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陸委會八十八年七月十二日記者會紀錄

  • 發布日期:88-07-12

本會蘇主任委員於八十八年七月十二日下午四時舉行記者會報告事項及詢答事項如下:

報告事項

李總統在日前接受外國記者專訪時,表示兩岸關係應以「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加以定位。這項宣示,將為跨世紀兩岸關係的正常化提供重要的基礎。

李總統的這項宣示,包含了三項意義:

第一, 具有務實性:中共在一九四九年建政,創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迄今五十年以來,從未統治過中華民國政府所轄的台、澎、金、馬地區。而中華民國自一九九一年修憲以後,各級民意代表及總統、副總統均由台灣人民直接選出;國家權力統治的正當性也只來自台灣人民的授權。所以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分別統治台灣與大陸兩地,這已是一個不爭的政治現實與法律事實。

第二, 具有延續性:李總統主政下,中華民國大陸政策在國內朝野逐漸凝聚與擴大共識的同時,民意顯示政府大陸政策的推動方向,始終符合民意的主流。這次的宣示,主要係在明確陳述兩岸關係的現狀。大陸政策本身並沒有任何重大改變與修正。因此我方仍將推動兩岸既有的交流與對話。

第三, 具有開創性:在一九九一年我方公布的國家統一綱領中,是以「對等政治實體」來定位兩岸關係,其旨在暫時擱置主權爭議問題,以營造兩岸互動較為寬廣的空間。隨後,我們也從善意出發,在政策上配合作出一系列調整,包括:終止動員戡亂、推動協商、擴大交流、訂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反觀這些年來,大陸當局卻以敵意回應我方的善意,一再擴張其所謂「一個中國原則」之意涵,並以港澳為模式,企圖將「一國兩制」強加於我方;同時對台灣試射飛彈,進行文攻武嚇;在國際間打壓我方國際生存空間,無所不用其極;在兩岸間,藉詞中斷制度化協商,並刻意拖延交流失序問題的解決。我們認為,兩岸當前的不正常關係,都是中共不肯面對現實所造成的,在即將邁入二十一世紀之前,兩岸關係應當依照客觀存在的政治與法律事實明確加以定位,俾使兩岸擺脫「一個中國」意涵的爭執,以新的觀念再啟兩岸互動的新頁。相信在對等的地位上,台北與北京可以針對雙方所面臨的問題,無所不談,其中當然也包括大陸當局希望的政治談判。  

兩岸之所以「特殊」是因為兩岸間存在的民族情感與文化因素,這是一般國家所沒有的,所以對等而正常化後的兩岸關係,一定可以比一般國家間的關係更為密切。我們願意在既有的基礎與管道上,透過建設性的對話、制度化的協商,以及有秩序的交流,逐步發展出和平穩定的長期關係架構,使台海兩岸及鄰近區域能同蒙互利互惠之實益。我們也願呼籲大陸當局能面對存在多年的兩岸現實,並以務實的心態,與我們共同努力,為二十一世紀的兩岸良性互動開創新局。

詢答事項

一、您剛才所言是否代表我們以往所堅持的「一個中個」政策正式壽終正寢?也代表「國家統一綱領」成為歷史性文件?

答:我們的說明是表示對中共「一個中國原則」說法感到失望。今天兩岸關係的緊張狀態,在我們看來都是中共不能面對當前的現實所造成的。當初我們接受所謂「一個中國」的說法(在「國統綱領」時候),是對兩岸關係有所期待,也是對當年「漢賊不兩立」時期做善意調整,希望終結兩岸敵對及各種無謂的爭執,所以我們率先、片面、和平的做出調整,而且不僅是口頭的宣示,我們在法律上、政策具體措施上都做出具體調整。但至今八、九年來,中共並未做出善意回應,而是不斷用敵意來回應我們善意;就拿「一個中國」問題來說,這不是單純的統獨問題,以偷渡犯問題來說,很多的偷渡犯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跑來,因為大陸認為臺灣為其一省,並不處罰偷渡犯,也沒有偷渡的問題,所以其「一個中國原則」並非只是一個口號,他們是貫穿到非常小的作為當中。而這樣的原則對兩岸的交流及國家造成很大的傷害,更不要提到外交的打壓及軍事上的壓迫,因此到目前為止,當我們表現善意時,中共的「一個中國原則」卻是一直加緊的壓縮;在這樣情況下,我們實在沒有必要再繼續以前的說法,所以我們要重申對等、清楚定位迎接廿一世紀,以開創更好的兩岸關係。

二、我們明確定位兩岸是兩個國家的關係,是否意謂將為兩岸政治談判舖路?今天唐樹備在香港抨擊我方兩岸的「兩國論」,您是否有所回應?

