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13年01月

本月要目

資料提供:法務部調查局

壹、法政方面
一、馬總統強調確保臺海永久和平列為首要任務
二、兩岸「夏合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三、陳雲林赴美介紹鞏固深化兩岸和平發展系列新主張
四、馬總統指示儘速解決金門供水問題
五、大陸國臺辦1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
六、海基會舉行年終記者會
七、立委許添財率團訪問大陸
八、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成立涉臺案件審判庭
九、大陸國臺辦3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
十、大陸國臺辦主任王毅發表2013年兩岸「三點期待」
貳、財經方面
一、2012年兩岸貿易額1,689.6億美元增長5.6%
二、2012年陸資來臺總金額為3.28億美元 年增6.5倍
三、臺灣特色產品在大陸年貨會展銷
四、內政部放寬大陸商務人士入出境許可
五、大陸「中國銀行」成為兩岸貨幣清算銀行
六、福建將加快平潭綜合實驗區建設
七、2013年臺灣水果節在北京開幕
八、兩岸證券期貨監理合作平臺首次會議在臺召開
九、大陸「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臺北設立辦事處
十、兩岸投保協議2月1日生效
參、社會方面
一、2012年陸客來臺人數再創歷史新高
二、「海峽光纜1號」竣工
三、陸客來臺人數放寬
四、臺灣醫師公會駐北京聯絡處揭牌
肆、文教方面
一、兩岸信眾參加廈門霞城城隍廟350周年慶典
二、兩岸城市文創競爭力臺北排第三
三、馬總統宣布將鬆綁陸生來臺限制
四、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率團赴陸
五、葉克冬提出2013年兩岸關係展望
六、2013年臺北國際書展首設簡體字館
伍、其他
大陸公布2012年兩岸關係10大新聞

1 壹、法政方面

101 一、馬總統強調確保臺海永久和平列為首要任務

總統府1月1日新聞稿,馬總統1日主持102年開國紀念典禮暨元旦團拜,並以「奮起行動,扭轉未來」為題發表元旦祝詞。在兩岸關係部分發表談話如后:

(一)盼望與大陸新領導人習近平,在鞏固「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全面擴大與深化兩岸交流。加速「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後續協商,進一步放寬陸資與陸生來臺及陸客自由行,近期內還要通盤檢討與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取消不合時宜的限制與歧視性規定。積極推動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以照顧每年來往兩岸之間數百萬的民眾,為兩岸和平發展的制度化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二)兩岸領導人都應該將確保臺海永久和平當成首要之務。兩岸交流越制度化,兩岸人民對彼此的認識越深入,兩岸的和平也就越鞏固。

102 二、兩岸「夏合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中國評論新聞網」1月11日報導,由大陸方夏文化交流協會和臺灣兩岸統合學會共同舉辦的「夏合研討會」11日在北京舉行,出席人員臺灣與會者有兩岸統合學會顧問兼團長程建人、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兼副團長張亞中、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朱雲漢、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臺灣歐盟中心主任蘇宏達等;大陸與會者有方夏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周文重、方夏文化交流協會榮譽會長徐敦信、方夏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秘書長朱祖壽、方夏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等,兩岸退休涉外人員和專家學者近30人出席研討會;與會人士圍繞國際格局、亞太形勢和兩岸涉外事務協商等議題進行交流研討。這是兩岸民間團體首次邀集兩岸退休涉外人員舉行研討活動;綜合研討會要點如下:

