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民國95年

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一日(2006.1.1)
  陳總統發表元旦祝詞表示,不論未來兩岸關係如何發展,都必須符合「主權、民主、和平、對等」的四大原則。並強調兩岸經貿政策所追求的不是個別或企業本身的經濟利益而已,台灣能夠永續發展才是我們所追求的最大利益。具體而言,政府的角色必須「積極」負起「管理」的責任,才能「有效」降低「開放」的風險。執政者必須著眼於國家長遠的發展,為可以預見的風險把關,扮演經濟安全的守門人,不能夠討好或取巧。「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將是未來兩岸經貿政策的新思維與新作為。

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一日(2006.1.1)
  陸委會發佈新聞稿表示,「積極管理」是為了確保台灣的自主性和經濟的永續發展,也是作為「有效開放」的堅實基礎。將兩岸經貿政策簡化為「開放」與「緊縮」是嚴重的扭曲事實;唯有政府和民間企業能確立我們有足夠的自信與能力加以管理,探討推動特定的開放措施才具有意義,也才能降低開放的風險,更可以獲得全民的支持與認同。

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三日(2006.1.3)
  陳總統接見英國國會小組共同主席、上議院議員福克納勳爵訪問團時表示,過去數年乃至未來的兩岸的經貿政策基調已經確定,並未改變,只是將過去執行面未做好管理之處有所調整及修正。沒有「積極管理」就不可能「有效開放」,做不好積極管理,就寧可不開放,這是「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核心價值的所在。

民國九十五年一月六日(2006.1.6)
  陳總統日前致函天主教教宗本篤16世,響應教宗2006年世界和平日文告盱衡世局。函中表示,兩岸對話之開啟與臺海之和平穩定,為吾人永不退卻之努力目標。臺灣在兩岸關係上,仍將繼續秉持追求「善意和解、積極合作、永久和平」之堅定立場。因此籲請 聖座持續關切中國之人權與宗教自由,並促使中國撤除對臺飛彈部署及放棄武力犯臺,以確保臺海與亞太地區之和平與穩定。

民國九十五年一月六日(2006.1.6)
  陸委會發佈新聞稿表示,政府推動憲政改造工程是為了深化台灣民主,強化政府良好的管理與效能,提升台灣社會的公正與公平,以及讓台灣成為一個具有競爭力的現代化國家。而中共一向將我民主政治的基本運作、維護台灣主體性、拓展外交活動空間等,均詮釋為所謂「法理台獨」,這反映出中共是另有政治圖謀之外,也突顯她對民主政治的恐懼。中共這種政治操作,不僅不會得到國際間的認同,也突顯其對「民主」認知上的貧乏,更嚴重阻障了兩岸關係的和平與發展。

民國九十五年一月十一日(2006.1.11)
  陳總統主持海巡署查緝能量展示暨誓師典禮時表示,由於能源短缺的問題日益嚴重,更加速了中國大陸對東海及南海等地區海底資源的探勘與開發,不但引起周邊情勢的緊張,更對我國家安全及主權的維護造成嚴重的威脅,我們必須予以高度的重視並審慎以對。

民國九十五年一月十六日(2006.1.16)
  陳總統接見美國民主黨政策菁英團團員時表示,所謂「終極統一論」完全違背「主權在民」的民主精神,台灣的前途、未來與命運只有2300萬台灣人民才有權決定。

民國九十五年一月十七日(2006.1.17)
  陳總統視導金門時強調,兩岸軍力現況在質與量上出現向中國嚴重傾斜的失衡現象,在中國逐年增加對台戰術導彈部署數量到現階段的784枚,以及去年三月中國人大通過所謂的「反分裂國家法」,授權中國人民解放軍以「非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後,更為兩岸關係增添巨大的變數。

民國九十五年一月十九日(2006.1.19)
  陳總統接見韓國「21世紀經濟社會研究院」理事長柳晙相時表示,當台灣內部有人倡議海峽兩岸實行三通之際,朝鮮半島的經驗很重要也值得我們參考,南北韓間除基於人道因素外並無真正直航,因此,基於台灣的國家安全及國家最大利益,對於兩岸三通我們必須更為審慎。

民國九十五年一月廿九日(2006.1.29)
  陳總統在台南縣與鄉親歡聚新年團圓餐敘前致詞時表示,台灣應該要走自己的路,並應認真思考否要廢除國統會、廢除國統綱領此一嚴肅的課題。

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二日(2006.2.2)
  陸委會發布新聞稿指出,總統日前提出要認真考慮廢除國統會與國統綱領的議題,有助於提醒國人對於一些環境背景已有重大變遷的事項,應予以重新檢視。國統會與國統綱領設定,與中國統一為唯一及終極的目標,這是黨國體制的餘緒,完全不符理性民主的期待,也違反「台灣前途應由2千3百萬台灣人民自由意志選擇」的主流民意,確實有加以討論、檢討與研究的必要。

民國九十五年二月六日(2006.2.6)
  陳總統參加95年大陸台商春節聯誼活動致詞時指出,未來政府將進一步透過法規、稅制、土地、勞工、資金及技術等方面的協助與配合,強化台灣投資與經營的環境,全面推動招商活動,吸引更多的外資,包括台商的資金在內,積極回流台灣、投資台灣,使台灣產業的體質更為健全壯大、未來發展的腳步能夠走得更為平穩。

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七日(2006.2.7)
  陳總統參加「台北市台南縣同鄉會」新春團拜,致詞時強調,國家的主權不可能分割及分享,台灣的國家主權屬於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絕不能與中國十三億人民共同分享。

民國九十五年二月八日(2006.2.8)
  陳總統參加工商團體95年春節聯誼致詞表示,我們必須拉大我們的視野和格局,不要把眼光侷限於眼前的利益,並深陷在兩岸經貿這個狹小的框架之中,而要放眼全世界,嚴肅的思考台灣永續發展的主體性和利基在哪裡。唯有自己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和發展的命脈,任何的市場都可以是我們的市場和發展的立足點。

民國九十五年二月八日(2006.2.8)
  陸委會發布新聞稿表示,有關兩岸客貨運包機及大陸人民來台觀光等議題,是政府既定的兩岸經貿政策,我方早已完成規劃,並具體指定安排協商聯繫的窗口。中共方面若真有誠意,應該盡速透過雙方窗口,具體回應我方建議,積極展開兩岸相關議題協商的安排。

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九日(2006.2.9)
  陳總統出席外交部主辦的「駐台使節及代表春宴」致詞時表示,兩岸軍事優勢逐步向中國傾斜的事實,已經引發美、日等亞太國家的高度憂慮。國際社會過度姑息縱容中國對台「不武卻瀕武」,忽略台灣人民「愛民主、要和平」呼聲的結果,已經形成對兩岸政治與軍力關係嚴重失衡的誤判,進而威脅「台灣民主」、亞太「民主社群」與美、日等國在西太平洋的安全利益。

民國九十五年二月十二日(2006.2.12)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日前接受英國BBC HARDtalk TV採訪指出,一九四九年以來兩岸就沒有隸屬關係,一九九六年後台灣擁有民選總統和國會,象徵台灣的主權地位,政府在領土範圍內也有排他性管轄權,是實質的獨立國家。

民國九十五年二月十四日(2006.2.14)
  陳總統參加「國際衛生醫療合作策略聯盟」成立大會,致詞時表示,中國的禽流感疫情將嚴重威脅全世界,有鑑於兩岸三地往來頻繁,屆時港、台必將首當其衝。來自中國的禽流感威脅絕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令全世界衛生單位都不敢掉以輕心的嚴肅課題,然而自2003年爆發SARS疫情以來,中國當局一貫隱藏不報的作法,不但是全球最大的「防疫黑洞」,更是無視其本國及其他國家人民健康權益的不道德行為。

民國九十五年二月十五日(2006.2.15)
  陳總統主持二級上將晉任暨授勳典禮時表示,中國堅持台灣是中國的一省、是中國的地方政府這樣違反台灣主流民主的前提。作為負責任的政府,不能讓台灣的主權被併吞、不能讓台灣的安全受威脅,更不能讓台灣的前途被任何個人或者政黨來決定。

民國九十五年二月廿二日(2006.2.22)
  陳總統接見美國聯邦眾議員席門斯(Robert R. Simmons)時表示,國統會及國統綱領是在荒謬年代的荒謬產物,最主要是在於其違背了「主權在民」的精神,並剝奪台灣人民對台灣未來走向的最後自由選擇權。

民國九十五年二月廿二日(2006.2.22)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見德國國會議員訪台團時表示,中共近年來的軍力快速增長,對台灣威脅與日俱增,嚴重腐蝕「四不一沒有」的前提基礎。台灣是個民主國家,人民應有自由意志去選擇台灣的未來,國統會及國統綱領是黨國舊時代的產物,其設定與中國統一是唯一及終極的目標,明顯違反台灣現狀,也完全不符主流民意的期待。

民國九十五年二月廿三日(2006.2.23)
  陳總統接見德國國會議員訪問團時表示,對岸中國不僅完全不承認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也不尊重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的自由選擇權,更以非和平手段威脅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企圖矮化台灣、將台灣去政府化,這與統一前兩德的情形,絕對無法同日而語。

民國九十五年二月廿六日(2006.2.26)
  陸委會發表嚴正聲明指出,中共當局一方面無所不用其極地抹黑污衊,一方面企圖以各種口惠遮掩其消滅中華民國的舉措,中共當局對台海現狀一再嚴重挑釁,否定我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並限縮台灣人民自主權的作法,不僅嚴重損害兩岸關係發展,斲傷台灣人民的感情,更對東亞區域和平與安全構成威脅。

民國九十五年二月廿七日(2006.2.27)
  陳總統主持國安高層會議,發表七點聲明,並裁示:基於中國持續以軍事威脅及《反分裂國家法》等非和平手段意圖片面改變台海現狀,今國安高層會議綜合國安會所提報告建議及相關單位之討論共識,作成「「國家統一委員會」終止運作,不再編列預算,原負責業務人員歸建;《國家統一綱領》終止適用,並依程序送交行政院查照。」之決議。

