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民国100年

民国一百年一月一日(2011.1.1)
  马英九总统主持中华民国100年开国纪念典礼,并以「壮大台湾 振兴中华」为题发表元旦祝词表示,台海和平是东亚和平与繁荣的基石,这是两岸共同的责任。搁置争议,争取台海长期和平发展是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两岸当局应以和解消弭冲突,以合作取代对抗。现阶段任何片面改变现状的主张,都会影响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并表示,两岸间不应该是政权之争,不应该是统独之争,不应该是国际空间之争,而应努力在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核心价值上,彼此激励,相互提升。我们关心大陆的人权发展,就是因为这是我们珍视的核心价值,也是测量与拉近两岸距离的重要指标。

民国一百年一月四日(2011.1.4)
  教育部公布「大陆地区人民来台就读专科以上学校办法」,首批陆生将於今年9月来台。

民国一百年一月四日(2011.1.4)
  行政院正式核定「大陆地区学历采认办法」修正案,教育部将据以办理大陆学历采认等相关业务。

民国一百年一月六日(2011.1.6)
  马英九总统接见加拿大国会议员访华团时表示,去年多达140万名中国大陆观光客及商务人士来台,台湾也有500多万民众到大陆旅游访问,显示两岸互动相当频繁;除了观光人数持续上升,今年我国也将开放大陆学生来台求学,希望藉由青年族群的交流,让两岸拥有长远的和平未来。

民国一百年一月六日(2011.1.6)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副主委刘德勳和经济部次长梁国新举行记者会,共同宣布两岸经合会正式成立。

民国一百年一月六日(2011.1.6)
  有关「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组成事宜,经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协商并完成换文,双方同意由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高孔廉与海协会副会长郑立中作为「经合会」会议双方召集人,并依「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第11条之规定,各自指定代表组成。

民国一百年一月六日(2011.1.6)
  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在记者会表示,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是框架协议及其相关内容的执行和磋商机构,负责处理与框架协议相关的事宜。并强调,框架协议涵盖两岸间的主要经济活动,与两岸同胞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成立由双方指定人员组成的委员会,是推动两岸经济关系制度化的重要进展,委员会将根据框架协议第十一条所赋予的职能,先易後难、循序渐进处理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中的有关问题,推进框架协议後续议题的协商。

民国一百年一月七日(2011.1.7)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指出,陆委会最新民调显示,民众对两岸制度化协商持续维持高度肯定,有7成2民众支持透过制度化协商处理两岸间交流问题,有近6成2民众认为第六次江陈会谈所签署的「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有助於促进两岸医药生技产业的发展,并有7成5的民众支持政府继续与对岸协商两岸投资保障的议题,以确保国人赴大陆投资的权益与人身安全。

民国一百年一月七日(2011.1.7)
  国台办主任王毅会见陕西副省长景俊海时表示,希望陕西省继续发挥在历史文化、科技教育、能源资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进一步加强陕台交流合作,使今年对台工作再上新台阶。并将支持陕西与台湾有关方面联合举办两岸清明共祭轩辕黄帝活动、继续联合主办两岸经贸科技(陕西)合作大会、研究支持在陕举办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活动,使陕西为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民国一百年一月十一日(2011.1.11)
  总统府召开记者会,发言人罗智强表示,有关「九二共识」,就是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坚持不统、不独、不武的原则;关於「九二共识」,就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这是我们的立场。

民国一百年一月十二日(2011.1.12)
  国台办例行记者会表示,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双方建立政治互信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失去了这一前提和基础,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将无从谈起。希望构建有规划指导、有政策支持、有产学研企共同参与的两岸产业合作新模式,为此,双方确定在LED照明、无线城市、食品城市物流三个试点项目的产业合作;并强调希望台湾方面取消对大陆学生的歧视性规定,切实保障赴台学习的大陆学生的正当权益,为他们在台学习和生活提供更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并希望双方能积极地为协商和签署两岸文化交流协议创造有利的条件。

民国一百年一月十三日(2011.1.13)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副主委刘德勳表示,政府不能做置入性行销,当然也禁止中国大陆来台进行置入性行销。

民国一百年一月十三日(2011.1.13)
  福建省省长黄小晶在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表示,2011年将积极实施货物贸易早期收获计画,扩大福建优势产品出口,增加台湾产品进口;推动台商在福建设立独资医疗机构,闽台金融机构双向互设和业务合作,建设厦门、福州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推动台商投资区扩区和新设。

民国一百年一月十四日(2011.1.14)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表示,「九二共识」是两岸制度化协商得以建立并稳定运作的基础,两岸关系发展已大幅度改善,也获得国内外一致的肯定与支持。陆委会指出,两岸制度化协商所建构的运作机制与累积的成果,是奠定两岸关系发展更紮实、更坚固的基石,两岸应该格外珍惜,共同维护这些得来不易的成果。

民国一百年一月十四日(2011.1.14)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在马祖视察「小三通」时表示,政府推动两岸关系的最高指导原则,就是秉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原则,以稳健、有节奏的方式,在作好风险管理前提下,循序渐进提出多项缓和两岸关系、促进彼此正常化及制度化发展的政策构想与具体主张,务实增进人民的福祉。政府以「既推动,又把关」的作法,获得民意的普遍支持。此外,陆委会将配合交通部之规划,促成陆客到金马澎自由行的政策早日实现,推动更符合民意的两岸政策,让「小三通」制度化的利益由全民共享。

民国一百年一月十五日(2011.1.15)
  大陆渔船越域捕渔爆发小金门海域冲突,海基会已去函海协会,请大陆有关部门转知所属渔民渔船,我方执法机关将会严加取缔越域违法捕鱼。

民国一百年一月十八日(2011.1.18)
  行政院长吴敦义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开放中国大陆观光客来台自由行,现正紧密磋商,台湾须增加辨识设备,国家安全不能受冲击。并强调,只要不涉及敏感,或与国防、资通讯安全无关者,将会适度松绑,希望能够增加陆资开放项目。

民国一百年一月十八日(2011.1.18)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在新春记者会表示,面对大陆,政府坚守「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政策纲领,推动协议的签署,为民兴利的同时,也坚定地扞卫台湾主体性。政府在推动新的协商议题的同时,也会著力於协议成效检讨机制的建立,落实两岸制度化协商成果。

民国一百年一月十八日(2011.1.18)
  国台办主任王毅在第九届两岸关系研讨会致词表示,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需要两岸同胞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共同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共同塑造中华文化的时代形象、共同构建两岸同胞的民族和文化认同、共同推进两岸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民国一百年一月十九日(2011.1.19)
  国台办主任王毅在2011年第一期「两岸关系」杂志,发表题为「巩固基础,保持方向,充实内涵」专文指出,2011年,两岸双方应当:一、巩固政治基础。这个基础,最重要的就是共同反对「台独」,认可和坚持「九二共识」;二、保持正确方向。当前就是要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双方应为此继续增进互信、排除干扰,良性互动、相向而行;三、充实发展内涵,包括两岸交流合作的各个领域,愿与台湾方面共同努力,落实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各项後续议程,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的机制化,进一步扩大两岸各界人民的相互往来。

民国一百年一月廿日(2011.1.20)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针对美国欧巴马总统与大陆领导人胡锦涛会面并发表联合声明一事指出,政府对於欧巴马总统重申台湾关系法及支持两岸关系发展的谈话,表达感谢之意。政府认为,这代表美国对台湾安全承诺与共有价值之提升,具有重要意涵。我们坚持维持自我防卫的能力,在安全不受威胁之下,持续稳健的发展两岸关系;我们欢迎美方持续此一政策立场,继续提供台湾所需的安全保障。

民国一百年一月廿二日(2011.1.22)
  马英九总统出席「2011年世界自由日庆祝大会暨世亚盟年会」时表示,两年多来,两岸关系在「以和解消弭冲突,以谈判代替对抗」理念下,已进入和平发展的新纪元,对促进区域安全与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美中领导人的会谈及所发表的联合声明,都肯定两岸的互动与接触,希望继续与中国大开展交流与对话,运用智慧解决争议,确保东亚和平。

民国一百年一月廿五日(2011.1.25)
  马英九总统接见「美国在台协会」(AIT)主席薄瑞光(Raymond Burghardt)时表示,「两岸经济协议」(ECFA)签订後,两岸在经济等其它方面的更多接触,符合区域与美方利益。而对两岸日渐出现的军事失衡,期盼美方尽速同意售我F-16C/D型战机及柴油电气潜艇,并强调,台海军力失衡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与区域安定都非正面因素,我方并不是要扩张军备,而是希望能够汰旧换新,也一定会使用於防御性用途。

民国一百年一月廿五日(2011.1.25)
  马英九总统主持国防部「100年春节联欢餐会」时表示,他上任後致力改善两岸关系,推动台海和平,一方面促使两岸经贸制度化,一方面也确保东亚地区的稳定;并强调,不希望再见到炎黄子孙兵戎相见,期盼两岸能透过深度交流,在中华文化智慧的指引下,找出解决争议的具体构想。

民国一百年一月廿六日(2011.1.26)
  国台办例行记者会表示,当前还是继续按照先易後难、先经後政、循序渐进的思路来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希望国共平台继续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重要的独特作用。两岸目前还是推进两岸的经济合作,推进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定的後续商谈工作,早收计画的实施继续顺利进行,以及加强两岸交流,这是2011年工作的重要方向。

民国一百年一月廿八日(2011.1.28)
  马英九总统出席「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成立20周年会庆茶会时表示,海峡两岸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但定义不同。2008年当选总统後,向对岸提出正视现实、共创双赢的理念,而中国大陆也准备恢复对「九二共识」的认同,因此在同年6月11日举行第一次「江陈会」,恢复中断了10年的两岸协商,使得两岸关系进入新的时代。也强调,我们是在中华民国宪法的架构下,坚持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台海现状,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共识下,秉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以及「对等、互惠、尊严」的原则,开展与中国大陆的交流互动。

民国一百年一月廿八日(2011.1.28)
  行政院长吴敦义出席行政院大陆委员会20周年会庆时表示,陆委会这2年来贯彻马总统就职後所宣示的两岸政策基本纲领,包括「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不统、不独、不武」等2个重要基础。因为这2个坚定的基础,两岸政策在行稳致远中一步一脚印,使过去冲突、对立的两岸关系走向和平、稳定、发展。尤其,透过海基跟海协两会制度性协商签署的15项协议,从共同打击犯罪的司法互助协议,到面向很广、对台湾未来经济非常重大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乃至於开放两岸直航、陆客来台观光,对两岸双赢互利产生极大的功效。

民国一百年一月卅日(2011.1.30)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2011年对台工作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紮实做好今年的对台工作,不断巩固和加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意基础。并表示,继续按照先易後难、先经後政、循序渐进的基本思路,推进各项工作。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增进两岸互信,保持良性互动。

民国一百年一月卅一日(2011.1.31)
  国台办主任王毅新春向台湾同胞贺年时表示,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办;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为民造福的宗旨,扩大两岸交流往来,深化两岸互利合作,实施和落实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定。

民国一百年二月八日(2011.2.8)
  马英九总统出席2011年大陆台商春节团拜暨联谊活动时表示,两年多来两岸签署了15项协议,内容涵盖许多领域,让两岸关系更加制度化,也避免台湾在亚太经济整合中被边缘化,因此台湾国际化的程度已大幅提昇;未来将尽速与中国大陆签订投资保障及争端解决相关协议。同时政府也会持续拓展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市场,以达到「壮大台湾、连结亚太、布局全球」的目标。

民国一百年二月八日(2011.2.8)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参加台商春节联谊,致词时表示,陆委会在持续推动制度化协商、深化两岸交流,以及为民兴利的同时,一定会坚定扞卫台湾主体性,并秉持马总统「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政策纲领,「既推动、又把关」,以及「先易後难」、「先急後缓」、「先经後政」的原则,循序稳定的推动两岸关系及大陆政策。

民国一百年二月九日(2011.2.9)
  教育部正式核定各大学校院可招收大陆地区学生来台就读的名额,一般大学体系包括台大等67校、技职校院体系包括台科大等65校,可以在100学年度招收2,000名陆生修读正式学位。获准招生学校应确依招生计画所提学生辅导机制,审慎规划与陆生相关之措施或辅导,并注意比例原则及社会观感,维护本地学生权益。

