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中國大陸之制度變遷與戰略動向」國際研討會主委致詞

  • 發布日期:105-11-16

林教授,各位學者專家,各位女士、先生,大家早安!

非常榮幸應邀出席這場由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辦理的國際研討會。在兩岸關係及中國大陸制度變革與發展的特殊背景下,國內外學者專家齊聚ㄧ堂、共同探討這個重要課題,深具意義。我謹就當前情勢發展及中華民國政府的兩岸政策就教於各位。

一、亞太地緣戰略變動下的中共制度變革

亞太區域情勢的發展是一部不斷變動及趨向進步與合作的歷史。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建政後,歷經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的劇烈變動,從「文化大革命」到1978年中共召開11屆3中全會提出「改革開放」,迄今短短40年的期間,中國大陸實力大幅躍升,既是受到冷戰後國際整體情勢變化的啟發,同時也逐漸牽動整個國際及亞太區域的戰略格局。2012年中共「十八大」後,其領導人習近平更致力於加速推動各領域的深化改革與制度建設,重建中國大陸的政治、經濟、社會、軍事秩序,深刻影響了地球上五分之一人口的生活。「中國崛起」及「中國制度發展模式」令全球驚訝,無疑是當前國際社會關注與探討的焦點。

臺灣面對這個趨勢並沒有迴避,我們在80年代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逐步落實民主化建設,臺灣堅持民主、自由、人權及法治的理念價值,已是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的積極影響力量。過去兩岸關係從軍事對峙逐步走向互動交流,經歷跌宕起伏,然而將此進程放在這個歷史脈絡中,可以發現這是雙方制度變動下的必然產物,中國大陸也在學習面對臺灣民主政治發展。520以來兩岸處於沒有煙硝味的冷靜期,我方克制、不挑釁的務實態度,就是理解兩岸關係過去發展的歷程與成果,得之不易!我們相信,雙方相互尊重及善意理解,方能為兩岸及區域和平注入正面能量。

二、兩岸關係發展的關鍵是「尊重與理解」

海峽兩岸選擇了不同的體制,但是以人民福祉為依歸的目標相同。近6個月以來,臺灣明確表逹尊重1992年兩岸兩會協商達成若干共同認知與諒解的歷史事實,在既有政治基礎上及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致力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中華民國政府的兩岸政策主張和立場是明確、一貫且堅定的,並已展現最大的彈性。「尊重與理解」是推進當前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態度,陸方應正面理解臺灣的善意言論與作為,不要過多負面解讀或刻意將臺灣內部發展上綱為臺獨行徑、橫加批判,這樣的對待方式是不正確的。

我認為要從歷史的大格局來看兩岸關係。1987年我開放大陸探親以來,政府在兩岸互動上已持續調整政策作為。1991年中止動員戡亂時期,成立陸委會、海基會及訂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並開啟兩岸會談。2000年開始推進「小三通」及「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經貿政策,為後續直航、觀光及雙邊投資互動奠定基礎,之後兩岸簽訂23項協議等。520以來我政府以積極的態度維持臺海和平穩定現狀,包括提出前述拉近兩岸認知距離的論述,採取平等原則的法制作為推動陸生納保,關懷陸生、陸配在臺的就學及生活,以及建構陸客旅遊的安全環境等;並在對外經濟佈局上與中國大陸合作發展,試圖累積雙方信任。北京方面要善意理解我們的主張,正面看待臺灣所做的努力,並且減少對臺灣針對性的批評指責。

三、以務實溝通對話尋求共同的認知

當前兩岸官方互動及制度化協商等機制運作暫時中斷,雖讓雙方難以化解政治歧見及疑慮,但我政府對於兩岸事務仍主動循既有管道與對岸保持聯繫。我們認為,諒解尊重、具建設性及不設前提的良性溝通與對話,是解決問題及建立互信的最重要關鍵,也只有以誠心與善意為鑰,始有助於尋找雙方新的共同認識與理解。

國際社會及中國大陸均已注意到臺灣這個溝通對話的邀約,這是我們維繫對臺海和平的責任。雙方歧異的存在,不應當是阻礙兩岸關係發展的障礙,正因為有差別才更需要務實溝通、管控分歧,避免讓兩岸陷入猜疑、停滯的不良循環。關起門來無助於釐清事實、謀求合作,唯有建立在相互尊重彼此不同的發展體制、意識形態及社會運作方式的建設性對話,才能消弭隔閡。

四、保障兩岸民眾福祉是政府一貫堅持

我國是民主國家,任何政策推動必須遵循多數民意並尊重民主機制的運作,中華民國是臺灣社會的最大公約數,我們希望中國大陸要務實面對這個事實。兩岸開展30年的民間交流互動,兩個公民社會不斷交織,已經逐步化解了過去以武力衝突為主的硬性權力對抗,轉變為以經濟、社會、文化等柔性的交流學習過程,雙方都不希望發生對立與紛爭。我們樂見兩岸民間的正常交流往來,對增進相互瞭解與累積互信具有正面意義;也認為相互關懷、沒有政治考量及選擇性的互動,不以「量」、「體」上的差異壓抑另一方,不去激化兩岸民意的對抗敵視,才是促進兩岸人民感情和睦的良方。

兩岸人民的福祉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核心。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今年8月民調結果顯示,83.8%的民眾支持520以來政府致力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政策立場,77.5%的民眾支持以民主機制並依循民意處理兩岸關係,更有近9成的民眾支持維持現狀。臺灣的兩岸政策獲得美國及歐盟、日本等國家的支持,這也符合區域各方的利益。我們期待雙方正常健康往來,讓兩岸進展方向與節奏符合民意期待,成為雙方進一步發展的動能。

五、結語

展望未來,中國大陸的改革有其必要性,並將對其產生深遠的影響,而其逐步擴大的實力也將轉變全球的戰略格局。我們希望國際社會關注這個區域的情勢變化,也希望在此一變遷的過程中,持續向中國大陸傳達維持和平的重要性,敦促陸方展現更多的彈性與善意,鼓勵兩岸建設性對話,維護亞太區域安全的穩定局面。

臺海和平是區域繁榮發展的重要基石,中華民國身為亞太重要成員,將更加積極發揮臺灣地緣戰略角色與價值,以實際行動維護兩岸和平,並深化與我友好國家之全方位合作關係。

我在此也呼籲中國大陸,兩岸關係從來不是單行道、獨木橋,雙方信心建立的機制必須是雙向的過程,也必須有「相互保證」!面對兩岸各自內部改革及雙方互動的新情勢,臺灣已經有了新的論述與方向,中國大陸必須擺脫舊的思維模式與對臺制式作為,只有雙方同時敞開大門、面對彼此,共同努力克服困難、才能開啟最大可能的合作空間。

最後,感謝大家的參與,預祝會議圓滿成功!謝謝!

影片:

中國大陸之制度變遷與戰略動向_vd

照片:

中國大陸之制度變遷與戰略動向_pic1

中國大陸之制度變遷與戰略動向_pic2

中國大陸之制度變遷與戰略動向_pic3

類別

105年