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Ⅰ、總體情勢

華士傑
◆總評:
 

本期情勢整體而言:中共召開「十六大」及「十六屆一中全會」(2002年11月8至15日)進行人事改選,胡錦濤當選新任總書記,開啟權力世代交替新局。由大陸中央部會及地方領導人事在「十六大」召開前夕、召開後不久仍在替換中的現象顯示,各派系對權力交接仍在競逐中。在今年3月新一屆(第十屆)「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召開前,國務院及人大、政協新一波人事尚無法完全確定。近期內大陸黨、政、軍、地方將面臨人事更迭、政策延續之調整期,是否會影響政治運作穩定,仍待觀察。另一方面,2002年全年經濟成長達8%,在加入世貿組織第一年,大陸外資流入、進出口金額大幅成長,有助穩定內部情勢。但失業與貧富差距等結構性問題,亦步亦趨且有加劇之現象。

對外關係上:中共2002年改善與美國關係,恢復雙方軍事交流;維繫與俄羅斯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加強軍事採購;鞏固與東協、中亞周邊國家互動,順勢開啟雙方經貿、安全事務合作關係。近期北韓核武問題的外交解決、美國反恐全球部署等,還繼續提供中共「大國外交」運作空間。研判未來其外交工作重點,總體而言為「十六大」政治報告中所提:「維護世界多樣性、提倡國際關係民主化和發展模式多樣化」。表示中共外交重心在於確保國際體系,不會因為全球反恐或反擴散等議題,而趨向一極化或兩極化;維持多極化國際體系方有助於其維護國家利益,「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和良好的周邊環境」。

對臺工作方面:中共運用召開「十六大」國際媒體高度關注機會,重新界定兩岸間的「一個中國」(「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寫入政治報告)並提出「三個可以談」(結束敵對狀態、臺灣的國際活動空間、臺灣的政治地位)作為未來中共政治上對 臺統戰的基調(但在國際間仍維持以往的「一個中國」,例如去年12月2日「中俄聯合聲明」中,「俄方重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在經濟統戰上,「十六大」政治報告提到要採取積極步驟推進「兩岸三通」。中共並在近期內由錢其琛在2002年9月、12月間在福建、廣東參觀 臺資企業工廠,與臺商代表進行座談,表示在任何情況下,大陸歡迎臺商的政策都不會改變。

◆政治:
  大陸政情穩定因素:中共「十六大」及「十六屆一中全會」於2002年11月8日至15日召開完畢。江澤民在政治報告中提出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國內生產總值在2000年的基礎增為4倍),三個代表(中國共產黨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列入黨章,表現政策一貫及持續性。「十六屆一中全會」選出胡錦濤為總書記、9名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24名政治局委員、1名候補委員、7名書記處書記;通過中央軍委會成員名單,批准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書記、副書記(名單如附表)。從名單中大多為新人來看,權力移轉之世代交替意味濃厚。會後由中共媒體主動公佈,在11月16日及12月2日召開由胡錦濤主持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學習貫徹共黨的「十六大」精神及研究來年經濟工作,並通過了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工作規則,顯現新的領導階層已開始運作。
十六屆一中全會選出重要職位名單表
政治局常委
政治局委員
書記處
書記
中央軍委會
中紀委
胡錦濤
吳邦國
溫家寶
賈慶林
曾慶紅
黃 菊
吳官正
李長春
羅 幹
王樂泉、王兆國、回良玉、劉 淇、劉雲山、李長春、吳 儀、吳邦國、吳官正、張立昌、張德江、陳良宇、羅 幹、周永康、胡錦濤、俞正聲、賀國強、賈慶林、郭伯雄、黃  菊、曹剛川、曾慶紅、曾培炎、溫家寶。候補委員:王 剛。 曾慶紅
劉雲山
周永康
賀國強
王 剛
徐才厚
何 勇
主席:江澤民
副主席:胡錦濤
郭伯雄
曹剛川
委員:徐才厚
梁光烈
廖錫龍
李繼耐
書記:吳官正
副書記:何勇
夏贊忠
李至倫
張樹田
劉錫榮
張惠新
劉峰岩

說明:姓名下劃線者為新任。 資料來源:中共十六屆一中全會公報

 

