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八十八年三月二十二日蘇主委主持國際媒體說明會紀錄

  • 發布日期:88-03-22

蘇主任委員八十八年三月廿二日(星期一)上午十一時主持國際媒體說明會詢答紀錄如下:

一、您是第一位曾赴大陸的陸委會主委,此種經歷是否對您處理兩岸事務有所助益?中共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日前曾表示不會針對臺灣發射飛彈,但臺灣人民似乎並不認為如此,請問您的看法?朱鎔基將於今(八十八)年四月訪美,屆時中共是否會與美國達成秘密協議?

答:大陸將飛彈部署在東南沿海地區,如果這些飛彈不是瞄準臺灣,那會是瞄準什麼地方的?故本人不認為會有人相信朱鎔基的說法。至於朱鎔基訪美乙事,我們不便表示意見。至於本人曾赴大陸訪問,是在本人尚未擔任政府公職之前以學者身分前往的,當時曾至北京及南京參訪,獲得許多第一手觀察心得,對本人十分有用。

二、請問大陸延後汪道涵先生訪臺的理由為何?是否與我方總統大選或可能修憲等壓力有關?

答:此次李亞飛先生仍無法確定汪道涵秋天訪臺的確切日期。我們原先是朝春天的時間規劃的。至於您方才問到是何種因素導致汪道涵先生訪臺時程之延後,根據過去經驗研判,大陸應非基於單一面向、單一因素的考量。根據去(一九九八)年經驗推測,大陸對國際因素及其國內因素的考量,遠勝於對我國內各項因素的考量。我們會等朱鎔基訪美結束後再觀察其後續反應。此外,我們國內的政治議題很多,不止包括公投入憲等事,況且公投入憲或修憲等事均未排入政治議題中,此類議題尚言之過早。

三、觀諸上週「詹李會」後的言論,海基會副秘書長詹志宏似乎對未能商定汪道涵先生今年秋天來訪的確定日期感到失望。我方是否正可藉此解除大陸方面迫使我方走向政治談判的壓力?

答:汪道涵先生於今年春季訪臺,是他自己在去年十月辜汪上海會晤時表達的。汪道涵先生今年春天訪臺之所以會成為我們規劃的時節,是我們認為汪道涵先生會遵守其諾言,我們因此朝此方向進行各項準備。我們在準備的過程中,考慮到汪道涵先生此行是初次訪臺,不像辜振甫先生是舊地重遊,所以我們希望在安全、舒適的基礎上,安排汪先生較為輕鬆的參訪、更廣泛的活動、進行某些正式的對談或看看戲等等行程,以使汪先生能夠瞭解臺灣人民的真正感受以及臺灣人民是如何生活的。我們雖然朝汪先生於今年春天來訪的方向安排,但大陸方面仍表示有困難,我們也只好接受汪先生秋天來訪的計畫。但我們仍然深切期盼汪道涵先生訪臺能夠成行,因為汪先生此行將有助於兩岸關係的發展。本人也相信國際社會關注汪道涵先生訪臺之旅,特別是因為位居臺海兩岸的臺灣和大陸並未受到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我們認為兩岸確有能力繼續維持這種穩定的狀態。

四、臺灣方面是否會特別於汪道涵先生訪臺期間安排他瞭解臺灣的民主經驗?

答:臺灣的民主已經落實到各處,汪道涵先生來訪將會隨處看到臺灣的民主景象,我們也不必作任何特別的安排。

五、請問臺灣問題是否會成為朱鎔基訪美的主要議題?美國對臺灣問題採取的立場為何?

答:本人對於美國政府的態度不便表示意見。不過,本人相信朱鎔基先生訪美時一定會提到臺灣這項議題。但本人確信,臺灣議題只是大陸與美國間眾多議題中的一項,且臺灣議題也不是大陸與美國間最重要的議題。如果把台灣島向太平洋移一千海里,北京與華府間在人權問題與貿易逆差(大陸每週賺取美國十億元)等問題上仍會有許多爭議,但這些問題與我們並無關連。大陸與美國間最基本的差異,與大陸和我們之間的基本差異相同,根本上就是雙方制度上的差異,這也是各項問題的起源。

六、請問臺灣方面是否對汪道涵先生訪臺的時間,採取類似「為求殺價買進而故意稱其物品低劣」的作法,而強調汪道涵先生春天來訪?

