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大陸及兩岸經濟情勢報告(民國八十六/八十七年)

摘  要

本報告之主要目的,在客觀地研析1997年到1998年這段期間大陸及兩岸經濟情勢,做為官方蒐整之歷史記錄。

在報告範圍的界定上,本報告僅就大陸總體經濟與政策、兩岸經貿關係、以及香港經濟發展與對兩岸之經貿關係加以探討。

在大陸總體經濟與政策方面,本報告主要探討在亞洲金融風暴的威脅,以及1998年大陸各地發生水患的破壞下,大陸經濟成長、物價變動、消費行為、生活素質、資本形成、對外貿易、國際金融、國有企業、勞動就業、財政收支、金融體制、外商投資、技術引進、區域開發和環境保護等部門的發展與問題,以及大陸為了穩定經濟和促進成長這兩個目標,所採取的各項經濟政策。

在兩岸經貿關係方面,本報告首先敘述兩岸在這段期間,針對經貿交流所公布的各項政策,以及可能的影響。接著探討台商在大陸投資環境逐漸惡化情況下,經營狀況與遭遇的問題。然後,分析兩岸透過香港所進行的商品貿易狀況,特別是本報告利用台灣的產業關聯表,深入探討大陸市場活動對我國整體經濟與各產業部門所可能產生的影響。

在香港經濟發展與對兩岸之經貿關係方面,本報告首先討論亞洲金融風暴對香港的對外貿易、貨幣與通貨膨脹、旅遊業、房地產業與股市、以及失業問題的衝擊和影響。接著敘述香港對聯繫匯率制度所進行的各種爭議,以及香港為維護金融中心地位所採取的各項政策。然後再分別探討台灣與香港,以及大陸與香港的相互投資與貿易狀況。

就本報告各個單元更細項的觀察,則可以整理出下列的各項研究結果。

一、在大陸的經濟成長與物價變動方面
  亞洲金融風暴對大陸經濟成長的影響,可以分為幾個層面,包括:
  (一) 出口成長趨緩。一方面,亞洲各國因為受到貨幣貶值影響,引發經濟危機,造成資產縮水、企業倒閉、失業增加與經濟衰退,所以對大陸商品的需求減少。另一方面,由於大陸高層官員基於穩定人心,維持人民幣與港幣的幣值,以避免國際投機客炒作港幣,影響香港金融體制安定的考量,多次重申人民幣不貶值,造成人民幣一直維持強勢,雖然對香港的金融情勢確實產生穩定人心的作用,但是也削弱大陸商品出口的競爭優勢,致使勞力密集型商品的外銷訂單流失。
  (二) 利用外資減少。大陸吸引外資的減少主要在兩個方面:
   
  1. 外商直接投資呈現衰退,亞洲金融風暴發生之後,影響香港、日本、台灣與東亞其他國家的企業資金融通管道,加上出口的衰退,使外商到大陸的直接投資減少,1998年祇有519.33億美元,比1997年減少7.73%,這是大陸對外開放以來,實際利用外資減少幅度最大的一年。
  2. 國際金融機構對大陸融資大幅減少。大陸除了利用發行股票對外融資的計劃受挫之外,大陸國有企業財務也發生問題,尤其廣信事件暴露出大陸地方政府無力償還外債,更引起國際金融機構對大陸的企業從嚴審核債信。
 

雖然大陸為了因應出口趨緩與外資減少,對經濟造成不利影響,在1998年先後採取一序列提振內需的措施,包括降低利率、增加公共支出、提供消費性貸款、房屋貸款等,希望能夠大幅增加固定資產投資來彌補出口的減少。但是這些提振內需的計劃,還是無法使1998年大陸的經濟成長實現8%的目標。

除了金融風暴的威脅之外,1998年7、8兩個月大陸從南到北,水患頻頻,更是造成各地基本建設大量遭到破壞,迫使大陸撥出經費賑災與災後重建。

1998年大陸各地水患,到底造成多少經濟損失?中共官方公布的統計數據其估計相當粗略。1998年8月26日中共抗洪總指揮溫家寶在「中共九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的報告中公布,到8月22日,初步估計直接損失為1,666億元人民幣,大陸學者方面的估計則是2,000億至2,500億元人民幣。

大陸經濟成長減緩直接影響物價水準。改革開放以來,大陸先後曾經發生1985年、1989年與1994年三次的物價大幅上漲,主要都是受到大陸的總和需求因為投資增加而大幅提升的影響。但是,1997年以來,經濟成長速度的趨緩,已經反過來造成大陸總和需求減緩,逐漸對物價產生緊縮作用,所以大陸當局積極設法提振內需,唯恐物價緊縮影響廠商投資意願結果導致大陸全面的經濟緊縮。