民國九十五年二月廿八日(2006.2.28)
  陳總統批示:「同意:『國家統一委員會』終止運作,不再編列預算,原負責業務人員歸建;《國家統一綱領》終止適用,並依程序送交行政院查照。」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一日(2006.3.1)
  行政院會以報告案方式,對國統綱領終止適用的處理結果予以查照,行政院長蘇貞昌在會中表示,終止國統綱領的適用,意義在於尊重2300萬人民的意志,維護台灣的自由民主及台海的現狀,保護台灣人民對未來的自由選擇。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一日(2006.3.1)
  陸委會向中國大陸台商發表公開信,說明政府決定國家統一委員會終止運作、國家統一綱領終止適用,是為了確保中華民國的長治久安,並維護台灣2,300萬人民選擇未來的自由意志。陸委會也鄭重表明,政府致力維護兩岸現狀的努力不會改變,也會繼續推動兩岸互利雙贏的交流措施,並且會儘一切努力營造出長期穩定的環境,讓台商能安心在大陸經營事業,為台灣經濟繼續打拼,更可以對台灣民主前景具有信心,讓大家沒有後顧之憂。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三日(2006.3.3)
  陳總統接受日本「讀賣新聞」國際部部長原野喜一郎、國際部主任若山樹一郎及該報台北支局長石井利尚專訪時表示,台灣的前途與兩岸關係,只有2300萬台灣人民有權利作選擇與決定。台海和平的現狀,不僅是台灣的利益,也是日本與美國的共同利益,更應該受到維持。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三日(2006.3.3)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受香港「東方日報」專訪時表示,終止國統會及國統綱領符合維持現狀,「終統」後無論陸委會的角色以至台灣的兩岸政策,都不會有改變。外界指台灣在「終統」後會緊縮兩岸政策是錯誤的,以前宣布過的政策,目前為止會繼續推動,包括中國旅客到台觀光、兩岸貨客包機,以至媒體的交流,台灣都會繼續推動。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三日(2006.3.3)
  陸委會黃偉峰副主委主持記者會時表示,中華民國作為主權獨立的國家,任何現狀的改變,都需要台灣2300萬人民同意,這是國內最大共識。北京政府不斷增加飛彈部署,不時使用威脅語言恫嚇台灣人民,更在去年3月14日制訂「反分裂國家法」,企圖將非和平手段加以合法化,這種做法才是真正改變台海現狀。台灣人民當然有權選擇台灣前途。中共完全不了解台灣民主政治的運作,對於「終統」一事的解讀也是完全錯誤。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六日(2006.3.6)
  行政院蘇院長在立法院作終止「國統會」運作、《國統綱領》適用相關決策專案報告時強調:「國統會」及《國統綱領》為黨國不分時代的產物,當年中國國民黨以黨領政,逕自設定統一為兩岸間唯一且終極目標,嚴重違反民主程序,更牴觸主權在民的基本價值。「國統會」終止運作及《國統綱領》終止適用,其真正的價值在於尊重2,300萬人民的意志,維護台灣自由、民主及和平現狀,保護台灣人民對於未來的自由選擇。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六日(2006.3.6)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在立法院回答立委詢問時表示,我們不排除跟中國大陸進行任何議題的協商、接觸,但中國卻設定以一個中國為條件,阻礙雙方互動。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六日(2006.3.6)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受「日本經濟新聞」訪問時指出,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主權屬於2300萬人民,未來前途只有全體台灣人民可以決定,並非由中國決定,這是我們確切不疑的立場,也是台灣人民最大的共識。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八日(2006.3.8)
  行政院通過陸委會的提議,將一年前北京當局制定反分裂國家法的日子3月14日這一天定為「反侵略日」。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十日(2006.3.10)
  陳總統接受德國「法蘭克福廣訊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專訪時指出, 德國的統一,完全是秉持民主、主權、和平、對等的四原則,並且完全尊重兩德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沒有訴諸武力或者非和平的手段。海峽兩岸目前的情況是,中國不承認、不尊重、也不接受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甚至把台灣視作中國的一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說要「寄希望於台灣人民」,但卻不尊重2300萬台灣人民自由意志選擇的權利,何況又通過要併吞台灣、要侵略台灣的所謂「反分裂國家法」,是採取武力或者是其他非和平的手段。總統強調,兩岸的歧見、台海的爭議,只有透過對話和平解決,在主權、民主、和平、對等四大原則之下,我們願意隨時隨地跟中國政府展開接觸、對話與協商。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十一日(2006.3.11)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在「台海飛彈危機十週年」研討會上指出,儘管1996年飛彈危機已過十年,但台海危機從未消失,因中國軍事力量不斷擴張,武力犯台準備愈加明顯,台海情勢依然複雜,區域和平仍受嚴重威脅。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十二日(2006.3.12)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參加「『反分裂國家法』通過一週年之回顧與前瞻」座談會演講時表示,面對中國制定「反分裂國家法」並積極操作對台兩手策略的新情勢,政府盱衡全局後,明確提出優先推動的協商事項及主動邀訪中國官員協商,這是我方所展現的最大善意與誠意,我們也期待中國當局能夠作出相對的調整與改變,排除阻礙開展兩岸良性互動的障礙,以開啟兩岸和解共生的新時代。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十三日(2006.3.13)
  陳總統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駐東北亞支局總局長Anthony Faiola與駐北京分社主任Edward Cody專訪時表示,台美雙方都非常清楚,所謂維持現狀,當然是指維持台灣民主、自由、人權的現狀,及台海和平穩定的現狀。所以雙方都非常清楚,也了解我們對國統會終止運作、對國統綱領的終止適用,無涉於現狀的改變。根據各項的民調,超過八成、甚至八成五都主張,台灣的前途應交由台灣的住民自由選擇、決定。所以我們終止國統會的運作、國統綱領的適用,最主要是我們要把決定台灣前途的自由權利還給台灣人民。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十三日(2006.3.13)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受中央社訪問時指出,將來如果要啟動兩岸直航,政府也會依照2003年8月15日的兩岸直航評估報告,規劃相關安全事項;不過,最重要的仍然是要透過兩岸政府協商,才能避免安全的顧慮。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十四日(2006.3.14)
  針對中國當局發表若干不當談話,陸委會發佈新聞稿強調,我政府基於堅守「捍衛民主」及「維護現狀」的重要原則終止「國統會」運作及「國統綱領」適用,不涉及台海現狀之改變;政府尊重2300萬台灣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也堅持任何國家或政黨不得為台灣人民的自由選擇預設前提或終極目標,中國當局領導人惡意批評陳總統,是完全不瞭解台灣民意主流。
  陸委會並呼籲中國當局:立即終止「反分裂國家法」適用;放棄虛幻的「一中」原則; 立即實施政治改革工程。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十五日(2006.3.15)
  陳總統接見帛琉共和國眾議院議長梅薩貝魯(Augustine Mesebeluu)夫婦時表示,台灣的前途與未來只有2300萬台灣人民才有權作最後的選擇與決定,台灣的現狀如果要有任何改變,也只有2300萬台灣人民透過公投的民主程序才能夠進行。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十五日(2006.3.15)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見甘比亞外交部長H.E. Lamin Kabba Bajo時指出,台灣有權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獲得必要的的專業醫療衛生資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卻因中共打壓被排拒在外。台灣作為積極、負責任的國際公民,卻頻遭中共阻撓無法進入聯合國,這對台灣2300萬人民來說非常不公平。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十六日(2006.3.16)
  陳總統接見「留日台灣同鄉會回國致敬團」時表示,去年11月美國布希總統在京都發表演講時指出,台灣有超過八成以上的民眾主張台灣的前途應該要由2300萬的台灣人民自己決定,而「國統會」及「國統綱領」的終止運作及適用,正是要把決定台灣前途自由選擇權利完整的還給台灣人民,這是台灣的民主進一步鞏固與深化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十七日(2006.3.17)
  陳總統接見「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成員時表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就是「積極管理、有效開放」,這才是真正原先八個字的本意。中國大陸可以是一個市場,但絕對不是台灣唯一的市場,也不是最後的市場,或者全部的市場,因此我們一再地提醒政治的風險與商業的風險,相信是所有的台商朋友都應該要去重視的。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十八日(2006.3.18)
  陳總統參加「318護民主反併吞」大遊行時表示,台灣要成為正常的民主國家,除了要有公投權利之外,對台灣的前途,也一定要有自由選擇權利,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的主權屬於2300萬台灣人民,台灣的前途唯有2300萬台灣人民才有權利作決定,台灣的主權更不能分割、也不能與人分享,台灣的前途不是中國13億人所能決定的。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廿一日(2006.3.21)
  陳總統在接見日本民主黨前代表岡田克也眾議員時重申,兩岸議題的任何爭議皆須透過對話和平解決,不得訴諸武力或任何非和平手段,他強調,捍衛台海和平穩定是日、美、台的共同利益,台灣一定會矢志扮演好台海和平穩定捍衛者的角色。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廿二日(2006.3.22)
  行政院長蘇貞昌接見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楊甦棣時強調,政府對兩岸的交流抱著開放的態度,現在的問題是中國不願與台灣協商,讓兩岸交流可能產生的許多管理原則無法確定,增加了國家安全的風險。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廿三日(2006.3.23)
  陸委會劉德勳副主委在記者會指出,中共長期以來一直堅持以一個中國原則來發展各種兩岸關係的框架,所以從各種角度上希望以這樣一中前提的框架,在政治上、外交上及經濟上產生對台灣的孤立、吸納效果,最終目標就如同去年所制定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的目的一樣。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廿四日(2006.3.24)
  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指出,從中共的憲法、去年的反分裂法以及今年十一.五的相關規定,都可以看出,「大陸地區」是沒有中華民國存在的空間。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廿六日(2006.3.26)
  行政院長蘇貞昌與媒體茶敘時表示,兩岸互動應採和平、對等、互惠原則,這點絕不打折。在此架構下,兩岸政策兩大原則為「台灣主體性」、「政策主動性」。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廿七日(2006.3.27)
  陸委會召開委員會議,會中就中共規劃「海峽西岸經濟區」及其對未來兩岸關係之影響提出報告中指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概念,符合中共一貫對台工作思維,雖強化其經濟資源吸納的策略與手段,但最終目的仍是將「兩岸交流國內化、地方化」,政治統戰意涵遠大於經濟交流的利益考量。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廿七日(2006.3.27)
  陸委會召開委員會會議,針對國人或法人(團體)擔任大陸地區職務或為其成員相關規定之主管機關,是否包含地方政府乙事,陸委會提出報告中指出,現階段有關國人或法人(團體)擔任大陸地區職務或為其成員等事務,仍宜由中央主管機關統籌處理,並先行建置處理模式,以利未來思考地方政府協助相關事項時,有遵循之參考機制。另為避免施行細則第46條所指主管機關恐被引申為地方政府之疑義,為杜絕爭議,陸委會將依循法制作業程序,儘速研修施行細則,以期明確相關規定之主管機關意涵。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廿九日(2006.3.29)
  陸委會記者會重申,我國任何政黨或民間團體赴大陸進行交流,只要依法進行,都在許可的範圍,但是在交流過程中,如果觸及與中共協商涉及公權力或臺灣人民權利義務事宜,在沒有經過政府依法同意及授權下,其行為在法律上是無效的。陸委會也再次呼籲朝野各界能共同維護我國民主法治,以面對謀我日亟的中共當局。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卅日(2006.3.30)
  陳總統接見法國國民議會議員于諾(Michel Hunault)、卜法(Loic Bouvard)及隆克勒(Francois Loncle)時指出,1989年中國發生天安門事件,對無辜百姓、年輕人進行武力鎮壓,有鑑於此,歐盟國家決議對中國進行武器禁運,迄今尚未解禁,主要係因為中國人權並無太大改善、對台海爭議企圖以武力解決,並將大規模毀滅性武器銷往第三國,總統認為,在上述問題未獲圓滿解決之前,歐盟國家應該維持武器禁運的決議,否則無異變相鼓勵不民主的中國以武力對付民主台灣,同時危及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卅日(2006.3.30)
  陳總統出席「台灣醫衛行動團隊」成立酒會時表示,台灣與一向慣於隱匿疫情的中國僅一海之隔,而且兩岸人員、物資往來頻繁,在國際嚴重關切禽流感威脅以及全力防堵疫情出現漏洞之際,若台灣持續被排除在國際防疫體系之外,一旦中國禽流感疫情爆發大流行,台灣人民的生命安全勢必受到嚴重威脅,也可能直接影響到其他國家。因此,呼籲國際社會支持台灣加入WHO,協助2300萬台灣人民獲得應有的衛生人權,不要讓中國的無理政治阻撓造成台灣的遺憾、甚至世界的遺憾。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卅一日(2006.3.31)
  陳總統接見「日華議員懇談會」副會長龜井久興(Kamei Hisaoki)眾議員時表示,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的極權統治是對民主、自由、人權及和平等普世價值最大的灼傷與破壞,也將對整個亞太區域安全、和平及穩定造成隱憂。並強調,維持現狀就是要維持台灣民主、自由、人權的現狀,特別是要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現狀。中國的軍事擴張、軍事預算的增加及飛彈的部署,是對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的改變及破壞,中國對台灣的武力威脅,日、美兩國也會受到影響。

民國九十五年四月三日(2006.4.3)
  陳總統參加「2006年國際醫院聯盟泛亞太區域會議」開幕典禮時強調,中國一再阻撓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無理杯葛台灣與世界其他國家在共同對抗禽流感等衛生議題上進行合作,不但造成2300萬台灣人民的損失,更嚴重地與「醫療衛生無國界」這個普世價值背道而馳。

