(「新華社」,1998.7.10)。

1.上半年外貿進出口不樂觀

根據大陸「海關」統計,1998年上半年外貿進出口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外貿進出口總值達1,51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2%。其中出口869.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6%;進口644.2億美元,增長2.2%;大陸貿易順差達225.6億美元(「新華社」,1998.7.10)。

2.大陸上半年外貿進出口主要特點

(1)對周邊地區出口大幅下降,對歐美地區出口持續增長。

由於受金融危機打擊嚴重的東盟和日本、韓國的國內需求嚴重萎縮,大陸對其出口進一步下降,1998年上半年比上年同期降幅分別達12.9%、4.3%和30.2%。

另一方面,大陸外貿企業著力拓展歐美市場,推進市場多元化戰略,對歐美、非洲及拉美的出口仍保持快速增長,東亞金融危機對大陸外貿出口的間接影響尚未明顯體現(「新華社」,1998.7.10)。

(2)「國有」企業與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旗鼓相當。

隨著對外開放的擴大,外商投資企業對外貿易一直以較快速度發展,到今年上半年其進出口總值與「國有」企業持平,均為733億美元。外商投資企業出口368.9億美元,增長12%;進口364.8億美元,增長6.4%。「國有」企業出口471.1億美元,增長3.1%;進口262.3億美元,下降3.2%(大陸歷年進出口總額,如圖2)(「新華社」,1998.7.10)。

大陸歷年進出口總額

(3)新的減免稅政策作用明顯,外商投資企業作為投資進口的設備物品止跌回升,且逐月增加。

外商投資企業作為投資進口的設備物品,上半年累計為75.7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4%,且呈逐月大幅增加之勢,顯示新的減免稅政策對外商投資有較強的推動作用(「新華社」,1998.7.10)。

3.下半年外貿進出口可望好轉

世界經濟增長放慢導致對大陸產品需求增長大幅度下降、產品相對價格上升導致價格競爭力減弱和國際貿易環境惡化等三方面,是大陸今年外貿進出口主要面臨的挑戰。

「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指出,大陸今年出口增幅下降,主要來自對發生金融危機國家出口的減少,但這些國家因泡沫經濟破裂而令人民財富減少,需求不振,由此產生的影響可能遠比人民幣不貶值的影響為大。這些國家經濟倘不恢復,即使人民幣跟著貶值,也不見得能增加對這些國家的需求,反而會引發區內新的一輪競爭性貶值,使經濟更難復甦(聯合報,1998.7.31)。

隨著外貿企業對嚴峻的出口環境的逐步適應,以及在信貸、退稅、出口管理等方面一系列鼓勵出口政策措施的實施,大陸外貿出口增長減緩的勢頭將逐步得到遏制;預計今年大陸出口增長約為5.5%左右(「新華社」,1998.7.10)。同時,隨著國內刺激需求措施的落實,以及年初開始的新的進口減免稅政策的作用,下半年進口亦將有較快的增長(參3)。

4.外人直接投資減緩

如圖3所示,大陸實際利用外資結構以外商直接投資為主,而對外借款比重則逐年下降。因受東亞金融危機的影響,上半年,外人直接投資協議金額為24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僅增加5.5%;外人直接投資實際金額為205億美元,則較上年同期下降1.3%(人民日報,1998.7.18)。

大陸實際利用外資結構

三)財政收支不理想

上半年大陸財政收入人民幣4,258億元,比上年同期成長9.2%,支出人民幣4,009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4.1%。收入大於支出249億元,較上年同期仍有所減少(經濟日報,1998.7.21)。

大陸「副總理」李嵐清指出,今年許多重大改革和發展措施,都必須倚賴國家預算,所以大陸今年的財政收入將更注重減少漏洞和清理欠稅;李嵐清並提出,「八不准」政策,以減少一般性支出(經濟日報,1998.7.21)。

(四)金融外匯與相關措施

1.貨幣信貸增幅平穩

據「中國人民銀行」資料顯示,6月份廣義貨幣M2餘額為94,656.4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同期增加14%;狹義貨幣M1餘額為33,776.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7%;市場現金流通量M0為9,720億元,增加6.6%。

全部金融機構貸款,尤其是「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貸款,呈逐月加快態勢。6月末全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為78,797.6億元,增加15.6%,是近四個月來的最高點(經濟日報,1998.7.14)。

6月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為49,94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8%。上半年累計,儲蓄存款增加4,156億元,比上年同期的增幅擴大165.7億元(經濟日報,1998.7.14)。

2.調降利率

1998年7月1日大陸「人民銀行」第5次降低利率是針對今年以來物價持續下跌、實際利率持續升高,為有效擴大內需,支持國民經濟發展而採取的重要決策。在減輕企業利息負擔的同時,為了儘可能減少商業銀行利益損失,以利于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人民銀行」大幅度下調了再貸款利率(「新華社」,1998.7.2)。

3.人民幣匯率穩定

由於大陸經濟基本面表現不差,且國際收支情況仍然良好,外匯儲備繼續增加,今年5月已達到1,409億美元。從1997年7月以來,外匯市場供求平衡,6月底,1美元兌人民幣市場加權匯率為8.2797元人民幣(經濟日報,1998.7.14)。雖然大陸當局不會為了挽救出口而貶值人民幣,但仍會密切注意日圓走勢,並與世界各國合作,採取適當方式來加強穩定國際金融秩序。

大陸「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指出,由於一些國家和地區的貨幣大幅貶值,對人民幣的市值穩定構成貶值壓力。此外,有些地方的外匯黑市交易和非法逃匯、套匯又重抬頭,可能影響大陸的國際收支平衡和對人民幣的信心(參3)。

面臨東亞金融危機,日圓的持續走貶,大陸對外貿易和外資均受負面影響而呈減緩跡象。「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報告指出,如果日圓持續疲軟導致大陸出口繼續下滑,大陸將被迫降低人民幣匯率(自立早報,1998.8.5)。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 預測大陸1998年人民幣匯率是8.28。但最近亞洲金融風暴情勢又趨嚴峻,EIU預估1999年人民幣匯率可能貶值為9.30(參7)。

4.加強管理外匯交易

為了杜絕外匯交易銀行及外貿企業持有過多外匯,影響人民幣匯率穩定,「人民銀行」公佈新的外匯結算管理辦法,規範外匯銀行的交易行為。同時,「人民銀行」也將加強查緝個人及企業的非法外匯交易行為,以維持大陸外匯市場穩定。「人民銀行」表示,新的管理辦法將自8月1日起實施。新的管理辦法規定,若銀行每年非法交易的外匯金額超過5百萬美元,「人民銀行」將取消該銀行進行外匯交易的權益(工商時報,1998.7.30)。

