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民国100年

民国一百年一月一日(2011.1.1)
  马英九总统主持中华民国100年开国纪念典礼,并以「壮大台湾 振兴中华」为题发表元旦祝词表示,台海和平是东亚和平与繁荣的基石,这是两岸共同的责任。搁置争议,争取台海长期和平发展是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两岸当局应以和解消弭冲突,以合作取代对抗。现阶段任何片面改变现状的主张,都会影响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并表示,两岸间不应该是政权之争,不应该是统独之争,不应该是国际空间之争,而应努力在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核心价值上,彼此激励,相互提升。我们关心大陆的人权发展,就是因为这是我们珍视的核心价值,也是测量与拉近两岸距离的重要指标。

民国一百年一月四日(2011.1.4)
  教育部公布「大陆地区人民来台就读专科以上学校办法」,首批陆生将於今年9月来台。

民国一百年一月四日(2011.1.4)
  行政院正式核定「大陆地区学历采认办法」修正案,教育部将据以办理大陆学历采认等相关业务。

民国一百年一月六日(2011.1.6)
  马英九总统接见加拿大国会议员访华团时表示,去年多达140万名中国大陆观光客及商务人士来台,台湾也有500多万民众到大陆旅游访问,显示两岸互动相当频繁;除了观光人数持续上升,今年我国也将开放大陆学生来台求学,希望藉由青年族群的交流,让两岸拥有长远的和平未来。

民国一百年一月六日(2011.1.6)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副主委刘德勳和经济部次长梁国新举行记者会,共同宣布两岸经合会正式成立。

民国一百年一月七日(2011.1.7)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指出,陆委会最新民调显示,民众对两岸制度化协商持续维持高度肯定,有7成2民众支持透过制度化协商处理两岸间交流问题,有近6成2民众认为第六次江陈会谈所签署的「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有助於促进两岸医药生技产业的发展,并有7成5的民众支持政府继续与对岸协商两岸投资保障的议题,以确保国人赴大陆投资的权益与人身安全。

民国一百年一月十一日(2011.1.11)
  总统府召开记者会,发言人罗智强表示,有关「九二共识」,就是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坚持不统、不独、不武的原则;关於「九二共识」,就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这是我们的立场。

民国一百年一月十三日(2011.1.13)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副主委刘德勳表示,政府不能做置入性行销,当然也禁止中国大陆来台进行置入性行销。

民国一百年一月十四日(2011.1.14)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表示,「九二共识」是两岸制度化协商得以建立并稳定运作的基础,两岸关系发展已大幅度改善,也获得国内外一致的肯定与支持。陆委会指出,两岸制度化协商所建构的运作机制与累积的成果,是奠定两岸关系发展更紮实、更坚固的基石,两岸应该格外珍惜,共同维护这些得来不易的成果。

民国一百年一月十四日(2011.1.14)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在马祖视察「小三通」时表示,政府推动两岸关系的最高指导原则,就是秉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原则,以稳健、有节奏的方式,在作好风险管理前提下,循序渐进提出多项缓和两岸关系、促进彼此正常化及制度化发展的政策构想与具体主张,务实增进人民的福祉。政府以「既推动,又把关」的作法,获得民意的普遍支持。此外,陆委会将配合交通部之规划,促成陆客到金马澎自由行的政策早日实现,推动更符合民意的两岸政策,让「小三通」制度化的利益由全民共享。

民国一百年一月十八日(2011.1.18)
  行政院长吴敦义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开放中国大陆观光客来台自由行,现正紧密磋商,台湾须增加辨识设备,国家安全不能受冲击。并强调,只要不涉及敏感,或与国防、资通讯安全无关者,将会适度松绑,希望能够增加陆资开放项目。

民国一百年一月十八日(2011.1.18)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在新春记者会表示,面对大陆,政府坚守「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政策纲领,推动协议的签署,为民兴利的同时,也坚定地扞卫台湾主体性。政府在推动新的协商议题的同时,也会著力於协议成效检讨机制的建立,落实两岸制度化协商成果。

民国一百年一月廿日(2011.1.20)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针对美国欧巴马总统与大陆领导人胡锦涛会面并发表联合声明一事指出,政府对於欧巴马总统重申台湾关系法及支持两岸关系发展的谈话,表达感谢之意。政府认为,这代表美国对台湾安全承诺与共有价值之提升,具有重要意涵。我们坚持维持自我防卫的能力,在安全不受威胁之下,持续稳健的发展两岸关系;我们欢迎美方持续此一政策立场,继续提供台湾所需的安全保障。

民国一百年一月廿二日(2011.1.22)
  马英九总统出席「2011年世界自由日庆祝大会暨世亚盟年会」时表示,两年多来,两岸关系在「以和解消弭冲突,以谈判代替对抗」理念下,已进入和平发展的新纪元,对促进区域安全与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美中领导人的会谈及所发表的联合声明,都肯定两岸的互动与接触,希望继续与中国大开展交流与对话,运用智慧解决争议,确保东亚和平。

民国一百年一月廿五日(2011.1.25)
  马英九总统接见「美国在台协会」(AIT)主席薄瑞光(Raymond Burghardt)时表示,「两岸经济协议」(ECFA)签订後,两岸在经济等其它方面的更多接触,符合区域与美方利益。而对两岸日渐出现的军事失衡,期盼美方尽速同意售我F-16C/D型战机及柴油电气潜艇,并强调,台海军力失衡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与区域安定都非正面因素,我方并不是要扩张军备,而是希望能够汰旧换新,也一定会使用於防御性用途。

民国一百年一月廿五日(2011.1.25)
  马英九总统主持国防部「100年春节联欢餐会」时表示,他上任後致力改善两岸关系,推动台海和平,一方面促使两岸经贸制度化,一方面也确保东亚地区的稳定;并强调,不希望再见到炎黄子孙兵戎相见,期盼两岸能透过深度交流,在中华文化智慧的指引下,找出解决争议的具体构想。

民国一百年一月廿八日(2011.1.28)
  马英九总统出席「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成立20周年会庆茶会时表示,海峡两岸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但定义不同。2008年当选总统後,向对岸提出正视现实、共创双赢的理念,而中国大陆也准备恢复对「九二共识」的认同,因此在同年6月11日举行第一次「江陈会」,恢复中断了10年的两岸协商,使得两岸关系进入新的时代。也强调,我们是在中华民国宪法的架构下,坚持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台海现状,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共识下,秉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以及「对等、互惠、尊严」的原则,开展与中国大陆的交流互动。

民国一百年一月廿八日(2011.1.28)
  行政院长吴敦义出席行政院大陆委员会20周年会庆时表示,陆委会这2年来贯彻马总统就职後所宣示的两岸政策基本纲领,包括「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不统、不独、不武」等2个重要基础。因为这2个坚定的基础,两岸政策在行稳致远中一步一脚印,使过去冲突、对立的两岸关系走向和平、稳定、发展。尤其,透过海基跟海协两会制度性协商签署的15项协议,从共同打击犯罪的司法互助协议,到面向很广、对台湾未来经济非常重大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乃至於开放两岸直航、陆客来台观光,对两岸双赢互利产生极大的功效。

民国一百年二月八日(2011.2.8)
  马英九总统出席2011年大陆台商春节团拜暨联谊活动时表示,两年多来两岸签署了15项协议,内容涵盖许多领域,让两岸关系更加制度化,也避免台湾在亚太经济整合中被边缘化,因此台湾国际化的程度已大幅提昇;未来将尽速与中国大陆签订投资保障及争端解决相关协议。同时政府也会持续拓展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市场,以达到「壮大台湾、连结亚太、布局全球」的目标。