大陸不穩因素有:胡錦濤雖接掌總書記,但是否能成為第四代集體領導核心,仍取決於中共黨內制度化運作能否擺脫江澤民(仍續任中央軍委主席)等老人幫的系絆,與政治局中江之嫡系曾慶紅、上海幫色彩濃厚之吳邦國、黃菊等之合作關係;以及未來能否維持改革開放及社會穩定之平衡並開創新的個人政績。今年3月全國「人大」、「政協」會議期間將進行政府(國務院、「人大」、「政協」、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人事改組,再加上十六屆一中全會前後解放軍4總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全部改組,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領導人大幅換血,近期內大陸黨、政、軍、地方將面臨人事更迭、政策延續之調整期。

◆經濟:
 

總體經濟指標方面:大陸2002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約(GDP)102,000億元人民幣(以下同),同比成長8.0%;1-11月份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11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4%(其中「房地產開發」增長28.2%最為快速,其次為「基本建設」增長23.8%,「更新改造」增長15.7%);1-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下降0.8%。2002年大陸外貿進出口總值6,207.9億美元,同比增長21.8%;其中出口3,255.7億美元(同比增長22.3%),進口2,952.2億美元(同比增長21.2%),實現貿易順差303.5億美元。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達到527.43億美元,同比增長12.51%(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34,171家,同比增長30.72%)。12月底,廣義貨幣供給(M2)餘額為185,006.97億元,同比增長16.78%,狹義貨幣供給(M1)餘額為70,881.79億元,同比增長16.82%,市場流通中現金(M0)餘額為17,278.03億元,同比增長10.3%。截至12月底,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為86,910.65億元,同比增長17.8%。

對大陸經濟情勢評估:大陸2002年經濟成長如一般預期。就其國內生產總值(包括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見附錄一)的構成而言,「最終消費」占最重要地位(約60%);但自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其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成長始終維持在正、負1%之間(1998年-08%、1999年-1.4%,2000年0.4%,2001年0.7%),已成為其維持經濟成長的一大隱憂。大陸在加入世貿組織(WTO)第一年外貿進、出口成長快速,而大陸自改革開放以來貿易額、貿易依存度(trade dependence ratio)、外商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總額的節節上升,顯示其參與國際經濟之程度日益加深,未來國際化腳步可能更為加快(見附錄二)。其中外商投資企業在大陸進、出口貿易所占比例愈趨上升(見附錄三),此可能與外商直接投資湧入大陸,尋求商機、擴大貿易有關(見附錄四)。

◆社會:
 

近期大陸社會問題,在人文環境方面:經過20幾年改革開放,大陸的「行政壟斷」已是目前面臨最嚴重的腐敗形式。根據胡鞍鋼(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指出,大陸「行政壟斷」(主要是「地區壟斷」、「行業壟斷」)造成的經濟損失,已遠超過政府官員貪污受賄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包括農村電價過高、電信資費下調、鐵路票價上漲、民航機票禁止打折、教育部門亂收費等,已成民眾關切的焦點(中央社,2002.11.13)。中國社科院發佈的「社會藍皮書:2003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指出,目前中國農村絕對貧困人口還有3,000多萬人,城鎮還有將近2,000萬人的平均收入在最低甚或保障線以下,而中國勞動力每年供大於求缺口達1,500萬人(中新社,2003.1.5)。

在自然環境方面:規模龐大的「南水北調」工程(統籌規劃長江、黃河、淮河、海河4大流域的水資源配置)於2002年12月27日舉行開工典禮,南水北調工程由東、中、西3條調水線路組成。東線工程從長江下游的揚州江都引水,利用京杭大運河提水北送;中線工程將從丹江口水庫引水,穿過黃河,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西線工程將在長江上游雅礱江和大渡河上游築壩建庫,開鑿穿過巴顏喀拉山的輸水隧洞,調長江水入黃河上游。總投資近5,000億元人民幣,行程3,500公里,調水總量達到448億立方米,全部工程預計要到2050年才能完成。其中黃淮海河流域目前缺水量為145-210億立方公尺(預計2010年為210-280億立方公尺,2030年為320億-395億立方公尺),因而優先實施東線和中線工程將成為重點。

