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期:106-03-06

記錄:徐宜平

1. 最近20年的國家大環境

  國際情勢 兩岸情勢 國內情勢
~1987 X X O
1988~95 O O O
1995~99 X X O
1999~2004 O X X
2004~08 X X X
2008~ O O X

  註:O表示對我有利;X表示對我不利

最近20年的大環境的演變,可分為3個面向(國際情勢、兩岸情勢、國內情勢)與6個階段。分述如下:

(1)1987年以前:國際情勢不利,美國與我斷交,兩岸情勢對立,我尚未開放國人赴大陸探親,但國內情勢不錯。

(2)1988~1995年:1988年政府開放國人赴大陸探親至1995年之間,不論是國際、兩岸與國內情勢都是非常好的。

(3)1995~1999年:1995年李前總統赴美訪問之後,國際與兩岸情勢急轉直下,但國內情勢還是不錯的。

(4)1999~2004年:我們完成第一次政黨輪替的民主成就,受到國際肯定,國際情勢不錯,但兩岸情勢仍未改善。相對地國內因政黨輪替,導致政治氛圍轉變,國內情勢不好。

(5)2004~2008年:國際、兩岸與國內情勢都不利。

(6)2008年之後:去年520之後,國際情勢和兩岸關係都有改善,但國內政治氛圍仍未完全改變過來,國內情勢仍差。

2.最近20年的兩岸關係

最近20年的兩岸關係

我們可以從軍事、外交、政治、經濟、與文化等5個構面,來討論最近20年的兩岸關係。如圖所示,軍事、外交是「硬的」;經濟、文化是「軟的」,政治是「不硬不軟的」。

過去20年的兩岸關係發展,可分為4個階段:

(1) 1988~1995年:兩岸關係的氛圍是最好的,兩岸進行經濟、文化交流,軍事、外交對抗較少。1988~1995年兩岸情勢下的台灣:

  • 台灣民主化。
  • 兩岸協商:1995年之前,兩岸公開協商已有18次,而秘密協商有9次。
  • 務實外交:台灣的邦交國由21個增加為31個,台灣加入APEC。
  • 經濟成長:經濟持續成長,有句俗語「台灣錢、淹腳目」形容這個時期的經濟表現。
  • 重大軍購:購買F16、拉法葉艦、幻象機等。

(2) 1995~2008年:

  • 民主信心降低,國內政黨進行激烈的鬥爭。
  • 兩岸協商中斷,關係惡化。
  • 烽火外交,邦交國自31個減少到23個,台灣被形容是「麻煩製造者」,在國際上是孤立的。
  • 經濟停滯。
  • 軍購政治化,被操作成為公投議題,最後甚至中斷軍購。

3.最近20年的台灣內部情勢

(1) 在政治上:從「威權」走到「直接民主」,兩次的政黨輪替,讓台灣往「公民社會」方向邁進。

(2) 在思想上:從90年代的「生命共同體」走到政黨鬥爭、藍綠對立、統獨紛爭、族群不安。

(3) 近10年國力明顯變化:

  • 政治分裂,菁英墮落。部分知識份子對公務系統、政府行政沒有信心,抱著消極參與的態度。
  • 統獨對立、藍綠惡鬥、社會分裂。
  • 封閉鎖國政策,經濟活力減弱。
  • 軍事上:大陸軍力發展,對台灣的威脅增加;美國對大陸軍力發展,採取謹慎保守的策略。軍購被操控成政治議題,推動公投,造成社會的分裂。
  • 外交上:「烽火外交」的政策,令台灣的國際處境更為艱難。

4.大陸情勢的變化

(1) 經濟實力提升:

  • 經濟實力提升(GNP)
  • 經濟實力提升(對外貿易總額)
  • 經濟實力提升(外匯存底總額)
  • 製造品有一百多種產量世界排名第一。
  • 「世界工廠」與「全球市場」。大陸經濟不斷發展、國民所得提高、購買力增加,世界各國對大陸市場的期望很高。
  • 全球經濟成長的引擎:以大陸為軸心的區域經濟整合正在發展。世界銀行報告指出,全球經濟成長的動力在亞洲,亞洲成長的動力在中國,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被認為是全球經濟成長的引擎。最近受到全球金融海嘯的影響,幾乎主要國家的經濟均是負成長,今年第一季只有中國大陸保持6%的成長。東亞以中國大陸為軸心的區域格局正在發展中,大家耳熟能詳的就是「東協+1」,中國大陸對國際有積極的影響。
  • price taker → price maker。中國大陸由過去的「price taker」(國際市場的跟隨者,無主導能力),到現在具有主導能力的「price maker」。

(2)國際政治影響力:

  • 積極推動「大國外交」,爭取國際發言權。積極推動睦鄰外交,與周邊國家保持良好的關係,創造和平發展的環境,有利於其推動內部發展。
  • 透過區域組織提升區域領導地位。透過與東協簽署FTA,上海六國合作組織、博鰲亞洲論壇等,提升區域主導地位。
  • 掌握重大國際問題諮詢與處理權,如反恐、北韓核武等,美國需要中國大陸的配合。
  • 強調「韜光養晦,不強出頭」,謀求區域和平環境。對於「中國威脅論」,中國大陸雖一再強調「不強出頭」的概念,不爭領導地位、不會對其他國家造成威脅,但實際上其綜合國力、政治影響力大增。
  • 整合及發揮周邊影響力以力抗先進國家。中國大陸透過區域整合或與開發中國家合作,以團體的力量與先進國家抗衡。

