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一日
△澳門公務專業人員協會「澳門特區籌委會事務」關注小組拜訪籌委會澳門辦事處,提交該會意見書。該會建議原有公務員總員額基本保持不變,並建議特區政府設立「公務員薪酬評議會」。
△香港特區政府決定租用北平市恆基中心,作為即將於今年底或明年初成立的特區駐「京」辦事處臨時辦公地點。
八月二日
△中共「外交部長」唐家璇在香港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支持香港特區政府繼續執行對美元的港幣聯繫匯率政策。
△香港特區政府公布本年第一季經濟預測修訂數字為-2.8%,較原預測之-2%更差,主要原因為本地消費及旅遊業較原預期更為疲弱。財政司長曾蔭權及政府經濟顧問鄧廣堯皆預期第二季經濟表現將比第一季更差。
△中華民國法務部調查局查獲香港地區程偉文等販毒集團,成員包括香港華潤集團(大陸「國務院」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核心組織,為大陸在香港經貿的對外管道及訊息樞紐)前職員鄧德明。
八月四日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抨擊珠江流域走私活動猖獗,港澳地區已為其走私基地。其慣用手法為:利用來往港澳地區小型船舶在非設關地偷卸進口貨物,準備真、假兩套艙單,真艙單用於應付沿途檢查,假艙單用於至目的港報單。
△澳門特區籌委會社會文化小組第三次會議結束,會議新聞公報指出,此次會議通過對二000年澳門公眾假期安排完成初步意見,並為澳門特區永久性居民定義的解釋和居留權問題進行初步研究。
八月五日
△香港大學校長與中學校長聯席會議轄下的工作小組就學制問題達成初步共識,建議取消高級程度會考,採取五年中學、一年預科及四年大學之學制。大學學位的分配將透過暫取生制及根據中六校內成績與中學校長推薦面試決定。
△中華民國李登輝總統接見由香港自由黨主席李鵬飛率領之議員及學者訪問團,李總統重申,台灣與香港情況不同,「一國兩制」在台灣根本不能被接受。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特別顧問葉國華出席「文化學術交流營」開幕典禮時表示:港台關係的問題離不開海峽兩岸關係發展的大環境,兩岸關係大趨勢所帶來的空間越大,港台之間可以作的事就更多;香港在處理港台關係方面是跟隨兩岸關係發展的大形勢走,相比之下,港台關係問題基本上都是技術問題。
八月六日
△「廣東公安廳」決定自即日起,申請赴港澳地區定居者(香港地區人民之子女除外),需按類別、積分高低排隊,全省統一審批,取消由原省內各市名額分配之制度。
△「澳門籌委會」法律小組及經濟小組第三次會議結束,新聞公報指出,法律小組本次會議繼續對一九七六年至一九九七年間制定的一百三十五項澳門原有法律進行審查,多數法律不存在與「基本法」相牴觸之問題;經濟小組則討論、研究澳門公務員退休金問題和澳門金融問題等。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民調顯示,四成受訪者以「處理政務失當及缺乏應變能力」,反對董建華連任。
八月七日
△大陸「公安部」制定「內地居民從事商務、培訓、就業等非公務活動往來港澳的暫行管理辦法」,規定各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不再為往來港澳地區之大陸地區居民簽發護照。赴港澳地區從事商務等非公務活動人員,可向入境部門提出申請,審批通過後,出入境管理部門為其發給往來港澳通行證及相關簽署。
△「澳門籌委會」政務小組舉行第三次會議,繼續就特區成立廉政公署、審計署和海關機構進行討論。
△澳門立法會舉行特別全體會議,同意葡國將「兒童權利公約」、「關於難民地位的附加議定書」等九個涉及人權的國際公約延伸適用於澳門地區,體現「澳門組織章程」有關葡國在延伸公約前必須諮詢澳門地區管理機關意見的憲法精神。
八月八日
△「澳門籌委會」政務小組首次就澳門特區政府設置架構及司級官員員額問題進行討論,「籌委」區宗傑認為應聘請世界有名的顧問公司根據部門實際情況作出研究;歐安利則強調,即使「籌委會」他日制定的意見,亦只是一份沒有法律拘束力的參考性文件,而非決定文件,否則將會牴觸「基本法」。
八月十一日
