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陳總統接見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法雷歐馬維加(Eni Faleomavaega)

  • 發布日期:96-12-06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法雷歐馬維加(Eni Faleomavaega),對訪賓蒞台訪問,代表政府與台灣2,300萬人民表達誠摯的歡迎與感謝之意。

總統與訪賓晤談前致詞內容為:

非常高興在今年8月跟主席閣下在這個地方見面之後,短短的4個月能夠再度喜相逢,內心感到非常愉悅,這次主席特別要專程南下高雄,參加美屬薩摩亞委託高雄造船公司所承做的兩艘漁船啟用典禮,我相信這也是整個南太地區和台灣非常重要一個連結與合作的里程碑,我們非常高興漁船能夠建造完成並正式啟用。

當然也要特別感謝在今年5月9日於華府雙橡園所舉辦與台灣南太友邦元首餐會場合中,主席閣下也應邀出席,給予很多的指導,讓這個餐會非常熱鬧、成功,再次表達由衷的感謝之忱。另外在今年的7月底,聯邦眾議院審議由台灣連線共同主席夏柏特(Steve Chabot)眾議員所提出的有關呼籲美國政府能夠解除對台灣高層訪美的限制,也就是第136號決議案,當時的主席正是閣下,能夠為台灣仗義執言,特別呼籲美國政府不要受到中國的影響,而怯於與台灣的民選領袖對話,而且一再鼓勵並支持台灣的民主,再一次的代表我國政府向閣下表達最高的敬意。

在今天我也要特別提出幾件事情來就教閣下,希望主席能夠給予從旁關注。其中第一點,我們瞭解到中國北京方面目前正研議在台灣海峽要劃定防空識別區,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最主要是要避免美國、日本利用自由航行無害通過作為藉口,來刺探中國的軍情,但是我們認為他們這樣做是對於台海現狀的破壞與改變,我們不得不注意。何況中國也要在海峽中線的西側劃定新航線,有關這一點,我們認為對於台海的和平、安全與穩定,以及對現狀的破壞與挑戰,是一個很大的威脅,我們希望美國、日本方面,大家能夠對中國北京方面這樣一個不合常理的舉動,給予共同關注。

其次,對於在日前由歐亞基金會所舉辦的國際研討會裡,談到美、台、中三角戰略關係,我在接見卜睿哲等美方朋友的場合中,特別感謝楊甦棣處長對於台灣的一些肯定、支持與期許。其實楊處長在那一次的專題演講裡再三強調支持並樂觀看待台灣,無論是在民主的鞏固與深化或者經濟的繁榮與進步,這些都是被媒體所忽略的,我們感到非常的遺憾。此外,楊處長的專題演講中也提到,台灣的民主足為中國民主化的典範,這也是讓我們感到非常榮幸並且更加珍惜台灣的民主,希望能夠對中國大陸13億人民發揮燈塔效應。

楊處長在專題演講中也特別提到,其實更為重要的訊息就是美國政府不會介入台灣的內政,特別在關切明年台灣的選舉之餘,到底哪一位總統候選人最後會脫穎而出,美國政府絕對沒有任何意見,而且願意跟任何一位出線的總統進行對話、互動與合作。其實美方所傳遞的這項訊息,跟在2000年本人第一次參選總統的時候,美國國務院所傳遞的,無論是哪一位當選,美國都沒有意見,而且都願意跟新民選總統所組成的新政府來合作,這是完全一樣的,有關這一點我們要對美方表達最高的敬意,而且對楊處長那天的談話,表達高度的肯定、歡迎與感謝之忱。

我們也非常樂見,在明年的新總統誕生之後,兩岸能夠有新的互動與對話,只是我們不能夠一相情願的認為,只要把兩岸的重大爭議擱置,就可以對話。因為擱置爭議,那是7、8年來我們的一個理想、目標,也是我們一再呼籲的重點。要台灣擱置爭議沒有問題,但是要中國領導人擱置兩岸的重大爭議,特別要他們放棄一個中國原則或者兩岸終極統一的結論,並藉此展開兩岸協商,我們並不認為是可能的。

我的意思是說,在2000年本人就任之初,我提出「四不一沒有」的信諾與保證,但是也沒辦法讓如頑石的中國點頭,與台灣政府展開正式的對話與協商,我們覺得非常遺憾、可惜,中國方面真的失掉了當時的機會之窗。雖然在政黨輪替之前,中國國民黨執政期間,制訂了「國統綱領」,主張一個中國並接受兩岸終極統一,但是仍然發生了1996年的台海飛彈危機,而且也沒有因為中國國民黨主張一個中國政策、兩岸終極統一原則,而讓兩岸能夠持續不斷的展開對話與協商,到後來有關於92香港會談、93新加坡會談也中斷了。

北京方面過去的一個中國原則,指的是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現在他們有關一個中國的新論述,已經變成「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他們一再地在國際場合宣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包括台灣在內,是代表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過去講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現在講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這一點是我們絕對沒辦法接受的,縱使馬英九以及中國國民黨,也不敢公開地講他們接受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我們也非常清楚,北京方面所謂的一個中國原則,就是只有一中,不可能接受有所謂的兩個中國,更不容許一中讓你各自表述,他們所謂的一中只有一個表示,那就是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這是我們所沒辦法接受的。

最後要特別一提的是有關入聯公投的議題。我們側面瞭解到在11月28日中國的外交部長楊潔篪特別跟布希總統見了面,而且也要求美國政府必須提高層級,應該由布希總統跟萊斯國務卿出面公開表達對台灣入聯公投的反對之意。中國學乖了,他們不敢跟2,300萬台灣人民為敵,所以他們不敢公然的「嗆聲」,他們認為透過華府施壓台灣,是最近的距離、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比起中國自己直接反對,會來得更有效。

入聯公投目前不可能撤回也不可能改變,而且一定會成案,因為第二階段已經有超過272萬6499份連署書的支持,所以在明年3月22日應該是可以跟總統大選一併舉行,我們認為如果美國的打壓而引起2300萬台灣人民情緒上反彈,其實對台美關係來說,也沒有任何正面的意義,對2,300萬台灣人民希望能夠把入聯的聲音向全世界來傳達,透過最直接民主公投的程序,這也是台灣民主鞏固與深化的一部分,無涉於「四不」的違背、無涉國號的改變,也不違背「四不」的信諾,這一點還請美方能夠清楚瞭解,這是2,300萬台灣人民言論自由與政治思想表達的自由。

誠如昨天晚上甘比亞賈梅總統閣下在國宴的演說裡面特別提到,「分裂的國家是軟弱的國家,團結的國家才是堅強的國家」,所以賈梅總統閣下一再呼籲,台灣內部必須要更團結,這樣才會有力量,所以他也特別提到台灣國家認同的分歧,是影響台灣內部團結非常重要的關鍵因素。我們認為入聯公投可以凝聚內部的團結力,也可以形成台灣內部更大的共識以強化台灣的主體意識,讓國人更加的團結合作,這也是台灣強化國防中,非常重要的全民國防理念一個關鍵所在。

法雷歐馬維加主席則表示,台灣的民主進步與經濟繁榮可以說是台灣影響全世界的最大槓桿,尤其對中國而言,絕對能夠發揮燈塔效應。目前亞太事務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尤其台海關係的變動,更是牽引其他國家的注意,他未來也會繼續努力,為兩岸和平共榮奉獻心力。

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法雷歐馬維加、AIT處長楊甦棣,由我外交部次長朱玉鳳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林佳龍也在座。
 
【資料來源:總統府新聞稿】

類別

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