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年終記者會紀錄(蔡主任委員英文主持)

  • 發布日期:92-01-21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蔡主任委員英文於民國九十二年元月廿一日主持年終記者會紀錄

蔡主委致詞: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本會各位同仁:

首先,新的一年第一次和大家見面,先代表陸委會全體同仁敬祝大家新年快樂、事業順利成功。

在過去的一年裡,陸委會的工作相當忙碌,也充滿挑戰性。幸賴包括各位在內的許多人士支持與指教,陸委會得以推動許多的工作。我們相信過去這一年所辦理的大陸工作,足以對未來兩岸關係及大陸政策產生相當長遠的影響。

前幾天,陸委會幾個業務處已經向大家先做過業務簡報,作為各位的背景參考。今天,我願意從整體的角度,歸納出一年來陸委會工作的幾個特色。

一、落實「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政策:

這項政策是經由朝野政黨及社會代表所凝聚的共識,本會自當作為推動大陸政策的準則。除了在經濟交流方面,包括兩岸金融、貿易、資金及人員往來等,依循此一原則外,在文教交流、社會交流等層面也都大體遵照這項原則的精神。我們的目的要在擬定週密規劃的配套措施之下,推動比以往更積極主動的兩岸交流政策,並以交流帶動兩岸關係走出僵持局面。事實上,這一年來,兩岸互動已更趨多元化、豐富化。

二、轉換制度及調整結構:

兩岸互動已超過十五年,相關的制度與結構已逐漸呈現無法負荷兩岸關係發展的現象。以法規而言,制訂於十年前的兩岸關係條例及相關的行政命令,如今經常面臨所明定規範的事項,卻已無法涵蓋新的事實情況。因此,過去一年,陸委會協調各主管機關致力於各項管理制度的轉換和結構的調整,也獲致一定的具體成果。例如:兩岸條例修正案的提出,是十年來第一次大幅度、大規模地修正,經此修正若於立院下個會期順利通過,我們相信在法規的基礎上能與現況有一定程度的符合。而交流管理機制的重整,因法規結構的改變,在調整機制具法律上的支持。此外,於去年完成的彈性協商機制的建構、兩岸直航的完整評估等,我們皆希望藉由過去一年制度與結構的調整,能夠作為未來兩岸五年到十年互動的基礎。

三、實現在體制內凝聚朝野共識:

公元兩千年,為凝聚共識而有的最重要的努力在於跨黨派小組機制的建立。在前年,凝聚機制的發揮則是經發會的召開,針對兩岸經貿政策凝聚出朝野對具體議題的共識;去年政府透過推動兩岸條例修法的過程,與不同黨派的討論,與不同政府機關的討論,在政府體制內,包括行政、司法、考試及立法部門之間,針對兩岸各項互動事宜,凝聚了具體可行的共識。相信經由這些經驗的累積,使朝野共同擁有了凝聚共識的珍貴經驗,更將有助於我們對外採取一致的步驟。

四、順利推動各項有益兩岸互動的措施:

事實上,過去一年的兩岸互動我們感覺比前一年較為順利。具體來說,一年來,在歷經前四個月的停頓後,經協調大陸方積極接回偷渡犯九批,達一千四百餘人;小三通的人與貨往來已逐步走向穩定增加,事實上,從金門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看到金門現在的人員往來與船運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貨運亦持續增加;春節包機直航亦是兩岸良性互動的產物,小三通返鄉作業亦為兩岸良性互動的結果;而台港空運談判幾經雙方折衝終獲得雙贏的結果;此外,兩岸在世界貿易組織的互動也有了好的起步與新的啟動。

五、兩岸善意持續累積:

