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总统出席两岸合编《中华语文大辞典》新书发表记者会

马英九总统日下午出席在总统府举办的两岸合编《中华语文大辞典》新书发表记者会,阐述该辞典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的意义。 总统致词时表示,9年前他竞选总统时即提出两岸合编中华大辞典的政见,如今在他卸任前一个月得以完成心愿,深感欣慰。 总统指出,两岸隔海分治至今已67年,不论是生活习惯或政经制度皆有所不同,双边差异甚大,确实有需要编纂一部辞典,增进彼此的了解。因此,他上任後即请中华文化总会负责这项工作。民国101年,《两岸常用词典》编纂完成,共计收录3万多笔资料。如今,《中华语文大辞典》也已完工,总计收录10万多条词条。两岸合编该辞典代表两岸在政治方面的和解,双方就「一个中国、各自表述」达成共识後,「在许多领域搁置争议,求同存异,互惠对等,共创未来就比较容易」。 总统说,事实上,常用汉字约6,000至8,000字,其中只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是简化字,而简化字中完全改头换面的则不到500字。 总统表示,过去大陆政协开会时,曾有退休小学教师及日本华侨提案恢复正体字。但是使用简化字的人口超过13亿,使用正体字的人口则只有4,000多万,难以在短期之内改变这个现实。因此,最好的办法不是要大家做选择,而是以较为务实的办法,包容、并用及并列。 谈及海外华语文教学,总统表示,侨委会已发展出一种新的做法,所有的中文课本皆使用正体字,但将简化字像注音符号一样标注在旁。据统计,中文字的笔画平均是13笔,而简化字平均仅简化两笔,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政府开放大陆旅客来台观光至今已近8年,也从来没有陆客反应看不懂正体汉字。如今,《中华语文大辞典》将正体字及简化字并陈,大陆民众可「以简识正」,未来更可进一步「识正书简」,如此一来,即可让正体字与简化字的对抗走入历史。 总统也提及,台湾已发展出许多与大陆不同的语汇,例如电音三太子及妈祖遶境等民俗语汇,以及桩脚、走路工、扫街及拜票等用语,这些词汇虽在台湾耳熟能详,但大陆民众却不了解。现在透过《中华语文大辞典》,即可让双方在文化上减少不必要的隔阂。 总统强调,他之所以积极推动编纂《中华语文大辞典》,完全没有任何政治考量,「完全是文化本位」,因为炎黄子孙不能忘记自己的正体字。《中华语文大辞典》将正体字与简化字并列,用最开放的办法让大家了解两者的区别,由当事人自己学习,就像美国人与英国人使用的英语有所不同,而葡萄牙人及巴西人使用的葡萄牙文也不尽相同。更重要的是,《中华语文大辞典》也有云端版本,使用者可以透过网路,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文字的异同。 对於中华文化总会编纂《中华语文大辞典》的努力及贡献,总统也再度重申谢忱。随後,总统与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共同进行《中华语文大辞典》揭书仪式,彰显该辞典「沟通两岸语词、连结人间情谊」之具体贡献。 出席是场发表会者尚包括中华文化总会秘书长杨渡、侨务委员会委员长陈士魁、《中华语文大辞典》召集人李鍌及总编辑蔡信发等人。 【总统府新闻稿】

类别

1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