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09年兩岸關係國內各界民意調查綜合分析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10-01-25

壹、前言

民意的支持是大陸政策順利推動與有效落實的重要關鍵,因此蒐集民意、掌握民意的變化趨勢成為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民意調查是蒐集民意最直接的方式,本會除長期委託學術機構及民調公司辦理兩岸重要議題民意調查外,並持續蒐集各界所進行兩岸相關民調,以掌握民意的最新動向與變化趨勢,使政府規劃和民意的趨向一致,進一步擴大政策的民意基礎,提供作為施政的重要依據。

綜整過去一年的民意調查,除包括民眾對整體兩岸關係感受、兩岸交流速度、統獨立場、大陸政府對我態度等長期觀察的議題外,部分調查也涵蓋政府推動兩岸政策與兩岸關係發展的民意反應,包括兩岸第三、四次「江陳會談」,完成簽署6項協議及達成1項共識等協商成果、兩岸金融監理備忘錄(MOU)的簽署、政府積極推動兩岸洽簽兩岸經濟協議,以及我國首度以觀察員身分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等,相關調查結果所呈現的民意變化及趨勢殊值重視。

貳、民意調查綜合分析

綜整2009年國內各界所進行之兩岸關係民意調查81項,含本會委託學術團體及民調機構所進行之民意調查(附表一),相關民調結果分析如次:

一、 對兩岸關係整體性的看法(附表二)

有53.2%至74%的民眾認為兩岸關係變得比較和緩穩定,高於比較緊張(6.4%至15%),同時有五成的民眾對政府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的能力具信心。至於,民眾對於未來一年兩岸關係的發展,樂觀(49%至64.5%)高於悲觀(27.8%至32%)。

政府處理兩岸關係的滿意度,各界調查集中在上半年,調查結果顯示,持滿意看法的民眾(42%至54.7%),高於不滿意(30.5%至43.2%),同時絕大多數(76.7%)的民眾認為整個行政團隊有改善兩岸關係。

二、對兩岸政策整體性的看法(附表三)

民眾對兩岸政策的整體評價,滿意(48.8%至53.4%)高於不滿意(24.2%至34.1%),同時大多數(59%)的民眾滿意政府推動兩岸交流的表現。此外,在針對國內企業的調查,也有近六成(58.9%)的企業認為政府積極開放兩岸互動,有助於提高台灣競爭力。而政府推動的兩岸政策,有近五成(49.5%)的民眾認為沒有傷害台灣主權。

三、 對兩岸交流的看法

(一)對交流速度的看法(附表四)

民眾認為兩岸交流速度「剛剛好」仍占最多數(37.7%至45%),高於「太快」(31.5%至38.8%)及「太慢」(7%至13.6%)。

(二)對經貿交流的看法(附表五)

政府自就任以來,積極推動兩岸經貿交流,包括大陸人民來台觀光、兩岸直接通航、陸資來台,以及簽訂兩岸金融監理備忘錄(MOU)等,相關開放政策對台灣經濟的影響,超過五成(50.8%至58.8%)的民眾均持肯定的態度。至於,兩岸經貿是否應更加密切合作,多數(44.6%至69.2%)民眾持贊同的看法,高於應減少交流(21.9%至29%)。

(三)對兩岸經濟協議的看法(附表六)

直接詢問民眾「贊不贊成簽署兩岸經濟協議」,同意的比例(46%~54.8%)高於不同意(26.3%~33%)。

兩岸經濟協議對台灣的發展,有超過半數(54.4%至55.9%)的民眾認為對台灣經濟具重要性、有好的影響,同時有六成(60.3%至61.9%)的民眾認為簽訂協議有助於跟其他國家經貿合作;此外,有五成以上的民眾認為簽訂兩岸經濟協議並不等於被大陸統一(53%至60.4%),且不會矮化台灣的主權(53.6%),同時也不認同這是「傾中賣台」的說法(50.2%)。

(四)對兩岸社會交流的看法(附表七)

政府於去(98)年8月放寬大陸配偶相關政策,超過七成以上(77.1%)民眾贊成合法的大陸配偶有工作權,同時六成以上(66.3%)支持政府將大陸配偶取得中華民國身分證時間從8年縮短為6年,有五成不贊同再進一步縮短時間。

四、 對兩岸兩會協商的看法

(一)對兩岸協商整體性的看法(附表八)

有58.9%至73.8%的民眾支持透過兩岸制度化協商解決兩岸交流的問題,同時68.3%的民眾認為兩岸制度化協商有助於兩岸和平穩定,並有64.7%的民眾認為協商應該繼續進行。此外,有五成五以上(58.1%)的民眾認為1年進行兩次制度化高層會談「剛剛好」,八成(82.6%)的民眾贊成兩岸協商輪流在兩岸舉行。

(二)對「江陳會談」的看法 (附表九)