(五)大陸經濟成長與相關政策

1.經濟成長趨勢 大陸總體經濟經歷了經濟過熱和成功的「軟著陸」,現在又滑入景氣低迷的形勢(參12)。1996年是「九五」計劃第一年,經濟成長9.7%;通貨膨脹率為6.1%,遠低於10%的控制目標。1997年大陸經濟成長8.8%,通貨膨脹率為5%;更具歷史意義的是,「七一」香港主權順利歸還大陸(參14)。「高增長,低通膨」的「軟著陸」經驗的成功,在於大陸政府堅持了政策的連續性,以治理通貨膨脹為首要任務,經濟成長靠結構調整、深化改革來解決,而不是靠總量的擴張。在這過程中金融政策的實施起了重要作用(參3)。

表1 大陸經濟成長與物價指數 單位:%

年份 1979 1980 1981 1984 1985 1986 1988 1989 1990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上半年
GNP 7.6 7.9 4.1 14.7 12.8 8.1 11.3 4.1 3.9 13.5 12.6 10.5 9.7 8.8 7
零售物價 2.0 6.0 2.4 2.8 8.8 6.0 18.5 17.8 2.1 13.2 21.7 14.8 6.1 5 -2.1

資料來源: 1.高尚全主編,中國經濟政策分析報告1996/1997,山西經濟出版社,1997.9。

2.經濟日報,1998.8.4.

今年上半年大陸經濟增長7%,零售物價指數成長-2.1%(如表1),呈現經濟景氣低迷與通貨緊縮現象(參3)。朱鎔基指出,「實事求是以面對經濟成長問題,如果今年的經濟成長最終只達百分之七點幾,並沒有多大關係」(中國時報,1998.8.6)。「上海科學院」亦指出,「今年能否達成『保八』,就看下半年的經濟情勢,目前日圓持續貶值,加劇大陸外貿經濟持續惡化,要達成第三季與第四季的經濟增長,仍需加大投資力度」(工商時報,1998.8.6)。

目前各國際經濟組織對大陸經濟成長率的預估,皆低於大陸官方所設定的目標。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資料,大陸經濟因受到東亞金融風暴的影響,內需不振、出口衰退及「國有」企業改革,加上失業情況持續惡化,1998年大陸經濟仍可增長7.3%(參8)。EIU預測大陸1998年經濟成長率是7.3%,OECD預測成長率是7.2%(參6)。「中國經研中心」報告指出,在世界經濟增長緩慢的趨勢下,大陸經濟成長表現雖然平穩,但今年恐不易達成8%經濟成長目標(參3)。

2.總體經濟政策

為持續大陸經濟成長,改善產業經濟結構,並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市場經濟體制」,「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1998年3月19日提出,大陸新經濟政策為「一個確保、三個到位、五項改革」(參3),此調控政策不僅關係大陸的經濟發展,亦影響亞洲的繁榮穩定,他亦強調「科教興國是本屆政府的最大任務」。

大陸經濟在供給環境比較寬鬆的情況下,1998年經濟增長水準主要取決於需求面的因素(參3)。朱鎔基指出,「增加基礎建設支出是擴大內需和刺激經濟成長的最有效措施」。增加有效需求是今年大陸總體調控政策的重要取向(參14)。「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報告指出,「當前政策操作的重點,是在保持穩定的情況下,加大經濟調整力度;關鍵在提高經濟成長的質量和效率」(聯合報,1998.7.31)。

在擴大國內需求方面,啟動住宅消費,發展住房產業,不僅改善居住條件,且可形成對經濟成長的穩定需求,帶動投資需求的擴大和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成為經濟成長的拉動力(參3)。此外,加快鐵路、公路、通信和環保等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城市公用設施,並提升農村基礎建設,以提高國內需求,促進經濟成長(參3)。

「穩中求進」是1998年經濟發展的主導方針。除了加快「國有」企業改革之外,並注重以下三方面:(1)減少失業,擴大就業問題。(2) 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步伐,促進經濟的適度加速發展。(3)穩定金融,完善股市,逐步建立高效、安全的現代化金融體系(參14)。

(六)「中」美政經關係的改善

1.美國已成為大陸第二大貿易伙伴

1997年10月江澤民訪美之後,「中」美經貿關係隨著兩國關係的不斷改善而發展,尤其「中」美經貿關係是「中」美「建設性戰略伙伴關係」的重要部分(「新華社」,1998.6.15)。就外貿而言,大陸對美國進口和出口皆增加,美國已超過香港成為大陸第二大貿易伙伴(參1)。

2.大陸藉柯江會談要求美國解除對其貿易管制措施

此次柯江會談從6月25日進行到7月3日為止,大陸希望美國解除對它們所實施的若干貿易管制措施。大陸並且提出警告,希望美國及歐洲各國,不要對開放市場作出過度的要求,並藉此阻擾它們為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所做的努力。

大陸「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副部長」孫振宇力勸美國解除下列二項管制措施:一是基於政治風險,而由海外私人投資公司對美國到大陸投資的公司所提供的保險服務,希望能解除管制;二是美國貿易發展局對於私人公司到大陸投資可行性所做的研究贊助,亦應廢除管制。此外,對於美國高科技產品輸出大陸的限制,大陸政府亦反應強烈(參4)。

從另一方面來看,由於大陸內部銀行及「國」企改革情勢仍舊混沌不清,再加上經濟成長減緩,都促使大陸政府遲遲不願簽下開放市場的協議。儘管如此,為了減少大陸對美國的貿易出超,華盛頓方面仍會對大陸不斷施壓,促使大陸當局採行開放市場的措施(參4)。

3.柯江會談增進「中」美經貿關係

美國總統柯林頓訪問大陸時表示,「在亞洲金融風波中,『中國』政府堅定地承擔了地區和世界的責任,阻止了亞洲貨幣的新一輪貶值」,「美國希望在新世紀與中國建立一種新關係」(經濟日報,1998.6.30)。此外,「中」美兩國有關公司和機構於6月30日共簽訂了總金額20億美元的7個重要經貿合作項目合同和協議。