民国一百年二月八日(2011.2.8)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参加台商春节联谊,致词时表示,陆委会在持续推动制度化协商、深化两岸交流,以及为民兴利的同时,一定会坚定扞卫台湾主体性,并秉持马总统「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政策纲领,「既推动、又把关」,以及「先易後难」、「先急後缓」、「先经後政」的原则,循序稳定的推动两岸关系及大陆政策。

民国一百年二月九日(2011.2.9)
  教育部正式核定各大学校院可招收大陆地区学生来台就读的名额,一般大学体系包括台大等67校、技职校院体系包括台科大等65校,可以在100学年度招收2,000名陆生修读正式学位。获准招生学校应确依招生计画所提学生辅导机制,审慎规划与陆生相关之措施或辅导,并注意比例原则及社会观感,维护本地学生权益。

民国一百年二月十日(2011.2.10)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表示 有关菲律宾将涉嫌诈欺之14名国人遣送大陆一事,我方已基於「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机制,正式向大陆方面提出要求遣送返台的请求书,并将依法严惩不法,保障两岸人民权益。希望大陆方面,在深化两岸既有协议、增进两岸良性互动与保障两岸人民权益的基础,正视我方诉求,尽速将人员遣送返台受审。

民国一百年二月十日(2011.2.10)
  马英九总统出席外交部举办的驻华使节代表新春联欢晚会时表示,他上任後,在中华民国宪法的架构下,采取「不统、不独、不武」的政策,并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做为基础,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因此能够维持台海现状,并在经贸方面努力制度化,去年与中国大陆签订「两岸经济协议」(ECFA)後,两岸关系不但更为密切,也更有秩序。同时,我们在国际关系方面也有相当进展,除了与23个邦交国邦谊稳固,与无邦交国家,如美国、日本、东南亚、纽澳及欧盟等也都恢复高层的互信,改善双边的关系。

民国一百年二月十七日(2011.2.17)
  马英九总统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专访时表示,ECFA签订之後,显然已经改变台湾在东亚经济版图中的地位,使台湾有更多的机会,除了与中国大陆贸易之外,也能和其他的国家进行贸易,而且能够协商类似的经济合作协议,这对台湾而言是极为重要的。

民国一百年二月廿一日(2011.2.21)
  针对中国大陆民众透过网路发起「茉莉花」串连活动,引起全球瞩目,马英九总统透过新闻稿表示,民主与人权是普世价值,也是中华文化当中民本思想与仁政理念的延伸,更是台湾人民的核心价值与衡量两岸关系的重要指标。期盼大陆当局加快脚步,具体落实民主法治的政治改革,积极保障人权;在当前全球民主化的新时代,要以新的思维与宽宏气度,善待异议人士,让民主与人权成为两岸人民永远共同的语言,并为中华民族开创一个自由、民主的未来。

民国一百年二月廿一日(2011.2.21)
  对於大陆民众透过网路发起「茉莉花」串连活动,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表示,近年来,大陆综合国力崛起,人民生活相对於过去有很多改善,希望大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加速落实社会公平、司法正义及人权保障的政治体制改革,让大陆人民在经济生活改善的同时,也能拥有多元、民主、开放的社会空间,这将降低两岸在核心价值上的差异,对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及长远的和平,会有重大的助益。

民国一百年二月廿二日(2011.2.22)
  行政院长吴敦义在立法院提出施政报告时表示,为处理ECFA後续议题协商等相关事宜,已在海基、海协两会架构下成立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该委员会为任务性、功能性的业务协商平台,并非常设组织或机关,所达成的共识仍须经两会确认或协商签署协议,并无空白授权的疑虑。

民国一百年二月廿三日(2011.2.23)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强调,政府对於国家主权的立场坚定,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马英九总统多次强调「一中」就是中华民国,没有第二种解释。政府一贯主张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台海现状,这是台湾社会的最大公约数。现阶段两岸关系的发展,应建立在「搁置争议,正视现实」的基础上;透过两岸制度化协商及两岸交流所积累的互信基础,共同推展两岸关系的稳定与和平,并维护这些得来不易的局面。

民国一百年三月八日(2011.3.8)
  马英九总统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表示,两岸关系的发展应该是「先经後政、先急後缓、先易後难」,循序渐进。政治的问题,目前并没有急迫处理的必要。我们主张在中华民国宪法之下,维持台湾海峡「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来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这也是我们对有关两岸政治面一个很清楚的立场。

民国一百年三月八日(2011.3.8)
  萧万长副总统出席「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双十、两岸双赢」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时表示,2008年5月後,两岸在「九二共识」基础下,「搁置争议,求同存异」,海基、海协两会协商机制恢复运作。过去两年半,双方本著「先经济,後政治」与「先易後难」的原则推动两岸协商,未来面临的议题将更为复杂与艰难,需要双方发挥更大的智慧来解决。

民国一百年三月八日(2011.3.8)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出席「海基双十两岸双赢」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致词表示,自由、民主、人权、法治是我们面对两岸关系的基本前提,政府坚持两岸关系的任何发展以及交流,绝对不会,也不能伤害到台湾人民的生活方式。政府在推动两岸关系改善的过程中,坚持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定位并开展两岸关系。马总统已多次强调,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由台湾2300万人决定国家的未来、台湾的前途,总统扞卫台湾核心价值的坚持,符合大多数民众的期待。

民国一百年三月九日(2011.3.9)
  马英九总统出席「海基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时表示,政府在推动两岸关系过程中必须优先考量三个问题。首先是「人民」,政府政策必须符合「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再者是「和平」,如果没有和平就没有一切,政府在追求和平时,绝不会牺牲国家的主权与尊严;第三则是「民主」,两岸政策仍应符合「国家需要、民意支持与国会监督」的原则。

民国一百年三月十七日(2011.3.17)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接见「中国的兴起-对内和对外的影响」研讨会的学者专家时强调,随著两岸关系的开展,自由、民主、人权、法治这些普世价值,不仅是推动台湾成长与茁壮的力量和骄傲,也希望能够作为两岸彼此分享、相互提升的共同目标。两岸的非政府组织应多交流合作,两岸也应开放胸襟、相互尊重,为国际社会共尽心力,这将对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产生重要意义;两岸在国际活动中应有公平合理的互动与对待,也呼吁大陆方面能有主动积极的务实作法。

民国一百年三月十八日(2011.3.18)
  马英九总统出席「中华战略学会」第32届会庆时表示,政府在中华民国宪法的架构下,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并以「九二共识」为基础,也就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采取「以和解消弭冲突,以协商取代对抗」,两岸已签订包括「两岸经济协议」(ECFA)在内的15项协议,目前正在进行包括签订投资保障与争端解决相关协议的协商。总统强调,事实证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可以扩大我们的国际空间,两岸关系与国际关系能并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创造「三赢」的局面。

民国一百年三月廿九日(2011.3.29)
  马英九总统接见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塔吉(Richard Armitage)及「2049计画研究所」访华团时表示,政府的大陆政策是「先易後难」、「先急後缓」与「先经後政」,使两岸发展的速度「不快不慢」。并表示,中华民国并无意与中国大陆进行军备竞赛,只希望维持台海和平。也指出,希望积极与大陆合作,预防可能发生的核能灾害,因此在未来的两岸协商上,「核能安全」也将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民国一百年三月廿九日(2011.3.29)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接见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塔吉(Richard Armitage)时表示,政府坚持维护中华民国宪法,在「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的现实基础之上,促成两岸能搁置彼此争议,共同谋求双方关系的和平稳定与共荣发展,这是极重要意涵的政策成果。而自由、民主是台湾最大的资产与核心价值,去年有将近120万大陆旅客来台观光,这种频繁的人员往来与互动,将有助於增加大陆人民对台湾多元、开放社会的认识,对大陆政治、社会的发展也会产生影响。并强调,在追求两岸和平稳定发展的同时,我们布局全球,不断提升国力,厚植与大陆交往的自信,这是现阶段我们维护国家利益的最佳战略。