(一)當前國際格局繼續發生深刻複雜變化,兩岸應承擔起歷史賦予的責任,聚同化異,攜手共進。

(二)在東海、南海問題上,兩岸應共同維護整體利益。兩岸可以在資源勘探、科學考察等方面開展合作。

(三)兩岸在涉外事務中應避免不必要的內耗,兩岸協商是解決臺灣涉外事務問題的唯一現實途徑。

(四)兩岸退休涉外人員就相關問題開展研討,對增進相互瞭解、不斷積累共識具有積極意義,今後應繼續加強交流。

103 三、陳雲林赴美介紹鞏固深化兩岸和平發展系列新主張

綜合旺報、「中國新聞網」、世界新聞網、僑報網報導,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應大陸駐洛杉磯大使館與總領館邀請1月10日抵達洛杉磯,隨行人員包括海協會副會長李炳才、副秘書長馬曉光,鄭崇陽,研究部主任丁艷靈等;11日接受僑報、鳳凰電視專訪並與當地僑領和臺胞代表座談,介紹大陸鞏固深化兩岸和平發展所提出的系列新主張。要點如次:

(一)大陸本著服務民眾的宗旨和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方針,盡快啟動兩會互設辦事機構的商談,爭取年內完成互設。

(二)目前正式啟動兩岸政治對話與政治談判的時機雖尚未成熟,但大陸希望臺灣方面認真對待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建議,雙方共同努力逐步為破解兩岸政治難題創造條件。

(三)在新的一年中,將加快《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後續協商,完成服貿、貨貿協議等商談,爭取年內完成簽署。同時推動兩岸科技合作,促成雙方在地震合作、環保合作方面取得新進展。

(四)希望臺灣方面認真對待中共「十八大」提出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穩定臺海局勢,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前景。

(五)大陸方面還將著力推動商簽兩岸文教協議,希望雙方能從研究商簽文化藝術、文物保護等具體協議入手,及早取得突破。

104 四、馬總統指示儘速解決金門供水問題

綜合旺報、總統府網站報導,馬總統1月12日前往金門縣視察金門尚義機場航站區後續擴建工程,要求相關部會與金門縣政府就金門的海、空運進行長遠規劃,也針對當地供水及金門大橋興建問題,指示中央與地方政府充分配合,儘快解決。

福建《海峽都市報》1月17日報導,在馬總統宣示兩岸通水將要定案下,福建已確定兩條備選跨海供水線路,只待時機成熟就能向金門供水;其中一條從晉江圍頭接到金門,另一條則從廈門大嶝通往金門。

105 五、大陸國臺辦1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

新華網1月16日報導,大陸國臺辦1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楊毅首先回顧2012年兩岸關係發展情況,並對2013年兩岸關係作出展望。隨後答問記者要點如次:

(一) 大陸民航主管部門已於1月10日之前核復兩岸加班包機325班,票價不會有太大變化。

(二)大陸一直關注金門缺水的問題,只要是對金門同胞有利的事情都會全力支援;只要臺灣方面同意,福建沿海隨時可以向金門供水。

(三)繼續優化兩岸交流往來的政策環境,擴大人員往來規模;繼續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交往的制度化建設,推動兩岸大交流持續深入健康的發展。

(四)大陸長假期間,赴臺旅遊的人數,臺灣方面可以根據自身的接待能力和條件來研究,提出方案。

(五)「海峽光纜1號」建成是兩岸「三通」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它將建立起兩岸間的直達通信電路,從而大幅度增加兩岸通信能力。

(六)2012年兩岸經合6大成果-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兩岸金融合作、兩岸產業合作、兩岸三通、兩岸企業家交流的高端平臺及兩岸農業合作,將繼續深化合作。

(七)希望投保協議能夠早日實施,以更加有利於保護兩岸投資者的權益。

(八)大陸遊客對赴臺旅遊總體上是滿意的,但隨著赴臺旅遊規模的快速增長,也衍生一些實際問題,希望雙方加強配合,儘快解決一些突出問題,有效保障大陸居民在臺旅遊的合法權益。

