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33. 陸委會:中國崛起的危機與風險

33.陸委會:中國崛起的危機與風險
所謂「中國崛起」,原本是指中國的經濟在國際間有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力與地位。但當前國際對「中國崛起」的認知,已經明顯融入「中國威脅」的概念。

美、日等相關國家認為「中國崛起」造成兩岸軍力逐漸失衡,已對東亞區域的安全與穩定產生威脅。

國人應認清所謂「中國崛起」,是根植於中國內部的失衡發展與社會動亂隱憂之上。

我們應該持續充實增強自身防衛力量,讓中國不敢進行軍事冒險。因為維持兩岸軍力均衡,才是維繫台海和平最大的保障。

結合國際「民主社群」力量,以台灣民主鞏固與深化的成果,作為中國「和平覺醒」與「民主開展」典範,共同促進中國民主化。

面對中國以交流為手段,以達到其政治目的的作法,政府必須考量社會安定與國家安全,對現階段的兩岸交流做必要的管理。

一、「中國崛起」說法的出現與發展

20世紀70年代末期,中國開始實施「改革開放」,到了80年代末期,中國經濟開始有了明顯的增長。初期由於人力成本低廉,對國際上許多勞力密集產業產生吸引力,中國便逐漸成為「世界工廠」。而後,中國社會消費能力的提增,也促使國際間逐漸重視中國大陸市場。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成為各方矚目焦點,1990年代初期,國際上開始出現「中國崛起(China’s Rise)」的說法。

所謂「中國崛起」,原本是指中國大陸的經濟在國際經貿層面,有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力與地位。然而隨著其經濟實力的增強,中國在國際政治、軍事及區域安全等領域,也逐漸產生影響。當前國際間「中國崛起」的概念所代表的,已不再是單純經濟面向的評估與期待;也包含了對中國在世界及區域秩序維護方面,可能產生負面力量的隱憂。

以下的幾個例子,就足以說明國際間對「中國崛起」的憂慮,並非毫無根據:

沒有任何國家對中國有軍事上的威脅,但是1996年以後,中國國防預算每年卻都有10%以上的成長,2005年已達300億美元。而國際間普遍認為,中國實際的軍事經費應是所公佈數字的2至3倍。(美國國防部2005年中共軍力報告書)

中國正積極進行戰略武器的研發與部署,例如東風31型及巨浪2型核子洲際彈道飛彈、新型核子動力潛艦等。其武力投射範圍涵蓋印度、俄羅斯、澳洲、紐西蘭及美國全境。(美國國防部2005年中共軍力報告書)

2002年10月,中國解放軍首次與外國進行聯合軍事演習,不到3年,不同型式的國際聯合軍事演習已近10次。

2005年7月,中國國防大學防務學院院長朱成虎少將在香港對媒體表示,如果美國使用飛彈攻擊中國領土,中國將使用核子武器還擊。雖然其本人及中國官方均表示只是「個人意見」,但已在國際上引起軒然大波,認為此項言論代表中國軍方已有進行核子戰爭的準備。

2005年7月,中國將把毗鄰區和專屬經濟區海域納入正常監管範圍,加強巡航監管。

中國在國際糾紛時,往往利用大陸人民民族主義情緒,製造對方壓力。例如2001年美國與中國軍機在南海發生空中擦撞,在中國當局的授意與默許下,大陸各大城市上萬民眾舉行大規模反美示威遊行,甚至包圍毀損美國駐北京大使館;2005年4月起,因為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修改教科書、爭取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等事件,大陸再度爆發反日浪潮。中國當局鼓動與利用民族主義情緒,來達到其外交目的的作法,讓相關國家引以為憂。

2004年,中國進口原油12272萬噸,增長34.8%,全年原油進口首次突破1億噸大關,成為全球第二大原油進口國。2005年,中國石油需求量達3.1億噸,其中1.3億噸需由國外進口。為維護能源及原物料供應,中國也積極以併購、入股跨國公司、投資開發海外礦產等方式,確保主要生產原料的供給,已造成相關國家警覺及國際物價波動。

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公開承認:中國每日耗水量世界第一,污水排放量世界第一,能源消費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二;單位GDP的能源消耗是日本的7倍、美國的6倍、印度的2.8倍,單位GDP污染排放量是開發國家平均的10幾倍。建政50多年來,人口從6億人增長到13億人,而可居住的土地卻因水土流失從600多萬平方公里減少到300多萬平方公里。而中國嚴重的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所造成的酸雨、沙塵暴、臭氧層破壞等,已經形成國際環境危機。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表的報告說,大陸最富裕的10%人口佔有全國財富的45%;最貧窮的10%的人口所佔有的財富僅為1.4%,而且貧富差距在未來10年還將進一步擴大。如以國際上衡量居民收入差異狀況的「基尼係數」指標觀察,0表示完全平等,1則表示完全不平等,中國媒體報導說,中國的基尼係數超過0.48,接近0.5。如果達到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懸殊可能引發社會動亂。

