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貳、經濟

李俊昇

█ 經濟成長達8%:大陸2002年前3季之經濟成長率為7.9%,國家統計局表示,2002年全年度經濟成長率應可達8%。
█ 內需景氣不理想:2002年前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成長幅度為8.8%,較2001年之成長率(10.1%)縮小,顯示內需景氣仍未復甦。
█ 通縮現象未改善:2002年1-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上年同期下降0.8%,11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上年同月下降0.8%,物價依然持續下跌。
█ 出口表現大幅提升:2002年1-11月出口總額較去年同期增長21.6%,較2001年之成長率(6.8%)大幅提升,主要是大陸「加工貿易」型產品深具國際市場競爭力。
█ 實際外資流入逾527億美元:2002年全年度之外商直接投資(FDI)實際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12.51%,達527.43億美元,顯示外商持續對大陸擴大投資。
█失業壓力有增無減:未來5年內,大陸新增勞動力將超過5,000萬人,而新增之就業職位數目遠小於此,未來之失業壓力將愈加嚴峻。

大陸2002年前3季之經濟成長率為7.9%(參1),高於2001年之成長率(7.3%),顯示前3季經濟成長快速。而1-11月出口較2001年同期增長21.6%,出口增速大幅擴大(2001年出口成長率為6.8%),顯示大陸出口持續快速增長。然而,由於美國與伊拉克可能爆發戰爭,朝鮮半島情勢緊張,2003年國際情勢仍不明朗,大陸經濟景氣是否受影響,仍待觀察。而大陸其他經濟指標,如工業生產、物價、固定資產投資等,今年之表現如何?此外,大陸經濟體制之問題,如高失業率、國企問題、金融壞帳等,其前景如何?加入WTO後,由於經濟結構面臨調整,對大陸經濟發展將可能發生何種程度衝擊?以上議題,皆值得探討,茲由總體經濟指標及大陸當局之因應措施兩方面來研析大陸今年之經濟情勢。

 
●總體經濟指標
一、經濟成長
  ◆國家統計局預測2002年成長率將達8%
   

大陸2002年前3季之經濟成長率為7.9%。國家統計局局長朱之鑫表示,大陸2002年全年度GDP總值預計超過人民幣10兆2,000億元,成長率達8%(香港信報,2002.12.31,7版)。2001年由於「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以及全球經濟不景氣,導致大陸的經濟表現並不理想;而2002年經濟則保持較快增長。

由於2003年世界各主要經濟體之經濟表現預估應較2002年為佳,預計大陸2003年經濟成長應可達7.5%以上。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會(IMF)預測,2003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2.6%、歐元區為2.5%、日本則為1.1%,各主要經濟體之經濟表現均優於2002年。而IMF亦預估,2003年全球貿易量將增長8.6%,增幅高於2002年之5.3%。總體而言,由於國際經濟環境進一步改善,大陸2003年之經濟應可保持快速增長,預計經濟成長率應可達7.5%以上(參2)。

由於大陸經濟結構性問題嚴重且改善有限,大陸長期之經濟發展仍有隱憂。固然各財經濟機構均預測大陸2003年之經濟表現應可優於2002年,但由於美國與伊拉克可能爆發戰爭,北韓核武危機導致朝鮮半島情勢緊張,國際情勢仍不明朗。此外大陸失業人數不斷攀升,農民所得低落,城鄉差距加大,國企問題嚴重,凡此種種諸多不利因素,使其經濟發展前景蒙上陰影。綜言之,由於目前大陸經濟體系內結構性問題複雜難解,其經濟成長主要依靠鉅額之外商投資及當局持續發行公債以支持經濟成長。

     
二、物價與消費
  ◆內需景氣仍未復甦
   

2002年前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較去年同期增長8.8%(參3),較去年度成長幅度縮小(去年成長率為10.1%),由此可知內需景氣並不理想。

就消費景氣而言,由於入會後失業職工持續大量增加,「三農」(農村、農業、農民)問題嚴峻、區域發展失衡,實施住房、醫療及教育等改革措施等因素;再者股市表現不佳,導致民眾消費行為保守,商品供過於求,內需景氣不振。2003年之內需前景,仍不容過度樂觀。

  ◆通縮壓力未減
   

大陸物價仍持續下跌。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02年1-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上年同期下降0.8%,而10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上年同月下降0.8%(參3),可知由於內需景氣不佳,通貨緊縮陰影仍然存在。

大陸2001年第三季以來各季底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長率
 
2001年1-9月
2001年1-12月
2002年1-3月
2002年1-6月
2002年1-9月
增長率
1% 0.7% -0.6% -0.8% -0.8%
三、固定資產投資
  ◆1-11月工業生產增加值增速加快
   

大陸2002年1-11月工業生產增加值較上年同期增長12.4%,增幅比前3季成長率(12.2%)提高0.2個百分點(參3),形成持續上升趨勢。拉抬工業生產增速持續上升的動力主要為出口復甦和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加大。