(九)兩岸政治議題是客觀存在,遲早要面對,雙方應當積極著眼未來,為最終破解政治、軍事等方面的難題創造條件,積累共識。

(十)有關兩會互設辦事機構,希望兩會儘速完成各自規劃,儘快就此問題進行溝通,做出安排。

(十一)樂見臺灣方面擴大承認大陸高校的學歷,希望臺灣進一步採取措施,取消歧視性的政策,為赴臺就讀的大陸學生提供一個正常的學習環境和條件。

(十二)對美國對臺軍售的政策,堅決反對。同時也希望美方遵守「中」美3個聯合公報的精神,恪守「一個中國」政策。

(十三)大陸支持兩岸加強文化教育交流,對於簽署兩岸文化交流協議的問題,大陸的態度是開放的。

(十四)大陸對於雙方建立證券保險業監管平臺,持積極的支持態度;第3次兩岸銀行業監管磋商會議只要聯繫完成,隨時可召開。

(十五)對於臺灣媒體的併購交易,大陸不介入也不發表評論。

(十六)大陸歡迎臺灣的演藝人員來大陸發展,當然他們在大陸也應遵守相關的法律和法規。

106 六、海基會舉行年終記者會

海基會新聞稿1月23日新聞稿,海基會於23日舉行年終記者會,董事長林中森於致詞中表示,海基會2013年的重點工作項目主要有3個:擴大與深化兩岸交流,推動兩岸兩會互設辦事處,以及完成ECFA後續協商。

在擴大與深化兩岸交流部分,繼續以同理心相互包容、累積互信、建立共識。民眾有需要,兩岸有共識,就簽署協議,不受1年幾次的限制;兩岸的服務貿易協商,已經到收尾階段,相信很快就能簽署。除經貿議題,教育議題亦是重點,尤其是陸生來臺就讀二技的部分,兩岸正緊鑼密鼓磋商當中。

另為擴大兩岸交流,兩岸有必要互設辦事處。目前兩岸互設經貿團體辦事處已經實現,臺灣貿易中心已至大陸設處,大陸機電商會也會在臺灣設點。至於兩會互設辦事處,兩岸正積極籌劃,相信很快就會有好消息。

至於兩岸的產業合作,雙方必須優勢互補,分工合作,相互提升。尤其臺灣正在推動六大新興產業、4項智慧型產業、10項重點服務業,與大陸正在推動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非常雷同,可見兩岸有許多優勢互補的空間,可以為兩岸福祉創造更多利基,互利雙贏。

107 七、立委許添財率團訪問大陸

綜合中央社、中央網路報、「中國評論新聞網」報導,民進黨籍臺南市立法委員許添財夫婦,應上海市臺辦主任李文輝等人及相關單位邀請,率該黨臺南市黨部主任委員蔡旺詮(現任臺南市議員)、南台科技大學學務長謝世傑(臺南市政府前秘書長)、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前局長徐中強及古都電臺副總經理蘇恩恩等人,於1月20日至27日前往大陸上海、北京、福建廈門等地,展開為期8天的「金融經濟之旅」參訪活動。

行程中拜會上海市臺辦副主任季平、上海市臺資企業協會會長葉惠德、國臺辦聯絡局局長劉軍川、「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所長余克禮及廈門市臺辦副主任謝永福等人;並參訪上海城市規劃館、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外灘園文創區、陸家嘴金融城、東海大橋、洋山深水港、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廈門城市規劃館、福建南安延平郡王祠、石井鄭氏宗祠、廈門市鴻山公園延平郡王祠等地,27日經小三通抵達金門後,搭機返抵臺南;並在機場貴賓室獨家接受大陸「中國評論社」訪問,其談話要點如次:

(一)長期以來就從各種資料看到大陸開放後的經濟改變,相對的也會在某種程度上,想要瞭解經濟開放以後,在政治體制上相對的變化。

(二)身為立法委員,要問政、也要服務選民。大陸這個區塊,無論從臺商角度、兩岸直航或簽ECFA之後,都該去瞭解各種發展的面向。

(三)問政過程中發現,臺灣的政府不是一問三不知,就是給人皮毛膚淺的印象,這是無法滿足真正想監督政府政策與實際狀況的需要的。所以以立法委員的身分而言,就必須實地的參訪,了解大陸市場及相關的實況,就顯得較為迫切。