二、在大陸的消費行為與生活素質方面
  本報告發現:
  (一) 城鎮與農村消費支出占收入的比率遞減。1990年以來,大陸城鎮和農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費支出占年收入的比率,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呈現遞減的趨勢。城鎮每人消費支出占年收入的比率,由1990年的84.0%,逐漸下降到1997年的80.7%。農村每人消費支出占年收入的比率,也由1990年的59.0%,下跌到1997年的53.9%。
  (二) 消費結構城鄉有別。城鎮居民最主要的消費支出還是食品,第二項主要消費支出為衣著。農村居民的消費支出結構方面,最主要的支出為食品,第二項支出則是居住而不是衣著。
  (三) 大陸低收入家庭生活素質下跌。大陸城鎮居民,所得越低的家庭,平均每戶人口越多,就業率越低,造成平均每一就業者所要負擔的人數也越高,影響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素質。1997年最低收入戶平均戶有3.6人,平均每戶就業率為47.56%,平均每一就業者需要負擔的人數為2.1人。相對地最高收入戶平均每戶人口祗有2.72人,平均每戶就業比率為64.37人,平均每一就業者負擔人數為1.55人。顯示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素質逐漸惡化。主要是因為,大陸經濟改革日益深入,造成部份企業關、停、併、轉,使國有、集體企業下崗人數不斷增加。一些企業更因為效益不好,要求部份職工提前離職、退休,使就業人口明顯減少。城鎮家庭失業增加,造成收入越低的家庭,收入減少幅度越大,現在已經有不少大城市的下崗職工家庭,困難到連水電費都付不出來,當地的自來水公司和電力公司也不敢去斷水斷電。大陸這種缺乏最低生活保障的貧困現象,使城鎮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素質日益低落。
三、在大陸資本形成與擴大內需方面
 

1997年以來的亞洲金融風暴,使大陸特別重視金融穩定。為穩定金融體制所推出的各項措施,結果造成其金融體系的放款趨於保守,嚴重影響企業的財務週轉。加上企業面臨內外銷市場均不佳,倉庫內存貨增加,成本升與資金積壓。雖然大陸一再調降利率,但是企業對固定資產投資的意願仍然低落。造成1997年固定資產投資的實質增長率祗有6.1%,1998年則實質減少14%。

雖然1998年整個大陸的固定資產投資大幅減少,不過公共部門的基本建設投資卻達到11,904.3億元,比1997年實質增長23.3%。促使大陸公共部門基本建設投資大幅增加的原因,一方面是要提振內需以彌補出口衰退,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大陸各地水患之後的重建工作。

四、在大陸對外貿易與國際金融方面
 

雖然大陸進出口貿易均呈現衰退,不過在機械電子產品的出口方面,由於大陸利用財政金融與貿易政策的鼓勵,1997年出口額達593.2億美元,比1996年增長23.1%。1998年機械電子產品出口仍然保持繼續增加,達665.4億美元,比1997年增長12.2%。機械電子產品已經成為大陸開拓國際市場的主力。

大陸鼓勵機械電子產品出口的政策主要包括:

  (一) 大陸從金融、保險方面加大了對大型、成套設備出口的支持程度。1997年,通過銀行安排約150億元人民幣的賣方信貸和3億美元的買方信貸,用於扶植機電產品特別是大型、成套設備的出口。
  (二) 出口退稅進度加快,以前大量拖欠出口退稅的情況得到根本改善,使外貿企業資金周轉加快。
  在外匯政策方面,大陸仍然堅持人民幣不貶值,主要是從「穩中求進」這個戰略指導原則來判斷人民幣貶值的利弊得失,這個大原則的形成,則是受到幾方面的因素影響,包括:(1)中共中央的經濟決策模式不容完全依照市場機能決定匯率,(2)江澤民的理念以穩定為重,(3)過去五年的成功經驗有效地避免物價失控,以及(4)大陸所處的主客觀經濟形勢,使大陸評估結果認為人民幣不貶值的利大於弊。
五、在大陸國企經營狀況改革趨勢與失業問題方面
 

1998年大陸抽樣的5,000家工業企業發現其財務狀況普遍趨於惡化,包括:(1)工業企業貨幣資金越來越緊,(2)工業企業流動資產償返流動負債能力減弱,(3)工業企業經營的風險提高,(4)工業企業流動資產的利用效果減弱,(5)工業產品出現滯銷狀況,(6)工業企業的經營效率趨於惡化

不但是財務狀況普遍趨於惡化,企業的景氣狀況也大多呈現低迷,包括:(1)設備能力利用水平降低,(2)產品銷售狀況惡化,(3)產成品庫存水平提高,(4)國內訂貨水平惡化,(5)國外訂貨水平(比上季)惡化,(6)資金周轉困難,(7)銷貨款回籠情況惡化,(8)企業盈利降低,(9)產品銷售價格普遍下降,(10)固定投資減少,(11)設備投資減少,(12)建築與安裝投資減少

由於財務惡化與景氣低迷,造成1998年大陸整個國有企業的改革方案,呈現停滯狀態,包括:(1)原來準備大力推展的企業購併,形成所謂強強聯合,從南韓金融風暴發生之後,就不再推出鼓勵措施。(2)本來計劃要全面建立的社會保障制度,也停於研議階段,影響所及,職工下崗分流的進展也緩慢下來。

國有企業的工作機會,更因為受到企業財務與景氣不佳的影響,1997年採掘業、製造業、建築業、地質勘查業及水利管理業、交通運輸倉儲與郵電業、以及批發零售貿易與餐飲業都呈現減少狀況。