民国一百年三月卅日(2011.3.30)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指出,政府对於开放陆客来台自由行一直采取积极的态度,努力推动。不论是大陆旅客到台湾(含金马澎)自由行,以及经由「小三通」到金马澎自由行,都是既定的政策目标,并希望尽早促成。惟「小三通」自由行之实施,仍需大陆方面的配合,政府已透过小两会在沟通,并利用各种场合,充分向大陆方面表达我方希望「小三通」自由行可以优先并且更有弹性的立场,政府相关机关将持续努力推动。

民国一百年四月六日(2011.4.6)
  针对大陆人士艾未未遭大陆逮捕、扣留一事,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呼吁大陆方面立即释放艾未未,并指出,大陆人民对於自由、民主、人权、改革等的要求日益升高,大陆官方必须正视并严肃面对,尊重其人民对於思想、言论自由的主张及基本人权等普世价值,并努力回应及确实改善。

民国一百年四月七日(2011.4.7)
  马英九总统主持「光华六号81、82艇成军」仪式时表示,由於政府致力改善两岸关系,台海出现和平曙光,但国人绝不能因此忘记对岸仍是我国防安全的最大威胁,国军应本著「止战而不惧战、备战而不求战」的理念,秉持「勿恃敌之不来,恃吾有以待之」的精神,务实建构国防武力。

民国一百年四月十一日(2011.4.11)
  马英九总统接见「2011博鳌亚洲论坛」代表团时指出,政府巩固国防,但不会与大陆进行军事竞赛,尽管台湾海峡已是和平大道,但我们仍应居安思危,以期达到「防卫固守、有效吓阻」的目标,有效维护台海安全。

民国一百年四月廿六日(2011.4.26)
  马英九总统接受德国「明镜周刊」(Der Spiegel)专访时表示,两岸之间距离的远近,「人权」是个重要的指标。并进一步表示,在中华民国宪法的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并实践1992年跟中国大陆达成的「一中各表」共识,这些都是非常明确的大陆政策。我们跟大陆增加交流,主要是透过这些交流。增进双方的理解。我们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都能够充分了解对方,台湾的人民才能够根据我们的宪法,对台湾的未来做出决定。

民国一百年四月卅日(2011.4.30)
  马英九总统在暨南大学发表「态度决定高度-大学生该知道的两岸大小事」演讲时表示,「开放带来兴旺、闭锁必然萎缩」,超越地理局限是政府推动两岸关系的关键,因此政府提出「壮大台湾、结合亚太、布局全球」的战略目标。

民国一百年五月三日(2011.5.3)
  马英九总统出席经济部「台商联合服务中心」揭牌典礼时表示,近年来,全球经济整合浪潮不断,亚太区域的进展尤其快速,政府会以经济互补性做为是否与他国洽签自由贸易协定或其他形式经济合作协议的签署;政府也会积极维护台商权益,同时努力改善两岸航班不足及票价过高等问题。

民国一百年五月三日(2011.5.3)
  马英九总统接见「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代表团成员时表示,尽管两岸间仍有不少歧见,特别是在国际事务方面,仍有改善空间,不过近3年来已证明两岸关系改善,可以扩大我国际参与,也让国人有更强的意愿及信心深化两岸关系,创造双赢。

民国一百年五月三日(2011.5.3)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接受媒体访问时指出,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依照我们的宪政程序,自己来决定,这不是终极统一,也不是台独,而是站稳宪法立场,扞卫中华民国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这个事实,中华民国是推动两岸关系时大多数台湾人民所依恃的共同认同。国家的前途与台湾的未来,掌握在我们二千三百万人手中,在中华民国的宪法架构下,由我们自己来决定。

民国一百年五月四日(2011.5.4)
  马英九总统接受日本「朝日新闻」专访时表示,政府大陆政策是在中华民国宪法的架构下,维持海峡两岸「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并且在中华民国宪法的架构下,依据双方在1992年所达成的共识,称之为「九二共识」,来推动两岸的关系。同时双方是在对等、尊严与互惠的情况下进行及推动两岸关系,希望能做到「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

民国一百年五月五日(2011.5.5)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刘德勳副主任委员在例行记者会表示,现行两岸进入制度化协商,属於「通案」平台,可适用在各种模式,而且都由官员上谈判桌协商或业务沟通,是「机制对机制」,且要接受立法院监督,是平稳、踏实、透明的作法;但「澳门模式」却只能由民间团体出面,而且是「1个议题、1个单位」地协商,仅於个案方式,且没有业务主管官员参与,更重要的是没有立法院监督,过程反而不透明。

民国一百年五月十日(2011.5.10)
  马英九总统召开记者会表示,「世界卫生组织」(WHO)内部文件要求所属机构称呼中华民国为「中国台湾省」,是矮化我国国格,我国绝对不接受此一不公平、不合理且表里不一的对待,并要求外交部应向「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强烈抗议。总统也向大陆当局达严正抗议,总统表示,用这种方式来伤害台湾人民的感情,我们不能接受,此举也对双方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

民国一百年五月十日(2011.5.10)
  马英九总统接见「第17届世界台湾商会联合总会」总会长暨干部时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对内的密件公文以「中国台湾省」之矮化名称称呼我们,对外公开场合却称我为「中华台北」,表里不一的行为非常不当;我方已向中国大陆表示抗议。政府绝不会放弃扞卫中华民国的主权、保障台湾的安全及维护人民的尊严。

民国一百年五月十二日(2011.5.12)
  马英九总统与美国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视讯会议时提出以两岸和解的制度化、增加台湾在国际发展上的贡献,以及结合国防与外交三道防线,来强化中华民国的国家安全,并确保未来的长治久安。其中,两岸和解已对改善区域的和平与稳定,持续不断产生成果。为了台湾的经济发展及国防安全,我们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创造两岸之间的良性循环。两岸关系在过去三年的进展反映出台湾对外战略的完全改变,这个战略结合了两岸关系、经贸关系与外交政策,让台湾能完全发挥对国际社会的潜在价值。

民国一百年五月十五日(2011.5.15)
  行政院大陆委会发布新闻稿严正指出,马英九总统就任以来,政府推动两岸关系改善的过程中,坚持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定位并开展两岸关系,秉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原则,推动两岸制度化协商、推展两岸各项交流,获得民意高度支持。陆委会强调,政府大陆政策就是扞卫主权、守护台湾、为民兴利,我们不会自我矮化,更绝对不会牺牲国家的主权与尊严。

民国一百年五月十七日(2011.5.17)
  马英九总统接见「欧洲议会友台小组」访问团塔诺克(Charles Tannock)主席等一行时表示,我国过去2年系以「中华台北」的名称、「观察员」的身分,由「部长」(Minister)层级代表出席「世界卫生组织」最重要的会议—「世界卫生大会」,相较於过去只能以「中国台湾」的名称,由「司、处长」(Director General)代表出席技术性会议,两种待遇截然不同;然而,在得知去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密函要求内部称我为「中国台湾」时,我方即表达强烈抗议,并要求大会尊重过去3年来换文确定的作法,称我为「中华台北」。

民国一百年五月十九日(2011.5.19)
  马英九总统在「就职三周年记者会」表示,过去几十年,两岸之间相互冲突对抗,中国大陆不只威胁台湾的安全,也刻意打压台湾的国际空间。过去三年来,我们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以「九二共识」为基础,秉持「对等、尊严、互惠」的原则,积极改善两岸关系,使台湾海峡从过去的军事热点,而变成和平大道。我们与大陆改善关系的目的,就是为台湾争取和平繁荣的环境。