民國九十五年四月三日(2006.4.3)
  陳總統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會面,並就軍購、兩岸關係、九二香港會談、終統等議題進行意見交換。陳總統指出,「四不一沒有」最重要的精神、最主要的核心價值在「維持現狀」,「現狀的維持」應指對台灣民主、自由、人權現狀的確保,特別是對台海和平、穩定的確保,這才是現狀的維持。對岸的九二共識並沒有接受一中各表,他們還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才是九二共識,所以,不能夠落入陷阱。陳總統亦強調對於兩岸關係未來如何演變,只有2300萬的台灣人民才有權力來決定,要尊重2300萬台灣人民自由選擇的權力,也要尊重2300萬台灣人民自由選擇的結果,不能夠預設前提,也不能夠預設結論,這才是真正的民主,所以整個過程就是為了推動台灣的民主。

民國九十五年四月七日(2006.4.7)
  陳總統接見美國兩岸事務學者專家訪問團時表示,台灣的核心價值就是民主價值的鞏固與深化,台灣前途與現狀改變與否,只有2300萬台灣人民有權決定,而決定的方式就是透過公民投票此一民主程序來進行。

民國九十五年四月十日(2006.4.10)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見由Mr. Jose Pomes Ruiz擔任團長的歐洲議會友台小組時指出,中國只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根本不承認「各自表述」。不論從中國所制定的「反分裂國家法」內容,或是上(3)月中國人大通過的「十一五規劃綱要」,皆載明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

民國九十五年四月十日(2006.4.10)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見由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白樂崎擔任團長的美國兩岸事務學者專家訪問團時表示,中國大陸執意強行制定、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完全無視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現狀。中國大陸明定統一是台灣人民的義務與神聖職責,已經片面改變台海現狀。此外,中國大陸持續擴張軍力與對台灣的外交打壓等,也是改變現狀的明確事證。因此,籲請美國支持台灣,防止兩岸現狀被改變。

民國九十五年四月十一日(2006.4.11)
  陳總統接見由Pomes Ruiz副主席領隊的「歐洲議會友台小組訪問團」時強調,只要中共不放棄一黨專政的極權統治,任何人都不應逼迫台灣人民接受所謂終極統一;但只要中共能放棄一黨專政、極權統治,只要經過台灣人民的同意,未來兩岸發展任何形式的關係,都不排除任何的可能。

民國九十五年四月十一日(2006.4.11)
  陳總統接見美國聯邦眾議員林德(John Linder)時強調,兩岸最大的分歧在於雙方生活方式與制度的不同,如果中國能夠放棄一黨集權統治,相信未來雙方針對共同關切的政經議題作進一步磋商、協議,並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民國九十五年四月十二日(2006.4.12)
  陳總統接見澳大利亞聯邦國會執政黨眾議員訪問團時表示,台灣的在野黨追求的是兩岸終極統一,執政黨則堅持民主自決,因為主權在民的精神就在於尊重台灣2300萬住民的自由意願,台灣的前途、兩岸關係,只要經過台灣人民同意,我們不排除任何的可能;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能有預設立場或結論,不能將兩岸終極統一當成2300萬台灣人民的唯一選擇或結論。

民國九十五年四月十二日(2006.4.12)
  陳總統接見比利時國會議員訪問團戴克斯(Alain Destexhe)參議員及Stef Goris眾議員時表示,他所領導的台灣政府與人民並不反對中國人民,但堅決反對中國共產黨一黨極權獨裁統治,所以兩岸最大的不同在於生活方式與制度,因此,台灣人民明知困難重重,但仍勇敢、堅定地走在民主、和平與人權之路。

民國九十五年四月十三日(2006.4.13)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見美國聯邦眾議員林德(John Linder)時表示,政府希望透過包括大陸人民來台觀光及貨客運包機等各項開放政策改善兩岸關係,進而維護台海及亞太區域的穩定。

民國九十五年四月十四日(2006.4.14)
  陳總統接見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Ishihara Shintaro)時指出,中國國民黨馬主席特別表示,對中國而言,所謂的「一中」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半個世紀以一直來不承認中華民國的存在,不但憲法不承認中華民國,而且認為中華民國早在1949年已經滅亡,目前中國對台灣的外交基調是三光:挖光、擠光、堵光台灣的邦交國及在國際舞台角色。

民國九十五年四月十四日(2006.4.14)
  陳總統在接見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訪問團時表示, 此次所謂的「國共會談」、「連胡再會」,是在即將舉行的「布胡會」前刻意排定的。這是中國大陸領導階層企圖混淆國際視聽、製造和平假象,目的在減輕來自美國表示中國大陸應該與台灣民選政府對話的壓力。當中國大陸一日不放棄一黨獨裁、極權專政及武力犯台的企圖、不實施真正民主、自由生活的制度,在此情況下的談判都只是假象。

民國九十五年四月十四日(2006.4.14)
  針對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舉行國共「兩岸經貿論壇」,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發表三點正式聲明強調,我政府對於兩岸定位,始終堅持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主權屬於2300萬台灣人民,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亦為主權獨立國家,兩岸互不隸屬才是真正的現狀。對於包括大陸人民來台觀光、客貨包機、農產品輸銷大陸、刑事犯及經濟犯遣返、台商投資保護及智慧財產權等議題均持開放態度,並願與中共方面就所涉問題進行務實協商,由於這些議題涉及公權力,依法必須由政府主導協商。中共應儘速採取正面積極態度,與我政府進行對話與協商,開啟兩岸間正常的往來與互動。

民國九十五年四月十五日(2006.4.15)
  陳總統主持空軍「鷹眼機全戰備成軍暨年度校閱典禮」致詞時表示,中共政權對我的軍事威脅與恫嚇從來沒有片刻停止過。同時,近年來更透過所謂的「法律戰、輿論戰、心理戰」等「三戰」的攻勢,企圖對台政治、軍事及外交鬥爭開創有利的條件。在軍備擴張方面,中共軍力的大幅提昇明顯超過基本防衛的需求,已引起包括美國、日本等國在內的鄰近國家高度的關切,台灣身為中共政權軍事威脅直接的目標,以及全球自由民主陣營的一員,我們不但要對自我的防衛負完全的責任,更要對區域的安全、穩定與和平貢獻心力。

民國九十五年四月十五日(2006.4.15)
  呂副總統秀蓮出席國際扶輪社3480地區第19屆地區年會開幕典禮,以「從國共經貿論壇談起」為題發表演說指出,中國對台灣經濟策略為,以商圍政、以民逼官、以經濟統合來促進政治統合。並希望全國人民能以台灣心、台灣情作為基點,立足台灣、放眼天下,要求與北京政府謀求兩岸關係正常化,但須基於彼此對等,並以台灣人民民主程序來完成,同時一定要以和平方式進行,但此和平必須是確保台灣主權獨立的和平,而不是投降式,擁抱中國、犧牲台灣的假和平。

民國九十五年四月十六日(2006.4.16)
  針對中共領導人提出所謂「四點建議」,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發佈新聞稿鄭重指出,中共當局再度突顯其完全未脫離現有「一個中國」之僵化窠臼與意識形態;1995年中共藉詞先片面中斷兩岸制度化協商,再企圖以「一中」原則對我進行政治勒索;2000年以來更假藉國民黨創造的「九二共識」說法,包藏其「一中」的禍心。事實上,中共始終刻意漠視中華民國存在之事實,限縮台灣人民對未來前途的自由選項,這才是兩岸關係互動障礙之基本根源。

民國九十五年四月十七日(2006.4.17)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受日本「產經新聞」訪問表示,對於大陸人士來台觀光,將沿襲農曆春節兩岸包機直航的協議方式,以接受觀光業界等民間委託的方式,由兩岸有關當局人士上談判桌直接交涉。吳釗燮主委也重申,兩岸商談不排除任何議題,但前提是對話需平等和對等。

民國九十五年四月十八日(2006.4.18)
  陳總統接受法國「費加洛日報」(Le Figaro)」駐北京特派員Jean-Jacques Mevel專訪時表示,對台灣2,300萬台灣人民來說,和平公投、「公投入憲」、終止國統會運作和終止國統綱領適用,均是把台灣未來以及兩岸關係未來的決定權,全部交給人民有自由意志選擇的空間,不能夠由任何的政黨或者政府預設立場、預設結論,剝奪人民自由選擇的機會,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台灣民主鞏固深化的一部分,絕對不是中國所謂的走向「法理台獨」。

民國九十五年四月十九日(2006.4.19)
  陳總統出席教廷駐台大使館慶祝教宗就任週年紀念酒會致詞時表示,力行民主、自由、和平的中華民國(台灣)正受到對岸中國的武力威脅。自稱「和平崛起」的中國共產黨獨裁極權政府迄今未放棄以武力或「非和平」手段處理兩岸問題,還在對岸部署將近八百枚飛彈對準台灣,去年更通過了所謂的「反分裂國家法」,十八年來每年的國防預算更以兩位數的百分比繼續成長。中國共產黨的此種行徑,不但威脅台灣的民主、自由與繁榮,破壞台海的安全與穩定,更危害全世界、全人類的和平。

民國九十五年四月廿日(2006.4.20)
  美國「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以「我們相信民主(We Believe in Democracy)」為題刊出陳總統專文,該報亞洲版「亞洲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Asia)也以「兩岸會談」(Strait Talk)」為題同步刊登並強調,台灣無意改變現況,同時強烈反對以非和平手段改變現況,是中國而非台灣政府決意改變台海現況及東北亞局勢。台灣政府對不設前提的兩岸直接對話態度開放。至於包機、觀光及台商在中國的投資保障等事務性議題,我們願與中國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尋求和平的解決方案。

民國九十五年四月廿一日(2006.4.21)
  陸委會發布新聞稿表示,布希總統公開表達台海爭議應以和平方式解決,這完全符合聯合國憲章以和平為解決國際爭端唯一方式的規定,也和我國政府一貫政策完全一致,陸委會對此表達肯定與感謝。台灣會和國際社會繼續合作,全力維持台海的現狀與和平穩定。

民國九十五年四月廿四日(2006.4.24)
  陳總統接見世界台灣商會聯合會總會訪問團時表示,希望與對岸進行接觸、對話與協商,但我們絕對沒辦法接受任何將台灣矮化、邊緣化、地方化、去政府化、去主權化的作法。任何企圖跳過台灣民選政府的作為,不管在野政黨如何賣力的配合演出,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中國的統戰伎倆,對於促進兩岸經貿的正常發展完全沒有任何的助益。

民國九十五年四月廿五日(2006.4.25)
  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鑑於兩岸人民往來日漸頻繁,政府將自今年5月1日起,開放金門、馬祖旅台鄉親及相關的親屬(包括其配偶、直系血親、二親等旁系血親與配偶、未成年子女),皆可經金馬出入大陸地區;並自6月以後啟動金門-泉州航線;以及主動邀請對岸共同進行「海難救助聯合演練」等三項。

民國九十五年四月廿七日(2006.4.27)
  陳總統接受日本「產經新聞」總主筆千野境子(Keiko Chino)、國際版主編鳥海美朗(Yoshiro Toriumi)專訪時表示,堅持台灣的經濟主體性、堅持台灣的經濟並非中國經濟的附庸,必須做好「積極管理、有效開放」,這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也是所有赴中國投資經商的鄉親朋友所應該具有的風險意識。

民國九十五年五月二日(2006.5.2)
  陳總統接見全國模範勞工當選人及家屬時表示,依「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95條規定,中國人民進入台灣工作前,應經立法院決議始得引進,而現今政府仍嚴守保障本國人就業機會的原則,尚未同意開放引進中國勞工,未來政府也一定嚴格把關,保障台灣基層勞工的工作機會。