民国一百年二月九日(2011.2.9)
  有关菲律宾将涉嫌电信诈欺的14名国人遣送大陆一案,海基会副秘书长马绍章表示,在14名嫌犯遣送大陆当天(2日),海基会就已发函大陆海协会,要求对岸尽速依照「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遣返14名我方嫌犯。并於2月4日再向大陆海协会提出4点要求:重申尊重我方对该事件的管辖权;要求告知嫌犯羁押处所;告知家属探视方式;确保嫌犯包括辩护权在内等诉讼权益。大陆海协会於2月5日回应4点意见(要求)表示,已将海基会4点要求转知相关主管机关;有关方面表示,嫌犯被羁押在北京;司法机关将按照司法程序保障其(嫌犯)基本权益。

民国一百年二月十日(2011.2.10)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表示 有关菲律宾将涉嫌诈欺之14名国人遣送大陆一事,我方已基於「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机制,正式向大陆方面提出要求遣送返台的请求书,并将依法严惩不法,保障两岸人民权益。希望大陆方面,在深化两岸既有协议、增进两岸良性互动与保障两岸人民权益的基础,正视我方诉求,尽速将人员遣送返台受审。

民国一百年二月十日(2011.2.10)
  马英九总统出席外交部举办的驻华使节代表新春联欢晚会时表示,他上任後,在中华民国宪法的架构下,采取「不统、不独、不武」的政策,并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做为基础,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因此能够维持台海现状,并在经贸方面努力制度化,去年与中国大陆签订「两岸经济协议」(ECFA)後,两岸关系不但更为密切,也更有秩序。同时,我们在国际关系方面也有相当进展,除了与23个邦交国邦谊稳固,与无邦交国家,如美国、日本、东南亚、纽澳及欧盟等也都恢复高层的互信,改善双边的关系。

民国一百年二月十四日(2011.2.14)
  福建公布「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在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设立两岸教育合作试验园区,吸引两岸高水准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共同建立科学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育成)中心。

民国一百年二月十五日(2011.2.15)
  国台办经济局局长徐莽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大陆方面将积极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与台方开展各单项协议的後续商谈并争取签署协议,努力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继续深化发展。

民国一百年二月十七日(2011.2.17)
  马英九总统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专访时表示,ECFA签订之後,显然已经改变台湾在东亚经济版图中的地位,使台湾有更多的机会,除了与中国大陆贸易之外,也能和其他的国家进行贸易,而且能够协商类似的经济合作协议,这对台湾而言是极为重要的。

民国一百年二月廿一日(2011.2.21)
  针对中国大陆民众透过网路发起「茉莉花」串连活动,引起全球瞩目,马英九总统透过新闻稿表示,民主与人权是普世价值,也是中华文化当中民本思想与仁政理念的延伸,更是台湾人民的核心价值与衡量两岸关系的重要指标。期盼大陆当局加快脚步,具体落实民主法治的政治改革,积极保障人权;在当前全球民主化的新时代,要以新的思维与宽宏气度,善待异议人士,让民主与人权成为两岸人民永远共同的语言,并为中华民族开创一个自由、民主的未来。

民国一百年二月廿一日(2011.2.21)
  对於大陆民众透过网路发起「茉莉花」串连活动,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表示,近年来,大陆综合国力崛起,人民生活相对於过去有很多改善,希望大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加速落实社会公平、司法正义及人权保障的政治体制改革,让大陆人民在经济生活改善的同时,也能拥有多元、民主、开放的社会空间,这将降低两岸在核心价值上的差异,对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及长远的和平,会有重大的助益。

民国一百年二月廿二日(2011.2.22)
  行政院长吴敦义在立法院提出施政报告时表示,为处理ECFA後续议题协商等相关事宜,已在海基、海协两会架构下成立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该委员会为任务性、功能性的业务协商平台,并非常设组织或机关,所达成的共识仍须经两会确认或协商签署协议,并无空白授权的疑虑。

民国一百年二月廿二日(2011.2.22)
  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举行ECFA「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第1次例会,达成多项共识 ,包括,为执行ECFA後续工作,双方同意设置货品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争端解决、产业合作、海关合作等6个工作小组等;及启动後续货品贸易、服务业贸易及争端解决等3项协议的协商等。

民国一百年二月廿三日(2011.2.23)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强调,政府对於国家主权的立场坚定,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马英九总统多次强调「一中」就是中华民国,没有第二种解释。政府一贯主张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台海现状,这是台湾社会的最大公约数。现阶段两岸关系的发展,应建立在「搁置争议,正视现实」的基础上;透过两岸制度化协商及两岸交流所积累的互信基础,共同推展两岸关系的稳定与和平,并维护这些得来不易的局面。

民国一百年二月廿三日(2011.2.23)
  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2011海协会经贸考察团」於2月23日至28日赴台参访,20多位具有海协会理事身份或来自理事单位的大陆企业家随行。

民国一百年二月廿三日(2011.2.23)
  国台办例行记者会表示,两岸经合会构建了两岸经贸领域制度化协商的新平台,希望双方代表按照先易後难、循序渐进的思路,妥善处理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框架协议实施後出现的新问题。有关今年两会会谈的具体规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和具体议题的协商进度,由两会来磋商确定。关於14名的台湾籍的诈欺犯问题,国台办表示,希望双方从有利於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交流交往秩序和同胞的利益,以及深化两岸合作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出发,通过适当的管道沟通该案的後续处理事宜。也表示,今年将进一步推动两岸文教交流规范化、机制化。

民国一百年三月一日(2011.3.1)
  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在「第二届海峡论坛大会」发言指出,希望两岸各界打造更多符合自身特色、体现本地优势的交流平台,在两岸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机制化的交流格局,为两岸民间交流提供稳定和可靠的制度保障。并表示,希望两岸交流今後能够朝以下方向作出进一步努力:一是彼此交流要更加广泛,跨越地域和界别,跨越党派和意识形态。二是交流要更加深入,既要求同存异,更要聚同化异。三是交流要更加持久。

民国一百年三月八日(2011.3.8)
  马英九总统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表示,两岸关系的发展应该是「先经後政、先急後缓、先易後难」,循序渐进。政治的问题,目前并没有急迫处理的必要。我们主张在中华民国宪法之下,维持台湾海峡「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来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这也是我们对有关两岸政治面一个很清楚的立场。

民国一百年三月八日(2011.3.8)
  萧万长副总统出席「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双十、两岸双赢」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时表示,2008年5月後,两岸在「九二共识」基础下,「搁置争议,求同存异」,海基、海协两会协商机制恢复运作。过去两年半,双方本著「先经济,後政治」与「先易後难」的原则推动两岸协商,未来面临的议题将更为复杂与艰难,需要双方发挥更大的智慧来解决。

民国一百年三月八日(2011.3.8)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出席「海基双十两岸双赢」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致词表示,自由、民主、人权、法治是我们面对两岸关系的基本前提,政府坚持两岸关系的任何发展以及交流,绝对不会,也不能伤害到台湾人民的生活方式。政府在推动两岸关系改善的过程中,坚持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定位并开展两岸关系。马总统已多次强调,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由台湾2300万人决定国家的未来、台湾的前途,总统扞卫台湾核心价值的坚持,符合大多数民众的期待。

民国一百年三月八日(2011.3.8)
  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台湾代表团全体会议」表示,大陆五年规划首次把两岸关系列为专章加以阐述,不仅指明今後几年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方向,也明确了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重点领域和主要内容,是一个推进两岸经贸合作的行动纲领。而当前的工作重点,一是全面推进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各项後续商谈,二是大力开展两岸各领域、各层次的广泛交流,三是采取切实措施,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两岸同胞,尤其是台湾基层民众。

民国一百年三月九日(2011.3.9)
  马英九总统出席「海基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时表示,政府在推动两岸关系过程中必须优先考量三个问题。首先是「人民」,政府政策必须符合「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再者是「和平」,如果没有和平就没有一切,政府在追求和平时,绝不会牺牲国家的主权与尊严;第三则是「民主」,两岸政策仍应符合「国家需要、民意支持与国会监督」的原则。

民国一百年三月九日(2011.3.9)
  大陆海协会函电祝贺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20周年。

民国一百年三月十一日(2011.3.11)
  海基会致函海协会慰问云南盈江地震灾情。

民国一百年三月十六日(2011.3.16)
  国台办在例行记者会中表示,自2011年开始,大陆高校免试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标准由「学测」的顶标级扩大至前标级。关於加强两岸经济合作,首先是要积极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其次是从扩大贸易、促进投资、推进新兴产业以及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全面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第三是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至於两岸专业机构在核能安全方面的交流渠道一直是畅通的。今後两会协商的议题,将根据两岸形势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来增加各方面的内容。

民国一百年三月十七日(2011.3.17)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接见「中国的兴起-对内和对外的影响」研讨会的学者专家时强调,随著两岸关系的开展,自由、民主、人权、法治这些普世价值,不仅是推动台湾成长与茁壮的力量和骄傲,也希望能够作为两岸彼此分享、相互提升的共同目标。两岸的非政府组织应多交流合作,两岸也应开放胸襟、相互尊重,为国际社会共尽心力,这将对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产生重要意义;两岸在国际活动中应有公平合理的互动与对待,也呼吁大陆方面能有主动积极的务实作法。

民国一百年三月十八日(2011.3.18)
  马英九总统出席「中华战略学会」第32届会庆时表示,政府在中华民国宪法的架构下,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并以「九二共识」为基础,也就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采取「以和解消弭冲突,以协商取代对抗」,两岸已签订包括「两岸经济协议」(ECFA)在内的15项协议,目前正在进行包括签订投资保障与争端解决相关协议的协商。总统强调,事实证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可以扩大我们的国际空间,两岸关系与国际关系能并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创造「三赢」的局面。

民国一百年三月廿五日(2011.3.25)
  国台办主任王毅与国民党青工总会代表团会面时强调,两岸关系在一些最基本问题上形成共识,达成一致。这些共识共有3点,首先,双方都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也就是反对分裂国土,维护台海稳定,并维护中华民族整体根本的利益。其次,体现「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对於「一个中国」的涵义,双方认知虽不同,「但可以求同存异,这是九二共识的精髓所在」。第三,积极、务实、且不间断的进行两岸协商交流,拓展各种领域的互利合作。

民国一百年三月廿九日(2011.3.29)
  马英九总统接见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塔吉(Richard Armitage)及「2049计画研究所」访华团时表示,政府的大陆政策是「先易後难」、「先急後缓」与「先经後政」,使两岸发展的速度「不快不慢」。并表示,中华民国并无意与中国大陆进行军备竞赛,只希望维持台海和平。也指出,希望积极与大陆合作,预防可能发生的核能灾害,因此在未来的两岸协商上,「核能安全」也将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民国一百年三月廿九日(2011.3.29)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接见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塔吉(Richard Armitage)时表示,政府坚持维护中华民国宪法,在「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的现实基础之上,促成两岸能搁置彼此争议,共同谋求双方关系的和平稳定与共荣发展,这是极重要意涵的政策成果。而自由、民主是台湾最大的资产与核心价值,去年有将近120万大陆旅客来台观光,这种频繁的人员往来与互动,将有助於增加大陆人民对台湾多元、开放社会的认识,对大陆政治、社会的发展也会产生影响。并强调,在追求两岸和平稳定发展的同时,我们布局全球,不断提升国力,厚植与大陆交往的自信,这是现阶段我们维护国家利益的最佳战略。

民国一百年三月卅日(2011.3.30)
  海基会发言人马绍章表示,已经向大陆海协会联系商谈核能安全合作议题,争取在第七次江陈会谈之前完成协商并签署协议,希望双方主管机关加速准备。

民国一百年三月卅日(2011.3.30)
  国台办在例行记者会中表示,目前还是坚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以「先经後政、先易後难」的步骤推进两岸的协商和两岸关系的发展。政治议题最後总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应该面对的,应逐步地寻求解决办法,创造条件。并表示,两岸专业机构在核能安全技术方面的交流渠道很畅通,双方有需要都可以提出来沟通讨论。两会第七次商谈,将在保持两会制度化协商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和具体议题商谈的进度,由两会来磋商确定。

民国一百年三月卅一日(2011.3.31)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指出,政府对於开放陆客来台自由行一直采取积极的态度,努力推动。不论是大陆旅客到台湾(含金马澎)自由行,以及经由「小三通」到金马澎自由行,都是既定的政策目标,并希望尽早促成。惟「小三通」自由行之实施,仍需大陆方面的配合,政府已透过小两会在沟通,并利用各种场合,充分向大陆方面表达我方希望「小三通」自由行可以优先并且更有弹性的立场,政府相关机关将持续努力推动。

民国一百年四月六日(2011.4.6)
  针对大陆人士艾未未遭大陆逮捕、扣留一事,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呼吁大陆方面立即释放艾未未,并指出,大陆人民对於自由、民主、人权、改革等的要求日益升高,大陆官方必须正视并严肃面对,尊重其人民对於思想、言论自由的主张及基本人权等普世价值,并努力回应及确实改善。

