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陸、外交

鄭偉靜

█ 江澤民訪美提議撤飛彈換取美國減少對臺軍售,美方表示將續遵守「臺灣關係法」及對臺6項保證。
█ 美中恢復軍事交流、人權對話。美方訪問解放軍5大軍區、中共無條件同意聯合國人權觀察員到大陸實地考察被視為一大進展。
█ 朱鎔基出席東協峰會,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基本架構、宣布亞洲減債計畫並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擴大中共在東南亞的影響力。
█ 普亭訪問中國大陸,簽署俄中聯合聲明,持續深化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 美、南韓等國尋求中共協助化解北韓核武危機,中共考量戰略利益迄今尚未採取積極措施。

近期美中關係逐漸升溫。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於10月22日至25日訪問美國,此行訪問芝加哥、休士頓,並與布希總統會晤,雙方討論反恐、伊拉克、朝鮮半島、兩岸、武器擴散及人權等問題。布江會中江澤民提議撤飛彈換取美國減少對臺軍售,美方則表示將持續遵守「臺灣關係法」及對臺6項保證。此外,美中恢復軍事交流、人權對話。美國軍艦訪問香港(廣州軍區)、青島(濟南軍區),美太平洋司令法戈訪問北京、南京和成都軍區,中共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熊光楷赴美參加國防諮商會談。美國助理國務卿克拉納訪問大陸,與中共進行人權對話,中共無條件同意聯合國人權觀察員到大陸實地考察。中共總理朱鎔基11月率團訪問柬埔寨,並出席在金邊舉行的第六屆東協峰會,此行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基本架構、宣布亞洲減債計畫,並與東協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顯示中共透過經濟力量擴大在東南亞的影響力,以與美抗衡。俄羅斯總統普亭12月訪問中國大陸,雙方簽署聯合聲明,持續深化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近期北韓啟動其主要核電廠發電,並驅逐國際原子能機構查核人員,使危機加劇,美、南韓等國尋求中共協助,惟中共考量戰略利益,迄今尚未採取積極措施化解北韓核武危機。

 
一、美中關係逐漸增溫
  (一)江澤民訪美
  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於10月22日至25日訪問美國,此行訪問芝加哥、休士頓,並與布希總統會晤,雙方討論反恐、伊拉克、朝鮮半島、兩岸、武器擴散及人權等問題。江澤民此行為最後一次以國家元首的名義訪美,希望藉此峰會對歷史交出過去13年對美外交的成績單。而江澤民受邀到布希位於德州的克勞福農場作客,象徵美中關係友好形象,除奠定江澤民大國領袖之地位外,也有助於延續其在「十六大」之後的影響力。布江此次會談要點:
  ◆反恐及伊拉克問題
    布江同意在雙向互利的基礎上,加強反恐合作,共同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中國時報,2002.10.27,p.3)。在伊拉克問題方面,中共支持要求伊拉克嚴格遵守聯合國對伊拉克的有關決議,但未表態支持美國攻打伊拉克,布希並籲請江澤民支持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新的決議,要求伊拉克解除大規模殺傷武器(中國時報,2002.10.27,p.3)。
  ◆朝鮮半島
    美國國務院10月17日證實,北韓承認秘密發展核武。美國亞太事務助卿凱利和主管武器管制的次卿波頓10月18日與中共官員就此一議題舉行會談,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包潤石表示,此次會談非常有用並具有成果(中國時報,2002.10.20,p.11)。惟據報導,過去中共官員一再提醒華府,北京對金正日幾乎沒有影響力,並多次警告美國金正日很危險(蘋果日報,2002.10.25)。江澤民在布江會後記者會中明確表示,朝鮮半島應無核化,對於北韓最近的核武發展毫不知情(中國時報,2002.10.27,p.11)。此外,雙方同意以和平方式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的目標(中國時報,2002.10.27,p.3)。
  ◆兩岸問題
   

