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总统接见欧美媒体驻亚洲特派员访华团

马英九总统日前接见欧美媒体驻亚洲特派员访华团,并针对两岸关系、台美关系、香港民主发展及东亚区域情势等议题回应媒体提问。 访华团成员包括美国《环球邮报》特派员卡森(Benjamin Carlson)、丹麦《玉兰邮报》特派员尼尔森(Jes Randrup Nielsen)及瑞典《产业日报》特派员奈兰德(Johan Nylander),由外交部次长史亚平陪同,前来总统府晋见总统,总统府秘书长杨进添及国家安全会议副秘书长张大同也在座。 总统谈话内容如下: 问:习近平是个强势的领导人,不论对於台湾或区域的议题都展现比较强硬的态度,请问您如何评估他的立场?对於台湾的安全是否会造成更大的威胁?(卡森特派员提问) 总统:我们在6年前开始推动两岸关系的改善,也都特别强调两岸关系必须一步步来。我们签订了21个协议,也大约用了5、6年时间,但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继续努力,所以我还是强调要循序渐进,才不会让两岸关系的发展偏离应有的轨道。 我们这20年来跟中国大陆打交道,陆委会曾长期针对两岸交流的速度做调查,询问民众认为(两岸交流)速度是太快、太慢还是刚刚好。到现在为止,绝大部分的民众都觉得刚刚好,但是民众对速度快慢的认知上有些差异。譬如说在(今年)3月学运之前,有些人认为太慢,有些人认为太快;学运之後,认为太慢的比较少,认为太快的比较多,不过大多数(民众)还是认为刚刚好。所以目前我们控制的(交流)节奏,应该符合多数台湾人民的期望。 问:请问您对於习近平的领导风格有何看法?(卡森特派员提问) 总统:他确实是很强势,但我们基本上看来,两岸关系保持逐步发展,仍然会维持现在的节奏与速度。实际上,两岸关系,就我个人接触20多年的经验,就好比是爬山,爬山的步伐不会很快,但是爬了几年後,回头一看会发现爬得这麽高了。像我们「九二共识」(提出)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那是以前我在陆委会推动的(政策),以前没有办法变成两岸关系的一个指导原则,但是在我上任後很认真负责地贯彻92共识,大家就能有比较多的进展,有些进展甚至超过我们原来预期。我们觉得这样的做法应该是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不必特别加速或讨论一些台湾人民还没有准备好的议题。 问:请问台湾如何看待香港最近的占中运动?(尼尔森特派员提问) 总统:就台湾来讲,「一国两制」於1982年刚提出时,当时的蒋经国总统就很明确表示不能接受。他觉得海峡两岸应该要追求一个好的制度,他当时提到「一国良制」,也就是一个自由、民主与均富的制度。这个立场我们一直以来也都没有改变。 大陆提出一国两制,台湾不能接受,但是很意外地用在现在的香港。香港当初得到的承诺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普选特首,50年不变」。最近的发展显示,有相当多香港人认为他们原先的承诺并未真正兑现。 台湾的民众都很关注香港的发展,倒不是认为香港的情况会发生在台湾,而是在观察中共能不能实现当初的承诺。台湾跟香港非常不同,所以我们不会担心台湾会变成第二个香港。 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曾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我在今年国庆祝词里面也提到「何不让一部分人先民主起来」。 我们支持香港的民主,但我们反对用暴力的方式达成(诉求)。我们对台湾的学运也是采取同样的态度。 问:请问您如何看待美国欧巴马总统「向亚洲再平衡」的政策?美国政府在过去十年是否忽视了台湾?(卡森特派员提问) 总统:我的感觉是,东亚国家包括东南亚国家在内,对美国「亚洲再平衡」的政策基本上是支持的,因为在安全方面,这些国家大部分都仰赖美国给予支持,但是他们现在与中国大陆的贸易往往超过与美国的贸易,因此出现一种情势:在安全议题上,他们希望与美国合作,但是在经济议题上,他们又不能不和中国大陆合作。 中国大陆周边共有23个国家,其中有17个都以中国大陆为其第一大贸易夥伴,这些国家有他们本身的「再平衡」(rebalancing)政策。就中华民国来讲,我们扮演区域和平缔造者的角色,这样的做法基本上与美国政策符合,而且得到美方很大的鼓励。另一方面,我们与大陆改善关系,增加贸易投资及文化交流,也得到美国很大的支持。从35年前,甚至於更早1972年开始,美国对於两岸的态度就是只要双方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他们对於最後结果并没有任何预设立场。到现在为止,不论是共和党或民主党政府,基本上都非常支持中华民国所采取的两岸政策,因为他们知道我们分寸拿捏得相当不错。 问:请问您认为中国大陆是否会真正实施民主?台湾能够提供哪些民主化的经验?(奈兰德特派员提问) 总统:我们从来不会妄想,认为中国大陆会很快地走向民主,我们在台湾所努力的,是希望证明给全世界的华人社会看,一个本来是舶来品的民主,在纯粹中华的土壤上,也可以生根、发芽而且成长为一棵大树,这是我们存在很重要的一个理由。 我在6年前上任前,只有800多位大陆学生到台湾来做交换学生,但是现在,交换生加上学位生已超过25,000人,这是两岸交流 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什麽原因?就是希望让中国大陆年轻的一代,可以了解我刚讲的这个道理,同样是华人,为什麽我们可以在这里实施民主?每年6月4日,「六四事件」的周年,我都会发表谈话,鼓励中国大陆善待异议人士,并给予人民更多的自由,而且我说,这样做对两岸关系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当中国大陆能逐步自由化及民主化,两岸人民之间心理距离即可大大拉近。