△香港民建聯主席曾鈺成表示,導致港府民望急跌主要原因為特區政府公關表現惡劣;並建議重新設立資訊統籌署署長,以改善目前之狀況。
△香港自由黨主席李鵬飛率團訪台返港後,表示香港特區政府應仿效台灣方面,積極發展科技工業;並引述我官員談話向特區政府提出三項要求:(一)加強台港兩岸官員來往;(二)特區政府不應拒發入境證予我官員至港出席交流會議;(三)應儘快簽署同意我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中」葡聯絡小組大陸方面組長韓肇康於組長會議中向葡方表示:不應由澳門承擔澳督及政務司返回原職津貼和終身月補貼;並質疑葡國獨立諮詢機構(葡國總檢察院)作出應由澳門承擔前述津貼的法律效力。
八月十三日
△大陸當局公布「新華社香港分社」新任三位副社長為原「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王鳳超、原「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助理兼協調部部長鄒哲開,原社長助理陳鳳英。
八月十四日
△香港特區政府首次動用外匯基金干預香港股市及期貨市場,令香港股市當日止跌回升五百六十四點。
八月十七日
△香港國際貨櫃、現代貨櫃及亞洲貨櫃碼頭公司,就九號貨櫃碼頭互換泊位達成協議。
八月十八日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發表最新勞動人口統計數字,五月至七月失業率為4.8%,創十五年來新高。
△「中」葡聯絡小組第二次組長會議就一九九九年澳門公眾假期問題基本上達成共識。
七月十七日
△香港「亞洲民眾劇社」及澳門「石頭公社」合辦之「澳門故事一二三」舞台劇,遭澳門政府以內容含有政治成分禁止該劇在澳門政府場地演出。
△大陸「中國科學技術部副部長」鄧楠赴香港考察。
八月廿五日
△香港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主席梁智鴻依據議事規則,預告將於九月九日動議罷免因偽造文書被判刑三年的立法會議員詹培忠。
△澳門自葡聘請七位司法官員,以協助打擊犯罪之情報收集工作。
△澳門第三十四期「政府公報」公布葡國外交法令,宣布葡國外交部將提前至今年內(原訂為明年十二月二十日)移交部分權力(發普通護照、接受認別證申請、民事登記及公證行為等)予葡國駐澳門總領事館籌設辦公室。
八月廿七日
△香港統計處表示:七月份貿易赤字為四十億港幣。
八月廿八日
△香港特區政府總部發言人於評論最新貿易數字時指出,七月份香港整體出口較去年同期下跌12.8%,是香港近十年以來最大的出口跌幅,原因為受新機場空貨運物處理服務在該月局部癱瘓所影響。
△香港恆生指數本年八月份期貨市場結算日,香港政府買進匯豐控股等大型股票拉抬港股價位。
△澳門製造業總工會代表與經濟暨協調政務司貝錫安會晤,表達本地工人面臨就業困境問題,並建議政府應考慮削減本地外勞人數。
八月廿九日
△香港期貨交易所宣布,由本月卅一日開始採取三項新措施,以加強對期貨市場客戶的監控:(一)持有一萬張合約者須繳交較多押金(每張合約由八萬港幣增加至十二萬港幣);(二)期貨經紀會員對大額交易需申報;(三)期貨買賣須申報客戶身份。
△澳門港務局一座設於友誼馬路通往外港碼頭路口之航道雷達站遭炸燬。
八月卅日
△中共公布「國台辦」局長人事調整案,原「聯絡局」局長邢魁山調任「香港新華分社台灣事務部」部長,遺缺由原「交流局」局長袁祖德調任,原「秘書局」局長張啟勝轉任「交流局」局長。
八月卅一日
△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宣布調低香港評級一級,由A+降為A,原因為香港政府入市干預股市和期貨市場;並稱倘聯繫匯率不保或港府行動進一步削弱對港元的財政支持,標準普爾將於短期內再次降低香港評級。
△香港政策研究所公布「香港自由市場指數」調查結果顯示,今(八十七)年上半年的政府干預程度較主權移交前上升十個百分點。
△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董建華赴深圳訪問,並與「廣東省委副書記兼深圳市委書記」張高麗會晤,探討如何就包括高新科技發展等六方面加強兩地合作。
△香港政府不再入市拉抬股價,使香港恆生指數暴跌五百五十四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