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ERI「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新聞稿(2006年12月)

  • 張貼日:95-12-30
  • 發布單位:經濟部投資業務處






  1. 我國的投資環境評比排名全球第6名,亞洲第3名。預計未來1年及5年後,排名將分別列為全球第5名與第6名。

  2. 營運風險指標全球第3名,亞洲第2名;匯兌風險指標全球第5名,亞洲第2名;政治風險指標全球第15名,亞洲第3名。


壹、我國與亞洲主要國家投資環境風險評比


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usiness Environment Risk Intelligence ;簡稱BERI)本(2006)年12月發表之第3次的「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中指出,我國的投資環境評比(Profit
Opportunity Recommendation;POR)總分72分,排名全球第6名;分數與排名均與上次評比(2006年第2次)相同;在列入評比之全球50個主要國家中,次於瑞士、新加坡、荷蘭、日本、挪威(請參閱附表1)。


在亞洲地區,我國排名維持為亞洲第3名,次於新加坡(全球第2名,79分)及日本(全球第3名,75分),優於中國(全球第17名,61分)、馬來西亞(全球第19名,60分)、南韓(全球第21名,59分)、泰國(全球第29名,48分)、菲律賓(全球第36名,43分)、越南(全球第39名,42分)及印尼(全球第47名,40分)。


我國的投資環境持續被列為最高的1A等級,屬於低風險、適合進行投資之國家。BERI認為兩岸關係是影響我國政治評比的主要因素,由於兩岸緊張局勢預期趨於緩和,BERI預測我國未來1年的總體投資環境可望持續改善,分數將提升為73分,排名預期上升至全球第5名,與挪威同名;而5年後,我國的整體分數預估將持續上升為74分,但因挪威的分數預估稍高於我國,因此我國的排名將居全球第6名。(請參閱附表2)


貳、我國投資環境各項副指標評比


BERI的「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主要係以各國營運風險指標、政治風險指標及匯兌風險指標等三大指標作為評估投資環境優劣依據,並以跨國企業角度,綜合此三大指標據以評估投資各國的獲利程度。


一、營運風險指標:全球排名第3名、亞洲排名第2名


我國營運風險指標此次的排名居全球第3名(72分),排名及分數均與上次相同,次於瑞士及新加坡。在亞洲地區排名第2名,僅次於新加坡(全球第2名,75分),優於日本(全球第13名,66分)、馬來西亞(全球第21名,57分)、中國(全球第24名,53分)、南韓(全球第26名,52分)、泰國(全球第30名,47分)、菲律賓(全球第40名,41分)、越南(全球第45名,39分)及印尼(全球第48名,38分)。


BERI認為我國未來兩年的營運風險將呈穩定且持續改善狀態。依據BERI報告,台灣擁有完善的經濟基礎,非常適合外人投資,年初更有4家運輸公司投資參與中部科學園區的物流中心營建計畫。2006年第2季實質國內生產毛額成長4.6%,預計2006年全年經濟成長可?4.0%;2007年在出口擴張和民間消費支出成長下,預期經濟成長約在4.2%。2006年9月份的工業生產成長2.1%,失業率維持在4.09%,失業人數約有434,000人,勞動參與率為58.29%。2006年10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較2005年同期上升1.22%,在穩定的匯率和物價下,2006年的通貨膨脹壓力預期有限。另外,2006年9月底央行調高貼現率,由0.125%升至2.625%,市場利率隨之同幅上升。2006年8月份的廣義貨幣供給增加5.74%,而呆帳比例在7月間下滑至2.58%。各項資料均顯示台灣經濟在持續改善中。因此,BERI預測1年後及5年後我國此項指標分數將分別為72分及74分,排名仍維持為全球第3名、亞洲第2名。


營運風險指標共有15項副指標(量化指標),我國排名居全球前5名者包括:1. 對外商態度(第2名)、2. 不會將企業收歸國有(第2名)、3. 勞動成本與生產力比(第2名)、4.
政策延續性(第3名)、5. 文官體制(第4名)、6.國際收支(第4名)、7.長期融資與創投資金(第4名)等7項副指標。