民國九十五年五月三日(2006.5.3)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見日本民主黨青年局局長泉健太眾議員時表示,中國經貿市場雖不斷成長,但也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台灣在處理兩岸經貿議題時,必須將影響兩岸關係的不利因素納入考量,取得平衡發展,並做好風險控管,以確保台灣經濟利益不受影響。

民國九十五年五月四日(2006.5.4)
  陳總統展開「和平永續、邦誼永固」之旅,登機前發表談話表示,如果真的有誠意進行對話與交流,中國就應該與台灣民選政府坐下來談,不要把台灣逼到牆角、讓台灣在國際上沒有生存的空間,也不要剝奪台灣2300萬人民的健康人權,更不要不接受兩岸「終極統一」就要用武力、非和平手段來解決。

民國九十五年五月四日(2006.5.4)
  行政院長蘇貞昌在行政院會指出,最近發生三起事件,包括出訪海地、中東外交受到打擊、陳總統出訪所遇到問題,可看出中國對台灣任何形式的過境外交都是無所不用其極進行打壓,國人應該有所警惕。

民國九十五年五月八日(2006.5.8)
  教育部發表新聞稿表示,大陸地區高等學校學歷之採認,非僅為單純教育問題,因事涉國家高等教育人力之永續發展及配置,應考量各部會整體大陸政策步調之一致性及兩岸關係之敏感性,並須考慮以下幾項因素審慎為之:
  (一)就國家安全及民眾需求等重大因素綜合考量。
  (二)認可學校之學術專業水準與相關學制,必須與國內同級同類學校相當。
  (三)考量對國內高等教育之衝擊。
  (四)考量對國內就業市場之影響。
  基於前述原則,大陸地區高等學校學歷迄尚未開放檢覈及採認,也未受理報備。

民國九十五年五月九日(2006.5.9)
  陳總統訪問哥斯大黎加,在「全僑民主和平聯盟」中南美洲分盟2006年年會致詞時強調,唯有台海雙方透過政府與政府之間的對話與協商,積極尋求建立互動交流的有效機制,才能消弭歧異、增進互信、解決問題,如此才能增益兩岸人民的福祉並符合國際社會的期待。

民國九十五年五月九日(2006.5.9)
  陳總統於哥斯大黎加與隨行的國內媒體記者茶敘時表示,民主台灣當然絕不會是所謂的麻煩製造者,兩岸問題要尋求根本解決,必須摒除武力和其他非和平手段,唯一的途徑就是對話。沒有兩岸政府與政府之間的對話,台海問題就不可能尋求根本的最後解決。

民國九十五年五月十一日(2006.5.11)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在立法院受訪時說,若照國親版修正兩岸條例推動直航,可能在海、空運涉及協商事項衍生諸多問題。例如,航空器飛行時的兩岸飛航情報區如何聯繫、飛機輪船證件如何處理、輪船國旗如何懸掛,都需透過兩岸協商才能解決。

民國九十五年五月十二日(2006.5.12)
  陳總統出席「歐洲日」晚宴並致詞表示,「極權」的中國與「民主」的台灣,是兩個互不隸屬的主權國家,各自有各自的國旗、國號與國歌,也有各自的憲法、政府、軍隊與司法體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家,這就是維持了半個世紀之久的「台海現狀」、「台海和平的現狀」。面對這「台海和平的現狀」唯一的威脅就是「極權」的中國始終企圖以武力及非和平的手段,侵略及併吞「民主」的台灣。台灣絕對不是區域穩定與和平的「麻煩製造者」,台灣是「台海和平現狀」最積極的維護者與捍衛者。

民國九十五年五月十三日(2006.5.13)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在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兩岸關係與大陸問題」研討會演講時表示,中國的民主化是開啟改善兩岸關係大門的鑰匙,但中國惟恐台灣的民主,經由兩岸交流對其政治體制形成挑戰;中國種種顧忌,形成兩岸關係結構性瓶頸。因此,除非中國民主化,否則兩岸關係無法正常發展。

民國九十五年五月十六日(2006.5.16)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見前美國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葛林(Michael Green)時表示,兩岸直航涉及國家主權,國家主權不能用投票表決。對於兩岸直航可能面對的問題,必須透過協商來解決,也必須在直航前,先建立相關安全機制,以維護國家整體利益。目前有關兩岸貨客運包機協商正在聯繫安排中,政府希望兩岸完成直航協商前,能透過協商,讓貨客運包機常態化。

民國九十五年五月十七日(2006.5.17)
  陳總統接受「歐洲新聞電視台」(EuroNews)主播記者Julian Lopez Gomez專訪時表示,不反對台灣與中國進行兩岸經貿關係的正常化,但必須堅持台灣的主體性並進行必要的風險管理。

民國九十五年五月十七日(2006.5.17)
  陳總統接見英國國會下議院外交委員會訪問團時強調,我國政府矢志捍衛台海的和平及穩定與台灣民主、自由、人權的現狀,過去50年台海的現狀是,一邊是民主的台灣,另一邊是極權的中國,是兩個互不隸屬、各自獨立的國家,海峽兩岸擁有各自不同的國號、國旗、國歌、國會、司法、政府和軍隊,這就是台海50年來的現狀,以及我們所要維護的現狀,我們不希望如此的現狀被片面改變。

民國九十五年五月十七日(2006.5.17)
  陸委會發布新聞稿表示,我方對於推動兩岸貨客運包機、促成大陸開放人民來台觀光,以及大陸有意輸入台灣農產品等議題,都已委託相關團體與大陸指定之對象,進行溝通聯繫,並獲得一定成果。但是,中共方面卻只見汲汲於口頭宣傳,卻未見積極從事協商的作為。陸委會呼籲,中共方面若真有誠意,就應該尊重並儘速透過雙方各自指定之窗口,具體回應我方建議,積極展開兩岸相關議題協商的安排。

民國九十五年五月十八日(2006.5.18)
  陳總統主持國家安全會議,聽取《2006國家安全報告》後裁示,堅持台海爭端只能透過和平對話解決,在主權、民主、和平、對等的四大原則之下,展開與對岸的對話、協商,積極建立兩岸穩定的和平互動架構,並且與全球民主社群成員,共同促進中國的民主化,以實現區域的永久和平與繁榮。

民國九十五年五月十九日(2006.5.19)
  陳總統接見「海外台商磐石獎暨創業楷模得主研習班」學員時表示,兩岸關係一定是循序漸進,不可能也不能一步到位,任何大開大闔的劇烈改變,不但會危及國家的安全,更會對現有的兩岸關係投下不確定的變數。

民國九十五年五月十九日(2006.5.19)
  陳總統與日內瓦國際重要人士舉行越洋視訊會議時表示,只要中國能做到:第一,必須放棄一黨極權獨裁統治、第二,必須實施真正民主、自由以及重視人權的制度、第三,不再對台灣打壓,其中包括在國際舞台不再打壓台灣參與WHO、第四,放棄對台動武企圖及廢除「反分裂國家法」、撤除對台所部署的飛彈、第五,必須尊重2300萬台灣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權利。以上5點,相信2300萬台灣人民可能會改變對中國所謂兩岸終極統一的結論也說不定。但以目前來說,我們認為條件還不夠成熟,也不可能實現,因為中國一再把台灣矮化、邊緣化、地方化、甚至去政府化、去主權化,所以包括所謂邦聯模式,2300萬台灣人民目前是不可能接受。

民國九十五年五月廿日(2006.5.20)
  國家安全會議公布國家安全報告。報告清楚載明,中國對台灣的威脅,已從傳統軍事安全擴散到經貿、環境、社會更層面,希望台灣民眾明白體認。陸委會吳釗燮主委說,報告具有提綱挈領的指導效用,讓國內外都能理解台灣政府面臨的安全現狀與威脅,是透明且負責任的執政思維。

民國九十五年五月廿四日(2006.5.24)
  陸委會主委吳釗燮接見瑞典「瑞台國會議員協會」訪賓時表示,台灣申請加入WHO不是政治議題,而是全民健康的議題,但是,台灣第十度爭取成為WHO觀察員的訴求,卻因中國打壓宣告失敗,中國此舉再次嚴重傷害台灣人民情感。

民國九十五年五月廿六日(2006.5.26)
  陳總統接見美國副貿易代表巴提亞(Karan Bhatia)時重申,他個人對布希總統及美國政府的承諾及保證絕不會改變。他將繼續捍衛台灣民主、自由、人權及台海和平穩定的現狀,不但不會片面改變現狀,也不容許現狀被片面改變。

民國九十五年五月廿六日(2006.5.26)
  陸委會發布新聞稿強調,從中共衛生主管官員拒絕我國衛生署長主張兩岸在日內瓦協商雙方防疫合作,阻我加入WHA成為觀察員,並提出的所謂「四項原則」看來,根本是企圖脫罪卸責的說法,無法取信於人。中共在國際場合公然說謊的行徑,是無法欺騙台灣人民、欺騙世人。

民國九十五年五月廿六日(2006.5.26)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見法國國民議會巴喀尼議員等人時表示,兩岸爭議應透過和平方式解決,不應訴諸武力及威脅,國際社會也應向中共傳達此訊息,以和平協商取代軍事對抗。

民國九十五年五月廿七日(2006.5.27)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表示,中共以促統誘談的統戰伎倆,透過「不戰而屈我」的方式,遂行「併吞」台灣的目的,國人應有所警覺,面對中共「極權」、「專政」、「一條鞭」的指揮體系,國人更應體認中共政權黷武的本質。並從鞏固我主權地位;深化民主制度、協助大陸民主化;凝聚國人共識,鞏固心防三方面反制。

民國九十五年五月廿九日(2006.5.29)
  內政部於陸委會第170次委員會議提報「大陸地區人民進入臺灣地區許可辦法」第17條、「大陸地區專業人士來臺從事專業活動許可辦法」第20條、「大陸地區人民在臺灣地區依親居留長期居留或定居許可辦法」第5條、「香港澳門居民進入臺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第18條修正草案,刪除保證書應送保證人戶籍地警察機關(構)辦理對保手續之規定,改由境管局進行實質查核。

民國九十五年五月廿九日(2006.5.29)
  陸委會委員會議討論通過,放寬大陸專業人士來臺從事文教專業交流涉及商業行為之活動項目,大陸地區大眾傳播專業人士可來臺從事合理且必要之宣傳活動,並可依其許可目的性質召開記者會、接受大眾傳播媒體(含報紙、雜誌、電視、廣播)訪問。

民國九十五年五月卅一日(2006.5.31)
  陸委會發布新聞稿鄭重指出,堅持台灣的主體性、維護台海的和平穩定是我政府一貫的立場,也是當前兩岸政策的核心精神。歷來各項民調也顯示,絕大多數台灣人民贊成在確保國家安全的前提下,發展正常的兩岸關係。

民國九十五年六月一日(2006.6.1)
  行政院長蘇貞昌出席95年大陸台商端午節聯誼餐會時表示,秉持陳總統「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兩岸經貿政策,未來政府將以「台灣的主體性、政策的主動性」為主軸,一切以台灣主體為考量,務求善盡管理的責任,同時降低投資的風險,希望在政府的努力下,讓台商好、大家好、國家的未來更好。

民國九十五年六月一日(2006.6.1)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出席大陸台商端午節座談聯誼活動時表示,政府會積極從事善意營造和解的環境,希望中國大陸在這個和解的環境中,願跟台灣就實質議題來進行協商。吳主委也指出,未來有關旅客資格認證、兩岸旅行社簽訂合約以及一定要有政府的監督機制讓旅遊的品質可以維持高檔、糾紛如何解決等議題,都需要兩岸坐下來談,才能確保旅遊品質。

民國九十五年六月五日(2006.6.5)
  呂副總統出席「台美產業科技高峰論壇開幕典禮」致詞表示,中國已挑明對台作戰三階段準備任務,2007年前中國要全面形成應急作戰能力,2010年前具備大規模作戰能力,2015年前具備決戰決勝能力,顯示中國對武力犯台已作好充分準備;而現今中國對台部署飛彈已達820枚,今年年底更可能增至1000枚,速度之快可見其武力進犯台灣的野心與企圖。