答:首先要強調的是我們十分重視汪道涵先生來訪事宜,我們之所以規劃汪先生今年春天訪臺,主要是因汪先生曾經如此表示過,原因就止於此。對汪道涵先生訪臺時間安排上,我們沒有特意也沒必要運用任何策略,而兩岸目前最缺乏的正是互信,我們希望兩岸有所協議並能遵守。大陸方面表示汪道涵先生未能如期於春天訪臺,我們也能夠理解。

七、今年十二月廿日大陸即將接管澳門,請問臺灣是否會感受到大陸施予臺灣統一的壓力?臺灣對加入TMD有何評論?如果此項議題被納入大陸與美國討論的議題時,臺灣如何因應?

答:臺灣與港澳不同,身為中華民國的臺灣是擁有八十八年歷史、主權獨立的國家,我們有自己的憲法、行政部門等等,這些是港澳地區都沒有的。除非海峽兩岸人民同意,否則中國不可能統一。臺灣也不可能像香港或澳門採行「一國兩制」,因為「一國兩制」不會被臺灣人民所接受,也不可能適用於臺灣。關於TMD的議題尚未成熟,我們也不願從事軍備競賽,我們寧願把錢花費在建設高速公路、鐵路、橋樑和大樓等民生建設及社會福利上。但大陸方面如果積極擴張軍備,作為一個主權國家且必須對民眾負責的民主政府,我們將別無選擇。本人再次強調,此項議題尚未成熟,我們也不想提及這項議題,但本人確信美國方面已考慮到這項議題,包括其他國家在內。本人認為TMD並不具攻擊性或威脅性,它只是一種防禦系統。而大陸方面對此議題如此強烈抗議的作法,恐將使新聞媒體聯想到譬如大陸的侵略意圖,因為還沒有其他鄰近區域的國家疾言厲色地抱怨TMD這項尚未成熟的議題。本人再三強調,倘使我們有其他選擇,我們寧願不採行這項選擇,因為可省下更多金錢從事其他建設。

八、臺灣十分重視汪道涵先生訪臺事宜,討論其何時來也有很長一段時間,汪道涵先生到底是不是秋天來也不是百分之百的肯定。請問汪道涵先生訪臺究竟只是象徵性的意義或會對兩岸關係有實質的改善?

答:我們希望兩岸關係循序漸進,去年十月「辜汪會晤」時,汪先生曾主動提及春天是適合訪臺的季節,故我們一直以春天作為規劃。我們認為汪道涵先生訪臺如能成行,是兩岸分治五十年來第一次大陸方面有這麼高層級的人到臺灣訪問,我們十分樂見此一發展。兩岸關係總是以「和為貴」,尤其現在亞洲金融風暴餘威未消,兩岸是唯一頂得住風暴的地方,如果雙方能夠維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使大家可在風暴中可得到較好的發展,相信國際間也有此期望。汪先生來訪,在此大格局中就有如去年辜先生赴大陸訪問一樣,應該是有正面貢獻的,我們是基於對區域和平安定,對大陸經濟發展都有正面幫助的宏觀考慮,希望汪道涵先生能於今年春天來臺訪問。不過既然海協會表示汪道涵先生春天來訪可能有困難,我們也只有接受這樣提議。我們並不願意強迫大陸做不願做的事,大陸方面也不應強迫我們做不願做的事,兩岸總要相互尊重,因此在這個問題上,汪先生要秋天來我們也是可以接受,我們還是會以非常熱誠的態度接待他,秋天以前還是會與大陸方面積極協商,希望安排出一個非常好、非常適當的行程。

九、許多政治圈人士,特別是民進黨,關切汪道涵先生延後訪臺將影響臺灣選情,請問您認為此說可能性多大?政府如何將此影響減至最低?

答:我也曾聽到許多人關切此一問題。政府認為秋天(九月、十月、十一月)距離選舉開始還有數個月,影響有限。其次,臺灣的選民是理性的、成熟的,各項議題都可以公開討論,故反對黨對於汪道涵先生訪臺影響選情的說法我們認為是過慮的。此外,我們也將持續與大陸方面就安排汪道涵先生秋天訪臺事宜進行磋商。

十、大陸方面是否已做好接受民進黨在選舉中獲勝的準備?

答:依照去年十月「辜汪會晤」時的經驗,大陸當局似乎與民進黨在公開場合中的互動仍有困難。去年「辜汪會晤」時,我方原本建議我團員之一的監察委員康寧祥可一同會見江澤民,但最後大陸方面仍然拒絕。大陸方面要與民進黨等反對黨在公開場合的會面恐怕仍有困難。

十一、您方才提及影響汪道涵先生訪臺的因素有國際因素及其國內因素,請問其國內因素為何?