答: 唐先生的說法我暫時不回應。至於前一問題,短期來說,總統提出這樣的一個定位,是為迎接「辜汪會晤」,使得「辜汪會晤」能產生更有建設性、有意義的對話;長遠來說,希望為廿一世紀的的兩岸關係建立更有效的處理機制,將兩岸關係建構在對等的政治、法律基礎上,以更有效的處理兩岸關係。

三、請介紹整個相關決策過程?

答:決策過程是經由一個小組研究了一段時間,成員包括陸委會、外交部及相關單位首長。所以這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我們認為如果繼續下去,中共「一個中國」的帽子將越做越大、對我們的打壓越來越加緊,如外交上的打壓從來沒有鬆手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兩岸的關係不可能再更快的往前邁進,所以基於善意出發,我們認為兩岸必須回到國與國的現實,在現實的基礎上建構跨世紀的兩岸關係是最務實的。

四、對於兩岸關係明確的定位,是否會從法律層面著手來修正?尤其最近國民大會將開會修憲,是否是從憲改的方向,對兩岸定位有一清楚的方向?

答:我想這超出我的職權範圍,但目前國統綱領的定位與總統的宣示,精神上是一致的。至於法律上的修憲,相關的權責機關會做出決定,我不方便說明。

五、我方這次宣示適逢您從美國回來,不知在李總統提出前您是否曾對美方表示這項決策?

答:沒有。

六、從過去的「兩個對等的政治實體」到目前「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政府將如何說明其中政策的延續?此外,李總統在卸任前不到一年的時間提出這一重大的大陸政策轉變,是否與即將來臨的總統大選及未來新的領導人的定調有關係?

答:之前我提到務實性、延續性及開創性,其中延續性即是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我們已經談了很久,中華民國從一九一二年至今從來沒有被消滅過,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以後我們也未被消滅,還是非常健康的存在,所以這是一個現實。而在一九九一年訂定的國統綱領中,我們以對等政治實體來描述兩岸關係,基本上是出於一片善意及苦心,並希望大陸也能認識到這樣的苦心。以對等政治實體定位,使兩岸能打破以往「漢賊不兩立」的結,所以我們率先放棄了「漢賊不兩立」的作法,但九年以來,大陸方面並未放棄「漢賊不兩立」,反而以其「一個中國」的帽子套用在外交、軍事,甚至偷渡犯問題上,並在香港地位轉變後,其「一個中國」的帽子做得更大。所以進入廿一世紀,我們要以明確的態度與定位去面對兩岸關係,但我們還是本於善意,只不過是回歸現實的對等兩岸關係。至於是否對選舉產生影響,並不見得。

七、唐樹備己經點名李總統及海基會負責人破壞兩岸關係,為什麼我們沒做回應?

答:我們並非不做回應,只是更清楚的說明由來。基本上大陸對我們的批評,我們都聽得到,也很習慣;坦白說,大陸在這方面應多加考慮後,再做出判斷或提出說法比較好,不要很快地就做出判斷。我們基本上還是從現實及善意出發,回歸到現實,在現實的基礎上為兩岸關係建立更好的基礎,有這一對等定位,兩岸關係的開展包括談判都可以進行、無所不談。

八、請說明宣布明確定位的時機是基於什麼主要因素?在選擇公布的場合是否有些特定的因素?

答:即之前說的短期及長期兩項因素。德國的模式剛好也證明兩德當年和平共處並存於國際社會、相互交流對話,一點都未妨害其未來的統一(也就是現在統一的德國),所以中共不需要特別畏懼這樣發展途徑;兩岸現今特殊國對國家關係的定位,假定雙方皆用善意的態度來看待他,在這一基礎上來謀求對等、正常關係,最終兩岸關係的發展還是良性的。

九、以李總統所宣示的定位來看,未來在國際間對於「中國」這一名詞我們應該如何認知?它是兩個國家嗎?

答:名詞的問題,未來我們將經常面對,現在並不需要一個個做回答,未來在使用上大家自然會注意到。

十、剛才主委提到德國模式,德國模式在英文也可說是one country two states,關於此次所謂國與國的關係,英文應該如何定義?