第三次「江陳會談」於去(98)年4月在大陸南 京召開,超過半數以上(53.9%至62.8%)的民眾滿意會談整體結果,同時大多數的民眾對個別的協商成果也持滿意的態度,包括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75%至78.8%)、兩岸空運補充協議(48.6%至71.8%)、兩岸金融合作協議(52.7%至58.8%)、兩岸雙向投資共識(49.6%至64.5%)。此外,超過五成以上的民眾肯定協商成果維護了台灣的利益(56.9%),同時國家的主權也沒有受到矮化(54.3%)。

第四次「江陳會談」於去(98)年12月在台中市召開,3項協議分別有五成至六成的民眾支持簽署,包括兩岸標準計量檢驗認證合作協議(56.6%至65.3%)、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55.2%至61.3%)、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合作協議(50.2%至58.4%)、兩岸租稅協議延後簽署(52.6%至57.7%)。

至於,第五次兩岸會談協商議題,大多數民眾贊成雙方將「智慧財產權保護」(73%)及「兩岸經濟協議」(50.9%至55%)列為優先協商議題。

五、 對統獨立場的看法(附表十)

問卷選項為六分類時,民眾主張「維持現狀,以後看情形再決定獨立或統一」的比率佔大多數(33%至53%),「永遠維持現狀」比率7.6%至29.8%、「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獨立」(緩獨)比率7.8%至21.4%、「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緩統)比率3.7%至11.5%。整體而言,主張廣義維持現狀的比率(包括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獨立、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維持現狀以後看情形再決定獨立或統一,以及永遠維持現狀)仍佔絕大多數(62%至87.5%),與過去調查趨勢相同。

六、 對大陸政府對我態度的看法(附表十二)

在對我政府方面,友善(33.5%至49.4%)與不友善(34.9%至45.1%)比率相當,意見分歧;另對我人民方面,友善(39.7%至45.6%)略高於不友善(32.4%至41.3%)。過去民眾認為大陸政府對我政府及人民的態度,均「不友善」高於「友善」,但去年相關調查顯示,民眾認為大陸政府對我政府及人民的友善程度有微幅上升的傾向。

七、對發展外交與參與國際組織的看法(附表十三)

去(98)年我國首度以「中華台北」觀察員身分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大多數(55%至75.2%)民眾表示肯定,七成以上(74%)民眾認為有助於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同時有八成(81.2%)的民眾贊成循此活路外交的作法,繼續發展台灣對外關係。整體而言,多數(42%至48%)民眾支持政府的外交休兵政策,高於不支持(28.8%至33%)。

此外,有六成(60%至67.8%)民眾同意兩岸關係的改善,有助於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及擴展國際空間,同時有七成五(75.5%)的民眾贊成政府優先爭取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

參、結論

整體而言,從民調反映的數據,觀察過去一年台灣的主流民意呈現以下重要的看法:

ㄧ、台灣民意是發展兩岸關係的關鍵因素

吳敦義院長指示「國家需要、民意支持、國會監督」是大陸政策必須掌握的三大原則。政府大陸政策以民意為基礎,每個部會面對兩岸事務時,都是以台灣的利益為主要考量,時時要聽取民意以做為政策的執行方向;這不僅是民主政治「以民為主」的具體展現,更突顯充分尊重民意在整體兩岸施政作為上的重要意義。民調顯示,改善及穩定兩岸關係的表現在行政團隊中仍名列前矛,顯示大陸政策的方向正確,符合多數民眾的期待。

二、制度化協商有助於緩和兩岸情勢

ㄧ年舉行兩次的兩岸制度化協商,無疑地是兩岸間的大事,也成為國內與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6至7成的民眾認為兩岸的協商有助於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超過半數的民眾肯定整體協商成果,幾項簽署的協議大多數民眾也表示滿意,獲得民眾的高度支持。兩岸制度化協商機制在兩岸「擱置爭議、追求雙贏」的共識與基礎上,已朝常態化、制度化運作的方向邁進,從民調結果顯示,國人贊成將兩岸關切的議題納入協商的討論範圍內,並落實在協議的簽署與執行上;透過務實的對話協商,兩岸逐步累積互信、共同解決問題、增進良性互動,達成追求互利雙贏與共榮發展的目標。

三、多數民眾支持協商及簽署「兩岸經濟協議」

隨著東亞區域經濟快速整合的腳步,「兩岸經濟協議」也將排上兩岸協商的議程。民調顯示,半數以上的民眾認為簽訂「兩岸經濟協議」並不等於被大陸統一,也不是「傾中賣台」的作法,5成多的民眾贊成在下次的「江陳會談」中協商此議題,支持簽署「兩岸經濟協議」的民眾也遠多於不支持者。政府已規劃文宣作法,希望兩岸經濟協議的協商能穩健開展,相關機關將積極推動協商,並以在第5次兩岸兩會領導人會談簽署協議為努力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