民国一百年四月七日(2011.4.7)
  马英九总统主持「光华六号81、82艇成军」仪式时表示,由於政府致力改善两岸关系,台海出现和平曙光,但国人绝不能因此忘记对岸仍是我国防安全的最大威胁,国军应本著「止战而不惧战、备战而不求战」的理念,秉持「勿恃敌之不来,恃吾有以待之」的精神,务实建构国防武力。

民国一百年四月八日(2011.4.8)
  国台办副主任孙亚夫在「第15届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暨厦门对台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表示,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是两岸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需要。将继续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积极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民国一百年四月九日(2011.4.9)
  据大陆福建官方公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海西区将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其中重点加强产业深度对接、提升服务业合作水平、扩大对台直接贸易,以推动建立更加紧密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民国一百年四月十一日(2011.4.11)
  马英九总统接见「2011博鳌亚洲论坛」代表团时指出,政府巩固国防,但不会与大陆进行军事竞赛,尽管台湾海峡已是和平大道,但我们仍应居安思危,以期达到「防卫固守、有效吓阻」的目标,有效维护台海安全。

民国一百年四月十三日(2011.4.13)
  国台办在例行发布会表示,大陆有关方面已经成立「海峡两岸招生服务中心」,由该中心与台湾有关机构沟通招生的相关问题。对於两岸协商核电安全的议题,双方可以就建立两岸信息通报机制、加强相关技术交流等事宜进行沟通,在各自进行必要的准备之後,由两会组织专家进行协商。

民国一百年四月十三日(2011.4.13)
  国台办主任王毅在会见「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 最高顾问钱复时表示,开放大陆赴台个人游问题,只要双方都秉持积极务实的态度,今年6月底前启动个人游试点是完全可能的。并表示,大陆要及时检验已签协定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同时也愿根据两岸同胞的需求不断向前推进。

民国一百年四月廿日至廿一日(2011.4.20-21)
  为落实去年两会会谈共识,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在北京举行为期2天的「两岸协议成效与检讨会议」会前会,为下一步正式召开会议做准备。

民国一百年四月廿二日(2011.4.22)
  国台办副主任孙亚夫在「探讨王道理念,构建和谐世界-王道思想的当代意义」研讨会致辞表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是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和共同财富,也构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文化基础的核心内容。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将有力地增强两岸同胞共有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而两岸商签文化教育上的协议,可以主要是表达两岸双方促进文教交流的积极态度,支持开展民间文化交流的积极作为,规划重要的文教交流项目,建立机制化的平台,以增加两岸文教交流的计画性。

民国一百年四月廿六日(2011.4.26)
  马英九总统接受德国「明镜周刊」(Der Spiegel)专访时表示,两岸之间距离的远近,「人权」是个重要的指标。并进一步表示,在中华民国宪法的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并实践1992年跟中国大陆达成的「一中各表」共识,这些都是非常明确的大陆政策。我们跟大陆增加交流,主要是透过这些交流。增进双方的理解。我们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都能够充分了解对方,台湾的人民才能够根据我们的宪法,对台湾的未来做出决定。

民国一百年四月廿七日(2011.4.27)
  阿里山森林铁路神木支线发生小火车翻覆事故,大陆旅客伤亡严重,海基会将情况通报大陆海协会。

民国一百年四月廿七日(2011.4.27)
  国台办在例行发布会表示,国务院台办郑协调、组织相关的业务主管部门准备召开会议,讨论台商关切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对於维护台商的合法权益,推动两岸经济的合作,将会产生重要的、积极的作用。此外,也赞成两岸在海上搜救方面加强合作,建立一套机制,这方面的工作正在有序地推进。

民国一百年四月卅日(2011.4.30)
  马英九总统在暨南大学发表「态度决定高度-大学生该知道的两岸大小事」演讲时表示,「开放带来兴旺、闭锁必然萎缩」,超越地理局限是政府推动两岸关系的关键,因此政府提出「壮大台湾、结合亚太、布局全球」的战略目标。

民国一百年五月一日(2011.5.1)
  福建省教育厅表示,将加快建设两岸教育合作实验园区,建立两岸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基地、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探索推动闽台高校学生互招、学历学分互认、师资互聘的新办法,为推动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提供新模式和新经验。

民国一百年五月三日(2011.5.3)
  马英九总统出席经济部「台商联合服务中心」揭牌典礼时表示,近年来,全球经济整合浪潮不断,亚太区域的进展尤其快速,政府会以经济互补性做为是否与他国洽签自由贸易协定或其他形式经济合作协议的签署;政府也会积极维护台商权益,同时努力改善两岸航班不足及票价过高等问题。

民国一百年五月三日(2011.5.3)
  马英九总统接见「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代表团成员时表示,尽管两岸间仍有不少歧见,特别是在国际事务方面,仍有改善空间,不过近3年来已证明两岸关系改善,可以扩大我国际参与,也让国人有更强的意愿及信心深化两岸关系,创造双赢。

民国一百年五月三日(2011.5.3)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接受媒体访问时指出,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依照我们的宪政程序,自己来决定,这不是终极统一,也不是台独,而是站稳宪法立场,扞卫中华民国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这个事实,中华民国是推动两岸关系时大多数台湾人民所依恃的共同认同。国家的前途与台湾的未来,掌握在我们二千三百万人手中,在中华民国的宪法架构下,由我们自己来决定。

民国一百年五月四日(2011.5.4)
  马英九总统接受日本「朝日新闻」专访时表示,政府大陆政策是在中华民国宪法的架构下,维持海峡两岸「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并且在中华民国宪法的架构下,依据双方在1992年所达成的共识,称之为「九二共识」,来推动两岸的关系。同时双方是在对等、尊严与互惠的情况下进行及推动两岸关系,希望能做到「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

民国一百年五月五日(2011.5.5)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刘德勳副主任委员在例行记者会表示,现行两岸进入制度化协商,属於「通案」平台,可适用在各种模式,而且都由官员上谈判桌协商或业务沟通,是「机制对机制」,且要接受立法院监督,是平稳、踏实、透明的作法;但「澳门模式」却只能由民间团体出面,而且是「1个议题、1个单位」地协商,仅於个案方式,且没有业务主管官员参与,更重要的是没有立法院监督,过程反而不透明。

民国一百年五月七日(2011.5.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在「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致辞表示,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增强互信,维护两岸交流合作、协商谈判的必要环境。并提出四点建议。第一,以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主线,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进程;第二,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牵引,提升两岸经济合作水平;第三,以增进两岸人民福祉为根本,提高两岸经济合作;第四,以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为重点,维护两岸经济合作的环境。

民国一百年五月八日(2011.5.8)
  中共中央台办主任王毅在「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闭幕式表示,当前大陆已开始实施「十二五」计划,台湾方面的「黄金十年」发展蓝图也正在形成,双方都将促进两岸经济合作作为重要内容,实现两岸的共同发展与共同繁荣;并呼吁切实为两岸同胞办实事、谋福祉,促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两岸各界尤其是基层民众,以及重视加强两岸青年交流,更有力地推进两岸的文教交流合作,不断增强共有的中华民族认同。

民国一百年五月十日(2011.5.10)
  马英九总统召开记者会表示,「世界卫生组织」(WHO)内部文件要求所属机构称呼中华民国为「中国台湾省」,是矮化我国国格,我国绝对不接受此一不公平、不合理且表里不一的对待,并要求外交部应向「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强烈抗议。总统也向大陆当局达严正抗议,总统表示,用这种方式来伤害台湾人民的感情,我们不能接受,此举也对双方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

民国一百年五月十日(2011.5.10)
  马英九总统接见「第17届世界台湾商会联合总会」总会长暨干部时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对内的密件公文以「中国台湾省」之矮化名称称呼我们,对外公开场合却称我为「中华台北」,表里不一的行为非常不当;我方已向中国大陆表示抗议。政府绝不会放弃扞卫中华民国的主权、保障台湾的安全及维护人民的尊严。

民国一百年五月十日(2011.5.10)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时表示,两岸双方要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继续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在共同政治基础上建立互信,进而求同存异,展开良性互动;同时,要大力推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重视和加强两岸青少年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并继续保障台湾基层民众共享两岸交流合作成果。

民国一百年五月十一日(2011.5.11)
  国台办在新闻发布会表示,从今年起,海峡论坛举办的形式将常态化,举办的时间固定在每年6月的第二个周六,为期一周,并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建立政治互信、开展协商谈判的重要基础,回避或否认这一基础,两岸协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将无从谈起;针对世卫组织矮化台湾事件,希望台湾方面能够客观冷静地看待台湾方面参加世卫大会时名称定义的问题,也表示,世卫组织秘书处邀请中华台北卫生署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世界卫生大会,这是大陆方面释放的善意。

民国一百年五月十二日(2011.5.12)
  马英九总统与美国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视讯会议时提出以两岸和解的制度化、增加台湾在国际发展上的贡献,以及结合国防与外交三道防线,来强化中华民国的国家安全,并确保未来的长治久安。其中,两岸和解已对改善区域的和平与稳定,持续不断产生成果。为了台湾的经济发展及国防安全,我们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创造两岸之间的良性循环。两岸关系在过去三年的进展反映出台湾对外战略的完全改变,这个战略结合了两岸关系、经贸关系与外交政策,让台湾能完全发挥对国际社会的潜在价值。

民国一百年五月十三日(2011.5.13)
  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率领媒体参访团,和大陆海协会长陈云林在上海会面时表示,希望能在今年上半年举行第7次江陈会。陈云林也表示,两会正在加紧协商两岸投保协议、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等ECFA後续议题,两岸同胞高度关注的核电安全合作也有望於近期展开商谈。

民国一百年五月十五日(2011.5.15)
  行政院大陆委会发布新闻稿严正指出,马英九总统就任以来,政府推动两岸关系改善的过程中,坚持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定位并开展两岸关系,秉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原则,推动两岸制度化协商、推展两岸各项交流,获得民意高度支持。陆委会强调,政府大陆政策就是扞卫主权、守护台湾、为民兴利,我们不会自我矮化,更绝对不会牺牲国家的主权与尊严。

民国一百年五月十七日(2011.5.17)
  马英九总统接见「欧洲议会友台小组」访问团塔诺克(Charles Tannock)主席等一行时表示,我国过去2年系以「中华台北」的名称、「观察员」的身分,由「部长」(Minister)层级代表出席「世界卫生组织」最重要的会议—「世界卫生大会」,相较於过去只能以「中国台湾」的名称,由「司、处长」(Director General)代表出席技术性会议,两种待遇截然不同;然而,在得知去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密函要求内部称我为「中国台湾」时,我方即表达强烈抗议,并要求大会尊重过去3年来换文确定的作法,称我为「中华台北」。

民国一百年五月十九日(2011.5.19)
  马英九总统在「就职三周年记者会」表示,过去几十年,两岸之间相互冲突对抗,中国大陆不只威胁台湾的安全,也刻意打压台湾的国际空间。过去三年来,我们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以「九二共识」为基础,秉持「对等、尊严、互惠」的原则,积极改善两岸关系,使台湾海峡从过去的军事热点,而变成和平大道。我们与大陆改善关系的目的,就是为台湾争取和平繁荣的环境。

民国一百年五月十九日(2011.5.19)
  马英九总统与国立台南大学学生座谈时表示,处理与大陆关系的基本理念,就是两岸关系必须朝和平与繁荣发展;所谓「三不」政策,就是「不统」、「不独」、「不武」,亦即维持现状,并获得绝大多数台湾人民的支持;而两岸交往则以「九二共识」基础,双方都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彼此定义不一样,我们的「一个中国」只有「中华民国」,没有其它解释的可能,这与中华民国宪法的规范是一致的。

民国一百年五月十九日(2011.5.19)
  国台办副主任孙亚夫在多伦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海外的侨胞,不管是从大陆来的,还是从台湾来的,都应该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不仅要求同存异,还要趋同化异,共同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并强调巩固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民国一百年五月廿五日(2011.5.25)
  国台办在新闻发布会表示,国台办会同相关部门与台企联、台湾工业总会负责人举行座谈,就台商关切的土地使用、海关、税务、融资、人身安全、争端解决等问题进行说明,今後还将继续把这个作法形成制度,通过座谈会为台商排忧解难。而当前两岸双方都要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求同存异、良性互动,避免凸显分歧,努力防范和妥善处理可能发生的问题。