(四)因為是民意代表,與臺灣有相對來往的市場應該去瞭解。早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去廈門進行金融實務考察時,當時就很想以立法委員的單純的身分去,但當時沒有成功;但很多人都很關心,包括對岸在內,所以才有這次金融經濟與都市發展的參訪考察安排。

(五)對於首登大陸的印象,不必把自己定位成「土包子進大觀園」,也不必自認什麼都懂,沒什麼必要去看,態度過與不及都沒必要,對於此次參訪之行,簡單說就是百聞不如一見,絕對比間接的資訊、籠統的一些數字來得真切、有感。

108 八、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成立涉臺案件審判庭

中央社1月28日報導,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28日正式成立涉臺案件審判庭,今後全市涉臺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將分別由海滄區涉臺法庭和中院涉臺案件審判庭集中管轄。

這是繼2012年6月,廈門海滄區法院成立大陸首個涉臺專業法庭,集中管轄廈門市部分一審涉臺民商事案件後,廈門中級法院成立獨立建制的涉臺案件審判庭;廈門臺商協會會長黃如旭、律師邱冠魁等共12名臺灣人士被聘任為廈門中級法院特邀調解員。

廈門海滄法院自去年6月以來,共受理454件涉臺案件,涉案標的超過人民幣5.5億元,已審結406件,其中調解撤訴305件。

109 九、大陸國臺辦3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

「中國臺灣網」1月30日報導,大陸國臺辦30日由新聞發言人楊毅主持, 回答記者提問要點如次:

(一)關於大陸要求臺灣方面開放830項大陸農副產品的進口這一消息不確實,大陸目前並沒有這方面的考慮。

(二)海旅會和臺旅會將就限制陸客赴臺觀光人數進行進一步的磋商。

(三)春節期間是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比較集中的一段時間,希望臺灣方面切實採取有效的措施,維護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各方面的安全。

(四)大陸對進口臺灣影片已經沒有配額的限制,希望臺灣方面也能放寬限制。

(五)目前當務之急是雙方繼續共同推動ECFA的後續商談,以利探討兩岸經濟合作與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相銜接的可行途徑。

(六)希望美方恪守「一個中國」政策,不與臺灣建立和發展官方關係、進行官方往來。

(七)希望臺灣不要再為兩岸新聞交流設置不切實際的障礙,以促進兩岸媒體互設常駐機構早日實現。

(八)《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生效實施三年多,有力地保障兩岸同胞的合法權益和兩岸交往合作的正常秩序。

(九)舉辦文物展覽有其特殊規定,例如要採取簽署協議、辦理商業保險等保障性措施,實際上不會出現臺灣方面擔心的問題。

(十)大陸工商部門持續加強對臺資企業商標專用權的保護,維護臺資企業的合法權益;此外,也遏制惡意搶註臺資企業商標的行為。

110 十、大陸國臺辦主任王毅發表2013年兩岸「三點期待」

綜合中時電子報、「中國評論新聞網」、大公網報導,大陸國臺辦主任王毅在1月31日出版的《兩岸關係》雜誌以「穩步推進、全面發展」為題,發表新春賀詞,對2013年兩岸提出「三點期待」,要點如后:

(一)期待兩岸鞏固「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基礎,增進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確保兩岸關係發展的正確方向,不斷開闢新前景。

(二)兩岸協商取得新的進展,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完成貨物貿易協議商談,達成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互設辦事機構的安排,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制度建設。

(三)兩岸交流合作結出更多碩果,貿易投資繼續擴大,產業和金融合作取得新突破,同胞往來更便捷、交流效果更明顯,感情更為深厚。

2 貳、財經方面

201 一、2012年兩岸貿易額1,689.6億美元增長5.6%

「中國臺灣網」1月10日報導,大陸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1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據大陸海關統計,2012年大陸與臺灣之間的兩岸雙邊貿易達到1689.6億美元,占同期大陸外貿總值的4.4%,比2011年增加了5.6%。其中,大陸對臺灣的出口367.8億美元,增長4.8%;自臺灣進口1,321.8億美元,增長5.8%。2012年,大陸進口臺灣ECFA項下售匯商品的貨值為84.3億美元,增長1.05倍,關稅優惠39.7億美元,增長3.3倍。

