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澳門移交5週年情勢研析:壹、總評

  • 發布日期:93-12-01

澳門移交5週年情勢研析
▓政治運作大體尚稱順暢,經濟也有增長。
▓公民意識薄弱,民主尚待起步,司法續保獨立,治安大抵良好。
▓大陸看好澳門「一國兩制」前景。
▓陸澳互動緊密,澳門日益大陸化。
▓國際社會肯定澳門情勢發展。
▓澳門移交5年來共有9件爭議事件。
▓臺澳民間交流持續熱絡,惟官方往來仍有待改善。

壹、總評

澳門移交大陸以來,迄今已近5年,澳門政府在行政長官何厚鏵穩健務實的領導下運作大體尚稱順暢。司法運作續保獨立,社會治安亦呈穩定,國際社會對於首屆澳門政府之施政表現,亦多表肯定。

首屆澳門政府將於2004年12月20日屆滿,2004年8月連任成功之行政長官何厚鏵將會籌組第2屆政府,現任澳門政府主要官員亦將續任。第2屆澳門政府能否在既有良好的內、外局勢下,為澳門居民帶來更多的福祉,並引入民主機制,提升公民意識,頗為外界關注。

澳門受惠於大陸當局所釋放如個人遊等多項利多措施,經濟已連續5年增長,失業率亦創新低,博彩收益持續大幅增加,截至目前之統計,已佔澳門政府公共財政收入之77%,惟澳門龍頭產業不夠優化、內部人才不足等問題,將是今後經濟能否持續成長之關鍵因素。

基於與珠江三角洲互補互利、共存共榮之關係,澳門與該地區經濟一體化之發展勢不可免。除經貿層面外,澳門與大陸在各方面之融合與合作,亦不斷加深與擴大,澳門政府相當層級之官員,均須前往北京接受「愛國愛澳」之培訓,兩地在思想及文化之整合,將使澳門大陸化之趨勢日益明顯。

臺澳民間自發性之交流密切,雙方在社會、文化、教育、經貿及人員等方面之交流,相當頻密。澳門青年學生來臺就學,亦有日趨增多之現象。惟兩地官方關係受制於大陸因素,而無法大幅開展。我們希望北京及澳門政府能務實看待臺澳間之良性交流,在既有的互惠基礎上,減少溝通及交流上的障礙,俾有助於建構繁榮互利的臺澳關係。

謹就過去5年來澳門情勢評析如下:

一、澳門政府在行政長官領導下運作大體尚稱順暢

過去5年來,澳門政府之各項運作大體尚稱平順,基本上是以推動公共行政改革及提升政府服務效能為主要方向。除完成中、高級公務員之培訓及「一站式」服務之外,行政長官何厚鏵的個人表現,近年來亦皆維持80%左右之高民意滿意度。行政長官何厚鏵於2004年8月連任成功後表示,在第2屆澳門政府的施政重點中,按照過去5年政策的基礎,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將排在最重要的地位。

惟民意對於何厚鏵施政能力之高度肯定,並未能完全轉移到他所領導之管治班底;澳門居民對政府官員行政效能不佳及因襲已久之官僚作風,仍頗多微詞。因此,何厚鏵在2004年11月16日所提出之施政報告中,特別強調優化政府施政能力,並研究建立官員問責制度。未來澳門政府如何透過行政改革以強化施政能力,並公平分配社會及教育資源,將是何厚鏵在第2任任期所須面對的首要課題。這也意味澳門居民在揮別與首屆政府之蜜月期後,未來將以嚴格之角度來檢視第2屆政府之施政表現。

二、經濟定位明確及個人遊效應帶動澳門經濟成長

澳門移交後,確立以博彩旅遊服務業為主之經濟發展定位;2002年2月又開放賭權讓外資進駐,有效刺激澳門經濟體內部自主增長之能力;加上2003年7月大陸開放個人遊、同年10月大陸與澳門簽訂CEPA,以及12月澳珠跨境工業區計劃正式獲得批准等諸多外部有利因素,不僅失業率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由移交初期的6.9%,下降至2004年8月至10月的4.5%,經濟增長率也在博彩收益及旅客消費增長的帶動下連續5年出現正增長。根據澳門官方估計, 2004年全年經濟成長幅度將可達20%左右。

惟面對經濟全球化之潮流,澳門經濟結構之過於單一化、內部人才不足、人力市場分配失調,以及行政規章之不夠透明化等問題,未來如無法獲致改善,對於微型經濟體之澳門而言,將不利於提升對外競爭力,有隨時被周遭地區取代之危機,實值澳門政府加以正視。

三、公民意識薄弱,民主尚待起步

澳門社會民風保守,「社團政治」主宰澳門政府之運作,一般民眾對於政治較為冷漠,且亦無權參與。新聞媒體報導重心側重在民生方面,在政治問題上,往往多自我檢查,鮮少對政制發展議題發揮監督之責。此外,民主派在澳門社會居於少數,對於民主發展問題,亦較少著墨,致令澳門公民社會難以進一步發展,影響民主發展。