在少數民族方面: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樂泉在2002年11月召開的「十六屆一中全會」當選政治局委員,這是中共建政後首位新疆領導進入政治局,除顯示地方要員進入中央比例增加外,並表示中共對新疆戰略位置的重視,將反恐、反疆獨提到更高層次。12月28日召開的全國民族委員會主任會議上透露,大陸各級、各類學校中,少數民族在校學生總數已達1,852.49萬人,占全國在校生總數的7.6%,全大陸各類民族高等學校近150所,在校學生約56萬人(新華社,2002.12.28)。

◆文化:
 

高層文化方面:大陸「神舟四號」無人太空船於2003年1月5日在繞行地球107圈後返回內蒙,這是神舟計畫無人狀態最全面的飛行試驗,下一步將可能進行載人試驗。中國大陸仍然缺乏科技人才,25歲以上勞動力中具有大專以上程度者約在2,500萬人,僅占5%,遠低於美國的60%(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中國科學技術協會2002年學術年會報告,2002.9.5)。中、美兩國於2002年12月13日在美國華府簽訂《民用工業技術及科技資訊政策合作議定書》,科技部長徐冠華表示,希望美國放鬆對中國的技術出口限制。

通俗文化方面:上海於2002年12月3日甫獲得2010年世界博覽會主辦權,主辦世博會在今後幾年對旅遊業是一大鼓舞,以上海、南京、杭州、寧波、蘇州為代表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將會藉上海世博會成為亞洲最大的會展城市群。另外,由於去年6月北京一家網吧發生大火造成25人死亡,大陸各地隨後開始對網吧業全面治理整頓,半年內共取締網吧3,300家(新華社,200212.26)。

大眾傳播方面:大陸擁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廣播電視網,目前廣播和電視的人口覆蓋率分別為93%和94%,擁有10億聽眾和觀眾,有線電視網已達300多萬公里,用戶達1億(中通社,200211.19)。北京師範大學女生劉荻(網名「不銹鋼老鼠」)因在網路諷政觸犯當局,遭北京安全部門逮捕後,引起大陸線民反應(線民特意更名仿效,短期間以「不銹鋼」為名的線民頻現,如「不銹鋼中國」、「不銹鋼老虎」、「不銹鋼青牛」、「不銹鋼茉莉」等),還有線民公開呼籲發起「改名運動」,以聲援和救助獄中的劉荻。哈佛大學法學院在中國大陸數個地點進行的研究發現,中共是全世界最廣泛箝制上網的政府,不讓大陸的網友進入19,000多個被中共當局認為是具有威脅的網站(其中涉及臺灣、民主、西藏的網站最常被封鎖。聯合報,2002.12.5)。

◆軍事:
 

國防政策、解放軍人事部分:2002年12月發佈《2002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這是中共所發佈的第四份白皮書(1995年11月《中國的軍備控制與裁軍》、1998年7月《中國的國防》、2000年10月《2000年中國的國防》),發表年度國防費預算數為1,694.44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國防費占同期國家財政支出的7.65%(實際支出可能低估)。「十六大」由江澤民及胡錦濤續任中央軍委主席、第一副主席,新任郭伯雄(取代張萬年)、曹剛川(取代遲浩田)為副主席,總參謀長梁光烈(取代傅全有)、總政治部主任徐才厚(取代於永波)、總後勤部長李繼耐(取代曹剛川)、總裝備部長廖鍚龍(取代王克)皆為新任委員(委員總人數由上屆11人減至8人)。「十六大」中央委員中具解放軍及武警背景共43人(占21.2%),其中新任者26人(替換率60.4%)。

武器研發、軍事採購部分:媒體報導,2002年 11月初於渤海上空測試由「殲-7」戰機上發射「鷹擊-83」反艦飛彈(射程約為250公里),可能已超出美國標準二型防空導彈的射程範圍。中、俄在珠海市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太博覽會期間商談軍售專案(包括:4架A-50I型早期預警飛機,4架伊爾-78MK型空中加油機以及一批米格-31I型空中截擊機。另外中國還將購買100部甲殼蟲式雷達,用於裝備殲八戰機),中國大陸已經超過印度成為俄羅斯軍火的最大買主。