民國九十五年六月七日(2006.6.7)
  陸委員會吳釗燮主委結束訪日指出,台灣在面對中國的壓力採取兩項原則因應:一,推動民主外交;二,不和中國進行金錢外交對抗。

民國九十五年六月八日(2006.6.8)
  陳總統接見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時強調,他本人2000年就職演說與2004年連任就職講話,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絲毫的改變,其中包括只要中共無意對台動武,他所宣示的「四不」,過去6年沒有改變,未來2年當然也不會改變,更不可能因為最近政治氣氛圍影響而改變。

民國九十五年六月十四日(2006.6.14)
  陸委會發布新聞稿指出,為推動兩岸貨客包機協商事宜,雙方主管部門已同意先行實施具共識之四項專案包機,包括:專案貨運包機、節日客運包機機制化、緊急醫療包機,以及急難救助與殘障(疾)人士等特定人道包機。 上述四項專案包機之後續執行,將由陸委會協調交通部等有關機關盡速研擬相關作業規定,並於完成行政程序後公布實施,以利業者提出申請。至於常態化貨客包機運作,雙方已同意將積極進行溝通,俾利及早作出相關具體安排。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表示,這些結果是經雙方政府核可後,再對外宣布,至於洽談過程、人員、時間、和地點,雙方基於默契內容不對外公布,而常態化貨客包機運層面的歧見、協商細節和安排,也無法對外說明。

民國九十五年六月十五日(2006.6.15)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參加台灣勞工陣線舉辦的「台灣勞動學苑系列論壇」時表示,儘管兩岸經貿關係對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及就業有顯著的貢獻,但是中國並未因此減少對我國在軍事上的恫嚇威脅,以及在政治外交上的打壓。面對中國日益強硬、僵化的對臺政策與本質,並考量近年來兩岸經貿交流對我國造成的負面影響,「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將是未來兩岸經貿政策的新思維與新作為。

民國九十五年六月十五日(2006.6.15)
  行政院發言人鄭文燦表示,政府會秉持台灣的主體性、政策的主動性,以及政府的主導性的原則和前提循序漸進,非常穩健、負責地推動兩岸的交流。行政院認為政府必須很負責任的規劃兩岸的交流工作,也必須很穩健推動各項交流的進展,事實上只要兩岸能夠透過一定的政府授權程序,坐下來談,包括包機、貨運便捷化、觀光客來台等議題就會有很好的進展。

民國九十五年六月廿日(2006.6.20)
  陳總統發表「向人民報告」講話時表示:政府處理兩岸關係有四個原則,就是「主權」、「民主」、「和平」與「對等」。我們堅持這四大原則,不能夠被矮化、不能夠被邊緣化、不能夠被地方化、不能夠被去政府化、去主權化。2000年所宣示的「四不」,只要中共無意對台動武,「四不」沒有改變。

民國九十五年六月廿一日(2006.6.21)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見美國阿肯色州哈克比(Gov. Mike Huckabee)州長時表示,自由與民主是美、台兩國共同的價值,希望美國貫徹以民主自由為主軸的外交政策,持續呼籲北京政府與台灣民選政府對話。吳主委強調,北京政府必須了解,兩岸政府必須坐下來談,以溝通代替對抗,才能促進兩岸的和平與穩定。

民國九十五年六月廿三日(2006.6.23)
  陳總統接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海灣時報社長Galadari夫婦時表示,台海和平、安全與穩定,必須建立在台灣內部政局穩定的基礎上,並強調,唯有在內部推動政治協商、對外推動兩岸和談,才能維繫台海兩岸的和平發展。

民國九十五年六月廿三日(2006.6.23)
  內政部警政署入出境管理局表示,自本(95)年7月1日起,對於大陸專業人士來臺參訪,同團申請入境人員,如未能於同日自香港或澳門機場換證入境者,視為擅自拆團,不予換發入出境許可證正本。

民國九十五年六月廿六日(2006.6.26)
  陸委會第171次委員會議中就「福建省對台青少年工作研析」提出報告指出,近年來中共將我青年學生列為重點爭取對象,採取交流、招生、就業等環環相扣的利誘策略,以為其長遠之政治目的進行奠基。對於大陸方面有計畫、有系統地加強對我青年學生工作力道,我方宜對兩岸青年交流作一整體考量,除避免遭中共的政治污染外,進而導引學生深層思考,建立我方青年學生正確交流觀念與主體意識。另為因應兩岸青年學生交流失衡現象持續加大,政府宜提供多種管道及方式鼓勵大陸學生來臺交流,增進大陸年輕一代對臺灣學術開放、民主自由的認識。

民國九十五年六月廿九日(2006.6.29)
  陳總統接見美國國家安全會議前亞洲事務資深主任李侃如時指出,兩岸若能和平對話絕對是台灣的最大利益,相信也符合美國與日本在亞洲地區的共同利益。雖然目前台灣內部有一些政治紛擾,但絕對不影響政府希望穩定台海和平現狀的意志與決心。

民國九十五年六月廿九日(2006.6.29)
  陳總統接見中央通訊社改制十週年邀訪之外賓時表示,中國對於人權以及新聞的迫害眾所皆知,可謂惡名昭彰,對於許多國際知名的網站,包括google、雅虎(yahoo)、微軟(Microsoft)等網站加以打壓與限制,而且中國也是拘禁最多新聞記者的國家。依照「自由之家」所提出的「世界新聞自由度」評比,中國在190餘國家中排名第177名,可以說是完全沒有新聞自由的國家之一。

民國九十五年七月三日(2006.7.3)
  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開放中國大陸觀光客必須在「台灣主權」、「國家安全」兩前提下開放;包括中國入出境管理、治安維護、人民幣兌換機制等,都必須進一步討論。

民國九十五年七月三日(2006.7.3)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見中國維權人士時表示,我們對於民主台灣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因此,樂見更多的大陸人民來到台灣,也願意以更開放的態度處理兩岸事務,相信這對兩岸都有好處,也更能增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民國九十五年七月五日(2006.7.5)
  陳總統接見尼加拉瓜共和國駐聯合國常任代表塞維亞(Eduardo Sevilla)及聖多美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駐聯合國代辦費瑞拉(Domingos Ferreira)時表示,根據聯合國憲章的會籍普及化原則,台灣2,300萬人民在聯合國的代表權不應受到漠視,參與聯合國、善盡國際社會責任,也是2,300萬台灣人民的基本人權,不應受到剝奪或歧視。聯合國2758號決議只解決了13億中國人民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至於2,300萬台灣人民在聯合國代表權問題,並未得到真正的處理。

民國九十五年七月六日(2006.7.6)
  總統府卓榮泰副秘書長在記者會表示,總統府充分支持和平對話,解決包括兩岸問題在內所有紛爭,台灣也正面臨飛彈的威脅,中國完全無視於台海的和平與穩定,針對性地對台部署飛彈,國際社會應對台海的安全情勢寄予相同的關注。

民國九十五年七月六日(2006.7.6)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見「香港總商會台北訪問團」時指出,為能更直接協助在台灣的香港人士,提供更便利的服務,以及建立台港雙方政府正常化的聯繫協調機制,希望港府能在台灣設立辦事處。

民國九十五年七月七日(2006.7.7)
  陳總統偕同呂副總統參加三軍七院校95年聯合畢業典禮致詞表示,台灣人民不希望與對岸發生戰爭,更渴望台海能夠永遠和平,但和平絕對不可能建立在一廂情願的自我欺騙,或是不切實際地寄望於敵人的善意。歷史也一再證明,唯有「備戰才能止戰、能戰才能避戰」,苟且偷安不但不能防止戰爭,反而是鼓勵侵略最重要的因素。

民國九十五年七月七日(2006.7.7)
  針對北韓試射飛彈引發國際關注,陸委會劉德勳副主委於記者會指出:中共近年來迅速擴張軍備,針對台灣部署武力,希望國際間看到朝鮮半島問題的同時,也能對台海安全及中共對台灣的威脅與打壓表達關注。

民國九十五年七月十日(2006.7.10)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見立法院國民黨團曾永權執行長等人時表示,「澳門模式」為兩岸正式協商的可行方式之一,在兩岸正式協商之前,需要透過雙方指定窗口持續進行溝通、協調及安排。吳主委並強調目前政府正積極透過管道與大陸方面進行連繫溝通,希望能儘速與大陸方面就相關問題展開協商,早日實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之目標。

民國九十五年七月十四日(2006.7.14)
  行政院發言人鄭文燦表示,兩岸包機常態化、貨運便捷化、大陸觀光客來台、擴大小三通等都是陸委會既定政策。對於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等議題,陸委會已經公布各項進程表,國內各界也都形成共識,將按照既定時程推動不會改變。

民國九十五年七月十六日(2006.7.16)
  行政院長蘇貞昌出席「台日論壇」時表示,我們在和中國交往的同時,如果只看到機會,而沒有正視風險,這是相當不智而且危險。台灣在推動兩岸關係是秉持著普世的價值,所以陳總統提出「民主、和平、對等、繁榮」的四大原則,並在「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框架下,開放務實穩健地推動兩岸關係。

民國九十五年七月十六日(2006.7.16)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見加拿大國會議員訪問團時表示,從中國人民不斷嘗試透過網路傳播訊息、民眾示威抗議事件截至去(94)年激增至87,000件,到「冰點」雜誌在民意壓力下復刊等事件,可以看出中共現在已無法完全掌握其社會內部穩定,這或許是中共領導人反省思考政治民主改革的一個契機,台灣也願意提供自身經驗協助中國的民主化發展。

民國九十五年七月十七日(2006.7.17)
  陳總統接見參加「台日論壇」日方代表團時表示,中國在短時間內對台的飛彈部署到目前已經達到784枚的戰術導彈,如果再加上36枚東海10號的巡弋飛彈,已有820枚直接瞄向台灣,每年還以100至120枚的速度繼續增加,讓2300萬台灣人民每天活在中國的飛彈威脅之下,這不僅危害到台海的和平穩定,也影響到日本的安危,絕對不是所謂和平發展與對外和解的應有作為。

民國九十五年七月廿日(2006.7.20)
  陳總統視導國軍「漢光22號」演習時表示,面對中國「三戰」的攻勢,台灣應進一步鞏固並深化台灣的民主,堅定全體國人同胞對自由、民主、人權與和平等普世價值的信念。

民國九十五年七月廿七日(2006.7.27)
  陳總統參加「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全體會議開幕典禮致詞指出,兩岸經貿絕對不是台灣對外經貿的全部,而只是全球佈局整體的一環,並強調不能純就兩岸經貿談兩岸經貿,必須放在整個國際經貿往來的脈絡之下,再一次確認台灣的國家發展定位,並在「台灣優先、投資台灣優先」的基本思維與架構下,擬定兩岸經貿政策。

民國九十五年七月廿七日(2006.7.27)
  陳總統接見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GMF)贊助計畫訪問團成員時表示,過去六年來,台灣一直期待能與中國重啟對話,尤其是2000年政黨輪替之時,就是最好的對話機會,但北京當局無法抓住這次「機會之窗」,並且一再的誤判情勢,拒絕與台灣民選政府對話。並表示,兩岸對話仍是台海及區域和平安全穩定最重要的基礎,台灣的生存與發展,也可對美、日的區域利益提供助益;此外,台灣的民主成果,也可以為中國及亞太區域民主化,發揮燈塔效應。

民國九十五年七月廿八日(2006.7.28)
  「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針對「全球佈局與兩岸經貿」分組達成58項共同意見。陸委會吳釗燮主委表示,兩岸經貿本於「投資台灣」及「全球佈局」之思維,以國家安全及總體利益為優先,在有效管控風險前提下,持續進行兩岸經貿政策調整。

