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青年學生赴陸發展應做好的功課:風險評估

  • 日期:113-02-06

前言

兩岸長期以來透過學術、教育、宗教、藝術及人文等領域的交流,不只豐富了雙方社會發展的內涵,也促進彼此的認識與瞭解。過去30年以來,臺灣民主制度有非常活潑暢旺的發展,臺灣民眾對於自由民主、多元創新的追求信念是堅定不移的;而在中國大陸,經濟、生活水準已經隨著時代進步有所改變及提升。隨著兩岸民眾接觸的頻繁,兩岸政治體制、社會文化等各方面差異,也考驗臺灣青年學生在思考生涯求學規劃時,能否妥善做好風險評估。

兩岸學術教育環境的差異,隱藏許多適應的問題

臺灣的學術環境自由,學術資源豐沛,學校教師在各項教學及學術活動的進行方面,有絕對自主的權利,與中國大陸學術環境首重人治與遵循黨政領導是迥然不同的。在臺灣,老師與學生在課堂上可自由討論,並且發表言論與想法;反觀在中國大陸老師的教學與學生的提問仍受到限制,例如有所謂的「七不講」潛規則的約制(註);而中國大陸2017年10月16日發布「臺灣學生獎學金管理辦法」,首條申請條件即為「認同一個中國,擁護祖國統一」;若獲獎學生有反對「一個中國」的言行,校方將取消其資格並向上級報告,顯見陸方嚴格進行思想控制;近年陸方持續於部分陸校對臺招生簡章,將報考條件加入須「擁護『一國兩制』和『國家統一』」等要求,我高中生赴陸就讀恐有遭陸方政治思想審查之疑慮。

中國大陸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愛國主義教育法」,要求將馬列共產主義及毛鄧習等領導人政治思想納入各級學校課程教材,意圖強化對民眾政治思想及意識形態的管控與箝制。該法逕將臺灣民眾納入適用對象,如有違反該法規範,可能還會遭受刑事處罰或行政罰。

兩岸除了教育學術環境發展的自由度不同,中國大陸在社會及生活的層面仍存在許多限制。例如陸方限制瀏覽網路資源(如facebook、google),箝制思想自由,與高等教育所重視的學術自由理念相悖。臺灣年輕朋友在民主自由環境中長大,已習慣維護人權及言論自由,倘赴陸求學,在言論、思想、學習、生活等各層面都必須受到陸方嚴管意識形態的約制。

兩岸人才競爭不在於待遇優渥,而在於長遠生涯規劃

近來臺灣部分學生、教師及藝文人士前往中國大陸發展,期盼在當地能獲得機會可以大展身手。如果因為兩岸有相似的語言文化,以及陸方提出優渥的條件,就誤以為中國大陸和臺灣有相同自由開放的學術風氣與工作環境,則可能會面臨諸多適應上的挑戰,例如近期中國大陸內部經濟下行,經濟成長率持續低迷,且2023年高校畢業人數高達1,158萬人,就業情勢愈加嚴峻,據陸方統計資料,16歲至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持續攀升,在6月已高達21.3%,意味著每五位青年就可能有一位失業,被稱為「史上最難畢業季」,可能面臨畢業即失業的格局。在陸方調整統計方式後,2024年1月公布的青年失業率14.9%,然而新數據不僅讓外界更質疑陸方數據的可信度,也無從判別中國大陸青年人口的實際就業狀況。

此外,2019年底「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自中國大陸蔓延至全球,世界各國對於陸方的疫情管控作為亦多有批評指責,民眾在政治高壓、資訊不透明、嚴厲管制政策的中國大陸社會生活發展,可能面臨許多政治、經濟,甚至是人身安全健康風險。

部分人士認為,臺灣教師赴中國大陸高校求職會比在臺灣容易,但事實上,臺灣教師赴陸求職,不僅他們要面對資訊不對稱所造成的偏見,做好認識中國大陸高校制度的基本功課、瞭解陸方相關潛規則就需要花費許多隱性成本。尤其是初到對岸任教的時期,為了要適應中國大陸的行政程序、法令和學術環境等問題,就需要耗費相當多的心力,這也不同於外界認為臺灣教師在中國大陸應受到高規格待遇的錯誤印象。近年亦有返臺教師表示,三年一聘的不穩定身分、逐年遞減的薪資待遇、充滿框架的學術環境或學校要求政治表態等職場風險,都是赴陸任教前應預先準備的課題。

因此,在此要提醒臺灣的學生與民眾,如果想要赴陸發展,事前一定要預先瞭解相關制度、法令、資訊,審慎作好風險評估,才能妥善保障自身權益。

結語

在全球化的時代,人才的跨國移動是國際競爭的必然趨勢,但唯有自由開放的環境,才能讓人才充分發揮能量。臺灣優質的高教環境培育許多優秀人才,我教育部近期更加碼補助頂尖大學、支持大學跨國跨校的教學合作、鼓勵學校辦理學生出國遊學、實習或辦理國際學程,促進臺灣高教環境國際化,將留才措施向下延伸至高中生。政府致力提升臺灣的國力發展,在自由、民主、法治的基礎上,從優化就學、強化攬才及各產業能量等面向,推動強臺策略,希望讓臺灣青年世代可以在臺灣盡情發揮創意與活力。

赴陸發展並非臺灣青年朋友唯一選擇,但由於兩岸互動密切,對於考量是否赴陸升學或發展的青年朋友,本會已建置「臺生專區」,提供更多元的資訊,讓青年朋友多一份保障。如有任何問題,也可洽詢海基會(02-2175-7000)、或撥打「緊急服務專線」(02-2533-9995),將有專人提供諮詢服務。我們希望臺灣學子對於自身生涯發展務必審慎考量,也期望青年朋友都能在自由開放的環境一展長才。

 

註:「七不講」是七個不要講的簡稱,其內容是:普世價值不要講、新聞自由不要講、公民社會不要講、公民權利不要講、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錯誤不要講、權貴資產階級不要講、司法獨立不要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