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10年06月

本月要目

資料提供:法務部調查局

一、中共全國臺灣研究會召開會員代表大會
二、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前往香港訪問
三、臺旅會北京辦事處舉辦「臺灣旅遊質量研討會」
四、中國國民黨青年菁英大陸參訪團赴陸訪問
五、大陸臺企聯成立「馬上辦中心」
六、中共浙江省省長呂祖善率團訪臺並舉辦企業交流會
七、2010年「兩岸通訊產業合作交流會議」在北京舉行
八、首屆「海峽兩岸電視交流合作懇談會」在南京舉行
九、中共國臺辦6月12日新聞發布會對富士康事件及兩岸共同打擊犯罪等發表談話
十、兩岸商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第三次兩會工作商談在北京舉行
十一、海峽兩岸四地電影產業發展論壇在上海舉行
十二、臺北松山上海虹橋航線正式通航
十三、首屆「海峽兩岸終身教育暨推廣教育研討會」在廈門舉行
十四、我139所學校與大陸學校簽約成為姐妹校
十五、中共要求並敦促美國停止對臺軍售
十六、2010經濟金融論壇在臺北舉行
十七、內政部審查放寬大陸遊客來臺限制
十八、第二屆海峽論壇在福建舉行
十九、海基會與海協會第五次會談預備性磋商在臺北舉行
廿、全國臺灣研究會舉辦「進一步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學術研討會
廿一、上海臺灣農產品交易中心試點營業
廿二、第五次「江陳會談」在重慶市舉行
廿三、「從孔子到孫中山」學術研討會在廣州舉行

001一、中共全國臺灣研究會召開會員代表大會

據中共人民網6月1日報導,中共全國臺灣研究會1日在北京召開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並舉辦「兩岸關係:和平與深化」學術研討會,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前副委員長成思危再度當選新任會長,新任副會長分別為中共國臺辦副主任孫亞夫、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朱佳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委員會副主任王洛林、中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前主任張萬欣、中共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孫曉郁、中共海協會副會長安民、社科院臺研所前所長許世銓,周志懷續任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

孫亞夫表示,中共涉臺研究隊伍,應加強關注民進黨推動「十年政綱」與ECFA公投案進度。周志懷表示,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形勢下,新一屆理事會將推動兩岸學者更加頻繁交流活動,臺研會不僅與臺灣北部學者交流,也逐漸擴大到中南部,增進相互瞭解。許世銓表示,臺研會在圍繞中共對臺工作部署,積極參與對臺工作重大活動、交流交往中,始終注意傾聽不同政黨、派別、機構、階層聲音,全面瞭解臺灣情況,從而作出較客觀理性分析判斷。

002二、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前往香港訪問

綜合中國時報、聯合報報導,我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於6月3日,由陸委會港澳處處長朱曦等陪同前往香港訪問,5日返回臺灣。

賴幸媛在香港對各駐港機構代表及員工談話時表示,兩岸良性互動促成臺灣與香港關係升溫,希望今後能夠善用這個機會,提升臺港合作、交流。臺港各自成立「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及「港臺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今後會促進兩地官方互訪。

003三、臺旅會北京辦事處舉辦「臺灣旅遊質量研討會」

據中共人民網6月4日報導,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下簡稱:臺旅會)北京辦事處,為瞭解大陸觀光客來臺旅遊評價,展現我重視旅遊服務水準決心與誠意,4日舉辦「臺灣旅遊質量研討會」,邀請中共國家旅遊局、北京市旅遊局及北京市18家旅遊組團社與會,為我旅遊質量提供資訊並交換意見。

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理事武月中和北京市旅遊局旅行社處處長劉莉莉致詞時,均高度讚賞臺灣旅遊質量,並感謝各界協助及服務,讓大陸民眾到臺灣旅遊有賓至如歸感覺,與會旅遊各界代表對我旅遊質量給予高度肯定。

臺旅會北京辦事處主任楊瑞宗表示,臺旅會對開放大陸旅客前往臺灣觀光旅遊後,非常重視大陸旅客到臺灣旅遊質量,希望旅遊質量提升,促進更多大陸民眾前往臺灣旅遊,欣賞臺灣好山好水。要提高前往臺灣旅遊品質需從三方面努力,分別是遊客要自覺、組團社要自治、管理單位要自動。