答:"state to state", "inter-state relations"。"two states in one nation"。"state"在國際法上就是指國家,像德國就是"two German states in one nation"。我們的定位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special inter-state relations" or "special state to state relationship"。

十一、這政策是否會落實到兩岸談判?未來不管是事務性或政治性的各種協議,我們所要堅持的是以國對國的架構去簽署,因此以前兩岸談判的三項事務性議題,整個架構是否都須翻轉修正,因為以前都迴避所謂有國的精神,而改以國對國的架構?

答:只要有對等的定位,我們什麼都可以談,迄今我們仍是採取此態度。然而我們認為只要與民生有關,對國家將來統一有利,皆可提出來談,但我們傾向先解決低度政治性問題,低度政治性問題解決了,較易建立互信而推向高度政治性,在高度政治性問題裡,各位也注意到,在中共所有提法中,前面都有個帽子,就是「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不論是終止敵對狀態,兩岸談政治協商等皆是如此。所以在高度政治性議題的協商,中共已設了一項前提,就是說「你是我的一部分」,「你是我的地方政府」,「你是以這樣的地位來與我談」。各位看海協會唐先生與今日中台辦的提法,其書面上都提到:「中國擁有台灣的主權」,他們已經認定如此的「一個中國」,「台灣就是屬於大陸的」,在這種情況下,要我們與他們談政治談判,就是「請君入甕」。我想在台灣的二千二百萬同胞沒有人願意跳進此甕裏,我們願意談,我們民主社會不怕談,可是我們不願意在不對等的地位談,雙方對等之後,都可以談,沒有什麼不可談。談了之後,所有的疑慮都可經過我們內部民意的檢驗。然而我們無法接受一開始談時,他們就坐高凳子,我們坐矮凳子,這樣的地位我們無法談。

十二、海協會唐樹備今日以幾乎是比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時還要激烈尖銳的措辭批判李總統,甚至點名批判海基會辜振甫董事長,是否意謂著「辜汪會晤」已經破局?李總統在作此宣示後,我們去評估未來的兩岸關係是如何走向?

答:基本上我們認為大陸政策我們未變,對兩岸交流、對話,以及對汪先生來訪,我們仍是抱持著一貫歡迎的態度。我們對兩岸關係明確的定位,基本上在短期內是為了迎接「辜汪會晤」,希望兩岸會晤產生更有建設性、更有意義的對話,因此我們不認為也不希望,辜汪今年秋天的會晤因此而有任何改變,我相信大陸在這方面也會作明智的抉擇。

十三、您是否可解釋「特殊的國與國關係」與六年前江丙坤主委在APEC中所提「以一個中國為指向的階段性兩個中國」政策,兩者間有何差別?我們現在是否仍以「一個中國」為指向,現在國與國的關係是否為階段性?

答:江主委在當時提及「以一個中國為指向的階段性兩個中國」政策,是針對中共錢其琛說法的反駁。從一九九一年始,我們的定位已轉向為政治實體,我們是善意出發,雙方互不否認為政治實體,我們沒有逼大陸方面承認中華民國,但也請大陸方面不要否認我們為中華民國,然而錢其琛在國際公共場合公然貶低我們為地方政府,因此當時江主委純粹是基於這樣的反駁,提出如此的說法,與現在情況相比,可以說是,過去八年來,我們對於「一個中國」的說法深感失望,我們認為這樣的說法,被大陸扭曲成為打壓台灣的一頂帽子,現在帽子愈做愈大,無所不在,這種情況,我們不希望延續到廿一世紀,因此我們開始希望跳出這種情況,而明確定位兩岸關係。

長遠來看,總統在回答「德國之聲」時已經說了,關鍵在制度,大陸民主化之後,長遠目標不變,然而短期之內,統一之前,總不能我們一直說我們是政治實體,說到口乾舌燥,仍沒有人聽,苦口婆心地說,大陸方面不理會,還是以他們的「一個中國」壓制我方,他們說不定在偷笑,「一個中國」問題在我們內部還變成統獨之爭,好似嘴裏不說「一個中國」就是台獨。可是「一個中國」這個措辭,以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個說辭,英文與中文的說法完全不同。英文的說法基本上有很嚴重的文字陷阱,我們認為「一個中國」是說未來,現在並沒有「一個中國」,現在明明是兩個不同的政府,兩個不同的國家,而「未來」才是「一個中國」。然而譯成英文以後,「只有一個中國」就變成「There" is" only one China」,變成現在式,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便譯成「Taiwan is a part of China」,而此China 便被誤以為是大陸,而被誤認為「Taiwan is a part of PRC」,因此有兩個文字陷阱,一個是現在式,一是China。各位看「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句話似無傷,然而中共在國際上一兜售,馬上就變成一個帽子壓住我們。曾經有文件顯示,且確實是大陸公開給其他國家的一些信,第一句話就說,現在全世界都承認「一個中國」,包括台灣當局在內,都說「只有一個中國」,把我們對「一個中國」善意的支持,將之扭曲到好似我們自動說我們是他們的一部分。然後中共便說,連台灣都這樣說,所以您看,您們當然不能與台灣建立關係。因此「一個中國」的說法,在我們當初看來是善意的,然而到最後卻演變成無所不在,中共無所不用其極在國際上、在兩岸關係上打壓我們的工具,因此中共「一個中國」的迷思我們要打破,因為它已經被中共利用成為壓迫我們的工具,因此兩岸關係要恢復正常,我們要走出此迷思。我們對大陸還是有善意,還是交流對話,大陸民主化後兩岸統一的長遠目標仍是沒變。可是我們不願意在當前非常不對等的情況下,將此關係推展到無限期的未來。