(3)中國大陸成長帶來的機會與威脅:

A.機會:

  • 經濟、社會、人心等各方面發生很大的變化,給台灣帶來機會。
  • 政治上:共產主義式微、共產黨「內求變、外求穩」,也是台灣的機會。

B.威脅:

  • 軍事與外交實力大增,對台灣是威脅。
  • 中國大陸發展前景充滿不確定性,例如,其經濟高度發展帶來了嚴重的失衡(內陸與沿海經濟發展與貧富差距擴大)與失序(仿冒、不公平競爭、勞工抗爭、失業)的問題,這些問題是否影響其政權的穩定?

5.國際情勢變遷

(1)全球化浪潮淡化主權國家的藩籬及政府的支配力。

經濟「無國界」狀態:人流、物流、金流便捷化。
產業國際分工越趨精細,跨國經濟活動深化。大陸捉住全球化潮流的機會,將其經濟提升起來。 
非傳統安全議題複雜化,例如防疫、人口、族群等。 
多邊自由化遭遇瓶頸,例如農產品貿易、環境保護等。台灣搭上了全球化潮流的列車,但全球化的進程在90年代中期(多哈回談判失敗後)趨緩,使台灣加入WTO所能享受貿易自由化的利益減少。

(2)區域化潮流:

A.區域經濟塊狀化:

  • 形成風潮的原因:多邊自由化進展緩慢、符合WTO規範、避免「非會員國」面臨的不利因素。
  • 三大區塊:歐盟、東協、NAFTA。
  • 區域自由貿易協定。台灣推動洽簽FTA受到很多阻礙;此外,台灣因不是自由貿易區的成員而遭排擠。

B.全球區域整合趨勢:

  • 歐盟(EU)—包括EU與墨西哥、EU與南非、EU與海灣合作組織(GCC,包括巴林、科威特、阿曼、沙烏地阿拉伯、卡達以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6個國家)、EU與南錐共同體(MERCOSUR,由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及烏拉圭等4國組成的南美洲集團)、EU與韓國……。
  • 海灣合作理事會(GCC)—包括GCC與中國大陸、GCC與印度、GCC與歐盟……。
  • 東協(ASEAN)—包括東協與紐澳、東協與中國大陸、東協與印度……。
  • 雙邊FTA—包括日本與墨西哥、日本與智利、美國與韓國、美國與澳洲、中國大陸與澳洲……。

(3)中國大陸經濟擴張,全球經濟版圖重整。

(4)金融海嘯襲擊,全球經濟衰退。

(5)美國「反恐」備多力分:美國「反恐」導致其力量分散,急於脫困。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政策強調合作與對話,鼓勵區域和平發展的環境,對台海和平的氛圍多表肯定。

(6) 美中關係大幅改善,中國大陸是美國最大債權國。中國大陸試圖在這一波的金融海嘯中,進一步提升其國際政治、經濟的影響力;在金融貨幣方面,也想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鑒於中國大陸的外匯存底超過2兆美金,經濟又持續成長,世界各國對其寄予厚望,並就國際事務與其交換意見。

6.台灣自處之道:

(1)壯大實力,改善關係:面對國際潮流、中國大陸的變遷與國內的情勢,台灣的自處之道,一是壯大實力,二是改善關係。

A.壯大實力:有軍事和經濟兩方面:

  • 經濟:壯大經濟的力量,以增強國家整體實力,是國家安全最大的保障。
  • 軍事:強調防衛的概念。

B.改善關係:

  • 國內:政黨、朝野要和諧、安定、發展。
  • 兩岸:改善兩岸關係。如兩岸關係和諧、穩定,可將中國大陸崛起的威脅最小化、機會最大化。
  • 外交:加強台美、台日、台歐盟關係,強調活路外交,成為peace maker。

(2)對內:安定、尊嚴、拼經濟

  • 安定:強化凝聚國內共識、追求和諧穩定(統獨↓、制憲↓、正名↓、公投↓、政治動員↓藍綠對立↓)。不提制憲與正名,公投議題儘量少提,讓統獨爭議過去,放眼未來。
  • 尊嚴:堅持中華民國定位與台灣自主、尊嚴。1997年修憲時,將兩岸定位為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兩者都是中華民國的一部份,所以我們是中華民國在台灣。新政府與過去民進黨執政時期一樣,堅守中華民國主權,沒有改變。
  • 拼經濟。集中全力拼經濟,壯大國家經濟實力。

(3)對外:

  • 不統、不獨、不武:過去中共的「統」與「武」以及民進黨的 「獨」試驗均慘敗。
  • 兩岸關係:擱置(政治)爭議、求同存異、鼓勵經濟與文化交流、強化協商(秉持「三先三後」--先易後難、先經濟後政治、先急後緩的原則)。
  • 活路外交:雙邊休兵、增進友邦與非友邦國家實質關係、擴大參與國際組織(多邊組織個案處理)。
  • 發揮軟實力、拓展國際活動空間。
  • 國防:在「固若磐石」(Hard ROC)指導方針下,以「防衛固守」為目的,「有效嚇阻」為手段,避免軍事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