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日期:106-03-03

纪录:何圣飞、吴嘉娟

一、院长致词


今天召开的「行政院暨所属机关高阶主管大陆工作研习会」,行政院所属各机关主要负责同仁都能参加,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在此同时也要对主办单位陆委会这一次所付出的辛劳和用心,表示肯定。

自从520新政府就任以来,两岸关系出现非常大的转变,这是一个历史的契机,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过去8年所采取的是比较被动、消极、封闭的政策,现在同仁们遇到这样大的转变时,可能需要一定程度的调整、调适。目前政府秉持马总统「搁置争议,追求双赢」的原则,启动两岸制度化的协商,处理两岸互动事务;以「为民兴利,两岸和平」的理念,希望能改善两岸关系。在今日全球互动如此密切的情形下,一个地方的不安全或者冲突,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危险的,我想这个情况大家都能清楚掌握。短短半年多,在各位同仁积极作为下,公布实施了人民币在台兑换、放宽对大陆投资比例、大陆旅客来台观光、直接通邮、以及海运、空运直航及建立两岸食品安全机制等,这些都攸关两岸人民需要,也建构了未来更深度协商谈判的基础。如果说从520起政府所推动的两岸事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句话是不为过的,至少两岸之间确实已进入崭新的时代。

在这次研讨会要好好讨论的,就是我们作为执政团队,如何充分掌握外部环境与内部变化,及早作好政策的评估与相关配套措施的准备,特别是沟通宣导工作。两岸关系的改变本来就可能对人民带来一些不安或质疑,而这同时也是在野党持反对态度的主要议题之一。在野党会发动所有文宣和力量做逆向的宣传。因此为避免政策造成民众的误解,沟通宣导及凝聚共识更显重要。如果做得好将会是良性的循环,如果做不好、不恰当、或忽视了,就会造成逆向的循环。

今天稍早,已由国家安全会议苏秘书长专题演讲「国际情势与两岸关系」,并由本院大陆委员会赖主委作了「现阶段大陆工作与展望」的报告,相信让各位对当前内、外部情势及520以来大陆工作推动状况有了整体的了解。未来,希望两岸事务工作能更快速、更全面地展开,然而所面临的情势必定更为复杂,更需要运用新思维加以推动,才能把握目标、掌握原则,进一步进行机关之间的相互合作,以一个整体的团队来推展相关政策措施,这也是今天研讨会的重要目的之一。

今天希望能多听听大家的意见,希望各位针对:1.如何发挥行政院各部会横向联系与政策协调的团队力量推动两岸政策;2.如何强化政策说明宣导,化解社会疑虑,争取民众支持;3.如何善用及转化大陆崛起的机会与资源,推动大陆工作,使成为台湾发展的助力,提出建议意见,供陆委会推动政策、制定措施参考。接下来请各位发言。

二、各机关代表发言

1.侨务委员会吴英毅委员长

(1)两岸之政治体制截然不同,我国在民主制度运作下,在强化政策说明宣导工作上,除了必须让政策受益者充分明了之外,也要尽量让政策的不利者降到最低,并考量相关配套措施。

(2)两岸互动关系深受国际关注,最近在菲律宾,国台办主任提出陆商、台商、侨商交流平台,如何因势利导,与友我侨社保持联系亦相当重要。
 

2.蒙藏委员会高思博委员长

(1)就横向联系而言,520之後,不仅传统大陆事务相关部会会有接触两岸事务的机会,非传统部会接触机会也会增加;就纵向来讲,第一线如户政事务亦有接触机会。将来面对大陆事务接触频繁所带来的冲击,政府应有所因应。中共处理涉台事务方面,采取分散式作法,各级单位都有对台窗口;而我国目前是集中在一个层次以上的几个单位,未来是否考虑采分散式作法,值予思考。

(2)另外,在过去8年中,蒙藏委员会较少处理相关事务的机会,导致人才断层问题,也须要注意。

3.农业委员会陈武雄主任委员

(1)在横向联系方面,新情势发展相关资讯的汇总,对於决策甚有助益。

(2)之前的三聚氢胺事件,我国媒体将之定位为黑心食品,受到中国大陆行政人员的反弹,导致台湾出口至大陆的食品,以前没检查的现在都要检查。尤其是农产品,牵涉众多中南部农民,容易衍生受政治操作、造成政治对立的情形,这是包括陆委会、卫生署都需要注意、处理的。