經過兩年半的互動,兩岸已更能理解對方的思維與立場,從而日漸展現彼此的包容與耐心。 陳總統一再強調和解、合作與和平的原則,他未曾改變以「四不一沒有」為主軸的各項承諾,並在各項具體政策上展現善意。另一方面,中共去年底召開「十六大」之後,也大體確定今後幾年的政策主軸,雖然與我方立場不盡相同,但是維持穩定的政策路線,對於維繫兩岸正常關係繼續發展,仍是重要的基礎。今年以來, 陳總統的元旦祝詞,以及中共領導人的系列談話,一再顯現兩岸表達善意在持續累積、增加之中。我們期待兩岸能依循這一有利氣氛繼續推展,為突破僵局、開創新局創造最佳的條件。

在去年一年,應該是比較穩定發展的一年,在新的一年裡,兩岸關係仍然有許多地方需要大家一齊努力,尋求進一步開展的地方,將來在過完新年以後有很多事情要做,第一是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案的早日完成三讀,所有的施行細則及所有子法的整體配合修正,這是蠻耗時間和人力的大規模法規作業;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後,小三通由試辦到正式取得法源的根據,更使得我們在小三通的政策上調整空間更多,可作中長期整體規劃方案的研擬;兩岸直航及相關經貿議題的評估、規劃及推動兩岸協商;另外在新的一年內,努力與大陸方面一起探討共同建立「和平穩定互動架構」的可行方式,這是 總統在元旦談話所提示的原則;我們也會持續鼓勵兩岸交流活動增加其民主化內涵的研議與推展;更深化朝野凝聚共識的基礎,使我們在與大陸協商或互動得到更堅實的基礎。面對這些份量不輕的業務,勢必會動員各機關的力量,也盼望各界人士共同參與。

最後,兩岸局勢的穩定固然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也是符合中共未來數十年經濟發展的需要。但是,兩岸關係已成為國際高度關注的問題,台海問題在處理過程中,無法隔絕國際因素的影響,我們處理兩岸關係必需將觸角延伸到整個國際層面,才能從微妙而敏感的國際局勢及兩岸互動中,掌握先機,取得有利地位。因此,新的一年裡,大陸政策在戰略層次上,我們不僅要擴大思維的廣度與深度,更要擴大我們的互動面向。要達到這個目標,本會全體同仁必須在過去兩年半期間所建立的基礎,繼續推動短、中、長程的情勢研判與策略研究,使我們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之上,推展各項業務、開創兩岸互動的新局。


記者與主委詢答議題:

總統的談話反映出兩岸關係複雜及多面向的趨勢

問:陳總統對大陸政策的談話忽冷忽熱,陸委會事先是否曾被知會?總統談話是否由陸委會提供之資訊?(國聲電臺記者廖悅佑)

答:總統談話並非忽冷忽熱,不過這體現出一項事實:兩岸關係的層面非常複雜,它包含許多正面因素及負面因素,涵括多層面向,牽涉的因素也十分複雜。不同角度切入,可能有不同的結論,所以總統的談話並不是忽冷忽熱,而正是反映兩岸關係的複雜及多面向的情勢。

台商春節包機返鄉作業時間有限,包機訂位不如預期熱絡

問:兩岸包機不如預期熱絡,原因為何?(國聲電臺記者廖悅佑)

答:包機人數不如預期的因素有三:

(一)首先,兩岸政府包機作業的時間非常有限。台商返鄉包機問題被提出的時間是在去(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中旬,我方行政院在去年十一月底就已做成政策決定,兩岸政府在去年十二月時各自公布申請程序。在此期間,民航業者也必須考慮航班的安排,這其中還牽涉到因停降港澳須詢問港澳政府的意願問題,因此整個作業時間相當短暫。兩岸能夠在短時間內處理此一問題,顯示出兩岸之間的互動比以前來得好。

(二)包機案被提出之後,往返兩岸之間的定期航班業者也做了部分的調整,包括增加航班,以及縮短航班銜接的里程時間。這使得當初台商返鄉之定期航班「一票難求」的情況,大幅降低。