參考文獻

1.大陸1998年1-4月經濟簡報,陸委會經濟處,1998.6。

2.1998年1-5月大陸經濟研判,陸委會經濟處,1998.6。

3.1998年大陸總體經濟調控政策與國企改革,陸委會經濟處,1998.7.27。

4.臺經院編,國際經濟情勢週刊,第1242期,1998.7.9。

5.潘石主編,當代中國私營經濟研究,山西經濟出版社,1991。

6.OECD Economic Outlook,June 1998,6。

7.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Country Report (EIU), 1998, 1st quarter。

8.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orld Economic Outlook, May 1998。

9.高尚全主編,中國經濟政策分析報告1996/1997,山西經濟出版社,1997.9。

10.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摘要1998,中國統計出版社。

11.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中國工業發展報告1997,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7。

12.中國宏觀經濟展望,當代中國研究,總第60期,1998.3。

13.汝信主編,藍皮書-1998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1。

14.劉國光編,1998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11。

三、大陸國防白皮書與「解放軍」禁止經商

反對將臺灣納入國際安全體系、反對對臺軍售及不放棄用武。

國防經費比率降低與裁軍不等於軍事透明化。

軍事透明化程度不高,目的在國際宣傳。

經商彌補軍費不足,有利經濟改革。

經商造成腐敗,傷害解放軍形象。

愈禁生意愈做愈大,第三次禁商成效待觀察。

(一)國防白皮書對臺政策

大陸日前發表「中國的國防」白皮書,有關臺灣部分,大陸將不放棄武力犯臺的一貫政策,首次透過白皮書方式,以白紙黑字公布於世。這是1995年11月大陸發布「中國的軍備控制與裁軍」白皮書以來,第二次對外發布「國防白皮書」,但首次在其國防政策中,提到處理臺灣問題的方式。

不放棄使用武力 與臺灣有關的國防政策有:1.結束海峽兩岸分裂局面,為全體中國人的願望,「一國兩制」為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2.反對將臺灣海峽劃入任何國家或軍事同盟的安全合作範圍。3.以一切必要的手段,包括軍事手段,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4.反對任何國家對臺軍售。

以上四點對臺國防政策,凸顯了大陸不放棄武力犯臺的野心。大陸反對「美日防衛合作」指導方針涵蓋臺海,當然是孤立臺灣,切斷我國與盟友合作管道; 大陸反對歐美國家對臺軍售,當然是斷絕可能武器來源,削弱臺灣戰力; 不放棄武力犯臺,不僅是對美國要求他承諾不以武力解決臺灣問題的回應,更是對臺以談促統,以戰逼降的和戰兩手策略。

宣傳軍費比率降低與裁軍 此外,大陸再次發表國防白皮書,著眼是國際宣傳,這也是美國總統柯林頓訪問大陸後,有計劃國際宣傳的一部分。其目的在降低國際間「中國威脅論」的疑慮,滿足各國對其軍事透明化的要求,爭取和平穩定的周邊環境,以利全力發展經濟。

對於國防經費問題,大陸的國防經費佔同期國家財政支出比例呈現逐年下降。1997年的國防經費僅為98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的3.67%。1995年到1997年,大陸年度國防經費分別為人民幣636.72億、720.06億、與812.57億,佔同期財政支出的比例,逐年降低,分別為9.3%、9.1%與8.8%。在軍隊人數方面,共軍在1985年裁減軍隊員額100萬。1997年,再決定3年內裁軍50萬人,使解放軍總規模保持250萬人。

迴避隱藏性軍費與質量建軍 雖然白皮書說明1997年大陸的軍費為98億美元,可是無人相信這項數字是真實的。一般認為,大陸軍費應乘以3到5倍,才符實際的推估模式。我國防部指出,大陸軍費實際高3倍。對外公布的國防預算,只是「國防支出類」預算的一部分,估計有人民幣1,600億以上,隱藏在社會福利、武警、文教科技類預算裡,實際國防經費約為2,400億人民幣以上,是對外公布數字的3倍(中央日報,1998.7.29,8版)。至於1985年以後裁軍150萬人,在現代化高科技局部戰爭中,數量不再居於關鍵性地位。目前共軍重點為海空軍與快速反應部隊等質量建軍,更何況所謂裁軍大多轉為武警部隊,名稱不同,數量改變不大。

總之,大陸國防白皮書對臺立場仍然沒有鬆動的跡象。其軍事透明化僅以國防經費比率降低及大量裁軍來概括,與一般所謂軍事透明化詳述部隊編制、裝備、任務等不同。其透明化程度有限。且對近年質量建軍進口大量俄羅斯武器,更是隻字不提。由此可見,白皮書的公布以國際宣傳成分居多。

(二)解放軍禁止經商

大陸「國家主席」江澤民日前在四總部一項打擊走私會議上,下令軍隊與武警部隊今後不得從事經商活動(中央日報,1998.7.24,8版)。這項命令目的在遏止日益惡化的貪腐現象,並導正解放軍成為一支專業化的部隊,但禁商的成效仍然有待觀察。

經商的歷史因素 中共中央決定讓共軍從事經濟活動,可追溯自1984年11月。支持這項決定的理由有:1.裁軍百萬,必須給士兵們工作機會。2.國防經費減少,士兵從事經濟活動以彌補其間的差距。3.由於大量裁軍,許多兵工廠及生產機器閒置,必須尋求其他利用方式。4.鄧小平於1984年11月開始推動全面經濟改革,要求共軍支持這項決策(張大銘,1998.1.6)。

經商的類型與規模 共軍從事經濟活動主要是農業、工業以及後來居上的服務業。其主要活動類型有交通業、汽車工業、藥品生產、旅館、不動產、紡織與成衣業、礦業及通訊業。據估計軍方企業約10,000家,大都為小型企業,其中500到1,000家為較大型,產值約等於像海南或青海的一個小省(Jane’ s Defense Weekly,1997.12.17, pp.18-19)。此外,共軍在海外也有經濟活動,尤其在香港。主要活動有投資、籌資、技術轉移及間諜活動。由於涉及走私槍械、政治獻金等非法活動,共軍企業在美國的形象,一度跌入谷底(James Mulvenon,pp.1-2)。

經商造成腐敗傷害形象 經商讓共軍不必淪落像俄羅斯軍隊因中央撥款不足,造成作戰能力下降,士氣低落的困境。但從事經濟活動弊病層出不窮,嚴重傷害共軍的專業形象。外國學者甚至諷刺認為,共軍脫下軍裝換上西裝的和平演變,將提高大陸鄰國的安全(Solomon Karmel,p.123)。這些弊端有:1.不利於國防現代化建設。2.不利於部隊戰鬥力的提高。3.與民爭利,干擾國家金融、外貿、海關、稅務等各項政策的實施。4.軍隊特權經商引起的腐敗案不斷增加(自立早報,1998.3.3,9版)。

