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總統在「民主政治與兩岸關係」議題的回應:聽了各位青年代表的分組報告,非常感動,其中有關台灣對對岸情勢認識的不足,這點我必須坦承,但是反過來說,對岸對台灣的認識也有相同的嚴重不足,但是我們也不能夠只考量到台灣這邊,如何更進一步來認識中國大陸,更重要的是,中國大陸也應該非常精確、深入且清楚的瞭解台灣,幾年前,當我還是立法委員時我曾說過,我們應該有一門課叫做中共學,或是中國學,但不是要我們學中共或中國。但慢慢地當阿扁擔任行政首長,特別是過去5、6年擔任總統期間,我認為不只台灣要開中共學、中國學,對岸也應該開一門課叫台灣學,因為兩岸顯然彼此間認識瞭解都非常不足,所以如何加強彼此認識,做到互知,才能夠真正互諒。若是我們學中共的法律,但對岸卻不瞭解我們的法律,或是我們瞭解對岸的民情,但他們卻對台灣社會、人民到底在想些什麼,以及過去那段歷史,我們為何會有那麼大歧見,他們無法確實掌握,也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與誤判,但是當我們越清楚時,我們也不能夠一廂情願,好比有人主張要承認到中國大陸就學的台灣青年學子的大陸學歷,如果他們在大陸就讀的學歷為我國教育部所承認,那麼今天就不只有幾千人在中國大陸就學,台灣有160所高等學府,今天已有招生嚴重不足現象,我們的學校、教育、孩子怎麼辦?這也是為何幾年來我的立場非常清楚,只要阿扁擔任總統的一天,我們絕不可能承認中國的學歷,這不是為了阿扁,也不是為了政府,而是為了台灣、我們的學校及我們的年輕朋友。就像你們主張立即三通、直航,甚至在何時三通直航,不是我們不願意,而是其中有很多我們必須非常清楚掌握的地方,如果三通的結果,台灣沒有了,台灣不再是個國家,台灣被邊緣化、地方化與矮化,如果說兩岸的直航變成是一個國家的內部事務,兩岸的航線變成一個國家的國內航線,你接受不接受?即使兩岸直航有很大的經濟利益,但是基於國家安全、台灣整體最大的利益,我們是否也應該有所考量,這也是為何這幾年來我們非常戒慎恐懼、謹慎小心,因為我們認為只有在民主、和平、對等的基本原則下才可能進行相關協商、對話與談判,也才有可能解決大家所期待的所謂兩岸三通直航的嚴肅課題。
有人提到本土意識及台灣主權等相關問題,最近阿扁有機會與外國駐台人員茶敘或餐敘他們有人談到,這幾年來台灣在本土意識與主體意識方面所做的努力,他們已經看到了,其中有位傑出外交官曾任多國大使,他告訴我說,在2000年政黨輪替前,國際社會分不清楚台灣與中國大陸有何不同,他的國家把台灣與中國大陸當成一國,阿扁執政後,他們逐漸可以分清楚,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兩者間有很大的不同,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他認為這是民進黨執政期間最大的收穫,終於讓國際社會更清楚認識,不像過去只說「一個中國」,台灣與大陸都是中國的一部分,連外國人都分不清楚的情況下,你說台灣有什麼樣的前途,這也是我要提出有關國家主權及台灣前途的三段論-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國家主權屬於2300萬台灣人民,台灣前途的任何改變只有2300萬台灣人民才有權利做最後選擇與決定。我相信重點在主權,國家的主權屬於2300萬台灣人民,這點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強調,我們自己才不會有國家認同混淆,這不是單純的所謂本土意識,而是非常重要的國家意識,我們必須要了解國家的主權是屬於2300萬台灣人民,所以也因此阿扁特別提出中華民國台灣的演進史,1912年中華民國在中國大陸誕生,但在1949年中華民國就來到台灣,所以中華民國在大陸的日子是1912年-1949年,但當中華民國來到台灣後,中華民國就是已經台灣化,就是李前總統所說的中華民國在台灣,直到政黨輪替後,我們非常清楚說出中華民國就是台灣,面積只是36,000平方公里,而不是秋海棠也不是老母雞,中華民國就是台灣,我們就是蕃薯子,我們要非常清楚中華民國就是台灣而絕對不是中國,中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華民國就是台灣,這一點我們要非常清楚。