民國九十五年七月廿九日(2006.7.29)
  呂副總統參加「台灣心會嘉義市分會」演講時指出,台商在大陸投資生產金額佔台灣生產毛額的5成,而到大陸投資更佔對外投資的7成,都顯示 台灣對大陸經濟過於依賴,大陸當局也運用此一形勢,透過台商以商為政,以民逼官,甚至要以經濟統合來促成政治統合。

民國九十五年七月卅日(2006.7.30)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受專訪時強調,兩岸關係並未出現能走向政治對話的結構性變化,即使如此,「陸委會」仍努力推動一些實質性議題的協商,例如包機協商與大陸旅客赴臺觀光協商等,爭取獲得一些具體成果。「陸委會」會在「六一四」的基礎上,再尋求是否有更多的可能性,讓兩岸人員及貨物往來更加便捷。

民國九十五年七月卅日(2006.7.30)
  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的516項共識,其中針對兩岸開放措施是秉持陳總統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政策,對投資中國會設定上限管控,健全台灣的投資環境及提升國內投資率。

民國九十五年八月一日(2006.8.1)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在行政院召開的中外記者會表示,陳總統提出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仍是政府秉持的兩岸經貿原則。

民國九十五年八月六日(2006.8.6)
  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台查外交生變,這是中國刻意要給台灣難堪,壓縮2300萬同胞的外交空間。

民國九十五年八月六日(2006.8.6)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指出,中國政府選擇在行政院蘇院長出訪前夕以各種手段要脅查德與我斷交,目的就是在羞辱台灣政府、羞辱台灣人民,台灣政府與人民對中國政府的作為同感憤慨與不齒。此一事件對兩岸關係的可能衝擊,中國政府必須負起唯一與所有的責任。

民國九十五年八月十二日(2006.8.12)
  陳總統出席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十大傑出農業專家表揚大會致詞表示,應該認真檢討是不是應該以台灣名義,直接申請加入聯合國。

民國九十五年八月廿一日(2006.8.21)
  陸委會表示有關中共國台辦主任陳雲林等申請來臺參加「兩岸農業合作論壇」,政府已透過海基會邀請中共方面儘速派員來台進行磋商。
  陸委會亦強調,當前兩岸農業合作的急務,並不是中共派人來台灣參加民間的討論會,而是應該積極採取措施改善中國大陸的作法,立即降低對台灣農民的利益損害;其次,則應接受我方邀請,展開政府主管部門之協商,以期建立長期有效運作的機制,台灣農民的利益才能受到真正的照顧。

民國九十五年八月廿三日(2006.8.23)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見德國社民黨國會議員Mr. Engelbert Wistuba時表示,政府刻正努力就非政治敏感性的議題與中國大陸展開協商,在包機議題上已有相當好的成果,目前也正積極推動大陸人民來台觀光,希望很快能展開協商,期盼未來能持續針對其他實質議題與大陸展開協商,讓兩岸關係逐漸好轉。

民國九十五年八月廿三日(2006.8.23)
  陳總統在金門主持「八二三戰役勝利48週年紀念大會」並致詞時表示,2300萬台灣人民熱愛和平,我們不希望與對岸廣大的中國人民為敵,更渴望台海能有永久的和平,但這絕不表示就能輕忽對自我防衛能力的提升與強化。為了確保台灣自由、民主、繁榮與和平的現狀不會被片面改變,我們必須要凝聚全民對國家安全的共識,建立有效而充分的國防武力,嚇阻並預防任何軍事衝突的發生。

民國九十五年八月廿三日(2006.8.23)
  陳總統接見德國社民黨國會議員訪問團時表示,歐盟成功主要奠基於「主權、民主、和平、對等」4大原則,所有歐盟會員國都是主權獨立國家,而且完全尊重會員國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而非訴諸武力或暴力,符合民主、和平原則。而且,所有會員國都是對等的。因此,有關台海兩岸未來的走向,不論建立怎樣的政治關係,都應該學習歐盟統合的精神,離不開這4大原則。

民國九十五年八月廿四日(2006.8.24)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出席「中國崛起:北京戰略及其對亞太的衝擊」國際研討會演講時表示,中國崛起對台灣而言更是一大挑戰,也是台灣人民在面臨中國經濟、外交與軍事威脅下,展現自我抉擇的時刻。並期盼北京政府能夠成為一個理性的政權,共同建立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藉由此一過渡安排,避免兩岸衝突之發生,以轉向永久性之和平解決。

民國九十五年八月廿五日(2006.8.25)
  陸委會發佈新聞稿表示,為落實推動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政策,政府決定成立「財團法人台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以利與大陸方面進行後續溝通聯繫及協助安排雙方協商等工作。目前相關機關就接待大陸觀光客之準備工作及相關安全管理等配套措施已陸續推動,同時也完成各項協商準備工作。

民國九十五年八月廿五日(2006.8.25)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在記者會表示,將依照行政院長蘇貞昌在行政院院會中裁示,當兩岸達成協商共識,落實中國人民來台觀光的同時,台灣將做好安全管理及開放人民幣在台灣本島兌換的配套措施。

民國九十五年八月廿八日(2006.8.28)
  行政院長蘇貞昌接見由歐洲商務協會薛勒(Mr. Ralf Scheller)理事長時表示,中國不僅長期對我國進行武力威脅,並持續在經濟與外交方面打壓,因此我國對兩岸經貿須做必要的管理。而對於再大幅開放大陸產品進口,我國願意在WTO架構下與對岸協商,反而對岸遲遲不願與我進行諮商,顯見兩岸經貿自由化方面,仍有待對岸以更務實的態度面對。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三日(2006.9.3)
  陳總統前往帛琉參加「第一屆台灣與太平洋友邦元首高峰會議」行前表示,台灣做為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事實絕對是不容否認的,但要獲得國際普遍的認同,是需要不斷的努力奮鬥,積極打拚才可能換來的。我們絕對不能因為別人打壓,結果自己反而先自我設限,任何一個能具體展現台灣國家主權的機會,我們都不能、更不應該放棄。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四日(2006.9.4)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見英國國會議員Sir Nicholas Winterton時表示,盼望國際社會能持續向中國強調,不得以非和平手段方式解決兩岸爭議,並期許國際社會能鼓勵中國政府和台灣政府展開和平對話。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六日(2006.9.6)
  陳總統在帛琉接受路透採訪時表示,中國大陸在2010年有能力發動對台灣大規模的入侵,但是台灣也有能力反擊,並強調,除非中國大陸承認台灣的中華民國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否則他不會與中國大陸的領導人會面。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六日(2006.9.6)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受美國威爾遜中心邀請發表演說時表示,希望美國建議北京放棄以「一個中國」為前提的兩岸協商;希望美國敦促中國尊重台灣的民主現狀;希望美國直接促請中國採取行動,跟台灣的民選政府接觸,否則只是做例行性的公開宣示,北京根本毫不理會,這對維持台海和平穩定沒有幫助。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七日(2006.9.7)
  陳總統接見「2006年全球越棉(柬)寮僑社負責人回國訪問團」時表示,中國近年來為了在國際上打壓台灣,不斷地以金錢攻勢,企圖利誘我邦交國,面對這種新的挑戰與考驗,中華民國台灣不願意、也沒有這個能力與中國進行金援競賽,我們所憑藉的是對自由與民主的共同信仰、以及誠心的交往與合作。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八日(2006.9.8)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在洛杉磯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大陸 800多枚飛彈瞄準台灣,威脅台灣安全。雖然美國應台灣要求一再向中國重申不能對台灣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脅,但是,中方沒有因為美國的要求而停止下來,反而是不斷的加強。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八日(2006.9.8)
  陸委會針對中共國台辦主任陳雲林等官員擬申請來台一案,審查決定不予許可之處理結果,提出鄭重聲明:
  一、中共顯然毫無改善兩岸關係之誠意。
  二、中共明顯對我施以兩手策略。
  三、中共應本相互尊重原則與我磋商。
  四、中共未曾真心關注兩岸農業深層問題。
  五、政府推動兩岸和平穩定的努力不會改變。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十一日(2006.9.11)
  陸委會發布新聞稿表示,促進兩岸交流正常化,推動貨客運包機及大陸人民來台觀光,是政府一貫的政策;針對民間團體協助政府推動相關政策,陸委會表示感謝並表示以下立場:
  一、政府已將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列為優先協商項目,並持續與大陸方面就協商所涉技術性問題進行溝通、聯繫。惟由於協商涉及雙方互動,無法由我方片面訂定協商時間表,我方立場係希望愈快愈好。
  二、有關貨客運包機議題,我方正持續就相關議題積極與大陸方面溝通中,只要經過兩岸協商,不排除任何的可能性。
  三、兩岸間新闢航線航路,我方始終不排除經過正式協商,以作好相關安排。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十一日(2006.9.11)
  針對中共新華社公布「外國通訊社在中國境內發佈新聞資訊管理辦法」,陸委會發布新聞稿嚴加譴責,並呼籲國際社會共同努力,促使中共當局早日解除對言論自由的管制,還給中國人民自由的空間。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十三日(2006.9.13)
  陳總統在參加「推動參與聯合國案」視訊會議中表示,願以和平的方式,透過平等的對話來解決台海兩岸的歧見。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必須符合「主權、民主、和平、對等」四大原則,這是多數台灣人民的堅持,而聯合國及其專門組織正可做為台海兩岸良性互動、交換意見,以及溝通合作的平台。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十三日(2006.9.13)
  聯合國大會第61屆常會裁定我參與案不列入本屆聯大正式議程。外交部針對中國濫用其影響力,迫使總務委員會作出自失原則、罔顧立場的決定,表達強烈譴責並表示,中國在國際上對台灣的蠻橫打壓,只會加深台灣人民對中國的不滿與反感,對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絕無助益。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十四日(2006.9.14)
  陳總統在與紐約學者舉行的視訊會議上表示,用「台灣」來加入聯合國,將有助澄清兩岸是兩個不同的國家,也表明無意挑戰聯合國2758號決議。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十四日(2006.9.14)
  內政部公告,今後大陸地區大眾傳播專業人士可以來臺從事一定的宣傳活動,並可依其許可目的性質召開記者會、接受大眾傳播媒體(含報紙、雜誌、電視、廣播)訪問。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十五日(2006.9.15)
  陳總統參加「中美洲185週年獨立紀念日」慶祝酒會時表示,民主確實是最好的TMD,是和平最佳的屏障;因此,台灣面對來自對岸中國文攻武嚇的嚴重威脅,除了要繼續深化並鞏固我國的民主外,也要呼籲北京政權摒棄其對人民自由的箝制,並加速民主化的腳步。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十六日(2006.9.16)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以「中國遏制台灣」(China "Suffocating" Taiwan)為題,接受美國「國家新聞」周刊(National Journal)專訪中指出,現階段中國未必會使用武力來解決台灣問題,但隨著中國軍力的擴充,有朝一日中國是有可能將動武視為其解決方案之一。而中國也可能藉激發民族主義來解決台灣問題,以移轉其內部動盪不安的情勢,這些都是不可測的因素。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廿日(2006.9.20)
  陸委會吳釗燮主委表示,大陸旅客來台觀光的協商議題可望有具體進展,兩岸觀光協商的民間組織,可望坐上談判桌談判。若一切順利,年底前陸客來台觀光政策應可落實。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廿五日(2006.9.25)
  陸委會委員會議就「大陸地區人民來台從事商務活動許可辦法」進行討論,決議適度放寬企業邀請中國大陸商務人士來台的人數及條件限制。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廿五日(2006.9.25)
  陸委會委員會議通過「兩岸條例第79條第5項至第7項有關停航、廢止船長、船舶證照及沒入船舶之裁處作業流程圖」及處理原則,將函請各相關機關參考遵循,以期有效遏止大陸地區人民非法進入臺灣地區之情形。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廿七日(2006.9.27)
  陸委會發布新聞稿指出,中共國台辦針對我修憲議題所發表的荒謬言論,充分顯示中共當局缺乏對民主政治運作原則的基本認知,也暴露其根本無法理解台灣主流民意的走向,一再發表這類無理的言論以及企圖干涉台灣內政的行徑,對兩岸關係的發展毫無正面的意義。

