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日
△香港特區政府宣布,股票交易應在兩日內交割,並禁止放空匯豐控股、香港電訊、「中國」電訊等大型績優股,以抑止國際金融炒家投機活動。
△教育署表示,學校聘請非本地大學資歷教師,皆透過該署向公務員事務局和香港學術評審局評審,相信係純粹根據學術水準作決定。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公布「市民對政府托市評價」,有37%的受訪者支持政府在股票市場及期貨市場的托市行動。
九月二日
△香港聯合交易所因有價值約一百億港幣之股票交易過期仍未交割,故停止三大藍籌股(匯豐控股、香港電訊、「中國」電訊)的沽空(投資者可在未實際擁有股票的情況下,先行將股票沽低,但須在指定期限內拿出股票兌現沽空合約)買賣。
△美國商務部主管國際貿易事務次長艾倫在華府外籍記者中心的簡報中表示:在橫掃亞洲的金融風暴衝擊下,台灣及香港的經濟勢將面臨困境,並可能出現衰退。
△諾貝爾獎得主米爾頓.傅立曼在接受「亞洲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表示:香港政府大力干預股市的舉動,正顯示港府捍衛「聯繫匯率」制度的法寶已經耗盡。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會長張文光與公務員事務局、香港學術評審局,及教育署開會研商有關海外教師學歷評審事件,教育署表示,教師並不會因其轉職他校出任相同職位而被「降職」,政策迄今並未改變,惟將修訂對海外學位資歷之認可標準。
九月三日
△香港「資訊科技及廣播局」發表「一九九八年固定電訊服務檢討」諮詢文件,提出電視管理架構多項改革,如:准許電訊固定網絡商傳送及提供電視節目、准許電視網絡提供電訊服務、建議電訊與廣播網絡須聯接等。
△香港特區政府公布東南九龍發展規劃圖,將用十八年時間將舊啟德機場和鄰近地區發展為一個面積達六百七十七公頃的策略性增長區。
△澳門特區籌委會政務小組於本日至九月六日舉行多場公開諮詢活動。諮詢對象為一九九三年三月「全國人大」通過組成「推委會」之四個界別:(一)工商、金融界;(二)文化、教育、專業等界;(三)勞工、社會服務、宗教等界;(四)原政界人士、「澳門地區全國人大代表」、「澳門地區全國政協委員」。
九月四日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評級公司宣布,由於中國大陸的出口減弱,並擔心香港金融市場的不穩定,將檢討並調低香港的外幣信貸評級,擬調低之信貸評級項目包括:長期外幣信貸、短期外幣債務信貸及銀行存款。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於會晤美國媒體代表團時表示:在當前全球經濟體系下,美國應扮演領導角色,引領亞洲國家走出金融風暴。
△香港立法會區域市政局功能組別當選議員鄧兆棠,被香港高等法院裁定「不恰當當選」,理由為三位選民投票時未依規定填寫選票,選票須予作廢。
九月五日
△香港特區政府宣布自本(八十七)年九月七日起實施七項金融新措施,以鞏固香港的貨幣發行制度,並避免投機者操控市場。該七項新措施為:
(一)金融管理局向香港所有持牌銀行提供保證,可按7.75港元兌換一美元的固定匯率,將各該銀行結算帳戶內的港元兌換為美元。
(二)撤銷流動資金調節機制的拆入息率。
(三)以貼現窗取代流動資金調節機制,貼現窗設基本利率(流動資金調節機制拆出息率),由金融管理局不時釐定。
(四)取消對重複使用外匯基金票據和債券進行回購交易以取得隔夜港元流動資金的限制。
(五)只有在資金流入的情況下,金融管理局才會發行新的外匯基金債券/票據。
(六)按照持牌銀行使用貼現窗涉及的外匯基金債券/票據數量佔其所持該等債券/票據總額的百分比,制定適用的貼現率。
(七)保留重複使用外匯基金債券/票據以外的債務證券以進行回購協議的限制。
九月七日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長曾蔭權宣布,港府將實施卅項措施,緊縮對證券及期貨市場的管制,確保炒家不再有機會衝擊香港市場。這些措施對香港聯合交易所、香港期貨交易所、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港府財經事務司等五個機構提出新的紀律和工作要求,如:加強監管賣空活動、加強金融市場的風險管理,及嚴格執行結算的規定等。
