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16年08月

本月要目

資料提供:法務部調查局

◎105年8月1日
一、「2016暑期陸生海洋夏令營」在基隆舉行
◎105年8月2日
二、「兩岸青年學生南海主題夏令營」在南海海口舉行
三、「第四屆兩岸4地創新、創意與創業競賽活動」首度在臺北舉行
◎105年8月3日
四、大陸福建新增4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
五、「第二屆源圓兩岸交流匯」在江蘇太倉舉行
◎105年8月4日
六、「第六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會議-泉州論壇」在福建泉州舉行
◎105年8月5日
七、海基會召開董監事會議補選17名董監事
◎105年8月8日
八、我政府對詐騙犯遭肯亞遣返大陸表達抗議及大陸之回應
◎105年8月9日
九、「京臺學者共研會」在北京舉行
◎105年8月12日
十、浙江省臺辦主任莊躍成率文創團來臺參訪
十一、「第十二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在臺北市舉行
十二、「第三屆海峽兩岸(馬鞍山)節能環保論壇」在安徽馬鞍山舉行
◎105年8月13日
十三、「第四屆海峽青年節」在福建福州舉行
十四、「我們中國人的抗戰史:中華民族抗日戰史論壇」在香港舉行
◎105年8月15日
十五、「愛只因有你-新西行漫記」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
十六、「2016巴蜀文化周」在四川成都舉行
◎105年8月16日
十七、「2016年京臺青年科學家論壇」在北京舉行
◎105年8月18日
十八、大陸新設20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
◎105年8月19日
十九、「2016年海峽兩岸休閒農業發展(海南)研討會」在海南海口舉行
◎105年8月20日
廿、「第十三屆臺榕青年夏令營」在福建福州舉行
廿一、「晉臺兩岸百對家庭傳統文化互動親子遊」在福建晉江舉行
廿二、「在滬海歸臺胞創新沙龍-2016滬臺醫療業研討會」在上海舉行
◎105年8月21日
廿三、「第二屆兩岸健康養老產業合作論壇」在臺灣桃園舉行
廿四、「2016年粵臺學子中華情‧南粵創新創業體驗營」在廣東廣州舉行
◎105年8月22日
廿五、「臺北-上海雙城論壇」在臺北市舉行
◎105年8月23日
廿六、「第二十三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新聞營」在陝西西安舉行
廿七、「海峽兩岸(重慶)青少年體育交流基地」在重慶綦江揭牌
◎105年8月24日
廿八、「2016兩岸青年創新創業論壇」在臺北舉行
廿九、「海峽兩岸暨香港食品安全與人類健康研討會」在湖北武漢舉行
◎105年8月25日
卅、陸委會公布數據顯示來臺陸客數量續減
◎105年8月26日
卅一、「2016廣東(廣州)臺灣名品博覽會」在廣東廣州舉行
卅二、「借你慧眼看基地、第十屆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在湖北武漢舉行
卅三、張志軍在北京會見我勞動黨主席吳榮元等人
◎105年8月27日
卅四、「第二屆京臺法律實務專業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卅五、「兩岸青年創業論壇」在臺灣新北舉行
◎105年8月30日
卅六、國防部發表《105年(2016年)中共軍力報告書》及《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計劃報告》
◎105年8月31日
卅七、大陸國臺辦就田弘茂接掌海基會之回應

1 ◎105年8月1日

101 一、「2016暑期陸生海洋夏令營」在基隆舉行

由我國立海洋大學主辦的「2016暑期陸生海洋夏令營」1日至7日在基隆舉行,該校副校長李選士主持開營儀式,大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上海海洋大學、浙江海洋大學、廈門大學、大連海洋大學、江南大學、南通大學7所大學院校、八十餘位學生參加。

營隊活動內容以海洋專業課程、特色研究室探訪、文化參訪活動為主,專業課程有「海洋與人的對話:認識海洋的重要性」、「體驗海洋之美:海洋生物的奧妙」、「飲食健康:海洋生物有毒」及「美食饗宴:養殖與食魚文化」等專題講座,期間並參觀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館、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臺北101大樓及九族文化村等。(中央社,8月1日;中評社,8月2日)

2 ◎105年8月2日

102 二、「兩岸青年學生南海主題夏令營」在南海海口舉行

由大陸中國南海研究院、浙江大學共同主辦的「兩岸青年學生南海主題夏令營」2日至5日在海南海口、6日至9日在浙江舟山舉行,海南省臺辦主任劉耿、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我中研院研究員宋燕輝等出席開營儀式並致詞,兩岸及澳門22名大學生參加。