(三)此次包機僅核准去航六班次、回航六班次,來去皆有時間的限制,是故旅客在選擇上有一定的限制,相對地使旅客流向定期航班,利用包機往返者反而減少。

直航評估報告將適時公布

問:陸委會直航評估報告已經完成,將於何時公佈?(民生報記者張麗君)

答:本會於去(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底完成直航評估報告後,立即送國安會做進一步整合,並進行政府內部程序的簡報及討論,目前簡報的層次即將完成,但後續仍有強化作業待完成。我們希望可以在過年前公布,如果來不及則在過年後再處理此問題。


歡迎大陸人士來台觀光,但兩岸仍須透過協商建立相互配合機制

問:開放大陸人士來臺觀光已屆一年,請問執行的成效如何?未來是否會進一步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民生報記者張麗君)

答:

(一)目前我們已開放兩種類型人士來臺觀光,這兩種類型人士比較單純,沒有人員身份認定的問題。開放大陸人士直接來臺觀光與開放其他國家觀光客來台觀光不同之處,在於我們在大陸並未設立代表處,協助確認旅客身份等事項。所以進一步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我們必須與中共進行一定程度的協商,建立相互配合機制,降低大陸人士來臺觀光的風險。

(二)在此我們必須再次強調,政府非常歡迎大陸人士來臺觀光,主要的著眼點在於能讓大陸人士瞭解臺灣社會運作情況及人民的期待。對兩岸關係而言,我們認為有正面效應。目前未開放第一類大陸人士來臺觀光,並不表示我們不歡迎他們進入臺灣或是持負面看法。事實上,我們歡迎大陸人士來臺觀光,也希望大陸當局能夠正面考慮這件事,積極與我方進行協商,以解決雙方配合上的障礙。

健康溝通機制、足夠的自信心、成熟的責任感是建構「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的三項重要因素

問:元月三十日「江八點」屆滿八週年,「江八點」最後一句話是「兩岸不能老死不相往來」。而江澤民在「十六大」的工作報告中也提出「三個可以談」,陳總統也提出希望建立「兩岸和平穩定架構」,胡錦濤也一再強調「江八點」是中共未來對臺政策的基本架構。基於此,未來兩岸談判,我方可以談的議題有那些?架構為何?(東森新聞報記者陳增芝)

答:總統在元旦的講話中已提及,不論是現階段或在可預期的未來,雙方最重要事仍是維持兩岸關係的穩定。兩岸關係的穩定當然有短期或階段性的穩定,我們希望未來走向長期,而且是結構性的穩定,這就是總統元旦提出「建立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而要建構「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有三個重要的因素必須考慮:

(一)雙方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的溝通機制。也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可以澄清誤解或進行想法上的溝通,對兩岸而言,這是十分必要的。現在雖有許多不同的民間管道(例如學者、政治人士、商務人士等專業人士交流的制度)存在,但我們還是需要雙方政府可以坐下來直接談公權力行使的管道,期盼兩岸將來能有所突破。就溝通的層面來看,我們希望建立一個持續性、有效運作的制度化溝通機制。

(二)兩岸都有足夠的自信心。這與雙方經濟發展、政治及社會的健全與否有關。我們的政治民主與社會制度建全,以及自由機制,是我們自信心的來源。

(三)成熟的責任感。也就是對於國際與區域和平,雙方都需要有強烈的責任感。 事實上,陳總統在元旦談話中也提及,我們要走向和平穩定的架構,第一步必須共同找尋雙方有利的事項來做。例如在經貿的問題上有許多成熟的議題可以共同討論,此問題的發展與將來走向仍有待雙方共同體認哪些是雙方有利的事項。

持續改善兩岸關係並累積善意,將來總會水到渠成

問:蔡主委曾經表示,今年上半年兩岸會有好的開始。但陳總統昨天表示,並不看好兩岸關係在短期內會有突破的可能性。請問主委的看法如何?(新加坡海峽時報記者鍾鳴)