中共及美國官員在布江會前,都曾透過管道表示,臺灣問題不會是此次布江會晤的重點。如布希政府1位資深官員9月10日曾透露,10月布江會後不會發表任何聲明或文件,美方也希望布江會不要再冗長討論臺灣問題(聯合報,2002.9.12,p.1)。中共外交部美大司司長何亞非10月16日表示,臺灣問題是中美關係最敏感最核心的問題,但不意味著所有問題都與臺灣問題掛鉤(文匯報,2002.10.17)。

布希在會談中向江澤民強調,美國基於3個聯合公報和臺灣關係法的「一個中國」政策仍然維持不變,兩岸必須透過對話,以達到和平解決雙方歧見(中國時報,2002.10.27,p.3)。布希在會後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一個中國政策的意思,係指兩岸問題應經由和平解決。我們在此地區已有影響力,我們要確保臺灣問題能夠和平解決,其中包括表明我們不支持(臺灣)獨立(中國時報,2002.10.27,p.11)」。值得注意的是江澤民選擇在休士頓先表明對臺政策立場,以避免破壞布江峰會的氣氛。江澤民在德州理工大學的演說中,重申江八點,鼓吹「三通」,並首度把和平統一與對美有利結合在一起(聯合報,2002.10.28,p.13)。

  ◆美對臺軍售
    此次布江會晤中,江澤民主動提議凍結或撤除在東南沿海部署的飛彈以交換美國減少對臺軍售(熊光楷12月訪美時證實,江澤民11月接見前美國國防部長裴利時亦表示,若美國信守美中之間的公報,中共會對部署在臺灣的飛彈做一些讓步)。據華盛頓時報12月6日報導,布希告訴江澤民,美國政府信守國會通過的「臺灣關係法」(中國時報,2002.12.7,p.11)。美國亞太事務助卿凱利12月11日則表示,美國對臺軍售是依「臺灣關係法」及從整體軍事層面衡量臺灣面臨的威脅,而非只看中共對臺灣的飛彈部署(聯合報,2002.12.13,p.4)。布希政府資深官員表示,美國將遵守對臺6項保證,不會與北京討論對臺軍售(聯合報,2002.12.20,p.13)。
  ◆軍事交流
    中共外交部美大司司長何亞非在10月16日的記者會中呼籲美國取消商業衛星出口中國的制裁,同時確實提升中美兩國的軍事交流。另一不具名的中共外交部官員表示,目前兩國的軍事交流,甚至無法恢復到2001年4月中美撞機事件之前的程度(太陽報,2002.10.17)。美國駐北京大使雷德10月20日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成功的軍事交流需要在相互尊重、互惠互利、具備透明度和連貫性原則的基礎上,進行有意義的交流活動(聯合報,2002.10.21,p.13)。此次在布江峰會前,雙方同意恢復兩軍交往、副國防部長級的軍事磋商 (聯合報,2002.10.27,p.2)。此外,美國還主動表明,願意和中共恢復已中斷1年多的國防諮商會談(Defense Consultative Talks)(聯合報,2002.10.27,p.2)。
  ◆武器擴散
    布希表達對中共移轉敏感科技的持續關切(中國時報,2002.10.27,p.3)。此外,雙方決定建立關於戰略安全、多邊軍控和反擴散問題副外長磋商機制。另據布希政府資深官員在布江會後背景簡報中表示,雙方將在數月內舉行一項新的「安全議題對話」。安全議題將會特別著重在防止武器擴散上,美國希望2003年初舉行第一回合對話,每兩年舉行一次(聯合報,2002.10.27,p.2)。
   
  (二)軍事交流
   

在美國軍艦先後停靠青島、香港後,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熊光楷12月9日赴美參加國防諮商會談,此一會談因2001年撞機事件而中斷,亦是布希政府首次與中共舉行此一會談(中央日報,2002.12.10,p.6)。會談主要議題包括反恐合作、武器擴散、北韓問題等,會談中美方向中共表達參觀中共「五角大廈」的願望及對交流不對等的不滿(中國時報,2002.12.17,p.10),會後中共提議2003年舉行下一輪諮商會談(聯合報,2002.12.11,p.13)。