國際權威經濟期刊「經濟學人」的「2006全球經濟趨勢報告」分析認為,中國經濟出現投資泡沬,如果投資仍持續快速成長,重要部門仍然產能過剩,將可能導致壞帳大量累積,最終導致經濟衰退。另一方面,如果中國宏觀調控政策太過有效,也可能使經濟遲滯,這兩種情形都可能會對中國經濟造成傷害,而受傷的不僅是在中國的企業,相關的國家,以及在亞洲其他區域有業務的企業,也將難逃暴風圈。

據中國官方統計,2005年前三季城鎮地區失業率為4.2%,經濟學家估計約為1300萬人,但普遍認為實際失業率應遠大於官方公佈數字,而且70%的農村人口未列入失業統計,因此實際失業或無固定收入人口可能將近1億人;此外,農民離鄉外出打工總數也在1億人以上。這些四處流動、無所事事的青壯人力,也是大陸社會的隱憂。

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社會聚眾事件已成為影響大陸社會穩定最嚴重的問題。從1993年的10000件增至2003年的60000件,參與人數增至300多萬人次,2004年則有74000件。而且近年的聚眾事件,經常是事發突然,規模迅速擴大,在數小時至數日內引起數千人甚至上萬人參與,而且組織嚴密,行為激烈。顯示大陸民間積怨已深,社會不安情緒暗潮洶湧,隨時可能因小事引爆,造成全面騷亂,進而對週邊國家安全產生威脅。

二、國際社會的看法:中國崛起=中國威脅?!

國際對「中國崛起」的認知,已經明顯融入「中國威脅」的概念,對「中國崛起」可能帶來經濟利益的一廂情願看法,也明顯轉變為對中國政治、軍事及經濟的擴張,可能危及國際秩序與和平的疑慮。

雖然中國領導人曾經強調,中國追求的是「和平崛起」,然而近期的一些發展,說明了國際間已然增加了對此一趨勢的關切:

2005年2月,「美日2+2安全諮商會議」首次將台海議題納入「美日共同戰略目標」之一,並呼籲兩岸紛爭必須透過對話和平解決。

2005年6月,歐盟各國經過多次討論決議,仍然維持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對中國的武器禁運。

2005年6月,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參加新加坡亞太安全會議,對亞洲多國國防部長發表專題演說時指出,中共在全國各地部署飛彈,不是只瞄準太平洋地區,而是瞄準世界許多地方。倫斯斐直言:「令人困惑的是,沒有任何國家威脅中共,中共為何持續擴大軍事部署?」

2005年7月,美國國防部公佈「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力報告」,明白指出中國在逐漸發展成為區域強權的道路上,正步入關鍵的十字路口。除軍事預算逐年以兩位數持續增加,更部署650至730枚彈道飛彈瞄準台灣,使得兩岸軍力平衡向北京方面傾斜。

2005年8月,日本防衛廳發佈「日本防衛白皮書」指出,中共軍力的擴張,已超出防衛必要範圍;報告同時指出,台海兩岸的軍力自2006年後將由中國逐漸取得軍事優勢,並對此表示憂慮。

中國大陸產品低價傾銷世界各地,影響各國市場秩序與勞工就業,不斷造成貿易摩擦。自1995年世貿組織成立以來,中國已連續9年成為世界上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僅2004年,就有68件針對中國大陸產品的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約30億美元。2005年1月,依世貿組織協議,各國取消進口產品配額限制,但因中國大陸產品低價傾銷,美國與歐盟不約而同再度對大陸的紡織及鞋類產品設限。

2005年7月,美國眾議院以398票對15票通過一項議案,呼籲美國政府制止中國海洋石油公司對美國優尼科石油公司的收購案。該項決議雖然沒有約束力,但是明確反映美國民意對中國擴張的憂慮。

2005年7月,中國宣布人民幣升值2%,幅度遠低於國際貨幣市場所估算人民幣實際幣值,中國以政治力量干預匯率的手法十分明顯。中國大陸外銷的產品,因為幣值低估,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超強競爭力,嚴重影響其他國家相關行業生存。而人民幣匯率應適當反應其實際幣值,本是國際金融市場運作的基本原則,但面對國際間呼籲與期望,中國卻以「干涉內政、侵犯主權」等言詞回應,挑起大陸民眾民族主義仇外情緒。