澳門行政長官何厚鏵於競選連任期間,首度回應澳門民主政制的發展問題,表明澳門民主政制的發展,是第2屆政府必然面對的問題。另有關基本法第23條立法方面,何厚鏵也指出,將在適當時機立法,且會在其第2任任期內完成。雖然民主政制發展及基本法第23條立法問題並未在澳門社會上造成太大爭議,惟在展開相關諮詢工作時,澳門政府是否能兼顧民意訴求及社會穩定,仍待進一步觀察。

四、司法續保獨立,治安大抵良好

澳門移交後,司法機關繼續享有獨立的審判權,尚未見政治干擾。行政長官何厚鏵於2004年8月根據推薦法官獨立委員會之推薦,以確定委任方式,任命5位法院法官,此乃澳門政府首批自行培訓並掌握中葡雙語之司法官。此外,中文在司法機關之使用,亦在逐漸加強中,澳門政府並進行對法官之培訓工作,以提高司法人員素質及改善司法辦案效率。

另一方面,在大陸解放軍全力協助下,澳門移交後之治安明顯好轉,嚴重暴力犯罪已不復見,黑幫份子活動亦略為低調。自2003年中大陸開放個人遊之後,澳門社會治安並未出現明顯惡化之情況,惟洗黑錢、放高利貸、販毒等有組織犯罪之情況有增多之趨勢,青少年犯罪案件亦略微上升。

五、大陸看好澳門「一國兩制」前景

由於澳門移交後政府運作平順,經濟表現亮麗,相較於澳葡政府時期,澳門居民對於特區政府之施政,大抵感到滿意,官民關係和諧;加以,澳門政府恪守基本法框架,北京當局對澳門政府在移交5年來之各項表現,亦予以高度讚揚,認為「一國兩制」在澳門施行情況,比在香港之情況順暢,並強調要發揮澳門的獨特作用。

近來大陸在澳門成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不僅行政長官何厚鏵表示澳門政府將對該會給予全力的支持,澳門主流菁英亦均擔任該會相關要職,相較於以往主流人士將涉及臺灣政治事務視為禁區之作法,顯示澳門對北京當局「反獨促統」攻勢予以高調配合,並擴大其對臺宣傳之角色。

六、陸澳互動緊密,澳門日益大陸化

澳門移交5年來,除與大陸建立官方溝通及聯繫之機制外,並加強兩地公務員互訪、司法互助、文教交流及貿易投資優惠等事項,顯示彼此互動與融合程度日深。大陸與澳門除了透過「粵澳合作聯絡小組」、「內地與澳門商貿聯繫委員會」、「粵澳警務工作會晤」等機制建立聯繫關係外,並藉由經貿合作之方式,例如大陸開放個人遊、在澳門舉行葡語系國家經貿論壇、與澳門簽訂CEPA、批准興建港珠澳大橋與澳珠跨境工業區,以及推動泛珠三角「9+2」區域合作等,強化澳門在區域經貿及國際經貿上之中介角色,無形中亦使澳門倚賴大陸以求發展之態勢日益深化。

目前澳門政府揭櫫之3大商貿服務平臺、CEPA、「9+2」區域合作等角色,一方面是澳門配合大陸當局做為聯繫葡語國家及世界華商之跳板,另一方面,大陸當局亦企圖透過經貿手段,以達雙方制度整合之目的。因此,澳門大陸化將是今後難以避免之趨勢。

七、國際社會肯定澳門情勢發展

美國及歐洲若干國家對於澳門移交後「澳人治澳」及「一國兩制」之施行情況,大致表示肯定。美國國務院發表的2003年人權報告指出,澳門政府基本上尊重澳門居民的人權,但澳門居民並無足夠改選政府的權力和能力,立法會亦無足夠的立法能力。此外,在歐盟所發表的澳門2003年度報告中,讚揚澳門在SARS疫情期間,有關預防疾病爆發的表現,並肯定澳門政府的經濟政策成功,但對於澳門在知識財產權方面的侵權問題,認為澳門在立法工作和司法的行政管理方面仍有待提升。另德、美等國商會亦看好澳門之經濟發展,紛紛在澳門設立分會。澳門大學與美國駐港總領事館亦共設「美國坊」,以促進美國與澳門之間的相互了解與經貿合作。

在美國等外資大量進入澳門後,雖有助於澳門轉變為地區性之娛樂中心,但基於維護自我利益之考量,外國勢力亦會在澳門尋找代言人,間接衝擊現有的經濟或政治生態,使澳門政局變得更為複雜,是澳門政府必須面對的新形勢。

八、澳門移交5年來共有9件爭議事件

根據媒體報導,澳門移交5年來,在自由、人權及法治等方面,共有9項爭議事件,考驗大陸所謂「五十年不變」的承諾。在過去5年中,澳門的爭議事件大多是有關異見人士遭拘捕、羈押或拒絕入境的問題,其中部分事件更涉及澳門警方與採訪示威人士之記者發生衝突,致對澳門國際形象構成損害,亦有澳門政府不願為「六四」悼念活動提供電力,而引起縮窄澳門民主空間之質疑,而2004年6月間更發生疑似大陸公安人員越境追捕疑犯的事件,有關澳門自由、人權及法治等問題,值得外界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