004四、中國國民黨青年菁英大陸參訪團赴陸訪問

據中共新華網6月6日報導,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中華中山文化交流協會名譽會長周鐵農,6日在北京會見中國國民黨青年菁英大陸參訪團一行二十多人。民革中央有關人士與黨員代表參與座談。

周鐵農表示,近兩年來,兩岸關係發生重大而積極變化,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和突破,呈現和平發展的良好開端。應擴大和深化交流合作,不斷凝聚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識,共同享有兩岸和平發展的成果。

參訪團團長、中國國民黨中常委江玲君表示,兩岸血濃於水,無法分割。臺灣年輕人應該多前往大陸,透過各種形式兩岸交流消除誤會、解開疑惑,共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攜手開創更美好未來。

中國國民黨青年菁英大陸參訪團是民革中央第三次以中華中山文化交流協會名義,邀請國民黨內高層中青年代表人士來訪大陸。該團二十多人中,國民黨中常委3人、中央委員7人。

005五、大陸臺企聯成立「馬上辦中心」

據中共中評社6月8日報導,大陸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下簡稱:臺企聯)7日在北京成立「馬上辦中心」,新任臺企聯會長郭山輝與中共國臺辦經濟局局長徐莽共同揭牌。出席人員包括國臺辦經濟局副局長張世宏、臺企聯監事長丁鯤華、駐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何世忠、常務副會長林清發、常務副監事長王任生等人。

郭山輝表示,「馬上辦中心」成立宗旨是維護大陸臺商合法權益,宣導法令法規,教育、糾正違規行為,同時為會員排憂解難。臺企聯會員及在大陸地區投資設廠,在遇到地方性無法有效解決需上報的問題、需在各部委協助的會員事務、需向各職能部門協調事項三類問題,可透過臺企聯會員直接諮詢求助電話或書面函件、臺資企業遇特急事項直接諮詢或書面函件、會務幹部交辦需協助之事項等方式處理。

徐莽表示,對臺企聯成立3年以來,為服務廣大臺商所做大量工作給予肯定。希望臺企聯更好地服務臺商、解決臺商實際面臨困難和問題、為臺資企業轉型升級帶來更多方法和貢獻。

006六、中共浙江省省長呂祖善率團訪臺並舉辦企業交流會

綜合中國時報、聯合報報導,浙江省省長呂祖善應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邀請,於6月9日至16日率浙江省經貿文化訪問團來臺,展開為期8天的「探親訪友、交流溝通」參訪、經貿、旅遊與文化交流合作活動。並於10日在圓山飯店舉行「2010臺灣浙江經貿文化合作論壇」。

參訪團展開多層次、寬領域的交流、對接,在深化經貿合作同時,在農業、旅遊、金融、文化等領域交流合作都取得一系列顯著成效,包括浙江省新農村建設促進會與我海峽兩岸農業協會簽訂《高級農民培訓合作意向書》,義烏國際森林產品博覽會組委會與南投縣農會簽訂《南投縣森林產品赴義烏森博會展示展銷合作協議》,浙江省茶葉公司與南投縣農會簽訂《茶葉產銷合作協議》等。

呂祖善表示,這次訪臺主要有三個目的,分別是訪親友、求借鑑、促發展。呂祖善在臺期間,除一般參訪行程外,並分別與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吳伯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等人會面。

007七、2010年「兩岸通訊產業合作交流會議」在北京舉行

據中共中新網6月10日報導,以「面對機遇、共同發展」為主題的2010年「兩岸通訊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9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由中國通信企業協會、海峽兩岸通信交流協會與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共同主辦,包括中共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蘇金生、中國通信企業協會會長劉立清、臺灣代表團名譽團長黃重球等來自兩岸通信產業各界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四百多人參加,臺灣業界代表約一百八十人。

會議簽署2010年兩岸通訊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紀要。分別是雙方對2009年在臺北召開的「兩岸通訊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上簽署的會議紀要執行情況表示滿意;將積極推動通訊產業合作平臺的發展,進一步促進相關行業協會和會員單位的交流與合作;將積極推動兩岸通訊領域在節能環保、智能終端、無線城市應用、三網融合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積極組織兩岸業界參加在大陸和臺灣舉辦的展覽會、研討會、高層論壇及其他相關活動,積極推動相關會員單位開發合作項目,共同拓展海外市場。