202 二、2012年陸資來臺總金額為3.28億美元 年增6.5倍

綜合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經濟日報及「中國臺灣網」報導,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1月21日發布去年投資統計資料,2012年陸資來臺投資案達138件,年增35.29%。總金額達3.28億美元,年增650.11%,陸資來臺投資的件數與金額,皆創開放以來新高。

由於第四波陸資開放在即,股本小且客戶較單一的二線面板廠,可能在今年會有參股首例。此外,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執行秘書張銘斌也透露,繼大陸「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來臺申設分行後,今年或有機會見到大陸金融業來臺參股案。

其中,大陸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分以新臺幣15億元、12億元來臺申設分行。大陸「中國遠洋」、「中國海運」、招商局3集團合資成立的政龍投資,以40.5億元參股高雄港高明碼頭等3大關鍵投資案,即占整體陸資來臺比重逾七成。

203 三、臺灣特色產品在大陸年貨會展銷

新華網1月23日報導,大陸濟南國際會展中心22日舉辦2013「全國年貨精品展銷會」。此次年貨會獲大陸商務部支持,「中國商業聯合會」、大陸濟南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牛軋糖、高粱酒、橄欖油等來自臺灣的特色產品吸引眾多民眾。

204 四、內政部放寬大陸商務人士入出境許可

中央社1月25日報導,內政部25日修正發布《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從事商務活動許可辦法》。修法主要是為配合經濟動能推升方案,活絡臺灣經濟,促進產業布局並優化觀光提升質量。由於大陸商務人士屬於高端消費族群,為使大陸商務人士往來臺灣更為便捷,以刺激國內商機,促進產業經濟成長,希望藉由鬆綁大陸商務人士來臺規定,吸引大陸人士來臺商務投資。

新法放寬大陸人士在最近12個月內曾經許可來臺從事商務活動達3次以上,或持經大陸地區機關出具有訪問或交流事由的證明,就可以申請核發多次入出境證。此外,為開拓大陸地區市場、扶持農業科技園區事業成長,符合《農業科技園區設置管理條例》第4條第2款所定的園區事業也可以邀請大陸商務人士來臺。

205 五、大陸「中國銀行」成為兩岸貨幣清算銀行

綜合工商時報、中央社報導,大陸「中國人民銀行」與「中國銀行」臺北分行1月25日在北京簽署人民幣業務清算協議;根據協議「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銀行」臺北分行為臺灣人民幣業務清算銀行。

大陸「中國人民銀行」與「中國銀行」臺北分行簽署清算協議後,我中央銀行於28日核准大陸「中國銀行」臺北分行為臺灣地區人民幣清算銀行,即日起外匯指定銀行可與「中國銀行」臺北分行簽署清算協議,並辦理開戶。

206 六、福建將加快平潭綜合實驗區建設

「中國評論新聞網」1月28日報導,福建省長蘇樹林27日在福建省第12屆人大第1次會議上表示,今年福建將加快平潭綜合實驗區建設,  在平潭著力推進分線管理監管方案、產業發展指導目錄、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等政策實施,加快建設平潭公鐵大橋等基礎設施和口岸設施,在已開通平潭至臺中高速客滾航線基礎上,開通平潭至臺北海上新航線,以吸引更多臺商到平潭投資。

207 七、2013年臺灣水果節在北京開幕

「中國臺灣網」1月29日報導,由大陸「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臺灣事務辦公室等主辦的「2013年臺灣水果節」28日在北京開幕。臺灣水果進入大陸市場後進口量從2006年的3,596噸增加到2012年(截至11月份統計)的15,630噸,6年間增長四倍多。

隨著《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實施,臺灣水果銷往大陸的通關程序更為簡化,時間和稅費成本大大降低,進口量不斷增加,價格也大為降低;目前臺灣水果准入大陸市場的品種包括鳳梨、香蕉、番荔枝等23種,其中20種實行零關稅。

