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七、 中共新華社評論:推進兩岸政治談判、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七、中共新華社評論:推進兩岸政治談判、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在世紀之交,隨著香港順利回歸和澳門即將回歸,如何推進兩岸政治談判,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成為擺在海峽兩岸中國人面前的重要任務。為此,兩岸之間的當務之急就是要繼續進行實際上已經開始的政治對話,為汪道涵訪問臺灣營造良好的氣氛,為及早進行兩岸政治談判創造有利條件,努力把一個健康、穩定、和諧的兩岸關係帶入二十一世紀。

    進行兩岸政治談判,通過談判解決政治分歧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一貫主張。一九九二年十月,江澤民總書記在中共十四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黨願意同中國國民黨儘早接觸,以便創造條件,就「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逐步實現和平統一進行談判」,「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一九九五年一月三十日,江澤民主席又發表了「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的重要講話,再次鄭重建議舉行兩岸政治談判,並提議「作為第一步,雙方可先就「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進行談判,並達成協議。」

    在此基礎上,共同承擔義務,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的完整,並對今後兩岸關係的發展進行規劃。這一務實的、創造性的主張,受到海峽兩岸同胞、海外華人華僑和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

    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是進一步發展兩岸關係的必經步驟。自一九七九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以來,在祖國大陸的積極推動和努力下,海峽兩岸關係發生了巨大變化,長期軍事對峙的局面日見緩和,相互隔絕的狀態逐步解凍,兩岸民間交往和各項交流活動得到蓬勃開展,祖國統一的進程向前推進了。

    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臺灣的前途繫於國家統一。然而,臺灣當局不斷以所謂「擴大國際空間」為藉口,在國際間進行所謂的「務實外交」,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的分裂活動,並以「戒急用忍」等政策阻礙兩岸經貿往來,有人甚至企圖以公民投票方式來改變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地位,並蓄意製造和加深兩岸同胞之間的隔閡,這不僅損害臺灣同胞的根本利益,同時也對兩岸關係的穩定和發展形成嚴重衝擊。

    從一九九二年起,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和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開啟了兩岸事務性商談的大門,解決了一些涉及兩岸同胞權益的具體問題,並於一九九三年四月舉行了舉世矚目的「汪辜會談」,臺灣當局頑固堅持的「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政策被打破,兩岸關係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但是,隨著兩岸事務性商談的進展,臺灣當局力圖通過兩岸事務性協商,達到體現「兩岸分裂分治」的政治目的,使得本來並不複雜的事務性協商難以取得實質性的進展,而兩會又無法在現有事務性商談框架內就雙方的政治分歧問題進行務實的討論。一九九五年六月李登輝訪美,在國際上進行製造「兩個中國」的活動,導致兩岸事務性商談中斷,熱絡的兩岸關係陷入低潮。

    顯而易見,海峽兩岸如果沒有對統一前的政治分歧進行討論的正式管道,兩岸關係就很難真正穩定與全面發展。為了全面發展兩岸關係,必須舉行政治談判,尋求解決兩岸政治分歧的辦法。因此,進行兩岸政治談判勢所必然,完全符合臺灣同胞求和平、求安定、求兩岸關係發展的願望。這是臺灣方面不能迴避的。去年十月,臺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先生應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的邀請,率團前來祖國大陸參訪。海協會長汪道涵與辜振甫見面,重新恢復了中斷三年的兩會高層接觸,雙方就兩岸關係中的若干重大問題各抒已見,開始了政治溝通與對話。「汪辜會晤」達成的兩會要進行包括政治、經濟等問題的對話、汪道涵在適當時候應邀赴臺訪問等四項共識,進一步推動了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祖國大陸一再明確表示,只要臺灣當局明確表示同意進行兩岸政治談判及程序性商談的誠意,中共中央臺辦和國務院臺辦可隨時授權海協與臺灣海基會進行商談。這樣,兩會可以通過高層直接、坦率的對話,並就和平統一、兩岸關係的發展闡明彼此立場觀點,進一步消弭歧見,減少敵意,求同存異、增加共識,為兩岸政治談判創造條件。

    當然,勿庸諱言,兩岸之間目前存在著的政治分歧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消除,但是兩岸可以建立起談判的機制,圍繞政治談判的程序性安排和雙方關心的政治問題進行討論,摸索尋找解決分歧的最佳之道。如果海峽兩岸仍長期處於敵對狀態,政治分歧遲遲不能解決,這必將成為兩岸關係正常和全面發展的隱患。可以說,實現兩岸政治談判是現階段兩岸關係全面發展的關鍵,有利於臺灣社會的穩定和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汪道涵計劃今年適當時候訪問臺灣,這是進一步推進兩岸政治對話的良好契機。臺灣當局應以民族大義和臺灣同胞的切身利益為重,創造良好氣氛繼續保持政治對話的勢頭,進而推動兩岸政治談判,在一個中國原則下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最終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這才是兩岸人民引頸鵠望的明智之舉。

資料來源:中共新華社,一九九九年一月廿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