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14年01月

本月要目

資料提供:法務部調查局

103年1月1日
    一、馬總統元旦祝辭談兩岸關係現況及未來
103年1月2日
    二、陸委會不認同「海峽兩岸媒體前瞻論壇」宣布之6項倡議
103年1月4日
    三、大陸首家「海峽兩岸農產品檢驗檢疫技術廈門中心」正式運行
103年1月7日
    四、「中國海洋大學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所」在青島成立
103年1月8日
    五、大陸旅遊綠皮書預估陸客來臺將達300萬人
    六、首屆「海峽兩岸清水祖師文化節暨世界清水祖師文化聯誼會」在福建安溪舉行
103年1月9日
    七、馬總統提出應檢討陸生政策
    八、民進黨通過「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
    九、大陸對臺開放招生大學增為270所
103年1月12日
    十、「海峽兩岸(南寧)投資合作中心」在南寧成立
103年1月13日
    十一、「兩岸文創人才培訓基地」在天津南開大學成立
    十二、金門高分檢署持續對林毅夫發布通緝
103年1月14日
    十三、馬總統接見美國企業研究院訪華團談兩岸關係進展
103年1月15日
    十四、大陸國臺辦1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
    十五、「小英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林全率團訪問北京
103年1月20日
    十六、臺商對大陸投資連續兩年負成長
103年1月21日
    十七、「兩岸青年就業創新論壇」在新竹清華大學舉行
103年1月22日
    十八、馬總統表示國家發展委員會業務與兩岸關係息息相關
    十九、廈門成陸客來臺樞紐中介點
103年1月24日
    廿、中共召開2014年對臺工作會議
103年1月25日
    廿一、大陸國臺辦舉行駐北京臺灣記者新春聯誼活動
103年1月27日
    廿二、馬總統表達對「王張會」等兩岸問題看法
    廿三、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於「兩岸關係雜誌」發表新春祝辭

1 ◎103年1月1日

101 一、馬總統元旦祝辭談兩岸關係現況及未來

馬總統1日主持中華民國103年開國紀念典禮暨元旦團拜,並以「全民團結拚經濟」為題發表元旦祝詞;其中提及兩岸關係現況及未來,綜整如次:

(一)臺灣經濟要想更上一層樓,必須打破兩岸關係的僵局。唯有打破僵局,加強兩岸經貿合作,同時也要因應大陸經濟轉型,調整產業結構,推動兩岸產業合作,才能有助於臺灣拓展大陸市場,也比較容易參與區域經濟整合。

(二)5年半前,政府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作為重建兩岸關係的基礎,以活路外交避免兩岸在外交上的零和競賽;經由這樣的布局,臺灣海峽不再是緊張的火藥庫,而變成和平的大道,成為各國進軍大陸市場的門戶。

(三)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快自由化與市場開放的腳步。2013年6月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後,9月送到立法院審議,至今已經超過3個月,還在立法院開公聽會;希望這個協議能儘快審查,早日完成法定程序。(總統府新聞稿,1月1日)

2 ◎103年1月2日

102 二、陸委會不認同「海峽兩岸媒體前瞻論壇」宣布之6項倡議

陸委會副主委吳美紅2日在記者會表示,大陸方面日前在「海峽兩岸媒體前瞻論壇」上,單方面宣布6項倡議,陸委會不認同這種未經與會者同意的共同倡議。

吳美紅表示,兩岸媒體交流目的是增進了解、促進兩岸資訊對等交流;「海峽兩岸媒體前瞻論壇」初步定性為民間活動,「海峽兩岸媒體前瞻論壇」中提到要設立「兩岸媒體聯誼會」,但定位、內容、成員都不清楚。

吳美紅強調,若有涉及臺灣地區民眾或人民團體與大陸黨政軍相關機構的合作行為,或大陸地區人民擔任臺灣團體機構成員,都應該經過許可。(中央社,1月2日)