答:我在年初講的是,今年兩岸互動的客觀環境條件比較好,兩岸關係的互動須有一定程度的累積性,如果要尋求短期的突破是比較困難的,須有時間、耐力及成績共同的作用才會產生。陳總統的意思是不要期待兩岸在短期內會有大突破,但是我們若持續改善兩岸關係並累積善意,將來有一天也會水到渠成。

本次包機案執行完畢後,政府將再評估檢討

問:剛才主委談及春節返鄉包機因作業時間的關係因此彈性較小。未來清明節或其他節日時會不會再開啟包機的作法?是否會因為作業時間較長的關係,彈性比較大?(美聯社電視台記者張嬙)

答:陳總統表示,對於未來的兩岸關係不要有過度的期待。我們希望在整個包機案執行完畢後,再檢討並視實際需求,再做下一步的決定。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讓幾天之內的春節包機的運作,包括「小三通」擴大形式的返鄉作業能夠順利完成。

我們希望兩岸直航談判的作業愈早開始愈好

問:在政府完成直航的評估討論工作後,是否能在春節後主動向對岸提出兩岸直航的協商談判?(華視記者陳汎瑜)

答:政府絕對有誠意提出兩岸協商的意願,但問題是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提出。我們希望兩岸直航談判的作業愈早開始愈好,因為兩岸直航的問題非常複雜,待處理事項也非常多,如果能及早處理,就可以處理得較為完整圓滿。此外,三通所可能產生的負面效應也可以透過及早談判,有比較多的時間來處理,以降低負面作用。

春節包機返鄉訂票截止時間延至起飛前三天

問:春節包機返鄉訂票的人數不如預期,六家航空公司希望將訂票的時間延長至起飛的前一天,因須預先審查搭機名單,所以陸委會並不同意訂票日期延到最後一天。請問須審查名單的理由為何?(中國中央電視臺記者陳軒石)

答:因為包機主要的對象是臺商,所以必須審查名單究竟是否符合所列資格。目前我們已經同意將訂票截止時間延至起飛的前三天。

兩岸都必須面對國際社會處理兩岸互動的問題

問:日前主委曾表示,希望把兩岸問題拉到國際層面思考。我們瞭解中國大陸在國際上對臺灣的打壓持續存在,而主委也提及兩岸在上半年有復談的機會。在中共打壓不斷及復談也有機會的情況下,未來陸委會如何將兩岸問題國際化?如何與外交部合作?(英文臺北時報記者林妙容)

答:

(一)我們希望無論在國際上或在兩岸間與大陸方面都有良好的互動。我們對於中共在我加入國際組織活動的嚴苛條件、甚至排擠的情形深感遺憾,臺灣兩千三百萬人民以「中華民國」名義在國際間運行並無不正當之處,希望中國大陸當局能夠體認這是臺灣人民的共同心願,這種心願必須被尊重。

(二)中國大陸利用國際力量處理兩岸問題,換言之,兩岸問題非單純兩岸問題,尚涉及許多國際因素,事實上,國際社會對於兩岸關係也有本身的利益存在,所以國際社會對於兩岸關係也有一定程度的關注及關切。我們不僅要與中國大陸共同處理兩岸關係,同時也都必須面對國際社會處理兩岸互動的問題。

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施行細則修改後,未來處理蒙藏事務將更富彈性

問:民主與人權都是台灣最強調的資產,政府是否會運用此項資產在兩岸關係上有所作為?陳總統曾表示,蒙藏人士不是大陸人士,未來配合政府再造,陸委會如何看待這項說法?新的一年,陸委會對大陸政策宣傳上是否有新的構思?(台灣日報記者唐詩)

答:

(一)我們會持續強化大陸政策的宣傳,在強化的過程中我們會尋求媒體的支持。我們歡迎媒體批評我們,也希望有機會能夠與媒體溝通。我們自信心的來源在於台灣的民主機制,我們也希望中國大陸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能夠考慮民主機制的問題,使得經濟的發展到達更堅實的基礎。是故台灣過去經濟的發展、民主的萌芽、政治制度的改制都是十分可貴的經驗。雖然並不表示可完全適用於中國大陸,但至少可作為一種思考來源。因此,我們非常歡迎中國大陸人士來台汲取經驗,包括來台觀選等活動。

(二)至於是否將蒙藏人士視為大陸人士乃屬法規適用的問題。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施行細則修改後,未來處理蒙藏事務將更富彈性。至於將來政府改造後,凡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外的地區,並不在陸委會業務權責範圍內。

對八吋晶圓赴大陸設廠的政策沒有任何預設立場與結論

問:企業界對於三通期盼甚高,行政院是否在過年前核准八吋晶圓廠赴大陸投資?陳總統在競選時曾提及要儘快三通,三通在二00四年之前是否可以完成?(公共電視台記者蔣靜怡)

答:

(一)明(廿二)日跨部會的審查會召開,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預設立場與結論。我們對八吋晶圓赴大陸設廠的政策在去年就宣布過,廠商可以到中國大陸投資八吋晶圓廠。因此現在並非重新宣布八吋晶圓赴大陸投資的政策,本次審查只是檢視這件八吋晶圓廠投資案是否符合赴大陸投資的條件,也是政策宣布後執行過程的審查。本次審查若通過,則為同意其第一階段的投資。廠商赴大陸投資八吋晶圓廠的條件是以現成的、剩餘的設備投資;現成剩餘設備的移廠是第二階段,也有其條件限制須於第二階段審查,因此整體作業共分兩階段。

(二)由於直航是技術性非常高的作業,也牽涉到非常複雜化的談判事項,政府儘量避免將三通的時間問題政治化。

陳忠信此行與前幾次赴大陸並無本質上的不同

問:陸委會對廿日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陳忠信赴大陸有何評論?對於部分評論認為陳忠信此行具有指標性意義,是否同意此項說法?(日本共同社記者呂怡青)

答:這不是陳忠信委員第一次赴中國大陸,他此行與前幾次赴大陸並無本質上的不同。兩岸應多往來、多溝通,這一類的溝通也是我們所樂見的。

陳忠信此行是一個正面的發展,但不是新發展

問:陳忠信此行是否可以作為兩岸良好互動的開始?是否可利用此種方式進行兩岸接觸?(路透社記者洪昭容)

答:這是一個正面的發展,但不是新發展。

兩岸如要對飛,必須經過兩岸協商

問:立法委員章孝嚴曾提出,如果有下次包機作業,希望可以符合大陸官方對飛的要求。請問陸委會如何評估?(衛視鳳凰台記者楊明哲)

答:下一次包機採取何種方式,或是否仍有包機等問題,都必須等到這次包機案作業完成之後,再作檢討以便處理。兩岸如要對飛,必須經過兩岸協商,這一次因為是單向包機作業,因此暫不須協商。

如要讓直航或「小三通」顯現出正面的效益,中國大陸必須釋出某些資源

問:陳總統昨日表示直航的效益有限,請問您認同此一說法嗎?

答:總統的說法是,直航的效益不是必然且無條件的正面,而是必須作更深一層的思考。檢視總統講話通篇的意義,如果能讓直航或「小三通」顯現出正面的效益,中國大陸必須釋出某些資源。以「小三通」而言,中國大陸就必須釋出善意,容許他們的觀光客走「小三通」路線。以「小三通」而言,台灣到中國大陸去的人員非常多,大陸進入金馬地區的人較少,中國大陸赴金馬地區者大多為政府官員,這不是政府當初所期待的經濟性交流的狀況。


政府會考慮讓台灣的教育機構赴大陸開學分班或開放大陸人士到台灣就學的可能性

問:台灣赴大陸唸書者日眾,陸委會目前對大陸學歷採認的研究為何?有無迫切性解決?是否有時間表?(聯合報記者羅嘉薇)