六、在財政收支與財政政策方面
  1997年以前大陸財政部門在經濟體制所扮演的角色,逐漸縮小,主要受到(1)財富重分配能力的減弱,(2)資本形成功能的減弱。兩大因素的影響。但是1997年以後,財政部門的角色再度擴大,主要是大陸為了因應亞洲金融危機造成的出口衰退,決定採取擴大內需對策,推動幾項重要工作,包括:(1)運用出口退稅與加速通關,降低大陸出口商品成本;(2)發行公債改善國有商業銀行資本結構及(3)增加公共部門的基本建設投資。
七、在金融改革與貨幣政策方面
 

1997年7月以來,大陸在穩定經濟與促進發展這兩大主軸下,推動一系列重要的金融改革,主要項目包括:

(一)維護金融交易秩序,防止非法從事外匯、期貨交易或吸收存款轉貸等活動;
(二)嚴格管制金融機構的設立,加強企業財務的監管、禁止非經過主管單位核准而向境外貸款的行為,以降低風險;
(三)調降利率與銀行準備率,以降低企業利息負擔和增加貨幣供給;
(四)取消對國有商業銀行的貸款限額,並試行「五級貸款」信貸機制。使國有商業銀行重視資產負債比例與風險管理;
(五)協助金融機構以發行金融債券或銀團等方式,推動大型基建項目投資,或以賣方信貸方式,協助商品出口;
(六)提供住房、汽車等消費性貸款,促進民間增加消費;
(七)提供中小企業和三資企業貸款,促進中小企業和三資企業的發展;
(八)強化人民銀行、證券監管會和保險監管會的功能,使獨立行使職權,不受地方行政部門的干預;
(九)擴大保險公司與外商銀行加入資金拆借市場,提升資金利用;
(十)擴大銀行間的債券交易和政府公開市場操作機能。

不過,大陸的金融體制,仍然處於困境。大陸的銀行體系以國有銀行為主,由於受到行政部門政策的主導,絕大部份的資金都是貸給國有企業。亞洲金融風暴發生之後,國有企業的營運狀況與資金週轉更加困難積欠債務相當普遍,結果造成大陸各個國有銀行應收貸款的呆帳增加,不僅減少國有銀行的營業利潤,並且使資產負債比率惡化,影響銀行的債信評比。有些國有銀行甚至因為資金不足,連開出的信用狀都無法兌現,引起國外金融機構的不滿。已發生的廣東信託投資公司的案件,祗是暴露大陸金融危機的一角。如果大陸財政主管部門不能有效地籌集資金,改善國有銀行的資產負債比率,大陸銀行體系發生金融危機的風險還會再提高。

八、在技術進步與科技政策方面
 

大陸在實用性新科技的研發方面,已經具有一些特徵,包括:

(一)大陸在電子信息方面的研究基礎比較薄弱,不少人才滯留在歐美國家,不願返回原單位工作。所以在這個領域上的研發,才在開始建立基礎。
(二)最近幾年大陸積極推動出口替代產業的發展,希望以資本和技術密集的機電產品,取代勞力密集的紡織產品成為出口大宗,目前已逐漸出現效果。
(三)生物技術與醫藥是90年代以來,大陸積極推動的研究項目。
(四)長期以來,大陸在材料的基礎研究方面的基礎比較雄厚,所以轉向實用性研究,成果也比其他領域多。
(五)大陸盛產煤炭,所以能源方面的研究也以如何提升燃煤效率為主。
(六)大陸人口眾多,每天所製造出來的廢棄物,如果不能善加處理,會成為破壞生態環境的主要因素,所以大陸在環境保護方面的研發工作,偏重廢物的處理或再生利用。
(七)自從改革開發以來,大陸人民由於所得提高,對食品營養與生活素質逐漸重視,保健食品和化妝品方面的需求增加,引起科研單位積極開發這兩大類新產品。

1997年大陸在科技產品的進口方面,進口國以日本和加拿大為主,引進項目則以能源和機械電子為主。在科技產品的出口方面,出口國和地區以香港與美國為主,出口項目以交通通信和機械電子為主。

大陸進行科技產品貿易的單位和機構,主要包括:(1)中國科學院;(2)大陸各個部委所屬研究院所;(3)地方研究院所、(4)高等院校;(5)民營科研機構;(6)大型國有企業;(7)中小型企業;(8)私營企業;(9)「中」外合資企業。

九、在外商投資與開放政策方面
  (一) 1998年大陸吸收外資出現下列狀況,包括:
   
  1. 批准項目數和協議外資額繼續下降,實際使用外資額呈現停滯;
  2. 利用外資的各种方式中,以外商直接投資為主;
  3. 利用外資方式出現多樣化趨勢;
  4. 外商投資規模漸趨擴大,著名跨國公司對大陸投資數目增加;
  5. 投資以工業和房地產為主,但大陸對外開放的領域逐漸增加;
  6. 投資來源地仍以港澳台為主,但美日新韓等國投資比重不斷增加;
  7. 沿海始終是外商投資的重點。
  (二) 外商直接投資,對大陸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包括:
   