此外,我國在經濟成長(第8名)、短期信用及融資(第7名)、通貨膨脹(第9名)及專業服務能力(第10名)等4項副指標亦排名在全球前10名。


不過,貨幣自由兌換(20名)、合約執行度(18名)、地方經營合作(14名)及通信運輸(11名)等4項副指標則顯示有改善空間。


二、政治風險指標:全球排名第15名、亞洲排名第3名


我國政治風險指標排名全球第15名(60分),排名及分數與上次調查結果相同。此項指標在亞洲排名第3名,次於新加坡(全球第2名,76分)、日本(全球第11名,62分),優於馬來西亞(全球第16名,58分)、中國(全球第18名,57分)、南韓(全球第23名,51分)、越南(全球第25名,49分)、泰國(全球第30名,44分)、菲律賓(全球第34名,42分)、印尼(全球第49名,35分)。


BERI認為我國之政治風險,主要來自與中國間之緊張關係,兩岸政策是台灣政黨間最大的分歧因素。中國反對台獨路線,加上2007年12月將進行立法委員選舉,預期在2007年至2008年間難有建設性政策推出,因此此次調查我國的政治風險指標表現略差。不過,隨著兩岸關係趨緩,BERI預測1年後我國的政治風險指標將提升為61分,排名可晉升至全球第14名(超越西班牙)、在亞洲地區仍居第3名;5年後上升為63分,排名晉升至全球第12名(與日本及萄葡牙同名)、亞洲第2名;10年後,上升為64分,排名全球第12名(超越萄葡牙,與日本同名)、亞洲第2名,僅次於新加坡。大體上,未來10年台灣的政治風險將逐漸降低。


本項指標共有3項副指標(質化指標):


1.外部影響因素:包括對峙國家關係、負面區域政治力量。我國在此項目的評比表現較弱。BERI認為兩岸關係在未來5年將有所改善,對峙國家關係指標將調升至中等水準。


2.內部影響因素:包括政治派系、宗教及種族問題、鞏固政權限制措施、仇外貪污程度、激進團體等。我國在此部分的評比表現最佳,均維持在中高以上水準。


3.潛在影響因素:包括社會衝突、革命暴動等。我國在此部分評比表現亦在中高水準。


三、匯兌風險指標:全球排名第5名、亞洲排名第2名


我國匯兌風險指標排名全球第5名(84分),分數和排名皆與上次調查相同。在亞洲地區次於日本(全球第1名,96分)、新加坡(全球第4名,85分),優於南韓(全球第8名,74分)、中國(全球第10名,72分)、馬來西亞(全球第18名,64分)、泰國(全球第27名,53分)、印尼(全球第33名,48分)、菲律賓(全球第35名,47分)、越南(全球第46名,39分)。


BERI認為我國因擁有巨額的經常帳餘額及外匯存底而使匯兌風險指標呈現上升狀態。2006年第2季,出口值為558.21億美元,成長13.9%,進口值為515.12億美元,成長9.8%,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為43.09億美元(2005年同期為21.12億美元);2006年全年的貿易順差預估可達200億美元。2006年1~6月間,外資投資金額為69.45億美元,超過600件的投資案;件數比去(2005)年同期增加31.1%,而金額成長更達530%。2006年9月底我國外匯存底達2,615.51億美元,高於年初的2,523.22億美元。根據各項指標,預測1年後及5年後,我國此項指標分數,將升為85分,名次均為全球第4名、亞洲第2名,將持續維持在良好情況。


匯兌風險指標共有4項副指標(量化指標),我國各項副指標表現如下:


1.外匯法令架構:我國排名全球第7名(82分),分數和名次與上次調查相同。我國的外匯法令已相當完備且自由開放,因此近年來我國的分數與排名均維持在相當穩定的水準。


2.外匯創造能力:我國排名全球第10名(77分),分數和名次與上次調查結果相同。


3.外匯存底:我國排名全球第3名(88分),排名及分數均與上次調查結果相同。


4.國外負債:我國排名全球第4名(91分),排名及分數均與上次調查結果相同,近年來均維持在91分之穩定水準。

類別

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