劉耿表示,海洋交流合作是海南對臺工作的重要特色之一,兩岸未來發展希望在於青年,希望兩岸青年進一步認識南海主權重要意義,並透過交流加深感情,共同為維護兩岸和平發展努力。

吳士存表示,二十一世紀是海洋世紀,希望透過活動舉辦,培養兩岸青年學子關注海洋意識,增加保護海洋環境知識和能力,為維護中華民族海洋權益及維護南海和平創造良好條件。

本屆營隊活動,聘請兩岸知名專家學者講授海洋相關課題,期間並至海南省博物館、海口騎樓老街、海南海事局、瓊海潭門漁港及浙江舟山島等地考察、座談等。(中國臺灣網,8月4日)

103 三、「第四屆兩岸4地創新、創意與創業競賽活動」首度在臺北舉行

由大陸科技部等單位主辦,2016年輪由我世新大學承辦的「第四屆兩岸4地創新、創意與創業競賽活動」2日首度在臺北舉行,該校副校長陳清河、大陸上海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學科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雪青等出席開幕式並致詞,上海同濟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澳門大學及我世新大學、逢甲大學計四百餘名學生參加。

「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已連續舉辦3屆,是由大陸科技部,教育部,財政部和中國工商聯共同指導舉辦大陸規格最高的創新創業競賽;此前3屆競賽共有31,784家團隊參加,透過競賽平臺計獲得資本融資約三百億元人民幣。(中時電子報,8月2日)

3 ◎105年8月3日

104 四、大陸福建新增4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

大陸福建省臺辦3日公布,國臺辦近日公布第4批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示範點名單中,福建新增4個基地,分別為福州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孵化中心、廈門雲創智谷、平潭臺灣創業園、泉州福建閩臺農產品市場(示範點)。

連同2016年獲批設立的福州海峽創意產業園、廈門兩岸青年創業創新創客基地、廈門一品威客創客空間、廈門宸鴻科技有限公司的4個基地,福建已成兩岸青年創業基地最多之省份。

截至目前,國臺辦已在江蘇、福建、北京、廣東等11個省(市)批准設立53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示範點。(中新社,8月4日)

105 五、「第二屆源圓兩岸交流匯」在江蘇太倉舉行

由大陸江蘇太倉市臺辦與太倉市青年聯合會共同舉辦的「第二屆源圓兩岸交流匯」3日至7日在江蘇太倉舉行,太倉市委副書記錢文輝、蘇州市臺辦副主任沈蓉及我國民黨行政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燈鐘、民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桂宏誠等出席開幕式並致詞,兩岸大學生代表各12人與會。

活動旨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及為進一步推動兩地青年交流,增進認識與瞭解;期間,兩岸青年就「中山先生的考試權理論與在臺灣的實踐」、「孫中山先生海權觀的時代傳承」、「振興中華:上世紀中山先生發展建設中國的藍圖」、「孫中山先生歷史功績對現代的意義及啟示」等主題進行研討。(中國臺灣網,8月9日)

4 ◎105年8月4日

106 六、「第六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會議-泉州論壇」在福建泉州舉行

由兩岸大學和科研機構合辦的「第六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會議-泉州論壇」4日至9日在福建泉州舉行,大陸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陶澍,泉州師院副校長王珊,我臺灣科技大學副校長李篤中、中山大學教授袁中新以及兩岸大學、科研院所以及企業代表一百餘人參加。

本屆論壇主題為「海洋及海岸帶周邊大氣、土壤及水環境的污染防治及管理」,會議由7個大會報告、57個專題報告組成,64位與會專家學者分別做主題報告和分會場交流,深入探討兩岸環保問題;期間,並參觀泉州環保設施及考察當地環境生態等。(中新社,8月4日;閩南網,8月8日)

5 ◎105年8月5日

107 七、海基會召開董監事會議補選17名董監事

我海基會5日召開第9屆第8次董監事會議,會議由代理董事長陳德新主持,除進行例行會務、討論106年度預算外,並補選15名董事及2名監事。

15名新任董事為經濟部常務次長王美花、財政部常務次長吳自心、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衛福部政務次長何啟功、華航董事長何煖軒、陸委會副主委林正義、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金管會副主委桂先農、陸委會副主委張天欽、海巡署政務副署長胡意剛、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黃清賢、文化部政務次長楊子葆、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2名監事為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行政院秘書長陳美伶。(中國新聞網,8月5日)

8 ◎105年8月8日

108 八、我政府對詐騙犯遭肯亞遣返大陸表達抗議及大陸之回應

我外交部8日表示,肯亞警方7日受大陸壓力,枉顧法院無罪且裁定遣返回臺之判決,強行將5名我國籍嫌疑犯遣送至大陸,表達抗議;陸委會亦對於陸方無視兩岸多年來合作默契,傷害兩岸人民感情,藐視人權之舉表達遺憾。