十四、我們既然跨過「一個中國」的迷思,接下來在兩岸談判中若中國大陸再用「一個中國」為前提要與我們進行對話,我們還會接受嗎?

答:若大陸方面要提的話,我們的立場、說法其實都非常清楚。兩岸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是我們的說法,大陸若再要用「一個中國」原則來與我們談,他們已經可以預知會有怎樣的回應。

十五、若有人說台灣現在的政府主張「兩個中國」的政策,您是否同意這樣的說法?您剛對「一個中國」文字的陷阱作了些說明,您是否可說明,在用了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之後,以後不論在國內或國際場合上遇到「一個中國」,我們要如何回答?

答:關於將來我們遇到此問題,在國際場合上我們就用special state to state relationship 來處理,special 表示兩岸關係與其他國家關係有一項不同的就是同文同種,只要中共能認清這一點,以對等、善意來相互對待,兩岸關係可以變得比任何國家的雙邊關係都要密切友好,這一點也值得各方面深思,至於「兩個中國」、「一中一台」這些名詞,我們沒有必要照著舊的說法模式伸著脖子套進去,這些名詞太多了,起碼都無法反映我剛才所提的「特殊的」國與國關係。

十六、您提及兩岸談判應在對等立場上,是否表示未來兩岸政治談判亦應在一個國與國的基礎上?

答:當然。

十七、您剛剛說這個定位是為了迎接「辜汪會晤」,是否表示「辜汪會晤」會將此問題納入討論?

答:大陸如果要提「一個中國」的話,我想這是不可避免的。兩岸定位如果將來都能在「國與國之特殊關係」下定位,則兩岸對話議題可以無限寬廣。在此情形下,兩岸談結束敵對狀態都不會有什麼問題。重點是要打破中共「一個中國」這個帽子。

十八、依據這定位,其他國家或機構應如何調整其對台灣與中國的政策?

答:我無法預測、勸說其他國家採取任何政策,不過我要重申,我們的政策是從現實及善意出發,在此一明確定義下,兩岸談判、交流可有更多發展的空間,不會限制在目前狀態下,因此其潛力很大。倘兩岸能在此對等基礎上談的話,建構更好的關係,這對世界其他國家都是有利的。

十九、這項政策與明年總統大選有無關係?

答:據我了解,與明年總統選舉並無關係。基本上我們的動機有二:短期內是盼「辜汪會晤」能更有意義;長期能建構更有效的處理機制,此為我們之基本動機。

廿、 您說政府過去試過「政治實體」可是失敗了,現在換了一個明確的模式,我方有沒有考慮過,這麼做會增加中共對台灣的威脅?

答:中共能不能接受,我沒有辦法替他們說。不過我們希望中共能夠務實地面對這個問題。因為中華民國存在是一個事實,這是中共一直不肯面對的。在他的教條裡面,中華民國在一九四九年已經被消滅了。他所有的法律都是建構在此一假定上。可是現實是中華民國並沒有被消滅,還處於一個非常強健的狀況下。因此中共如果要改善兩岸關係,應面對此一情況。國際人士均應看到此一情況。未來大陸會做出什麼判斷,我方將繼續觀察。

廿一、目前國際社會大部分都直接說「一個中國」政策,我們應如何用這個明確的定義,使國際社會了解台灣有了明確的地位。而此對台灣未來拓展國際空間有何幫助?