軍事外交部分:前總參謀長傅全有2002年9月30日至10月2日訪問韓國。副總參謀長張黎11月29日出訪玻利維亞、秘魯及厄瓜多。副總參謀長熊光楷10月21-22日訪問澳大利亞,12月9-10日訪問美國,出席第五次中美國防諮詢會談。武警司令員吳雙戰10月4-12日訪問土耳其、羅馬尼亞。國防大學代表團由副校長高金鈿率領,於11月29日出訪美國。11月24日,美國海軍「福斯特」號驅逐艦抵達青島進行為期5天的訪問。12月6日,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第二次會議在青島舉行。12月12日,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法戈訪問北京、成都、南京、寧波和上海。

◆外交:
 

大陸近期「大國外交」方面:江澤民2002年10月22-25日訪美(任內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身分最後一次訪美),開啟雙方在反恐、伊拉克、朝鮮半島、反對武器擴散、人權及軍事交流等方面之對話。俄羅斯總統普亭在12月1-3日訪問大陸(「十六大後」首位訪問之元首),雙方簽署「中俄聯合聲明」,就目前國際形勢下進一步推動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達成共識。日本小泉首相堅持參拜靖國神社造成中、日關係障礙(2001.8.13、2002.4.21、2003.1.4計3次)。在此參拜之前日本輿論廣泛重視的新任政治局常委曾慶紅11月22日接見到訪的日中友好協會會長平山郁夫,這是胡錦濤接任總書記後,中日雙方的第一次接觸,象徵中、日關係仍存在轉圜餘地。

與周邊國家方面:大陸與東協國家在去年11月4日在金邊市簽訂「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定」,規定成立「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目標、範圍、及時間;並簽訂「南海各方行為準則」,宣示雙方不採取使爭議複雜化和擴大化的行動。中共在北韓發展核武問題上(北韓12月22日宣佈將恢復核武器試驗室的運作,從用過的核燃料中提煉出能生產核武器的原料鈽),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希望當事國以對話的方式和平解決問題。11月23日「上海合作組織」在莫斯科舉行外長會議,中共透過該會議支援籌建地區反恐怖機構。

本期重要外訪:江澤民於2002年10月22-28日訪美,並參加在墨西哥舉行之亞太經合會高峰會。朱鎔基11月1-4日參加在柬埔寨舉行之湄公河區域經濟合作領導人會議,第六屆東協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11月23-28日訪問克羅埃西亞、斯洛伐克、法國,並出席在摩洛哥舉行之國際展覽局大會,2003年1月11日起訪問馬來西亞、緬甸、南非及泰國。外交部長唐家璿10月18-27日訪問阿根廷、哥倫比亞、墨西哥,11月22-28日訪問俄羅斯、西班牙、德國,並參加在莫斯科舉行之上海合作組織外長會議。2003年1月19日抵達紐約參加聯合國安理會反恐外長會議,並會晤美國務卿鮑爾。

◆港澳:
 

香港情勢方面,行政長官董建華2003年1月發表其連任後首份施政報告(「善用香港優勢共同振興經濟」),以大篇幅談論特區政府應加強與內地經濟合作,以及加快香港與珠江三角洲的經濟融合(大公報,2003.1.13)。為期3個月的基本法第廿三條立法諮詢期於2002年12月24日結束,期間支持與反對者皆發動大規模遊行活動,並引發英、美及歐盟關切。反對者認為廿三條立法,會引入中國大陸「以國家安全為名,箝制言論自由為實」的做法,最終剝奪港人的人權自由。截至2002年9月底港府財政赤字已達708億元港幣,港府訂定目標,希望在4年後政府的經常性開支低於2,000億港元,以解決日益嚴重的財政赤字問題。根據明天更好基金會及香港國際商會委託AC尼爾森,於2002年9至11月進行(共訪問1,004名在港的美國、英國、瑞典、瑞士及日本的商會會員)「2002年商業信心調查」結果顯示,有意增加整體投資者則由2001年的80%增至82%;主要投資地區首選為上海(占79%),其次為香港(占54%),未來投資重心可能有北移現象(蘋果日報,20031.8)。