美國太平洋總部司令法戈12月12日訪問中國大陸,先後訪問北京、成都、南京、上海、寧波等地,還參觀中共的空軍、陸軍預備役和海軍部隊。期間會見共軍總參謀長梁光烈、副總參謀長熊光楷、成都軍區司令員王建民、南京軍區司令員朱文泉等,受到中共軍方高規格接待(中國時報,2002.12.18)。這是美國軍方高層首次廣泛會見中共中央及地方軍區的將領,也是首次有較多機會參觀中共的軍事基地,包括負有對臺軍事重要任務南京軍區。美方過去曾多次提出類似的參訪要求,終於取得突破(聯合報,2002.12.18,p.13)。法戈訪問期間向中共高層表明,臺灣問題是中美兩國間最大的摩擦點,美國希望和平解決能成為唯一可行的出路。法戈並透露,他率領的美軍太平洋總部,目前的第一任務是支持反恐戰爭(中國時報,2002.12.23,p.11)。

   
  (三)人權對話
   

美國負責人權和勞工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克拉納(Lorne W. Craner)12月16日訪問大陸,與中共外交部國際司司長李保東會談,恢復中斷1年多的美中人權對話(中國時報,2002.12.17)。在對話中美方交給北京一份華府認為是政治犯的298名人犯名單(包括異議人士徐文立、新疆女企業家熱比亞等),美國力促北京當局檢討這些人的案情,中共則無條件同意聯合國人權專家到訪,就中共境內的濫施酷刑、任意逮捕與限制宗教自由等提出觀察報告,一般認為這是一大進步(中央日報,2002.12.19,p.6)。會談結束後,克拉納赴新疆訪問,實地考察維吾爾族的人權狀況,並為首位應邀到新疆的大學(烏魯木齊大學)演講的美國高級官員(太陽報,2002.12.17)。此外,在克拉納訪問大陸1週以後,中共釋放民運人士徐文立,外界認為中共此舉是希望和美國維持良好關係(中央日報,2002.12.26,p.6)。

 
二、朱鎔基出席東協峰會
  中共總理朱鎔基11月1日至4日率團訪問柬埔寨,並出席在金邊舉行的首屆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GMS),及第六屆東協與中、日、韓(10加3)、東協與中共(10加1)高峰會議,此行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基本架構、宣布亞洲減債計畫,並與東協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顯示中共透過經濟力量擴大在東南亞的影響力,以對抗美國在此區域的力量(動向,2002.11,p.62)。
  (一)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基本架構
 

2001年11月6日朱鎔基與東協10國領袖會晤時,東協各國領袖一致同意,要在10年之內成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2002年5月「中國─東盟貿易談判委員會」在北京成立,正式啟動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工作級磋商。9月第一次「中國─東盟經濟部長會議」在汶萊舉行,就自由貿易區成立的時間及框架等問題達成共識(新華社,2002.11.4)。

朱鎔基此行與東協簽訂「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規定「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目標、範圍、時間(中共預定在2010年與汶萊、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新加坡、泰國組成自由貿易區,而高棉、寮國、緬甸和越南的加入將延遲至2015年【中央日報,2002.11.8,p.3】),經濟技術合作領域的具體安排(將以農業、信息通訊技術、人力資源開發、投資促進和湄公河流域開發為重點)及在貨物、服務和投資等領域的談判安排(貨物談判自2003年開始,並於2006年完成首批以農產品為主之廢除關稅計畫。服務貿易和投資談判自2003年開始,至2010年或2012年全面落實自由貿易區計畫)等,確定「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基本架構(本會資料)。