大陸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大陸有效打擊犯罪之舉,受到兩岸民眾普遍支持;是因臺灣不承認「九二共識」,使兩岸溝通管道停擺,臺灣方面應正視這一事實,並為恢復機制運作做出確實努力。(中央社,8月8日;人民日報海外版,8月9日)

9 ◎105年8月9日

109 九、「京臺學者共研會」在北京舉行

由大陸北京市臺辦和民革北京市委主辦,中央民族大學和中國政法大學承辦的「京臺學者共研會」9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開幕式由北京市臺辦副巡視員馬振生主持,北京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主委傅惠民,北京市委委員、市臺辦主任汪明浩,國臺辦研究局副局長孫升亮,民革北京市委副主委湯維建等出席開幕式並致詞,北京及臺灣各16名學者參加。

傅惠民表示,此次研討會是在臺灣完成第三次政黨輪替,兩岸關係處於關鍵節點時召開,「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基礎,但臺灣新任領導人始終對「九二共識」採取迴避態度,也試圖從經濟、文化方面弱化和切斷臺灣同大陸的歷史聯繫,使未來兩岸關係增添風險;希望兩岸專家學者能夠以振興中華民族為己任,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貢獻力量,只要攜手努力,兩岸關係一定能夠克難前行,達成新進展。

共研會主題為「兩岸關係、青年發展和民進黨政策前景」,期間舉辦「兩岸關係與青年未來」和「民進黨執政前景分析」研討會,並參觀盧溝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中關村創業大街,以及赴天津參觀空客飛機總裝廠和生物科技體驗館等。(中評社,8月10日)

12 ◎105年8月12日

110 十、浙江省臺辦主任莊躍成率文創團來臺參訪

大陸浙江省臺辦主任莊躍成率該省文創產業考察交流團12日至17日來臺參訪,成員有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姜玉峰、中國美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院長周武、副院長李凱生、設計藝術學院副院長畢學鋒,浙報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雪南、浙江鴻藝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輝、浙江省臺辦人事處處長姜志芳、交流處處長黃曉雲、科員姚小軍、周通等14人。

此行旨在「文化交流」,主要行程為:13日至南投中台禪寺參訪、與南投縣長林明溱、立委許淑華、馬文君餐敘;14日參訪九份;15日拜會我國民黨前主席連戰等。(中評社,8月16日)

111 十一、「第十二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在臺北市舉行

由大陸福建廈門市政府、福建省新聞出版廣電局、中國出版協會及我臺北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臺灣圖書出版事業協會、臺灣圖書發行協進會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12日至14日在臺北市世貿一館舉行,大陸參訪團總團長、中國出版協會副秘書長沈建林,參訪團副總團長、山東省書刊發行業協會副會長孫杏林、廈門外圖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申顯楊及我臺北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盧欽政等出席11日之記者會,並對外說明相關背景。

本屆交易會主題為「書香兩岸‧情繫中華」,期間舉辦「第二十一屆華文出版年會暨兩岸出版高峰論壇」、「兩岸電子書產銷合作論壇」、「兩岸圖書館資源建設研討會」及辦理兩岸合作項目簽約和對接交流活動等。(中評社,8月1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8月12日)

112 十二、「第三屆海峽兩岸(馬鞍山)節能環保論壇」在安徽馬鞍山舉行

由大陸安徽馬鞍山市政府、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中華企業環保協會、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共同主辦,國臺辦(海協會)、環保部、工信部、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兩岸企業家峰會組委會等支持的「第三屆海峽兩岸(馬鞍山)節能環保論壇」12日至14日在安徽馬鞍山舉行,兩岸產、學、研及節能環保專家學者、企業家等四百餘人與會。

本屆論壇主題為「綠色環保智慧創新-菁英研討與產業合作」,議程設有開幕式、主題演講、產業專題交流、企業考察與專場對接會;與會代表就結合「一路一帶」戰略及馬臺經貿合作,圍繞促進兩岸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推進兩岸相關企業技術合作,推動兩岸產業轉型轉移示範基地和兩岸環保產業示範園建設等,期進一步擴大交流。(中評社,8月12日)

13 ◎105年8月13日

113 十三、「第四屆海峽青年節」在福建福州舉行

由大陸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福建省青年聯合會及福州市政府聯合主辦的「第四屆海峽青年節」13日至15日在福建福州舉行,國臺辦副主任龍明彪、全國臺聯副會長楊毅周、我國民黨大陸事務部副主任楊鎮浯、國民黨中常委曾文培、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時際創意傳媒總經理呂庭華等出席開幕式並致詞,計有三千餘名兩岸青年參加,其中我青年六百餘人與會。