008八、首屆「海峽兩岸電視交流合作懇談會」在南京舉行

據中共新華網6月11日報導,首屆「海峽兩岸電視交流合作懇談會」11日在南京舉行,懇談會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我中華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江蘇廣電總臺等共同舉辦。大陸四十多家電視臺、影視公司負責人,我東森電視總經理陳繼業、緯來電視網執行長王克捷等24家電視、影視公司負責人及代表七十多人出席,針對重大事件報導、節目交流、電視劇拍攝及電視產業發展等方面交流合作展開研討。

兩岸電視界並簽訂《戰略合作意向書》,江蘇廣電總臺投資的江蘇未來影視創意產業園將引進臺灣首映創意公司開發的姆姆卡通形象,建立以姆姆卡通為主題的樂園。懇談會並就資訊與新聞報導、電視節目、影視產業及影視基地、版權貿易等表達合作意願。

009九、中共國臺辦6月12日新聞發布會對富士康事件及兩岸共同打擊犯罪等發表談話

據中共人民網6月12日報導,中共國臺辦1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由國臺辦發言人范麗青主持。主要內容:

(一)大陸有關部門和當地政府高度重視富士康公司員工墜樓事件,積極組織工作組前往企業調查研究,採取一系列確實有效措施。在有關部門、社會各界以及企業方面共同努力下,有關問題能夠得到妥善處理。

(二)大陸有關部門和各地政府近年來相繼發布一系列有利於支援臺資企業轉型升級和產業轉移政策措施,並且認真加以落實。全國臺企聯和各地臺協也積極幫助臺資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將會繼續針對性地研究發布有利於臺資企業發展政策措施,與臺商共同抓住機遇,化解挑戰,協助臺資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獲得新的發展。

(三)第二屆海峽論壇組委會邀請臺灣工會、青年、婦女、文化、體育、民間信仰、工商、農業、旅遊等30個界別代表人士出席,臺灣與會人數將超過萬人。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黃敏惠、新黨主席郁慕明、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無黨團結聯盟主席林炳坤等應邀出席。

(四)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訂於今(2010)年7月8日至11日在廣東省舉辦。主題為「加強新興產業合作,提升兩岸競爭力」,將圍繞促進新能源產業合作、加強節能環保產業合作、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等內容進行研討,並舉辦一場文化教育專題座談會,針對2009年論壇共同建議落實情況,繼續探討拓展和深化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的問題。

(五)大陸積極推動開展兩岸共同打擊犯罪,特別是毒品犯罪。兩岸司法互助協議生效實施以來,兩岸積極交換犯罪情報,聯合破獲過數起重大毒品案件,緝毒執法合作成效顯著。相信兩岸會繼續合作,採取更有力手段來懲治毒品犯罪行為。

(六)目前大陸居民來臺旅遊人數不斷增加,發展態勢良好。按照循序漸進、積極穩妥思路,根據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發展情況,積極醞釀、研究在條件成熟時選擇適當城市來開展「自由行」試點。

010十、兩岸商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第三次兩會工作商談在北京舉行

綜合中國時報、聯合報報導,兩岸商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第三次兩會專家工作商談,6月13在北京首都大酒店舉行。我方主談代表為經濟部國貿局局長黃志鵬,大陸為商務部臺港澳司司長唐煒。雙方就《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文本及5個附件深入交換意見,並取得實質進展。協議文本由序言及總則、貿易與投資、經濟合作、早期收穫、其他共5章16條組成,內容涵蓋兩岸間主要經濟活動。

貿易與投資:針對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等制定雙方進一步協商原則與專案。經濟合作:制定後續合作事項包括智慧財產權保護、金融合作、貿易便利化及產業合作等。早期收穫計畫:包括貨物貿易早期收穫與服務貿易早期收穫相關條款;實施早期收穫產品及服務業別清單,將由雙方進一步確認後,作為本協議的附件。其他:包括爭端解決、機構安排、生效、終止等條款。

按:兩會分別於今(2010)年1月26日和3月31日在北京和桃園,就《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舉行兩次工作商談。

011十一、海峽兩岸四地電影產業發展論壇在上海舉行

據中共中國臺灣網6月13日報導,「第八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暨海峽兩岸四地電影產業發展論壇」,13日在上海舉行,共有大陸、臺灣、香港、澳門地區電影界專家學者共一百五十多人出席。論壇由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中國電影家協會共同主辦。開幕式由中共全國政協副主席羅富和主持,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出席開幕式並講話。