随著中国大陆愈来愈富裕,人民对公共事务的关心程度也会增加,也有更高的兴趣参与一些公共政策的决定,我想这恐怕是难以避免的。 问:请问您支持两岸终极统一吗?(卡森特派员提问) 总统:关於这个问题,由於我们的宪法规定,中华民国是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三民主义国家,因此我们与大陆打交道时,这始终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与大陆交往这20年中,我们一直遵循这个原则,因此对两岸的未来,当然一定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这个原则是最基本的。 我刚才与各位提到两岸关系的原则--「不统、不独、不武」,就是指在我8年总统任内,不会与大陆讨论统一的问题,也不会推动台湾独立,更不会支持使用武力,我认为这是打造一个可大可久及和平发展架构的必要手段。 中华民国是一个民主的主权国家,我们一切重大的政策都必须根据民主的原则来决定,包括两岸关系的未来也是一样,应该由我们的人民根据宪法来做决定,这个原则不会改变,未来涉及两岸重大的政策,也是用这个原则来解决。 所以您刚提到这些问题,其实现在讨论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大家都不觉得有任何迫切性,尤其当两岸许多关於贸易、经济及文化上的障碍都还没有排除的时候,讨论那些目前没有急迫性的问题,并不符合我们民众的需要。我们有一个「先急後缓、先易後难、先经後政」的次序,来决定我们与中国大陆交往时先谈哪一个,後谈哪一个。 问:您刚提到两岸交流应「先急後缓」,但习近平曾说困难的问题不应留给下一个世代来解决,请问您的看法?(尼尔森特派员提问) 总统:实际上我们开始两岸的交流差不多才20多年,还不到一代。两岸隔海分治了65年,有太多东西无法在短期内协商出结果来,所以我认为此时应该回顾古人给我们的智慧,孔子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孟子也告诉我们不要揠苗助长。我认为这对目前的两岸关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际上,就许多人来看,两岸关系在过去6年已有很大的改变。在我上任前,两岸直航的班机一班都没有,现在一天就有118班,这已经是历史上空前的成长。中国大陆来台的学生也开始在竞选我们大学学生会的主席。所以我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双方有更多了解,之後不管做什麽决定,才会得到大多数人民的支持。 来自中国大陆的访客,6年来已累积超过1,200万人次,到台湾的陆客,无论是观光或其他目的,一年已接近300万人次;每年也大约有500万人次的台湾民众到中国大陆访问。大家开始慢慢发展出一些相互了解与互信,这个程序应该让它有一段时间发展,发展得更成熟,对双方来讲都是有帮助的,因此我认为不必急著处理一些目前无法处理的政治问题。 我知道各位都是研究中国大陆与台湾,对中国历史也非常熟悉,以中国有纪录的历史大约有4,600多年,在此过程中,有70%,或至少65%的时间是统一的,30%左右是分裂的,在历史上分裂时间最久的有超过200年的,在一个有历史观的民族来看,这些分分合合其实也是历史现象的一部分,重要的是人民的幸福能不能得到确保。 问:台湾人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但现在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的人越来越多,以欧洲的经验来说,这会带来分化的问题,您认为在两岸关系比较务实的做法是什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概念对台湾人而言是否合理?(尼尔森特派员提问) 总统: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觉得若要谈政治主张,会有很多不同,但最重要的就是核心价值是甚麽,如果各方都认为自由、民主、人权及法治是大家都接受的核心价值,那其他问题也比较好解决。30多年前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台湾独立运动在很多地方都很盛行,今天主张台湾独立的人变少了,有时候反而变成票房毒药。为什麽会这样呢?因为台湾实施民主,不需要再主张不切实际的政治理想。 我常常引用4年前CNN女主播Christiane Amanpour访问我的一段话,当时她问到:「你们为什麽不宣布独立?」我就说:「Amanpour女士,您有听说过哪一个国家宣布两次独立的?」我们在1912年已经独立了,至今超过100年,实在没有必要再宣布独立。我们现在选自己的总统,选自己的国会,管自己的事务,主张台湾独立的政党也曾执政8年之久,换句话说,各式各样的政治主张都有实现,或者至少有尝试的机会,这样的一个社会许多民众是可以接受的。 1979年美国承认中共的时候,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欢迎民主、反对独立》,就是基於这样的理念,我们现在就是在做这件事,所以关於你讲的认同问题,我觉得会随著时间经过而消失。你现在问年轻人,他们会说我们都是台湾人,我竞选的时候也说,我选的是台湾的总统,但我们国家正式的名称是「中华民国」,这部《宪法》是在中国还是统一的时候制定的,这是不能改变的现实。这其实就是实行民主与自由制度非常强大的力量,它会把这些原先许多可能有冲突与矛盾的意识逐渐化解掉。 【总统府新闻稿】

类别

1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