本屆青年節主題為「青年‧體驗‧創造」,以「中國夢‧中華情」為主旋律,期間有海峽青年(福州)峰會、兩岸青年「攜手‧同心」嘉年華、兩岸青年交流成果分享會及海峽青年「魅力福州」體驗活動等4大主要活動;活動著力體現「體驗、分享、互動」特色,涵蓋兩岸青年創業就業、教育、科技、農業、體育、藝術、文化、新聞、公益等領域。(中國青年報,8月14日;人民日報,8月15日)

114 十四、「我們中國人的抗戰史:中華民族抗日戰史論壇」在香港舉行

由香港中華能源基金會主辦的「我們中國人的抗戰史:中華民族抗日戰史論壇」13日在香港舉行,香港中華能源基金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何志平、廣州中山大學教授曹天忠等兩岸及香港專家學者及我退役將軍百餘人參加,論壇並邀請我行政院前院長郝柏村做專題演講。

郝柏村表示,抗戰勝利是全體中國人的勝利,今天回顧歷史,就是要總結為什麼中國以一個貧窮落後且分裂的國家,經八年苦戰後戰勝已現代化的日本帝國主義,主要原因之一就在於國共兩黨的合作,團結整個中華民族,凝聚抗戰到底的全民意志:呼籲臺灣要依照「九二共識」,不能拒絕統一。(人民日報海外版,8月15日;文匯網,8月15日)

按:香港中華能源基金會是由中國華信全資設立的非政府、非營利,開展能源及公共外交的社會組織和高端戰略智庫,係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特別諮商的非政府組織。

15 ◎105年8月15日

115 十五、「愛只因有你-新西行漫記」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

由大陸北京大學國家戰略傳播研究院、北京大學愛基金、甘肅省鄉村教師培訓志願者聯合會、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華女子學院、西北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澳門大學,及我輔仁大學、交通大學、世新大學等兩岸四地11所大學共同舉辦的「愛只因有你-新西行漫記」15日在北京舉行啟動儀式,儀式由北京大學國家戰略傳播學院院長暨此次活動籌委會主席程曼麗主持,兩岸四地百餘名青年大學生及知名藝術家出席。

該活動主題為「重走斯諾道路,感悟民族精神」,參與之學員16日起,沿著80年前美國記者愛德格‧斯諾(Edgar Snow)足跡,重走陝西、甘肅、寧夏,深入瞭解當年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歷史。(中評社,8月15日)

按:愛德格‧斯諾,1905年出生於美國密蘇里州,美國記者,因其在國共內戰期間著作而聞名,1930年擔任美國「統一新聞協會」駐遠東遊歷記者、駐北平代表,1934年擔任美國《紐約太陽報》、英國《每日先驅報》特約記者,著有「西行漫記」,2016年是渠訪問陝甘寧邊區的80周年。

116 十六、「2016巴蜀文化周」在四川成都舉行

由大陸四川省臺辦主辦的「2016巴蜀文化週」15日至22日在四川成都舉行,開幕式由四川省臺辦副主任趙宇主持,四川省臺辦主任周敏謙、我國民黨藉立委馬文君出席並致詞,南投縣五育中學等學校師生六十餘人參加。

周敏謙表示,此次活動兼具夏令營性質,以三國文化和藏羌文化的考察為主,增加了文化考察深度;希望同學在活動中瞭解四川,瞭解大陸,拓寬視野。

學員於活動期間,參觀成都市規劃館、都江堰、成都大熊貓基地、武侯祠、錦裡,並前往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深度體驗藏羌文化等。(中國臺灣網,8月16日)

16 ◎105年8月16日

117 十七、「2016年京臺青年科學家論壇」在北京舉行

由大陸北京市臺辦和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的「2016年京臺青年科學家論壇」16日至20日在北京舉行,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常務副主席馬林、農民團體幹部聯合訓練協會秘書長王志文等出席開幕式,兩岸計四百多名青年科學家、企業家參加。

論壇設「京臺青年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研討會」、「京臺大城市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研討會暨首都圈巨災應對高峰論壇」、「京臺都市型現代農業專案推介會」並發布十餘項北京和臺灣創意農業專案;期間並辦理「京臺農業技術培訓」,藉助我臺灣休閒農業資源優勢,圍繞現代農莊布局與發展、休閒農業盈利系統等進行全方位輔導,以期為北京新農村建設注入新生力量。(中評社,8月16日)

