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二日
△香港特區政府今日正式宣布,特區行政長官已指定一九九八年五月廿四日為首屆立法會選舉日,而負責選出十名立法會議員的選舉委員會﹝人數為八百人﹞,則將於四月二日按功能界別選出。
一月四日
△澳門土生協會主席畢世華今日表示,澳門政府的歷年財政滾存是屬於澳門的資源不應濫用,更不應作為支付轉移到葡國的公務員退休金。
一月五日
△香港「支聯會」及「四五行動」廿多名代表今日向在前港督府內接受歡迎儀式的中共前「國家主席」楊尚昆一行示威,並於府外扔擲雞蛋。
△港府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今日展開一連三天的北訪行程,首日並與中共「公安部部長」陶駟駒達成共識,同意加強港警務處與中共「公安部」的溝通合作,以打繫跨境犯罪。
一月六日
△港府行政會議今日開會,同意讓一千二百多名遭外國拒絕收容的越南難民正式成為香港居民。一九七九年,英國代表香港在日內瓦簽署協議,把香港作為「第一收容港」,承諾無條件收容越南船民,自此,香港廿多年來即背負照顧船民的沈重包袱。而港府行政會議之安排,一般相信是取消香港作為越南船民第一收容港政策的其中一項配套措施。
△澳門土生協會代表團應中共「新華社澳門分社」外事部之邀請赴北平訪問,澳門土生協會主席畢世華表示,希望此行能反映一些有關澳門過渡期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公務員本地化問題,因為此工作做得不理想,將影響「九九」後澳門特區政府之運作。
一月七日
△港府署理政制事務局長葉文輝表示,香港特區政府與台灣有關的事務,是由政制事務局負責統籌的,目的是確保台港關係符合「錢七條」的規範。他並表示,由於已有特首特別顧問葉國華負責台港間非官方的聯繫,特區政府無需再建立更多與台溝通之渠道。
一月八日
△港府保安局長黎慶寧表示,港府已決定自今日起取消對非法抵港越南人士實施的「第一收容港」政策及修訂「入境條例」,日後非法抵港的越南人士將不會再獲「入境條例」給予甄別難民身分及覆核程序的待遇,港府亦不會給予滯港難民合法居民身分,並將削減為他們提供之服務。
一月九日
△港府發表特區排名表,作為在進行官方活動或儀式時的禮賓排名之用,相較於港英時代的排名表,主要官員的排名比以往大幅躍升,港府發言人解釋,這安排可體現「基本法」中規定「行政主導」的政府。
△港府臨立會財務委員會通過未來五年將從貸款基金撥出一八○億元,提供房協設立和推行「首次置業貸款計劃」,以協助十年內未擁有私人樓宇的低入息家庭置業安居。
一月十日
△香港「中華青少年歷史文化教育基金」今日宣布成立,該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伍淑清表示,該基金會前身「青少年學生歷史文化教育團」近年已組織約兩千名青少年到大陸參訪,今年預計增加到七千或八千人。
一月十一日
△澳門青年商會總會暨屬下兩分會「汎澳青年商會」、「濠江青年商會」今晚舉行「九八年度新一屆理事局成員就職典禮」,新任青商總會會長沈常華表示,總會將透過不同形式推動工作計劃,如「九八年國際青商亞太地區周年大會」,離岸領袖才能訓練營、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經濟研討會等,從不同層面向海外青年朋友推介澳門。
一月十三日
△廣東省九屆「人大一次會議」今日上午選舉產生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當選的澳門區「人大代表」是:王啟人、楊秀雯、何厚鏵、柯正平、唐星樵。
一月十四日
△香港蘋果日報今日發表,由該報委託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進行的一項電話民調,該項民調顯示,有超過八成的香港市民不知道今年立法會選舉何時舉行,更有超過九成不知道地區直選是採用比例代表制。
一月十五日
△香港民主黨通過第一屆立法會地區直選候選人排名,該黨副主席楊森表示排名結果反映中委會決定,黨中央並無任何指示,該黨主席李柱銘則對外稱有信心在地區直選爭取到十席,民主黨地區直選參選名單如下:
民主黨地區直選參選名單
地區 參選人﹝括號內為名單次序﹞
港島 1李柱銘 2楊 森 3阮品強 4曾健成
九龍東 1司徒華 2李華明 3麥海華
九龍西 1劉千石 2涂謹申 3黃仲棋
新界東 1鄭家富 2黃成智 3謝永齡 4林 然
5何淑萍
新界西 1李永達 2何俊仁 3黃偉賢 4陳偉業
5陳樹英
一月十六日
△港府耗資六千萬元,為期六週的一九九八年五月立法會地區直選選民登記今日截止,港府選舉事務處表示,共接到五十八萬份地方選區的選民登記表,其中半數為新登記選民,餘為更改地址之已登記選民,連同原已登記的二百多萬名選民,香港首屆立法會的地方直選約有二七七萬名選民。
△港府公布由行政長官董建華擔任主席的策略發展委員會十四人名單,短期內將再委任一個由專家組成之國際顧問團,該組織將就香港經濟人力資源、教育、房屋、土地供應、環境、香港與大陸關係的影響七個範疇進行長遠方向之研究。