民国一百年五月廿九日(2011.5.29)
  马英九总统出席「2011青年学生领袖大陆政策研习营」时表示,面对复杂的两岸情势,我们的基本理念就是所谓的「新三不」,即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并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为基础,发展两岸关系,目的就是让两岸在中华文化的共同背景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民国一百年五月卅日(2011.5.30)
  马英九总统出席「2011年世界国际法学会亚太区域会议」开幕典礼时表示,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两岸关系并不是国与国关系,而是一种特殊的关系,我们无法也不会承认中国大陆的主权,但是我们不应也不会否认大陆当局在大陆有效行使治权的事实,故「互不承认,互不否认」是对两岸现状最好的解释,也是正视现实、搁置争议、促进和平最好的方法,而两岸关系近年来的进展,也证明「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的论述,可有效处理极端复杂敏感的两岸关系。

民国一百年五月卅一日(2011.5.31)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接见英国国会下议院副议长尹凡思(Nigel Evans)率领的「英国国会议员访华团」时强调,政府目前的经济战略是「壮大台湾、连结亚太、布局全球」,在与中国大陆改善关系的同时,亦同步推动与邻国洽签自由贸易协定,使台湾在国际竞争环境中能有更公平的立足点,进一步与世界接轨。未来政府仍将持续与大陆协商攸关民众福祉的经济议题,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不会与大陆展开政治议题的协商。

民国一百年六月一日(2011.6.1)
  马英九总统接见出席「2011年国际法学会亚太区域会议」与会学者致词时表示,过去3年来,政府致力缓和台海对立情势,使得两岸出现和平曙光,也逐步扩大国际参与。两岸关系的特殊在於,两岸政府一方面可以签署协议,一方面对主权的主张却有重叠,这也是为什麽提出「相互不承认主权、相互不否认治权」的理念,以解释两岸的现状,并为两岸未来的发展提供空间。

民国一百年六月一日(2011.6.1)
  福建高级人民法院下发服务保障「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意见,要求全省法院确实实施闽浙粤赣四省法院涉台司法事务合作协议,强化涉台审判和司法交流合作先行先试。

民国一百年六月二日(2011.6.2)
  马英九总统出席国立政治大学所举办的「建国百年论坛」时指出,面对中国大陆实力成长的客观事实,我们主张「相互不承认主权,相互不否认治权」,要在双方可容忍的范围内找出相处之道,维持台湾的生存。而开放大陆学生来台就读的政策会采取循序渐进作法,未来可能逐步开放条件,希望让两岸年轻人及早接触,彼此竞争且合作。

民国一百年六月四日(2011.6.4)
  马英九总统发表对六四事件的声明表示,大陆民主与人权的现况与其经济表现,形成显著的反差。政治改革必须配合经济改革同步进行。在纪念「六四」的今天,深切期望大陆当局能勇於推动政治改革,促进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的发展。政治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宽容对待异议份子,珍惜他们的社会价值与贡献,希望大陆当局从早日释放刘晓波、艾未未等人做起,这不仅可以大幅提升大陆的国际形象,更有助於拉近两岸的心理距离。

民国一百年六月四日(2011.6.4)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就「六四事件」22周年发表声明强调,中国大陆必须正视与面对此一历史事件对其民主、自由与人权发展的重要启示,「六四事件」能否平反,对中国大陆的政治改革具有指标性意义。大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特别关注社会公平、司法正义及人权保障的政治体制改革与公民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精神层次的幸福感。只有珍视民主、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才能更拉近两岸间的距离。

民国一百年六月七日(2011.6.7)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公布最新民调显示,7 成以上民众支持透过两岸制度化协商处理两岸交流问题,6 成2 的民众满意两岸协议的协商成果,且有过半数民众认为政府有维护台湾的利益,另6 成3以上民众认为两岸关系的改善有助於扩大台湾的国际空间。

民国一百年六月八日(2011.6.8)
  第一次「两岸协议成效与检讨会议」在台北举行,双方就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两岸空运相关协议、农产品检疫检验合作协议、食品安全协议、以及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执行中关心的问题等之执行,进行实质检讨。

民国一百年六月十二日(2011.6.12)
  第三届海峡论坛在厦门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提出五点希望:切实打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不断扩大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努力推进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著力促进两岸基层的对接与互助:积极把握海峡西岸经济区大发展的难得机遇。

民国一百年六月十二日(2011.6.12)
  中共中央台办主任王毅在厦门「第三届海峡论坛」致词时表示,「聚焦基层,共用成果」,是发展两岸关系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将采取新的举措:首先,将积极实施方便两岸人民交往的措施;第二,将出台扩大和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办法; 第三,将认真办好为两岸民众谋福利的好事和实事; 第四,将抓紧解决两岸基层民众关心的问题。只要两岸双方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坚定反对任何「台独」行径,两岸关系就能稳中求进。

民国一百年六月十二日(2011.6.12)
  大家新闻出版总署在第三届海峡新闻出版业发展论坛开幕式,宣布在福建先行先试的五条政策: 一、对台湾服务提供者在福建省设立从事包装装潢印刷品的印刷企业的最低注册资本要求,比照内地企业实行;二、允许台湾服务提供者在福建省设立独资、合资或合作排校制作服务公司,从事图书的校对、设计、排版等印前工作;三、允许台湾服务提供者在福建省以独资、合资形式提供音像制品(含後电影产品)的发行服务;四、允许台商在福建省设立独资、合资或合作企业,从事音像制品制作业务;五、对台湾版权作品,福建省认可台湾相关机构出具的版权归属证明。

民国一百年六月十三日(2011.6.13)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表示,有关大陆旅客来台观光自由行,希望在6月底前落实,一直以来是两岸努力的方向。小两会针对自由行的协商完成後,海基会及海协会就可以依小两会结论进行换文,再报请行政院核定。

民国一百年六月十四日(2011.6.14)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接见欧洲议会友台小组副主席范巴伦(Hans Van Baalen)时表示,中华民国政府的大陆政策一直坚持走对的路,透过两岸制度化协商,迄今已与中国大陆签署15项协议,这些协议都与民生议题息息相关。透过与中国大陆在经济方面的交流,可以更加巩固台湾的经济实力,提升整体竞争力。

民国一百年六月十五日(2011.6.15)
  马英九总统接受「英国广播公司」电视新闻频道(BBC World News)专访时表示,大陆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风险,也是一个机会,要把「风险极小化,机会极大化」。台湾的安全应该靠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两岸关系制度化。第二道防线是台湾增加在世界上的能见度及对世界的贡献。最後一道防线则是国防与外交,使我们具有足够的吓阻力量。台湾面对中国大陆的挑战,必须发展出一套有效而能够真正让台湾安全与繁荣的策略。两岸关系只要坚持在中华民国宪法的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政策,一定可以继续在和平繁荣的路上往前迈进。

民国一百年六月十五日(2011.6.15)
  国台办发言人在记者会表示,从今年7月1日开始,将全面下调台胞办理来往大陆签注和居留签注的收费标准。并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迄今的进展和成果都是在认同体现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实现。对今年是台湾高校首次来大陆招生表示,整体而言,情况不错,并希望台湾方面为大陆学生赴台就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民国一百年六月廿一日(2011.6.21)
  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完成「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修正文件三」及「海峡两岸关於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修正文件一」之换函确认。

民国一百年六月廿二日(2011.6.22)
  马英九总统接见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东北亚政策中心主任卜睿哲(Richard Bush)时表示,两岸「相互不承认主权,相互不否认治权」是一个可以解释双方现况的重要概念,此一主张并未改变我国宪法对两岸关系的定位,一切仍以中华民国宪法为依归。

民国一百年六月廿二日(2011.6.22)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开放陆客自由行的政策意义」书面资料指出,循序渐进,开放陆客来台自由行政策,确实落实「机会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政策原则。开放自由行後,精致路线与深度旅游将使更多的陆客得以深刻体会台湾的人文魅力,台湾的软实力在两岸交流过程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根据陆委会所作民意调查,大多数民众的态度是支持政府循序渐进、进一步推动开放陆客来台观光自由行的政策。

民国一百年六月廿二日(2011.6.22)
  大陆方面宣布,大陆居民赴台自由行,将於6月28日正式启动,其国家旅游局并发布「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个人旅游注意事项」。

民国一百年六月廿三日(2011.6.23)
  马英九总统接受苹果日报专访时表示,两岸「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的立场,是一个可以长久互动的模式。 两岸核心问题就是主权问题,短期内不容易解决,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可找出两岸和平解决争端的方式。

民国一百年六月廿四日(2011.6.24)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出席与金门县政府合办之「开展两岸?布局全球」地方菁英领袖座谈会时强调,政府与中国大陆签署15项两岸协议,为两岸的交流秩序建立明确的规范,为两岸人民的谋福利。两岸关系的改善不仅为台湾自身的发展提供关键的助益,将两岸交流转化为带领台湾迈向世界的助力,同时也为东亚区域的和平稳定开创新的契机,为台湾经济开创出一条与世界接轨的新路线。

  陆委会表示,政府大陆政策是秉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最高指导原则,以「成熟、稳健、有节奏」的步伐循序推动两岸协商,并以「壮大台湾、连结亚太、布局全球」为推动两岸经贸交流互动的目标,为台湾2,300万人民的福祉与权益把关。」

 

民国一百年六月廿五日(2011.6.25)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视察「小三通」料罗港、水头港等客货航运码头时表示,政府以稳健、有节奏的方式,在作好风险管理前提下,循序渐进提出多项缓和两岸关系、促进彼此关系正常化及制度化发展的政策构想与具体主张,大幅度检讨调整及松绑包括「小三通」在内的多项两岸经贸与交流政策,已为东亚和平繁荣之两岸关系奠立良好基础。陆委会也将积极促成扩大陆客到金马澎自由行的政策早日实现,推动更符合民意的两岸政策。

民国一百年六月廿五日(2011.6.25)
  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就「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相互完成生效通知。

民国一百年六月廿八日(2011.6.28)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ECFA签署一周年成效检验-落实「三不」承诺 执行效益逐渐扩大」新闻稿指出,ECFA律定两岸经贸往来的规则,有助於改善台湾整体投资环境,有效提高其它国家与我国签署FTA或类似经济合作协议的动机。未来政府将持续落实执行ECFA并循序推动後续协议及经济合作事项的协商,以逐步扩大ECFA的效益。

民国一百年六月廿九日(2011.6.29)
  马英九总统接见美国前国防部长裴利(William Perry)率领的「预防性防御计画」访华团一行时表示,政府推动恢复两岸制度化协商,双方交往达到60年来最密切的时刻。总统也表达我国参与「国际民航组织」(ICAO)及「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UNFCCC)相关活动的期盼,未来希望能扩大参与以民生为主、无政治色彩的国际组织。

民国一百年六月廿九日(2011.6.29)
  国台办发言人在记者会表示,希望两岸双方继续本著「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进一步巩固共同的政治基础,妥善处理政治分歧,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向前迈进。期望经合会及各工作组遵循平等互惠、循序渐进的原则,尽快完成各项协议的协商。也强调两岸关系从来不是「国与国」的关系,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执意否认一个中国框架、顽固坚持「一边一国」的「台独」分裂立场,只会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民国一百年六月卅日(2011.6.30)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接见由美国前国防部长裴利(William Perry)博士率领之「预防性防御计画」访华团一行时表示,政府坚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原则推动两岸关系,和对岸签署的15项的攸关民生福祉协议。事实证明,政府的政策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民国一百年七月四日(2011.7.4)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宣布政府驻澳门机构「台北经济文化中心」更名为「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同时其功能与地位将随之提升,澳门政府也同意给予我驻澳人员类似一般驻外人员的优遇安排。

民国一百年七月四日(2011.7.4)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宣布,过去45年来一直以「中华旅行社」名称对外运作的我政府驻港机构,即将更名为「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未来我驻港机构将可依业务需要直接与港府相关部门连系,故其功能、服务绩效及与港府关系亦将随之提升;在此同时,我行政院亦已核准香港政府来台设立「香港经济贸易文化办事处」。

民国一百年七月四日(2011.7.4)
  香港特区政府公布,计划於今年之内在台湾设立「香港经济贸易文化办事处」。

民国一百年七月六日(2011.7.6)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指出,因涉嫌跨境电信诈欺犯罪案件,遭菲律宾遣送至大陆的14名国人,透过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所建立的机制,自大陆遣返回台,面对相关的司法程序。未来,对於跨第三地犯罪案件之处理,双方执法机关将本於相互尊重,毋枉毋纵之原则,视情商定涉案人员的处理,以确保两岸民众生命及财产安全之权益。

民国一百年七月六日(2011.7.6)
  大陆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出席「第四届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开幕式」时强调,大陆对台政策的主要著眼点是面向广大台湾同胞,今年的两岸关系要「稳中求进」,就是要稳定和巩固两岸双方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