民国一百年五月十九日(2011.5.19)
  马英九总统与国立台南大学学生座谈时表示,处理与大陆关系的基本理念,就是两岸关系必须朝和平与繁荣发展;所谓「三不」政策,就是「不统」、「不独」、「不武」,亦即维持现状,并获得绝大多数台湾人民的支持;而两岸交往则以「九二共识」基础,双方都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彼此定义不一样,我们的「一个中国」只有「中华民国」,没有其它解释的可能,这与中华民国宪法的规范是一致的。

民国一百年五月廿九日(2011.5.29)
  马英九总统出席「2011青年学生领袖大陆政策研习营」时表示,面对复杂的两岸情势,我们的基本理念就是所谓的「新三不」,即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并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为基础,发展两岸关系,目的就是让两岸在中华文化的共同背景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民国一百年五月卅日(2011.5.30)
  马英九总统出席「2011年世界国际法学会亚太区域会议」开幕典礼时表示,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两岸关系并不是国与国关系,而是一种特殊的关系,我们无法也不会承认中国大陆的主权,但是我们不应也不会否认大陆当局在大陆有效行使治权的事实,故「互不承认,互不否认」是对两岸现状最好的解释,也是正视现实、搁置争议、促进和平最好的方法,而两岸关系近年来的进展,也证明「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的论述,可有效处理极端复杂敏感的两岸关系。

民国一百年五月卅一日(2011.5.31)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接见英国国会下议院副议长尹凡思(Nigel Evans)率领的「英国国会议员访华团」时强调,政府目前的经济战略是「壮大台湾、连结亚太、布局全球」,在与中国大陆改善关系的同时,亦同步推动与邻国洽签自由贸易协定,使台湾在国际竞争环境中能有更公平的立足点,进一步与世界接轨。未来政府仍将持续与大陆协商攸关民众福祉的经济议题,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不会与大陆展开政治议题的协商。

民国一百年六月一日(2011.6.1)
  马英九总统接见出席「2011年国际法学会亚太区域会议」与会学者致词时表示,过去3年来,政府致力缓和台海对立情势,使得两岸出现和平曙光,也逐步扩大国际参与。两岸关系的特殊在於,两岸政府一方面可以签署协议,一方面对主权的主张却有重叠,这也是为什麽提出「相互不承认主权、相互不否认治权」的理念,以解释两岸的现状,并为两岸未来的发展提供空间。

民国一百年六月二日(2011.6.2)
  马英九总统出席国立政治大学所举办的「建国百年论坛」时指出,面对中国大陆实力成长的客观事实,我们主张「相互不承认主权,相互不否认治权」,要在双方可容忍的范围内找出相处之道,维持台湾的生存。而开放大陆学生来台就读的政策会采取循序渐进作法,未来可能逐步开放条件,希望让两岸年轻人及早接触,彼此竞争且合作。

民国一百年六月四日(2011.6.4)
  马英九总统发表对六四事件的声明表示,大陆民主与人权的现况与其经济表现,形成显著的反差。政治改革必须配合经济改革同步进行。在纪念「六四」的今天,深切期望大陆当局能勇於推动政治改革,促进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的发展。政治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宽容对待异议份子,珍惜他们的社会价值与贡献,希望大陆当局从早日释放刘晓波、艾未未等人做起,这不仅可以大幅提升大陆的国际形象,更有助於拉近两岸的心理距离。

民国一百年六月四日(2011.6.4)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就「六四事件」22周年发表声明强调,中国大陆必须正视与面对此一历史事件对其民主、自由与人权发展的重要启示,「六四事件」能否平反,对中国大陆的政治改革具有指标性意义。大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特别关注社会公平、司法正义及人权保障的政治体制改革与公民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精神层次的幸福感。只有珍视民主、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才能更拉近两岸间的距离。

民国一百年六月七日(2011.6.7)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公布最新民调显示,7 成以上民众支持透过两岸制度化协商处理两岸交流问题,6 成2 的民众满意两岸协议的协商成果,且有过半数民众认为政府有维护台湾的利益,另6 成3以上民众认为两岸关系的改善有助於扩大台湾的国际空间。

民国一百年六月十三日(2011.6.13)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表示,有关大陆旅客来台观光自由行,希望在6月底前落实,一直以来是两岸努力的方向。小两会针对自由行的协商完成後,海基会及海协会就可以依小两会结论进行换文,再报请行政院核定。

民国一百年六月十四日(2011.6.14)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接见欧洲议会友台小组副主席范巴伦(Hans Van Baalen)时表示,中华民国政府的大陆政策一直坚持走对的路,透过两岸制度化协商,迄今已与中国大陆签署15项协议,这些协议都与民生议题息息相关。透过与中国大陆在经济方面的交流,可以更加巩固台湾的经济实力,提升整体竞争力。

民国一百年六月十五日(2011.6.15)
  马英九总统接受「英国广播公司」电视新闻频道(BBC World News)专访时表示,大陆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风险,也是一个机会,要把「风险极小化,机会极大化」。台湾的安全应该靠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两岸关系制度化。第二道防线是台湾增加在世界上的能见度及对世界的贡献。最後一道防线则是国防与外交,使我们具有足够的吓阻力量。台湾面对中国大陆的挑战,必须发展出一套有效而能够真正让台湾安全与繁荣的策略。两岸关系只要坚持在中华民国宪法的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政策,一定可以继续在和平繁荣的路上往前迈进。

民国一百年六月廿二日(2011.6.22)
  马英九总统接见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东北亚政策中心主任卜睿哲(Richard Bush)时表示,两岸「相互不承认主权,相互不否认治权」是一个可以解释双方现况的重要概念,此一主张并未改变我国宪法对两岸关系的定位,一切仍以中华民国宪法为依归。

民国一百年六月廿二日(2011.6.22)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开放陆客自由行的政策意义」书面资料指出,循序渐进,开放陆客来台自由行政策,确实落实「机会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政策原则。开放自由行後,精致路线与深度旅游将使更多的陆客得以深刻体会台湾的人文魅力,台湾的软实力在两岸交流过程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根据陆委会所作民意调查,大多数民众的态度是支持政府循序渐进、进一步推动开放陆客来台观光自由行的政策。

民国一百年六月廿三日(2011.6.23)
  马英九总统接受苹果日报专访时表示,两岸「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的立场,是一个可以长久互动的模式。 两岸核心问题就是主权问题,短期内不容易解决,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可找出两岸和平解决争端的方式。

民国一百年六月廿四日(2011.6.24)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出席与金门县政府合办之「开展两岸?布局全球」地方菁英领袖座谈会时强调,政府与中国大陆签署15项两岸协议,为两岸的交流秩序建立明确的规范,为两岸人民的谋福利。两岸关系的改善不仅为台湾自身的发展提供关键的助益,将两岸交流转化为带领台湾迈向世界的助力,同时也为东亚区域的和平稳定开创新的契机,为台湾经济开创出一条与世界接轨的新路线。

  陆委会表示,政府大陆政策是秉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最高指导原则,以「成熟、稳健、有节奏」的步伐循序推动两岸协商,并以「壮大台湾、连结亚太、布局全球」为推动两岸经贸交流互动的目标,为台湾2,300万人民的福祉与权益把关。」

 