  (二)深化與東協合作
  朱鎔基出席第六屆東協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時指出,隨著經濟合作的不斷深入,東協與中、日、韓應逐步啟動政治和安全領域的合作,並提議召開打擊跨國犯罪部長會議(新華社,2002.11.4)。中共並與東協領導人發表「中國與東盟關於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聯合宣言」,建立有關非傳統安全議題(如恐怖主義、毒品走私、非法移民等議題)之「中共─東盟部長會議機制」(本會資料)。此外,為支持東協國家發展,中共決定實施亞洲減債計畫,免除越南、寮國、柬埔寨、阿富汗等債務國的部分或全部債務。
  (三)緩解南海爭議
  上屆東協年會,中共拒絕就有爭議的南沙群島等領土問題進行談判,認為這是中國領土,不容談判協商。此次年會中共與東協簽署首份有關南海問題的政治文件─「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強調透過友好協商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南海有關爭議,並以建設性態度處理歧見。此舉不僅標誌中共與東協政治互信的深化,也有利於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中國時報,2002.11.,p.2)。中共在領土問題上的妥協顯示中共對外政策的靈活,從傳統的意識形態向現實主義外交轉化(動向,2002.11,p.62)。惟南海各方行為宣言非法律上的協定,僅是政治宣示(Asia Times,2002.11.6),象徵意義大於實質約束力。而從東協希望透過法律制度來解決南海問題,卻被中共以政治宣言所取代觀之,中共似已成為東南亞地區的主宰者(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2002.11.14)。
 
三、普亭訪問中國大陸
  俄羅斯總統普亭12月1日至3日訪問中國大陸,成為中共「十六大」後首位訪問大陸的大國元首,訪問期間與江澤民、胡錦濤、朱鎔基等會晤,並於北京大學發表演說。此行雙方簽署聯合聲明,未來將持續深化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一)深化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俄中營造友好氣氛

    911後由於俄羅斯向西方傾斜,普亭此次訪問大陸再次強調兩國戰略協作夥伴的重要性(中國時報,2002.12.2,p.11),除化解中共的疑慮外,也顯示俄羅斯對外政策的平衡性(美國之音,2002.12.1)。在普亭訪問北京前夕,兩國積極為這次訪問營造氣氛。俄羅斯政治人物、企業家、漢學家等紛紛在媒體發表文章讚揚雙方關係,俄羅斯國家電視臺12月30日的晚間新聞並以長達15分鐘的頭條新聞處理新華社專訪普亭的重要內容(中國時報,2002.12.2),中共外長唐家璇、中共駐俄羅斯大使張德廣也分別接受俄羅斯主要媒體採訪(美國之音,2002.11.30)。人民日報11月28日文章甚至宣稱目前中俄關係仍然好過俄美關係(中央日報,2002.12.6,p.6)。惟據一名北京西方外交官員表示,事實上兩國都把發展對美關係放在第一順位,其次才是兩國關係(中國時報,2002.12.2,p.11)。
 

◆簽署聯合聲明

    普亭與江澤民會晤後,雙方簽署聯合聲明及「關於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關於中俄總理定期會晤機制及組織原則協定議定書」等5項協定。聯合聲明中,雙方一致認為俄中發展睦鄰友好合作關係和深化戰略協作有廣闊前景和巨大潛力,將繼續加強兩國高層互訪和定期會晤機制,提高政治和軍事領域的互信水平,並鞏固兩國外交、國防、經濟、科技部門的協調與協作(大公報,2002.12.3)。此外,在北韓問題上,雙方呼籲美國與北韓根據先前達致的協定,儘速關係正常化,並強調維持朝鮮半島的無核化,對世界和平與東亞安全至關重要。這是冷戰結束後中俄兩國領導人,首次針對北韓問題發表意見。此外,聲明中指出,目前聯合國對伊拉克進行核查的問題,只能透過政治和外交手段解決(中國時報,2002.12.3,p.11)。
  (二)增進與中共新領導人的關係
 

由於懷有俄羅斯情懷的江澤民將權力移轉給在中蘇交惡時代成長的胡錦濤,俄羅斯對胡錦濤將如何處理未來雙邊關係存有疑慮(中央社,2002.11.25)。北京政治觀察家指出,與中共新領導人增加交往是普亭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未來普亭與胡錦濤在國際上將會繼續交手,彼此熟悉有利於雙邊關係的發展(中國時報,2002.12.3,p.11)。胡錦濤在會晤普亭時表示俄中關係將沿著前人開創的方向繼續發展(日本讀賣新聞,2002.12.3),普亭在北京大學演講時亦表示,在與胡錦濤會晤後,可以說已經與中共新一代領導人建立良好關係,普亭並期許年輕一代繼承和發展兩國關係(聯合報,2002.12.4)。惟有俄羅斯學者認為,目前胡錦濤形式上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但暫時還不是能夠主導中國政治氣候的人物,所以俄中關係並不會因為中共領導階層的更替而發生變化(美國之音,2002.12.1),未來江澤民在俄中關係上仍保有關鍵性的影響力(中國時報,2002.12.2)。