除了下達禁商令外,「總理」朱鎔基向「軍委副主席」張萬年承諾,由政府撥款補足軍方經商所得,以換取軍方支持停止經商的決定。由於軍方停止經商後,每年估計將減少150億人民幣的收入。若全數補助對大陸的財政將是一大負擔,但若補助不足,又可能引發軍方的不滿(中央日報,1998.7.25,8版)。這是大陸第三次禁止共軍經商,1993年中共中央禁止集團軍以下單位經商,1997年規定具有戰鬥任務的部隊不得經商。

總之,在軍辦企業成為共軍組織體系的一部分,加上軍辦企業收入已成為軍費來源之一的情況下,禁商無疑挑戰這一龐大既得利益集團。在以往愈禁生意愈做愈大的前例下,禁商成效仍有待觀察。 

參考目錄

1.張大銘,“中共解放軍之企業活動”,1998年1月6日於陸委會演講。

2.Karmel, Solomon M., “ The Chinese Military’ s Hunt for Profit” , Foreign Policy,Summer 1997, pp. 102-113.

3.Mulvenon, James, Chinese Military Commerce and U.S. National Security (Santa Monica: Rand, 1997).

陸委會 民國87年8月6日

我方看大陸國防白皮書

「中國的國防」(1998.7.27公佈)

1.篇幅增加。此國防白皮書約3萬字,比1995年11月16日公佈之「中國的軍備控制與裁軍」(約1萬字)篇幅增加。我樂見大陸向遵守國際規範方向移動,並希望大陸繼續朝此目標努力。

2.透明有限。有別於一般國際國防白皮書,此白皮書對於國防企圖及作戰能力報導幾近於無(如軍力佈署、武器裝備、作戰演習)。其大部份篇幅涵蓋軍事法制、國際合作、軍控與裁軍。我對此白皮書中有限之軍事透明度表示遺憾。

3.經費質疑。國際上長期質疑大陸官方公佈之國防經費,各種估計(2倍至10倍)皆高於官方數字(見圖1)。此白皮書並未進一步澄清主要疑點:

有無包括項目如國防研究經費、軍事教育經費、軍事文職人員經費、預算外經費(如購買首批蘇愷27之經費外傳為美金10多億)等

與其他國軍費比較時,購買力平均值之換算如何處理(見圖2)

為何經費構成只有簡單三大類(人員生活費、活動維持費、裝備費)而無細目?以我「國防白皮書」為例,有專章詳述內容。

4.經費實增。即使採取大陸官方之國防經費數字,其1989-1998年雙位百分點之快速增長率(平均15.40%)遠超過同時期之物價指數增長率(平均9.42%)(見圖3)。「白皮書」避重就輕以1979-1994年計算。(原文:「1979年至1994年的16年間,國防費的絕對值平均增長6.22%,與同期全國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年平均上漲7.3%相比,實際負增長1.08%」)。

5.軍購省略。「白皮書」常規武器進出口涵蓋1992-1996年,但省略甚多。例如:

為何1997年省略?此年大陸買進至少兩艘美金共10億的俄製先進導彈驅逐艦(Sovremenny),一架美金2.5億預警飛機(A-50)。

為何1994年購買美金共10億元四艘俄製基洛潛艇(Kilo)也省略?

為何美國至今(1998.7.29)仍不斷指控大陸出售飛彈給伊朗等國家,雖然大陸已宣告不再作?

6.武警擴充。「白皮書」未提1996年開始裁併14個步兵師(約10萬人),但改隸武警部隊,而且有野戰能力。「白皮書」所說「今後再裁軍50萬」是否包括此10萬?此10萬算裁軍嗎?

7.對臺政策。「白皮書」對臺部份(150字)占全文0.5%,為大陸政治及軍事立場之重申,並無新意。但其「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之文字與全「白皮書」對消音「中國威脅論」之和平主調有明顯的矛盾。

國際估計中共軍費

中共軍費購買力平均值

大陸國防經費與物價指數

四、大陸「全國工商聯」醞釀保護私營經濟的「四大提案」

在大陸政治上地位與所謂「民主黨派」平行的「全國工商聯合會」(簡稱「工商聯」),在大陸「全國政治協商會議」中,占有64個委員名額,代表大陸上的個體工商2,850萬戶,私營企業96萬戶,總從業人員近7,000萬人。這64名隸屬「工商聯」的政協委員,最近正醞釀代表私營經濟,經「政協」管道提出「四大提案」,建議大陸當局採擇施行。

第一案:要求「修憲」,讓大陸「憲法」明定公有、私有財產同樣「神聖不可侵犯」。大陸現行憲法第12條定有:「社會主義的公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壞國家的和集體的財產。」而關於私有財產的第13條,僅規定「國家保護公民的合法收入、儲蓄、房屋和其它合法財產的所有權。」沒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的文字。「工商聯」認為這有違法律的平等原則,有必要予以修訂,並應盡快制定「公民私有財產保護法」及其實施細則,以切實加強對合法私有財產的法律保護。

第二案:要求儘快制定「個體私營企業管理法」。鑑於大陸幹部中不少人存在對私營經濟限制、排斥的觀念,因而涉及私營經濟的糾紛常不能獲得公正裁決,不但私方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業者也受到人身攻擊和實質經濟損失。在1997年末,個體工商戶加私營企業的總註冊資金已達7,714.1億元(人民幣,下同),總產值8,476億元,總營業額17,297億元,年繳稅金540億元,大陸政府理應為其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法律保障。故「個體私營企業管理法」的制定已不容拖緩。

第三案:要求創建中小私營企業信用擔保機制。私營企業貸款、融資困難,早已是嚴重問題。截至1996年底,大陸私營經濟工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30.8%,而其融資貸款額僅占總數的5%,可見這些企業的營運資金大部分靠自行籌措,其得以發展是本身的市場競爭力強。今後既要靠這類私營中小企業的發展來支撐社會進步,便有必要儘快為這類企業創造一個穩定的融資環境。臺灣的為中小企業借款擔保的信用保證制度值得借鏡。