民国一百年六月廿五日(2011.6.25)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视察「小三通」料罗港、水头港等客货航运码头时表示,政府以稳健、有节奏的方式,在作好风险管理前提下,循序渐进提出多项缓和两岸关系、促进彼此关系正常化及制度化发展的政策构想与具体主张,大幅度检讨调整及松绑包括「小三通」在内的多项两岸经贸与交流政策,已为东亚和平繁荣之两岸关系奠立良好基础。陆委会也将积极促成扩大陆客到金马澎自由行的政策早日实现,推动更符合民意的两岸政策。

民国一百年六月廿八日(2011.6.28)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ECFA签署一周年成效检验-落实「三不」承诺 执行效益逐渐扩大」新闻稿指出,ECFA律定两岸经贸往来的规则,有助於改善台湾整体投资环境,有效提高其它国家与我国签署FTA或类似经济合作协议的动机。未来政府将持续落实执行ECFA并循序推动後续协议及经济合作事项的协商,以逐步扩大ECFA的效益。

民国一百年六月廿九日(2011.6.29)
  马英九总统接见美国前国防部长裴利(William Perry)率领的「预防性防御计画」访华团一行时表示,政府推动恢复两岸制度化协商,双方交往达到60年来最密切的时刻。总统也表达我国参与「国际民航组织」(ICAO)及「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UNFCCC)相关活动的期盼,未来希望能扩大参与以民生为主、无政治色彩的国际组织。

民国一百年六月卅日(2011.6.30)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接见由美国前国防部长裴利(William Perry)博士率领之「预防性防御计画」访华团一行时表示,政府坚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原则推动两岸关系,和对岸签署的15项的攸关民生福祉协议。事实证明,政府的政策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民国一百年七月四日(2011.7.4)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宣布政府驻澳门机构「台北经济文化中心」更名为「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同时其功能与地位将随之提升,澳门政府也同意给予我驻澳人员类似一般驻外人员的优遇安排。

民国一百年七月四日(2011.7.4)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宣布,过去45年来一直以「中华旅行社」名称对外运作的我政府驻港机构,即将更名为「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未来我驻港机构将可依业务需要直接与港府相关部门连系,故其功能、服务绩效及与港府关系亦将随之提升;在此同时,我行政院亦已核准香港政府来台设立「香港经济贸易文化办事处」。

民国一百年七月六日(2011.7.6)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指出,因涉嫌跨境电信诈欺犯罪案件,遭菲律宾遣送至大陆的14名国人,透过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所建立的机制,自大陆遣返回台,面对相关的司法程序。未来,对於跨第三地犯罪案件之处理,双方执法机关将本於相互尊重,毋枉毋纵之原则,视情商定涉案人员的处理,以确保两岸民众生命及财产安全之权益。

民国一百年七月七日(2011.7.7)
  马英九总统出席「卢沟桥事变」74周年纪念日致词时表示,海峡两岸在政治、军事上逐渐和解时,对於历史的诠释也应该要做到「就事论事、实话实说」。

民国一百年七月八日(2011.7.8)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在美国华府卡内基基金会,发表「中华民国的大陆政策:引航两岸关系,为两岸打造良善互动的和平环境」专题演讲强调,中华民国建国100年的历史,汇聚成台湾所珍惜的「自由」与「和平」共同价值,而维系这些价值的制度,就是中华民国的民主宪政,这也是我们发展两岸关系屹立不摇的重要核心。台湾在两岸互动的过程中,有责任与大陆分享60年来我们在经济发展以及民主化过程中所汲取的经验,而透过两岸交流、对话、合作以及相互理解,台湾的核心价值也能真正被理解,甚至成为对岸人民的价值信仰,进而促成两岸长久和平,这就是台湾的「引航」力量。

民国一百年七月九日(2011.7.9)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在华府向侨界说明政府两岸政策时指出,随著两岸互动及人员往来的频繁,「台湾经验」在中国大陆的影响力,将超越经贸层面,有助於大陆人民领略台湾的核心价值,并促进两岸长远的和平发展。而政府在改善两岸关系的同时,也有责任提醒大陆当局,应该包容并珍惜不同意见的社会价值与贡献,勇於推动政治改革,如此将更有助於拉近两岸的心理距离。

民国一百年七月十一日(2011.7.11)
  马英九总统接见加拿大国会议员访问团时表示,改善两岸关系最主要目的是要为台湾创造一个和平与安全的环境,与中国大陆进行军备竞赛并不符合台湾与区域的利益,采取两岸关系和解、制度化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民国一百年七月十一日(2011.7.11)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在与纽约华侨的座谈会中表示,政府推动大陆政策,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作为恢复两岸制度化协商的基础,「一中就是中华民国,没有第二种解释」。并强调,两岸真正的和解不应存在任何政治前提。目前大陆对台针对性的军事部署仍然存在,大陆应主动采取具体的作法,排除这些两岸关系中不必要的障碍,两岸才能建立完全的互信,进而朝向一个真正和解的和平(peace with reconciliation)新境界。

民国一百年七月十六日(2011.7.16)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公布最新民调显示,政府开放大陆观光客来台自由行,近7成(68.7%)的民众认为对促进台湾经济发展有所助益;且有超过半数(56.1%)的民众支持政府循序推动陆客来台自由行政策。对於两岸透过制度化协商,签署15项协议的协商成果,近6成(57.6%)的民众认为有助於台湾的整体发展。此外,7成的民众支持政府续就两岸投资保障协议与大陆协商,5成以上(55.5%)的民众赞成两岸就核电安全合作进行协商并签署协议。

民国一百年七月廿二日(2011.7.22)
  马英九总统接受日本「读卖新闻」与「日本经济新闻」联合访问时表示,钓鱼台是我国固有领土,我们基本的立场是,一方面坚持主权在我,另方面愿以和平理性方式予以解决,并且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会和中国大陆联手,希望未来能做到「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共享资源」。

民国一百年七月廿八日(2011.7.28)
  针对大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毅在美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需要两岸中国人协商来加以解决」,行政院大陆委员会重申,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不是大陆的内政问题。现阶段大陆政策的基本原则就是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台海现状。「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是两岸制度化协商得以建立并稳定运作的基础,两岸制度化协商机制就是「搁置争议,务实协商」,不涉及政治等敏感议题。

民国一百年七月廿九日(2011.7.29)
  马英九总统接受「亚洲华尔街日报」专访时表示,对南海来说,中华民国的一贯立场是主张拥有主权,各方应该以和平方式来解决争端,保障公海航行自由,共同开发、共享资源。

民国一百年八月四日(2011.8.4)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刘德勳副主委在例行记者会表示,依中华民国宪法,南海是中华民国固有疆域,政府相关部会将在国际互动场合表达立场、重申主权。并指出,南海议题不属两岸交流衍生问题,不会透过两会的方式或协议来做处理。

民国一百年八月十六日(2011.8.16)
  马英九总统参加「100年驻外使节会议」时表示,政府「活路外交」在两岸迈向和平、繁荣过程中获得许多实质收获。并强调,中华民国要在宪法架构下,维持两岸「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并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基础上,推动两岸的和平发展。绝对不能再进行「烽火外交」、「金援外交」或「支票簿外交」,要让中华民国的外交回归正常。

民国一百年八月十六日(2011.8.16)
  马英九总统主持国军将领授阶授勳典礼致词表示,政府「防卫固守、有效吓阻」仍是国军建军备战的最高指导原则,国军「固若磐石」是持续海峡和平的基础与力量。
  总统表示,国家安全的整体布局。第一道防线是将两岸关系制度化,以大幅降低双方诉诸武力的机会;第二道防线是运用经济与外交提升中华民国对国际社会的贡献;最後一道防线则是透过外交与国防,强化台湾军事防务。