(3)第2次江陈会谈将食品安全纳入协商议题,未来检疫标准亦将随之提高,这方面相关的新情资亦有立即协商、讨论的必要。

4.体育委员会戴遐龄主任委员

(1)今天就台北市政府代表我国申办2015年世界大学运动会乙事进行报告。我国已於今年10月14日透过大专体总向国际大学运动总会(简称FISU),递交意愿书,台北市政府将於明年5月23日向FISU执委会进行简报,随後FISU执委会将投票决定举办城市。

(2)大专体总在1998年、2003年、2007年3次结合高雄市申办世界大学运动会,均不幸失利,主要原因为中共的阻挠。520政党轮替後,两岸关系已逐渐改善,建议能透过管道请中共予以协助。据悉中共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为FISU副会长,亦为亚洲大学运动总会会长,具关键影响力且掌握亚洲执委票源。若能以两岸合作为诉求,取得2015世界大学运动会主办权,对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及体育发展将有极大助益。

5.新闻局史亚平局长

(1)两岸政策的说明与宣导,是由陆委会扮演执行、统筹、协调的角色,陆委会掌控政策推动方向与节奏、速度,但相关部会亦应就政策内容积极向外界说明、进行沟通,如:教育部就陆生来台就学议题、交通部就货运包机、海运直航议题等。

(2)相关部会在规划政策内容的同时,应将文宣工作纳入其中。文宣管道包括报纸、有线电视、广播、网际网路、期刊杂志等主动文宣,亦可透过两岸政策的受益团体或学者专家评论,表达对政策的支持,来争取民众认同;在民众或在野党对政策有疑虑时,则应透过澄清说明适时化解负面反应。

(3)新闻局在政策宣导上能提供建议及可利用之通路,包括4家无线电视台、电影映演场所公益时段、广告灯箱及LED电子字幕机等。这些通路或许强度略有不足,但新政府上台时,新闻局即表示不集体购买通路、不做政治性置入行销;各部会或有编列相关经费,建议各部会在政策规划时,将文宣工作所须一并纳入考量。

6.人事行政局陈清秀局长

(1)在横向联系方面,建议研考会订定「加强各部会高阶主管横向联系计划」,重点内容可以包括定期举办相关研习活动、由各部会轮流主办联谊活动等,参与成员可以包括正副首长、司处长以上同仁,藉此彼此认识、加强联系。

(2)在政策宣导方面,建议定期向国民主动报告政策内容,可刊登报纸或广告宣传、接受访问等,让民众更加了解政策内涵。

(3)就善用及转化大陆崛起的机会与资源方面,建议未来将中国大陆考察纳入公务员出国考察范围,如此一来就必须修改公务员出国考察相关规定,亦必须有相关配套措施。此外,能否与中共官方举行行政政策或法规研讨,涉及公务机密与相互交流的认定,亦值予探讨。

7.环境保护署沈世宏署长

(1)希望能与陆委会合作,推动两岸环保事务合作,特别是在推动节能减碳这方面。根据经济学人杂志报导,金融风暴与全球暖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两大问题,而它们的交集点是政府必须大力投资於绿色科技、产业、消费。新政府相当重视永续发展,订定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7成这样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要达成此一目标,除需要扩大内需、产业转型之外,亦需要国际合作。二氧化碳的危害是全球性而非局部性,减碳工作亦同理;在台湾排放二氧化碳,在世界其他地方减少,减碳效果相同。因此在节能减碳的推动上,国际合作特别是两岸合作至为重要。

(2)中国大陆崛起後,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世界总量20%,且其有许多非常没有效率的二氧化碳利用方式,若能与其依联合国机制合作减量,就能获得碳权、抵消排碳,对我相当有利。中国大陆是目前出售碳权最多的国家,包括英、日等国皆向其购买,两岸若能就此进行合作,将能互惠互利。