  1. 外資的發展成為促進大陸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主要是因為外商投資:(1)彌補了資本形成不足的缺口;(2)彌補了技術進步不足的缺口;(3)增加了就業,培養了人才。
  2. 推動了大陸對外貿易發展;
  3. 帶動了大陸區域經濟的發展;
  4. 有助於大陸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
  5. 推進大陸社會經濟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十、在區域開發與永續發展方面
  大陸的區域開發,面臨三大問題,包括經濟結構轉型、產業發展策略、以及資金融通管道,而且這三個問題基本上是環環相扣。
  (一) 在經濟結構方面,大陸區域發展呈現下列特徵:(1)東部地區,經濟結構已經過農業為主轉向工業為主的階段,正邁向服務業為主的階段。(2)中部與西部的產出,雖然都以工業為主,不過服務業的產出,已超過農業產出。大陸西部地區工業部門呈現「高產出、低就業」特徵,顯示這個地區的經濟結構仍然停留在傳統以重工業為生產核心的階段,與東部及中部相比較,轉型速度最緩慢。
  (二) 在發展策略方面,大陸對開發中西部產業和交通運輸方面的發展策略都相當宏偉,但是,整個構想都要依靠政府部門來主導與推動,由於其中所涉及的資金需求都相當龐大,政府部門是否有足夠的資金融通管道可以支應,成為整個產業發展策略成敗的關鍵所在。目前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主要依賴銀行貸款及地方政府與企業自行籌資。在利用外資方面,數額相當有限。由於西部地區是三個區域中,經濟發展較慢,銀行貸款能力及地方政府與企業自籌資金能力較弱的地方,再加上外資流入有限,結果造成西部地區空有完整的發展策略,卻缺乏足夠的資金予以實現。
  (三) 在生態環境方面,1997年,大陸加強了對城市和重點區域環境污染的治理,尤其對淮河流域污染實行重點防治,已取得了一些成果,部分地區環境質量也有所改善。但由於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都給資源帶來巨大壓力,因此不少地區生態環境繼續惡化。
十一、在兩岸經貿政策變化與影響方面
  (一) 1998年兩岸在交通運輸方面的主要進展包括:(1)大陸成立「閩台直航口岸管理研究委員會」;(2)大陸彎靠第三地轉航台灣完成首航任務;(3)大陸境外航運中心有新進展,1998年大陸交通部修改「境外航運中心設置作業辦法」,使其境外航運中心航線得延伸至第三地,並可載運台灣地區與第三地區國家間的進出口貨物;(4)台灣與大陸達成兩岸彎靠航線將以「雙向同步、互動互惠」原則處理;(5)大陸航商可在台攬貨;(6)兩岸交通部門相互核准雙方遠洋輪船申請兩岸轉運航線。
  (二) 兩岸在投資方面的主要進展包括:(1)大陸的「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實施條例」的起草工作已經完成,正在大陸各省市進行諮詢工作。(2)我國經濟部投審會公布「在大陸地區設立辦事處從事商業行為審查原則」於1998年6月24日由經濟部正式核定公告實施。(3)財政部於1998年11月9日決定有條件准許超額投資大陸之上市、上櫃等公開發行公司,可以在証券市場公開籌措資金。
  (三) 在兩岸貿易方面,我國為使兩岸貿易朝正常化發展,相關政府部門不斷檢討及開放大陸間接進口貨品之項目,在1998年的政府政策與措施主要有下列數項:(1)開放間接輸入大陸物品;(2)對大陸物品改採進口貨品原產地認定標準;(3)輸入少量大陸物品准免辦輸入許可證。
十二、在台商對大陸的間接投資方面
  (一) 投資地點仍然以東南沿海為主,1998年台商在廣東、江蘇、福建、河北、浙江和山東的投資占台商在全大陸投資比重的96.8%。台商投資規模,逐漸下降到1997年的221萬美元和1998年的237萬美元。
  (二) 投資的產業則漸趨多元化,根據經濟部投審會的統計顯示,台商主要投資產業集中在製造業,1997年和1998年分別占全體投資的90%和89.9%,服務業(分別為3.26%和3.82%)與批發零售業(2.01%和2.95%)的投資比重皆不高。
  (三) 台商的投資型態已逐漸由防禦型投資轉變為以大陸內銷市場為主的擴張型投資(expansionary investment)。其特點包括:(1)投資規模較大;(2)母公司和子公司的水平分工增加,垂直分工減少;(3)技術轉移的比例增加;(4)長期以往,子公司在大陸市場和國際市場形成母公司的競爭對手,對台灣不利;(5)對母公司的依賴減少。
  (四) 台商所反應出來的經營困難,主要是大陸政令多變、政策不連續、法律制度不夠健全、行政效率及金融服務欠佳、稅費征收不合理、市場不夠開放,以及社會治安惡化等問題而遭遇困擾,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1998年台商投資更受到大陸發生洪水以及金融風暴影響而減少。
十三、兩岸間接貿易方面
  (一) 1998年台貨出口到大陸市場之商品結構比重超過10%以上者有四類商品,即電子、機械用具及相關零件(第十六類,33.01%)、紡織原料及紡織品(第十一類,21.61%)、基底金屬及其製品(第十五類,12.55%)、塑膠、橡膠及其製品(第七類,11.75%)。除了基底金屬及其製品之外,其餘三類產品於1992-1996年間一向位居台灣出口大陸市場的前三大,而基底金屬及其製品在1992年對大陸市場出口的比重僅佔5.06%,該年後隨著對大陸投資增加即呈逐年遞增形勢,迄1997年已超過塑膠、橡膠及其製品而擠入對大陸市場出口的前三大排行。
  (二) 自大陸輸入方面,1993年以前因限制大陸物品進口,一向金額不太高,但是在政府陸續開放大陸進口產品項目之下,其進口產品結構已與往昔大不相同,資源類產品相對縮減,而兩岸分工產品(指台商大陸投資後回銷台灣之同一產業、不同加工層級產品)卻相對增加。例如在1992至1998年間,礦產佔全部進口比重自28%減為9%、植物產品自15%減為3%,但電子、機械類產品卻自0.34%增為37%。此外,由於台灣對環保條件的要求愈來愈高,基底金屬及其製品以兩岸分工型態生產者相當普遍,自大陸進口比重一向維持在20%左右。
  (三) 大陸市場對我國的經濟究竟有何影響?本報告利用產業關聯表估算出下列重要結果:
   