嚴雋琪表示,加強兩岸電影交流合作,共同開發世界華語電影市場,是海峽兩岸電影界專家學者共同願望,也是實現海峽兩岸電影文化共同繁榮發展確實可行之路。

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主任委員李行表示,兩岸電影人一直在為華語電影發展不懈努力,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在2009年成立並與中國電影基金會共同舉辦海峽兩岸第一屆電影展,期待本次論壇對推進兩岸電影文化交流發展有所助益。

012十二、臺北松山上海虹橋航線正式通航

據中央社6月14日報導,14日上午8時50分,華航CI201班機從臺北松山機場起飛首航上海虹橋機場,臺北松山至上海虹橋航線正式開通。

臺北市市長郝龍斌、部分民意代表以及乘客共一百五十多人搭首航飛機前往上海。郝龍斌表示,松山機場與上海虹橋機場開闢直飛定期班機,對打造臺北、上海等城市「一日生活圈」以及對城市間科技、經貿、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有正面意義。

根據兩岸達成班機配置方案,臺北松山至上海虹橋航線,兩岸每周各營運14班,共計28班。獲准營運包括臺灣中華航空、長榮航空、復興航空及中國大陸東方航空、國際航空、上海航空各三家。

013十三、首屆「海峽兩岸終身教育暨推廣教育研討會」在廈門舉行

據中共中新網6月14日報導,首屆「海峽兩岸終身教育暨推廣教育研討會」,14日在華僑大學廈門校區舉行,由華僑大學、臺灣私立技專校院協進會和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終身教育工作委員會共同主辦。共有來自我二十多所大專院校和大陸三十多所大學,超過一百位專家與會,共同研究如何使終身教育成為社會進步重要推動力。兩岸與會專家代表就各自學校發展歷程、辦學特色、教學水準進行介紹與展示,對未來我有關法令修正後,兩岸教育方面廣泛交流與合作提出構想與展望。

大陸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仁和我私立技專校院協進會理事長、嶺東科技大學校長陳振貴分別作「中國教育體系」、「臺灣之大學推廣教育現況與兩岸推廣教育的交流與合作」專題報告。華僑大學校長丘進表示,海峽兩岸全面推進和深化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是兩岸同胞的一致願望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迫切要求,願為海峽兩岸教育交流提供服務平臺,促進兩岸大專院校共同發展,以本次研討會為契機,加強與臺灣各大專院校和機構合作與交流。

014十四、我139所學校與大陸學校簽約成為姐妹校

據中央社6月17日報導,根據教育部統計,2004年至2010年4月,共有139所各級學校與大陸學校成為姐妹校,大專校院123所占絕大多數,臺灣大學簽署69份書面協議,成為簽約最多學校。

139所與大陸學校成為姐妹校中,包括123所大專校院、3所特教學校、5所高中、1所國中和7所小學,總共與大陸478所學校簽約成為姐妹校,書面協議有1,787份。平均每所學校與3.4所大陸學校簽約,書面協議平均為12.8份。

簽約最多的前10所大專校院分別為臺灣大學69份、元智大學60份、政治大學59份、靜宜大學55份、義守大學52份、雲林科技大學與逢甲大學各45份、文化大學44份、朝陽科技大學38份、輔仁大學35份。

015十五、中共要求並敦促美國停止對臺軍售

據中共新華網6月17日報導,中共外交部發言人秦剛17日於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嚴重損害中共核心利益,中共堅決反對。中共要求並敦促美國能夠恪守承諾,停止對臺軍售,以實際行動為改善和發展中美關係創造條件。

016十六、2010經濟金融論壇在臺北舉行

據工商時報6月18日報導,由工商時報主辦的「2010經濟金融論壇」,17日在臺北舉行。共有來自兩岸、香港的經濟、金融界人士及專家學者七百多人出席,共同為兩岸經濟發展提供建言。

中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會理事長戴相龍以「兩岸在全球經濟發展的新角色」為題發表演講時表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正式簽署生效後,將是兩岸經濟關係重大突破,體現兩岸人民根本利益,標誌兩岸經濟合作進入制度化軌道,並推動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

