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肆、影響臺海兩岸關係的內外環境因素

臺海兩岸關係說明書

分隔線
國旗肆、影響臺海兩岸關係的內外環境因素
分隔線

1 (一)國際環境因素

影響兩岸關係發展的因素,大致可分為國際、大陸與臺灣三組不同因素。 首先就國際因素而言,民國八十年代,國際社會可說已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共產主義在這個世界上經過七十多年的試驗後,已證明不為人類所接受,因為 所有共黨國家,在政治上實施「無產階級專政」,長期壓制自由和民主,引發 各階層人民的不滿和反抗;在經濟上則實行社會主義公有制和計劃經濟,造成 經濟發展停滯,人民生活水準無法提高的困境。蘇聯的解體及東歐的非共化, 基本原因即在此。而在冷戰後的世界格局中,中共作為西方戰略盟友的角色亦 隨之改變,西方開始注意中共在人權方面的壓制,國際社會亦開始理性地看待 兩岸分裂分治的事實,並了解到中華民國在中共改革開放過程中所能發揮的作 用,以及臺海安全對亞洲局勢穩定及亞太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此外,國際關係中的經濟互賴特質,亦有助於兩岸關係的緩和。民國八十 年,臺灣、大陸、香港三個地區正式加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未來,兩岸亦將 加入關稅暨貿易總協定。亞太地區經貿逐步自由化將為此一地區帶來繁榮,亦 將促使中共加速其改革開放步伐,此均有助於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進而縮短 兩岸經濟發展的差距,為中國和平統一提供有利的條件。

國際政治中的統合與分離趨勢,也是影響兩岸關係發展的因素。在意識形 態掛帥的冷戰時期,分裂國家的統一政策往往受到集團政治的影響而缺乏妥協 性,致使統一必須依賴武力解決。國際冷戰時期結束後,統合思想的復起,促 使分裂國家重新向統一的道路邁進。例如,東德人民對自由民主政經體制的嚮 往,以及西德人民對德意志民族的情感,促成東西德在西元一九九○年十月依 民主程序完成統一。再如,南北韓為建立對統一的共識,在和平與對等的基礎 上,亦於西元一九九一年十二月簽定「和解、互不侵犯與合作交流協議」。這 種因國際政經體系改變,而使分裂國家走向和解與統一,正是冷戰後明顯的發 展趨勢與特徵。

冷戰後,一些長期被壓抑的民族,由於民族主義重新燃起,分離主義也成 為一種令人注目的訴求。蘇聯分裂成十五個國家;捷克斯洛伐克在境內兩個不 同民族均同意的情形下,分裂成捷克與斯洛伐克兩個國家;另外,南斯拉夫亦 受此分離主義的影響,而導致分裂。

統合與分離這兩股趨勢,對臺灣地區亦造成衝擊。「國家統一綱領」的通 過,是我們對統合思想潮流的肯定;相對地,「臺灣獨立」的主張,也受到分 離趨勢的激化。中華民國政府認為,中國的統一在謀求國家的富強與民族長遠 的發展,也是海內外中國人共同的願望。我們願促使此一目標的實現;但我們 也不諱言,臺灣地區已是一個民主社會,言論思想完全自由,統合思想與分離 主義這兩股趨勢必然會對臺灣地區造成影響。主觀上,中華民國政府認為追求 統合是我們應走的道路;但客觀上,這兩股趨勢為臺灣地區人民接受的程度, 將取決於兩岸關係的發展。如果兩岸關係未能良性發展,分離主義的陰霾恐將 揮之不去,逐漸在臺灣地區滋長;反之,如果兩岸能良性互動,分離主義的發 展空間自將受限。

2(二)大陸地區情勢因素

大陸地區的情勢發展與中共對臺政策,也是影響兩岸關係的一組重要因素 。中華民國的大陸政策目標,是建立一個適合全體中國人生存與發展的政經制 度與生活方式。我們樂於見到大陸地區加速改革開放的步伐。然而我們也看到 ,中共雖決定建立「中國式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促進經濟發展、改 善人民生活,並作為延續其政權的基礎,但它在政治上仍堅守「四個堅持」( 社會主義道路,人民民主專政,共產黨的領導,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以 維持中共一黨專政。這種「政左經右」路線,本質上就充滿了矛盾。近幾年來 ,大陸經濟財政危機不斷,貧富差距逐漸擴大,社會問題叢生,均是這種路線 造成的後果。中共如不進行政治改革,放棄「四個堅持」,將難切斷長期存在 且時鬆時緊的經濟惡性循環規律。未來,大陸內部政治情勢的走向,將影響到 臺灣地區人民對統一問題的看法。臺灣地區歷次民意調查顯示,假使中共能實 施自由民主政治,則民眾贊成兩岸屆時可以統一的比率遠高於贊成臺灣獨立者 ;反之,倘中共繼續實施一黨專政,則希望中國統一的民眾比率遽降,而贊成 臺灣獨立的比率則相對升高。由此可見,大陸地區民主化或專政的程度,將深 切影響臺灣地區人民對統一的看法。

臺灣地區民眾對統一問題的看法也受到中共對臺政策的影響。從民國三十 八年迄今,中共領導人從未放棄對臺動武的恫嚇。此外,中共始終刻意封殺中 華民國的國際活動空間,設法排除或貶低中華民國在各種國際組織中的地位, 極力破壞中華民國與有邦交國家的關係,多方阻撓中華民國拓展航權、採購正 當自衛所需的武器裝備,或與其他國家的高層人士相互訪問、開展正常交往。 中共這種充滿敵意的行為,怎能不讓海內外的中國人有著「本是同根生,相煎 何太急」的感嘆!