18 ◎105年8月18日

118 十八、大陸新設20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

中共中臺辦、國臺辦18日在浙江義烏召開會議,授牌新設20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和11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出席並講話。

張志軍表示,大陸始終高度重視兩岸青年交流,當前,大陸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創業創新氛圍濃厚,臺灣青年在大陸實習就業、創業創新空間廣闊。設立的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範點,為兩岸青年施展才華提供重要平臺;希望各基地和示範點突出各自特色,做出新成績。

張志軍指出,2016年臺灣政局發生重大變化,在困難和挑戰面前,希望兩岸青年勇敢地肩負起歷史賦予的責任,堅定維護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基礎,以實際行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截至目前,中臺辦、國臺辦共授牌設立41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和12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人民日報海外版,8月19日)

19 ◎105年8月19日

119 十九、「2016年海峽兩岸休閒農業發展(海南)研討會」在海南海口舉行

由大陸臺盟海南省委會、海南省臺辦、海南省政協港澳臺僑外事委員會、海南省臺聯和我農會、休閒農業學會聯合主辦的「2016年海峽兩岸休閒農業發展(海南)研討會」19日在海南海口舉行,臺盟中央副主席陳蔚文、海南省副省長王路、海南省臺辦主任劉耿、我農會前理事長蔡慶章等出席開幕式並致詞,近二百名兩岸農業專家與企業代表與會。

陳蔚文指出,兩岸交流合作是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基礎,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農業是近年來兩岸交流與合作重點領域和平臺之一,在兩岸關係中處於重要地位;本屆研討會在延續「深化海峽兩岸休閒農業交流合作」主題同時,融入「網際網路+」的概念,為休閒農業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研討會旨在借鑑臺灣休閒農業產業發展經驗,依託「網際網路」優勢加強兩岸在休閒農業、旅遊產業之交流和合作進行探討。(中國臺灣網,8月19日;中評社,8月19日)

20 ◎105年8月20日

120 廿、「第十三屆臺榕青年夏令營」在福建福州舉行

由大陸全國政協福州市委員會主辦,福州海峽兩岸交流協會、福州市教育局、福州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福州市臺辦、福州晚報社、福州第八中學及我臺北福州十邑同鄉會等單位承辦的「第十三屆臺榕青年夏令營」20日至27日在福建福州舉行,福建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盧德昌主持夏令營授旗儀式,近一百名兩岸青年參加。

本屆活動主題為「牽我相約、體驗福州」,期間,主辦單位安排營員前往福州與平潭參訪,體驗閩都文化;並透過文化講座與聯誼會等多項活動,促進兩岸青年學子相互瞭解與認識。(中國臺灣網,8月22日)

121 廿一、「晉臺兩岸百對家庭傳統文化互動親子遊」在福建晉江舉行

由大陸福建省晉江市僑臺外事局、晉江市傳統文化促進會等共同主辦的「晉臺兩岸百對家庭傳統文化互動親子游」在福建晉江舉行,兩岸100對家庭、近三百人參加,其中70對家庭來自我臺南、澎湖等地。

活動期間,晉江市傳統文化促進會、晉臺民間交流協會,我澎湖地區兩岸交流協會、中華海絲經貿文化交流協會、金門縣演藝團體暨街頭藝人發展協會、臺灣傳統文化促進協會等共同簽署「構建閩臺傳統文化產業園合作協議書」,秉承資源分享、合作共贏原則,推動閩臺兩地傳統文化產業與文化創意創新產業及兩地旅遊業發展,將閩臺家庭、青少年互動雙向化、進一步促進兩岸傳統文化傳承。(中新社,8月20日;新浪網,8月20日)

122 廿二、「在滬海歸臺胞創新沙龍-2016滬臺醫療業研討會」在上海舉行

由大陸上海市臺灣同胞聯誼會、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瑞東醫院聯合主辦的「在滬海歸臺胞創新沙龍-2016滬臺醫療業研討會」20日在上海舉行,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禾新醫院、廈門長庚醫院、南京鼓樓醫院、無錫和美婦產醫院等醫療機構及我慈濟大學等專家學者近百人與會。

本次研討會主題為「滬臺醫療互動的現在與未來」,與會醫療行業專家、學者及醫療機構企業人士,透過演講和互動提問表達意見,並對促進滬臺兩地醫療業進一步互動與合作提出前瞻性建議。(中國臺灣網,8月22日)

21 ◎105年8月21日

123 廿三、「第二屆兩岸健康養老產業合作論壇」在臺灣桃園舉行

由我中國臺商發展促進協會、大陸皖臺交流協會主辦的「第二屆兩岸健康養老產業合作論壇」21日在桃園市舉行,我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榮譽副主席蔣孝嚴、副主席詹啟賢,大陸安徽省合肥市副市長姜明、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臺北辦事處主任李榮民及兩岸健康、養老、生技、醫材等領域產學研代表三百餘人參加。