三、「中國崛起」對台海及區域安全威脅與風險

台海情勢的發展與亞太區域安全息息相關,也是國際間衡量此一地區穩定與否的指標。近10年來,中國利用兩岸間在政治立場上的歧異,大肆在國際上強化其對台灣主權的主張,刻意打壓台灣參與國際活動,持續以武力攻台的威脅,做為對台灣內部民主深化的回應。同時,明顯提增了針對台灣的軍事部署。造成兩岸關係無法有長期、穩定的發展,也成為區域安全上最大的變數。

多年來,中國始終堅持「不放棄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立場。在其經濟發展帶動國力增長後,中國加緊致力於對台軍事準備。根據美國國防部最新的「2005年中國軍力報告書」,目前對岸部署瞄準台灣的中短程飛彈已達650-730枚,並以每年100枚的速度增加。同時,其持續的軍事擴張,已對台海區域現狀的維繫造成影響。近10來,中國解放軍以入侵台灣為想定的軍事演習從未停止,從傳統登陸作戰,到高科技網路資訊戰等,「中國崛起」造成兩岸軍力逐漸失衡,區域相關國家對維持區域穩定的主導力量逐漸弱化的結果,已經極為明顯。

美國「2005年中國軍力報告書」同時指出,除軍事手段外,中國也以其它不同方式對台灣進行恫赫與施壓。在政治方面上,中國始終以「一國兩制」作為解決台灣問題的單一選擇,堅持台灣必須接受所謂的「一個中國」原則,才能重開兩岸對話;另一方面,則加強與台灣內部立場相同者間的聯繫,以便推動有利於「促統」的宣傳。在外交上,繼續打壓台灣活動空間,並進一步限制其他國家與台灣發展任何形式的關係;在經貿方面,中國利用雙方密切的經貿往來,強化其台灣內部政治社會的影響力,一面加強吸引台灣資金、技術投資中國,另一方面則藉機打壓或支持台灣特定政黨與個人的台商。

2005年3月,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將使用「非和平手段」解決台灣問題正式寫入法律條文。這個法律的通過,暴露了中國「非和平崛起」的本質,也進一步強化國際間對「中國威脅」的認知。美、日、東協等區域國家都對「反分裂國家法」通過,升高台海緊張情勢,增加地區安全的不確定因素,表達了高度的關切。

四、台灣的因應

面對「中國崛起」的事實與挑戰,我們除了在兩岸關係上,追求和平與發展,在區域安全上,強調合作與穩定,在國際社會中,努力建構合理正常的活動空間之外,台灣也必須從以下幾個面向,來因應新的情勢發展:

(一)強化「中國崛起」對兩岸關係威脅的認知

所謂的「中國崛起」,其實是建立在中國看似誘人的經濟前景、日益強大的經貿、持續擴張的軍力、潛在的社會動亂、黨政不分的極權政治,以及日益惡化的貧富、城鄉差距等種種複雜因素之上。其未來發展,充滿太多不確定的因素。在兩岸關係中,我們不能只看到經濟快速發展的表象,而忽略中國大陸內部的嚴重問題;更不能被經濟利益蒙蔽,而看不到中共併吞台灣的最終企圖。

台灣已經是一個民主、開放的社會,我們有政黨政治制度、自由經濟體系、開放的媒體、具備民主素養的人民。相較於中國大陸,改革開放25年來,民眾的物質生活雖有所改善,但仍是一個以共產極權主義立國的專制政權。兩岸交流中,因為雙方沒有語言、膚色的障礙,常常使人忽視兩岸的政治體制及思維邏輯上根本的不同。加上兩岸經貿關係日趨緊密,社會、文教交流頻繁,造成台灣人民對中國的心防鬆動;中國對台灣的政治圖謀未曾改變,崛起中的經貿實力與國際政治影響力,正成為其「統一」台灣有力籌碼,威脅著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這些現實狀況,都必須透過多管道的說明與溝通,在台灣內部建立正確的認知與共識。

(二)建立台灣參與國際「民主社群」結盟的意識

「中國崛起」必須伴隨「和平的覺醒」與「民主的開展」,才是對東亞區域及世界和平具有正面意義,中國領導人自稱「和平崛起」的說法,只是代表其共產專制體制的興盛強大,國際間仍視中國為重大威脅。我們應讓世界各國瞭解台灣在中國崛起中的關鍵地位,因為台灣不但是阻止中國盲進冒動的第一道防線,更重要的是,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可以提供中國現代化過程中最好的對照與借鏡。