  (三)促進經濟合作
 

普亭在接受新華社訪問時表示,俄中合作的重點在整個經濟領域,尤其在能源、軍事技術方面。俄羅斯最大的石油貿易公司烏克斯駐北京代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普亭此行有可能促成與中共方面簽署能源協議。北京旅遊界人士也指出,普亭來訪將會加速中共同意開放對俄羅斯的旅遊(中國時報,2002.12.2,p.11)。在普江會後發表之聯合聲明中,雙方同意在積極落實能源傳統領域合作的同時,改善商品結構、完善貿易服務體系,並在俄羅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問題上加強合作(新華社,2002.12.3)。惟雖然聲明中強調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按期實施,但最近俄羅斯政經界盛傳,從東西伯利亞安加爾斯克(Angarsk)通往中國大陸大慶油管路線基於俄國利益需要改道,石油管道的終點將改建在俄羅斯遠東的海參崴或納霍德卡,此將影響雙方能源合作(中央社,2002.12.24)。

 
四、北韓核武危機挑戰中共外交
 

近期北韓重新啟動其主要核電廠發電,並驅逐國際原子能機構查核人員,使危機加劇,美、南韓等國尋求中共協助,惟中共考量戰略利益,迄今尚未採取積極措施化解北韓核武危機。

  一)中共尚未採取積極措施化解北韓危機 2002年10月美國批露北韓承認自己違背1994年的核不擴散條約,發展核武,美國及其盟國隨後中斷對北韓的燃油輸送,並開始對北韓施加外交壓力。12月北韓重新啟動其主要核電廠發電,並驅逐國際原子能機構查核人員,使危機加劇。為解決北韓問題,美國副國務卿阿米塔吉12月訪問大陸,敦促中共採取更積極的態度協助解決危機。南韓副外長李泰植(Lee Tae-Shik)亦於2003年1月訪問大陸,希望中共對北韓施加壓力,促其放棄核武發展計畫,中共副外長王毅則保證將透過對話和平解決危機(聯合報,2003.1.5,p.12)。惟北京至今仍未採取積極措施,俄羅斯總統普亭12月訪問中國大陸時,曾向江澤民建議,共同做美國與北韓衝突的調解者,中共對此亦無反應(俄國之聲,2002.12.29)。
  (二)中共處理北韓危機之考量
  雖然中共表示對北韓核武發展毫不知情(有學者認為,江澤民於布江峰會時稱對北韓核武計畫不知情,並非事實,因為北韓發展核武之設備與資金運送管道皆須透過中共【http://www.Heritage.org/press/Commentary/ED120202.cfm】),然而中共提供北韓大量的糧食與燃料援助,對北韓的影響力無庸置疑。北韓危機提供中共機會,證明其有意願對維持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扮演積極角色(中央社,2002.12.27),也能擴大美中戰略合作領域(美國之音,2003.1.1)。惟北韓政權的存續攸關中共地緣戰略利益(青年日報,2002.12.30,p.5),中共不希望北韓政權垮臺,除害怕所引發的難民潮外,北韓是緩衝國,使中共免於被包圍。此外,如果美中因臺灣引發衝突,北韓可適時對南韓、日本採取行動,對美方形成嚇阻效果(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2003.1.3)。因此,華府知名中國問題專家葛來儀表示,北京對布希政府的長期目標存有疑慮,如果華府表明不會使中國邊境陷入不穩定的局面,或有意使金正日垮臺,中共可能插手要求北韓停止發展核武(中央社,2002.12.27)。
附表:重要外交活動
時間2002
派出與邀進情形
10.3-11 全國人大財經委友好訪問代表團訪問俄羅斯:由全國人大財經主任委員陳光毅率領,會見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副主席托爾申等。
10.9-13 全國政協常務副主席葉選平訪問歐洲4國:此行訪問法國、義大利、盧森堡和愛爾蘭。
10.9-14 密克羅尼西亞副總統雷德利.基利昂訪問大陸:此行訪問北京、上海、海南。