民国一百年七月七日(2011.7.7)
  马英九总统出席「卢沟桥事变」74周年纪念日致词时表示,海峡两岸在政治、军事上逐渐和解时,对於历史的诠释也应该要做到「就事论事、实话实说」。

民国一百年七月七日(2011.7.7)
  大陆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会见台中市市长胡志强一行时指出,城市交流、县市交流是两岸各界大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於两岸基层开展良性互动、两岸民众增进相互了解、彼此借鉴城乡建设和管理经验,以及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社会基础。

民国一百年七月八日(2011.7.8)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在美国华府卡内基基金会,发表「中华民国的大陆政策:引航两岸关系,为两岸打造良善互动的和平环境」专题演讲强调,中华民国建国100年的历史,汇聚成台湾所珍惜的「自由」与「和平」共同价值,而维系这些价值的制度,就是中华民国的民主宪政,这也是我们发展两岸关系屹立不摇的重要核心。台湾在两岸互动的过程中,有责任与大陆分享60年来我们在经济发展以及民主化过程中所汲取的经验,而透过两岸交流、对话、合作以及相互理解,台湾的核心价值也能真正被理解,甚至成为对岸人民的价值信仰,进而促成两岸长久和平,这就是台湾的「引航」力量。

民国一百年七月九日(2011.7.9)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在华府向侨界说明政府两岸政策时指出,随著两岸互动及人员往来的频繁,「台湾经验」在中国大陆的影响力,将超越经贸层面,有助於大陆人民领略台湾的核心价值,并促进两岸长远的和平发展。而政府在改善两岸关系的同时,也有责任提醒大陆当局,应该包容并珍惜不同意见的社会价值与贡献,勇於推动政治改革,如此将更有助於拉近两岸的心理距离。

民国一百年七月十一日(2011.7.11)
  马英九总统接见加拿大国会议员访问团时表示,改善两岸关系最主要目的是要为台湾创造一个和平与安全的环境,与中国大陆进行军备竞赛并不符合台湾与区域的利益,采取两岸关系和解、制度化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民国一百年七月十一日(2011.7.11)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在与纽约华侨的座谈会中表示,政府推动大陆政策,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作为恢复两岸制度化协商的基础,「一中就是中华民国,没有第二种解释」。并强调,两岸真正的和解不应存在任何政治前提。目前大陆对台针对性的军事部署仍然存在,大陆应主动采取具体的作法,排除这些两岸关系中不必要的障碍,两岸才能建立完全的互信,进而朝向一个真正和解的和平(peace with reconciliation)新境界。

民国一百年七月十六日(2011.7.16)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公布最新民调显示,政府开放大陆观光客来台自由行,近7成(68.7%)的民众认为对促进台湾经济发展有所助益;且有超过半数(56.1%)的民众支持政府循序推动陆客来台自由行政策。对於两岸透过制度化协商,签署15项协议的协商成果,近6成(57.6%)的民众认为有助於台湾的整体发展。此外,7成的民众支持政府续就两岸投资保障协议与大陆协商,5成以上(55.5%)的民众赞成两岸就核电安全合作进行协商并签署协议。

民国一百年七月十七日(2011.7.17)
  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在省委八届十一次会议上表示,为加强「十二五」规划与台湾「黄金十年」蓝图对接,福建将在落实ECFA协议、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建设两岸金融服务中心等班方面有新突破。并运用举办海峡论坛的成功经验,推动福建与台湾各行各业建立双向互动机制,形成对口合作、常态往来的格局。

民国一百年七月廿二日(2011.7.22)
  马英九总统接受日本「读卖新闻」与「日本经济新闻」联合访问时表示,钓鱼台是我国固有领土,我们基本的立场是,一方面坚持主权在我,另方面愿以和平理性方式予以解决,并且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会和中国大陆联手,希望未来能做到「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共享资源」。

民国一百年七月廿三日(2011.7.23)
  大陆高铁在温州附近发生追撞事故後,海峡两岸交流基金会与大陆方面联系,确定伤亡名单中无台湾民众。

民国一百年七月廿七日(2011.7.27)
  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就福建居民赴金门、马祖、澎湖地区个人旅游完成换函通报,并於7月29日正式启动。

民国一百年七月廿七日(2011.7.27)
  大陆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在与大华盛顿地区的各界台胞代表举行座谈会时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应由海峡两岸中国人通过平等协商加以解决,同时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也需要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民国一百年七月廿八日(2011.7.28)
  针对大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毅在美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需要两岸中国人协商来加以解决」,行政院大陆委员会重申,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不是大陆的内政问题。现阶段大陆政策的基本原则就是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台海现状。「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是两岸制度化协商得以建立并稳定运作的基础,两岸制度化协商机制就是「搁置争议,务实协商」,不涉及政治等敏感议题。

民国一百年七月廿九日(2011.7.29)
  马英九总统接受「亚洲华尔街日报」专访时表示,对南海来说,中华民国的一贯立场是主张拥有主权,各方应该以和平方式来解决争端,保障公海航行自由,共同开发、共享资源。

民国一百年七月廿九日(2011.7.29)
  大陆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在大陆驻芝加哥总领事馆与旅美台胞代表座谈时表示,大陆方面在两岸关系上的主要看法可以用「三个『共同』」来概括。首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应由两岸同胞共同享有;第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需要两岸同胞共同维护;第三,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未来要靠两岸同胞共同开创。

民国一百年八月四日(2011.8.4)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刘德勳副主委在例行记者会表示,依中华民国宪法,南海是中华民国固有疆域,政府相关部会将在国际互动场合表达立场、重申主权。并指出,南海议题不属两岸交流衍生问题,不会透过两会的方式或协议来做处理。

民国一百年八月八日(2011.8.8)
  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在「第四届海峡两岸『三祖文化』交流周」暨「第十届冀台经济合作洽谈会」开幕式致辞时表示,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历来是两岸交往中最具活力的两个领域,就像两个齐头并进的车轮,不断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持续增进两岸同胞尤其是基层民众的利益与福祉,是大陆方面开展对台工作的重要著眼点。

民国一百年八月九日(2011.8.9)
  国务院台办副主任孙亚夫在「2011海外台商龙江行」开幕式指出,三年来两岸交流合作、协商谈判之所以能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基本的条件是两岸具有了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有了这一基础,双方就可以建立互信、求同存异、良性互动,就可以营造有利於交流合作的良好环境,就可以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实际问题。

民国一百年八月十六日(2011.8.16)
  马英九总统参加「100年驻外使节会议」时表示,政府「活路外交」在两岸迈向和平、繁荣过程中获得许多实质收获。并强调,中华民国要在宪法架构下,维持两岸「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并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基础上,推动两岸的和平发展。绝对不能再进行「烽火外交」、「金援外交」或「支票簿外交」,要让中华民国的外交回归正常。

民国一百年八月十六日(2011.8.16)
  马英九总统主持国军将领授阶授勳典礼致词表示,政府「防卫固守、有效吓阻」仍是国军建军备战的最高指导原则,国军「固若磐石」是持续海峡和平的基础与力量。
  总统表示,国家安全的整体布局。第一道防线是将两岸关系制度化,以大幅降低双方诉诸武力的机会;第二道防线是运用经济与外交提升中华民国对国际社会的贡献;最後一道防线则是透过外交与国防,强化台湾军事防务。

民国一百年八月十六日(2011.8.16)
  台湾旅游团乘坐的客车在吉林省境内的高速公路上发生车祸,造成旅游客车内4名台湾籍游客死亡,15人受伤。大陆海协会将相关情况通报台湾海基会。

民国一百年八月十八日(2011.8.18)
  针对大陆方面希望签署两岸文化协议,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表示,以目前两岸民间交流的密切及顺畅情形看来,两岸没有签署文化协议的急迫性与必要性。对於中国大陆持续打压台湾的国际空间,政府已多次重申,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有权利及义务参与各项国际组织及国际活动,不需经过大陆同意,我方并没有就此议题与大陆进行协商。

民国一百年八月廿三日(2011.8.23)
  马英九总统在金门出席「中华民国建国一百年和平祈福日活动」时强调,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并以「九二共识」作为基础,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九二共识」的内涵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对我们而言,「一个中国」,就是宪法上的中华民国。支持「九二共识」,就是支持中华民国,支持宪法对主权、领土与两岸定位的规范。并表示,「不统、不独、不武」是现阶段政府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如果「不统、不独、不武」与「九二共识」的政策被推翻,两岸关系必然陷入不确定状态,对两岸都有很大冲击,对台湾影响尤其重大。

民国一百年八月廿三日(2011.8.23)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表示,政府本於「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原则,循序渐进推动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及透过两岸「对等、尊严」的协商兼顾开放与风险,将「机会极大化、威胁极小化」。政府主张两岸的经贸关系应循序渐进,现阶段以推动两岸关系制度化为政策主轴,藉以促进台湾经济自由化、国际化,加强台湾与全球市场的连结。

民国一百年八月廿三日(2011.8.23)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表示,政府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台海现状,坚持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持续提升自我防卫力量,以维护国家安全。并表示,「九二共识」就是「一中各表」,「一中」就是宪法上的中华民国。「支持九二共识,就是支持中华民国,支持宪法对主权、领土与两岸定位的规范」。两岸在此基础上,於1993年4月於新加坡举行「辜汪会谈」,开启两岸协商的新时代,2008年3月26日大陆领导人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布希通电内容,亦提及此一基础,另根据民调显示,超过七成以上民众认同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基础上,推动两岸制度化协商。

民国一百年八月廿三日(2011.8.23)
  海基会发布新闻稿指出,2008年5月26日海基会发函海协会,表示「期望贵我两会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早恢复制度化协商。」海协会在5月29日的回函中也表达「我会同意贵会来函意见,尽速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两会联系往来与协商谈判。」由此可知,两会自此展开的六次会谈,签署的十五项协议,都是以九二共识为基础。蔡主席否认九二共识,毁掉基础,不仅现有协议的执行会碰到问题,未来的协商也不可能。

民国一百年八月廿四日(2011.8.24)
  马英九总统出席「2011世界展望会国际亚洲会议(2011 World Vision International Asia Forum)」开幕式演讲时表示,近年来,政府提出不统、不独、不武的「三不」政策与「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目标,经过多年努力,现已获致成果,两岸人民往来日趋密切,特别是「两岸经济协议」(ECFA)的签署,更跨出两岸未来双赢局面的第一步。

民国一百年八月廿四日(2011.8.24)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就民进党「十年政纲」两岸政策表示,民进党仍未改变其「一边一国」的「台独」立场,也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这套政策既是不现实的,也是大陆方面不能接受的。因为这套政策一旦实施,将导致两岸协商无法进行,两岸关系也会再度动荡不安。我们不希望两岸现有的协商交流受到冲击,不希望两岸关系出现倒退。

民国一百年八月廿五日(2011.8.25)
  大陆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在会见台湾民意代表交流参访团时表示,两岸关系之所以取得进展,关键在於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建立了互信。有了这样的前提,两岸才能搁置争议,求同存异,通过平等协商,循序渐进地务实解决两岸交流合作中面临的问题。推翻这一前提,必将损害两岸协商谈判的基础,恶化两岸交流合作的气氛,导致两岸关系再生波折甚至重新走向动荡不安,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得而复失。

民国一百年八月廿七日(2011.8.27)
  马英九总统出席「行政院100年国家政务研究班第5期结训典礼」时表示,政府提出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台湾海峡「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并以「一中各表、九二共识」,做为推动两岸关系的基础;目前的主权问题,「不是试图去解决它,而是去处理它」(not solve the problem, but manage the problem),如此才不至於影响两岸的和平与繁荣。两岸绝对可以在「相互尊重、建立互信、共创双赢」的前提下,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并以和平繁荣做为共同目标,因此又提出「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论述,目的是希望为现状找出法理上的基础。

民国一百年八月廿七日(2011.8.27)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出席在洛杉矶华侨文教服务中心的座谈会时表示,政府主张国家的前途与两岸关系的未来,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遵循宪政程序,由我们自己来决定,这不是终极统一,也不是台独,而是站稳宪法立场,扞卫中华民国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这个事实,中华民国是我们推动两岸关系时大多数台湾人民所依侍的共同认同。

民国一百年八月廿八日(2011.8.28)
  马英九总统针对「九二共识」议题召开记者会强调,「九二共识」的内涵,就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这是两岸之间的共识。对我们来说,所谓的「一个中国」当然就是中华民国。因此用「九二共识」做为海峡两岸协商的基础,不但没有伤害到中华民国的主权,反而让中华民国的主权在两岸共同达成协议的过程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它呼应了我们宪法的定位。并表示,政府透过「九二共识」此一设计,让海峡两岸把双方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能够达成主权共识的问题暂时搁置,也就是双方愿意在这样的基础上,尽管还未在主权问题上达成共识,但是双方愿意搁置争议,以「九二共识」的方式让协商能够进行。