4 ◎103年1月4日

103 三、大陸首家「海峽兩岸農產品檢驗檢疫技術廈門中心」正式運行

大陸首家專門為海峽兩岸農產品貿易提供檢驗檢疫技術服務的專業檢測機構—「海峽兩岸農產品檢驗檢疫技術廈門中心」於日前正式啟用,首日共受理檢驗檢疫業務60批。

檢疫中心設5個實驗室和1個分中心,主要從事食品、農產品、動植物及其產品的檢測業務,及檢測技術開發、技術咨詢、培訓等工作;未來希望能成為保障兩岸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機制。(新華網,1月4日)

7 ◎103年1月7日

104 四、「中國海洋大學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所」在青島成立

大陸「中國海洋大學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所」日前舉行成立儀式,儀式由「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黨委書記崔鳳教授主持,該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陳銳,黨委前副書記李耀臻等出席。

陳銳指出,「中國海洋大學」以崇尚學術、謀海濟國的價值取向服務大陸現實需要,決定成立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所,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打造研究平臺和交流基地。

儀式中宣讀有關決定;根據決定,聘任郭震遠為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所所長;聘任郭震遠為教授,劉彥為研究員。(中國臺灣網,1月7日)

8 ◎103年1月8日

105 五、大陸旅遊綠皮書預估陸客來臺將達300萬人

大陸「中國社科院」8日發布「2013—2014旅遊綠皮書」;旅遊綠皮書指出,2013年前三季大陸旅客到臺灣自由行的人數大幅成長210.8%,且客源逐漸年輕化,預計2014年到臺灣旅遊的陸客總數將超過300萬人次。

綠皮書指出,近年在兩岸交流日趨頻繁的背景下,民間紛紛提出簡化申請和簽註手續的要求,臺灣相關管理部門積極回應;近期臺灣相關部門將簡化申請手續,提高大陸遊客赴臺觀光度假的便利性。(中國臺灣網,1月9日)

106 六、首屆「海峽兩岸清水祖師文化節暨世界清水祖師文化聯誼會」在福建安溪舉行

首屆「海峽兩岸清水祖師文化節暨世界清水祖師文化聯誼會」8日在福建安溪舉行;本次主題為「千年祖師,清水佑民」,計有兩岸四地及東南亞一千三百餘人參加。

本次活動臺灣各界代表近千人參加,約占參加總人數的三分之二;臺灣信眾代表、立委紀國棟在開幕式上表示,三百多年前到臺灣的大陸先民將清水祖師信仰帶到臺灣,目前臺灣有清水祖師寺廟近五百座,信眾逾千萬。(中時電子報,1月8日)

9 ◎103年1月9日

107 七、馬總統提出應檢討陸生政策

馬英九總統9日出席「103年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提出應檢討現行陸生政策。

馬總統表示,大陸學生來臺可讓兩岸年輕人成為朋友,學習相互競爭、合作,同時增加各大學的學生來源;而陸生來臺政策實施迄今,包括交換學生在內約有二萬名大陸學生來臺就學。未來政府應凝聚各界共識,謹慎規劃並通盤檢討「三限六不」政策,考量開放兩岸大學赴對岸舉辦招生宣傳或參加大學博覽會。(總統府新聞稿,1月9日)

108 八、民進黨通過「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9日舉行會議,通過「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決定以「積極凝聚臺灣內部的共識」做為兩岸對話的基礎,為民進黨現階段的兩岸交流定調。

針對民進黨通過「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大陸國臺辦10日表示,民進黨依然頑固堅持「一邊一國」的臺獨立場,其所做所為,違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歷史流潮和臺灣的主流民意,也不符合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以僵化的思維檢討政策,是找不到出路的。

按:會議原本擬提出「對中政策總結報告」,後改以「對中政策檢討紀要」代替;而日前由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建議凍結「臺獨黨綱」建議,本次會議並未列入議程,柯建銘雖會中重申主張,不過無人附議。(中時電子報,1月9日、10日)

109 九、大陸對臺開放招生大學增為270所

大陸《大陸普通高校面向港澳臺招生信息網》公布,對臺招生的大學由216所增為270所,包括141所一本大學及129所二本大學。

新增學校名單中包括首間共產黨創辦的延安大學;另大陸西北龍頭高校蘭州大學為臺灣承認的985工程大學,過去並未對臺招生,本次也列入新增名單中。(旺報,1月9日)