答:我們不願見到大陸官員公開談論我內部事情,同樣地,我們也不便公開評論大陸內部的問題。至於大陸在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目前面臨那些問題,各位媒體朋友可能比我瞭解更多,不須我在此多所著墨。

十二、請問公投入憲的可能性以及此事件對汪道涵先生訪臺的影響為何?請問您對臺商在大陸被判刑,以及美籍華裔人士被起訴等間諜案的看法?

答:

(一)本會並不確定這些在大陸被拘捕或拘留的臺商是否涉及間諜案,眾所周知,大陸方面對間諜活動的定義非常寬鬆,例如有人談論外國報導也很容易被起訴為洩露國家機密罪,故我們對這些案件的真實性抱持某種程度的保留,海基會也會持續與海協會就這些案件保持聯繫,例如大陸海協會副秘書長李亞飛來臺時,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許惠祐便直接請李亞飛先生回大陸後向其公安部門澄清此類案件,我們也會持續追蹤這些案件的發展。

(二)公民投票至今尚非成為爭論的焦點,而是大陸當局一直要刻意強調使之成為眾所矚目的議題。大陸當局越要使之成為議題,越會提醒台灣民眾關注此一問題,那麼它就越有可能成為議題。我們強烈認為,北京當局無權對此置喙,因為這完全是我方的內政事務,尤其在公投還未成為議題前,北京方面不必使之變成議題。眾所週知,北京當局前後修憲九次,本月北京當局亦剛完成修憲,我們深切了解大陸方面是為符合其內部需要而為之,但我方從不對大陸方面此類內政的作為發表任何公開評論,我們希望北京當局也能秉持相同的理念,不要動輒評論我方內政,並應尊重我方自行處理內部事務的權利,否則兩岸關係將很難回到正常化。

十三、李總統曾說要帶汪道涵先生在台灣到處走走,但汪道涵先生若無法接受 李總統以中華民國總統的身分接見,屆時 李總統將以何種頭銜與汪先生會面?

答:汪道涵先生來台後要與哪位人士會面,仍需由兩會磋商決定。至於 李總統要以何種身分或頭銜來會見汪先生,這不是議題。若要使此項非議題成為議題,那麼它便成為議題。例如去年十月辜董事長訪問大陸行前準備時,我方並未就江澤民或錢其琛等大陸高層人士以何種名義或身分會見辜董事長作為議題來討論,因為我方尊重對方的頭銜,也從未視之為議題。何況兩岸還有很多棘手的議題尚待協商解決,不必要多花心思在這種無益於兩岸關係的議題上。

十四、台灣把汪道涵先生來台視為改善兩岸關係很重要的指標。第二或第三管道是否可能對目前兩岸膠著狀態發揮效果,還是兩岸關係只有透過海基會與海協會協商或議定的議題才有改善的可能?

答:第二軌道當然有助於改善兩岸關係,我們從未否定第二軌道的功能。早年我也曾去過大陸二次,收穫很多,此種來往是有必要的。但兩岸間制度上的差異極大,我方為民主法治國家,第一軌道須向立法院負責,與第二軌道無法混為一談。在中國大陸則非如此,其第二軌道就是第一軌道,海協會與國台辦其實就是「一套人馬,兩塊招牌」。在我方而言,一百個第二軌道的活動也抵不上一個第一軌道,因為第一軌道是要對政府、對民眾負責的。當然,第二軌道意見的交換對第一軌道也會有若干的幫助,仍有其正面意義。但現在兩岸間當務之急,並非另創軌道,而是要充分發揮第一軌道的作用。三心兩意,或另起爐灶,對兩岸關係長期發展並無助益。

十五、一年前人們認為因為美國施以影響力、壓力或關注方使兩岸重啟對話,並使辜董事長訪問大陸得以成行。今年第二階段的交流,美國發揮作用到何種程度?

答:我們未曾感受到美國施以壓力。美國對兩岸關係的關注,是因大陸每週從美國賺取十億美金的貿易順差。兩岸展開對話是因彼此皆認為對話有益於雙方,而非由於美國曾施以任何壓力。

十六、李亞飛先生來台並非表示大陸對恢復制度化協商,諸如劫機犯遣返等事務性議題有興趣。請問汪道涵先生來訪對於制度化協商的恢復又將會有何影響?