(3)在具体作法方面,提出3点建议。第一、建议与陆委会成立两岸专家谘询小组;第二、建立长期合作对话机制;第三、建立国内厂商抵换专案认可程序;第四、建立相互认可的查验机制及碳权转移办法。

8.国立故宫博物院周功鑫院长

(1)520以来,北京故宫与我故宫联系密切,期盼加强互动;今年12月我故宫派员至北京参加第3届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亦获北京故宫代表善意回应。

(2)目前在两岸故宫借展或联展等交流上,主要症结在於中国大陆方面展品安全所涉及的「司法免扣押」问题,以及我故宫名衔问题。前者北京方面已向上层反应,至於名衔问题则希望与陆委会合作加以解决。目前我故宫初步构想,是在合约中以「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表示,在宣传上则以logo代表。

9.经济部林圣忠次长

(1)在金融海啸袭卷下,2009年美、欧、日三大经济体陷入衰退已成定局,仅中国大陆勉可维持6.9%-8.5%的经济成长率,且释出2年总额达4兆元人民币之扩大内需方案。台湾经济成长动力近7成来自外需,在全球3大引擎皆熄火下,尤应掌握中国大陆市场商机。多年来两岸经贸长期交流已建立产业价值链分工体系,台湾具备语言、地缘及文化上之优势,未来应拓展双方经济实质合作,连结全球市场,使成为提振台湾经济的助力。

(2)在强化两岸产业合作方面,经济部已启动「搭桥专案」,未来将在此基础上,筛选双方具优势互补项目,藉由两岸产业在研发、生产或产销上的互补、合作,加强两岸产业整合,并藉此吸引跨国企业加入,强化三方合作关系,同步连结全球,带动台湾持续经济成长。

(3)在协助厂商参与中国大陆扩大内需、循序开放陆资来台方面,经济部拟订「新郑和计画」,透过民间或政府协商管道,协助厂商争取中国大陆扩大内需商机,以扩大出口;另在有利我经济发展所需下,策略性引进陆资,扩大两岸产业合作契机。

(4)未来将就两岸签定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凝聚共识,以做为未来经贸议题推动的依据

10.财政部关政司刘荣主司长

(1)建请陆委会协助透过两会协商机制,就关务议题进行讨论。关务议题政治敏感度低,也是两岸容易合作的议题,包括「海关情资交换」、「关务训练合作」、「关务人员交流与互访」、「合作执行WCO全球贸易安全与便捷标准架构」等;同时亦希望洽请对岸协助我国加入世界关务组织。

(2)请陆委会协调农工产业主管机关,适度调整对中国大陆贸易政策,特别是就中国大陆物品进口问题做适当研究及检讨。

11.交通部邮电司邓添来司长

(1)在善用及转化中国大陆崛起的机会与资源上,中国大陆幅员广大、资源较多,台湾应以其资源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例如农业方面可在中国大陆设食品加工厂,利用其原物料及人力生产可久藏之加工食品;工业方面可由台湾接单、设计、行销,再下单中国大陆制造;电子产业方面则可由台湾做上游产业,中下游利用中国大陆的人力及资源。

(2)建议简化中国大陆白领阶级来台手续,可发给多次入境签证,以利两岸商务往来及观光发展。此外,为使高阶公务人员了解中国大陆最新发展,建议放宽其赴中国大陆之限制。

12.交通部路政司祁文中司长

(1)就政策宣导方面,提供资源整合、多向互动、即时反应3个思考方向,此外,运用民众熟悉的管道进行宣导亦相当重要。

(2)具体建议:目前两岸事务的推动,相关行动者亦包括县市首长、大专院校、科学园区、工会、旅行业者等,因此可透过与相关业者举行座谈会,传达意见、沟通想法;另建议即时回应民众疑虑,在第一时间向民众说明政府政策。

13.退抚会第二处朱嘉义处长

(1)在此为军公教退休人员请命,请陆委会、国防部、教育部、铨叙部考量修正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第9条之1、第9条之2及第26条。民国81年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订定公布後,第26条规定军公教退休人员支领月退给付者,若返回中国大陆长期居住,需改支一次退休(抚)金,但时有发生此类人员到中国大陆後,钱财散尽遭亲人弃养、流落街头等情形。民国92年增订第9条之1、第9条之2,规定取得中国大陆地区人民身份者,在台权益即丧失,须每183天回台验证才能延续相关权益,但有退休人员年老力衰无法回台。建议修正相关规定,让军公教退休人员在大陆地区生活获得尊严与保障。