民国一百年八月十八日(2011.8.18)
  针对大陆方面希望签署两岸文化协议,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表示,以目前两岸民间交流的密切及顺畅情形看来,两岸没有签署文化协议的急迫性与必要性。对於中国大陆持续打压台湾的国际空间,政府已多次重申,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有权利及义务参与各项国际组织及国际活动,不需经过大陆同意,我方并没有就此议题与大陆进行协商。

民国一百年八月廿三日(2011.8.23)
  马英九总统在金门出席「中华民国建国一百年和平祈福日活动」时强调,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并以「九二共识」作为基础,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九二共识」的内涵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对我们而言,「一个中国」,就是宪法上的中华民国。支持「九二共识」,就是支持中华民国,支持宪法对主权、领土与两岸定位的规范。并表示,「不统、不独、不武」是现阶段政府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如果「不统、不独、不武」与「九二共识」的政策被推翻,两岸关系必然陷入不确定状态,对两岸都有很大冲击,对台湾影响尤其重大。

民国一百年八月廿三日(2011.8.23)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表示,政府本於「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原则,循序渐进推动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及透过两岸「对等、尊严」的协商兼顾开放与风险,将「机会极大化、威胁极小化」。政府主张两岸的经贸关系应循序渐进,现阶段以推动两岸关系制度化为政策主轴,藉以促进台湾经济自由化、国际化,加强台湾与全球市场的连结。

民国一百年八月廿三日(2011.8.23)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表示,政府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台海现状,坚持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持续提升自我防卫力量,以维护国家安全。并表示,「九二共识」就是「一中各表」,「一中」就是宪法上的中华民国。「支持九二共识,就是支持中华民国,支持宪法对主权、领土与两岸定位的规范」。两岸在此基础上,於1993年4月於新加坡举行「辜汪会谈」,开启两岸协商的新时代,2008年3月26日大陆领导人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布希通电内容,亦提及此一基础,另根据民调显示,超过七成以上民众认同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基础上,推动两岸制度化协商。

民国一百年八月廿四日(2011.8.24)
  马英九总统出席「2011世界展望会国际亚洲会议(2011 World Vision International Asia Forum)」开幕式演讲时表示,近年来,政府提出不统、不独、不武的「三不」政策与「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目标,经过多年努力,现已获致成果,两岸人民往来日趋密切,特别是「两岸经济协议」(ECFA)的签署,更跨出两岸未来双赢局面的第一步。

民国一百年八月廿七日(2011.8.27)
  马英九总统出席「行政院100年国家政务研究班第5期结训典礼」时表示,政府提出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台湾海峡「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并以「一中各表、九二共识」,做为推动两岸关系的基础;目前的主权问题,「不是试图去解决它,而是去处理它」(not solve the problem, but manage the problem),如此才不至於影响两岸的和平与繁荣。两岸绝对可以在「相互尊重、建立互信、共创双赢」的前提下,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并以和平繁荣做为共同目标,因此又提出「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论述,目的是希望为现状找出法理上的基础。

民国一百年八月廿七日(2011.8.27)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出席在洛杉矶华侨文教服务中心的座谈会时表示,政府主张国家的前途与两岸关系的未来,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遵循宪政程序,由我们自己来决定,这不是终极统一,也不是台独,而是站稳宪法立场,扞卫中华民国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这个事实,中华民国是我们推动两岸关系时大多数台湾人民所依侍的共同认同。

民国一百年八月廿八日(2011.8.28)
  马英九总统针对「九二共识」议题召开记者会强调,「九二共识」的内涵,就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这是两岸之间的共识。对我们来说,所谓的「一个中国」当然就是中华民国。因此用「九二共识」做为海峡两岸协商的基础,不但没有伤害到中华民国的主权,反而让中华民国的主权在两岸共同达成协议的过程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它呼应了我们宪法的定位。并表示,政府透过「九二共识」此一设计,让海峡两岸把双方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能够达成主权共识的问题暂时搁置,也就是双方愿意在这样的基础上,尽管还未在主权问题上达成共识,但是双方愿意搁置争议,以「九二共识」的方式让协商能够进行。

民国一百年八月廿八日(2011.8.28)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在旧金山向侨界说明政府大陆政策时指出,政府坚持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台海现状,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作为两岸制度化协商的基础,展开「对等、尊严」的对话、交流,政府主张「一中」就是中华民国,支持九二共识就是支持中华民国,就是认同「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九二共识的主要精神就是搁置主权争议,让两岸在法理上互不承认主权的情形下,实质进入互不否认治权、官员与官员对等协商的局面。否认九二共识,就是否认两岸搁置主权争议、实质对等协商、为老百姓解决问题的制度化协商的成果;否认九二共识,会让台湾在两岸互动的过程中,失去扞卫中华民国主权的一个重要凭藉。

民国一百年九月一日(2011.9.1)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接见来台参加「建国百年区域安全国防论坛」的访宾时表示,马总统的大陆政策主张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台海现状,而「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则是两岸制度化协商的基础,双方在这个基础上共同努力释出善意,不断累积成果与互信,也让两岸关系更有可预测性。

民国一百年九月二日(2011.9.2)
  马英九总统向国军各战略执行单位贺节时表示,在追求国家长治久安与两岸利双赢的目标下,可恃的国防力量是政府协商谈判的坚强後盾。并表示,当前中共仍未放弃武力犯台,追求和平必须以实力做後盾,「备战才能避战、止战」,共同戮力打造国家安全「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透过两岸关系制度化,降低双方诉诸武力的机会;第二道防线是有效提昇中华民国对国际社会的贡献,重建国际社会对我国的信任与支持;第三道防线是发挥外交与国防相结合的力量,建构「固若磐石」的国防,善尽保国卫民的使命。

民国一百年九月八日(2011.9.8)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出席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院(Chatham House)国际研讨会,发表「台湾的两岸政策:为和平打造不可逆转的基础」专题演讲强调,如果政府推动两岸关系的原则及主张被推翻,两岸关系必然陷入不确定的状态,这对两岸及区域发展都有极大冲击,对台湾影响尤其重大。并强调,政府大陆政策是一条符合台湾人民愿望的正确道路,中华民国政府绝对会坚决地走下去,直到为两岸和平建立一个不可逆转的坚实基础。

民国一百年九月八日(2011.9.8)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刘德勳副主任委员於例行记者会表示,政府大陆政策是依据宪法,坚持「不统、不独、不武」的台海现状,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与稳定发展。并希望将来在国际空间与国际组织的互动上,对岸会延续从两岸协商基础上的认知,非常务实地面对中华民国的存在。

民国一百年九月九日(2011.9.9)
  马英九总统视察北部军事基地时表示,为因应区域整合及中国大陆经济崛起,政府必须采取应变、制变方案,才能走出台湾过往外交与经济被孤立的窘境,因此需有一套相关规范,亦即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现状,同时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原则下推动两岸和平与繁荣。并表示,倘我方无有效的国防武力,势必会在推动两岸交流时感到信心不足,因此需要足够的实力维护国家的安全,才能改善对外关系。

民国一百年九月十日(2011.9.10)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在伦敦向侨界说明大陆政策时指出,两岸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作为两岸制度化协商的基础,展开「对等、尊严」的对话、交流,我们主张「一中」就是中华民国,支持「九二共识」就是支持中华民国,就是认同「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民国一百年九月十三日(2011.9.13)
  马英九总统出席「2011年大陆台商秋节座谈联谊餐会」致词时表示,台湾与大陆地理距离相近,不可避免地会进行多方交流,必须有一套机制与规范,才能维持秩序、促进发展;因此,提出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将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并且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基础上推动两岸的和平发展,同时,两岸交流也秉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原则。「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仍是未来主导两岸关系最基本的理念。