民國九十五年十月一日(2006.10.1)
  行政院長蘇貞昌視察小三通時表示,在不影響國家安全前提下,政府會務實檢討調整小三通各項措施;在考慮擴大中轉功能的同時,會規劃做好配套措施,讓國人同胞往返兩岸更便捷。

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四日(2006.10.4)
  行政院長蘇貞昌出席海基會「大陸台商秋節聯誼晚宴」致詞時指出,只要不涉及國家安全與兩岸之間的公權力,政府絕對從寬、從速辦理;在大陸的投資,銀行在大陸設分行,我們可以開放,但是相關應該有的監理制度,應該要由政府來談。

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四日(2006.10.4)
  行政院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見德國國會議員訪問團時重申,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是政府一貫政策,希望協商能儘早完成,於年底前落實這項政策。而影響兩岸關係發展的關鍵因素,仍在於中國大陸對台灣的軍事威脅及外交打壓。因此,再度呼籲,中國大陸應與台灣民選政府展開對話,就實質性議題進行協商,才是改善兩岸關係的根本之道。

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四日(2006.10.4)
  行政院陸委會吳釗燮主委出席「世界華商會議」時重申,現階段兩岸經貿政策指導原則仍是「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兩岸經貿有調整空間,但必須在能控管風險的前提下進行。

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十日(2006.10.10)
  陳總統主持「中華民國建國95年國慶典禮」時指出,唯有中國的領導人將自由、民主、人權與和平等普世價值,化為兩岸的共同語言,並以此建構和平穩定的互動,才有可能形塑有內涵、有意義的兩岸關係。至於兩岸關係的發展,絕對不能拘泥於台海兩岸這個狹小的框架,必須將整個格局與視野提升到整體國際政經情勢演變的層次。

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十一日(2006.10.11)
  行政院陸委會指出,兩岸農業交流應透過雙方主管部門間的聯繫與互動,循序推動,才能真正對兩岸各自的農業發展有實質的幫助。中共當局將兩岸農業交流當作政治操作的籌碼,利用此一議題做為有利於其推動對台工作的工具,對保障我方農民實質權益,推動兩岸交流的正常化發展,以及維護台灣整體的利益,將不會有正面的幫助。

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十二日(2006.10.12)
  行政院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見德國國會議員時指出,目前政府致力推動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政府期待經由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能讓大陸人民超越中國當局嚴格控管媒體與接收資訊的限制,親身體驗台灣民主多元社會的樣貌。

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十三日(2006.10.13)
  陳總統接見德國國會議員弗魯格 (Johannes Andreas Pflug)時強調,台灣與中國的接觸、對話及談判,政府的公權力及角色都無法被取代,他期盼中國政府正視台灣作為主權國家的現狀,兩岸能儘速展開對話,讓兩岸關係可以早日正常化。

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十三日(2006.10.13)
  陳總統接見美國共和黨青年政治菁英訪台團時表示,朝鮮半島有六方會談的對話機制,都無法阻擋集體安全機制的漏洞。面對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以及有效因應兩岸軍事力量的平衡不向中國傾斜,必須強化台灣自我防衛能力,展現強化國防的意志與決心。

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十四日(2006.10.14)
  行政院陸委會吳釗燮主委在接受中央電台專訪時表示,台灣著名的農產品,遭中國仿冒嚴重,農民權益備受損失。中國和台灣現在都已經是世界貿易組織會員體之一,農業相關問題,應透過世貿架構來進行相關的產品或議題的協商,或農產品仿冒的議題,也可以在世界貿易組織架構下,來談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問題。

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十五日(2006.10.15)
  行政院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表示,國民黨應利用國共農業合作論壇,要求中國嚴格執行尊重台灣的智慧財產權,也希望中國能以開放、坦承、不迴避的態度,透過兩岸正式協商管道具體協調,在經貿交流、農業合作等方面,建立常態機制解決問題。

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十五日(2006.10.15)
  行政院金管會副主任委員張秀蓮在立法院表示,是否可允許金融業赴中,需要留意國家安全等問題;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指出,目前兩岸尚未簽署「金融監理備忘錄(MOU)」,不宜貿然開放。

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十七日(2006.10.17)
  針對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在海南博鰲舉行「兩岸農業合作論壇」,行政院陸委會發表三點聲明指出,中共方面提出所謂「4點建議」、「7項共同建議」及「20項政策措施」,均是舊調重彈。而中共方面基於政治考量片面採取多項對台農業優惠措施,事實證明,不僅對台灣農產品輸銷大陸助益有限,而且還造成很多負面影響。並呼籲重建兩岸農業交流秩序,並就雙方關切的農業議題及早進行協商。

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十七日(2006.10.17)
  針對國共第三次農業論壇,行政院農委會發表聲明指出,國共舉辦第一次論壇迄今已屆1年半,台灣優良品種與農業技術不斷遭大陸竊取,大陸黑心廉價農產品走私來台打擊台灣農業,兩岸農業的競爭更加激烈,而非互補。此次論壇獲致共同建議,涉及公權力的執行,有待兩岸政府或政府授權團體進行協商,否則只是徒呼口號,無法落實執行。

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十八日(2006.10.18)
  內政部警政署入出境管理局核定「簡任第十職等及警監四階以下未涉及國家安全機密之公務員及警察人員赴大陸地區作業要點」,自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十九日生效。

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十八日(2006.10.18)
  內政部警政署入出境管理局核定「臺灣地區公務員及特定身分人員進入大陸地區許可辦法」修正條文,自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十九日施行。

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十九日(2006.10.19)
  行政院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受路透專訪時表示,北京方面想把直航(例如台北直飛廣州)定位為國內航線,而非國際航線,以彰顯台北是中國大陸的一部分。台灣反對此一構想。而由於在航線與航空器等問題僵持不下,兩岸至少兩年內無法展開直航。

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廿日(2006.10.20)
  行政院長蘇貞昌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表示,不管是觀光、直航、金融等,凡對台灣有利的,政府都是持正面開放,以及互惠互利的態度,但涉及公權力部份,需要對等協商。

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廿日(2006.10.20)
  行政院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表示,兩岸三通是政府既定的政策,但過程中須有必要的平台和機制,這些須雙邊協商,目前中國不願意協商航權的部分。中國把兩岸航線依照其國內法定位為國內航線,造成兩岸直航協商的障礙,中國應先去除這個障礙以利協商的進行。

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廿四日(2006.10.24)
  行政院長蘇貞昌在立法院表示,大陸要和台灣談,應該要先承諾放棄對台動武,以及放棄一個中國的堅持,因為「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卅日(2006.10.30)
  陳總統參加由日本早稻田大學台灣研究所主辦的「與台灣陳水扁總統對談」視訊會議時表示,半個世紀以來,台灣始終籠罩在中國武力威脅的陰影之下,沒有人比台灣人民更期待和平。台灣會信守承諾積極強化自我防衛的力量,並對維持台海和平的現狀盡最大的努力,但我們更期許國際社會能夠正視台海問題的本質,為開創一個更民主、更和平的世界共同奮鬥。

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卅一日(2006.10.31)
  陳總統在接見第六十屆優良商人、優良外國駐台商務單位暨優良在台外商時重申,兩岸直航不只是往來便捷及商業利益的問題,也涉及到國家安全,三通應採逐步漸進、務實的態度,先有「小三通」才有「大三通」,應先進行貨運包機直航再進到人員包機直航。

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一日(2006.11.1)
  陳總統接見美國聯邦參議員穆考斯基(Lisa Murkowski)時表示,希望中國領導人能夠與台灣民選政府的領導人接觸、對話並協商;兩岸的歧見、台海的爭端應該透過對話和平解決,而不應該訴諸武力或者非和平的手段。

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一日(2006.11.1)
  行政院陸委會發佈新聞稿指出,為積極延攬港澳專業人士來臺工作,落實教育鬆綁政策,並充分尊重港澳居民在臺教育選擇權,增訂港澳居民來臺工作者,其子女得準用外僑子女相關規定,進入外僑學校及其附設幼稚園就讀。

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二日(2006.11.2)
  陳總統主持「APEC高層會議」時表示,近年來,中國策動一連串拉攏國內在野勢力的作為,對照今年中國強力施壓主辦會員體--越南,各種阻撓台灣平等參與APEC的舉動,在在突顯北京「只准台灣前進中國,不准台灣走向國際」的統戰策略,政府應該全力進行國際宣傳,以正國際視聽。

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二日(2006.11.2)
  行政院陸委會吳釗燮主委在第六屆兩岸專業交流績優團體頒獎典禮時表示,專業優質的交流,為兩岸關係良性發展奠定穩固基礎,希望透過兩岸專業交流團體的協助,兩岸政府共同致力深化交流內涵,促進兩岸關係的善意互動與和平互信。

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三日(2006.11.3)
  陳總統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駐台北特派員席佳琳(Kathrin Hille)專訪時表示,不獨不武的所謂和平協定,其實是投降協定、是降書,是在改變現狀,其前提是要接受一個中國,其結論就是終極統一,台灣不可能接受。

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三日(2006.11.3)
  行政院陸委會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所謂「不獨換不武」之立場說明指出: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兩岸互不隸屬是目前的現狀,兩者間並不存在「獨」或「統」的問題。中國國民黨倡議「台灣不獨、中國不武」,將兩者並無直接關聯的情況做連結,將兩岸現狀發展做了倒退性的詮釋,完全漠視台灣2300萬人民之權益與台灣人民對台灣未來發展之決定權。

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七日(2006.11.7)
  陳總統接見95年僑務委員會議代表時表示,近年來隨著中國整體國力的提升,對我採取強勢的「三光政策」,面對此一困境,我們一定要堅強的站起來、走出去,不斷為台灣發聲,爭取應有的國際人格,籲請全世界要正視台灣做為一個主權國家存在的事實。

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九日(2006.11.9)
  陳總統出席「全僑民主和平聯盟第五次全球大會」時表示,雖然中國口口聲聲對外宣稱「和平崛起」,但國際社會卻普遍認為是「中國威脅」,始終懷抱著高度的戒心與疑慮。因為中國始終堅持一黨專政的獨裁統治,極力抗拒、打壓並迫害政治的改革。近幾年來,中國並沒有因為經濟的繁榮而放鬆對政治權力的控制,不管在政治參與、宗教信仰、言論及新聞自由等方面,都呈現不進反退的現象,而中國也是全世界對網際網路進行新聞檢查最為嚴格的國家之一。

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九日(2006.11.9)
  行政院陸委會吳釗燮主委在2006年「全僑民主和平聯盟」演說時表示,根據民調,台海兩岸維持現狀是最為台灣大多數人民可以接受的,民進黨政府就是要確保台灣是一個實質獨立的現狀,不受中國大陸的武力威脅。至於未來的方向將朝向開放的態度,不排除與中國政府發展任何形式的關係,只要台灣人民同意。

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十日(2006.11.10)
  行政院長蘇貞昌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兩岸應先建立金融監理機制,在此之前不贊成銀行貿然前往大陸投資。副院長蔡英文也表示:「兩岸在金融監理上沒有簽定備忘錄,再多的立法動作與行為,都於事無補。」

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十日(2006.11.10)
  針對參加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外交部發佈新聞稿指出:我方自始即主張應由我國總統親自出席該經濟領袖會議,惟由於中國的阻撓及打壓,我總統在顧及APEC整體和諧及不為難主辦會員體的考量下,過去均親自指派領袖代表出席APEC經濟領袖會議。我國領袖代表在參與領袖會議時,在會議中與其他成員享有同等禮遇及地位。我作為APEC正式及完全成員,與其他會員體盡相同義務,亦享相同之權利。