最近,陳總統公開呼籲國際社會應該積極合作,建立一個支持「台灣民主」與「兩岸和平」的台海權力新平衡。

這個「台海權力新平衡」是為確保作為全球「民主社群」核心成員的「台灣民主」不受中國以「非和平方式」加以威脅與破壞;同時聯合全球「民主社群」成員共同協助中國發展民主,更是為了在「兩岸和平穩定互動的架構」下,尋求兩岸和平對話與關係正常化,以促進亞太區域穩定與繁榮。

(三)增強自身防衛能力,防範中共武力犯台

中國積極推動軍事現代化,大量研發、採購新式武器系統,進行軍隊組織編裝調整,已是東亞軍事強權。而在其作戰構想及演練中,針對台灣的事實舉世皆知,企圖以軍事壓力「以武促統」,達到其政治的目的,甚至直接武力侵台,完成所謂「祖國統一」。

以中國國防預算與經濟成長情況對照,可以發現中國近年軍事預算成長比率遠高於每年的經濟成長率。1996年起,中國國防預算每年以二位數的比例成長,1998年至2001年間更高達17-18﹪。以此成長速度計算,中國國防預算已達台灣的三倍之多。當中國自認為軍事力量已經強大到可以發動台海戰爭,在國際救援軍力抵達之前快速攻佔台灣,即是兩岸發生戰爭的最可能時機。

面對兩岸軍力嚴重失衡,我們應該持續充實增強自身防衛力量,採購符合台灣需要的防禦性武器,讓中國不敢進行軍事冒險。因為維持兩岸軍力均衡,嚇阻中國武力犯台的企圖,才是維繫台海和平最大的保障。

(四)對兩岸交流進行必要的管理

兩岸交流10多年來,雙方經貿、社會互動頻繁,也產生許多問題有待解決。但是過去幾年,我方部分開放措施出現若干脫序的現象,台灣的資源相當程度流向對岸,為所謂「中國崛起」提供了助力,然而卻也間接加強中國對台灣的箝制力量。對此,政府已經展開必要的檢討,並加強管理的措施。以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經貿與投資為例,政府在「深耕台灣,布局全球」的發展策略下,推動「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兩岸經貿政策,希望兩岸經貿是有秩序,且有利於台灣的發展。

面對中國以交流為手段,以達到其政治目的的作法,政府必須整體考量兩岸交流的開放速度與幅度,以維護社會安定與國家安全,因此必須審慎穩健的規劃,對現階段的兩岸交流做必要的管理。

未來兩岸交流新的開放政策,應該要為兩岸關係帶來更多的正面影響,並確保台灣的主體性,絕不允許北京當局否定台灣主權、分化台灣、混淆國際視聽的技倆得逞。其次,國內政黨或個人,都應有命運共同,國家與人民福祉應高於個人或政黨利益的信念。政府「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政策不變,但不能只求開放,而忽略管理。政府能有效管理,才能有效輔導,也才能有效服務。

(五)積極參與區域安全對話與戰略合作

相關國家為維護區域穩定與安全,已經對中國政經及軍事力量的快速發展有所警覺,並且逐步強化彼此間戰略的合作與既有對話的機制,以便在面對「中國崛起」的新挑戰中,能共同採取最符合區域發展利益的作法。台灣是亞太地區的一份子,也是維繫此一地區和平穩定現狀的重要支持者之一。我們不僅應該加強與區域各國間的接觸與對話,在「中國崛起」造成各方對區域安全產生疑慮之時,更應進一步建立彼此間戰略合作關係,做為更深度交換各方對中國大陸情勢的評估,更廣泛探討維護區域安全與繁榮方式的平台。

(六)結合國際力量,協助中國逐步民主化

國際的共同期望是中國應該「民主崛起」而非「強權崛起」。因此,不僅要防範中國日益強大所造成的威脅,更應進一步地積極協助中國民主化進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民主政治與共產極權對峙了60年,事實證明民主才是歷史潮流。但中國迄今仍以共產主義為統治的思想基礎,以極權專政為統治的手段。相反的,台灣近年來在民主鞏固與民主深化方面的努力成果,正足以作為中國「和平覺醒」與「民主開展」的典範。因為台灣在世界華人社會中,擁有最完整的民主成功經驗,也是台灣2300萬人民共同的資產,我們願意分享、擴大台灣民主經驗,成為華人世界民主典範。

台灣除繼續提昇國內民主發展,更要與其他民主國家結成「民主價值同盟」,積極落實與先進民主國家合作推動建立「亞太地區民主同盟」,共同促進亞太地區的民主化。並運用國際力量,促使中共瞭解,民主的擴大與鞏固才能真正促進和平與長遠發展,鼓勵與協助中國的民主化,共同促成國際與亞太民主社群的出現,讓民主不但成為全球普世價值,也成為全球人類生活中的一部分。

資料來源:陸委會網站,9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