民国一百年九月十三日(2011.9.13)
  总统府发言人转述马英九总统声明表示,两岸领导人会面的时机尚未成熟,所以没有访问中国大陆的计划。两岸协商仍然以「先急後缓、先易後难、先经後政」的原则循序渐进,政治性协商目前没有急迫性、也没有任何与大陆进行政治协商的时间表。

民国一百年九月廿二日(2011.9.22)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表示,中国大陆军力扩张及对台军事威胁,至今未减反增,长久以来为国际社会所关注是不争的事实。大陆应主动彻底排除对台军事威胁。为维护两岸关系和缓的情势,及区域的和平安全,政府坚持推动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立场不会改变。同时,我政府亦有自我防卫的坚定决心和准备,向美国及其他国家采购军备,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基本需要,也是政府一贯的政策。政府对於美国依据「台湾关系法」及「六项保证」持续对台军售的坚定立场表示欢迎与肯定,希望美方持续此一政策立场,继续提供台湾所需的军备。

民国一百年九月廿五日(2011.9.25)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公布最新民调显示,有近8 成民众支持两岸持续透过制度化协商处理两岸交流问题。政府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以「不统、不独、不武」的原则,维持台海现状的大陆政策,也获得高达74.8%的民意支持,证明政府大陆政策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此外,有近五成(49.4%)的民众认同政府「『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一中就是中华民国」的立场;同时,亦有48.4%的民众赞成政府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作为推动两岸制度化协商的基础。

民国一百年九月廿六日(2011.9.26)
  马英九总统回覆美国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书面提问时表示,政府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以「九二共识」为基础,坚持「不统、不独、不武」的政策,与大陆恢复协商合作,促成台海的和平。两岸在政治问题仍有许多歧见,必须搁置一旁,先从经贸、文化交流入手。两岸商讨政治争议的条件并不成熟,对於两岸间的政治议题,内部共识不足,不会急著处理。

民国一百年十月九日(2011.10.9)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举行「中华民国建国百年国庆晚会」,邀请旅居港澳之台商、台乡、港澳各界等重要人士与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在晚会致词时指出,政府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基础上,恢复两岸制度化协商。在谋求与大陆改善关系的同时,政府坚持扞卫中华民国主权、守护台湾主体性,为台海和平创造出稳定、发展的局势。

民国一百年十月十日(2011.10.10)
  马英九总统出席「中华民国中枢暨各界庆祝100年国庆大会」致词时表示,辛亥双十是海峡两岸共同的记忆与资产,纪念辛亥双十,就不能忘记国父建国的理想是要建立一个自由、民主、均富的国家,大陆应该勇敢地朝这个方向迈进,才能缩短两岸目前的距离。同时,也不能割裂历史,必须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中华民国的存在不只是过去式,是现在进行式,而中华民国宪法更早已成为全民共识的基础。过去3年多,政府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为基础,推动两岸关系,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现状,并得以大幅降低台海紧张,赢得国际社会的肯定与支持。并指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希望双方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互助合作,建立制度化的和平关系。

民国一百年十月十二日(2011.10.12)
  马英九总统接见德国国会「友台小组」访华团时指出,过去3年多以来,在「搁置争议、追求双赢」的前提与「一中各表」的基础上,与中国大陆开展新关系,创造了台海和平局面,也扩大我国际参与。与大陆签署「两岸经济协议」(ECFA)後,不但增加彼此贸易量,也促使许多国家愿意改善对台经贸关系,让我国重回区域与世界经济版图。

民国一百年十月十七日(2011.10.17)
  马英九总统主持「黄金十年」系列第五场记者会,说明「和平两岸」施政愿景时表示,「和平两岸」包括「两岸关系」与「国防安全」。在未来的10年,会继续以「巩固中华民国主权」、「壮大台湾实力」、「引领两岸关系良性发展」及「建构台海长期和平稳定」,做为两岸关系的施政主轴。并表示,政府推动两岸关系的重要原则是「循序渐进」,即「先急後缓、先易後难、先经後政」,未来10年中,应该对两岸在循序渐进的情况下,审慎斟酌未来是否洽签「两岸和平协议」,此一作法的前提是:第一、国内民意高度支持;第二、国家确实有需要;第三必须在国会监督情况下,才会踏出这一步。

民国一百年十月十七日(2011.10.17)
  马英九总统在接见「台美日三边安全对话闭门研讨会」访华团时表示,政府会以审慎、坚定的态度,在「国家有需要、国内民意高度支持及国会监督下」等三项条件成熟时,再考虑是否踏出「两岸和平协议」的构想第一步。并强调,该协议并非与中国大陆谈判统一,而是为了持续现已获致的两岸和平。

民国一百年十月十八日(2011.10.18)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召开记者会表示,政府主动提出「在国内民意达成高度共识,两岸累积足够互信的前提下,秉持『国家需要、民意支持、国会监督』的原则,审酌推动两岸商签和平协议」,是站在台湾的角度与立场,巩固不统、不独、不武的台海现状,并不是终极统一,更重要的是,要让世界看到。面对「和平协议」这个议题,我们有我们国家的立场,依照我们的利益需求来定义「推动和平协议」的前提。

民国一百年十月十九日(2011.10.19)
  马英九总统接见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 (NCAFP)访华团时表示,在符合「国家需要、高度民意支持及国会监督」等三项前提下,未来十年中将审慎考虑是否与中国大陆展开和平协议协商,政府会秉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原则,在两岸拥有高度互信且以「对等、尊严、互惠」为基础,同时符合区域及国际社会的期待下,进行研议。

民国一百年十月十九日(2011.10.19)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接见「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访团时表示,审酌推动两岸商签和平协议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够站在台湾的角度及立场,让高达90%的台湾民众支持的「不统、不独、不武」台海现状制度化,创造两岸永续的和平。

民国一百年十月廿日(2011.10.20)
  马英九总统就两岸和平协议议题召开记者会表示,政府推动两岸签订和平协议没有任何时间表。两岸签订和平协议的三个重要前提:「国家需要、民意支持、国会监督」,民意支持及国会监督的方式,当然不排除民意调查、立法院决议或公民投票。

民国一百年十月廿一日(2011.10.21)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两岸制度化协商不存在大陆的『一中原则』前提」新闻稿表示,政府从来没有接受大陆的「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当前的协商也没有政治前提,制度化协商的精神就是双方搁置主权争议,经由政府机制对机制,就民众关切的议题务实协商。政府推动两岸协商,一贯秉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及「对等、尊严、互惠」的原则,迄今所签署的16项协议,内容均未涉及主权争议,均不存在「一个中国原则」。这三年多来两岸关系的改善与发展是立基在「搁置争议,务实协商,追求双赢」的前提与基础上,大陆方面有其既定的政治主张,我们政府也有不变的坚持,也一再呼吁大陆必须正视及面对中华民国存在的现实。

民国一百年十月廿四日(2011.10.24)
  总统府发布马总统针对「两岸协商」议题提出「十大保证」新闻稿中指出,政府推动洽签「两岸和平协议」是为了让两岸和平的现状得以制度化,并没有时间表,而且条件没有成熟、前提没有满足,政府不会推动,一定要在民意充分支持与两岸充分互信的情况下才能促成。并强调,政府「不统、不独、不武」的立场十分明确,因此不会与大陆谈统一的问题,而是希望透过签订「两岸和平协议」的程序,确保台湾可大可久的和平环境,让国人能够安居乐业。