  1. 1996、1997年以國內生產總值為衡量基礎之下,大陸市場對台灣總體經濟的貢獻率(即前述逐年遞增的比重值),至1997年已超過8%。然而,若從海關貿易統計值上來看台灣對大陸市場的出口貿易依賴度(對大陸出口/台灣總出口)雖至1997年為才超過17%,但若從產業依賴度上來看,19978年早超過20%。亦即,經過整體經濟部門產業關聯環環相扣的效應帶動之下,一旦對大陸輸出的最終需要增加(貿易額增加),透過產業關聯結構所直接、間接引發的國內產業產出之增加額,佔台灣總輸出增加所帶動產出增加值之比重,則1993年已超過17%(為17.93%),1996、1997年更達21.43%、22.17%。表示台灣各行各業為了外銷國外市場所增加的生產之中,大陸市場就佔了近四分之一,此項比率高於當年台灣對大陸市場的貿易出口依賴度。
  2. 綜合以上借助I-O表的分析,定位台貨銷大陸市場對台灣整體經濟總產出的影響,本報告得到以下的統計數據:以1997年為例,該年台灣對大陸市場的出口貿易依賴度雖不超過18%,但台灣各產業為了生產產品銷售大陸市場所帶動的產出增加量,佔全體總輸出所增加的產出比重為22.17%(台灣對大陸市場的產業依賴度),而當年台灣整體總輸出,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達37.24%,大陸市場的貢獻率則為8.26%,顯示大陸市場對我國的貢獻率呈逐年穩定成長趨勢。在個別產業方面,有75個部門之貢獻率超過8%,其中的10個產業因外銷大陸市場致使該行業產出增加的成長率甚至超過50%,所涵蓋的範圍除了前述6個產業之外,尚增加4產業部門(味精、其他人造纖維、皮革、其他化學材料)。
十四、在香港經濟發展之現況與問題方面
  (一)

1998年香港經濟GDP成長率為-5.1%,與1997年5.3%的經濟成長率相比,下降近十個百分點。香港經濟的衰退,主要是因為:

  1. 1998年香港全年的出口規模達13,476億港元,與1997年相比較衰退7.4%,與1997年的出口年成長率4.2%,相比較呈現大幅下降。1998年進口規模為14,291億港元,與1997年相比較衰退11.5%,與1997年的進口成長率5.2%相比較,亦顯示進口大幅萎縮。
  2. 在銀行貸款方面,1998年底貸款總額為33,056億港元,較1997年同期減少19.8%,比1997年的-10.2%呈現更大幅度滑落,反映香港在東亞金融危機與國際金融不穩定等因素的影響下,海外對香港金融中心的資金需求大幅減弱。
  3. 在亞洲金融風暴後,香港股市大幅下跌,而香港地區工資成長亦呈減緩,香港居民所得因此普遍減少,再加上房地產價格大幅下跌,使得香港居民的財富大幅減少,造成對消費的疲弱反應。
  4. 香港的經濟結構中約83.8%的GDP係以服務業為主,其中旅遊業是香港的重要經濟結構之一,也是香港非貿易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1997年下半年後,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使得過去來自日本、韓國、東南亞國家的觀光旅客呈現大幅減少趨勢,對香港的旅遊業造成嚴重的打擊。
  5. 1998年的金融風暴,大幅衝擊到香港股市,其中與房地產相關的股票受到很大影響,造成房地產市場的買賣大幅減少。1998年香港經濟成長呈現大幅衰退,更反映在香港的失業率,出現逐月上升走勢。失業率在1998年元月從2.5%,上升到年底的5.7%。失業率上升主要出現於建造業、進出口貿易業、飲食業、運輸業和製造業。此外,由於大批香港移民的回流與大陸人士的到來,香港地區勞動人口的持續快速成長,亦加重失業問題的惡化。為因應亞洲金融風暴造成的失業問題,1998年六月香港政府成立就業專責小組並推出一系列措施創造就業機會,以紓緩失業問題,提供失業人士的再就業的訓練。
  (二)