民国一百年八月廿八日(2011.8.28)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在旧金山向侨界说明政府大陆政策时指出,政府坚持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台海现状,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作为两岸制度化协商的基础,展开「对等、尊严」的对话、交流,政府主张「一中」就是中华民国,支持九二共识就是支持中华民国,就是认同「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九二共识的主要精神就是搁置主权争议,让两岸在法理上互不承认主权的情形下,实质进入互不否认治权、官员与官员对等协商的局面。否认九二共识,就是否认两岸搁置主权争议、实质对等协商、为老百姓解决问题的制度化协商的成果;否认九二共识,会让台湾在两岸互动的过程中,失去扞卫中华民国主权的一个重要凭藉。

民国一百年八月廿八日(2011.8.28)
  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出席「2011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表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事业好比是一座两岸同胞共同努力搭建起的大厦,这座大厦的基础就是坚持「九二共识」,就是反对「台独」。在这个基础上,双方每签署一项协议,就是为大厦加盖了一层新楼,从而使这座大厦的功能越来越多。如果有人主张拆除大厦的基础,但同时又声称可以保留甚至继续加盖上面的楼层,那是不切实际的。假如这样的想法一旦真的付诸实施,势必会冲击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势必会损害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大陆方面不能认同。

民国一百年九月一日(2011.9.1)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接见来台参加「建国百年区域安全国防论坛」的访宾时表示,马总统的大陆政策主张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台海现状,而「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则是两岸制度化协商的基础,双方在这个基础上共同努力释出善意,不断累积成果与互信,也让两岸关系更有可预测性。

民国一百年九月二日(2011.9.2)
  马英九总统向国军各战略执行单位贺节时表示,在追求国家长治久安与两岸利双赢的目标下,可恃的国防力量是政府协商谈判的坚强後盾。并表示,当前中共仍未放弃武力犯台,追求和平必须以实力做後盾,「备战才能避战、止战」,共同戮力打造国家安全「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透过两岸关系制度化,降低双方诉诸武力的机会;第二道防线是有效提昇中华民国对国际社会的贡献,重建国际社会对我国的信任与支持;第三道防线是发挥外交与国防相结合的力量,建构「固若磐石」的国防,善尽保国卫民的使命。

民国一百年九月六日(2011.9.6)
  国务院台办副主任郑立中在「2011两岸新兴产业合作暨经济转型升级高端论坛」开幕式致辞表示,大陆中央台办、国台办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区在设立专项资金、提供技术支援、加大辅导力度、建立内销通路、提高品牌效益等方面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帮助台资企业转型升级。

民国一百年九月八日(2011.9.8)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出席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院(Chatham House)国际研讨会,发表「台湾的两岸政策:为和平打造不可逆转的基础」专题演讲强调,如果政府推动两岸关系的原则及主张被推翻,两岸关系必然陷入不确定的状态,这对两岸及区域发展都有极大冲击,对台湾影响尤其重大。并强调,政府大陆政策是一条符合台湾人民愿望的正确道路,中华民国政府绝对会坚决地走下去,直到为两岸和平建立一个不可逆转的坚实基础。

民国一百年九月八日(2011.9.8)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刘德勳副主任委员於例行记者会表示,政府大陆政策是依据宪法,坚持「不统、不独、不武」的台海现状,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与稳定发展。并希望将来在国际空间与国际组织的互动上,对岸会延续从两岸协商基础上的认知,非常务实地面对中华民国的存在。

民国一百年九月八日(2011.9.8)
  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在「第六届两岸经贸合作与发展论坛」致辞时表示,未来五年,两岸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抓住时机,全面加强两岸产业对接与合作;二是同心协力,共同提升两岸产业竞争力;三是顺势而为,进一步健全两岸投资保护机制。

民国一百年九月九日(2011.9.9)
  马英九总统视察北部军事基地时表示,为因应区域整合及中国大陆经济崛起,政府必须采取应变、制变方案,才能走出台湾过往外交与经济被孤立的窘境,因此需有一套相关规范,亦即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现状,同时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原则下推动两岸和平与繁荣。并表示,倘我方无有效的国防武力,势必会在推动两岸交流时感到信心不足,因此需要足够的实力维护国家的安全,才能改善对外关系。

民国一百年九月九日(2011.9.9)
  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出席「第十届辽宁台湾周」开幕式时表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双方都应共同珍惜这一血脉相连的民族认同,共同维护这一同根同祖的手足之情。只有这样,两岸关系改善发展才能具有真正深厚的民意基础,才能促进两岸双方良性互动、相向而行。

民国一百年九月十日(2011.9.10)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在伦敦向侨界说明大陆政策时指出,两岸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作为两岸制度化协商的基础,展开「对等、尊严」的对话、交流,我们主张「一中」就是中华民国,支持「九二共识」就是支持中华民国,就是认同「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民国一百年九月十三日(2011.9.13)
  马英九总统出席「2011年大陆台商秋节座谈联谊餐会」致词时表示,台湾与大陆地理距离相近,不可避免地会进行多方交流,必须有一套机制与规范,才能维持秩序、促进发展;因此,提出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将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并且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基础上推动两岸的和平发展,同时,两岸交流也秉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原则。「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仍是未来主导两岸关系最基本的理念。

民国一百年九月十三日(2011.9.13)
  总统府发言人转述马英九总统声明表示,两岸领导人会面的时机尚未成熟,所以没有访问中国大陆的计划。两岸协商仍然以「先急後缓、先易後难、先经後政」的原则循序渐进,政治性协商目前没有急迫性、也没有任何与大陆进行政治协商的时间表。

民国一百年九月十三日(2011.9.13)
  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2011大陆台商中秋节座谈联谊活动」表示,两会平台就像一座铁桥,桥墩就是「九二共识」,「九二共识」不存在,平台也就不存在,平台不存在,15条「高速公路」(两会签署的15项协议)当然也就不存在。

民国一百年九月十四日(2011.9.14)
  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指表示,民进党否定「九二共识」、坚持「一边一国」的「台独」立场并没有改变,因此很多所谓的「善意」将无从谈起。并强调,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先经後政、先易後难」是推动的一个步骤。两岸经济合作方面,目前已经有非常多的协议,希望能够将两岸文化交流协议也纳入未来两岸协商的考虑。

民国一百年九月十四日(2011.9.14)
  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在「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开幕式致辞表示,两岸要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关系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因为,如果两岸关系动荡不安,就不会有台海局势的和平稳定。两岸企业界应抓住机遇,整合两岸资源,相互取长补短,不断加强两岸的创新发展和新兴产业合作。

民国一百年九月廿日(2011.9.20)
  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高孔廉率领「关怀浙江台商访问团」,赴大陆浙江义乌、湖州、嘉兴、嘉善、杭州等地参访,并在22日与海协副会长郑立中在湖州会面并交换意见。

民国一百年九月廿一日(2011.9.21)
  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出席在淮安举行的第六届台商论坛,并会见海协会副会长王富卿。

民国一百年九月廿一日(2011.9.21)
  外交部发言人就美国政府宣布对台军售计划,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并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台湾问题属中国内政,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国核心利益。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外国政府向台湾出售武器,这一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美方置中方多次严正交涉於罔顾,以所谓「与台湾关系法」为藉口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安全和统一大业,损害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

民国一百年九月廿二日(2011.9.22)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表示,中国大陆军力扩张及对台军事威胁,至今未减反增,长久以来为国际社会所关注是不争的事实。大陆应主动彻底排除对台军事威胁。为维护两岸关系和缓的情势,及区域的和平安全,政府坚持推动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立场不会改变。同时,我政府亦有自我防卫的坚定决心和准备,向美国及其他国家采购军备,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基本需要,也是政府一贯的政策。政府对於美国依据「台湾关系法」及「六项保证」持续对台军售的坚定立场表示欢迎与肯定,希望美方持续此一政策立场,继续提供台湾所需的军备。

民国一百年九月廿二日(2011.9.22)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就美国政府宣布向台湾出售武器装备指出,美方的这一做法,严重违反美「中」三个联合公报原则,危害台海地区和平稳定,违背其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承诺,损害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我们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民国一百年九月廿五日(2011.9.25)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公布最新民调显示,有近8 成民众支持两岸持续透过制度化协商处理两岸交流问题。政府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以「不统、不独、不武」的原则,维持台海现状的大陆政策,也获得高达74.8%的民意支持,证明政府大陆政策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此外,有近五成(49.4%)的民众认同政府「『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一中就是中华民国」的立场;同时,亦有48.4%的民众赞成政府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作为推动两岸制度化协商的基础。

民国一百年九月廿六日(2011.9.26)
  马英九总统回覆美国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书面提问时表示,政府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以「九二共识」为基础,坚持「不统、不独、不武」的政策,与大陆恢复协商合作,促成台海的和平。两岸在政治问题仍有许多歧见,必须搁置一旁,先从经贸、文化交流入手。两岸商讨政治争议的条件并不成熟,对於两岸间的政治议题,内部共识不足,不会急著处理。

民国一百年九月廿八日(2011.9.28)
  国防部外事办公室记者会表示,中国军队对美售台武器表示极大愤慨和坚决反对。美方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对两军关系造成的严重损害,恪守在台湾问题上向中方作出的严肃承诺,停止对台军售,以实际行动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民国一百年九月廿八日(2011.9.28)
  国台办新闻发布会表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向来是按照先经後政、先易後难、循序渐进的步骤来进行的。对於美国宣布对台售武,在两岸关系不断改善和发展的形势下,敦促台湾方面不要再做在两岸之间制造对抗、损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的事情。此外,推动双方经贸社团互设办事机构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内容之一,希望双方争取尽快分别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切实落实框架协议的规定。

民国一百年九月廿九日(2011.9.29)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国庆招待会致辞表示,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不断增进政治互信,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签署并实施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两岸各界加强交流往来,两岸关系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努力维护得来不易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改善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台独」分裂行径。

民国一百年十月九日(2011.10.9)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举行「中华民国建国百年国庆晚会」,邀请旅居港澳之台商、台乡、港澳各界等重要人士与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在晚会致词时指出,政府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基础上,恢复两岸制度化协商。在谋求与大陆改善关系的同时,政府坚持扞卫中华民国主权、守护台湾主体性,为台海和平创造出稳定、发展的局势。

民国一百年十月九日(2011.10.9)
  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讲话时表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根本利益。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增强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终结两岸对立。

民国一百年十月九日(2011.10.9)
  中共中央台办主任王毅在会见出席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活动的台湾人士时表示,国家统一是振兴中华的必要条件,振兴中华则是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经过百年努力,振兴中华的理想正在得以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景也已展现在我们面前。抓住机遇,化解挑战,推进民族复兴进程,离不开台湾同胞的参与,台湾同胞也应有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大陆和台湾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是一家人。

民国一百年十月十日(2011.10.10)
  马英九总统出席「中华民国中枢暨各界庆祝100年国庆大会」致词时表示,辛亥双十是海峡两岸共同的记忆与资产,纪念辛亥双十,就不能忘记国父建国的理想是要建立一个自由、民主、均富的国家,大陆应该勇敢地朝这个方向迈进,才能缩短两岸目前的距离。同时,也不能割裂历史,必须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中华民国的存在不只是过去式,是现在进行式,而中华民国宪法更早已成为全民共识的基础。过去3年多,政府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为基础,推动两岸关系,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现状,并得以大幅降低台海紧张,赢得国际社会的肯定与支持。并指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希望双方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互助合作,建立制度化的和平关系。

民国一百年十月十二日(2011.10.12)
  马英九总统接见德国国会「友台小组」访华团时指出,过去3年多以来,在「搁置争议、追求双赢」的前提与「一中各表」的基础上,与中国大陆开展新关系,创造了台海和平局面,也扩大我国际参与。与大陆签署「两岸经济协议」(ECFA)後,不但增加彼此贸易量,也促使许多国家愿意改善对台经贸关系,让我国重回区域与世界经济版图。

民国一百年十月十二日(2011.10.12)
  外交部崔天凯副部长接受中外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美国一再向台湾出售武器严重损害中国大陆核心利益,损害中美关系,不符合台海两岸关系当前和平发展趋势和需要。

民国一百年十月十二日(2011.10.12)
  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表示,两岸关系过去、现在、将来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国与国」的关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不能被破坏,向前发展的势头不能被削弱。