10.13-18 烏拉圭總統巴特列訪問大陸:此行與江澤民等會談,並與中共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烏拉圭東岸共和國教育部關於教育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向烏拉圭東岸共和國政府提供一批機械設備的換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與烏拉圭東岸共和國牧農漁業部漁業合作和水生生物資源合作協議」。
10.13-15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訪問大陸:此行與江澤民、唐家璇、胡錦濤、錢其琛等會談,就當前國際形勢交換意見。
10.16-29 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代表團訪問4國:由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淑錚率領此行訪問摩洛哥、土耳其、突尼斯、加拿大。
10.15-19 北韓代表團訪問大陸:北韓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副委員長楊亨燮為團長,此行和中共協商「新義州特區行政長官」楊斌被軟禁及北韓難民問題(中國時報,2002.10.16)。
10.16-30 中聯部副部長蔡武訪問4國:此行訪問圭亞那、蘇里南、牙買加、巴哈馬。
10.18 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訪問日本:出席中日投資促進機構第十二次聯席會議,並會見日本首相小泉、外相川口順子等。
10.18-27 唐家璇訪問中南美洲:此行訪問阿根廷、哥倫比亞、墨西哥。
10.22-28 江澤民訪問美國:訪問芝加哥、休士頓,並與布希在克勞福農場會晤,之後赴墨西哥出席APEC領袖會議。
10.22-28 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代表團訪問3國:由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曾建徽率領,此行訪問馬耳他、英國、烏克蘭。
10.22- 美國司法部長艾許克羅夫訪問大陸:主持北京FBI辦公室開幕,並與國務委員羅幹等會談。
10.27- 副外長楊文昌訪問沙烏地阿拉伯:與王儲阿卜杜拉就拉伊拉克問題、以巴衝突等交換意見。
10.27-11.3 加納共和國總統庫福爾訪問中國大陸:此行訪問上海、瀋陽等地。
10.29-11.5 中共友好代表團訪問北韓: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司馬義.鐵力瓦爾地率領。
11.1-4 朱鎔基訪問柬埔寨:並出席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的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領導人會議、第六屆東盟與中日韓(10加3)領導人會議和東盟與中國(10加1)領導人會議。
11.5-14 中共中東問題特使王世傑訪問中東國家:此行訪問埃及、黎巴嫩、敘利亞、約旦、以色列、巴基斯坦等。
11.12-13 美國助理國務卿凱利訪問北京:此行會晤中共副外長王毅、部長助理周文重等,就北韓核武問題、美中關係、亞洲形勢等交換意見。
11.16- 中共代表團訪問法國、比利時:由中聯部副部長張志軍率領,赴法國出席法國總統多數聯盟成立大會,並赴比利時訪問歐洲議會。
11.17-20 烏克蘭總統庫奇馬訪問大陸:此行會見江澤民、李鵬、李嵐清等,並簽署聯合聲明,主張國際社會協調反恐合作。
11.17-19 阿富汗外長阿卜杜拉訪問大陸:此行會見唐家璇、錢其琛等,並簽署中共向阿富汗提供物資援助的換文。唐家璇在會見阿卜杜拉時表示,中共決定免除阿富汗所欠的到期債務,這些債務用於在60年代幫助遭受戰爭破壞的阿富汗恢復重建。
11.19- 全國人大代表團訪問南美洲: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田紀雲率領,此行訪問智利、烏拉圭。