12 ◎103年1月12日

110 十、「海峽兩岸(南寧)投資合作中心」在南寧成立

「臺灣商工統一促進會廣西壯族自治區事務辦公室暨海峽兩岸(南寧)投資合作中心」12日在南寧成立。

臺灣工商界代表認為,桂臺兩地經過多年的努力,在經貿與文化關係已經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並且面臨著重大的發展機遇,投資合作中心的成立,在推動桂臺經貿與文化的合作商,將有重要的作用。

投資合作中心未來將努力落實2013年10月26日在南寧召開的「第九屆經貿文化論壇」的各項共識,以促進兩岸優勢企業的合作與互補,打造有效的合作新機制,創造新的經貿與文化的交流合作。(中國臺灣網,1月13日)

13 ◎103年1月13日

111 十一、「兩岸文創人才培訓基地」在天津南開大學成立

「兩岸文創人才培訓基地」13日在天津南開大學成立,天津市文化產業協會會長曹秀榮,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榮譽理事長李永萍等出席開幕儀式。

「兩岸文創人才培訓基地」成立後,將搭建天津與臺灣文化產業交流合作的平臺,利用臺灣在文化產業發展的先進理念、成功經驗以及雄厚的師資力量重點培養天津市在文化創意、傳媒、微電影等領域的人才。

按:2013年7月4日,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和天津市文化產業協會、南開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即已簽署《關於共同建設兩岸文創人才培訓基地的框架協議》。(人民網,1月13日)

112 十二、金門高分檢署持續對林毅夫發布通緝

針對林毅夫叛逃投敵通緝案,金門高分檢署13日持續對林發布通緝。

該署聲明指出,為避免有空窗期,該署將承續國防部的偵查作為暨法律見解,持續對林毅夫發布通緝,但聲明中也提及未來會密切觀察及蒐羅林毅夫個人最新發展、相關法令與法院判決見解,適切因應與處置。

按:林毅夫(原名林正義;後改林正誼,赴陸後再改現名)於1979年擔任金門馬山連長,期間泅水叛逃至廈門,後獲大陸栽培成為北京大學博士,並赴美留學,並曾擔任世界銀行副行長。(聯合新聞網,1月14日)

14 ◎103年1月14日

113 十三、馬總統接見美國企業研究院訪華團談兩岸關係進展

馬總統14日接見美國企業研究院訪華團,除歡迎訪賓遠道來臺,並說明近期兩岸關係之進展。

馬總統表示,過去五年多來,兩岸迄今已進行9回合的協商,共簽署19項協議及2項共識,包括雙方航班由過去的零星包機增加為每日95班直航班次;而每年來臺就讀的大陸學生也由他上任前的八百餘人成長為目前的二萬四千餘人;此外,目前陸客來臺旅遊人數已成長至每年300萬人次,除為臺灣帶來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使雙方體認到和平的重要。

馬總統指出,大陸於去年11月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一事,我政府已表達嚴正立場,包括重申對釣魚臺主權,並強調在雙方重疊的防空識別區域內,我國空軍演習與訓練皆照常進行,希望相關各方進行雙邊協商,以避免衝突發生。(總統府新聞稿,1月14日)

15 ◎103年1月15日

114 十四、大陸國臺辦1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

大陸國臺辦1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馬曉光答問記者要點如次:

(一)2013年6月兩會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希望在新的一年這項協議能夠早日生效,為兩岸經濟合作再添新的助力。

(二)關於兩會互設辦事機構,從2013年初開始溝通和協商,已經進行6輪的業務性磋商,希望新的一年這項協商進展的速度能夠加快。

(三)商簽兩岸避免雙重徵稅協議,有利於消除兩岸間重複課稅的現象,保護投資者的稅務權益,這也是臺商多年來的要求。此外,這項協議不影響兩岸各自對個人所得徵稅的徵管規定。