香港的經濟困境與港幣不貶值也有關係,因為自1997年下半年以來,港幣曾多次遭受國際投機客的攻擊,造成香港金融市場巨幅震盪。1997年下半年以來,為了要不要修改聯緊匯率制,香港本身有不少爭議,主張聯繫匯率制度應該加以修正的理由有:

  1. 在亞洲各國通貨大幅貶值後,香港的資產、商品與服務業價格顯得相對昂貴,製造業、出口部門、旅遊業、零售業等都受到港元相對升值的影響,不利於香港經濟的競爭力,亦不利於香港對外資的吸引力,香港經濟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2. 聯繫匯率制度最大的弱點,在於香港金融管理局沒有獨立的貨幣政策,失去利用貨幣政策工具調節香港經濟的能力。長期以來,香港在維持聯繫匯率制度已付出相當大的經濟成本。特別是,由於過去十年來香港與美國的經濟景氣循環周期不一致,美國的低利率政策導致大量的外資湧入香港,使香港遭受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泡沫化的衝擊。
  3. 從各國實行匯率制度的經驗,可以發現沒有任何國家長期實行聯繫匯率或固定匯率制度。通常各國會因應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遷,選擇適宜的匯率制度,由於港幣匯率的僵硬性,聯繫匯率制度降低香港經濟應付外部衝擊的能力。特別是,東亞金融危機。國際投機者多次狙擊港元,已經對香港經濟活動與金融市場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4. 雖然港幣占總存款比重呈逐步上升趨勢,從1989年的38.5%,上升到1998年底的57%,顯示港人對港幣持有的信心。惟未來一旦出現港幣信心危機,引發恐慌性拋售港幣,即使有巨額的香港政府「外匯基金」或大陸外匯存底的支持,亦無法支撐港幣價位。屆時再加上港人拋售以港幣計價的巨額股市規模,對香港經濟金融地位將造成嚴重傷害。
  (三)

至於仍然主張聯繫匯率制度應繼續維持者的理由有:

  1. 香港經濟結構與其他亞洲國家不同,香港是貿易與金融中心,服務業占GNP比重達83%,而製造業占GNP比重偏低。由於香港的原材料和設備均倚賴進口,港元貶值未必能降低香港出口價格。香港的匯率變動和經濟成長沒有直接關係,沒有必要以貶值維持競爭力,港幣貶值對刺激經濟成長的貢獻有限,目前沒有重要的經濟動機去放棄聯繫匯率。
  2. 根據香港恆生銀行的研究,如果放棄聯繫匯率,香港的經濟成長率將大幅衰退,並造成嚴重通貨膨脹問題,經濟的不穩定對房地產與股市造成嚴重的打擊。放棄聯繫匯率,對香港經濟造成嚴重的傷害。
  3. 最受人關切的問題,不在於港幣波動到何種價位才算是合適,而是其攸關香港信心問題。一旦放棄此制度,將使得本地及外資在香港的資產價值縮水,影響投資者的信心,並造成港幣信心危機,導致資金大量外逃,打擊金融中心的地位,對香港經濟金融造成嚴重傷害。
  4. 香港銀行界指出,過去的經驗証明聯繫匯率制度機制有助於穩定香港,沒有理由要改變。港幣與美元掛金勾是政治決定而非由經濟決定。因此,基於金融市場的穩定,聯繫匯率不宜改變。
  5. 港幣聯繫匯率是香港經濟的基礎,受到香港基本法保護。如果放棄此制度,等於承認其現行制度的失敗,投機者一定會利用此機會再行炒作,更被認為是特區政府和中共無力管理香港。同時,香港的官方外匯儲備額仍然為全球第四大,僅次於日本、大陸及台灣,香港為數886億美元的外幣資產總額,相當於流通貨幣的7倍多,或港元貨幣供給M3的40%左右,比率為全球最高之一。香港政府有能力支持聯繫匯率制度。
  (四)

香港政府為強化聯繫匯率制,在1998年採取一些措施,包括:

  1. 向香港銀行業提出明確保證,將按7.75港元兌1美元的固定匯率,將其結算賬戶內的港元兌換為美元。明示香港政府維持聯繫匯率制度的決心。如果金融市場情況許可,金融管理局還會將兌換保證適用的匯率轉為7.80;
  2. 撤銷流動資金調節機制的拆入息率。由於香港銀行同業支付系統的效率一再提高,使持牌銀行能夠更有效管理流動資金,因而香港政府無須繼續以流動資金調節機制下的存款來促進銀行同業市場活動的秩序;
  3. 以貼現窗取代流動資金調節機制,貼現窗設基本利率(過去稱之為流動資金調節機制拆出息率),由金管局不時訂定。在訂定基本利率時,金管局會確保利率能充分反映資金流量的情況,同時亦能抑制過度而且會引起金融不穩的利率波動情況。
  (五)