遠東集團總裁徐旭東表示,ECFA如同給臺資企業發展創造了一個成長轉移平臺。兩岸簽署ECFA後,企業做生意有依靠,雙方經貿良性互動,有助經濟增長。

中國工商銀行行長楊凱生表示,兩岸銀行業應在共同構建客戶資訊平臺、推動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建立、加快互設金融機構三方面加強合作。為支持大陸臺商發展,中國工商銀行在未來兩年內將為大陸臺商提供總額約七十億美元融資。

017十七、內政部審查放寬大陸遊客來臺限制

據中國時報6月18日報導,內政部17日審查放寬大陸遊客來臺限制,將入臺證有效期限由1個月延長為3個月,並放寬旅居海外或港澳具依親居留權,且新臺幣20萬元以上存款證明者,可申請來臺觀光。並刪除大陸遊客觀光變更行程需通報等規定,有效提升大陸遊客來臺觀光人數。

依現行規定,以學生身分、永久居留權身分、依親居留且有財力證明資格者,及旅居海外或港澳一年以上且有工作證明之4種資格條件,其中之一的申請人,隨行人員除配偶外,原僅直系血親可申請來臺觀光,現在放寬二親等內血親皆可申請。

018十八、第二屆海峽論壇在福建舉行

綜合中國時報、聯合報報導,第二屆海峽論壇6月19日至25日在福建廈門及其他八個城市舉行。論壇由兩岸62個團體共同主辦,我出席人數超過一萬人,包括工會、青年、婦女、文化、體育、農業、民間信仰、旅遊等30個界別人士前往參加。開幕式由海峽論壇組委會主任、福建省省長黃小晶主持。出席開幕式包括中共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中共國臺辦主任王毅、中共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中共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黃敏惠、新黨主席郁慕明、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無黨團結聯盟主席林炳坤、人民最大黨主席許榮淑等人。

論壇主題為「擴大民間交流、加強兩岸合作、促進共同發展」,論壇規劃包括開幕式暨綜藝晚會和論壇大會、政策研討活動、兩岸文化藝術交流、民間民眾交流嘉年華活動四大版塊,共23場大型活動。

賈慶林表示,新形勢下兩岸交流理應向更寬領域、更大規模、更深層次邁進。兩岸交流,應以兩岸民眾為主體,以弘揚和傳承中華文化為核心,以增進同胞感情和提升福祉為歸宿。兩岸交流,沒有黨派、地域之別,應遍及城市和農村,深入到縣市、鄉鎮、學校和社區,深入到工人、農民、青年、婦女和少數民族等各個界別之中。

黃敏惠表示,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赴大陸進行和平之旅,跟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共同發表五項願景,兩岸關係就逐漸走向和平、和諧。2009年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與總書記胡錦濤舉行會談,達成恢復兩岸共同協商共識,開啟臺灣海峽和平穩定發展新局面。

王毅表示,兩岸交流今後能夠朝以下方向作出進一步努力:彼此交流要更加廣泛,兩岸交流應不斷擴大參與,跨越地域和界別,跨越黨派和意識形態。要鼓勵兩岸交流範圍,從經濟領域向其他領域拓展,交流對象從政經各界向社會基層深入,交流地點從城市向農村,從北部向南部延伸。

019十九、海基會與海協會第五次會談預備性磋商在臺北舉行

綜合中國時報、聯合報報導,海基會與海協會第五次會談預備性磋商24日在圓山飯店舉行。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中共海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分別率團出席。

高孔廉在會談時表示,累積過去四次兩會會談與多次預備性磋商經驗,兩會的協商已經建立制度化模式。制度化協商展現出三點重要意義,分別是對等協商、透過制度化協商解決兩岸交流問題、擘劃未來。鄭立中在會談時表示,在《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協商過程中,雙方著眼於維護族整體利益,克服困難,排除阻力,做到互諒互讓,互釋善意;著眼於滿足兩岸經濟共同發展的需要,做到互惠互利,共創雙贏;著眼於深入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做到擱置爭議,循序漸進。

兩會就《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與《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文本主要內容與相關附件清單獲得共識,並確定第五次「江陳會談」訂於6月28日至6月30日在重慶舉行。

020廿、全國臺灣研究會舉辦「進一步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學術研討會

據中共中新社6月25日報導,全國臺灣研究會舉辦「進一步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學術研討會,25日在內蒙古滿洲里舉行,共有來自兩岸三十多位臺灣問題學者提交論文並發言討論,圍繞如何進一步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展開論述,涉及兩岸政治互信、經貿文化交流、軍事交流、法制法規建設等多個方面。