208 八、兩岸證券期貨監理合作平臺首次在臺召開會議

旺報1月30日報導,兩岸證券期貨監理合作平臺首次會議29日在臺召開,由金管會主委陳裕璋及大陸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共同主持,證期局長黃天牧及大陸證監會國際事務部主任童道馳等出席,會議要點如次:

(一)調整大陸證券期貨機構在臺設立代表處須具備的國際證券期貨經驗為兩年以上,且包括港、澳地區。

(二)放寬大陸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GDII)投資額度由5億美元提高至10億美元。

(三)放寬大陸證券期貨機構參股臺灣證券期貨機構的有關限制。

(四)大陸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QDII2)投資臺灣資本市場。

(五)臺灣證券業在大陸設立合資證券投資諮詢公司。

(六)臺資期貨機構在大陸設立合資期貨經紀公司。

(七)臺資證券機構投資大陸基金公司持股比例可達50%上限。

(八)臺資證券業申請大陸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資格時,按集團管理的證券資產規模計算。

(九)符合條件臺資證券業在上海、福建、深圳各新設1家合資的全牌照證券公司,臺資持股比例可達51%。

(十)允許臺資證券業在大陸核准的金融改革試驗區內,各新設1家合資全牌照證券公司。

(十一)開展臺版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試點(RQFII)。

209 九、大陸「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設立臺北辦事處

工商時報1月31日報導,「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臺北辦事處30日正式開幕,成為大陸第一家在臺設立的正式經貿社團。開幕式由「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兼臺北辦事處主任李榮民主持,出席人員有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王志剛、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張平沼及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等,大陸人員有大陸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會長張鈺晶、「中國銀行」臺北分行行長蔡榮俊等。

蔣耀平在開幕式指出,兩岸貨品貿易協議已正式啟動,投保協議也已經簽署,服務貿易的協商也進入「收尾階段」,未來兩岸經貿互動將更頻繁。

210 十、《兩岸投保協議》2月1日生效

綜合中時電子報、聯合報、旺報報導,海基會與海協會1月31日互以書面通知對方,《海峽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海峽兩岸海關合作協議》已各自完成相關程序,定2月1日生效。因應協議生效,將啟動「兩岸投資爭端解決機構」評選作業,兩岸最快在2月底前,各自選出3家機構。

根據投保協議第13條,有關投資人與投資所在地糾紛處理(「個人對政府」,稱P to G),投資人與投資所在地一方若遇投資補償爭端,投資人可提交到「兩岸投資爭端解決機構」,通過調解方式解決。

兩岸投保協議生效後,將依協議規定,循海基會及海協會正式管道交換相關文件、機構與窗口連繫名單,同時啟動投保協議各項機制。

3 參、社會方面

301 一、2012年陸客來臺人數再創歷史新高

中國時報1月3日報導,2012年陸客來臺人數再創新高,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統計指出,去年來臺陸客人數達兩百二十三萬五千餘人,較2011年成長近五成,兩岸觀光交流進入高峰期。

自2008年7月政府開放兩岸觀光以來,來臺陸客總人數約六百零二萬人,而在2012年一整年,來臺陸客人數就占三成以上。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指出,2012年陸客來臺總人數達223萬5,635人,較2011年都有突破性成長。

來臺總人數方面,2012年較2011年的150萬1,979人,成長49%;其中團體旅遊成長43%,自由行成長5.3倍;另統計,為數眾多的陸客來臺參加跨年活動, 2012年12月28日至31日來臺人數多達1萬8,423人創下高紀錄,平均每日入境人數4,606人。

302 二、「海峽光纜1號」竣工

綜合旺報、中時電子報、數位時代網報導,從臺北淡水直通大陸福州的「海峽光纜1號」1月18日正式宣布完工,以最新光纖技術貫穿臺灣海峽,總長約二百七十公里,成為臺灣與大陸連接的最短光纜路徑。建置路徑避開地震帶,期望能替兩地提供更快速穩定的網路服務,將有助於提升通訊頻寬、國際語音、上網等電信服務品質。