第四案:安排具條件的非公有企業改制上市。1997年底,全大陸上市公司共745家,非公有制者僅占3%。私營企業要求上市,無論在「中央」或地方都極困難,遠非與公有企業一視同仁。由於大陸「抓大放小」的「國營企業」改革原則,上市額度大幅偏向大型「國營企業」,私營企業雖有「工商聯」推荐也難納入上市的「盤子」,分配到的上市額度遠不能滿足需求。這個情況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極為不利,必須儘速改變。

以上這「四大提案」,雖然與中共「十五大」所宣示的原則並未牴觸,但這種直言無隱的為私營企業說話的態度,前所未見。雖然至今尚無有關該等「提案」的明確結論,大陸當局卻也未有負面的批判、壓制動作,而任之在社會上傳播累積能量。這似可視為大陸社會向多元化的方向進了一小步。

註:(資料、數據取自「中國人民大學」編印之「體制改革」MF1月刊1998年4月號。)

五、「一強多極」佈局下的大陸近期外交動向

外交是內政的延伸,大陸的外交亦然,是為了營造一個和平穩定的外在環境,為其改革開放的總目標服務。大陸是以「和平共處五原則」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為總方針。其外交政策和策略,與時俱進,隨著時移而勢易,大別之有四個主要的轉折期:(一)「毛周時代」的「三極世界論」。(二)鄧小平掌政後(「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趁著「蘇東波」解體難得一遇良機,改弦更張其外交政策,以「和平外交」為主軸,極力靠攏美國,不搞對抗,改革開放,致力經濟建設。(三)江澤民掌實權後(「十五大」,1997年),以多極化全方位外交為主軸,以建構其面向二十一世紀的全球外交戰略佈局,其特點是紛紛與「大國」建立各種型態的戰略伙伴關係。如與俄國建立「戰略協作伙伴關係」;和法國建立「長期全面伙伴關係」;與美國建立「建設性戰略伙伴關係」等(詳見附表)。(四)年來又以「一強多極」作為其外交政策的主軸。其中「一強」是指美國,「多極」則為各先進大國和眾小國,大小通吃,其中隱含多極包圍一強的戰略意圖。大陸認為冷戰後國際呈多極體系狀態,沒有一個能主宰全局的超強,各大國間較易建立起對話或伙伴關係。

觀察大陸近期的外交動向,有以下幾點值得關注:

(一)1997年是大陸外交成果豐碩的一年,大陸聲稱,江澤民、李鵬曾出訪5大洲60多國,有30多位外國元首到大陸訪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江澤民4月訪俄、10月訪美;李鵬11月訪日。俄國總統葉爾欽於11月、日本前首相橋本龍太郎於9月分別訪問大陸。另外各種與大國間的雙邊戰略伙伴關係紛紛建立,例如美、俄、法、墨、東協(ASEAN)等(詳見附表),成為1997年的外交主軸。

(二)除了「兩會」(「人大」、「政協」)開會期間(1998.3.5-19)是大陸的「外交假期」外,其餘時間大陸便展開一波波的密集外交活動。尤其是新上任的朱鎔基、李瑞環、胡錦濤等大陸高層新貴更是席不暇暖,馬不停蹄、傾巢而出、四出活動,到處亮相,以提高其國際聲望及國際地位。從本文附表中,可以窺探外交觸角的綿密程度,已到無孔不入的境地(參見附表)。以胡錦濤訪日為例,日本媒體就形容他打著「廣交朋友、增進了解、加強信任、面向未來」的口號在日本分秒必爭地展開全方位外交。(詳見本會2582次院會大陸工作簡報,1998.6.11,pp.19-23)

(三)今年的外交大戲便是美國總統柯林頓的訪問大陸行(1998.6.25-7.3,共9天)和「柯江會談」。雙方使出渾身解數,使勁演出,可謂各盡所能,可取所需。「柯江會」對世局有其正面影響,對大陸的人權自由亦有深遠影響,然對我而言,柯林頓宣稱的「新三不」政策,對我則產生負面作用。大陸是否將據此而在國際上四出靈活運用,以封殺我國際生存空間產生骨牌效應,其殺傷力有多大,值得密切關注。

(四)江澤民在未送走美國貴賓之前,又風塵僕僕地在1998年7月3日趕往哈薩克參加「中」亞五國高峰會,為的是與哈薩克簽定邊界協定,以安定西北邊疆。防止西南邊界因印、巴衝突(大陸請來巴解領袖阿拉法特當調人)所可能帶來的難測影響,以免陷入腹背受敵,南北無法兼顧的窘境。因此,江澤民親任消防滅火員。另外,中亞地區的豐富石油蘊藏,也是大陸覬覦已久的地區,其輸油管若欲尋求出路,恐需借道大陸,這也是江澤民必須親自出馬始可敲定的大事。由此亦可窺探大陸的外交亦為其經濟建設服務。四出尋找財源、能源以應內需。朱鎔基的出訪英、法(1998.3.31-4.7)即為明證。

(五)大陸外交的另一特點就是戰鬥性,欲借助其外交輔以軍事外交(詳見本會大陸工作簡報,1998.4.9,pp.4-7),封殺我國際生存空間,以「一國兩制」逼我就範,最終解決臺灣問題。因此年來,可以看出1998年1月1日與南非建交,1月29日與中非共和國復交,4月23日與幾內亞比索復交,大陸「外長」唐家璇於6月10日至18日訪非洲五國,「副總理」錢其琛於7月16日至27日赴中南美加勒比海五國訪問,其挖我外交牆腳之意圖甚明。軍事外交方面較重要的有1月18日至20日美國國防部長科恩的訪問大陸,日本防衛廳長官久間章生5月1日至5日訪問大陸,大陸「國防部長」遲浩田率團訪日本及斐濟、紐西蘭、澳洲等四國(1998.2.3-19)。日前(1998.7.28)大陸公佈國防白皮書,明言反對軍售臺灣,反對任何軍事同盟將臺海列入防衛範圍。其「外長」唐家璇又於7月15日表示,江澤民將照原計劃1998年9月訪日。屆時江澤民可能逼迫日本對「美日新防衛指南」的防衛範圍不包括臺海一事表態。如此配上柯林頓的「新三不」的外交攻勢,可以窺探,無論是美、日、大陸的三角關係及美、大陸、臺的三角關係,均有向大陸傾斜的傾向,值得警惕關注,妥善因應。