答:汪先生的來訪是促進恢復兩岸制度化協商的重要途徑之一。李亞飛先生來訪時,我方建議可在今年秋天汪道涵先生來訪之前的六個月期間內,開始展開兩會中間層級人員有關功能性議題的討論,希望李亞飛先生能代為轉達我方此項建議。回顧一九九五年,兩岸兩會曾討論三項議題,包括:劫機犯、偷渡犯、漁事糾紛等,皆僅缺臨門一腳即可達成協議,我們相信達成這三項協議不會花太多時間。若能如此,則汪先生來台即可簽署協議,滿載而歸,這對雙方都有好處。若兩會處長級人員先行直接對話協商之途徑可行,且與辜汪對話同時並進,相信人們對於兩岸關係的進展將抱持較樂觀的態度。

十七、北京當局處心積慮促使兩岸展開政治對話,我方是否已準備妥當?

答:兩岸每項議題皆是政治性議題,即便是功能性議題亦屬低政治性議題。大陸當局對於其所謂的「政治對話」,雖未下定義,但我方推測其指的是高政治性議題,諸如「一個中國」、主權等議題。我方當然不會排斥任何議題,但我方希望優先進行與兩岸人民實際生活相關的議題,亦即關係到許多人生活的議題。我常想,北京當局就是因為不曾了解民主如何運作,以及民主政治下人民的想法,因此功能性議題對北京當局而言微不足道,但對我方來說卻是很重要的議題,不論漁事糾紛或偷渡犯,單一事件的發生都有可能影響我方數百或數千人民性命的安危。我們關心這些事件,倘若大陸當局表現出不在乎、漠不關心這些議題,那麼兩岸將很難建立互信。我藉此機會再次呼籲北京當局,不要因為這些不是高政治性議題而予以輕忽,我們的立場是兩岸可進行廣泛的對話討論,亦即不排除任何對話的議題。在今年「辜汪會晤」時,我們歡迎各式各樣的議題都可以提出來討論,甚至高政治性議題,但這對兩岸並無實益,因為時機尚未成熟。台灣人民無法接受大陸方面的「一國兩制」、對「一個中國」的定義,以及飛彈威脅,因此所有這些議題目前皆無法進行協商。這些是爭議性大的議題,北京當局卻欲直接進入這些雙方存在著重大歧異的議題,當然事倍功半。而我方建議,讓雙方先處理較易解決的議題,改善兩岸關係,建立雙方互信,從低政治性議題逐步進入高政治性議題,而非跳躍式。「行穩致遠」才是務實的作法。

十八、北京方面一再拖延汪道涵先生來訪的時程,是否意味著北京無意再進行低政治性議題的對話,而是要促使兩岸對話進入高政治性議題?

答:我不這樣認為,而是他們有其他要務待處理而耽擱。

十九、「三通」是否列入今年秋天「辜汪會晤」的議程?

答:「三通」不是經濟上的議題,而是國家安全的議題。例如美國亦曾對古巴和南非實施貿易禁止往來等經濟制裁。大陸當局對我方存在軍事威脅,因此我們必須對於兩岸通航特別審慎。另外,司法管轄權亦是問題,例如兩岸直接接觸後,國號等問題皆會浮出檯面,所以這項議題並非像外表看起來那樣簡單。附帶一提的是,兩岸直航大門一旦打開,將無法再關閉,因此在開放之前,我們必須仔細考慮到後果。在美國的商人不會感受到台灣所受到來自大陸方面的威脅。尤其大陸方面今年增加百分之十二點七的國防預算,雖然現在已是後冷戰時期,但我們卻仍處於冷戰時期的困境。

二十、美國前國防部長裴利前陣子來台訪問,回美國華府後出版一本書名為「預防的國防」,在書中他為兩岸關係提出三項建議,您看法為何?

答:在目前情況下,我們很難不考慮人民真正關心的議題而直接進行高政治性議題的談判。我們每年都有選舉,我們必須注意人民最關心的議題。至於高政治性議題,在兩岸關係氣氛改善、時機成熟的情況下,我們不會排斥。我們是一個民主國家,不會避諱討論任何問題,但也就是因為民主,政府必須對人民負責且對人民的需求作出反應。而人民認為目前談論高政治性議題為時尚早,因為大陸當局仍對我採取軍事演習等諸多令人無法忍受的作法。原則上,我方態度是不排除任何議題,只要時機及情勢成熟,我們都願意談。目前最重要的是,培養兩岸友善的氣氛,以有助於兩岸對話協商的開展。

類別

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