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民國八十八年民眾對大陸政策及兩岸關係的看法綜合分析

2000-01-31

001壹、 前言
去年,本會針對兩岸關係及大陸政策相關主題,共委託進行四次民意調查,而民間調查單位亦分別針對兩岸情勢相關問題進行多次調查,本報告謹就本會蒐集所得之三十一次民意調查(如附表一)結果加以彙整並進行綜合分析,以了解民眾對大陸政策及兩岸關係發展的態度趨向。

002貳、 民意的趨勢分析
去年各界調查主題包括:「汪道涵訪台」、「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九二一大地震」後中共作法對兩岸關係所產生的影響、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期望、以及民眾對中共所提「一國兩制」主張的看法等。謹綜合各界調查結果如次: 一、 對目前兩岸關係的看法

(一) 對兩岸關係整體性的看法(如附表二
整體而言,多數民眾(四成以上)認為一年來兩岸關係變化不大。延續八十七年十月「辜汪會晤」以來的氣氛,在八十八年年初民眾認為兩岸關係趨於緩和。到年底則因中共強力批判我「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的主張,民眾認為兩岸關係較緊張,惟其比率並不明顯。

(二) 對兩岸交流速度的看法(如附表三
對於兩岸交流的速度,依據本會的調查,認為政府開放兩岸交流速度剛好的比率維持在四成,而認為太快的比率在二成左右,至於太慢的比率大致在一至二成。與八十七年調查結果,大致相當。

(三) 對兩岸關係為敵對或友善的感受(如附表四
與前一年比較,不論是本會或其他機構的調查均顯示:民眾感受中共對我政府及人民之敵意均升高一成左右。依據本會調查,若區分中共「對我政府」或「對我人民」的態度,有七成以上的民眾認為中共對我政府是具有敵意的,而五至六成民眾認為中共對我人民具有敵意。其他機構之調查顯示,民眾認為大陸和我們的關係是敵對的比率約在五成左右,認為是友善的比率僅約一成。

二、 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期望

(一) 民眾的統獨立場(如附表五附表六
民眾的統獨立場並沒有明顯的變化。對於未來兩岸關係的走向,依據本會將兩岸關係走向區分為六種看法的問法(如附表五),過去一年,台灣地區民眾主張「維持現狀,以後看情形再決定獨立或統一」的比率均維持在四成左右。而主張「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約在一成五,「永遠維持現狀」在一成六左右,「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獨立」的比率則從一成逐漸上升至近二成。至於「儘快宣布獨立」、「儘快統一」的比率則為極少數。除了八十八年八月份主張「儘快宣布獨立」的比率升至歷史新高(一成四)外,餘皆不到一成。
於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所作五分法調查顯示:主張「永遠維持現狀」的比率均維持在三成左右;主張「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在二成左右;「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獨立」的比率約一成四;而主張「儘快獨立」近二成;主張「儘快統一」的僅一成。與該機構八十七年的調查結果,大致相當。

(二) 對中共「一國兩制」主張的看法(如附表七附表八
絕大多數民眾不接受中共「一國兩制」的主張。對於中共提出「一國兩制」解決兩岸問題的看法,由於各單位調查問卷題目不同,分別有五成四至八成七的民眾表示不同意(或不接受)。此一趨勢,長期以來沒有變化。另即使在提出具高度假設性條件的情況下,例如:假定「一國兩制」在香港實施成功、或者是臺灣和大陸的關係,改成類似香港和大陸的關係的情況下,仍有近六成民眾表示無法接受在這種情況下和大陸統一,持肯定態度的比率約二成左右。

三、 對兩岸經貿關係的看法

(一) 對「戒急用忍」政策的看法(如附表九
對於目前經貿交流速度,有三成四民眾認為剛好,與八十七年調查結果相當。有四至六成的民眾支持或贊成政府繼續維持大陸經貿政策「戒急用忍」的作法,但也有三至四成的民眾認為應予修正放寬。而對於「戒急用忍」政策的具體作法,如:限制台商每次到大陸投資的金額不能超過五仟萬美金、禁止台商到大陸投資高科技產業等,有六成左右的民眾表示應繼續這項政策。此一比率,與八十七年調查結果相當。

(二) 對「三通」的看法(如附表十
在中共不放棄武力犯台的威脅下,民眾對兩岸直航仍有保留,而絕大多數民眾不贊成無條件開放兩岸直航。在兩岸直航方面,根據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所作調查,對於兩岸間直接通航的迫切需要及是否贊成目前開放直航,和八十七年調查結果一樣,民眾意見分歧。然而,在中共不放棄武力犯台的威脅下,有近七成民眾擔心開放兩岸全面直接通航會影響臺灣安全。至於開放兩岸全面直接通航對我方及大陸之利弊,多數民眾認為對台灣是比較不利的,而認為對大陸比較有利的比率則高達八成。另外,依據本會的調查,有七成以上民眾主張應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開放直航,只有一成認為可無條件開放。

四、 對兩岸談判與協商的看法(如附表十一
民眾是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例如:堅持平等原則下,才贊同兩岸進行政治談判。對於兩岸是否現在進行政治談判,民眾意見紛歧,分別有四至五成的民眾贊成和中共進行政治談判,三至四成民眾不贊成。惟如果中共宣布放棄武力犯台或以平等地位待我的情況下,有六至七成的民眾贊成和大陸進行政治談判。並且高達八成以上的民眾認為政府與大陸當局進行談判時,應堅持平等立場的原則。此外,一年來,始終有六至七成民眾不相信中共有與臺灣進行政治談判的誠意,和前一年比較,不相信中共誠意的比率上升近一成。