14.海基会庞建国顾问

(1)在2次江陈会前,监於国内反对陈云林来台气氛高张,江丙坤董事长曾建议陆委会加强文宣工作以缓和气氛,但陆委会发现相关预算在扁政府时期因打选战已将近用罄,遂向新闻局求救,发现新闻局情况亦类似,再向交通部请求支援已来不及。

(2)如果只靠陆委会做两岸工作文宣,则其资源有限,若能藉由部会横向联系,在两岸相关议题方面进行文宣工作,效益将会更大。

15.国科会张文昌副主任委员

目前两岸学术科技从民间交流进入共同研究层次,议题的选择与时间优先顺序皆以我国的需要和中国大陆协商做选择,例如本会与中国大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即将推动共同议题研究计画,本年即以汶川地震为议题。随著推动广度与深度的发展,我们秉持审慎选择议题的原则,促进双方合作。惟目前是在双方无任何协议下,两岸基於学术的诚意以共事方式推动。在此建议能建立透明化制度,以国际合作模式处理、执行两岸科技交流,俾将之转化为台湾发展助力。

16交通部飞航安全委员会杨宏智执行长

两岸直航是政府重大政策,其中飞航安全是民众与业者皆相当关切的。飞航安全委员会的职责是飞航器事故调查,飞航器是国家主权的延伸,涉及名称问题同时也涉及民航业者权益问题,较为复杂。陆委会在这方面可能已经有所规划,希望这些规划能适时让相关单位了解,以因应配合。

17.法务部检察司陈文琪司长

(1)两岸共同打击犯罪是相当重要且准备列入协商的议题。两岸共同打击犯罪与司法合作的内容多样,且强度与层次不同,包括情资交换、人犯遣返、证据取得及调查。国内相对应机关包括警政署、调查局、陆委会、法务部,中共方面相关单位则包括司法部、公安部、检察院及法院,这些单位并非单纯对应。未来问题的关键将在於,透过合作的采证若停留在情资单位,在法庭上的运用会出现问题,以及对於犯罪追诉主义会受限制等。希望在议题及对应窗口的设定上,能采宽广的思考;法务部亦会研拟提出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协商议题与架构的建议,希能在国内先行尽速进行机关间的整合,共同准备协商。

(2)其次,有关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关於文书认证及证据调取的规定,希望陆委会能配合协商情形及实务运作现况做进一步检讨。

18.法务部王清峰部长

今天所举办的是大陆工作研习营,大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领域,在促进各部会横向联系上,除了目前平常的联系外,是否能定期办理其他部会如经济、财政、国防、交通研习会,如果大家对法务有兴趣的话,法务部也乐意举办相关研习会。

 

19.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谢伯舟组长

(1)向行政院及陆委会请求,目前我国中药多以中国大陆进口为主,之前中共进行了政府改造,希望能提供相关组织职能、职掌对照供参。

20.海基会万英豪处长

(1)各部会在横向联系上,容易发生政策误解或环节脱勾情形,原因很多,并非举办研习会即可解决,应还要把握几个原则,即资源共享、适时参与、订定平时机制、管制追踪。

(2)现在两岸相关活动很多,从中央机关到地方社团都有,但缺乏中央规划与统一目标,未来应加以整合,并分级推动。

三、院长裁示

谢谢各位刚才的发言与建议,相当具有正面意义。由於今天的研习会仅有半天时间,这场座谈会也只安排80分钟的时间,各位也许仍意犹未尽、未能畅所欲言,未来希望还有这样的机会与大家交换意见,各机关若有更清楚、更具体的意见,亦可以书面提供给主办单位。以下针对各位发言的意见做一些回应。

首先,大家都提到横向联系要加强,政府横向联系确实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进行方式很多,例如今天研习会也是一种,但希望能以有系统的方式来推动,若能更具系统性、常轨性,自然会产生联系的效果。这个机制请陆委会尽快提出,与相关部会开会议定,以做为今後横向联系的依据。

