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吳主任委員釗燮今(二十七)日指出,國際社會對於中共打擊台灣的行為毫無表示,實為鼓勵中國持續甚至擴大對台之文攻武嚇。對於中國大陸意圖立法一事,目前國際社會普遍的反應為須視條文內容而定,但是若等到條文公布時,吳主委表示:「可能為時已晚」。國際社會漠視中國對台敵意,似乎向中國傳達對台灣可為所欲為的訊號,包括此次制訂「反分裂國家法」以合法化對台動武之舉。吳主委向國際社會發出應即時阻止中國大陸的緊急呼籲。
吳主委是在今(二十七)日陸委會舉行的與外籍媒體記者茶敘時作出以上表示。
吳主委強調,陳總統連任後,台灣政府不斷向中國大陸遞出橄欖枝,盼能改善兩岸關係。然而,中共卻一如往昔地惡意抨擊台灣,讓台灣政府與人民至為失望。更令台灣人民驚訝氣憤的是,中國大陸發表聲明意圖制訂特別針對台灣的「反分裂國家法」。對台灣而言,這是片面改變兩岸現狀、極為嚴重的挑釁,不必要地加劇兩岸緊張情勢,理由包括:
一、一九四九年後,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兩個獨立的實體,對彼此並無管轄權,這是五十五年以來的既存事實,也是海峽兩岸的現狀。和平共存應為兩岸的共同目標,而非採取武力併吞,或在毫無任何和平協商的情況下破壞現狀。
二、經由立法,中國大陸界定目前兩岸的狀態為「統一」,並且對台擁有管轄權,藉此片面改變現狀。
三、經由立法,中國大陸片面界定統一是兩岸協商可容忍的結果,除了統一之外的任何結果都必須受到懲罰。
四、經由立法,中國大陸界定其為兩岸互動的唯一立法者。
五、經由立法,中國大陸界定其為解決兩岸爭議的唯一仲裁者。
六、經由立法,中國大陸界定其為片面裁決結果的唯一執法者。
七、經由立法,因法律授權得使用武力,中國大陸對台動武的意圖更為明顯。
吳主委進一步指出,當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善意以惡言相向回應、擠壓台灣國際空間、持續強將片面改變現狀的「一個中國」原則加諸於台灣時,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作為皆保持緘默。此外,中國大陸的飛彈與潛艦部署已對區域和平與穩定構成嚴重威脅,國際社會卻遲遲未對其軍事擴張表達憂慮,甚至對中國大陸欲制訂「反分裂國家法」亦未提出反對。吳主委呼籲國際社會應對中國針對台灣的文攻武嚇須格外注意。
吳主委重申,政府降低兩岸誤解、經由正常化互動建立互信的的政策目標始終不變,這也是我方持續積極推動的。明年春天,政府將會籌組「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凝聚全民對兩岸議題的共識,並積極尋求機會建立「和平穩定互動架構」以有效管理兩岸關係,在兩岸達成最終決議之前防止衝突發生。我們願與中國大陸就任何議題展開對話與協商,包含政治議題,以降低兩岸緊張情勢。但在此之前,吳主委鄭重呼籲,中國必須要終止並放棄制訂「反分裂國家法」的計畫,以免升高兩岸緊張情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