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十三日(2006.11.13)
  行政院陸委會釗燮吳主委接見美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一行時表示,政府期待經由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能讓大陸人民親身體驗台灣民主多元社會的樣貌,瞭解台灣的真實面貌,吳主委也籲請國際社會一同敦促中國大陸資訊透明化。

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十四日(2006.11.14)
  行政院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見澳大利亞執政黨參議員時表示,希望中國大陸依國際慣例處理台灣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事宜。政府為改善兩岸關係,持續推動實質議題的協商,日前在包機議題上已獲得具體進展,並與中國大陸就四項專案包機事項達成共識。目前則是積極與中方協商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議題。

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十四日(2006.11.14)
  行政院陸委會有關處理「澎湖縣與大陸地區通航自治條例」之說明指出,其內容涉及中央權限事項,均非屬地方自治事項範疇,該通航自治條例已牴觸兩岸條例第95條之1及地方制度法第25條第1項(即非其自治事項權限)等規定,依地方制度法第30條第1項規定,應屬無效。

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十六日(2006.11.16)
  陳總統接見美國「信心建立措施」(CBM)研習班講員時表示,「信心建立措施」重點在於預防台海發生戰事以及建立兩岸和平對話機制,並指出,台灣的國家安全是全民的共同語言,必須要超越政黨及個人的利益,唯有國家安全防衛機制完整建立,才能健全兩岸的對話平台。但是這種對話平台,並非依賴任何一黨領袖到對岸演講、會談或握手就能建立,因為台灣的整體利益,絕對不能被矮化、地方化以及去政府化。

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十六日(2006.11.16)
  行政院陸委員會吳釗燮主委在立法院答詢時指出,對晶圓代工業赴大陸設置8吋晶圓廠及使用0.18微米製程技術,政策面將採取「綠燈放行」的開放態度,但實際開放與否,仍待經濟部完成細部規劃。

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十六日(2006.11.16)
  行政院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指出,金馬目前的基本設施還不夠,陸委會正與交通部等相關機關評估機場擴建,整體負荷量及需求量,年底前會就擴大小三通的適用範圍方面完成檢討。

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十七日(2006.11.17)
  針對中共當局發布外資銀行管理條例以及近來部分媒體及特定人士就兩岸條例第36條修正案對陸委會及政府相關機關所作不實批評,陸委會特提出說明指出:兩岸協商建立金融監理制度,是確保對銀行有效監理的前提條件,朝野應凝聚共識一致要求中共當局與我協商建立金融監理制度。

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廿七日(2006.11.27)
  行政院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指出,台商赴大陸投資上限的問題,未來還是要透過政府相關機關、社會大眾、專業人士共同來探討,提出共同可接受符合國家整體經濟利益與個體經濟利益的方向。

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廿七日(2006.11.27)
  行政院發言人鄭文燦就日月光併購案發表政府基本立場,指「兩案政策因素對併購案並無任何顯著、立即的影響」,尤其已依法提出大陸投資申請案件,並在經濟部投審會審查中;政府會虛心面對,從政策面及實務面作深入的檢討及必要調整,務期讓兩岸政策更能兼顧國家整體利益及企業的需要。

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廿八日(2006.11.28)
  針對凱雷併購日月光乙案,行政院長蘇貞昌強調堅持「台灣的主體性政策主動性、政府主導性」。

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廿九日(2006.11.29)
  行政院陸委會吳釗燮主委在英國「皇家三軍聯合國防研究所」(RUSI)演講時表示,中國持續加強軍備,在沿岸地區架設八百多枚飛彈瞄準台灣,以武力恫嚇台灣;同時無所不用其極打壓台灣的國際空間,台灣民眾也對中國此舉憤怒不已。
  吳主委進一步指出,去年三月中國片面制訂改變台海現狀的「反分裂國家法」,擴大動武條件,建構武力攻台的法律基礎,強迫各國採行「一個中國」原則,而這個一中原則是指中國擁有台灣,與台灣獨立存在的事實根本不相符。
  吳主委表示,台灣與中國達成兩岸貨運包機協定、並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旅遊,希望能與中國進行協商談判,但至今北京當局仍不願意,他呼籲國際社會能利用各種場合與機會,持續不斷鼓勵中國與台灣重啟協商。

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一日(2006.12.1)
  行政院陸委會副主委游盈隆接見香港民主黨訪問團時表示,大陸對於「一個中國原則」的堅持,讓兩岸呈現既合作又對立,既交流又僵持的不正常現象;雙方應暫時擱置主權爭議,對等務實協商,共同促進兩岸情勢良好的發展。

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四日(2006.12.4)
  陳總統與扁友會座談時表示,有關台灣前途的選項應是開放的,台灣前途的選擇不能只有一個結論。

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四日(2006.12.4)
  陳總統參觀日月光半導體公司時表示,政府的經貿政策是追求永續發展與社會正義,全球化不是中國化,業者要有風險管理觀念,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行政院應推動吸引中國資金回流台灣的方案。

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四日(2006.12.4)
  行政院陸委會發布「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35條條文修正草案之參考資料中指出,應該思考減少赴大陸投資對我國的負面影響,同時兼顧國內企業之需求。一味提高赴大陸投資比例上限,是本末倒置的做法,無法根本解決問題。

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五日(2006.12.5)
  陳總統接見馬紹爾群島共和國駐聯合國常任代表克培利(Alfred Capelle)、宏都拉斯共和國駐聯合國常任代表、洛梅諾-馬丁雷斯(Ivan Romero-Martinez)以及巴拉圭共和國駐聯合國副常任代表布法(Juan Alfredo Buffa)時指出,聯合國2758號決議只解決中國在聯合國代表權的問題,並沒有解決2300萬台灣人民在聯合國代表權的問題;應依照聯合國憲章會籍普及化的原則與精神,使2300萬台灣人民不被拒絕於聯合國大門之外。目前正研擬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未來不會以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民國(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避免陷入一個中國代表權之爭。
 
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五日(2006.12.5)
  行政院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表示,中國提出如果要跟進行兩岸直航議題的協商,台灣應該先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將兩岸直航的航線當作是國內的航線。這些政治的障礙是兩岸協商沒有辦法進行的最主要障礙。兩岸應該在對等協商的狀況之下,就航權的談判進行對等的協商,簽訂航權的協議。

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六日(2006.12.6)
  行政院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見西班牙國會眾議員訪問團時表示,台灣在拓展國際生存空間上,處處受到中國當局的打壓。中國不僅不承認台灣,更不斷打壓與限制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的種種努力,不論是對台灣2,300萬民眾衛生福祉至為重要的WHO參與案,乃至於許多非政府組織或民間舉辦的活動,包括聯合國秘書處舉辦的全球性郵票創作比賽、世界美容美髮大賽和環球小姐選美等,中國當局皆無所不用其極地介入干預,使得台灣一再在國際上受到不公平待遇及打壓。

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七日(2006.12.7)
  陳總統接見歐洲議會「中國報告」主筆人歐洲議會議員貝爾德(Bastiaan Belder)時指出,「中國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反對歐盟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的決議、堅定支持台灣積極參與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在內的國際組織、台海兩岸的歧見與爭議應透過對話和平解決等立論均非常正確。並呼籲國際社會尊重台灣人民的集體人權,不管是基於聯合國憲章會籍普及化原則,或醫療衛生保健無國界之分等最高原則,台灣都應該受到國際社會的接納。

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七日(2006.12.7)
  行政院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見歐洲議會議員貝爾德(Mr.Bastiaan Belder)時表示,儘管北京當局嚴格管控媒體和言論,藉此打壓宗教自由,但我方仍積極推動兩岸宗教交流,希望促使中國大陸早日實現宗教自由。

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2006.12.13)
  陳總統接見法國國民議會友台小組主席巴戴爾(Christian Bataille)一行時表示,中國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與宗教自由,迄今仍然惡名昭彰,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運,無異於讓一個不自由、非民主的中國,對付一個自由民主的台灣,同時也危害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

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2006.12.14)
  行政院陸委會吳釗燮主委接見法國國民議會友台小組主席巴戴爾(Mr. Christian Bataille)議員時表示,台灣對中國的民主與人權發展至為關心,台灣與歐洲各民主國家的行政及立法部門應密切合作,敦促中國改善人權紀錄,進而邁向民主。

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2006.12.14)
  行政院陸委會吳釗燮主委出席「從2006年大陸投資環境變遷,看未來台商經營策略研討會」專題演講時表示,政府強化風險管理機制,但同時也推出放寬中國商務人士來台、推動中國觀光客來台的開放政策,希望台商在投資中國之餘,能結合台灣優勢策略,思考回台投資。

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2006.12.14)
  經濟部發布新聞稿指出,修正「在大陸區從事投資或技術合作審查原則」,並增訂「在大陸地區重大投資案件政策面審查協調作業要點」,明定重大投資案件之定義、重大投資案件之審查程序、審查項目、與投資人協調項目、投資人應承諾事項等項。

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廿日(2006.12.20)
  行政院陸委會主委吳釗燮與國民黨立院黨團座談時表示,開放中國觀光客來台是既定政策,愈快愈好。而中國大陸航空公司來台設立辦事處問題,陸委會也會認真思索兩岸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廿日(2006.12.20)
  內政部警政署入出境管理局發布新聞稿表示,自96年12月20日開始,取消大陸地區人民、香港澳門居民申請來臺保證書至警察機關辦理對保規定。

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廿一日(2006.12.21)
  行政院陸委會發表澳門移交7週年情勢研析報告指出,澳門移交7年來,臺澳民間交流持續熱絡,惟官方往來有待開展。陸委會希望澳門政府採取更為開放的作法,建立正常化、制度化的溝通往來架構。

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廿七日(2006.12.27)
  行政院陸委會發布新聞稿指出,中共國台辦藉公布所謂台灣媒體在奧運期間可以有較為寬鬆的採訪空間,刻意塑造對台新聞交流假象,但全世界沒有一個民主國家規定記者的新聞採訪權,是限定時間,過期失效的。中共刻意公布這項採訪規定,是向全世界公開證明中共當局其實是一個完全不熟悉,也從不尊重新聞自由的政府。

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廿九日(2006.12.29)
  針對中國當局公佈國防白皮書,行政院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指出,中國完全無視國際社會對中國軍備擴張的高度質疑,只會增加國際對中國崛起的疑慮;白皮書中刻意扭曲台灣民主的價值與意涵,再強調維護國家安全與統一的軍事能力提升的重要性;顯示中國對台硬的一手不僅仍維持,甚至將強化對台軍事威脅手段,為兩岸前景埋下陰影。

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廿九日(2006.12.29)
  行政院陸委會發布新聞稿表示,政府相關機關依據經續會結論進行8吋晶圓製程技術相關政策之檢討,並決定在限於國內母公司移轉製程技術予其大陸投資事業,且限於自用之原則下,將現行准許赴大陸投資之8吋晶圓製程技術由0.25微米放寬至0.18微米。

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廿九日(2006.12.29)
  行政院陸委會發布新聞稿表示,在累積多年「小三通」實施經驗後,針對相關政策及執行方式進行通盤檢討,初步結論認為:「小三通」安全管理層面在這兩年強化「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觀念及機制後,已獲致大幅改善;「小三通」政策在兩岸未能有效協商的情況下,擴大開放的空間十分有限。不過,在「小三通」執行層面仍有改善的空間,經過詳細評估後,未來將朝幾方面進行調整,讓金馬「小三通」的正面效益能夠提升。

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卅一日(2006.12.31)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表示,新台幣代表國家主權,不能被其他貨幣取代,未來開放中國觀光客攜帶人民幣後,一定要收兌,不能讓人民幣在台灣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