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女士、先生,以及來自國外的媒體朋友,大家好!
兩天後台灣即將舉行總統選舉及兩項加入聯合國的公民投票。此次選舉與公投不僅攸關台灣未來政局的發展,對兩岸關係也將有重大的影響,本人在此感謝國際社會及友人共同見證台灣的民主發展,並就近期兩岸關係向大家做一個簡短報告。
一、現階段兩岸關係情勢
自從我國於去年由各政黨推動決定進行參與聯合國的公投之後,中國政府對台便展開鋪天蓋地的政治、外交及軍事上的壓迫,操作法律戰及輿論戰的手法,醜化與扭曲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尋求加入國際社會及集體安全保障的基本人權訴求,並在國際間錯誤炮製台灣是兩岸關係衝突與緊張根源的謬論,北京當局藉由此項議題在國際間宣示擁有對台主權,企圖進一步改變我國家地位及兩岸現狀,否認中華民國主權獨立與兩岸互不隸屬的事實,這是近期以來兩岸關係無法正常開展的主要原因。
台灣在缺乏國際空間、遭遇國際政治隔離與排擠的不利情況下,面對中國的強大壓力及國際現實,台灣人民只有用全民集體力量,向外界展現我們的決心、尋求正義的支持與協助。國際社會應該深切瞭解台灣長期遭受中國孤立、打壓的不合理情形,以及中國以「專制武力」對抗「民主和平」的暴力本質。
台灣是個民主的社會,人民有自己的判斷和選擇。公投制度的建立,有助於落實主權在民的真正意涵,是台灣民主制度的重要過程與資產。縱使在中國及國際壓力之下,台灣多項意見調查仍然顯示,高達八成的民眾希望加入聯合國,這是不分朝野黨派、超越統獨意識的全民共識,而「入聯」、「返聯」兩項公投有超過百萬公民的連署,代表「公投制度」與「台灣加入聯合國」議題本身的正當性是毋庸置疑的,無論「入聯」或「返聯」都沒有牽涉改變現狀,也決非挑釁作為,國際社會不應隨中國的指揮棒起舞,應認識到台灣民主深化發展的事實,並且尊重台灣人民應有的政治人權與尊嚴。
2000年民進黨執政以來,儘管國際局勢與台灣內部政經情勢複雜交錯,兩岸關係充滿了挑戰,中國除了不斷提升對台軍事壓力、在國際上持續對我進行粗暴打壓,也一如以往拒絕與我政府進行正式對話。雖然如此,我政府堅持「民主與和平」的兩岸關係發展主軸不變,積極追求兩岸建立和平穩定互動架構的目標也從未改變。
近期以來,台灣積極展現改善兩岸關係的誠意,推動既定的政策與措施,包括呼籲兩岸就重要議題進行溝通,積極推動大陸觀光客來台及貨客包機等三項議題協商;為便利人員往來及人道考量,研議擴大「小三通」等、放寬大陸人士來台就醫及中國配偶申請永久居留、定居要件等措施,並強化人員往來機制之管理;在考量國家整體利益與個別產業利益前提下,鼓勵台商回台投資及研議評估放寬赴大陸相關投資限制等,積極促進兩岸相互交流與互動,讓兩岸關係保持正向發展的機會,相當程度維持兩岸間的和平穩定。由於兩岸關係尚未正常化,中國的壓力不斷,但台灣的相關作為都必須嚴肅考量中國對台的政治企圖,以及維護台灣的主體性與民主自由的價值。台灣雖小,但開放的態度比較積極;中國雖大,但開放的作為充滿政治的考量。
二、未來兩岸關係發展評估
台灣從來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兩岸互不隸屬,這就是台海兩岸的現狀,此一現狀的改變必須經過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的同意。雖然各界無法樂觀期待中國當局能務實面對兩岸互不隸屬的現實、停止對台軍政壓力,但展望選後的兩岸關係發展,本會具體評估兩岸整體基本格局將維持政治上對峙、軍事上對抗、經濟上互動、文化上互通的局面。包括美國與中國都認為不論誰當選,未來都將出現嶄新局面。
我個人也預期,選後兩岸將逐步恢復遭中國片面中斷的相關協商與互動,隨選舉而來的政治對立將會趨緩,是兩岸重新建立互信之契機;中國方面亦將可能因應情勢變化逐步釋出相關措施與政策推動進程,是兩岸掌握相互接觸、良性互動的重要關鍵時刻。
然而,我也必須提醒各位,中國併吞台灣的終極目標沒有改變,北京當局雖然以防獨優先,但也絕對不會停止以武力促統、及外交壓迫的威逼。國際社會面對中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力都想實質參與,但對其軍事擴張的疑慮也日益加深。本人在此也必須強調,國際社會必須將崛起的中國與民主台灣平等看待,否則,未來兩岸關係的壓力都將朝向我方傾斜,對台灣的生存發展及台灣人民基本權益並不公平。況且,台灣雖小,但對中國的影響力及穿透力很大,台灣自由與民主的發展模式足供中國借鑑,一個民主與人權的中國才是世界之福,才是東亞穩定的力量,這方面台灣對國際社會的貢獻是不容忽視的。
多年以來,主張兩岸應該以和平方式解決爭議的聲音,已是國際輿論的主流,這是兩岸都無法迴避的歷史責任。面對未來,兩岸必須在「對等、互惠」的原則下,積極創造交流互動之新關係,而體現這種新局最具有意義的作法,就是建構兩岸政府間的實質對話,在對話中尋求化解爭議,為兩岸人民謀福祉,如此,不僅為兩岸關係的正常化目標鋪路,也符合國際對台海情勢的普遍期待。
面對選後兩岸新情勢的開展,我們在此也要提出以下5點呼籲:
一、呼籲中國移除「一中框架」之政治障礙,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共同促進兩岸和平與發展,攜手推動兩岸關係正常化。
二、呼籲中國以理性的態度、冷靜的思維看待並接受台灣選舉與公投的民主結果,並改變對台僵化的思維與策略。
三、呼籲中國撤除飛彈、停止外交打壓與廢止「反分裂國家法」,打消企圖片面改變臺海現狀的挑釁作為,減緩造成兩岸對抗與區域不安的危險因素。
四、呼籲中國停止政治考量,回歸務實及制度面的正常互動,就兩岸間相互關切的議題,儘速在不預設前提的情況下恢復與我政府的協商與談判。
五、呼籲國際社會正視中國非和平崛起對國際與亞太區域均勢與穩定產生之可能危機與影響;國際社會應要求中國放棄以武力對抗台灣民主發展,並協助台灣參與國際社會。
最後,本人也歡迎中國大陸各界及國際社會共同見證台灣民主選舉與公投深化過程,見證台灣的未來並不是由一個人、一個黨或其他國家來決定的,而是由生活在這片土地的全體民眾來決定。我們相信台灣民主的體制運作結果,將能有效提供中國大陸民主化的新思維,對雙方未來在積極推動兩岸關係具有關鍵性的意義,更有建構兩岸正常化關係的深層意涵。兩天後,不論哪一黨候選人在大選中勝出,為未來兩岸關係發展創造出更和平、更積極、更寬廣的空間的目標應該是一致的。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