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廿八、 吳主委在紐西蘭國際事務回顧雙月刊(2004年9/10月號)專文全文

廿八、吳主委在紐西蘭國際事務回顧雙月刊(2004年9/10月號)專文全文
台灣海峽向為國際媒體關注焦點,全球許多人擔心,台灣與中國大陸的緊張情勢可能嚴重到難以處理的程度。台灣身處此一風暴,有必要就相關事實並從各個面向,向國際社會清楚說明,讓大家了解台灣「追求和平」的至高目標。

**第一個面向:軍力建構及外交對抗**

中共軍事預算自一九九四年開始快速擴張,且幾乎每年都呈兩位數成長,遠高於其經濟成長率。相較而言,台灣的軍事預算呈現停滯狀態。以二○○三年為例,中共軍事預算達到二百卅億美元,幾乎是台灣國防預算的三倍,中方大幅增長的軍事預算多用於對外採購武器。

在此情況下,台灣最迫切的需求為預防此一軍力失衡狀態過度向中共傾斜,台灣應致力加強國防,並通過特別預算,以獲取必要的反潛機、潛艦及飛彈防衛能力。

與軍力建構同樣嚴重的是兩岸在外交舞台的對抗,由於此涉及強烈的情緒,甚至可能成為更不穩定的因素。中共否認中華民國的存在,宣稱對台擁有主權。並以「一個中國」原則排除台灣參與國際事務,導致台灣人民的惡感,此情況持續顯現於歷次民調中。

**第二個面向:非政治領域的互相依賴**

兩岸間經濟整合和文化交流呈現截然不同的圖像。台灣於一九八七年局部開放人民赴大陸探親,目前台灣人民赴大陸者已超過三千一百萬人次,平均每年約三百萬人次,同期大陸人士也有超過一百萬人次來台。

兩岸經貿亦逐年成長,二○○三年我對大陸貿易總額已達四百六十三億美元。對大陸的貿易佔全體國際貿易總額的百分之十七。台灣對大陸累積投資金額至少達七百億美元,佔台灣直接對外投資的一半,近幾年更達到百分之六十以上。

自二○○○年五月政黨輪替以來,民進黨政府採取了系列的開放政策以促進兩岸交流,包括金馬小三通、調整「戒急用忍」政策,為未來的兩岸海空直航作準備,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以及實施台商春節包機。

台灣種種的開放措施主要在增進彼此的了解,緩和兩岸先前的對抗氣氛。然而,許多國際觀察家聽到北京當局對台的嚴詞恫嚇與威脅,以及戰爭的準備,仍然認為台灣海峽是世界上極有可能爆發衝突的地區之一。

儘管中國在社會和經濟層面上的快速變遷,其在政治改革上並未同步轉型。由於領導階層的更迭尚未建立民主規範,許多報導指出,不同政治勢力的角力引發內部的權力鬥爭,且一如以往地呈現在內部政策的論辯上。

二○○四年中國內部的辯論焦點,在於台灣以及如何因應美台關係的改善。當這些辯論進行之同時,為了滿足其內部的需要及符合其論述,台灣遂成為代罪羔羊,在台灣議題上採取更具敵意的姿態,也可說台海目前緊張情勢深受中國國內政治的影響。

反觀台灣從一九八○年代後期即開始了民主化的進程。這些轉型的和平本質被國際社會視為重要的政治成就。倘中方更注意台灣的民調結果,將有助於其改善對台做法。例如一直有七、八成台灣民眾選擇廣義的維持現狀;但也有高達七成的民眾感受到來自中共的敵意。因此合理地推論,台灣民眾對兩岸關係的看法是兩岸穩定最重要基礎之一,如果中共想給台灣民眾好感,就必須減少對台威脅。

中國政府另一項錯誤的解讀,是對台灣明年初將開始推動憲改的看法。中共的誤解與威脅使國際社會關切台灣的憲改是否會構成「片面改變現狀」。事實上,一般人會認為台灣的民主運行得愈好,愈多的華人都能仿效,也是全世界華人的希望。

**四個階段推展兩岸關係**

台灣已是民主國家,台灣人民願意與中國大陸尋求和解,台灣政府亦願意降低區域緊張並循四階段為兩岸建立合作模式。

第一階段已在進行中,台灣持續致力尋求對大陸和解與開放之政策,即使是單方面的善意作為。台灣政府已檢視兩岸文化、經貿交流政策,並願擴大交流範疇。

第二階段,台灣將尋求在實質議題上與對岸展開對話協商,如匯率、投資保護、避免雙重課稅、法律仲裁、保護智慧財產權、開放觀光、偷渡犯遣返、共同打擊犯罪及三通議題等。

第三階段,台灣將尋求建立兩岸和平穩定的中程架構,以便在最終解決方案出現之前規範雙方的行為。在該架構內,追求及維持和平為最高指導原則,以確保任一方不以極端方式片面改變現狀。兩岸應循適當機制尋求政治協商,建立適當政治關係,並建構軍事互信機制,以避免偶發性事件導致嚴重衝突的發生。

第四階段亦即最後階段,兩岸將就雙方政治歧異,發展出一套最終解決方案。不論採取任何形式,台灣一定要能維持其自主且其民主制度不受傷害,也一定要確保其有權成為國際社會的一份子,並參與國際組織,包括聯合國及其附屬機構。只要台灣民主獲得承認及經由台灣人民同意,我們不排除與中國大陸建立任何形式的政治關係。

台海兩岸情勢已被許多人士認為係世界上最詭譎多變的區域之一,任何軍事衝突必將為區域帶來災難,此不符合各方利益。自二○○四年五月二十日台灣政府新任期開始,其言詞謹慎,並釋出善意,試圖與大陸方面尋求和解。這些努力已為國際社會所讚賞,台灣政府籲請國際社會追隨主要國家的腳步,敦促中國當局更加審慎注意台灣方面釋出之善意政策、行動及意向,並儘速恢復雙方對話。

特別是中國政府既已宣稱「和平崛起」為其國家努力方針,國際社會更應提醒中國「和平」與「發展」為兩岸關係最重要的目標。維繫和平需由雙方共同努力,因此中共須公開聲明只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歧見,和平應為各方共同的語言。

中國若將繼續成為強權,不應是藉由威嚇台灣,而應接納台灣並與之和平共處。北京已蹉跎陳總統任期的前四年,對於台灣方面一再提出兩岸應進行有意義對話的呼聲採取相應不理的態度。兩岸漸行漸遠顯然不符合中國的利益。凡是關心兩岸關係的國際友人,均應提醒中共領導人這項顯而易見的事實。

資料來源:陸委會網站,民國93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