11.21- 副外長王毅訪問印度:參加中印邊境聯合工作小組的第十四次會議,並討論印度總理瓦杰帕伊2003年初訪問中國的有關事宜。
11.22- 美國前國防部長裴利訪問大陸:此行會見江澤民、錢其琛等。
11.22-28 唐家璇訪問俄羅斯、西班牙、德國:此行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外長會議,發表聯合公報,宣布在北京建立秘書處及在吉爾吉斯首都比什凱克建立地區反恐怖機構,會後訪問西班牙、德國。
11.23-26 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出訪歐洲3國:此行訪問克羅地亞、斯洛伐克、法國,並出席在摩納哥舉行的國際展覽局大會。
11.23-27 中共衛生部代表團訪問北韓:此行會見北韓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永南等,並簽署了2002至2003年兩國衛生合作執行計畫,就醫學資料互換、互派考察團和研究單位交流等問題達成協議
11.23-25 副外長楊文昌訪問埃塞俄比亞:出席在此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高官會。
11.24- 智利副外長巴羅斯訪問大陸:此行會見錢其琛等。
11.26-28 芬蘭總統哈洛寧訪問大陸:此行會見江澤民、胡錦濤、李鵬等,並接受林業科學院榮譽博士學位。
11.28-29 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訪問法國:會見法總統席哈克等。
11.29-12.3 全國人大代表團訪問智利:由人大副委員長田紀雲率領。
12.1-2 副外楊文昌訪問敘利亞:此行簽署經濟技術合作協定,根據這一協議,中方將向敘方提供3,000萬人民幣的貸款和1,000萬人民幣的贈款。
12.1-3 俄羅斯總統普亭訪問大陸:期間會晤胡錦濤、江澤民、朱鎔基、李鵬等。
12.8- 全國人大代表團出訪3國:此行訪問希臘、蘇丹、埃及。
12.8- 前中央黨校副校長鄭必堅訪問美國:拜會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萊斯、國務院亞太助卿凱利、國務院政策計劃室主任哈斯等宣達中共「十六大」後的前景。
12.10- 美國眾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代表團訪問大陸:此行會見江澤民等。
12.11-12 美國副國務卿阿米塔吉訪大陸:此行會見錢其琛、唐家璇、解放軍總參謀長梁光烈等,討論伊拉克及北韓發展核武問題。
12.13- 中共代表團訪問南非和萊索托:由中聯部副部長王家瑞率領。
12.16- 美國助理國務卿克拉納訪問大陸:參加美中第十三次人權對話,自2001年10月以來首次舉行此類會談,中方代表為外交部國際司司長李保東,克拉納並於17、18日訪問新疆,在烏魯木齊大學發表演說(中國時報,2002.12.17)。
12.15-17 副外長王毅訪問越南:出席兩國年度外交磋商並會見越南副總理武寬等。
12.22-25 哈薩克總統納紮爾巴耶夫訪問大陸:此行會見江澤民、李鵬、朱鎔基、胡錦濤等。
12.23-24 中俄舉行反恐工作組第三次會議:副外長李肇星與俄羅斯副外長薩福諾夫舉行磋商,雙方就當前國際和地區反恐形勢、打擊販毒和走私、反恐合作等問題交換看法。
12.23-27 孟加拉總理齊亞訪問大陸:此行會見江澤民、朱鎔基、胡錦濤等,並與中共簽訂國防合作協定。
12.29-31 德總理施洛德訪問大陸:率百人代表團訪問大陸期間與朱鎔基共同出席由德國公司在上海修建的磁懸浮式列車的通車儀式並會晤江澤民、胡錦濤等。
2003.1.2-3 南韓助理外長李泰執訪問大陸:與中共副外長王毅等會晤,王毅保證將透過對話和平解決危機(聯合報,2003.1.5,p.12)。
1.4-11 國務委員司馬義.艾買提訪問中東4國:此行訪問科威特、卡塔爾、葉門和約旦。
