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港澳關係
◆香港立法會議員劉慧卿來臺參加研討會引發攻訐
香港立法會議員劉慧卿、涂謹申及多位香港學者於8月16日及17日來臺參加群策會主辦的「一國兩制下的香港」研討會,引來香港部分傳媒及人士對劉議員的攻訐。
劉議員參加群策會研討會的發言,主要係針對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可能對香港新聞、言論自由及資訊流通等提出其憂慮及建言。而對於會場中質疑「一國兩制」破產的言論,劉議員亦表明其立場是「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比大陸擁有多一點自由,如果要我說一國兩制在香港已經完蛋了,我是不會說出口的」。此外,其對主張臺獨言論者,雖表示「尊重臺灣人民的意願,支持臺灣人民決定自己的前途」,但對於部分與會人士鼓勵香港追求「港獨」時,劉議員亦明白的表示「一國兩制是香港所能接受最好的制度,我們希望中共確實做到一國兩制的承諾,希望臺灣人民能祝福我們在一國兩制下追求民主自由」。
大陸英文「中國日報」的評論批評劉議員及涂議員係「為臺獨張目」,並認為「有必要儘早為23條立法」。香港部分傳媒批評劉議員「與臺獨分子唱和」、「涉嫌違反誓言應受彈劾或檢控」(文匯報,2003.8.18、2003.8.23);新華社亦於9月4日發表文章,指劉議員的言論「已引起香港市民公憤」、「應立即辭職下臺」。港區「人大代表」袁武、王如登、譚惠珠等人批評劉議員「破壞一國兩制」、「違背立法會議誓詞」、「不合議員身分」;「政協委員」廖長城、李家詳也認為「議員應支持國家統一」、「劉被臺灣政客利用」(信報,2003.9.4)。另香港區議員陳雲生亦批評劉議員的言論已牴觸立法會「宣誓和聲明條例」,並要求立法會和警方必須嚴肅跟進及追究(太陽報,2003.9.9)。
惟亦有立場客觀人士為劉議員辯護。香港商業電臺主持人黃毓民及「民陣」召集人蔡耀昌聲援劉議員,認為「批評無理」、「無限上綱」;港大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亦指出「尊重臺灣人民的選擇,不等同支持臺獨」(明報,2003.9.3)。專欄作家李怡以「狗抓老鼠」為題撰文指出,「香港的中方媒體及政界人士的批劉言論愈鬧愈凶,使人不忍卒睹,已經到了愛國適足以誤國的程度」,他分析渠等的行徑,不僅妨礙臺港來往與交流,更增添兩岸關係的對立與緊張(蘋果日報,2003.9.5)。
◆臺灣媒體拜會港府律政司
臺灣媒體香港訪問團一行10人自8月11日起,展開為期3天的訪問行程。期間該訪問團曾拜訪律政司、金融管理局、工商及科技局、政制事務局、超級一號貨運站、貨櫃碼頭,以及與民主黨、民建聯等政黨會晤。
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在會見該訪問團時表示,早於基本法第23條立法在草擬階段時,港府已充分考慮到臺灣問題。她又指出,香港目前還沒有承認臺灣駐港機構的官方地位,只視為商業機構,只要臺灣駐港機構不涉及間諜行為,基本法第23條的立法,完全不影響臺灣駐港機構目前的運作(太陽報,2003.8.12)。
◆臺港交流熱絡
交通部觀光局與中華航空公司邀請100名8歲至15歲的香港青少年組成「臺灣觀光大使團」,自8月10日起展開為期3天的臺灣之旅。該團在臺灣的行程包括:認識科學新知、主題遊樂區挑戰極限、團體及個人競賽、體驗環保生態、認識文化之旅等。此外,觀光局亦與旅行社於8月15日至19日合辦「狀元旅遊萬里行」活動,邀請40名在香港中學會考成績達9優或以上,以及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成績達5優或以上的學生,到臺北參觀華航模擬駕駛艙,並訪問臺灣大學等,參與上述交流之香港青少年咸認活動內容深具價值。
◆澳門立法會議員呼籲澳方落實在臺設立機構
澳門立法會議員區錦新在接受專訪時指出,今年下半年將有3萬名人士轉為澳門永久居民,可來臺之澳門居民將會大增,澳門政府應儘快落實在臺設立相應機構,俾為來臺之澳門居民提供後勤支援或其他相關服務(華僑報,2003.7.19)。
根據報載,目前澳門約有3萬3千餘名原「臨時逗留證」持有人在居留滿7年後,將成為澳門永久性居民,並可申領「入臺證」。估計我駐澳門機構之辦證潮將會在今年8月初之後形成,並持續半年至一年的時間(新華澳報,200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