附表:近期大陸主要外交活動內容摘要表

日 期 內 容 摘 要
1997.4 江澤民訪問俄羅斯,重申雙方「戰略協作伙伴關係」,又與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四國簽定「相互裁減兵力協定」。(謹註:「中」俄戰略協作伙伙關係係於1996.4.25「中」俄聯合聲明中確立)
1997.5 法國總統席哈克訪北京,雙方建立「長期全面伙伴關係」。
1997.9 日本前首相橋本龍太郎訪問北京,允諾提供中共20億美元貸款。
1997.1 江澤民訪問美國,雙方同意建立「建設性戰略伙伴關係」。
1997.11 俄羅斯總統葉爾欽訪問北京,談邊界、軍售及貿易問題。
1997.11 李鵬訪問日本簽定新漁業協定,並向日方抗議「美、日防衛合作新指針」範圍涵蓋臺海問題。日方提出解釋,惟歧見仍在。
1997.11 江澤民出席亞太經合會(APEC),並赴加、墨等國進行國事訪問,建構跨世紀全面合作伙伴關係。確定2001年亞太經合會在上海召開。
1997.12 江澤民應邀參加東協高峰會(ASEAN)。與東協確立「面向二十一世紀睦鄰互信伙伴關係」。
1998.1.1 錢其琛訪問南非,雙方建立外交關係。
1998.1.8-17 錢其琛訪問摩洛哥,阿爾及利亞、馬耳他、意大利、聖馬力諾等國。
1998.1.12-13 美國前國防部長斐利一行防大陸。
1998.1.18-20 美國訪部長科恩訪問北京。簽訂「關於建立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協定」。
1998.1.19-21 英國外交大臣庫克訪問大陸
1998.1.22-23 法國外長韋德里納訪問大陸
1998.1.29 大陸與中非共和國恢復外交關係,挖我外交牆角。
1998.2.2-18 大陸「副總理」李嵐清訪問瑞士、西班牙、比利時、歐盟、丹麥和俄羅斯。期間出席1998年「世界經濟論壇」(1998.1.29-2.3在瑞士召開)
1998.2.3-9 大陸「國防部長」遲浩田訪問日本,談軍事交流。
1998.2.9-19 大陸「國防部長」遲浩田續訪斐濟、紐西蘭和澳洲。軍事交流。
1998.2.11-17 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訪問大陸。
1998.2.15 土耳其外長伊斯那爾賽姆訪問大陸,談經貿。
1998.2.12-18 李鵬訪問盧森堡、荷蘭和俄羅斯。「中」俄兩國總理舉行第三次定期會晤並發表聯合公報。
1998.2.23-28 義大利總統斯卡爾法羅訪問大陸
1998.3.31-4.2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訪問大陸。
1998.3.31-4.5 大陸新任「總理」朱鎔基訪問英國。
1998.4.3-4 朱鎔基出席「第二屆歐亞會議」發表聯合聲明。
1998.4.5-7 朱鎔基訪問法國
1998.4.11-13 大陸「外長」唐家璇訪問印尼。談亞洲經濟危機。
1998.4.10-14 南非副總統訪問大陸。
1998.4.23 大陸與幾內亞比索宣佈復交。挖我外交牆角。
1998.4.21-26 大陸「副主席」胡錦譸訪問日本,全方位外交。
1998.4.27-30 胡錦濤訪問韓國,談經濟及東北亞安全。
1998.4.29-30 美國務卿歐布萊特訪問大陸,為「柯江會」作先前準備。
1998.5.1-5 日本防衛廳長官久間章生訪問大陸、談軍事交流。
1998.5.5 西班牙外長馬圖特斯訪問大陸,談經濟合作。
1998.5.28 菲律賓國防部長阿瓦特會見遲浩田。
1998.5.30 大陸簽署「京都公約」。
1998.5.30 美國總統安全顧問博杰訪問大陸,為「柯江會」打頭陣。
1998.5.14-30 大陸「政協主席」李端環出訪羅馬尼亞、意大利、西班牙、法國等四國。
1998.6.10-18 大陸「外長」唐家璇訪問非洲五國:幾內亞、科特迪瓦、迦納、多哥和貝寧。
1998.6.9 美國前總統布希訪問大陸。
1998.6.25-7.3 美國總統柯林頓訪問中國大陸9天。柯宣佈「新三不」。
1998.6.30-7.6 英國副首相普列斯卡特訪問大陸。修復因香港移交後的關係。
1998.7.8 韓國外長訪問大陸談亞洲經濟危機與朝鮮半島局勢。
1998.7.3 江澤民出訪哈薩克出席「中亞五國高峰會」發表聯合聲明。(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斯、俄羅斯、大陸及與哈薩克簽訂邊界協定)。
1998.7.14 俄總理基里延科訪問大陸,為9月江澤民訪俄先前作準備。
1998.7.13-16 巴勒斯坦領袖阿拉法特訪問大陸,為印、巴核試當調人。
1998.7.15 日本外務大臣小淵惠三取消大陸行。(因橋本首相下台之故)。
1998.7.22-26 俄國外長普里馬科夫訪問大陸。為9月初江訪俄預作準備。
1998.7.16-27 錢其琛訪加勒比海五國:巴貝多、蓋亞那、千里達、杜巴哥、古巴、牙買加,挖我外交牆腳之意甚明。
1998.8 美國眾議院議長金瑞契預定訪問西藏。
1998.9.3-6 9月初、江澤民將出訪俄羅斯。
1998.9.6-12 江澤民預定訪問日本。
1998.9 法國總理約斯平預定訪問大陸。
1998.9 朱鎔基預定訪美。
1998.1 英國首相布萊爾計劃訪問大陸。
1998.1 南韓總統金大中預定訪問大陸。
1998.1 菲律賓總統預定訪問大陸。
1998.1 北韓領袖金正日訪問大陸。
1998.11 加拿大總理克里清預定訪問大陸。
1998.12

西班牙總理亞茲納預定訪問大陸。

六、大陸號召學習鄧小平理論

1998年7月1日,是中共建黨77週年紀念日。中共喉舌人民日報發表社論,題為「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是改革取得新突破的關鍵。」社論主題是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高舉鄧小平理論的旗幟。「七一」前夕,中共發出「關於在全黨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的通知」,指出鄧小平理論同馬列主義、毛思想一脈相承,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只有這一理論才能解決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問題。7月17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宣傳部聯合召開「學習鄧小平理論工作會議」,江澤民在會上發表講話,強調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二十一世紀。中共在紀念建黨77週年之際,如此大張旗鼓的學習鄧小平理論,顯示其改革開放所引發的矛盾鬥爭,必須用鄧小平理論,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值得深入探討。