一月十九日
△國泰航空公司宣布,受到亞洲金融風暴、亞洲區經濟下調、香港經營成本提高和亞洲旅遊業顯著衰退的打擊,該公司將要裁減七六○名員工,其中六成是香港員工,以改善公司競爭力及應付收益與運載率下降等不利情況。
一月二十日
△英國外交部今向英國國會提交半年一度的香港問題報告,報告內容表示,對特區運作以來基本保持不變表示鼓舞,但仍存在隱憂,例如特區政府就港人在內地所生子女來港問題的處理;對青天白日旗展示問題,以及傳媒自我審查等,該報告促請特區政府能審慎處理,容許公開辯論。
△中共中央提出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人選建議名單,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共二一九六人,其中共產黨員八七七人,「黨外人士」一三一九人,而「特邀香港人士」為一一五名,「特邀澳門人士」為二十六名。
一月廿一日
△面對金融風暴,香港工會聯合會認為香港中下層和管理階層僱員,皆受到影響,因此向港府緊急呼籲,提出五項建議:1停止輸入外勞、2設失業援助金、3寬減政府稅項、4凍結各項政府加費、5凍結公共事業加價一年。
一月廿二日
△香港政團「前線」成員劉慧卿今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接受Bruno Kreisky Foundation頒贈人權獎項,與劉慧卿一同競逐的,還包括,魏京生、李柱銘,但最後由劉慧卿獲獎。Bruno Kreisky Foundation創立於一九七九年,每隔兩年便從全球揀選為爭取人權作出貢獻的人士給予嘉獎,曾獲獎的著名人士包括南韓金大中和南非的曼德拉。
一月廿五日
△中共「新華社澳門分社社長」王啟人今與澳門當地記者舉行新春聯歡午餐時指出,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委會將在今年成立,涉及政權交接的原則具體問題,將一步一步地進入具體操作階段。
一月廿七日
△香港高等法院裁定,新移民成為永久居民前所生之子女,也享有「基本法」所賦予的香港居留權,他們可申請證明書輪候赴港,這裁決大大增加有權來港的內地人數目,估計將由六萬增至三十二萬人,這數目更會隨著單程證的批出而不斷增加,由於裁決影響深遠,港府已隨即發表聲明,表示會就裁決提出上訴。
二月二日
△港府民政事務局今日公布一月份進行的市民最關注問題民意調查結果,據數據顯示,市民對香港情況的滿意程度,跌至一九八三年以來的最低點,而市民現時最關注的問題亦已由去年十一月份的房屋問題改為經濟問題,港府發言人相信與亞洲金融風暴的骨牌效應有關。
二月三日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發表一項對港人「自我身分認同」及對幾個「回歸標誌」的情緒變化,調查結果發現,港人於「九七」後對「解放軍」的不安感減幅最明顯,而就整體而言,港人認同香港人的身分,始終稍強於認同「中國人」的身分。
二月四日
△香港警方今日首次引用「國旗法」和「區旗法」檢控二名市民,有關罪行最高可被罰五萬元及監禁三年。該二名市民於今年一月一日參加「支聯會」的元旦大遊行時,涉嫌把一面破爛的中共五星紅旗和一面塗污的香港特區區旗,插在港府總部外的拒馬上。
二月六日
△香港旅遊協會今日發表一項統計數據,隨著赴港旅客下降,以及平均留港日數減少,去年香港的旅遊收益,較一九九六年下跌百分之十四點七,預計今年的訪港旅客人數僅有百分之二的增長。香港旅遊協會正策劃全新的市場推廣計劃,並針對不同市場,釐定個別推廣策略。
△英國「經濟學人情報組織」今日發表每半年進行一次的全球生活指數調查,該調查顯示,香港成為居港外國人眼中,全球生活指數最高昂的第三城市,僅次於日本的東京及大阪。
二月八日
△大陸民運人士王炳章潛返大陸,於二月六日在安徽被捕,香港支聯會常委劉千石表示,此事件清楚告知世人,即使中共簽署了「國際人權公約」,也不代表會放寬有關的控制。
二月九日
△香港衛生署官員今日出席臨立會專責委員會時表示,香港禽流感的源頭來自候鳥,再傳染鴨鵝等家禽之後,交叉傳染給雞隻與人類。港府衛生福利局亦表示,考慮立例規定零售家禽的攤販,將雞、鴨、鵝分開售賣。香港目前仍有兩個人因感染禽流感冒住院,但情況已有改善。
二月十一日
△中共「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於本月十日訪港,計停留四天,喬石於今日下午會見香港地區「人大代表」時表示,港區「人大代表」無監督香港特區的職責,他並重申鄧小平指「解決統一問題後,對台政策亦五十年不變。」喬石訪港期間,香港「支聯會」、「四五行動」及「大陸問題樓盤業主聯委會」數十代表,則先後向喬石示威請願,要求平反「八九民運」。
二月十三日
△港府庫務局今日公布一九九八年至一九九九年特區政府開支預算案,預算內容主要以打擊高失業,挽救香港經濟為重心,其中政府部門開支增長近六%,主要用於基礎建設,教育及社會福利,至於預算案收入部分將由財政司於本月十八日向臨立會公布。