民国一百年十月十七日(2011.10.17)
  马英九总统主持「黄金十年」系列第五场记者会,说明「和平两岸」施政愿景时表示,「和平两岸」包括「两岸关系」与「国防安全」。在未来的10年,会继续以「巩固中华民国主权」、「壮大台湾实力」、「引领两岸关系良性发展」及「建构台海长期和平稳定」,做为两岸关系的施政主轴。并表示,政府推动两岸关系的重要原则是「循序渐进」,即「先急後缓、先易後难、先经後政」,未来10年中,应该对两岸在循序渐进的情况下,审慎斟酌未来是否洽签「两岸和平协议」,此一作法的前提是:第一、国内民意高度支持;第二、国家确实有需要;第三必须在国会监督情况下,才会踏出这一步。

民国一百年十月十七日(2011.10.17)
  马英九总统在接见「台美日三边安全对话闭门研讨会」访华团时表示,政府会以审慎、坚定的态度,在「国家有需要、国内民意高度支持及国会监督下」等三项条件成熟时,再考虑是否踏出「两岸和平协议」的构想第一步。并强调,该协议并非与中国大陆谈判统一,而是为了持续现已获致的两岸和平。

民国一百年十月十八日(2011.10.18)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召开记者会表示,政府主动提出「在国内民意达成高度共识,两岸累积足够互信的前提下,秉持『国家需要、民意支持、国会监督』的原则,审酌推动两岸商签和平协议」,是站在台湾的角度与立场,巩固不统、不独、不武的台海现状,并不是终极统一,更重要的是,要让世界看到。面对「和平协议」这个议题,我们有我们国家的立场,依照我们的利益需求来定义「推动和平协议」的前提。

民国一百年十月十八日(2011.10.18)
  海基会江丙坤董事长在第七次「江陈会谈」行前记者会表示,第七次「江陈会谈」经两会商议,同意於10月19至21日在天津市举办。本次会谈将签署「海峡两岸核电安全合作协议」。至於两岸投保协议,由於涉及层面广、专业性强,且双方内部法规、程序及体制存在差异,还需要双方各自进行内部调整,并再进行沟通,所以两会同意持续进行商谈,在下次会谈时签署协议。

民国一百年十月十九日(2011.10.19)
  马英九总统接见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 (NCAFP)访华团时表示,在符合「国家需要、高度民意支持及国会监督」等三项前提下,未来十年中将审慎考虑是否与中国大陆展开和平协议协商,政府会秉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原则,在两岸拥有高度互信且以「对等、尊严、互惠」为基础,同时符合区域及国际社会的期待下,进行研议。

民国一百年十月十九日(2011.10.19)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接见「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访团时表示,审酌推动两岸商签和平协议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够站在台湾的角度及立场,让高达90%的台湾民众支持的「不统、不独、不武」台海现状制度化,创造两岸永续的和平。

民国一百年十月十九日(2011.10.19)
  海基会江丙坤董事长赴大陆参加第七次「江陈会谈」,在桃园机场谈话时表示,这次的任务,第一是「安全」,要签署的两岸核电安全合作协议,是一个对今後两岸核电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很重要的协议。第二是「保障」,大陆台商投资权益的保障,希望在第八次会谈时能够顺利签署。第三是「兴业」,两岸的产业合作不仅对台湾经济,也绝对有利於两岸经济的发展。第四是「追踪」,就过去签署的15项协议执行的状况充份交换意见,认真地讨论每一个协议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五是「策划」,会讨论第八次会谈双方希望能够完成的议题。最後是「交流」,会规划今後一年两会继续加强交流的地方。

民国一百年十月十九日(2011.10.19)
  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在欢迎我方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率领的协商代表团全体成员时表示,两会六次会谈达成的15项协议和2项重要共识,为两岸和平发展奉献了丰硕成果。3年来的实践也再次证明,两岸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正确抉择,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

民国一百年十月十九日(2011.10.19)
  国台办副主任孙亚夫在「2011豫台经贸洽谈会」表示,国台办和有关部门及地方出台一系列扶植台资企业的政策措施,引导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并且鼓励大陆银行为台企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随著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持续落实,台商投资大陆,台资企业在大陆生产经营,两岸各项产业合作都有著巨大的发展空间。

民国一百年十月廿日(2011.10.20)
  海基会江丙坤董事长於「第七次江陈会」致词时表示,两会制度化的协商与互动,是两岸关系良性发展的指标,更是区域和平繁荣的保证,两岸制度化协商所签署的协议,为两岸交流带来许多实质的效益,期盼双方依照各项协议建立的联系管道与平台,就两岸关心的急迫事项继续有效推动。并应持续在既有的基础上,建构长期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透过制度化协商的成熟运作,巩固互信基础,并且循序渐进推动两岸在经贸、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建构一个有利於两岸之间以及双方各自发展的外在环境。

民国一百年十月廿日(2011.10.20)
  马英九总统就两岸和平协议议题召开记者会表示,政府推动两岸签订和平协议没有任何时间表。两岸签订和平协议的三个重要前提:「国家需要、民意支持、国会监督」,民意支持及国会监督的方式,当然不排除民意调查、立法院决议或公民投票。

民国一百年十月廿日(2011.10.20)
  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与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在天津举行第七次会谈,签署「海峡两岸核电安全合作协议」;并就两岸投保协议的阶段性成果以及加强双方产业合作议题达成共同意见。此外,双方也同意,将未完成的两岸投保协议列为两会第八次会谈的重点推动议题;另外,未来仍将以「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後续协议之相关协商为主,任何一项达成共识,就可以签署协议,例如「海关合作」可列为优先的协商议题。

民国一百年十月廿日(2011.10.20)
  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表示,将研究、推动两岸在海外华文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从侨务渠道推动两岸民间性、事务性、学术性交流。

民国一百年十月廿日(2011.10.20)
  中共中央台办王毅主任在会见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一行时表示,「九二共识」是开展两会商谈的前提和基础。认同并维护这一共识,两会才具备开展商谈的必要条件。否则,不仅两会商谈将陷入停顿,两岸关系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先易後难,先经後政是是切实可行的思路,既有利於商谈的持续推进,也有利于彼此增进了解、建立互信,为将来解决复杂敏感问题积累共识,创造条件。以人为本是两会商谈的基本理念。互利互惠是两会商谈保持生命力的必要条件。

民国一百年十月廿日(2011.10.20)
  大陆海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在第七次会谈成果记者会上表示,两会恢复商谈能够签署这麽多的协议,搭建这麽多互通互利的桥梁,依靠的就是双方在「九二共识」这个基础上面建立互信,实现良性互动。如果这个共同的政治基础遭到破坏,不仅两会协商难以为继,两岸关系也会遭到破坏。

民国一百年十月廿一日(2011.10.21)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两岸制度化协商不存在大陆的『一中原则』前提」新闻稿表示,政府从来没有接受大陆的「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当前的协商也没有政治前提,制度化协商的精神就是双方搁置主权争议,经由政府机制对机制,就民众关切的议题务实协商。政府推动两岸协商,一贯秉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及「对等、尊严、互惠」的原则,迄今所签署的16项协议,内容均未涉及主权争议,均不存在「一个中国原则」。这三年多来两岸关系的改善与发展是立基在「搁置争议,务实协商,追求双赢」的前提与基础上,大陆方面有其既定的政治主张,我们政府也有不变的坚持,也一再呼吁大陆必须正视及面对中华民国存在的现实。

民国一百年十月廿四日(2011.10.24)
  总统府发布马总统针对「两岸协商」议题提出「十大保证」新闻稿中指出,政府推动洽签「两岸和平协议」是为了让两岸和平的现状得以制度化,并没有时间表,而且条件没有成熟、前提没有满足,政府不会推动,一定要在民意充分支持与两岸充分互信的情况下才能促成。并强调,政府「不统、不独、不武」的立场十分明确,因此不会与大陆谈统一的问题,而是希望透过签订「两岸和平协议」的程序,确保台湾可大可久的和平环境,让国人能够安居乐业。

民国一百年十月廿六日(2011.10.26)
  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表示,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定,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然前景,希望两岸为此加强交流,增进互信,逐步创造条件。并指出,凡是涉及两岸关系的重大问题,都应考虑两岸同胞愿望,有利两岸关系稳定并发展政治协商是一个不断创造条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不应该允许任何政治势力借机进行政治炒作,捞取政治利益。

民国一百年十月廿八日(2011.10.28)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出席「台日论坛」时表示,中华民国政府大陆政策的理念,就是「巩固主权、壮大台湾、两岸和平」。这也就是马总统日前宣布「黄金十年」的和平两岸愿景时所强调的:要巩固中华民国主权,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台海现状,并在「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的两岸互动下,坚持「对等、尊严、互惠」的原则,建构长期、稳定、制度化的两岸关系。并强调,政府推动两岸和平协议没有时间表,未来是否签订和平协议,将经由台湾人民公投决定。

民国一百年十月廿八日(2011.10.28)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在江苏昆山的「第一届两岸产业合作论坛」,就两岸产业合作提出5点建议:一、扩大两岸产业合作范围,加强模式研究。二、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提高合作水准。三、不断完善两岸投资环境,促进双向投资。四、协助两岸中小企业发展,发挥园区作用。五、强化组织协调服务功能,解决实际问题。

民国一百年十月廿八日(2011.10.28)
  国台办副主任郑立中在江苏昆山「第一届两岸产业合作论坛」就两岸产业合作提出四点意见。一是要珍惜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要不断提升两岸产业合作制度化、机制化的水准,探索两岸产业合作的新模式。三是要充分发挥两岸互补优势;四是要加大力度吸引中小企业参与。