誠如人民日報社論所言:今年是各項改革向縱深推進的一年。「國有」企業改革、金融改革、機構改革、糧食流通體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等,都正在實施;有的進入攻堅階段。各項改革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其中有思想路線之爭;也有權力利益之爭。例如「國有」企業的改革,是經濟改革的攻堅苦戰。先是第三次思想解放,為「股份制」解決「公」、「私」之爭。但以股份制改革「國有」企業,困難重重,不可能「一股就靈」。「思想解放」的口號,並不能消除思想分歧。在思想路線之爭外,既得利益和政治權力也影響改革的進行。例如機構改革。不止中下級幹部被精簡分流;不少部長、副部長、局長級高幹,亦被「拆廟趕和尚」。這些幹部對機構改革必然抵制。朱鎔基出任「總理」之後,以「國有」企業改革、機構改革為施政重點。當前形勢,可說是出師不利。此外,亞洲金融風暴,亦為改革開放雪上加霜。在中共一黨專政的體制下,江澤民領導的黨中央必須採取措施,以突破改革的困境。還是「思想工作第一」,故乞靈於鄧小平理論。

鄧小平理論是「萬靈丹」嗎?當然不是。馬克思主義經過實踐的檢驗,失敗了!故有東歐和平演變乃至於蘇聯瓦解。現在只有中共等極少數共產政權殘存。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其所改革的對象,是馬列主義、蘇聯模式的舊體制,所致力建立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說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馬列社會主義已經沒落;但中共政權是「社會主義國家」,不能不扛著社會主義的招牌。而馬克思主義過時了,故以「有中國特色」為粉飾,鄧小平理論也就成了當代的馬克思主義。以鄧力群為首的一些「左派」,並不認同,批評鄧小平理論「右了,修了!」這次號召學習鄧小平理論,當有「批左」之意。因為馬克思主義失敗,左派的教條主義者,可以發生干擾作用;但很難復辟當權。當前大陸當局面臨的大問題,還是改革的困境。靠鄧小平理論也難以突破了;如以學習鄧小平理論達到「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最後可能流於形式。從這次學習鄧小平理論的有關言論分析,大陸仍無政治改革之意。而政治改革的呼聲,無論黨內黨外,都有所聞。大陸當局如不予回應,必將發展為政治危機。

七、大陸文盲多,文盲人口比重逐年下降

大陸「國家統計局」舉辦年度普查和年度人口抽樣調查資料顯示:1997年,大陸15歲(含15歲)以上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2.1%。分年齡來看,60歲(含60歲)以上老年文盲人口,約文盲總人口的49%;15歲至45歲青壯年文盲人口25%。較諸過去,文盲人口比重已逐年下降。惟城市和鄉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仍存在明顯差異。(「新華社」,1998.7.2)

早在大陸建政伊始,大陸是文盲人口較多的國家,大陸當局遵照列寧「只要國家有文盲存在,就難於談政治教育」的理念,對掃盲工作甚為重視。為在短期內掃除文盲,以收立竿見影之效,識字教育的推行,乃由政府主導。其所推行大規模掃盲運動,共有三次:

第一次是在1949年大陸政權成立以後。1956年大陸發佈「關於掃除文盲的決定」,要求在5年或者7年內基本上掃除文盲,文盲人數一度由50年代的80%以上降到43%,但1996年文革時期,掃盲工作完全停頓。

第二次大規模掃盲工作,自1978年開始。大陸要求各地區少、青、壯年(12歲至45歲)中的非文盲人數,應達到85%以上,但成效有限。根據1985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文盲和半文盲人口數共有2億3000餘人,占12歲以上人口總數的31.74%(1955年「中國統計年鑑」)。此一高比重文盲數字,遂使大陸成為世界九大文盲國之一。

第三次大規模掃盲,從1988年2月開始。大陸發佈「掃除文盲工作條例」,要求15歲到40歲人口中非文盲數,在農村要達到85%以上,在企業和城鎮需達到90%以上,對於尚未達到此項任務的地方,應在5年內實現掃盲目標。但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文盲率仍占總人口的15.5%,15歲以上文盲有1億8,000萬,其中1億6,000萬在農村,每4個成年農民必有1個文盲;在婦女中,3個人中有1個文盲。在一些偏遠、貧困和民族地區的文盲率甚至高達50%(「新華社」,1993.6.29)。針對此項調查,大陸「國務院」復修訂「掃盲工作條例」,要求掃盲工作要把重點放在農村,著力掃除農村,特別是婦女中的文盲。經濟與教育發達的地區,要分別爭取在1995年和1998年以前完成掃盲任務,邊遠和貧困地區力爭在2000年完成掃盲任務(「新華社」,1993.9.7)。而根據前述1997年人口抽樣調查,文盲人口仍占總人口的12.1%,較諸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時,其文盲占總人口比重已下降,但依原訂掃盲目標,則仍未完成。

過去50年來,大陸一再訂定掃盲目標,但歷次要求,均已跳票,不能完成。其根本原因,乃在國民義務教育未能普及。近年大陸雖極力推動九年義務教育普及工作,但由於教育經費及師資短缺等原因,一般經濟發達地區,適齡兒童就學率僅及95%,落後貧困地區則有低至50%者。如西藏,1994年多達400個城市未設有小學,三分之一的兒童未接受任何教育(法新社,北平,1994.6.8)。因此,舊文盲尚未掃除,新文盲又如潮來襲,掃盲工作的困難,無法克服。人民文盲占總人口比重過高,影響國家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者至鉅。大陸不僅文盲不能掃除,而且大學生所占人口比重僅占3.5%(法新社,北平,1998.6.23),亦屬偏低。人民教育程度不能提高,實即影響大陸經濟發展主要原因之一。

表一 近年大陸人口文盲率及文盲人數

年度 文盲佔總人口比率 文盲數(億) 資料來源
1985 31.78% 2.3 中國統計年鑑,1985
1990 15.80% 1.8 「新華社」,1993.6.29
1995 12.01% 1.45 1.中國教育年鑑,1996,p243

2.中國教育年鑑,1997,p231

       
1997 12.10% 1.5 「新華社」,1998.7.2

表二 近年大陸青壯年人口文盲率及文盲人數

年度 青壯年文盲佔總人口比率 青壯年(15-45歲)文盲人數 資料來源
1990 10.38% 5000萬 1.中國教育報,1997.8.15

2.中國教育年鑑,1991 p265

1993 7% 4000萬 中國教育年鑑,1994.p233
1995 6.14% 3755萬 中國教育報,1997.8.15
1997 2.80%(預估數) 3500萬 1.「新華社」1997.7.2