中共執行外交封殺政策多年,卻似乎渾然不覺其中隱含的矛盾:中共一面 動用國際力量來圍堵臺灣,一面卻又反對「台灣問題國際化」;一面認定臺灣 與外國通航是「涉及主權的政治問題」,一面卻聲稱兩岸直航是純粹經濟問題 ,而不是政治問題;一面打壓臺澎金馬地區人民繁榮富庶所依賴的國際空間, 一面又大唱民族感情的高調。如果中共不知反省自己的言行不一,只知用高壓 手段在國際上排擠中華民國,恐怕不僅不能切斷中華民國的對外關係,反而會 在臺灣地區不斷激起更多、更大厭惡中共政權的心理,阻礙了國家統一的進程。

事實上,當前國際關係的議題中,已有若干臺海兩岸具有平行利益的地方 。可惜中共慮不及此,徒然讓多年的外交爭奪戰消耗了彼此許多寶貴的資源及 精力。假如臺海兩岸都能夠平等共存於國際社會,雙方的國際空間都會變得更 大;中國人在國際上的發言分量也會更重,而不會相互抵銷。不僅如此,這個 多邊的學習過程,配合雙邊的理性交往,必會增進雙方兄弟般的感情,進而強 化兩岸最終統一的可能性。以中華民國尋求參與聯合國來說,在兩岸都公開向 國際宣示追求一個統一中國的前提下,如果中華民國順利參與聯合國各項組織 與活動,以四十多年來累積的成功經驗,回饋國際社會,為中國人在國際社會 贏得更多的尊重,中共當局實無百般阻撓的理由。東西德統一的經驗顯示,分 裂國家共同參與國際社會,並不會妨害統一的推展,反而可以緩和彼此間的緊 張關係,亦可為和平統一創造有利條件,進而在國際間維護整個民族的利益。 南北韓也在不久前,採取了類似的作法。我們認為,在這個和解的時代,臺海 兩岸需要確實設法化解敵意。中華民國政府已經主動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如果 中共當局也能有所體會與回應,相信應有助於兩岸關係往統一的方向發展。

3(三)臺灣地區發展因素

臺灣地區未來的政經發展是影響兩岸關係的另一組重要因素。最近幾年來 ,中華民國在臺灣可以說經歷了一個「寧靜革命」的過程。在經濟上,中華民 國成為全世界第十四大貿易國與第七大對外投資國。論國民平均所得,在世界 亦已排名第二十位。外匯存底更在全球數一數二。而在政治上,則成功地實現 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尊重人權與法治的民主政治。蓄積已久的經濟實力與社會 文化活力,透過民主自由的過程釋放出來以後,一面迎向世界,走出「務實外 交」的道路;一面迎向中國大陸,成為擴大兩岸民間各項交流的重要觸媒。所 以近年兩岸關係的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源自於臺灣地區的經濟成長與政 治民主化。

可惜中共不但不曾理解這個因果關係,反而一直醜化或詆譭臺灣地區的民 主化過程,然後又藉口「務實外交」就是搞「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而 蠻橫地干涉中華民國的對外關係,企圖縮小中華民國的國際活動空間。同時中 共又企圖「以商圍政,以民逼官,以經濟促政治」,擴大其對臺灣地區的影響 力,最後逼迫中華民國政府接受其「一國兩制」的安排。這種一拉一打的做法 ,既無視於臺灣地區近年來政經發展的潮流,也完全不顧臺灣地區人民的真正 意願和福祉。長此以往,對中國統一,甚至兩岸正常交流,必然會導致難以逆 料的負面影響。

自民國七十六年臺灣地區解除戒嚴及開放黨禁後,憲法所賦與人民的集會 結社和言論自由,獲得完全的保障。臺灣地區人民亦已逐漸凝聚成一種「同舟 共濟」、「生命共同體」的社會心理共識。「生命共同體」的信念並非表示臺 灣地區二千一百萬人民要漠視中國歷史或放棄中國統一的神聖使命,而是表示 他們未來的福祉與安全都與臺灣地區發展的禍福與共、休戚相關。「生命共同 體」的另一種表現,是民意在政府制訂政策中的主導地位。中華民國政府在規 劃大陸政策時,必然需要隨時廣徵各界民意的看法與建議。隨著臺灣地區民主 化的逐漸成熟,民意勢將成為政府制訂大陸政策的主要參考指標。

臺灣地區已是民主化的多元社會,在野黨在立法院中已擁有相當比例的席 位,其政治主張必然關係到大陸政策的制訂。在國家認同與兩岸關係問題上, 朝野政黨存在若干不同的看法。各黨派對大陸政策雖有不同意見,但其目的都 是提升臺灣地區人民的福祉。在提出政治主張時,各黨都不能不慎重考慮它對 二千一百萬人民生命安全與福祉的影響。進一步說,今日中華民國政府與中共 當局所爭的應該都是全體中國人長遠的幸福。在這場競爭中,任何輕率冒進的 統一政策主張,或對國家認同理念的扭曲,皆絕非全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