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三十、 「中國評論月刊」專文:世紀之交的兩岸關係繼思考

三十、「中國評論月刊」專文:世紀之交的兩岸關係繼思考

甚麼是八十六字方針

    當前兩岸關係的衝突點是對「一個中國」的認同,因此祖國大陸有必要就這問題闡述我們的基本態度,於是汪道涵會長一九九八年十月在上海會見辜振甫會長時說:「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目前尚未統一,雙方應共同努力,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平等協商,共議統一,一個國家的主權和領土是不可分割的,臺灣的政治地位應該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進行討論」。這短短的一段話,共八十六字,人稱「八十六字方針」。其實這不是一個新方針,而是大陸對臺一貫政策的進一步闡述,是中國第三代領導核心對此的態度,當然也會有許多新意。

    我個人認為這八十六字至少有三大新意。

    第一,大陸充分尊重海峽兩岸目前的現實狀況,因此用了「尚未統一」四個字來表述。由於「尚未統一」而衍生出的一系列問題,我們並非視而不見的,只是希望兩岸坐下來談。不談判,隔海空喊,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這裡並不像臺灣當局所說的,大陸所說的「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本無視中華民國和臺灣的存在,是企圖在口頭上「吞併」臺灣,在行動上「吃掉」臺灣。鄧小平起碼數十次說,在兩岸問題上我們要尊重現實;他甚至說國旗、國號都能談判,這就是他看清了兩岸存在的現實。因此錢其琛副總理說,在兩岸之間,我們稱「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的主權與領土不容分割」,而沒有使用「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一說。「江八條」也沒有這樣說。這就證明我們承認臺灣的存在,承認分離分隔的現實。至於這分離是屬於「分裂」狀態,還是「分治」狀態?「中華民國」有沒有消亡?我們反對「兩國論」,臺灣既然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那麼臺灣又是甚麼?臺灣當局是「自治區」,還是甚麼?臺灣與香港澳門回歸有所不同,這種區別在哪裡?這一切問題是客觀存在的。我們用「尚未統一」四個字就是表明我們認識到這些問題存在,並願意討論這些問題。不討論,不政治談判,問題就得不到解決。兩岸關係陷於僵局,是臺灣當局不願談判,害怕政治談判;我們則再次重申我們的態度,我們積極呼籲談判。因為我們充分認識到「目前尚未統一」,從而產生了臺灣問題不希望無限期拖延下去的強烈願望。

    第二,統一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始終不渝的追求,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所以兩岸同胞應「共同努力」;至於統一的方式等等問題,我們主張「平等協商」,不因為臺灣小而以大吃小,至於怎麼統一等等問題,我們按鄧小平「誰也不吃掉誰」的教導,提出「共議統一」四個字,這是一個內涵豐富的創造性的提法。統一首先要「議」,議出最最有利於雙方的理想方案,便於民眾選擇。其中包括統一的方式、內涵、條件、時間、法律……等等,而絕不是將一方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我們不拿社會主義強加給臺灣,臺灣也不應拿「三民主義」、「民主均富」強加給大陸,一切要以人民利益國家利益為重。這個「議」,還應包括共議類似「香港基本法」的「臺灣基本法」,這都需要由兩岸同胞共同參與,取得共識,形成文件與法律,共同遵守,誰也無權單獨制訂「基本法」或「公投法」。

    汪道涵會長曾建議「兩岸同胞來共同締造一個統一的繁榮富強的文明民主的新中國」,人稱「共同締造論」。這也是「共議統一」的一種倡議,兩岸盡可討論,這樣的倡議是越多越好,裨使兩岸同胞從善而擇。誰的倡議生命力強,誰就有望被雙方接受,這是公平的、平等的。總之,通過「共議統一」來解決兩岸半個世紀懸而未決的問題,是合理主張;我們相信臺灣民眾一旦領悟這層意義,最終會理解與接受的。

    第三,對於「臺灣的政治地位」,我們公開承認是應該「進行討論」的,這裡包括臺灣的國際空間及臺灣同胞關心的各種切身利益問題;這些問題既是客觀存在又必須進行討論,否則統一就是一句空話。當然,這種討論是「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進行討論」,討論是為了統一,而不是為了分裂;沒有這個前提,無論「兩會」也好,「兩岸論壇」也好,都會失去意義,因為「一個國家的主權和領土是不可以分割的」。李登輝謊稱他提出「兩國論」是為了兩岸談判時有一個「身份」,今後還是要統一的,如「兩德模式」。這是騙騙小孩的謊話,一個中國變成了兩個中國後,再會變成一個中國嗎?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是不可能的。正因為如此,我們無法承諾在統一問題上放棄使用武力。用武力來捍衛主權的完整與國家的安全,是一個主權國家最起碼的權力,任何一個國家都會如此做的。美國反對「六四」,反對大陸對臺動武,但美國前總統布希與其他一些政要,私下也承認「六四」發生在美國,美國也會和北京一樣做的;倘若小小夏威夷要獨立出去,美國政府也是不會坐視的。當然,我們不希望發生這類事件,因此我們寧願用更大氣力去做臺灣同胞的工作,疏導民意,說服民意,防止悲劇發生,我們會往「和平統一」道路上做到仁至義盡。

資料來源:「中國評論月刊」/章念馳,一九九九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