全國臺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志懷表示,2008年以來,進一步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是大陸對臺工作的要求。恢復制度性協商以來的兩年,兩岸邁出了兩大步,一是兩岸實現全面「三通」,二是即將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在簽署ECFA後,兩岸更應尋求新切入點,就商簽文化與教育協議、互設辦事機構、進行高級別會晤與對話,以及兩岸經濟共同發展同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相銜接的可行途徑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與研究,力求在經濟合作與政治對話之間尋找最佳平衡點。

021廿一、上海臺灣農產品交易中心試點營業

據中共新華網6月26日報導,26日上海臺灣農產品交易中心試點營業,這是一個常年為臺灣農業企業提供批發交易、展示直銷及商務物流一體化服務的現代化流通平臺。上海市農委人士表示,為擴大臺灣農副產品在大陸銷售,上海希望成為臺灣農副產品重要集散中心之一。

2009年1月22日,經中共國臺辦和農業部聯合批復同意,在上海西郊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設立上海臺灣農產品交易中心。經滬臺兩地有關部門共同努力,由上海市農委負責牽線,上海西郊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與臺灣省農會於2010年4月6日正式簽訂《入駐上海臺灣農產品交易中心協議》。

在協議中約定,臺灣省農會等入駐上海臺灣農產品交易中心,進行臺灣農副產品的批發交易;入駐上海西郊國際農產品展示直銷中心的臺灣農耕文化館,供臺灣農副產品展示直銷。同時歡迎臺灣地區各級農會、農業生產和農產品經銷企業及臺商,組織臺灣地區各類農副產品進駐交易中心和展示直銷中心,開展各種經營業務活動。

022廿二、第五次「江陳會談」在重慶市舉行

綜合中國時報、聯合報報導,第五次「江陳會談」於6月28日至30日在重慶市舉行,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於28日率領代表團抵達重慶,29日,江丙坤與中共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舉行第五次會談,並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二項協議,隨後分別舉行記者會,30日返回臺灣。

根據《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雙方將成立「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由雙方指定代表組成,負責處理與協議相關事宜。相關事宜包括但不限於:完成為落實協議目標所必需的磋商;監督並評估協議的執行;解釋協議的規定;通報重要經貿資訊;根據協議第十條規定,解決任何關於協議解釋、實施和適用的爭端。委員會可根據需要設立工作小組,處理特定領域中與協議相關的事宜,並接受委員會監督。委員會每半年召開一次例會,必要時經雙方同意可召開臨時會議。

雙方確立開展合作基本精神、合作範圍和推進步驟。同意逐步減少或消除彼此間貿易和投資障礙,創造公平的貿易與投資環境;進一步增進雙方投資貿易關係,建立有利於兩岸經濟繁榮與發展合作機制。第一階段,簽署協議;第二階段,就協議中各項規定目標進行商談,逐一簽署單項協議。為使兩岸民眾儘快享受到協議利益,雙方同意先實施早期收穫計畫,在協議生效後對部分產品實行關稅減讓,並在部分服務貿易領域實施更加開放的政策措施。

《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中,雙方同意全方位建立兩岸知識產權的保護機制,加強專利、商標、著作權及植物新品種保護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確實保障兩岸人民權益,提高兩岸知識產權創造、應用、管理和保護。

會談結束後,海基會協商代表團分別會見中共國臺辦主任王毅與中共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等人。

023廿三、「從孔子到孫中山」學術研討會在廣州舉行

據中共中評社6月28日報導,「從孔子到孫中山-中華文化的承傳與弘揚」學術研討會,28日在廣東廣州舉行,研討會由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孫中山基金會主辦,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共同承辦,出席人員包括孫中山基金會理事長石安海、廣州城市職業學院校長李訓貴、香港珠海書院亞洲研究中心主任胡春惠、澳門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主任楊允、我國父紀念館館長鄭乃文,以及來自臺灣、香港、澳門,以及大陸各地的中華文化與孫中山研究知名學者八十多人。

與會專家學者表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是兩岸中華兒女割不斷的紐帶。而孔子和孫中山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符號,他們思想體現中華文化的精髓,具有超越時空的普世性。從孔子到孫中山都宣導「天下為公」,構建理想社會,這是全民族乃至全人類的共同願望,是人類進步和歷史發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