澳門情勢方面,行政長官何厚鏵在2002年11月發表施政報告,說明澳門政府將動用27億8,000萬元澳幣支持中小企業、增加就業及減免稅項(澳門日報,2002.11.21)。澳門政府已於2002年12月向立法會提交「國際及區際雙重課稅情況中的課稅制度」法律草案,若獲得通過,將授權行政長官採取措施,解決雙重課稅的問題。立法會11月30日通過《澳門特別行政區內部保安體系綱要法》,法案賦予特區行政長官在內部治安受到嚴重擾亂、威脅的緊急情況下,為維持公共秩序及安寧,行政長官可頒佈限制居民權利、自由的合理措施(期限不超過48小時)。

◆對臺政策:
 

大陸對臺策略方面:中共「十六大」政治報告中首次將「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寫入文字(以往由錢其琛口頭提出),並提出「三個可以談」(結束敵對狀態、臺灣的國際活動空間、臺灣的政治地位)作為未來中共政治上對 臺統戰的基調。而在經濟上,一方面「十六大」政治報告中持續要求兩岸直接三通,而另一方面中共與東協國家完成《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定》(正式啟動雙方建立自由貿易區的進程,臺灣被排除在外),並阻撓臺灣與重要貿易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在臺灣對大陸貿易依賴不斷擴大(2002年1-10月臺灣對大陸貿易總額估計279.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22.7%,占同期對外貿易總額13.95%,比重較上年同期增加2.15個百分點;貿易順差達152.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6.6%。http://www.mac.gov.tw/index1.htm),臺灣對外經貿關係可能受到限縮情況下,中共逐步強化其經濟上對 臺統戰的力量。

中共對臺工作手法:江澤民2002年10月底與美國總統布希進行高峰會時,曾主動提出凍結或撤除瞄準臺灣飛彈,藉此換取美國減少對臺軍售的試探性動作。中共駐美大使楊潔篪12月3日在亞洲協會演講指出,中共針對臺灣部署飛彈是國家安全問題,應該獲得美國的諒解和支持。中共利用反恐合作與美國關係改善軍事交流之際,試圖轉化對 臺部署飛彈所遭致外部壓力。而在兩岸關係上,10月間中共北海艦隊旅滬級驅逐艦曾通過臺海東部海域至南海參加演訓,這是過去未曾有過的現象,軍事恐嚇意味濃厚。

近期中共加強對臺商的拉攏工作,錢其琛在2002年9月間在福建視察臺商投資企業,強調解決臺商的問題、便利臺商往來的規定;12月間在廣東參觀臺資企業工廠及東莞 臺商子弟學校,與臺商代表進行了座談,表示在任何情況下,大陸歡迎臺商的政策都不會改變。而在大陸臺商春節期間包機及利用金馬小三通返臺的問題上,國臺辦表示了配合的態度(但強調為了方便兩岸人員往來,應該儘早實現直航)。

附錄一:中國大陸國內生產總值構成表
 
國內生產總值(億元人民幣)
最終消費率
資本形成率%
年度
 
最終消費
資本形成總額
貨物和服務凈出口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4,074
4,551.3
4,901.4
5,489.2
6,076.3
7,164.4
8,792.1
10,132.8
11,784.7
14,704
16,466
18,319.5
21,280.4
25,863.7
34,500.7
46,690.7
58,510.5
68,330.4
74,894.2
79,003.3
82,673.1
89,356.7
98,618.1
2,619.4
2,976.1
3,309.1
3,637.9
4,020.5
4,694.5
5,773
6,542
7,451.2
9,360.1
10,556.5
11,365.2
13,145.9
15,952.1
20,182.1
26,796
33,635
40,003.9
43,579.4
46,405.9
49,722.7
54,616.7
58,952.6
1,474.2
1,590
1,581
1,760.2
2,005
2,468.6
3,386
3,846
4,322
5,495
6,095
6,444
7,517
9,636
14,998
19,260.6
23,877
26,876.2
28,457.6
29,545.9
30,701.6
32,499.8
37,460.8
-19.6
-14.8
11.3
91.1
50.8
1.3
-366.9
-255.2
11.5
-151.1
-185.5
510.3
617.5
275.6
-679.4
634.1
998.5
1,459.3
2,857.2
3,051.5
2,248.8
2,240.2
2,204.7
64.30
65.39
67.51
66.27
66.17
65.53
65.66
64.56
63.23
63.66
64.11
62.04
61.77
61.68
58.50
57.39
57.49
58.54
58.19
58.74
60.14
61.12
59.78
36.19
34.94
32.26
32.07
33.00
34.46
38.51
37.96
36.67
37.37
37.02
35.18
35.32
37.26
43.47
41.25
40.81
39.33
38.00
37.40
37.14
36.37
37.99