△港府今日公布成立以來的第二次高官調動:現任庫務局局長鄺其志將出任新設的「資訊科技及廣播局局長」;現任工商局局長俞宗怡調任庫務局局長;而文康廣播局局長周德熙則重新出任工商局局長職位;新任命於本年四月起相繼生效。取代「文康廣播局」的「資訊科技及廣播局」,除繼續負責廣播政策外,並統籌香港整體的資訊科技發展;而文康體育事務,將交由「民政事務局」負責。
二月十五日
△第四批中共退休元老今日抵港展開為期六天的訪問活動,本次訪港共四名中共退休元老,包括前「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張愛萍、前「副總理」兼「中央軍委常委」陳錫聯、前「國防部副部長」蕭克,以及前「中央軍委秘書長」楊白冰。自去年七月以來,先後有三批共十一名中共退休元老訪港。
△香港報業重燃減價戰,「東方日報」本日起減價至每份三元,較早前「星島日報」亦減價,業界不排除將有報章停刊。
二月十六日
△我交通部高鐵局負責中正機場到台北市捷運系統建設計劃甄審工作的甄審委員,包括交通部次長陳世圯、統一企業董事長高清愿、台灣省副省長吳容明等一行十三人因香港特區政府批准入港簽證過遲,被迫取消赴港考察行程,我香港事務局鄭安國局長表示遺憾,並希望台港兩地交流應更加方便,關係不應倒退。
二月十七日
△我駐港各單位聯合於十七日晚在港舉行春茗酒會,香港的政經界人士包括特首顧問葉國華、民主黨主席李柱銘、自由黨主席李鵬飛、律政專員馮華健、多位臨時立法會議員、瑞士、捷克、美國總領事館代表、多位大學校長、工商界重要人士等均出席,嘉賓雲集,層次較以往為高,筵開五十席;港府官員多位政界、外交界人士均為首次出席;鄭局長在致辭中以最新經貿及旅客數字舉證港台關係在「九七」後沒有倒退。
二月十八日
△香港特區政府成立後的首份一九九八至一九九九年度財政預算案今日公布。在香港經濟前景不明朗,許多市民和企業受金融風暴影響令資產貶值的損失下,該預算案引進廿四項減稅措施來紓解民困,以刺激本港經濟發展。
二月廿二日
△香港特區財政司長今日應中共「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廖暉邀請赴北平訪問兩天,將討論香港經濟事務,包括金融風暴後香港採取的策略及檢討。
△「政經風險顧問」國際機構發表亞洲金融體系風險評估報告,有關亞洲最健全的銀行體系中,香港排第一,台灣第三,中共第七,並指中共金融體系封閉,急需改革,否則危及亞洲。另外,港府財政司長指「穆迪投資」錯誤調低香港短期外債評級,是因為不接受「一國兩制」的看法。
二月廿三日
△香港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景氣一度嚴重下挫,針對國際評級公司屢次調低香港信貸評級,「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擬動用三百萬港元,資助香港大學亞太經濟合作中心作為一項為期三年的研究,目的為發展一套高頻宏觀經濟預測系統,並邀得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簡洛宏﹝音譯﹞指導監督。
二月廿五日
△香港臨時立法會今日通過「一九九七年公積金計劃﹝修訂﹞條例草案」,勞工界三百多萬人口爭取近三十年的強制性公積金計劃可望在明年下半年實施。同日,臨立會亦以絕大多數通過廢除由前立法局通過應適用於私人之間的「人權法案﹝修訂﹞條例」。
二月廿六日
△中共十五屆二中全會今日在北平舉行閉幕典禮,該會議審議通過了由「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國家機構領導人」人選名單,亦審議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上述名單和方案將提交下月五日召開的「九屆人大一次會議」審議。
△香港政制事務局局長孫名揚今日表示,香港特區政府駐北平辦事處可望今年底成立,由局長級官員領導,下設三個專責組別,編制約為四十人,除將引發新一輪高官調動外,亦將是香港特區政府最大規模的駐外機構。
△香港金融管理局今日宣布,香港外匯儲備連土地基金在內,已增至九八一億美元,較去年十二月升幅增加百分之五點七。
二月廿七日
△「新華社」今日公布中共國務院一批任免官員名單。包括免去「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秦文俊及張浚生之職務,並任命現任「中英聯合聯絡小組」中共代表陳佐洱為中共「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至於有關之繼任人選則尚未透露。
二月廿八日
△港府教育署已制訂全新「修訂課本基本原則」文件,作為出版商修訂教科書內容用字之指引。文件強調必須尊重「一個中國」的原則,倘若引用一九四九年以前之歷史文獻,教科書可保留文獻內「共匪」、「中華民國」等原有字眼,但談及一九四九年後台灣現況,必須在台灣政府、民國年號等用字加上引號或註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