(四)關於民進黨所謂「檢討紀要」和有關表述,穿「臺獨」的老鞋,走不出兩岸關係的新路。

(五)2013年兩岸貿易額再創歷史新高,臺灣對大陸貿易順差達到1,160億美元;大陸批准臺商投資項目1,804個,大陸主管部門核准的赴臺投資企業、專案50個,投資金額1.17億美元。

(六)關於林毅夫先生的事,那是幾十年前在兩岸特殊的歷史背景、特定的時空狀態下發生的;在兩岸關係新形勢下,希望臺灣能夠從人道主義角度考慮,早日同意林毅夫回臺探親,這畢竟是人之常情。

(七)「三限六不」政策對於大陸學生赴臺就讀是很不合理的限制,希望臺灣方面能為大陸學生赴臺就讀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正常的待遇。

(八)兩岸經合會第五次例會商定,將啟動第二批經貿團體互設辦事機構的工作;目前臺灣電機電子商業同業公會和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會正在準備申請互設辦事機構。

(九)根據兩會第九次會談達成的共識,雙方將會適時舉辦第二次兩會協議成果總結會;據瞭解,上個月兩會已經舉行內部的會前會,正式召開會議的時間,還有待兩會協商確定。

(十)臺灣人士參加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問題,應根據APEC有關諒解備忘錄的規定處理;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大陸多年來的主張,希望兩岸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造福兩岸同胞,造福中華民族。

按:馬曉光原任大陸海協會秘書長、國臺辦綜合局長;本次新聞發布會為馬曉光首次發言,原任新聞局長楊毅在2013年國臺辦局級人事調整中,調任秘書局局長;國臺辦現任另一發言人為范麗青。(大陸國臺辦新聞稿,1月15日)

115 十五、「小英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林全率團訪問北京

「小英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林全15日至19日率團赴北京參訪,隨行者有陸委會前副主委邱太三、金管會前主委胡勝正、中研院研究員施俊吉、立委蕭美琴、蔡其昌等;本次行程共參訪大陸「國家發展經濟研究院」、商務部,「中國銀行」國際研究所、「國家統計局」數據管理中心,同時也參訪百度集團、聯想集團及北京中關村等。

20日,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及林全共同召開記者會。林全指出,這次交流中得出一些結論,包括大陸也面臨勞工短缺,人口老化,製造業被服務業取代,以前是開放,現在則是進一步深化改革,例如上海自由經濟貿易區,智慧財產權法制化等,這些政策對臺灣很重要;總結來說,雙方交流非常專業,彼此有非常善意互動,未來將尋求繼續交流機會。(中時電子報,1月20日)

20 ◎103年1月20日

116 十六、臺商對大陸投資連續兩年負成長

經濟部投審會20日發布2013年投資統計數據,臺商對大陸投資連續兩年呈現負成長;2013年對大陸投資件數略降3%至440件,但投(增)資卻大幅衰退2成,只剩86.8億美元。

根據投審會調查,只有約八成的陸資公司維持正常營運,不適應臺灣經營生態者,以從事兩岸貿易的中小型企業為多。

經濟部表示,大陸業者對臺灣面板業、生技業有高度興趣,但對參股上,不得取得經營權等限制難以接受;因此陸資投資科技業要成為常態,相關法令勢必要再鬆綁。(聯合新聞網,1月21日)

21 ◎103年1月21日

117 十七、「兩岸青年就業創新論壇」在新竹清華大學舉行

「興業之陸—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創新論壇」21日在新竹清華大學舉行,計有臺灣大學、臺灣科技大學、兩岸清華大學及大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學生參加。

本次論壇主要探討兩岸青年共同面對的職業發展問題,結合臺生在陸就業情況等探討兩岸就業創業環境、新興產業發展及青年創新等議題。(中國臺灣網,1月21日)

22 ◎103年1月22日

118 十八、馬總統表示國家發展委員會業務與兩岸關係息息相關

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22日正式成立,首任主委為前經建會主委管中閔;馬總統、行政院長江宜樺等出席開幕並致辭。