說明:1. 本表系以支出法計算中國大陸國內生產總值,與國家統計局當年公佈之數字有計算
上的誤差。 2. 本表按當年價格計算。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2年》。

附錄二:中國大陸對外經貿關係統計表 單位:億美元
  進出口總額 貿易依存度 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額
年度   出口總額 進口總額    
1979
1980
1981
1982
293.3
381.4
440.3
416.1
136.6
181.2
220.1
223.2
156.7
200.2
220.2
192.9
0.11
0.13
0.15
0.14
1979---
1982年
合計17.69
億美元)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436.3
535.5
696
738.5
826.5
1,207.9
1,116.8
1,154.4
1,356.3
1,655.3
1,957
2,366.2
2,808.6
2,898.8
3,251.6
3,239.5
3,606.3
4,742.9
5,097.6
222.3
261.4
273.5
309.4
394.4
475.2
525.4
620.9
718.4
849.4
917.4
1,210.1
1,487.8
1,510.5
1,827.9
1,837.1
1,949.3
2,492
2,661.5
213.9
274.1
422.5
429.1
432.1
552.7
591.4
533.5
637.9
805.9
1,039.6
1,156.1
1,320.8
1,388.3
1,423.7
1,402.4
1,657
2,250.9
2,436.1
0.14
0.17
0.24
0.25
0.26
0.26
0.25
0.30
0.34
0.35
0.33
0.44
0.40
0.35
0.36
0.34
0.36
0.44
0.43
9.16
14.19
19.56
22.44
23.14
31.94
33.93
34.87
43.66
110.08
275.15
337.67
375.21
417.26
452.57
454.63
403.19
407.15
468.78

說明:貿易依存度=進出口總額/國內生產總值(支出法計算)
資料來源:綜合《中國統計年鑒》2001、2002及《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年鑒2002》資料整理。

附錄三:中國大陸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占大陸進出口比例表
進出口(億美元)
出口(億美元)
進口(億美元)
年度
總額
比例
總額
比例
總額
比例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1.4
3.3
6.2
4.7
23.6
30.1
43.3
82.0
137.1
201.2
289.6
437.3
670.7
876.5
1,089.2
1,371.1
1,526.2
1,576.8
1,745.2
2,367.1
0.3
0.8
1.4
0.9
3.4
4.1
5.2
8.0
12.3
17.4
21.3
26.4
34.3
37.0
39.1
47.3
46.9
48.7
48.4
49.9
0.3
0.5
3.3
0.7
3.0
5.8
12.1
24.6
49.1
78.1
120.5
173.6
252.4
347.1
468.8
615.1
749.0
809.6
886.4
1,194.4
0.2
0.2
1.5
0.3
1.1
1.9
3.1
5.2
9.4
12.6
16.8
20.4
27.5
28.7
31.5
40.7
41.0
44.0
45.5
47.9
1.1
2.8
2.9
4.0
20.6
24.3
31.2
57.5
88.0
123.1
169.1
263.8
418.3
529.3
629.4
756.0
777.2
767.2
858.7
1,172.7
0.5
1.4
1.4
1.5
4.9
5.7
7.2
10.4
14.9
23.1
26.5
32.7
40.2
45.8
47.7
54.5
54.6
54.7
51.8
52.1

說明:外商投資企業系指中外合作、中外合資及外商獨資企業。 資料來源:綜合《中國海關統計年鑒》不同年份資料整理。

附錄四:中國大陸外商直接投資與進、出口總額皮爾遜相關係數表

說明:

中國大陸外商直接投資與進、出口總額皮爾遜相關係數表

1. 皮爾遜相關係數 γxy =(ΣZxZy)/ N其中 Zx =(x - x)/ Sx Zy =(y - y)/ Sy
2. 由於附錄二實際外商直接投資年度資料系從1983年開始,本表所作相關分析亦由 1983-2001年。資料來源:同附錄二及附錄三,以SPSS10.0電腦軟體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