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9.美國「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以「我們相信民主(We Believe in Democracy)」為題刊出陳總統專文

陳總統專文強調,在政治上來看,北京過去六年來一再拒與台灣民選政府互動。中國領導人邀請台灣反對黨領袖去訪問,意圖削弱民進黨政府,其邀訪時機顯示是要轉移大家對其通過「反分裂國家法」的注意。台灣人民絕對不會忘記,在國際社會紛表疑慮及批評,以及台灣大眾的強力反對聲浪中,中國政府仍一意孤行,透過立法授權以非和平方式來對付台灣。面對這種壓力,執政黨與在野黨領袖的協商配合至為重要;另啟談判管道只凸顯出台灣內部的分歧,卻無助於縮小兩岸歧見。 中國同時還不遺餘力地壓縮台灣的國際空間,阻止我們參與所有的國際組織,台灣申請成為「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就是最好的例子,實在令人遺憾。此外,就算台灣是國際貿易組織的正式會員,中國還是盡其所能地打壓我們的地位,遑論買走我們的友邦,以斷絕與我們的外交關係。 在軍事方面,中國對台部署了800多枚飛彈,每年還以100枚到125枚的速度增加。中國的軍備擴充已讓區域的戰略平衡趨於失衡,可能損害美國在日益重要的亞太地區之整體戰略平衡。 在經濟方面,兩岸貿易與投資的持續是不可避免的趨勢。雙邊貿易在過去10年大幅成長,導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台灣的最大貿易夥伴。經濟愈來愈依賴中國的現象,所導致結構性的失業及薪資的停滯已置台灣經濟於險境。 我們希望的是將局勢引回穩定的中道。台灣無意改變現況,同時強烈反對以非和平手段改變現況。是中國而非台灣政府決意改變台海現況及東北亞局勢。由於區域安全是所有相關國家的共同責任,台灣願與日本、美國、甚至中國合作,以尋求和平的解決之道。 台灣的未來及我們與中國的關係都必須取決於台灣2千3百萬民眾的心意。我們反對北京對其人民及台灣民眾所採行的非民主之道;同時,我們會繼續透過經濟及文化交流,促進與中國民眾的關係,並希望民主終有在中國實現的一天,這會讓全世界共同獲益。 台灣政府對不設前提的兩岸直接對話態度開放。至於包機、觀光及台商在中國的投資保障等事務性議題,我們願與中國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尋求和平的解決方案。台灣民眾以前所未見的金額不斷在中國投資,因此是中國經濟成功的一大因素,許多台灣人士希望瞭解中國準備如何保證尊重台灣民眾的意願。 確實降低對台軍事威脅及直接與台灣民選領袖交涉會是很好的出發點。我們亦瞭解台灣民主的生存與其他地區自由開放有很大的關係,我們不只希望把台灣治理好。台灣已準備好在國際社會上成為「負責任的利害關係人」及「民主、自由及和平的捍衛者」。我同時籲請區域內各國領袖負起在東北亞推廣民主普世價值之責,因為只有這麼做,才能有助於該區和平穩定的維繫。 資料來源:總統府網站,民國95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