本屆主題為「創新健康養老模式、培育專門專業人才」,兩岸主辦方均認為,老人福利政策推展最大困難在於專業人才嚴重不足,包括第一線照護人員及機構運營管理人才;論壇關注重點置於專業人才培訓,探討適合全面養老運營管理模式,共創兩岸產業雙贏。(中新社,8月21日;新浪網,8月21日)

124 廿四、「2016年粵臺學子中華情‧南粵創新創業體驗營」在廣東廣州舉行

由大陸廣東海外聯誼會主辦的「2016年粵臺學子中華情南粵創新創業體驗營」21日至27日在廣東廣州舉行,來自粵臺兩地青年學生近百人參加。

本次活動內容依兩岸青年學生特點及興趣愛好設計,以參觀訪問、專題講座、文化體驗、競賽互動、心得分享等方式進行,旨在搭建兩岸學子溝通交流平臺,集聚創新思維,共謀未來發展。(中評社,8月21日)

22 ◎105年8月22日

125 廿五、「臺北-上海雙城論壇」在臺北市舉行

2016年「臺北-上海雙城論壇」22日至24日在臺北市舉行,上海市由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沙海林代表上海市市長楊雄率市臺辦主任李文輝、長寧區區長顧洪輝、松江區區長秦健,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丁曉東、市體育局副局長孫為民等及相關人員與會。

沙海林於開幕式致詞時表示,當前臺海局勢出現變化,但無論任何變化,大陸對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臺灣同胞謀福祉與推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決心不會改變,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蓬勃開展符合兩岸同胞根本利益;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兩岸同胞的前途和命運已經緊密相連、密不可分。

沙海林強調,要以「雙城論壇」為主要平臺與載體,進一步擴大兩地交流覆蓋面,推動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與營造「兩岸一家親」氛圍,注入時效增進兩岸親情與福祉,思考交流合作可為兩地人民帶來實際優惠,只要有利增進兩地兩市的事,都應將竭盡全力去做。

此次是自520新政府上臺後,兩岸最高層級交流活動,論壇主題為「展現城市活力」,除主論壇外,下設「醫療衛生」、「青年交流」、「智慧城市」、「文化」、「交通」等5個分論壇;雙方並簽署「臺北馬拉松與上海馬拉松交流合作備忘錄」、「臺北電影節與上海國際電影節交流合作備忘錄」及「臺北市文山區與上海市松江區交流合作備忘錄」等3項合作備忘錄。(中央社,8月22日至25日;中評社,8月22日至25日)

23 ◎105年8月23日

126 廿六、「第二十三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新聞營」在陝西西安舉行

由大陸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陝西西北大學承辦的「第二十三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新聞營」23日在陝西西安舉行,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書記處書記王冬梅、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王春泉出席開營儀式,兩岸18所院校62名師生參加。

王冬梅表示,新聞營增強年輕人推動兩岸新聞交流與合作的積極性,臺灣年青人可獲得解讀大陸發展現狀以及兩岸未來走向的另一種視野,希望此次活動能促進兩岸青年共同攜手,承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

營員於活動期間,在參加主題討論、參訪院校、聆聽講座、拜會媒體、編寫新聞營特刊、遊覽風景名勝中,增進彼此認知、加強兩岸未來新聞工作者之間溝通理解與信任。(中國新聞網,8月23日)

127 廿七、「海峽兩岸(重慶)青少年體育交流基地」在重慶綦江揭牌

「海峽兩岸(重慶)青少年體育交流基地」23日在重慶綦江揭牌,大陸全國臺聯副會長楊毅周、重慶市臺聯、重慶市體育總會,我臺灣中華臺北奧會副主席、臺北市體育總會會長呂威震及臺北市體育總會等相關體壇人士參加。

楊毅周稱,該基地的設立,將發揮渝臺兩地交流的優勢和特色,深化和開闢海峽兩岸民間體育社團交流合作,夯實培養海峽兩岸體育後備人才基礎,促進海峽兩岸體育交流持續發展,開啟海峽兩岸青少年交流溝通新窗口。

當天授牌儀式上,我臺北市體育總會還與重慶市臺聯、重慶市體育總會、重慶綦江區人民政府共同簽署《關於共建全國臺聯海峽兩岸(重慶)青少年體育交流基地合作書》;渝臺兩地將進一步整合資源,以體育交流為載體,推動兩岸青少年全面交流。(中新社,8月23日)