△大陸委員會香港事務局鄭局長安國接受星島日報專訪時表示:香港成為特別行政區後,港台之間的關係整體上比「九七」前好,台灣在港官員與特區政府官員私下溝通也較以往通暢,但現在的問題是,特區政府處理港台關係未能向前看,未能從兩岸關係整體的視野下處理台港問題。
△澳門「政府公報」刊登第三十九/九八/M號法令「重組澳門身分證明司」,重組後的運作規則訂明,該司負責向居民發出護照及其他旅行證件,接受非牟利法人之登記;並增設旅行證件廳及接受非牟利法人登記的行政暨財政處。
九月八日
△澳門新橋區連勝馬路因一枚土製炸彈引爆而發生汽車連環爆炸案,並於警方到達現場後再度爆炸,計有五名警員、八名記者受傷。
九月九日
△香港政策研究所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市民對「特區政府表現」信心指標升至今年新高,並約有四成受訪者表示對金融管理局推出的措施及政府的干預行動有信心。
△香港立法會通過罷免因案被判刑三年之議員詹培忠。
△香港中西區臨時區議會首度邀請大陸駐港「解放軍」向議員說明「解放軍」在中西區居住之情況,但遭「解放軍」駐港代表拒絕。
△聯合國難民事務專員公署香港辦事處處長韋迪華表示:由香港政府墊支聯合國處理滯港越南難民費用(約十一億元),因受全球性金融風暴及貨幣貶值影響,還款期將遙遙無期;惟香港保安局發言人重申,難民專員公署應履行承諾,償還墊支,香港政府將繼續向聯合國追討欠款。
九月十四日
△香港電台公布「節目製作人守則」以強化編輯自主權,部分受親中共人士批評的節目主持人,仍可繼續利用其新聞知識,在節目中提出評析意見。
九月十五日
△中華民國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公布兩岸空運市場調查,指出台港航線目前居台灣國際航線客運量第一位,民國八十六年自台出境與經台過境、轉機赴港旅客約227萬人次,赴澳門之旅客則約有64萬人次,居第四位。
△香港高等法院開始審理調景嶺六百多名居民,因不滿特區政府房屋署之賠償及被甄別為非法資格居民案。
△香港立法會抨擊律政司提交有關「檢討十七條法例的約束力」文件之解釋不清,因該文件涉及「國家」定義及國家附屬機構,屆時如「新華社」、「外交部駐港專員公署」等將不受部分條文約束。
△香港行政會議通過西鐵計畫,該工程將於今年底動工,二00三年完成,將提供一萬三千個就業機會,屆時由屯門來往九龍可縮短三十分鐘。
△香港政府統計處估計香港人口達六百六十八萬人,一年來增長之人口中,87%為大陸新移民。
九月十六日
△香港保安局長葉劉淑儀於立法會回答議員之提問時表示,香港特區政府對台灣官員的入境申請,一向都以個案方式處理,並無任何準則;並表示香港一貫支持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但依據該組織的決議,中國大陸應先於台灣加入該組織。
△香港調景嶺近百名居民,因不滿法院維持房屋署賠償方案之判決,於特區政府總部前抗議。
△香港立法會通過由議員田北俊提議「放寬住宅樓宇貸款七成上限指引」之動議,惟署理財經事務局局長黎高穎怡在會中表示,政府無意改變現行政策,並說明七成指引為銀行賴以抵禦樓價波動的風險管理工具,不應被利用為調整樓價的武器。
△「中」英聯合聯絡小組第四十三次會議在香港結束,大陸方面代表王桂生表示,對最近香港特區政府為穩定金融市場的入市干預決定,中共政府是理解和尊重的。
△日本東急百貨集團因零售業務虧損,在日本宣布一項五年業務重整計畫,包括結束或出售旗下九間位於香港、日本、新加坡、泰國、美國加州的百貨公司。
九月十七日
△香港政府統計處發表最新勞動人口統計數字,本年六月至八月失業率為5%,主要反應在工程業、商用服務業和製造業;就業率不足則為2.5%,主要集中於裝修業、服裝業及鞋類製品業,總計約有廿六萬香港人民失業或處於就業不穩定狀態(打零工)。
△「中」葡聯合聯絡小組國際組織問題工作小組結束為期二天之會議。會議中就七十八項已在澳門適用、葡方希望一九九九年後繼續在澳門適用的國際公約基本上達成共識。
△澳門旅遊司舉行七名主管人員(副司長文綺華、推廣廳廳長謝慶茜、發出執照暨稽查廳廳長沈頌年、研究暨計劃廳廳長司徒少媐、市場處處長朱妙麗、旅遊活動中心處長馬丁雄、大賽車博物館館長陳偉翔)就職典禮。
九月十八日
△中共「副總理」兼「澳門特區政府籌備委員會主任」錢其琛於籌委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表示,大陸將在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廿日接管澳門後,派遣適量、精幹的軍隊駐守澳門。