五、 對兩岸關係與外交關係互動的看法(如附表十二
過去一年以來,根據本會調查顯示:主張外交與兩岸關係二者並重的比率,變動極大,八十八年四月約為二成,八月則上升至四成六,為歷來第二高點(最高點為八十七年四月的四成九),十月又下降至二成四。而主張發展我與其他國家關係優先者約三成;主張發展兩岸關係優先的比率則維持在二成。至於如果因積極發展外交關係,而造成兩岸關係的緊張,大多數(六成以上)的民眾仍然贊成繼續推動務實外交。此一趨勢,與歷年來一致。

六、 對汪道涵訪台的看法(如附表十三
大多數民眾反對大陸當局片面為汪先生來訪設定條件。對於大陸海協會會長汪道涵訪台乙事,有六至八成的民眾表示歡迎。即使汪先生因種種因素無法如期來台,大多數民眾仍表示歡迎之意。對於大陸方面提出台灣要先收回「兩國論」,才同意汪道涵會長來台訪問的要求,有七成以上民眾認為這種要求是不合理的。顯示民眾雖然希望前年「辜汪會晤」之共識得以持續進行,以化解兩岸僵局,惟大多數民眾反對大陸當局片面為汪先生來訪設定條件。

七、 民眾對兩岸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的看法(如附表十四
民眾持續且高度支持將兩岸關係定位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之主張。對於 李總統於八十八年七月九日接受國際媒體專訪時所提兩岸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的主張,依據十四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分別有五成左右至八成的民眾支持此一主張,反對者僅約二成。

八、 民眾對九二一大地震中共作法的看法(如附表十五
對於大陸當局於台灣發生九二一震災期間,仍在國際上打壓我們的作法,有七成三民眾表示反感。此外,對於大陸當局利用九二一地震,趁機在國際上宣傳台灣是大陸一省的作法,有八成以上的民眾表示不贊同。

九、 對台港澳關係的看法(如附表十六
香港主權移交中共滿二週年,對於台港關係的變化,相對多數民眾(四成三)認為這一年來台港關係是比較疏遠的,認為較密切的僅一成二。對於未來臺灣與香港澳門間的關係,民意看法分歧,有二成八民眾認為會更密切,有二成四民眾認為會更疏遠。

003參、 結論
八十七年十月海基會辜董事長前往大陸進行「融冰之旅」,並邀請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先生來臺回訪,使得兩岸關係呈現若干轉機。惟此一轉機由於中共當局泛政治化的干擾,使得兩岸關係迄今難以突破。整體而言,過去一年的民意走向,顯示出以下值得重視的幾個特點:

一、 整體而言,多數民眾(四成以上)認為一年來兩岸關係變化不大。惟因中共強力批判我「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的主張,民眾感受中共對我政府及人民之敵意均升高一成左右(民眾感受中共對我政府之敵意由六成上升至七成、對我人民之敵意由五成上升至六成左右)。

二、 對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絕大多數(八成以上)民眾仍然傾向廣義的維持現狀。除了民國八十八年八月份因中共強力打壓我「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主張,使主張「儘快宣布獨立」的比率升至歷史新高(一成四)外,長期以來,民眾的統獨立場並沒有明顯的變化。

三、 中共「一國兩制」的主張,在台灣沒有任何市場。香港、澳門主權移轉後,中共在兩岸和國際間一廂情願地大肆推銷其「一國兩制」的主張。然而我歷次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七成以上)的民眾反對此一主張,即使在提出具高度假設性條件的情況下,例如:假定「一國兩制」在香港實施成功、或者是臺灣和大陸的關係,改成類似香港和大陸的關係的情況下,大多數(近六成)民眾亦表示無法接受。

四、 在中共不放棄武力犯台的威脅下,絕大多數(七成)民眾擔心開放兩岸全面直接通航會影響臺灣安全,且絕大多數(七成三)民眾不贊成無條件開放。在無前提下,對於是否應開放兩岸全面直航,民眾意見分歧(贊成者四成六、反對者三至四成)。在國家安全的考量下,民眾對於兩岸直航仍有所保留。

五、 絕大多數(八成以上)民眾認為政府與大陸進行政治談判時,應堅持兩岸平等的立場。對於兩岸是否進行政治談判,民眾意見分歧(贊成者四至五成、反對者三至四成)。但對於中共與我談判的誠意,有六至七成民眾抱持懷疑的態度。和前一年比較,不相信中共誠意的比率上升近一成。

六、 民眾雖然希望兩岸能延續前年「辜汪會晤」之共識,但絕大多數(七成以上)民眾不接受大陸當局片面為兩岸復談設定條件。對於大陸海協會會長汪道涵訪台乙事,大多數(六至八成)的民眾表示歡迎。但對於大陸方面提出台灣要先收回「兩國論」,才同意汪道涵會長來台訪問的要求,絕大多數(七至八成)民眾認為這種要求是不合理的。

七、 民眾持續且高度支持(五至八成民眾贊成)將兩岸關係定位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之主張。對於提出此主張的時機,民眾則有不同之意見。

八、 絕大多數(七成以上)民眾對於中共當局在我九二一地震期間之作為觀感不佳。對照地震期間,國際上對我之援助,中共泛政治化及僵化的對台政策及作法,是使民眾反感及失望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