馬總統表示,國發會由經建會、研考會及工程會3個機關組成,期盼國發會能成為部會間的潤滑劑與催化劑,在整個國家發展的研究規劃、與執行考核上發揮功用。

馬總統指出,國發會的業務內容不限於經濟建設,必須彈性考量國家發展策略;例如我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涉及經濟與外交,也與兩岸關係息息相關。(聯合新聞網,1月23日)

119 十九、廈門成陸客來臺樞紐中介點

大陸廈門市旅遊局22日表示,2013年經廈門海關前往臺灣旅遊的大陸居民近二十萬人次,約占大陸赴臺旅遊居民總數的十分之一,廈門成為大陸赴臺遊的中轉樞紐和集散地;其中,廈門至金門的「小三通」海上客運直航因經濟便捷,成為大陸重要赴臺旅遊管道,廈門赴臺的遊客中,有近一半取道「小三通」。(中央社,1月22日)

24 ◎103年1月24日

120 廿、中共召開2014年對臺工作會議

中共2014年對臺工作會議24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由國務委員楊潔篪主持,中臺辦、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做工作報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聲出席會議並發表談話。

會議要求,2014年各地各部門要更加全面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各項基礎,促進兩岸交往取得新進展;繼續推進兩岸協商談判;爭取完成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後續商談;切實加強臺商權益保護工作;出臺惠及臺灣民眾的政策措施,擴大深化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領域交流;深化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和司法互助;繼續支援和促進兩岸民間政治對話。(人民日報,1月25日)

25 ◎103年1月25日

121 廿一、大陸國臺辦舉行駐北京臺灣記者新春聯誼活動

大陸國臺辦25日舉辦駐京臺灣記者新春聯誼活動,主任張志軍、新聞發言人馬曉光、范麗青及臺灣駐北京各媒體等出席聯誼活動。

張志軍指出,1月24日在北京舉行的2014年對臺工作會議充分肯定2013年兩岸關係和對臺工作取得的成績和進展,並對新的一年的對臺工作做出部署。

張志軍強調,兩岸關係在各個領域都有很大發展空間。希望兩岸同胞共同努力,再接再厲,推動兩岸關係沿著和平發展道路穩步前行,在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中取得更多新成果,以造福兩岸同胞。(國臺辦新聞稿,1月26日)

27 ◎103年1月27日

122 廿二、馬總統表達對「王張會」等兩岸問題看法

馬總統27日表示,對於2月份可能安排的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大陸國臺辦公室主任張志軍會面,沒有賦予任務,只是整體兩岸關係提升重要的一步,這是兩岸關係發展非走不可的路。

另有關與大陸領導人會面問題;馬總統表示,條件如果一步步創造出來,希望未來有機會與大陸領導人會面,主要目的是希望把過去五年多兩岸關係、大陸政策的耕耘結果,持續往前推動並妥善保存成果。

馬總統針對我邦交國與大陸發展貿易關係問題指出,這些邦交國與大陸的經貿關係過去就很密切,我國改善與大陸的關係,與大陸經貿關係如此密切,從何去阻止邦交國做同樣的事情?但邦交國要與大陸設立辦事機構,特別強調不能影響與我方邦交,這是政策上必須守住的關口。(中央社,1月27日)

123 廿三、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於「兩岸關係雜誌」發表新春祝辭

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在2014年第一期「兩岸關係雜誌」發表新春賀辭。

張志軍表示,過去一年來兩岸雙方在維護「一個中國」架構、擴大兩岸交流合作、致力振興中華等方面的共識在擴大、互信在增強;兩岸協商談判取得新成果,ECFA後續商談不斷推進;兩岸貨物貿易及爭端解決機制的商談穩步推進,兩會互設綜合性辦事機構商談亦有進展。

張志軍指出,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闡述大陸下一步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目標任務,提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大陸改革開放和各項事業的推進,必將為兩岸關係共同發展帶來更多機遇,拓展更大空間,對兩岸關係走勢產生重要積極影響。(國臺辦新聞稿,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