民国一百年十月廿八日(2011.10.28)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出席「台日论坛」时表示,中华民国政府大陆政策的理念,就是「巩固主权、壮大台湾、两岸和平」。这也就是马总统日前宣布「黄金十年」的和平两岸愿景时所强调的:要巩固中华民国主权,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台海现状,并在「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的两岸互动下,坚持「对等、尊严、互惠」的原则,建构长期、稳定、制度化的两岸关系。并强调,政府推动两岸和平协议没有时间表,未来是否签订和平协议,将经由台湾人民公投决定。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二日(2011.11.2)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最新民调新闻稿指出,高达8成以上(84.8%)民众支持政府持续透过制度化协商机制,处理两岸交流问题;超过7成以上(71.3%)民众满意「两岸核电安全合作协议」协商成果;针对「投保协议」,近8成(78.5%)民众赞成政府秉持「签得早、不如签得好」的原则推动协商,以保障更多台湾民众到大陆投资的权益与人身安全;此外,两岸透过制度化协商签署16项协议,调查结果显示,逾6成(60.9%)民众认为有维护台湾的利益,也有56.3%的民众认为有维护国家主权。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三日(2011.11.3)
  马英九总统接见「中国大陆发展模式的内政与全球视野」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外宾时表示,我们发展对中国大陆关系既非「香港模式」,更非「西藏模式」,而是独特的「两岸模式」,此一模式让两岸能长期维持和平环境并进行深度交流。「两岸模式」的根本内涵即是在中华民国宪法的架构下,维持两岸「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同时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基础上持续推动两岸和平发展。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十日(2011.11.10)
  马英九总统接见全国各县市客家社团代表时指出,政府不仅在国际间扞卫中华民国主权、维护台湾尊严,也持续改善两岸关系、追求海峡和平。政府之所以建立两岸关系制度化机制,即是希望透过和平的方式进行协商。海峡两岸已转变为「和平广场」,我对外关系亦更加平和,不但多次参与国际组织及活动,参与的身分及头衔也比过去更有尊严。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十二日(2011.11.12)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对於连前副总统在亚太经合会(APEC)会晤大陆国家主席胡锦涛时的谈话表示,政府坚持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推动大陆政策,并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开展两岸制度化协商,其精神就是「搁置争议、务实协商」,政府在此一贯的原则与立场下,透过对话与交流,维护国家主权与人民权益。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十三日(2011.11.13)
  马英九总统接受美国「时代」(Time)杂志专访时表示,对於两岸高层的互访或者见面,目前时机完全不成熟,也没有任何时间表,两岸关系的推动还是应该遵循著「先急後缓、先易後难、先经後政」的原则,这也是国内民众最支持的态度。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十三日(2011.11.13)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於台南学甲慈济宫举办庙口宣讲活动时表示,政府与中国大陆签署16项两岸协议,为两岸的交流秩序建立明确的规范。两岸关系的改善不仅为台湾自身的发展提供关键的助益,同时也为台湾经济开创出一条与世界接轨的新路线。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十四日(2011.11.14)
  马英九总统接见「台北市电脑商业同业公会」及「台湾科学工业园区同业公会」理监事代表时表示,政府两岸政策的立场是从中华民国宪法出发、两岸关系著眼,并以和平繁荣为目标。并重申,提出「和平协议」只是针对未来十年无可回避的问题,期将「不武」加以制度化,落实保障台湾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两岸和解制度化」的目标。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廿一日(2011.11.21)
  马英九总统出席「国防部100年重要干部研习会」致词时表示,面对中国大陆大幅提升国防战力,我们的策略是打造「小而强、小而精、小而巧」的军队,建立创新、不对称的战法,以吓阻任何可能对台用武的机会。三年来政府改善两岸关系已获得实质成果,包括海峡和平曙光乍现、两岸开放後带来的经济社会获益、加入区域经济整合,以及与美国恢复高层互信等;过程中,政府未曾丝毫牺牲中华民国主权、台湾尊严以及人民福祉。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廿二日(2011.11.22)
  马英九总统出席「台北市美国商会2011年度会员大会」演说时表示,政府将持续在中华民国宪法下,秉持「不统、不独、不武」的原则,维持台海现状,并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为基础,发展两岸关系,推动两岸和解的制度化。台湾迄今已与大陆签署16项协议,两岸关系的改善也形成国际关系的「良性循环」。两岸研议协商签署和平协议并没有时间表,唯有经过台湾民众公投,获得民意高度支持後,两岸才有可能跨出协商这第一步。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廿五日(2011.11.25)
  马英九总统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专访内容时表示,两岸关系要「先易後难、先急後缓、先经後政」这个节奏不会改变。两岸领导人见面不是最迫切的事情。并表示,在中华民国宪法的架构下「不统、不独、不武」,「不统」是不谈统一,「不独」是不搞台独、「不武」是不用武力。这个作法、理念对目前两岸是非常有效的。而「九二共识」就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双方的定义不一样,搁置这个议题,来推动其它更迫切的。这个架构就是过去3年能够在两岸关系上取得许多成果的重要基础。

 

民国一百年十二月九日(2011.12.9)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针对「九二共识」发布新闻稿指出,1992年10月两岸在香港会谈时,由於大陆方面提出「一个中国」政治性议题,我方建议各自以口头声明方式表达。至於口头声明的内容,我方系根据1992年8月1日李前总统登辉先生主持的国统会委员会议及其决议之「一个中国的涵义」,其中提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但双方所赋予之涵义有所不同。中共当局认为『一个中国』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我方则认为『一个中国』应指1912年成立迄今之中华民国……」。大陆海协会後来在1992年11月对於我方提出「以口头方式各自表达」表示「充分尊重并接受」,也就是两岸对「一中」涵义有不同的认知,双方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不同立场,这也就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共识。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表示,政府对「九二共识」的立场,即依据当年政府的决策,也就是遵循中华民国的宪法架构,并兼顾两岸现实。1992年当时虽无「九二共识」之名称,但两岸确已达成「一中各表」的共识。我们主张的「一中」当然是中华民国。「九二共识」的精神就是「搁置争议、务实协商」,也是後来两岸恢复制度化协商的重要依据。

民国一百年十二月十三日(2011.12.13)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接见香港「中国维权律师关注组」律师团一行时表示,大陆人权、自由之发展,大陆自由、民主、人权的发展,是观察两岸关系能否拉近距离的指标,这也是台湾民众对於两岸关系发展的看法。因此,政府多次呼吁大陆在经济实力快速发展的同时,优先关注社会公平、司法正义及人权保障的政治体制改革与公民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精神层次的幸福感。

民国一百年十二月廿二日(2011.12.22)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德勳针对大陆广东乌坎村事件,呼吁大陆官方必须要以非常理性的方式,面对人民生存权、财产、自由、民主等权益,应该以理性尊重方式,以「非常正视」的态度看待人民的需求。

民国一百年十二月廿四日(2011.12.24)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在台中顺天宫辅顺将军庙庙口宣讲时表示,3年多来,两岸两会签署16项协议及达成1项共识,务实解决两岸交流所衍生的问题,建立两岸交流秩序,保障民众权益。透过两岸制度化协商,以「机制对机制」、「官员对官员」方式协商及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

民国一百年十二月廿七日(2011.12.27)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公布最新民调结果显示,超过70%的民众对於政府开放两岸直航,持续增加航班、航点的政策表示满意;72%的民众认为政府开放大陆观光客来台旅游,对台湾经济是有帮助的。对目前两岸交流的速度,认为「刚刚好」的比例仍占多数(48.1%),高於认为「太快」(25.7%)及「太慢」(12.9%)的比例。

民国一百年十二月廿八日(2011.12.28)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表示,中华民国自1912年成立迄今,一直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马总统也多次表示,中华民国是我们的国家,台湾是我们的家园。面对两岸关系的长远发展,我们呼吁大陆方面应该务实面对中华民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