臺灣和大陸的第一條海底電纜,是在1887年由當時臺灣巡撫劉銘傳建設。過去數十年來,臺灣與大陸通訊業務須從亞歐光纜、中美光纜與亞太二號繞道而行。不過隨著雙方持續發展寬頻網路、雲端運算等業務,通訊需求持續成長,因此由中華電信、遠傳電信、臺灣大哥大,以及大陸3大電信業者攜手合作海峽光纜一號完工後,有助於兩岸發展雲端運算、數位匯流等商機。

參與此案的6大電信業者和政府單位皆期望在「海峽光纜1號」正式啟用後,可改變過往需透過日本、韓國等地區與大陸接通的模式,並吸引更多國際公司與兩岸電信業者合作,透過臺灣直接和大陸連結,扮演亞太地區最重要的電信樞紐。

303 三、陸客來臺人數放寬

聯合報1月23日報導,交通部觀光局22日宣布,陸客來臺團體旅客人數上限,將由每天4,000人增加為5,000人;自由行人數上限,將由每天1,000人增加為2,000人,預計今年5月前實施。

不過,為提升觀光品質,觀光局也將嚴格控制尖峰旅客量;目前團客每天上限是4,000人,但因可使用過去未用完的餘額,若遇到4、5月及10、11月陸客來臺旺季,實際入境人數大爆滿,也造成臺灣熱門景點過度擁塞。因此,今年移民署將取消以「剩餘配額」發放來臺申請機制,以團客每日5,000人、自由行旅客每日2,000人作為上限,也就是說,未來不分淡旺季,每天來臺人數不會超過7,000人。

304 四、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設立北京聯絡處

「中國臺灣網」1月28日報導,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8日在北京設立聯絡處,這是醫師公會在大陸成立的首家聯絡處。醫師公會理事長李明濱、大陸衛生部港澳臺辦副主任王立基、處長李維及「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陸君等出席揭牌儀式。其要點如次:

(一)醫師公會理事長李明濱表示,經貿關係的深入發展和人員往來的不斷擴大,促使兩岸民間行業機構互設辦事處的意願高漲,臺灣醫師公會與大陸衛生部、「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等醫療機構有著長期合作的關係,首家駐大陸聯絡處的設立是一次積極的嘗試,其目標在於服務兩岸醫療行業,促進兩岸醫界合作良性發展。

(二)大陸衛生部港澳臺辦副主任王立基認為,兩岸醫界互動交流十分密切,臺灣居民考取大陸醫師資格、臺灣醫師在大陸申請短期行醫資格和高端醫療專業人士申請執業資格的3扇大門已經開啟,這為兩岸醫界合作帶來更大的機遇,期許臺灣醫師公會北京聯絡處成立後,要加大兩岸青年醫師之間的交流與培養,造福兩岸民眾。

4 肆、文教方面

401 一、兩岸信眾參加廈門霞城城隍廟350周年慶典

「中國評論社」1月3日報導,來自海峽兩岸的五十多家城隍廟的上千信眾共聚於廈門市集美區的霞城城隍廟,會香祭典霞城城隍廟建立350周年;來自臺灣島內各地的25家城隍廟、七百多名臺灣信眾參加此次慶典。

霞城城隍廟始建於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是臺北霞海城隍廟的「祖廟」,也是臺灣其他城隍廟的「太祖廟」。

402 二、兩岸城市文創競爭力臺北排第三

中時電子報1月7日報導,由兩岸文化創意產業與學界共同合作完成的2013「兩岸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調查報告」6日在北京揭曉,在各城市角逐文創產業龍頭的激烈競爭中,北京市、上海市、臺北市分別獲得兩岸城市文創競爭力評估的前三名。

