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香港移交20週年情勢發展與臺港關係」研討會張副主委致詞參考稿

  • 發布日期:106-06-23

張會長,來自臺港的各位貴賓朋友、各位媒體朋友、各位女士先生,大家早安大家好!

很高興今天能夠前來參加「香港移交20週年情勢發展與臺港關係」研討會,尤其是看到了許多來自香港的朋友,讓我備感親切。我想這是因為臺灣與香港之間,向來保持著一份特殊的情誼,也是因為臺灣與香港的民眾,都長期、持續地關注、欣賞並且分享著彼此在不同的領域,勤奮努力所獲致的傲人成就:香港作為重要的世界金融中心,自由貿易與高度經濟發展,舉世稱羨;而臺灣在過去的30年當中,也由威權體制和平地轉型,擁有日漸成熟的民主政治,成為華人世界的民主典範。

再過一個星期, 7月1日,就是香港移交中國大陸20週年,今天舉辦這個研討會,有其特殊意義。自1978年中共召開11屆3中全會,提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經濟實力大幅躍升,現在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近年更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其言行都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焦點。今天,我們回顧香港20年來的發展,同樣是在客觀檢視20年前中國大陸對國際與香港人民許以「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承諾的實踐情形,也可以讓國際社會客觀的評估,中國大陸所展現的國際承諾履行能力與誠信是否相符。

以下我謹就香港移交20年情勢發展與臺港關係,提出觀察心得就教於各位。

我們很高興看到,香港在移交20年後,仍然連續獲得美國傳統基金會評選為世界最自由的經濟體,瑞士洛桑學院也評比香港的經濟競爭力是世界第一,而在世界銀行所公布的「2017年營商環境報告」,亦名列全球第四名,在亞洲諸國僅次於第二名的新加坡。另在英國智庫Z/YEN集團所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香港也與紐約、倫敦、新加坡、東京等城市共列全球前五大金融中心,同時,香港目前也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不過,我們也注意到國際評比機構指出,因為中國大陸本身經濟體質的未臻健全,讓陸港經濟連動升高了香港的經濟風險。

同時,香港在無國界記者組織的全球新聞自由度排名,由2002年首次調查的第18名到2016年的第73名,短短15年間大幅倒退55名,而各方的評論多指向中國大陸近年來對香港傳媒的攏絡、施壓以及收購,是香港媒體「自我審查」,新聞自由度下降的主因。

國際社會與我們也同樣關切香港的高度自治權與司法獨立能否繼續維持。中國大陸在2014年6月發表「一國兩制」白皮書,宣稱對香港擁有全面的管治權,並說「高度自治權不是完全自治,希望港人能正確理解『一國兩制』的實質內涵」。同年8月,中共「人大」的「831」政改方案,為民主普選設置更高門檻,引發歷時79天,舉世關注的「雨傘運動」,以及2017年「人大」釋法致兩位民選議員資格遭取消等,都引起國際社會對基本法保障香港高度自治是否遭干預的質疑。

另外,銅鑼灣書店事件發生後,包括林榮基先生在內的書店人員陸續揭露被中國大陸當局拘捕的過程,更讓國際社會對於香港民眾的人身安全與基本權利能否獲得有效保障,感到擔憂。在此,我必須說,如果中國大陸的崛起只是經濟力量的增強,但在民主、自由、人權與法治上仍然停滯不前,這樣的「崛起」將難以獲得世人的尊敬。

我們再來看看,香港大學所發布的最新民意調查結果,香港18歲至29歲的年輕人自認是「廣義中國人」(即「中國人」或「香港的中國人」)的比率,竟只有3.1%,創下移交以來的新低。我們希望中國大陸能夠反思,為何香港已移交近20年,中國大陸仍無法提升香港民眾的認同,這實在不是一句「不允許以高度自治為名對抗中央權力」就能夠搪塞的。

接下來,我想談一談政府對港政策立場及臺港各層面的交流情況。政府對港的一貫政策就是,支持香港的自由、民主、法治、安定與繁榮。在香港維持自由經濟制度與自治地位的前提下,將之定位為有別於中國大陸其他地區之特別區域,並制定「香港澳門關係條例」,積極推動臺港各項交流,此政策是有其一貫性與持續性。因此歷屆政府均採取積極開放作為,致力發展更緊密的臺港關係。

在臺港交流方面,在政府的支持與民間自發性的推動下,長期以來一向非常熱絡,以2016年為例,臺港貿易總額已超過日港貿易總額,達到470億美元,臺灣躍升為香港第3大貿易夥伴;香港居民訪臺人數超過132萬人次,較1997年成長超過5倍;臺灣赴港則逾200萬人次,為香港第2大客源市場。香港在臺就學人數在過去10年成長近8倍,達8,190人,居海外留臺學生的首位。

在臺港官方互動方面,2010年臺港政府分別成立「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及「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平臺後,雙方互動漸趨頻密。2011年我政府駐港機構更名為「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港府也在臺設立辦事處,臺港實質關係獲得提升。

最近幾年來,我們也陸續實施香港居民網路申辦來臺簡化措施,促成港府給予我國人免費網簽待遇;簡化香港居民搭乘郵輪來臺程序,擴大觀光效益;簽訂「臺港航空運輸協議」、「銀行監理合作備忘錄」,便利臺港往來並強化雙方金融合作;擴大香港高等院校學歷採認、放寬香港學生就學、入出境、居留及畢業後申請在臺定居的條件規定,吸引更多香港學生來臺就讀。政府並持續透過「策」、「協」兩會平臺及雙方派駐機構正常運作,維繫臺港關係。上述作為已為臺港間長遠的交流合作與良性互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去年520後,隨著兩岸情勢的發展,臺港官方互動也受到一些影響。但我們認為,臺港間緊密的交流、瞭解與合作,有助雙方共創榮景,共享實益。因此,我們也要呼籲港府拋棄保守心態並展現更大的彈性,以務實積極的態度讓臺港關係朝更健康、更正面的方向往前推進。

臺灣與香港共同分享民主自由與人權法治等普世價值,而對於這些價值的看法,卻是臺港民眾與中國大陸間最遙遠的距離。我們呼籲中國大陸,勿違背對「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承諾,要傾聽香港人民對於民主制度與價值的訴求,正面與及時的回應,落實對國際社會與香港的制度承諾,唯有如此,香港才能穩定與繁榮的發展,兩岸才有相互理解、共享價值的契機,國際社會才會增加對中國大陸的信任。

最後,我謹代表陸委會謝謝大家今天的參與,以及港友會的費心安排,並祝大家事業成功、身體健康、闔家平安。謝謝大家。

類別

1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