1.5-23 國務委員吳儀訪問加勒比8國:此行訪問蘇里南、圭亞那、特立尼達、多巴哥、巴巴多斯、聖露西亞、安提瓜和巴布達、巴哈馬、牙買加等8國。
1.6-11 緬甸軍政府領導人丹瑞訪問大陸:丹瑞曾於1996年訪問過中國大陸。緬甸軍政府自1988年鎮壓民主運動後,受到國際社會的冷落,因此,仰光一直依賴中共提供的經濟和軍事援助。
1.9-10 法國外長德維爾潘訪問大陸:此行與中共就兩國關係、伊拉克和朝鮮半島情勢交換意見。
軍事外交
9.30-10.2 傅全有訪問韓國:此行會見韓國國防部長李俊、外交通商部長崔成泓等。
10.4-12 中共武警部隊司令員吳雙戰訪問土耳其、羅馬尼亞:此行會見土耳其內政部長埃傑米什和陸軍司令雅爾曼上將等。
10.11- 北韓人民軍友好參觀團訪問大陸:此行會見傅全有等。
10.16- 越南人民軍總政治局主任黎文勇訪問大陸:此行會見中央軍委委員于永波等。
10.21-22 熊光楷訪問澳大利亞:出席兩國國防部第六次防務磋商。
10.25 美國國防大學將官班訪問大陸:此行會見中共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隗福臨等。
10.28-29 比利時國防大臣安德烈.弗拉奧訪問大陸:此行會見李鵬、遲浩田等。
10.29- 巴基斯坦參聯會參謀局長賽義德訪問大陸:此行會見傅全有、熊光楷等。
10.30 中共解放軍友好參觀團訪問韓國:由中共軍事科學院副院長徐根初中將率領。
10.30-11.4 法國海軍「牧月」號導彈護衛艦訪問上海:為法國軍艦第六次訪問上海。
10.31- 義大利國防部副部長薩.奇庫訪問大陸:此行會見遲浩田等。
11.17-23 南非海軍司令雷蒂夫訪問中國大陸:此行會見熊光楷等。
11.20-27 埃塞俄比亞國防部長阿巴杜拉訪問大陸:此行會見國防部長遲浩田等。
11.21- 西班牙海軍參謀長托倫特訪問大陸:此行訪問熊光楷等。
11.21- 克羅地亞空軍司令約.什蒂馬茨訪問大陸:此行訪問熊光楷等。
11.24-28 美國軍艦訪問青島:自11月22日美軍艦「星座號」訪問香港後,美國海軍艦艇在短時間內對中國大陸進行2次訪問。
11.24- 印度中部軍區司令喬漢訪問大陸:此行會見解放軍總參謀長梁光烈、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隗福臨等。
11.24- 黎巴嫩國防部長哈利勒.赫拉維訪問大陸:此行會見遲浩田等。
11.25- 布隆迪國防部長尼雍蓋科訪問大陸:此行與遲浩田等會談。
11.29- 副總參謀長張黎出訪3國:此行訪問玻利維亞、秘魯與厄瓜多爾。
11.29- 中共國防大學代表團訪問美國:由國防大學副校長高金鈿率領,參觀美軍部份部隊和院校。
12.4- 緬甸陸軍參謀長杜拉.瑞門訪問大陸:此行會見中央軍委副主席曹剛川、解放軍總參謀長梁光烈等。
12.4-6 美中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海空軍事安全工作小組第二次會議:於山東青島舉行。
12.9-10 熊光楷訪問美國:出席第五次中美國防諮詢會談(DCT),美方主談是國防部次長費斯,雙方就反恐合作、北韓核武問題等交換意見。熊光楷並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萊斯、國防部副部長伍佛維茲會談。
12.9- 中共人民解放軍軍事友好代表團出訪3國:由北京軍區副司令員臧文清率領,訪問羅馬尼亞、土庫曼、烏茲別克。
12.9- 羅馬尼亞軍隊總參謀長波佩斯庫訪問大陸:此行會見中央軍委副主席曹剛川等。
12.12-17 美太平洋軍區總司令法戈訪問大陸:此行訪問北京、上海等,並為首位參觀成都軍區、南京軍區司令部等敏感部門的美軍將領(太陽報,2002.12.13,p.13)。
12.16- 中俄第六輪軍事磋商:由解放軍總參謀長熊光楷、俄羅斯第一副總參謀長巴盧耶夫共同主持,就地區及國際安全等議題進行討論(太陽報,2002.12.13,p.13)。
12.16- 寮國國防部長多昂齋.比芝訪問大陸:此行會見江澤民、遲浩田等。
12.17- 科威特武裝部隊總參謀長阿里.穆明訪問大陸:此行會見熊光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