△香港立法會財務委員通過三項有關教育之非經常性開支撥款,分別為五千多萬元改善大學中央電腦數位校正工作、二億元的大學教職員「居所資助計畫」,及二千多萬元資助中學和特殊學校預備室安裝空調。
△大陸「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鄒祖燁於「京台科技成果商業化研討交易會」上表示:「北京」、台灣,及香港三地攜手合作將有利於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的突破性進展。
九月十九日
△「澳門特區政府籌備委員會主任」錢其琛於籌委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閉幕致詞時表示,中共中央在澳門駐軍是「中國」在澳門恢復行使主權的體現,駐軍不會干預澳門特區的內部事務,也不必由澳門特區政府負擔駐軍的費用;該會議亦決議在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澳門「回歸」後,將按照「澳門基本法」相關規定,在澳門特區政府架構內成立廉政公署、審訊署及海關三個目前葡治政府行政架構中不存在的單位,以確保特區政府的順利運作。
△澳門路環監獄發生具黑幫背景之還押候審疑犯集體鬥毆事件,造成兩人死亡、兩人受傷。
九月二十一日
△大陸海協會常務副會長唐樹備與台北市進出口公會理監事大陸考察團會晤時表示,香港未來應致力發展其他產業,不應只發展服務業。
△香港立法會議員楊孝華於光華新聞文化中心表示,香港「中國旅行社」將在不久後開辦「台胞證」落地簽證服務,日後台灣人民搭乘國泰航空或中華航空班機抵達香港新機場,將可享受此服務。
△香港旅遊協會公布本年八月份訪港旅客人數為約八十六萬人次,創去年五月以來單月訪港旅客新高。
△香港律政司向立法會提交「法律適應化修改計畫時間表」,指出目前需做適應化修訂之成文法計六百三十八條,將按各條例之性質,組成法律適應化草案(計五十四條),自本年十月十四日起至明年三月十日止,於每次立法會會議上,提出約三條適應化草案供議員審議。
△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今年八月底之官方外幣資產為九百二十一億美元,較七月底之九百六十五億美元,減少四十四億美元。
九月二十二日
△香港特區政府行政署署長於立法會重申:香港立法會「議事規則」須符合「基本法」;立法會議事規則委員會認為如此將把目前屬於立法會主席的多項權力,轉移至行政長官,擬聘請律師就政府提交之建議進行獨立研究。
△香港行政會議通過「廣九鐵路」建造馬鞍山鐵路及東鐵尖沙嘴支線之計畫。
△澳督韋奇立發表聲明指出:「『中』葡聯合聲明並未提及澳門在一九九年後將會駐軍。依據『中』葡聯合聲明,澳門地區在政權移交後的經濟責任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中』葡聯合聲明的新詮釋,葡萄牙政府將會與『中』方進行商討,對其中的意思和詞義進行研究」。
九月二十七日
△香港「海華服務基金會」在「中國文化協會」舉行優良教師頒獎典禮。
九月二十八日
△大陸「社科院台研所」綜合室副主任羅祥喜在十月號「中國評論」發表題為「香港特區政府在兩岸關係中的處境與作為」文章表示,香港主權移轉一年多來,台、港關係持續穩定發展,但受到海峽兩岸關係的約制,雙方關係的發展潛力還沒有充分發揮,存在的問題沒有獲得解決。
△香港政制事務局將有關「支聯會」成員被拒入境大陸內地案件(扣留「回鄉證」或拒絕「回鄉證」續期),轉交大陸「國務院港澳辦公室」。
△香港民政事務局公布最新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香港人民對政府滿意度上升一成;經濟問題則為受訪者最關注之問題。
九月二十九日
△「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發表致香港政府之公開信,信中指出中共由於政治觀點不同而剝奪部分人士回鄉之權利,已嚴重違反國際準則,是對人權的粗暴踐踏,更打擊香港人對「一國兩制」的信心;並要求香港政府介入,取消此一不合理作法,恢復此類人士應有的回鄉權利。
△香港行政長官特別顧問葉國華出席一項酒會時表示,在香港特區仍對「港人治港」處於摸索的階段時,公務員架構不宜變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