24 ◎105年8月24日

128 廿八、「2016兩岸青年創新創業論壇」在臺北舉行

由我臺灣青年聯合會、大陸北京市、安徽省及湖北省青年聯合會共同舉辦的「2016兩岸青年創新創業論壇」24日在臺北舉行,海基會前秘書長高孔廉、臺灣青年聯合會理事長何溢誠、北京市青年聯合會副主席熊卓、安徽省青年聯合會副主席楊正及湖北省臺辦主任劉凱春等出席開幕式並致詞,臺京皖鄂之青年聯合會代表六十餘人與會,就推動青年創新創業議題進行討論。

何溢誠表示,盼建構訊息交流及服務平臺,促進有志青年赴陸創業;熊卓表示,盼兩岸建立更廣泛聯繫機制,未來進行更多合作;劉凱春指出,湖北省將制定促進臺灣青年赴當地創新創業及就業之鼓勵辦法,且每年將撥款1千萬人民幣予以支持與鼓勵。(中時電子報,8月25日;中國新聞網,8月24日)

129 廿九、「海峽兩岸暨香港食品安全與人類健康研討會」在湖北武漢舉行

由我中興大學、大陸中國農業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聯合主辦的「海峽兩岸暨香港食品安全與人類健康研討會」24日至25日在湖南武漢舉行,我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教授王苑春、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胡小松及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梁禮國出席開幕式並致詞,兩岸十餘所大學學者和相關產業專家與會。

梁禮國指出,做為食品安全的把關者,也是出現問題後的最終買單者,政府責任重大,除了制定法律和監管制度,政府更需根據地方實際,制定適合本地的質檢標準,從源頭上加以把控。。

與會專家學者就食品營養、安全及健康等議題進行交流,旨在合力推動兩岸暨香港食品科學研究與食品產業行業發展並呼籲政府重視食安問題。(中新社,8月24日)

25 ◎105年8月25日

130 卅、陸委會公布數據顯示來臺陸客數量續減

我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25日公布內政部移民署數據,自2016年5月20日至8月23日,陸客入境總人數較2015年同期減少22.3%,其中團客減少38.9%、自由行旅客增加2.9%。

邱垂正指出,面對陸客人數縮減對於觀光產業所造成的可能影響,政府已研擬因應對策與配套措施,包括穩固爭取大陸旅遊市場、持續開拓他國多元市場、持續輔導相關產業轉型、強化臺灣旅遊安全品質;並重申維護兩岸和平穩定現狀,兩岸都有責任,促進兩岸人民的良性互動,是兩岸和平穩定的重要成分。(中央廣播電臺網,8月25日)

26 ◎105年8月26日

131 卅一、「2016廣東(廣州)臺灣名品博覽會」在廣東廣州舉行

由我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支持、外貿協會主辦的「2016廣東(廣州)臺灣名品博覽會」26日至29日在廣東廣州舉行,此係該博覽會時隔5年後再次在廣州舉辦,亦是「臺灣精品館」首次進入廣州博覽會舉辦;特別針對廣州發展政策及我特色產業,規畫4大形象區及11大產業區,涵蓋我農產食品、美妝養護、保健生技、文創、運動休閒、家居生活、3C科技等。

臺灣精品館以「智慧科技」為主題,展出2016年獲得臺灣精品獎肯定的全球首創彩色電子紙顯示器、可攜式太陽電儲能系統、醫療等級空氣淨化器及以「娛樂教育」為主軸設計的黑熊機器人等產品;4天展期共有23萬人次參觀。(聯合新聞網,8月26日;中評社,8月29日)

132 卅二、「借你慧眼看基地、第十屆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在湖北武漢舉行

由大陸湖北省臺辦主辦的「借你慧眼看基地、第十屆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26日至31日在湖北武漢舉行,兩岸共24家媒體參加,旨在促進兩岸人民對於中華文化的認識,認識優美與深厚的荊楚文化。

國臺辦新聞副局長安峰山、湖北省臺辦副主任涂陽斌及新聞處長伍洋等25日晚宴請參與活動媒體記者,期盼「荊楚行」相關報導,能為兩岸同胞在彼此交流中,留下美好記憶。(中評社,8月26日)

133 卅三、張志軍在北京會見我勞動黨主席吳榮元等人

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26日在北京會見我勞動黨主席吳榮元一行,強調大陸對臺之大政方針不會改變,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決反對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分裂國家行徑。

張志軍指出,不論臺灣政局怎麼變化,大陸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是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豐碩成果的基礎,也是今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得以維繫的基石;只有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臺海局勢才能保持和平穩定,兩岸關係才能進一步改善和發展,兩岸民眾福祉才能持續增進。