中共每个机关部门都有对台单位,非常系统化,从中央到地方、甚至是学校都有台湾办公室。我们不一定要照这样去做,但涉及两岸事务较多的部会,也应该要有一个相关的经常性单位,未必要是正式组织,可以在原有架构、人力下筹组;事实上,已经有部会有相关做法,将来如何更有系统,这是第一点要请陆委会思考、协调再推展的。

在循序推展两岸工作、订定优先顺序方面,陆委会与各部会推动两岸事务时,陆委会应就政策大方向及推动速度、步调做出规划,经过核定後成为指导原则,这是由上而下的。专业领域则是授权各部会规划政策推动内容及优先顺序,这则是由下而上。将来应设计由上而下及由下而上的相关制度,一旦敲定後,两岸事务的推展将会井然有序,这是第二点要请陆委会与各部会协调的。

第三点我想谈宣导工作。这个大家讨论得很多,宣导工作确实有待加强,不只是两岸问题,自520开始推出的许多政策其实都有深远重大的影响,也因此正面成效的展现需要一点时间。在大家忙著推动政策及配套措施的同时,容易忽略文宣与政策说明、论述,未来对一些比较大的政策确实需要重新思考。明年开始,在推动重要政策时,如何深入基层让民众了解支持,感受政策美意,这部份应列为推动大型政策的重点。今天,台湾在这种社会氛围以及媒体文化下,如果不这样做,政府产品(政策)会没有通路。如果能找到媒体焦点,让政策与之结合,便能广为人知,因此政策宣传除了做,还要讲究技巧。在我看来,现今的媒体中,有一类新闻永远是焦点,即两岸相关事务,因此很多很好的政策可以藉此一聚焦点进行推动。陆委会本身即希望增强宣传作为,赖主委告诉我,她亲自率领她的团队到中南部,在基层用当地的语言与习惯的方式推动政策,做相关论述,她初步感觉效果很好,确实能有效率地降低民众疑虑及误解。

各位不要忘记了,我们身处容易制造误解的环境当中。以推动公共工程为例,亦必须预先想好文宣工作。例如一次改建50座危桥,我知道交通部有个想法,这50座危桥一次设计好、一次展览出来,在网站上展示出桥的设计、经费、开工、完工等相关讯息。过去文宣工作可有可无,政府登高一呼,媒体争相报导;现在不是这种情况,特别是两岸事务涉及意识型态,是在野党表达不同意见的地方,它会尽各种力量扭曲我们的想法,因此文宣不只是陆委会、也是各部会要做的,这些想法供大家参考。

第四点是,两岸事务相当敏感,推动时要有一定纪律。如果在政策未形成共识时,新闻就出去了,等到真正有共识,在媒体上就变成政策大转弯、摇摆不定等负面意涵。在推动中如何加强纪律,应有一套做法,什麽时候做什麽事、讲什麽话,这一套东西陆委会应有更细致的规划,这也能并同横向联系机制,与相关部会首长开会、或在院会再讨论。

最後一点非常重要的是人才的培养。未来两岸事务在各部会都会增加,陆委会因本身职责所在需要人才,各部会涉及两岸事务多者也需要人才,如何在现有架构中加强人才培养训练,也是推动两岸工作、提升质的方面的一个要素。

今天大家提的意见一定能对陆委会及各部会推动两岸事务产生启发性效果,对两岸工作的推动必然有重要参考价值。有些我没有提到的个别事务亦相当重要,值得陆委会及相关部会再做思考,包括飞安事务、打击犯罪等,在此不一一回应,相信陆委会会详细记录,再与其它相关部会协商。另外像王部长提到的横向联系,比方法务部、交通部相关机关举办小型研讨会,我们也乐观其成,请各部会与陆委会合办,这对横向联系极有帮助,提供大家参考。

我在这里肯定并期勉行政院所有夥伴与同仁,两岸工作攸关国家安全与全民福祉,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我们正站在历史机遇的关口,希望各位同仁都能以为两岸关系、国家发展写历史,作为自我期许,共同为国家及人民打拼、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