答:

(一)近幾年來,學歷採認愈趨像是產業問題。我們面臨教育產業供過於求的情形,有很多學校在招生上有困難,很多教育機構對供過於求或招生不足的情況也很憂慮。基本上我們的教育產業必須有一定的調適期,因此對學歷認證採取比較審慎的態度。

(二)在未全面採認大陸學歷的前提之下,我們會開始考慮採取其他方式協助教育產業調適。例如我們的教育機構赴大陸開設學分班的問題,或在一定程度內,開放大陸人士來台灣就學的可能性,這都在政府的評估中。在政府大陸政策上,我們也希望協助教育機構作調整,配合教育部的規劃,同時也希望讓這個地區的其他國家學生來台灣受教育。

陸委會主委是否要在黨派上有所附屬,是一個可以思考的問題

問:今(廿一)天有新一批政務官及學者參加「民進黨菁英入黨」活動。您與民進黨的關係良好,請問在可預見的未來,您會不會加入民進黨?為什麼?(三立電視台記者謝佳凌)

答:陸委會主委是否一定要在黨派上有所附屬,這是一個可以思考的問題。其次,真的很簡單,過去從來沒有人邀請我加入民進黨。

兩岸飛機直航必須透過協商

問:立法委員章孝嚴表示,台灣的飛機如何飛到大陸去,大陸的飛機就怎麼飛過來,也就是說包機單飛不需要兩岸協商,對飛也不需要協商。對此種說法您有何評價?(人民日報記者孫立極)

答:政府的立場十分清楚,兩岸雙方在處理對飛的問題時,仍須透過雙方協商。

企業將在兩岸直航後分別受益或受到衝擊

問:您曾提及兩岸直航有助於台灣成為區域運籌中心,直航評估報告已完成兩個月,請問直航的主要架構及方向的評估為何?(中國時報記者王銘義)

答:

(一)總統昨(廿)天的講話反映出一項事實:兩岸直航問題十分複雜,不能以簡單思考或單一面向切入。因此重點在於兩岸直航本質上有其複雜性,不能過度單純思考。直航對台灣與大陸的經濟互動產生大幅改變,這也會影響兩岸之間貨物、技術、資金、人員、資訊的流動。此外,對於企業投資與產業發展,以及民眾的生活與消費型態都會產生鉅大影響及轉變。而三通所衍生的國防、政治、社會等各層面的影響也相當廣泛而深遠,這也是政府對直航規劃格外審慎的原因,作全盤的掌握,唯有如此,才能作出符合國家利益的最適當決策。

(二)整體而言,企業將在兩岸直航後分別受益或受到衝擊。好處是例如可以降低運輸成本、提升部分企業的經營效益,促進貿易及產業分工的效果。但也可能帶來不利的影響,例如經濟結構大幅改變,與產生鉅大調整的成本。就如同台灣加入世貿組織,會因為開放市場而產生內部調整,在調整的過程中也有其成本,也可能衍生各種經濟的變數,尤其是在兩岸經濟規模差距日益加大的情況下,兩岸資金流動有單方流出的趨向,直航有可能為台灣帶來不可漠視的負面影響。在國家安全層面上,所涉及的層面相當廣泛與複雜。

直航與三通的作業需包括對經濟與國家安全的思考

問:陳總統日前出席台藏基金會時,對於藏人地位有一番發言,相對於中共對西藏流亡政府的態度,此時陳總統的發言是否會影響兩岸三通談判的氣氛?此舉是否意在把兩岸議題搬上國際空間的方式之一?(美國自由電台亞洲記者吳小瑾)

答:議題之間雖然有相互影響的關係,但在思考時亦需要有必要的切割。直航與三通的作業有其思考層面,包括對經濟與國家安全的思考,但並不因此類思考而排除我們處理其他問題的空間。我們除了處理大陸問題與兩岸關係之外,尚需處理前述範疇所無法涵蓋的議題,台藏基金會成立之目的亦在於此。