香港政府也採取下列措施,鞏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包括:

  1. 為維持香港金融和銀行業的穩定,香港政府將繼續採行港元聯繫匯率制度,以維持香港民眾與國際社會對香港經濟發展和保持金融穩定的信心。
  2. 持續改善香港的金融監管架構,以維持在全球最進步的國際監管水平。事實上,以國際監管標準而論,香港銀行業的經營狀況和監管制度均達到很高水平,尤其經過1998年的監管制度改善措施後,這方面的情況更得到進一步加強。
  3. 透過受過優良培訓、適應力強的人才和先進資訊科技的應用,改善香港的金融架構;
  4. 繼續發展金融市場,特別是債券市場。香港引進強制性公積金計劃,將儲蓄加以制度化,以及透過成立香港按揭證券公司,將例如房地產抵押等銀行資產證券化,使香港未來的債務市場更具有發展潛力。
  (六)

香港政府針對未來香港經濟與金融的發展,提出下列三個主要改革方向,並希望藉此改革工作維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1. 在改善香港的支付結算系統方面。香港政府將研究建立一個安全的金融聯網的可行性,使香港地區的銀行、證券、交易所及結算所之間可以推行全面的電子化直通式處理安排(straight through processing),目的在減低支付風險。
  2. 在改善香港的金融基礎系統方面。首先,香港政府新設立的金融基礎設施督導委員會,在短期內提出具體的行動方案和實施時間表。其次,金融基礎設施督導委員會將進一步研究如何改善香港的金融基礎建設,以配合網路電子貿易及無紙化金融市場等的科技發展需要。同時,香港政府計畫進行全面改革證券及期貨市場的監管制度,以加強證監會的監管與調查的權力與市場失當行為的審查。此外,香港政府需要制定規範作為網路交易的根據,並且精簡金融市場上中介者的牌照制度等工作。最後,香港政府已就未來銀行及證券的監管趨勢及改善監管標準進行研究,並且參照國外市場的主要轉變及革新措施。
  3. 在改善交易所和結算所的架構方面。香港政府計畫將交易所和結算所的管理架構現代化,以符合效率的市場導向,便於應付全球性金融業的競爭需要。香港政府計畫將交易所和結算所『股份化』,並合併為單一市場營運機構,最終以上市公司的形式運作。換言之,香港政府將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從而提高競爭並刺激市場創新及降低運作成本。
十五、在台港相互投資與政策方面
 

台商在香港投資的行業,除電腦、家電、家具、水泥、塑膠等行業之外,金融與投資公司等服務業也相應地出現。不過,受到亞洲金融風暴的衝擊,台商在香港投資金額,由1997年的141.59百萬美元,減少為1998年的68.64百萬美元。港商在台灣的投資方面,由於香港沒有具體的天然資源,港商投資一向以服務業為主導,以香港成功的經營方式,開拓台灣市場。港商從事貿易的商號,包括太古、怡和、英之傑等。另外,製造業包括震雄集團(生產塑料噴注式模具)、南順集團(生產各式食品)等。

從1988年以來,台灣也開始根據香港上市規則,申請在香港上市,不過台商上市情況似乎不佳。以平均回報減去工商指數回報為例,1993年至1998年的「相對表現」,分別為-144%,-18%,-20%,-7%,-7%和 -20%。

尤其亞洲金融風暴發生之後,台商在香港的投資受到下列的影響,包括:(1)在港上市台商財務困難;(2)台、港兩地股市監管系統不同,因而可能產生對台商種種未能適應的情況;(3)金融風暴爆發以來,多間上市公司出現嚴重財政困難,與此同時,上市公司一直依賴的銀行融資,因為銀行放款政策變得保守而益加困難。

十六、在大陸與香港相互投資及政策分析方面
  (一)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出版的「1997年香港非製造業的外來投資」的報告中說明,累計至1997年底止,香港製造業與非製造業的整體外來投資,以原來成本計算的直接投資存量有939億美元(7324億港元),較1996年底的總額上升了20%之多;當中,大陸在香港的整體投資(包括製造業及非製造業)累計至1997年底止,以原來成本計算的直接投資存量有182.5億美元(非製造業178億美元,製造業4.5億美元),佔整體外來投資份額的19.44%,僅次於英資的25.16%。而若按原來成本計算的香港整體外來直接投資資產淨值總額,則累計至1997年底,共有1701億美元,其中大陸在香港投資為275億美元,佔整體的16%。排名僅在日本之後。惟若按照香港大陸企業協會及媒體的一般估計,中資公司在香港截至1998年12月止的累計投資超過250億美元,總資產有1833億美元(14300億港元),約有1800家公司在香港營運,是僅次於英資的第二大外來投資者,目前在香港大陸企業協會登記的會員共有1026家之多。
  (二)

中資企業的營業狀況,有兩個特點:

  1. 在投資行業方面,目前香港中資公司的主要經營理念仍是倚重於「資產經營」,期望以最短時間累積最大財富,因而大多具規模的中資公司均採取多元經營策略,除了本身的主要業務外,兼營貿易、金融、運輸、地產、保險、傳媒和各種服務業等,所以經營的業務範圍甚為廣闊。
  2. 在經營運作方面,由於金融危機突顯出大陸企業嚴重債務的問題,如廣東信託投資公司的宣告破產及廣東粵海集團的嚴重財務危機曝光,致使外資與華資銀行限制大陸企業及香港中資公司的借貸活動。香港中資公司為了解決自身的財務問題,採取一些措施包括:(1)企業債務、架構重組;(2)實行清盤行動;(3)注資;(4)配股集資。
  (三) 香港企業在大陸的投資目前仍集中於近鄰的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地帶,惟華南各省市、北京、上海、天津、四川等地,均可見到香港企業的活動。其次,在行業方面,除了過去從事製造業投資外,目前香港企業已漸漸伸展至大陸的服務業,如香港匯豐銀行、東亞銀行分別在上海、深圳獲准經營人民幣業務,香港大型上市公司,如長江實業、恆基兆業、新鴻基地產、新世界發展、九龍倉均有參與大陸房地產投資活動。
  (四) 港資對大陸經濟的貢獻,主要包括:(1)可促進大陸經濟的改革;(2)繼續扮演大陸企業改革的示範角色;(3)香港中資公司有助大陸從香港吸收外資;(4)技術移轉不斷進行。
十七、在兩岸與香港之貿易往來方面
  (一) 台灣自1994年起對香港本地市場的出口有顯著下降,主要是因為台灣經香港往大陸的轉口貿易大幅增加,對香港本地市場的出口則下降,另一因素是香港對台灣的商品需求也在下降主要是香港的製造業自1994年間大量遷移至大陸而減少了對台灣的原材料需求。
  (二)

在大陸對香港出口方面,香港歷年均是大陸的第一大出口市場,在1997年7月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1998年大陸出口香港的總值較97年下降了11.52%,不過仍佔大陸出口第一位。

  (三) 台灣自香港本地市場的進口佔台灣進口的比重,自1990年開始漸有下降之趨勢,從1990年的2.7%下降至1998年1.89%。大陸自香港的進口,無論在進口數值及所佔的比重均有下降之趨勢,從1993年的105億美元下降至1998年的66億美元,所佔的比重亦由12%下降至5.83%。
  (四) 台灣對香港出口結構方面,一向以第十六類的電子與機械產品居首,1992-1997年的出口比重約在30-40%間,1998年更達43.77%,次為第十一類紡織原料及紡織品,出口比重約在25-30%間,1998年稍減為22.52%,再其次為差距較大的第七類塑膠及橡膠製品,1992-1998年間出口比重皆維持在10-12%左右。除了這前三大產品之外,其餘各類產品出口比重均不足10%。
  (五)

大陸對香港出口結構方面,1992-1998年間集中在前三大產品的情形亦相當明顯。不過,產品項目與台灣輸港情形稍異,產品集中程度亦低於台灣,但為大陸的強勢出口產品。居首的第十一類紡織原料及紡織品出口比重約在25-30%左右,1998年略跌至23.64%,次為電子與機械產品出口比重約在20-30%間,1998年為29.51%,然後是雜項製品10%左右的出口比重,1998年稍增為10.56%,這三大產品在1992與1998年的集中度,分別為60%與63.71%。

  (六) 台灣從香港進口結構方面, 由於兩岸對香港貿易之電子與機械產品、紡織原料及紡織品之產業內分工較熱絡,因此其產業內貿易亦相當明顯,1992-1998年台灣自香港本地巿場進口的產品結構,亦以此二類產品分居前二大,並且,來自香港的紡織原料及紡織品增幅相當快,1992年其進口比重僅16%,1997年即達27%,1998年在成長衰退17.45%之下,比重略減至23.11%。而居進口產品首位的電子與機械產品,由於兩地電子業蓬勃發展,互相以貿易往來交換資源優勢之型態更是明顯,其進口比重呈遞增趨勢,1992與1998年比重分別為37%與48%。而除了此二類產品之外,其餘產品的進口比重皆不足10%。
  (七) 大陸從香港進口結構方面,大陸自香港本地巿場進口的商品結構,亦與其前二大出口商品結構類似,也明顯看得出產業內貿易的活躍表現。居首的電子與機械產品,1992與1997年進口比重分別為35%與32%,但1998年由於受到金融風暴衝擊與大陸諸多調整措施,影響大陸市場內需不振以及生產經營不順,導致本產品自港進口嚴重衰退23.81%,進口比重亦銳減至28%。次依的紡織原料及紡織品,因是港商近年在大陸與港本地皆積極發展的主力產業,成長率逐年巨幅擴增,其進口比重自1992年的17.34%躍升為1998年的35%。

最後,本報告並且在每一篇的結論部份,建立一些指標,按照改善、持平與惡化三個標準,以表格化的方式,敘述各個指標的發展狀況,以方便查閱與比較。

研究單位及人員:

研究單位:中華經濟研究院

計畫主持人:麥朝成院長

協同主持人:范錦明研究員

研 究 員:林昱君副研究員

研究助理:藍俊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