答: 我想這對我拓展國際空間會有幫助,亦有助於國際間對我之了解。當年我使用政治實體,國際間並不了解,可是我係基於一片善意,盼跳出從前舊的「漢賊不兩立」之對抗局面。所以想出「政治實體」此種模糊化的方式,希望雙方都可以過得去。結果八、九年下來,我們發現大陸使我們過不去,他把我們的善意採在腳底下,所以我們決定要用明確的方法,動機仍是善意,回到現實,而此現實也是國際間大部分人士所清楚看到的。不管大陸或國際人士來台,均需要我政府同意。我們有政府、土地、人民、憲法及軍隊,我們不是國家是什麼?中華民國一直都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現在講經濟實力,我經濟實力在歐洲亦超越比利時、奧地利等好幾個國家。在許多方面,我在全世界排名都在廿名之內。所以我們認為全世界各國均應認清此一事實。我們對大陸是有善意的,兩岸關係的和緩、良性互動對所有人都有利。我們將繼續朝此方面努力。

現在很多人指控李總統是台獨。我一再表示,中華民國若是要搞台獨,絕對不是如此搞。兩韓間沒有任何來往,只有政治談判沒有經貿、社會往來,雙方雖簽訂互不侵犯協定,仍然照樣打仗。因此真正對關係有幫助的是我們的做法,在兩岸間建立非常堅實的社會、經濟基礎。待大陸政治體制轉變,兩岸就可以統一。這是兩韓、兩德或兩越均沒有做過的。

過去我方基於善意將兩岸關係定位為政治實體,中共卻將我善意之修正踩在腳底,認為我方在搞台獨。不論

我們做什麼、說什麼,中共均認為我們在搞台獨,只要不同意他,就是台獨。所以我認為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際,該是我們修正政策的時候了。在汪道涵來台之際,兩岸迎接新時代,我方務實地修正,讓世界看清兩岸關係的現實,也讓大陸了解兩岸關係的現實。

廿二、照您的說法「特殊國與國的關係」,是否從一九四九年就已存在,只是因七、八年前,我方基於善意,才以模糊性的表述來描繪兩岸關係?而目前只是回歸正常,回歸自一九四九年即開始的國與國間的關係?

答:這是相當理論的討論。過去兩岸發展有很多不同階段,很難以一個說法涵蓋全部階段。現在要以新的說法涵蓋過去五十年的所有階段也不容易。不切實際。過去有過去的定位,現在有新的定位,新的定位就像我們一九九一年「政治實體」的定位是對一九九一年以前戒嚴時期的定位的修正。因為當時我們認為「漢賊不兩立」的定位使兩岸關係緊張,所以一九九一年我方才踏出善意的第一步,修正為「政治實體」關係。可是大陸一直不願修正,所以我才考慮必須再做出修正。因此不容易用一個名詞涵蓋過去所有階段。

廿三、過去我方表述是「一個中國之下的兩岸對等政治實體」,現在採用「特殊的國與國間的關係」將前面的帽子摘掉了,可是德國的基礎條約並沒有將前面的帽子摘掉,因此您認為兩岸是否可以簽訂類似的條約?

答:可以。只要兩岸在對等情況下,而不是在中共所謂的「一個中國」的原則下,當然可以談這類問題。

廿四、您提到兩岸目前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李總統說台灣不必宣佈獨立了,那您認為兩岸還有必要統一嗎?

答:兩岸統一是未來式。未來大陸民主化後,此一目標沒有改變。 

廿五、您提到東西德發展的模式為中共所否定,是否意味著東西德統一模式是我未來兩岸統一的模式呢?

答:我不希望用簡單化、模式化的方式。因為我們都可以找到相同點與不同點,我們無須如此機械化。不過我覺得從德國統一發展情況,我們無須特別排斥此種可能性。可是大陸卻完全排除此一可能性。事實上兩德、兩韓、兩越都同時在聯合國裡,並沒有因此妨礙他們的統一。

廿六、您剛剛提到是該政策修改的時刻,依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關於大陸地區的定義是台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此想法與您剛才所提政策相比,似乎已經過時了。陸委會做為行政院所屬機關,是否將著手修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答:細部問題可再研究,可是目前就國統綱領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我們仍未決定要作大幅度修正。不過行政機關可與立法院、國民大會討論相關問題。

廿七、對於申請加入聯合國成為會員,政府有無任何新的活動?

答:此問題宜由外交部來談,不宜由我回答。

廿八、一個假設性問題,倘海協會來函表示同意於十月十二日至十九日來台訪問,但雙方必須在「一個中國」前提下進行對話,這封信我們會接受還是拒絕?

答:您問的這個是假設性的問題,我應該可以不用回答吧?這個問題,到時候再看看吧。

類別

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