直航作業複雜度高,我們不希望直航在處理過程中過度政治化

問:陳總統日前對於日本學者大前研一的報告,表示時間是在台灣這一邊,以陳總統的談話對照台灣期待三通直航協商越早越好來看,請問政府推動兩岸協商的誠意有多少?(中央社記者廖真翊)

答:

(一) 時間站在哪一邊與是否直航並不必然有關,陳總統發表時間站在台灣這一邊有其思考脈絡。兩岸的競爭基本上是制度的競爭,從經濟自由度、市場結構與政治體制、民主機制等層面而言,我們比中國大陸成熟。台灣經濟受國際景氣影響,同時也面臨結構性轉型的時刻,雖有困頓,但是在制度面與結構面而言,台灣較為堅實,這正是陳總統信心的來源。

(二) 由於直航作業複雜度高,需專業處理,所以不希望在處理過程中過度政治化,使得直航與政治產生不必要的掛勾。

非金融機構存款增加一百三十幾億美金,可知OBU制度已經發揮其效能

問:政府如何建立吸引台商回流的機制?(自由時報記者黃忠榮)

答:政府對於台商回流機制有幾項作業與調整:

(一)就台灣本體經濟而言,要創造投資機會,政府持續與台商檢討回台投資的興趣,並加以介紹。在二月份即將舉行的台商春節聯誼會就有說明會,期盼各縣市對於台商說明投資機會,海基會亦正積極研議發展資訊暢通機制。

(二)今年補辦登記的台商家數計有九千餘家,金額超過六十億元,加上前期補辦登記的台商,按照經發會的共識,台商所登記的投資金額可以循環性使用。

(三)為提升兩岸資金流通性,開放直接通匯,尤其在OBU制度上採取更多優惠措施。我們可以看見今年OBU成長快速,非金融機構(一般個人的公司)存款增加一百三十幾億美金,同時OBU匯款的業務成長兩百多個百分點,可知OBU制度已經發揮其效能。

盼望未來兩岸關係維持平穩並持續發展

問:請問主委的新年新希望?(中視記者崔企川)

答:

(一)兩岸關係維持平穩並持續發展。

(二)盼望雙親不需每天看報紙時還為我擔心。

(三)未來有更多新聞供媒體報導,同時本會更正稿數量減少。

政府會在整個包機案執行結束後進行評估,現在討論兩岸對飛言之過早

問:主委曾強調倘若兩岸對飛需要協商,且直航作業較包機更為繁複,雙方在短期內是否有可能尋求平等地位或雙方均可接受的方式進行協商?(東森新聞報記者陳增芝)

答:政府會在整個包機案執行結束後進行評估,包括包機的必要性以及後續的相關考量。現在討論兩岸對飛言之過早,兩岸協商仍有諸多問題需要進行談判。本次台商春節包機返鄉不需要協商的原因,是因為採用既有的台港與台澳航線飛行之故。

我們呼籲中國大陸應該重新檢視「江八點」

問:陸委會如何看待「江八點」在大陸對台工作的地位與政治意義?今年「辜汪會談」即將屆滿十週年,辜、汪兩人今年是否有見面的機會?(中國時報記者王銘義)

答:

(一)我們對「江八點」在中國大陸對台政策上的比重,不方便公開評論。但我們仍要呼籲中國大陸回顧八年來兩岸情勢變遷,是否需要適時檢討「江八點」,即使無須檢討,是否需要因應實際情勢進行彈性調整。台灣正在修訂為期十年的兩岸關係條例,因此,我們也呼籲中國大陸應該重新檢視「江八點」。

(二)期盼辜、汪兩人能重新聚首並進行有意義的會面,其方式並不必然因循十年前的模式,期待利用其他方式進行有意義的會面。

類別

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