民国一百年十月廿八日(2011.10.28)
  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在首届两岸及香港「经济日报」财经高峰论坛表示,两岸应就以下几方面推进经贸合作:首先是逐步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下的早期收获计划,积极推进协议各项後续议题的商谈。二是整合两岸经济资源,加强新兴产业合作。三是加快两岸金融合作。四是帮助大陆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在大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实现二次创业。并表示,要实现两岸互利共赢的良好前景,有一个根本的保障,那就是一定要维护好两岸之间业已达成的共同政治基础。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一日(2011.11.1)
  海峡交流基金会与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大陆杭州举行ECFA「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第2次例会,由海基会副董事长高孔廉及大陆海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担任召集人。双方就ECFA货品及服务贸易早期收获计画之执行情形、ECFA後续4项协议之协商,产业合作、海关合作及两岸经贸团体互设办事机构事宜等经济合作事项之推动,以及ECFA未来半年推动重点与规划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二日(2011.11.2)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最新民调新闻稿指出,高达8成以上(84.8%)民众支持政府持续透过制度化协商机制,处理两岸交流问题;超过7成以上(71.3%)民众满意「两岸核电安全合作协议」协商成果;针对「投保协议」,近8成(78.5%)民众赞成政府秉持「签得早、不如签得好」的原则推动协商,以保障更多台湾民众到大陆投资的权益与人身安全;此外,两岸透过制度化协商签署16项协议,调查结果显示,逾6成(60.9%)民众认为有维护台湾的利益,也有56.3%的民众认为有维护国家主权。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三日(2011.11.3)
  马英九总统接见「中国大陆发展模式的内政与全球视野」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外宾时表示,我们发展对中国大陆关系既非「香港模式」,更非「西藏模式」,而是独特的「两岸模式」,此一模式让两岸能长期维持和平环境并进行深度交流。「两岸模式」的根本内涵即是在中华民国宪法的架构下,维持两岸「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同时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基础上持续推动两岸和平发展。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四日(2011.11.4)
  福建省海洋渔业厅厅长刘修德在「厦门海洋周论坛」上表示,福建将构建闽台海洋经济共同体,促进海峡蓝色经济实验区建设,并规划「突出闽台合作」。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五日(2011.11.5)
  大陆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布,为适应近年来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不断发展的现状,凡通过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取得资格证书的台湾地区居民,在大陆已经批准设立的专利代理机构中实习满1年者,将可以申请领取「专利代理人执业证」,并可在大陆专利代理机构执业。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七日(2011.11.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在会见出席「第十四届京台科技论坛暨2011年北京台湾名品博览会」的台湾工商界代表时表示,当前,两岸关系发展正处在承前启後的关键时刻,认同「九二共识」是两岸协商的前提,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否定「九二共识」,将使两岸协商不得不中断,也将使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遭到损害,引起两岸关系重新动荡不安。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八日(2011.11.8)
  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台湾民众胡其扬大陆遇劫乙案发布新闻稿表示,海基会於7日联系家属关切案情并立即函告海协会,主动透过两会联系管道,联系福建台办协处,当晚海协会覆告问题已解决,当事人可返台。家属於8日顺利返台。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九日(2011.11.9)
  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就台湾居民胡其扬案的有关情况复函海峡交流基金会表示,目前专案组正在全力开展案件侦破工作。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十日(2011.11.10)
  马英九总统接见全国各县市客家社团代表时指出,政府不仅在国际间扞卫中华民国主权、维护台湾尊严,也持续改善两岸关系、追求海峡和平。政府之所以建立两岸关系制度化机制,即是希望透过和平的方式进行协商。海峡两岸已转变为「和平广场」,我对外关系亦更加平和,不但多次参与国际组织及活动,参与的身分及头衔也比过去更有尊严。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十日(2011.11.10)
  海峡交流基金会副秘书长马绍章针对民众胡其扬在中国大陆遭人断掌事件表示,已再次去函法务部及大陆海峡两岸交流协会要求运用司法互助协议,尽速查明真相,缉拿凶手。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十一日(2011.11.11)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亚太经合会(APEC)期间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表示,两岸双方应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巩固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九二共识」 是1992年由两岸正式授权的民间团体达成,「九二共识」的精髓是求同存异,认同「九二共识」是两岸开展对话协商的必要前提,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十二日(2011.11.12)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对於连前副总统在亚太经合会(APEC)会晤大陆国家主席胡锦涛时的谈话表示,政府坚持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推动大陆政策,并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开展两岸制度化协商,其精神就是「搁置争议、务实协商」,政府在此一贯的原则与立场下,透过对话与交流,维护国家主权与人民权益。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十三日(2011.11.13)
  马英九总统接受美国「时代」(Time)杂志专访时表示,对於两岸高层的互访或者见面,目前时机完全不成熟,也没有任何时间表,两岸关系的推动还是应该遵循著「先急後缓、先易後难、先经後政」的原则,这也是国内民众最支持的态度。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十三日(2011.11.13)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於台南学甲慈济宫举办庙口宣讲活动时表示,政府与中国大陆签署16项两岸协议,为两岸的交流秩序建立明确的规范。两岸关系的改善不仅为台湾自身的发展提供关键的助益,同时也为台湾经济开创出一条与世界接轨的新路线。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十四日(2011.11.14)
  马英九总统接见「台北市电脑商业同业公会」及「台湾科学工业园区同业公会」理监事代表时表示,政府两岸政策的立场是从中华民国宪法出发、两岸关系著眼,并以和平繁荣为目标。并重申,提出「和平协议」只是针对未来十年无可回避的问题,期将「不武」加以制度化,落实保障台湾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两岸和解制度化」的目标。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十四日(2011.11.14)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在会见出席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的海内外台胞时表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把握四个关键:一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作为政治基础;二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作为重要途径;三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作为强大动力;四继续反对「台独」分裂活动,这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要条件。这几年,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建立互信,才能够营造出有利於两岸交流合作的良好环境,促进两岸协商不断取得积极成果。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十五日(2011.11.15)
  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在福建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今後五年福建将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发挥「五缘」优势,加快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和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推动福建成为两岸事务性商谈重要协商地。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十六日(2011.11.16)
  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指出,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是我们多年来的主张。目前,两会协商,还是先经後政,先易後难,双方应该继续坚持和维护「九二共识」,增进政治互信,继续引领和推动两岸关系开辟新的前景。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十七日(2011.11.17)
  中共中央台办主任王毅在重庆出席「第三届重庆台湾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九二共识」是两岸开展对话协商的必要前提,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九二共识」不容否认,两岸关系不容倒退,台海和平不容得而复失,两岸同胞的福祉不容遭到破坏。为了维护台海形式的稳定,为了台湾同胞的福祉,两岸双方一定要坚持和维护「九二共识」,从而引领并不断开辟两岸关系新的前景。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廿日(2011.11.20)
  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在广东,就台资企业发展和两岸农业合作调研时表示,「九二共识」是两岸谈判的必要前提,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否认「九二共识」,两会协商难以为继,签署的协议将难以顺利实施,两岸关系势必出现停滞甚至倒退。「九二共识」是两岸对话与谈判的必要前提,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廿一日(2011.11.21)
  马英九总统出席「国防部100年重要干部研习会」致词时表示,面对中国大陆大幅提升国防战力,我们的策略是打造「小而强、小而精、小而巧」的军队,建立创新、不对称的战法,以吓阻任何可能对台用武的机会。三年来政府改善两岸关系已获得实质成果,包括海峡和平曙光乍现、两岸开放後带来的经济社会获益、加入区域经济整合,以及与美国恢复高层互信等;过程中,政府未曾丝毫牺牲中华民国主权、台湾尊严以及人民福祉。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廿二日(2011.11.22)
  马英九总统出席「台北市美国商会2011年度会员大会」演说时表示,政府将持续在中华民国宪法下,秉持「不统、不独、不武」的原则,维持台海现状,并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为基础,发展两岸关系,推动两岸和解的制度化。台湾迄今已与大陆签署16项协议,两岸关系的改善也形成国际关系的「良性循环」。两岸研议协商签署和平协议并没有时间表,唯有经过台湾民众公投,获得民意高度支持後,两岸才有可能跨出协商这第一步。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廿二日(2011.11.22)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郑立中在浙江温州召开的「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座谈会」强调,两岸关系之所以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是因为两岸双方均坚持「九二共识」,这是两会协商的必要前提,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也是未来进一步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廿二日(2011.11.22)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郑立中在浙江温州召开的「2011年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座谈会」表示,两岸关系之所以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是因为两岸双方均坚持「九二共识」,这是两会协商的必要前提,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也是未来进一步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廿五日(2011.11.25)
  马英九总统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专访内容时表示,两岸关系要「先易後难、先急後缓、先经後政」这个节奏不会改变。两岸领导人见面不是最迫切的事情。并表示,在中华民国宪法的架构下「不统、不独、不武」,「不统」是不谈统一,「不独」是不搞台独、「不武」是不用武力。这个作法、理念对目前两岸是非常有效的。而「九二共识」就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双方的定义不一样,搁置这个议题,来推动其它更迫切的。这个架构就是过去3年能够在两岸关系上取得许多成果的重要基础。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廿六日(2011.11.26)
  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我方亚洲大学学生陈仕怀赴深圳旅游失踪乙案表示,11月17日上午正式去函大陆相关单位。海基会将继续并透过大陆海协会与深圳市台办积极协处理。

民国一百年十一月卅日(2011.11.30)
  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在例行新闻发布会表示,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继续强化推动两岸影视合作交流的具体措施;只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继续保持,两岸交流、两岸合作都会进一步扩大,两岸协商也可以继续进行;认同「九二共识」是两岸开展对话协商的必要前提,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

民国一百年十二月一日(2011.12.1)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亚飞在和台湾媒体餐聚时表示,只要两岸关系能顺利发展,包括台湾参与区域和国际合作、两岸经济合作等,都是未来可乐观期待的大方向。「两岸关系能顺利发展」,以及海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继续保持沟通管道的条件和前提,就是两岸互信基础「九二共识」不能被破坏。「九二共识」是两岸官方授权达成的共识,不是国共两党的共识。大陆主管部门对进一步推动两岸人员交流,正在思考采取便捷化措施,未来几年「台胞证」的形式可能更简化。

民国一百年十二月二日(2011.12.2)
  国台办主任王毅在台资企业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上表示,大陆方面将支持更多台资银行来大陆设立营业机构,及在中西部、东北部地区拓展营业网络。同时,支持两岸金融机构深化业务合作,鼓励台湾金融机构在大陆设立融资租赁公司、担保公司,并与大陆金融机构加强合作。

民国一百年十二月九日(2011.12.9)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针对「九二共识」发布新闻稿指出,1992年10月两岸在香港会谈时,由於大陆方面提出「一个中国」政治性议题,我方建议各自以口头声明方式表达。至於口头声明的内容,我方系根据1992年8月1日李前总统登辉先生主持的国统会委员会议及其决议之「一个中国的涵义」,其中提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但双方所赋予之涵义有所不同。中共当局认为『一个中国』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我方则认为『一个中国』应指1912年成立迄今之中华民国……」。大陆海协会後来在1992年11月对於我方提出「以口头方式各自表达」表示「充分尊重并接受」,也就是两岸对「一中」涵义有不同的认知,双方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不同立场,这也就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共识。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表示,政府对「九二共识」的立场,即依据当年政府的决策,也就是遵循中华民国的宪法架构,并兼顾两岸现实。1992年当时虽无「九二共识」之名称,但两岸确已达成「一中各表」的共识。我们主张的「一中」当然是中华民国。「九二共识」的精神就是「搁置争议、务实协商」,也是後来两岸恢复制度化协商的重要依据。

民国一百年十二月十三日(2011.12.13)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接见香港「中国维权律师关注组」律师团一行时表示,大陆人权、自由之发展,大陆自由、民主、人权的发展,是观察两岸关系能否拉近距离的指标,这也是台湾民众对於两岸关系发展的看法。因此,政府多次呼吁大陆在经济实力快速发展的同时,优先关注社会公平、司法正义及人权保障的政治体制改革与公民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精神层次的幸福感。

民国一百年十二月十四日(2011.12.14)
  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授权团体达成的共识,它不是国共两党达成的,代表的是两岸的共识,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2008年6月以来,两会恢复协商以及两会签署的16项协议,也都是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取得的。「九二共识」是两岸开展对话协商的必要前提,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否认「九二共识」,两岸协商无法进行。

民国一百年十二月十六日(2011.12.16)
  国台办主任王毅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致辞时表示,坚持「九二共识」,两岸双方的互信就能维持,基础就能稳固,商谈就能持续。否定或者抛弃「九二共识」,不仅两会商谈会陷入停顿,两岸关系也会发生倒退。并强调,建立在「九二共识」基础上的两会商谈,是两岸中国人之间的平等协商,是两岸同胞之间的善意沟通,不同於国与国的谈判。

民国一百年十二月十六日(2011.12.16)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致时表示,积极支持推进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後续协商,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提供更有效的制度保障。希望积极推动商签两岸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协议,以利於两岸文教事业发展。两岸在涉外事务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耗,理解和重视台湾同胞关心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愿意通过两岸协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并强调,「九二共识」是一个客观事实,否定「九二共识」,两岸协商就难以为继,已有的协商成果也将难以落实,两岸关系势将重现以往曾有过的动荡不安,最终伤害两岸同胞的利益。

民国一百年十二月廿二日(2011.12.22)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德勳针对大陆广东乌坎村事件,呼吁大陆官方必须要以非常理性的方式,面对人民生存权、财产、自由、民主等权益,应该以理性尊重方式,以「非常正视」的态度看待人民的需求。

民国一百年十二月廿四日(2011.12.24)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在台中顺天宫辅顺将军庙庙口宣讲时表示,3年多来,两岸两会签署16项协议及达成1项共识,务实解决两岸交流所衍生的问题,建立两岸交流秩序,保障民众权益。透过两岸制度化协商,以「机制对机制」、「官员对官员」方式协商及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

民国一百年十二月廿七日(2011.12.27)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公布最新民调结果显示,超过70%的民众对於政府开放两岸直航,持续增加航班、航点的政策表示满意;72%的民众认为政府开放大陆观光客来台旅游,对台湾经济是有帮助的。对目前两岸交流的速度,认为「刚刚好」的比例仍占多数(48.1%),高於认为「太快」(25.7%)及「太慢」(12.9%)的比例。

民国一百年十二月廿八日(2011.12.28)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表示,中华民国自1912年成立迄今,一直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马总统也多次表示,中华民国是我们的国家,台湾是我们的家园。面对两岸关系的长远发展,我们呼吁大陆方面应该务实面对中华民国的存在。

民国一百年十二月廿八日(2011.12.28)
  国台办新闻发布会表示,大陆将开放台湾居民在部分省市申请设立个体工商户,首批开放的省市为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江苏、浙江、湖北、四川、重庆9个省市,开放的行业为餐饮及零售业。而平潭综合实验区要建设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示范区、两岸同胞共同生活的宜居区、海峡西岸科学发展的先导区。此外,两岸不管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是「国与国」的关系,都同属於一个国家。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开展对话协商的必要前提,否认「九二共识」,两岸协商的基础就遭到破坏,当然也就无法继续下去。坚持「一边一国」的「台独」立场,必然会危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维持台海局势稳定,减轻军事安全顾虑,两岸可以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问题。

民国一百年十二月廿九日(2011.12.29)
  海峡交流基金会会副董事长高孔廉在年终记者会致辞中强调,「九二共识」是海基会经主管机关授权,在1992年与海协会通过函电往来确认达成的。这个事实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