2.中國教育年鑑1997,p231

貳、兩岸關係

一、大陸「科學技術部部長」朱麗蘭率大陸科技人士訪問團來臺參訪問

(一)首位來臺之大陸現任部級首長

為加強兩岸科技交流,提升國家競爭力,行政院所訂之提升國家競爭力方案--「兩岸關係組」中列有多項兩岸科技交流計畫,其中一項即為推動兩岸科技官員互訪。為執行本項方案,本會所屬之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委請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邀請大陸「科學技術部」高層官員及「中國科學院」之科技人士來訪。幾經聯繫,大陸方面同意於今(1998)年7月13日由其「科學技術部」部長朱麗蘭率領12人訪問團來臺訪問9天,成為首位來臺之大陸現任部級首長,為繼前「國家體育委員會(現已改制為「體育總局」)主任」伍紹祖之後,第二位訪臺之部級首長。

(二)以民間身份交流,降低敏感性

因朱麗蘭身分特殊,大陸方面預期渠等來臺勢將引起我媒體關注,故行前除要求對於在臺行程予以保密外,並希望兩岸官方人員在研討會、座談會及餐敘等相關活動中均以「教授」互稱,降低官方接觸之敏感性。由於渠具有科技背景,可說是專業技術官僚,較諸其他大陸官員,其快人快語、乾脆俐落及務實之作風,予人留下深刻印象。渠雖以教授名義來臺,惟因言談舉止動見觀瞻,媒體每日均有報導,故雖欲降低敏感性,仍引起廣泛之注意。

(三)建立兩岸科技交流之聯繫管道

「海峽兩岸科技交流中心」是直屬大陸「科技部」領導,於1994年成立的兩岸科技交流專門機構,兩岸重要科技交流活動均係透過該中心進行。本次該中心重要人員,包括二位副主任均先後隨本團及工總舉辦之兩岸科技成果發表研討會訪問團來訪,拜會我中央研究院、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工研院、清大、交大及臺塑、臺積電、宏碁等產業界重要科技團體、人士,有助於增進彼此之認識及瞭解,可為兩岸科技交流建立聯繫管道。

(四)增進雙方對彼此科技交流政策之瞭解

本次活動,藉由相關之演講及座談,雙方對於兩岸科技交流政策,均有所宣示,如大陸方面表示兩岸科技合作應像自由戀愛,由兩岸各自需要尋求合作契機。此次來臺,即係為瞭解我方在高科技與企業結合方面的經驗,以研究兩岸科技未來合作的可行性;而我方則由國科會黃主委提出加強兩岸民生福祉領域之科技交流及簽訂兩岸科技交流協議之建議,雖然此種宣示無法立即達成共識,但有助於彼此瞭解雙方之立場,奠定日後兩岸科技交流之基礎。

(五)加強兩岸科技交流,共創雙贏

兩岸目前均體認到科技是提升國力的基礎,故大陸方面提出「科教興國」戰略,而我方亦提出要將臺灣建設為科技島主張,故兩岸若能捐棄成見,攜手合作,結合彼此的人才及技術,在面對下世紀的全球競爭中,必能創造雙贏局面,此一願景值得我們期待與重視。

參、大陸工作

一、本會委員會議通過「八十七年大陸工作會議籌辦計畫要點」

1998年7月27日本會第90次委員會議討論通過「八十七年大陸工作會議籌辦計畫要點」(草案),該項會議將於1998年11月上旬舉行。

上次大陸工作會議於民國84(1995)年召開,距今已達3年。此期間兩岸關係之內外環境已有相當之改變,有必要再次召開由政府高層參與之大陸工作會議,以掌握兩岸關係發展之趨勢,確立未來大陸工作之方向。本年大陸工作會議召開之目的,在於確立現階段大陸工作之近程目標及具體方向,俾各相關部會據以進一步擬定相關方案,推動執行。這項會議預定於11月上旬舉行,將邀請政府各機關高層主管人員約200人參加。

二、本會委員會議通過「各機關落實國家發展會議『兩岸關係』議題共同意見(民國八十七年一月至六月)辦理情形」

本會於第90次委員會議,通過各機關落實國家發展會議「兩岸關係」議題辦理情形,該議題36項共同意見之後續推動工作刻正由各機關加強辦理。

為落實國發會朝野各界討論所獲之共識,行政院於1997年3月指示本會協調各有關機關,擬訂執行方案作為推動之依據與參考;並依性質區分為「綜合」、「經貿」、「外交」及「港澳」等四項專案小組持續各項工作。本會亦彙整各機關就各項共同意見之辦理情形,配合行政院研考會所訂之管考週期,定期提報本會委員會議。

落實國發會「兩岸關係」議題共同意見本次辦理情形重點如下:

(一)綜合組-鑒於國際與兩岸之新情勢,外交部、新聞局、本會及相關機關,就1998年6月25日至7月3日間柯江會談建立緊急通報機制,並由外交部與本會負責對外發言,以收大陸政策與外交政策相輔相成之效;另為營造兩岸和平互動環境,本會與海基會持續規劃重新啟動兩岸兩會互動,並由海基會詹副秘書長於1998年4月率團赴大陸。

(二)經貿組-為賡續推動境外航運中心政策,循序改善兩岸航運關係,交通部與相關機關於1998年5月間召開會議研商,同意修正境外航運中心設置作業辦法部分條文,使第三地區與臺灣間之貨物,可交由航行境外航運中心延伸之外國船舶載運,以增加營運操作彈性。

(三)外交組-為因應大陸外交打壓,結合各方資源推動參與國際組織與區域安全機制之長期目標,業由外交部協調衛生署推動加入世界衛生組織、1998年6月應邀參加非洲團結組織高峰會、並協調國內研究機構參加1998年5月亞太安全理事會(CSCAP)專題工作小組,以加強與各會員國之聯繫與資訊交換。

(四)港澳組-為表達政府對香港情勢及臺港關係關切,本會於1998年6月完成、公布「香港移交週年情勢之評析」及「臺灣地區民眾對臺港關係態度」民意調查。

本會今後仍將持續協調各機關,定期檢討各項共同意見辦理情形,並配合未來國際與兩岸情勢變動,廣徵各界意見,凝聚朝野共識,逐步推動新時期之兩岸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