由臺灣「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統籌的「兩岸城市文創產業競爭力調查報告」,自2011年首次發布以來,受到兩岸的普遍關注。這項競爭力調查,係以大陸35個文創評估城市,以及臺北、新北、臺中、臺南、高雄、嘉義、新竹7個城市作為研究對象。評價為最佳的前10個城市為北京、上海、臺北、杭州、南京、深圳、廈門、成都、蘇州、大連。

403 三、馬總統宣布將鬆綁陸生來臺限制

聯合報1月15日報導,總統馬英九14日在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致詞時宣布,將擴大招收陸生來臺,放寬承認大陸學歷,承認大陸校數將由目前的41所,擴大到「211」(21世紀的一百多所重點大學)工程的學校,總計將達113所;並開放招收大陸專科畢業生來臺讀二技。

404 四、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率團赴陸

綜合人民日報、「中國臺灣網」報導,應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的邀請,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21日至27日率團訪問北京故宮博物院。兩位新任院長將就多項議題進行研議,包括今年10月國立故宮博物院年度大展「乾隆皇帝的藝術品味特展」借展內容、2015年故宮90周年院慶特展及活動及兩院合作編纂「天祿琳瑯書目新編」等。

22日,兩岸故宮院長在北京舉行首次會談,雙方並就2013年在圖像互惠、展覽交流、人員互動、出版互贈、學術研討以及資訊、圖書、文創方面的交流達成具體共識。

405 五、葉克冬提出2013年兩岸關係展望

中央社1月25日報導,大陸國臺辦副主任葉克冬25日與駐北京的臺灣媒體餐敘,對2013年兩岸關係提出展望,要點如后:

(一)兩岸媒體互設常駐機構希望今年能取得進展,並將加強兩岸新聞機構交流合作。

(二)大陸今年對臺政策將鞏固深化兩岸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關係。要增進兩岸政治互信;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及文教交流;加強社會聯繫,穩定發展推動各方面關係。

(三)在增進兩岸政治互信部分,要在「一個中國」的框架下,加強兩岸一家人共同認知。在深化經濟交流合作方面,希望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能年內達成協議。

(四)在推動兩岸文教交流方面,爭取在教育、文化等領域交流能達成正常化、機制化與制度化。

406 六、2013年臺北國際書展首設簡體字館

「中國臺灣網」1月31日報導,2013年臺北國際書展30日開幕,今年臺北國際書展首設簡體字館,展出大陸300家出版社共50,000冊圖書。簡體字館選書以歷年來較受臺灣讀者青睞的藝術、醫療保健、文史社科、理工4大類為主。

本次展覽簡體字館先以民間交流的形式開始,未來朝向能透過與大陸國臺辦、出版總署等合作,促成大陸組團率領出版社來臺。

5 伍、其他

501 大陸公布2012年兩岸關係10大新聞

中央通訊社1月10日報導,大陸方面10日公布「2012年兩岸關係十大新聞」評選結果,這是由大陸國臺辦管理的「中國臺灣網」與「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主辦的評選活動,在北京公布2012年兩岸關係發展中的10大新聞,這項評選已舉辦7屆,主辦方綜合兩岸網友投票和專家學者意見,評選出每年10大最具影響力的兩岸關係新聞事件;依序分別為:

(一)總統馬英九連任名列第1。

(二)大陸四川幫助麻瘋病人的臺灣人張平宜,她是首位當選「感動中國人物」的臺灣民眾。

(三)兩岸合編中華語文工具書「兩岸常用詞典」完成。

(四)中共中央前總書記胡錦濤與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在北京會面,雙方就新形勢下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深入交換意見,產生廣泛積極影響。

(五)大陸民眾來臺自由行試點城市增至13個。

(六)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舉行第8次會談,簽署《投資保護和促進協議》等兩項協議。

(七)《海峽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生效,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啟動。

(八)謝長廷10月訪問大陸,被視為民主進步黨與大陸接觸的「破冰之旅」。

(九)「九二共識」2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舉行。

(十)兩岸學術團體合辦的「臺北會談」研討會,與會學者與專家呼籲強化兩岸認同與互信,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