吳榮元表示,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成為臺灣社會主流民意,是歷史發展大勢,誰都無法改變,兩岸關係不能忽視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政治基礎;勞動黨將繼續秉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臺獨」,與臺灣社會各界、各階層攜手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做出新的貢獻。(聯合新聞網,8月26日;中評社,8月26日)

27 ◎105年8月27日

134 卅四、「第二屆京臺法律實務專業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由大陸北京市臺辦、北京市法學會與我法曹協會主辦,北京臺資企業協會、北京市律師協會及我大成律師事務所等協辦的「第二屆京臺法律實務專業研討會」27日在北京舉行;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張鳴起、國臺辦投訴協調局局長王剛、北京市臺辦副主任于鳳英,我法曹協會理事長高思博、中華民族團結協會理事長夏瀛洲出席開幕式並致詞,京臺兩地法界代表一百五十餘人與會。

張鳴起表示,2016年臺灣政局發生變化,新的執政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讓兩岸關係面臨新的挑戰,希望京臺法律學者為兩岸和平發展提供法學理論的支持,不論臺灣政局如何變化,都應一如既往維持兩岸的法學交流。

夏瀛洲表示,臺灣在政黨輪替之後,新的執政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使得兩岸的法律合作面臨考驗;希望兩岸專家學者能在兩岸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為兩岸區域經濟的交流做出貢獻。

研討會主題為「臺商臺胞權益保護與京臺法律實務合作」,與會法界人士就「京臺知識產權保護與法律合作」、「京臺投資保護與法律服務」及「京臺律師業務發展與交流」3個專題,從法律實施、操作、應用等實務層面進行研討。(中評社,8月27日)

135 卅五、「兩岸青年創業論壇」在臺灣新北舉行

由旺報主辦的「兩岸青年創業論壇」27日在我新北市舉行,該報社長黃清龍出席開幕式並致詞,來自北京、上海、杭州、廈門、深圳等地創業中心負責人及兩岸青年企業家三百餘人與會。

黃清龍表示,青年創業是近期全球熱門話題,臺灣和大陸一水之隔,臺灣青年應該瞭解大陸,大陸的商業運營模式引領全球、不斷創新,值得臺灣學習;雖然目前兩岸關係面臨一些挑戰,但兩岸民間交流不可因此中斷。

論壇主題為「有夢最美‧共創數位新經濟」,與會大陸青年企業家,從不同角度介紹大陸市場、創業環境、資金募集等資訊並相互交流經驗、分享創業心路歷程。(人民日報海外版,8月29日)

30 ◎105年8月30日

136 卅六、我國防部發表《105年(2016年)中共軍力報告書》及《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計劃報告》

我國防部31日發表《105年(2016年)中共軍力報告書》及《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計劃報告》,指出共軍對臺針對性軍事演習實未稍減,目前已具封奪臺灣外島的登陸能力;報告並指,大陸要求共軍2020年前完成對臺用武全面性作戰能力整備。

《中共軍力報告書》指出,共軍攻臺可能時機包括臺灣宣布獨立、明確朝向獨立、內部動盪不安、臺灣獲得核子武器、海峽兩岸和平統一對話的延遲、外國勢力介入臺灣島內事務、外國兵力進駐臺灣等。

《報告書》並指出,大陸新造公務船已朝軍艦化、大型化發展,且執法及科研船藉海洋調查名義,常態性在臺灣周邊海域及重要航道活動、滯留,研判大陸正採用「以民掩軍」方式,藉學術研究之名行海測之實,持續完善臺海戰場參數蒐整,凸顯大陸對臺情蒐未曾停歇。(中央社,8月31日;中時電子報,8月31日)

31 ◎105年8月31日

137 卅七、大陸國臺辦就田弘茂接掌海基會之回應

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及發言人馬曉光1日分別就我海基會董事長一職將由外交部前部長田弘茂接掌,回應如次:

張志軍表示,兩岸兩會要恢復商談機制,須確認「九二共識」這個共同政治基礎,所以關鍵是授權商談的政治基礎,而不是人;2008年5月26日,海基會向大陸海協會發函,以及3天後海協會之覆函,內容都明確提到,是在「九二共識」基礎上重新恢復商談。

馬曉光表示:造成兩會協商和聯繫機制停擺原因眾所週知,大陸態度是明確的、一貫的,只有海基會得到授權,向海協會確認堅持「九二共識」這一體現「一個中國」原則共同政治基礎,兩會受權協商和聯繫機制才能得以延續。(中央社,9月1日;中新社,9月1日)

按:田弘茂,1938年生,臺南市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博士,曾任外交部長、駐英國代表,現任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兼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