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主委出席「中共十九大之权力格局与政策前瞻」国际研讨会致词稿

  • 发布日期:106-11-15

价值共构、利益共享,开创两岸新境界

2017.11.15

「中共十九大之权力格局与政策前瞻」国际研讨会开幕式致词

中华民国行政院大陆委员会

张小月主任委员

丁理事长,各位学者专家,各位女士、先生,大家早安!

非常荣幸应邀出席这场由中华民国高等政策研究协会办理的国际研讨会。在中共「十九大」闭幕还不到一个月的当下,感谢世界各地精研中国大陆的优秀学者专家们参与,从多方角度来共同探讨「十九大」後中国大陆权力变化、情势发展及未来动向,相当具有意义。以下,我谨提出简要观察,并说明中华民国政府的两岸政策主张。

一、契机与挑战,全球面对中国大陆崛起的课题

中共「十九大」不仅确立中国大陆未来5年的执政团队,及内、外各领域的施政方向,中国大陆领导人习近平,更提出未来30几年迈向现代化强国、强军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并欲进一步建构新型国际秩序,输出中国智慧与方案,引发举世关注。众所皆知,近年以来中国大陆整体实力不断大幅快速成长,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军力更位居世界前三强,近年来高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旗,持续扩增国际政经影响力。「十九大」後全球都在问,中国大陆—这位日愈茁壮的巨人及其与日俱增的实力,究竟会替全球提供增长与共享利益的契机,亦或让世界面临整体战略情势变动的挑战,令人深思。

我们无意重谈「中国威胁论」的旧调,也衷心期盼见到一个更繁荣稳定、富裕文明及民主开放的中国大陆,乐见其发展制度革新道路,成为担负维持全球及区域和平稳定责任的国际社会一员,相信这也有助两岸关系的正向发展。这个人数最多、权力最集中的政党,如何解决其内部社会的矛盾,又如何在对外发展其正当利益的同时,建构所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外界高度期待。我们认为,这个庞大系统的运作需要有制衡的机制,才能在发展过程中真正兑现、承担对人民及区域政治经济安全的承诺。国际社会必须客观看待中国大陆权力格局变迁,及剖析其真实发展意图与战略动向,就像中共领导人习近平所说的,我们应该不吝分享给予中国大陆有益的建议;而台湾在过去两岸互动的历程中,正积极扮演这样的角色。

二、改革与人民,新时代的两岸关系发展基础

习近平在「十九大」昭告世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已迈入新时代,凸显中国大陆对其发展道路与制度的优越及自信。而其强调中国大陆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坦言中国大陆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显示北京当局对人民需求的体认,能与时俱进随之调整,我们也关切中共当局透过改革化解此一矛盾,且认为台湾在华人社会独特发展经验及透过交流互动,或许可以提供处理之道,进而相互激发,提升公民社会的蓬勃发展,为两岸社会交流开拓崭新视野与风貌。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提到了「尊重台湾现有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我们正面看待,然而他也重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既定方针,这一主张在台湾完全没有市场,恐怕也是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主要矛盾」,需要双方面对沟通与处理。中国大陆在对内部发展有新省思的同时,面对新时代的两岸关系,也应跳脱旧时代的框架,展现创新思维与善意。

两岸虽有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发展途径,但随著全球化浪潮席卷、区域情势变迁,双方也面临相同的课题与挑战,价值理念也渐有交集。习近平在「十九大」数度提及「以人民为中心」,及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其奋斗目标。蔡总统早在2015年10月25日竞选总统期间,就曾提到未来执政一定「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强调必须以人民的期待及需要,做为执政者最重要的事情。

此外,现阶段两岸都聚焦内部改革。习近平上任以来深化推动中国大陆内部的改革,强力反贪打腐,「十九大」後仍将推进相关作为。蔡总统就任一年多来,为了台湾的未来的发展、经济转型、司法公正及世代正义,也持续推动内政方面的诸多改革,努力改变积重已久的诸多问题。

两岸领导人既然心中都有人民,也都有改革的决心与魄力,就应该展现宽阔大度的胸襟及高瞻远瞩的视野,改变过去难以持久发展的互动模式,以人民福祉、权益为核心,为未来两岸关系擘划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以双方的最大公约数「人民」与「改革」,做为两岸关系发展及沟通对话的基础。

三、务实与善意,未来三十年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提

蔡总统就职演说揭示中华民国政府的两岸政策立场,强调尊重1992年两岸两会协商达成若干共同认知与谅解的历史事实,在既有政治基础上,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根据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处理两岸事务。这一年多来,台湾致力维系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现状,符合区域各方的亚太安全利益,受到国际社会肯定。我们努力维护两岸已签署21项生效协议运作等现有机制,希望两岸关系能在既有合作交流的基础与轨道上平稳运行,这样的政策主张没有改变。

去年520以来,中国大陆因政治因素考量,限缩中国大陆观光客及学生来台,采取一些军事与外交的对台压迫手段,我们觉得非常遗憾,对岸以政治力干预的做法,将两岸意识形态的差异,影响到原本热络的民间交往,减低拉近彼此心灵距离的机会,也因为北京当局自我设限、回避沟通,升高了两岸的对立;即便如此,中华民国政府仍秉持最大弹性,蔡总统也一再强调我们的善意不变、承诺不变、不会走回对抗老路、也不会在压力下屈服。

我们认为,中国大陆应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务实看待两岸现状,尊重与理解台湾人民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看法及对民主制度的坚持,以前瞻性思维寻求共同利益与合作空间,才能创造双赢的两岸关系。两岸关系在新时代应如何发展,是双方必须共同面对、携手合作找出答案的课题。

两岸开放交流到今年已届满30年,这些年来在经贸、文教、社会等各领域交流合作呈现多元面貌,凸显双方休戚与共的紧密连结,为两岸人民带来幸福与收获。两岸应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双方民间活力、政府公权力之间友善正常交往,展现不预设任何政治前提的务实与善意,为未来30年谱写开展更多采多姿的两岸交流合作新页。

四、结语沟通对话,共同寻求两岸互动新模式

全球、亚太区域与两岸关系的未来,始终与中国大陆动向息息相关,国际社会应发挥影响力,将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理念与中国大陆发展相连结,让中国大陆的发展逐步与普世价值接轨,朝向一个全面现代化的社会迈进。

面对国际大格局的动态变化及两岸内外部情势发展,我要在此郑重呼吁中国大陆把握当前契机,两岸可以搁置政治争议、实事求是,展现「新的思路、新的举措」,促成两岸的对话与沟通,台湾愿意伸出善意的双手,与对岸共同寻求两岸互动的新模式。期盼国际社会能给予台湾的政策更多支持及鼓励,让我们更有自信来维系两岸和平稳定现状。明年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就将届满40周年,期盼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北京当局也能对两岸关系展现同样勇於改革、开放的新思维,让两岸之间搭建起善意互信、相向而行的坚固桥梁,造福两岸人民,为动荡起伏的亚太区域,立下搁置争议、和平共处的最佳典范,相信这也是两岸及亚太区域的共同利益与期待。

英国前首相邱吉尔(Wiston Churchill)有一句话—「欲求进,则求变(To improve is to change)」,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既然中国大陆与台湾都有让两岸关系变得更好的意愿,我们就要勇於改变,将想法落实为具体行动。

最後,再次感谢诸位学术界先进们共襄盛举,预祝会议圆满成功!谢谢!

类别

1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