  ◆前11月固定資產投資成長率擴大
    2002年前11月固定資產投資較上年同期成長23.4%,增長速度較上年成長率提高7.1個百分點(2001年全年度成長16.3%)(參4)。由於2002年內需景氣不佳,消費增長基礎不穩固,國際經濟前景不明朗,大陸當局繼續實施積極性財政政策,以拉抬經濟成長,導致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將較上年為高。副總理溫家寶表示,2003年仍將繼續發行長期國債,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影響所及,非國有與國有經濟部門的投資成長率差距有擴大現象,2000年上半年分別為12.1%與7.9%,相差4.2個百分點;2001年同期則為17.9%與7.5%,差距擴大至10.4個百分點(參2)。

大陸自2001年10月以來各月工業生產增加值成長率

四、對外貿易
  ◆前11月出口表現較去年優異
    2001年大陸之出口成長幅度為自1996年以來之最低,2002年1-11月之出口成長率大幅提升至21.6%。大陸2001年全年度出口增幅僅為6.8%,主要原因為「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及美國經濟衰退的影響。而2002年1-11月外貿進出口總額則較去年同期增長21%,出口增幅為21.6%(參5),表現遠較2001年為佳。大陸國家統計局表示,2002年外貿總額可望超過6,000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五位(香港信報,2002.12.31,7版)。

大陸自2001年10月以來各月外貿進出口變動趨勢

五、外資流入
  ◆2002年實際外資流入逾527億美元
    2002全年度,外商直接投資(FDI)實際金額高達527.4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2.51%(工商時報,2003.1.15,6版)。可知固然全球經濟不景氣,大陸投資環境對外商依然深具吸引力,外資流入續擴大。大陸外經貿部表示,2003年大陸吸收外資應會有進一步增長之潛力。
  ◆外資來源以港澳居首
    大陸2002年前3季實際外資來源地區以港澳、維爾京群島、美國為前3位。實際直接投資重要地區分布則以廣東省為最高、其次為江蘇省、上海市(參5)。
     
六、匯率走勢
  ◆人民幣升值呼聲再起
   

由於大陸過去7年來經濟成長率一直居全球之冠,並且自1995年大陸當局固定人民幣匯率在1美元兌人民幣8.3元以來,出口優勢已為大陸創造1,900億美元之貿易順差,低製造成本則吸引3,080億美元外資。財政部長項懷誠表示,由於2002年美國與大陸之貿易逆差超過800億美元,人民幣升值壓力已經增加。而據國際知名的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預估,目前人民幣匯率約低估15%(經濟日報,2003.1.3,11版)。

  ◆大陸當局可能堅持人民幣匯率穩定
   

據紐約時報報導,固然美國和日本要求人民幣升值,但由於人民幣升值將可能導致進口農產品價格下跌,威脅大陸農民生計,而大陸農村仍有約8億處於貧窮收入農民。此外,過去7年弱勢人民幣為大陸創造平均8.4的年經濟成長率,人民幣升值可能導致大陸之出口商品價格上漲,有損出口競爭力,故未來兩年大陸當局可能仍將堅持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參6)。

   
● 大陸當局因應措施之成效
一、金融體系之評估
  ◆大陸金融體系仍顯脆弱
   

知名債信評等機構「慕迪」公司表示,大陸銀行資產的平均不良率高達40-45%。入會後面對外資銀行日後的競爭,大陸的金融前景相當艱辛。「慕迪」公司指出,儘管4大國有商業銀行仍掌握大陸銀行市場佔有率,但入會後,金融改革已刻不容緩,除了面對外資銀行的競爭壓力,4大國有商銀也有巨大挑戰,如龐大國有企業的包袱,使得大陸的銀行系統顯得脆弱。

另外,「慕迪」公司也估計大陸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率高達40-45%,遠高於人民銀行公布2001年底的數據25.37%,可見大陸金融機構體質相當不健全(工商時報,2002.10.30,11版)。

  ◆制度慣性阻礙金融改革
   

大陸基於制度慣性與僵化意識型態,金融改革對於產權制度等根本性問題卻予以迴避,造成銀行經營效率持續低落。目前大陸之銀行主要仍為「國有制」,地方政府經常干預銀行之營運,導致行政干預下非自願發放貸款大量增加,國有銀行對國有企業大量逃、廢銀行債務束手無策,由於呆帳、壞帳大量存在,銀行須自行負擔成本。並且由於產權主體為國家,銀行經營者未擁有實際意義的產權,缺乏獨立利益,使得銀行對資產效益最大化及自身發展缺乏內在動力,營運效率改善遙遙無期。

     
二、擴大內需成效評估
 

◆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

   

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2002年12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召開,會議中確定,2003年要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香港信報,2002.12.11,9版),預計發行公債1,500億人民幣,財政赤字保持2002年之人民幣3,100億規模,而貨幣供應量增幅較2002年提高,顯示大陸之經濟體系企業自發展動力仍不足,需要公共部門投資提拉。

然而,若經濟成長持續依賴政府發行公債推動,其經濟發展增長速度雖高,但發展速度並不穩定;另一方面其經濟增長的質量不高,易流於重複建設,有些是技術創新不足,附加價值不多的非實質性增長。

