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吳主委於「第十一期大陸金融研究聯誼會」致詞稿

  • 發布日期:93-12-27

主席、陳董事長、各位貴賓、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今天很榮幸、也很高興能夠應邀參加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主辦的第11期「大陸金融研究聯誼會」。首先,本人要對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多年來在推動兩岸金融交流方面所作的努力與卓越成果,表達敬佩之意,尤其是周吳添董事長多年來不辭辛勞,穿梭海峽兩岸,為雙方金融界及有關部門建立溝通的橋樑,令人感佩。今天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以「2005年大陸經濟展望」為題舉辦座談會,充分顯示對大陸經濟問題的關心與重視。相信透過與會各位金融界先進及專家學者的熱心參與及腦力激盪,今天的會議一定會有很豐碩的成果。 跨國企業及世界各地財經專家看中國大陸經濟,往往被大陸經濟的迅速崛起,感到目眩神迷。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是全球成長最快的經濟體,目前已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第四大貿易國,許多跨國企業對大陸市場有很多憧憬,紛紛前往大陸投資及設置據點,讓大陸成為全球最大的外人直接投資(FDI)地區,亞洲近三分之二的外人直接投資都被大陸所吸收,這種「磁吸效應」對鄰近國家的影響愈來愈大。中共當局也運用日益茁壯的經濟力量,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擴大影響力,中國與東協簽署自由貿易區協定,就是中共政經影響力擴大的展現,也是所有亞洲國家必須正視的問題。 然而,若作更深入的觀察,在中國大陸經濟欣欣向榮的另一面,也存在很多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大陸經濟轉向市場化後,經常一窩蜂盲目投資,形成週期性過熱及泡沫經濟問題,過去25年中國大陸已歷經三次週期性的經濟波動;自去(2003)年下半年開始,大陸又出現經濟過熱的現象,因此,中共當局自去年9月開始實施所謂「宏觀調控」措施,來抑制過度投資及物價上漲等問題。雖然中國實施宏觀調控已獲若干效果,但是,各種長期結構性的問題,包括過度依賴投資及出口、大量熱錢流入、失業問題、金融壞帳、能源短缺乃至中央與地方政策分歧等,在在考驗宏觀調控的成效。另外,法制欠缺、治安、貪腐、社會抗爭事件層出不窮等問題,也正在侵蝕大陸經濟發展的基礎。是以,中國大陸經濟能否繼續穩定發展,關鍵在於中共能否推動有效的政經改革,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發展的結構性問題,這也是我們觀察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切入點。 面對中國經濟崛起及影響力擴增的新形勢,政府的首要課題,是在維繫台海的和平穩定,為台灣經濟的持續發展營造有利的環境,並在區域合作發展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今年2月3日,陳總統發表「和平穩定互動架構」的重大宣言;今年的5月20日,陳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提出了以「和平與發展」為主軸的兩岸政策方向;今年雙十國慶文告之中,陳總統也揭示兩岸和平對話的基礎,以及具體可行的政策項目;今年11月10日的國安會議結論之中,陳總統再一次宣示追求對話、維護和平穩定的決心。這四次的重大政策宣示,充分展現我國政府追求兩岸和平穩定的勇氣與決心,同時也提出改善兩岸關係、降低敵意、避免衝突的具體建議,包括持續放寬並擴大兩岸交流的相關措施、建立協商機制、建構政治關係、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等。這些都是現階段政府努力以赴的目標。 在兩岸經貿方面,政府體認到,面對全球化及區域經濟整合的發展,台商赴大陸投資已屬常態現象,兩岸貿易的持續擴大也是長期趨勢,因此,政府秉持「深耕台灣、佈局全球」的總體經濟發展策略,以及「台灣優先、全球佈局、互惠雙赢、風險管理」的兩岸經貿發展原則,積極推動兩岸經貿政策的調整及開放措施,自公元2000年來推動的開放措施,包括實施金馬「小三通」;擴大境外航運中心的功能及範圍;大陸投資政策「戒急用忍」改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開放直接通匯、開放銀行、證券及保險業赴大陸設立分支機構等;大幅放寬大陸物品進口限制,並開放兩岸貿易商直接交易;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以及擴大開放大陸商務人士來台等等。政府更將推動兩岸「直航」及「三通」列為既定政策,並在過渡時期,積極推動貨運便捷化及人貨包機政策。 在兩岸金融方面,政府為因應大陸台商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已陸續採行多項開放措施,包括:開放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DBU(國內外匯指定銀行)及郵局與大陸金融機構的直接往來;開放銀行業赴大陸地區設置辦事處,並開放保險業及證券業赴大陸投資或設立據點。目前已有七家銀行在大陸設置辦事處,四家保險公司已獲准赴大陸設立子公司。政府也充分了解金融業界對進軍大陸市場、建立區域金融服務中心的期待與需求,因此,相關機關也在持續檢討兩岸金融往來政策,包括擴大OBU的功能與範圍、試辦人民幣兌換業務等,都在評估規劃的範圍內。不過,鑑於擴大兩岸金融往來攸關國內金融穩定及健康發展,如何建立防火牆,並在金融監理上與大陸方面進行合作,應是當務之急。 坦白講,兩岸金融及經貿開放措施的落實推動,關鍵在於兩岸的協商,包括金融監理、貨幣清算、投資保障、避免雙重課稅、大陸物品進口、智慧財產權保護、人貨包機、海空運「直航」、大陸人民來台觀光等等,都需要兩岸就相關問題進行務實協商。遺憾的是,大陸方面一直以政治因素推遲兩岸協商,使各項開放措施無法落實執行,也影響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的推動。我們至為期待大陸方面能夠調整心態,作出善意的回應,排除兩岸協商障礙,為建立互利共榮、可長可久的兩岸關係,作出相對的努力與貢獻。 最後,預祝今天研討會的順利成功,並敬祝各位事業興隆、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類別

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