另外一個嚴肅課題就是有關憲政體制的混亂,這點我要老實的承認,甚至剛才有人主張應該可以建構內閣制,阿扁沒有特別意見,但我必須清楚告訴各位,我們沒有一黨一己之私,為什麼我們推動憲政改造,是因為整個憲政體制真的非常混亂,包括基本人權專章已經非常過時,完全不符合第4代的人權理念,我們必須有所充實,當然也有很多跟各行各業、包括對年輕朋友、對少數民族有關係的議題都必須全盤檢討,真的這部憲法沒辦法使用,完全不合時宜,所以大家期待很高,阿扁也寄望非常深。
不論要走向內閣制,或走向總統制,阿扁作為總統也用不到,所以我絕對沒有任何意見,最重要的是,我們國人同胞希望什麼樣的憲政體制,現在什麼都不是,不是總統制,也不是內閣制,也不是雙首長制,我們是什麼都不是的憲政體制,所以我非常贊成應該要權責相符,作為總統你給他義務,那義務在那裡?責任在那裡?今天我非常希望有機會到立法院做相關國是報告,但是可能嗎?一樣的今年6月7日任務型國大開會期間,阿扁也願意去做相關報告,但是既然大家做了不歡迎或者不必要的決定,阿扁也必須給予尊重,所以當總統有了民選的民意基礎,但是依照憲政體制,我們最高行政機關是行政院,最高行政首長是行政院長,那總統算什麼?所以很多問題我們必要面對、加以妥善解決,今天不是為了阿扁,是為了國家長治久安,我也常和有意競逐2008的可能總統候選人私底下提到,要他們細想,今天如果阿扁時代無法為大家來催生一部合時、合身、合用的台灣新憲法,包括整個憲政體制究竟要走向內閣制、總統制或真正雙首長制,讓總統能權責相符,不但有權利更有責任與義務,今天不管2008年由誰接任做總統,相信機會不會比阿扁時代更好,因為阿扁已經沒有連任的壓力,未來當選2008年總統的人,接下來還有連任的壓力,在此情況下,未來憲政體制走向的任何變革都很敏感,只有阿扁在未來的2年多能夠走出歷史上的框框,沒有政治上的考量,但不是阿扁用得到,再怎麼樣改阿扁都用不到,只有下一任總統才用得到,但當阿扁前人種樹、後人可以乘涼的時候,為什麼我們不能坦開心胸來嚴肅面對這個憲改議題?修憲、制憲文字之爭沒有太大意義,最重要的是我們新憲內涵是否符合大家的期待,是我們所期待的合時、合身、合用的台灣新憲法,內容實質比文字之爭來得重要。最後感謝青年代表提到,台灣是咱的寶,台灣是咱的驕傲,我們以做為台灣人為榮,以做為台灣這個國家的主人為榮為傲,有人說阿扁做總統,台灣的未來走向是否清楚?阿扁要將台灣帶去那裏?很多人說不知道,但我要非常清楚告訴大家,就是「守台灣」、「顧台灣」,阿扁做總統就是要與大家一樣,要守台灣、顧台灣,不能讓台灣被視為人家的一部分、被侵略、被統一、被稱為是地方政府、一省或特別行政區,這是身為台灣領導人要守好台灣的責職及義務,因為台灣是我們的寶及驕傲。
另外剛才也有人提到,要找出一個對岸願與之談判的人選來推動兩岸良性互動,我要請較大家誰是最適當、對岸願與之談判的人選?當然不是阿扁,但如是4月底5月初到北京去的那2位,各位信得過嗎?那北京當然非常願意,因為他們接受一個中國,因為他們接受九二共識,阿扁反對一個中國這樣的主張迷思,也無法接受不存在的九二共識,所以問題就出在此,所以我們不是要找出對岸願與之談判的人選,最重要的是這一個與對岸談判的人選是可以代表2300萬台灣人民及台灣國家整體利益,這才是我們最適當的人選。
【資料來源:總統府新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