  ◆財政矛盾將更尖銳
    財政部長項懷誠在「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表示,2003年之財政收支矛盾將較往年更為尖銳。由於持續發行國債,投入基礎建設以支持經濟成長,財字赤字將持續擴大。財政部長項懷誠在「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表示,2003年由於財政收入增幅將有所放慢;而財政支出則規模較大,用於支持改革,增加社會保障和中西部地區轉移支付等方面的支出,需有一定幅度的增長,加上國債利息支出增加,財政收支矛盾將較往年更為尖銳(香港信報,2002.7.2,11版)。已有學者質疑積極財政政策並非長久之計。
     
三、就業狀況分析
  ◆官方承認失業率約7%
    大陸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張左己指出,大陸失業率約7%。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張左己表示,大陸總失業人口達1,400萬人,失業率約7%,與總理朱鎔基於訪問奧地利時之說法相符合(香港信報,2002.11.12,p.6)。但若考量高達1億5,000萬的農村剩餘勞動人口及大量的下崗職工,大陸真實的失業率已達15-20%。大陸失業情勢遠較官方發佈之數據嚴重。
  ◆就業壓力將有增無減
    未來5年內,全大陸新增勞動力將達5,000萬人,而新增的就業機會遠小於此,就業壓力將持續增加。大陸再就業率近年來急劇下降,1998年再就業率為50%,2001年為30%,2002年上半年則降為9.1%。另據勞動部門對59個大中城市勞動力市場的供需分析指出,目前每位求職者面臨的崗位是0.65個,而未來5年內由於結構性改革力度進一步加大與入世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結構性失業人員勢必繼續增加,就業壓力將有增無減。
     
四、經濟發展之潛在問題
  ◆西部人均GDP僅為東部4成
    國務院西部開發辦公室主任李子彬表示,西部在過去沒有與全國經濟同步增長,目前人均GDP只相當於東部地區平均水平的4成。大陸城鄉差距懸殊,農村城市化改革滯後,剩餘勞動力過多,基層共黨幹部貪污腐化嚴重,費稅嚴苛繁複、嚴重制約農民所得提高及農村經濟發展,也因此影響大陸整體內需景氣。隨著東部地區的發展,東西部差距將不斷加大,城鄉差距已成為大陸經濟發展的一大隱憂(香港信報,2002.11.13,p.10)。
  ◆生態問題日益嚴重
    隨著經濟持續增長,大陸環境破壞日益嚴重,生態問題愈加擴大,已影響到區域之生態安全及環境長久發展,且並無改善跡象,如日趨嚴重之西北沙塵暴,長江黃河之污染、因濫墾濫伐導致之長江洪災等。上述之生態問題,若大陸當局不善盡解決,任由生態破壞持續惡化,未來將可能影響環境保護、經濟發展甚至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實行工業化還須20年
    大陸「工程院」院長徐匡迪表示,距離工業化大陸還須20年之時間。徐匡迪認為,雖然大陸已建立起基本獨立的工業體系,但多數大中型國有企業關鍵技術的開發及應用水準與國際先進水準差距極大,高級工程技術人員及管理人才嚴重缺乏,多數重要工程科技領域之關鍵及核心技術仍仰賴外商投資及外國引進。綜言之,大陸離世界最先進的水準還有很大的差距,大約需要20年的時間才可能實現現代化及工業化的目標。
     
● 總結
  ◆諸多嚴重難解負面因素
    整體而言,固然大陸2002年經濟快速,成長率達8%;同時,2003年人均GDP預計將超過1,000美元(經濟日報,2002.12.16,10版)。但其經濟體系內卻存在諸多負面因素,導致其經濟發展出現瓶頸,如國企問題、國有財產流失,金融問題改善有限、區域發展失衡、農村經濟不振、法令不彰、貪污腐敗嚴重等。以上之諸多問題,皆涉及共黨政權體制之基本政經結構改革,涉及之利益極為龐大且錯綜複雜,改革難度極高。此外,未來大量下崗職工引發之失業危機,可能導致社會不安,更是北京政權的一大挑戰。
表二:2002年1-11月大陸經濟重要指標
項目
數值
較上年度增減
國內生產總值(GDP)(億元人民幣) 71,682* 7.9%*
工業生產增加值(億元人民幣) 28,266 12.4%
消費者物價總指數(CPI)(上月=100%) 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RPI)(上年=100%) -0.8%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人民幣) 36,506.1 8.8%
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億元人民幣) 26,118.5 23.4%
對外貿易總額(億美元)
出口
進口
出超
5,601.8
2,936.9
2,664.9
272.1
21%
21.6%
20.5%
33.2%
外商直接投資(FDI)實際金額(億美元)
協議金額(億美元)
499.97
87.4
14.4%
26.5%
外匯儲備(億美元)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
2,586.3*
8.2771

*:表前3季統計資料。
資料來源:大陸國家統計局。

參考目錄:

1. 中華經濟研究院編,經濟前瞻,第八十五期。
2. 本會資料。
3. 大陸國家統計局網站。
4. 新華社,2002.12.17。
5. 大陸外經貿部網站。
6. New York Times,2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