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馬總統日前接受「今日美國報」(USA Toady)專訪

馬英九總統日前接受「今日美國報」(USA Toady) 駐香港特派員Paul Wiseman專訪,就美國大選後台美關係及第二次「江陳會」後兩岸關係等相關議題提出看法。 該報摘錄專訪問答內容如下: 問:您對於美國總統大選以及總統當選人歐巴瑪(Barack Obama)有何看法? 答:美國人民做了他們的選擇。總統當選人歐巴瑪在促使國家團結一致上作出重要貢獻,其勝選象徵美國將持續作為「上帝應許之地」。這不僅對美國而言意義重大,對全球其他國家更是如此。我也很高興他曾就讀哈佛大學法學院,在我畢業十年後畢業。 問:您是否預期在歐巴瑪政府下,台美關係將有改變? 答:我不這麼預期。大約30年前,美國與我們斷交承認北京時,美國即已訂出對台灣以及中國大陸的政策……(但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實際上建立起台美雙方能夠持續在文化及商業活動上、甚至在軍售方面相互往來的架構……美國能夠與兩岸同時維繫關係,而毋須選擇其中一邊。 藉由改善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我已營造美國能夠以較容易的方式與兩岸同時維持關係的環境。你們可看到(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於上週)抵台,與我方簽署航空、海運、郵務及食品安全之四項協議。同時,我們亦能向美國購買軍備。 問:陳雲林訪台有多重要? 答:我們已簽署包含平日直航—台灣與大陸之間60年來首見的平日飛航—在內的協議。我們也達成海運協議,大陸方面對台灣船隻開放逾60個港口。此外,通郵協議使人民能在更短的時間內享有更多的郵件服務。隨後我們就食品安全達成協議,這是受毒奶粉事件的影響。在政治上,此事表明台海兩岸均有意尋求和平,這不僅對台灣及中國大陸而言非常重要,對美國而言亦然。美國也樂見此事。 問:陳雲林訪台引起大規模抗爭行動,這些抗爭有多大程度反映出台灣民意? 答:這些抗爭主要是由在野黨所發起,該黨的目標主要在於尋求台灣(法理)獨立。台灣過去八年來由民進黨執政,他們首先未能與大陸改善關係,甚至造成雙方極度對立。他們未能與美國維持互信。史上從未有過此類情形:包括美國總統在內的高層官員公開批評若干台灣領導階層,美國認為,他們想要片面改變(兩岸)現狀……對台灣安全至關緊要的台美關係在過去八年嚴重受損。我的主要目標即為重建台美互信。 問:您如何向台灣人民確保您的政府不會將他們出賣予中國? 答:若干主要報紙與機構所作之民調顯示,多數人支持政府之作為,他們亦支持「江陳會談」之成果……甚至在陳先生抵台之前,民調即顯示65%之民眾歡迎他到訪。但台灣已是一完全民主化的社會,不同民眾有不同意見。若干走上街頭示威者指稱我們賣台,但當我們問他們,你們可否告訴我們,從哪方面可說我們賣台?卻無人可回答。我們讓空運更便利,這算賣台嗎?我們改善郵政服務,使雙方可提供特殊遞送服務,這算賣台嗎? 一旦台灣成為民主社會,就會聽到不同聲音。我已明確表示,我願與在野黨領袖(蔡英文)溝通。我期盼我能與她會晤……我認為自己是一位民主領袖,我願意與在野黨溝通共同關切之議題,或是有助我們國家之議題。 問:「江陳會談」後之發展為何?您是否可能前往北京與中國領導階層會面? 答:不會。目前不可能。兩岸領導人會晤之時機尚未來臨,但我們會持續與大陸發展正常化的經貿與文化關係……我不認為我們應倉促行事。對於我們與對岸之交往程度及速度,各方意見不一。 問:當您卸任時,您對屆時兩岸關係發展程度之務實期盼為何?兩岸可能簽署和平協議嗎? 答:兩岸皆表明有意簽署和平協議……因此我們不會排除任何協商並簽署和平協議之可能性。但我們目前並不清楚將耗時多久,我們必須循序漸進地與大陸改善關係。我們首先從兩岸最基本的需求開始-運輸、郵政及其他事務,而後我們再擴展至其他領域……因此,在兩岸貿易額已達1,300億美元後,我們方達成非常基本的需求-運輸。此項進展來得太遲,我們應早在15年前即做到這點。 問:您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之印象為何? 答:就他迄今對台灣之政策而論,你可說他是一位經驗非常豐富之領導人,以務實主義為指導原則。我認為他較前任中國大陸領導人更瞭解台灣之實際情況。他的原則始終堅定,但他的策略卻頗見彈性。 問:中國反對台灣參與「世衛組織」(WHO)等「聯合國」專門機構之行動,對此台灣之立場為何? 答:我們熱切期盼能有意義參與如「世衛組織」等「聯合國」專門機構。我們認為健康並非政治議題,而是人權議題。我們已多次試圖加入WHO,即便是觀察員身分……但到目前為止此一行動不斷遭大陸方面的阻撓……我們認為我們的國際社會地位是我們尊嚴極重要的表徵。在我的就職演說中,我清楚表明,若台灣持續遭國際社會孤立,兩岸關係無法如我們所願地發展……我們認為(中國大陸)不應持續將我們排擠於國際社會之外。 問:您是否正改變台灣之「金錢外交」政策,即對他國提供金融援助,以換取外交承認? 答:讓我糾正你一下。兩岸皆遭質疑採取支票簿外交……自我上任以來,我便對我國外交部清楚表明,我國不應再如此。若過去這麼做了,……我們也期盼兩岸不應再持續在國際場域中互挖牆角,而進行割喉競爭。 問:台灣受全球金融體系問題衝擊之程度為何?您將如何對抗? 答:全球金融遽變,我們的經濟當然受到影響。台灣經濟奠基於外貿,過去兩個月,我們已在出口方面出現負成長。我們的主要出口市場,如美國及中國大陸皆遭逢困境,因此他們的進口少於去年。但另一方面,台灣經濟基本面仍不錯,我們擁有2,800億美元之外匯存底,而且幾乎沒有外債。 我政府已迅速宣佈,我們將擔保所有銀行存款。在10月初宣布該決定後,存款流失因而有效遏止。金融秩序也因而恢復。因此,大體而言,我們的問題已非金融風暴,而是經濟走緩……我在就職以前,即提出一個相當大的計畫,即投資約1,250億美元以提振經濟……一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所稱:「我們應多用用財政手段。」 「今日美國報」創刊於1982年,係美國重要報業「甘尼特報團」(Gannett Group)之旗艦報,總部設於華府近郊,發行量約230萬份,為全美發行量最大之綜合性日報,發行範圍除全美各州外,亦涵蓋全球50餘個國家。 【資料來源:總統府新聞稿】

類別

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